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京-安慶城際鐵路工程NASZ-5標二環路特大橋承臺混凝土施工作業指導書編制:審核:批準: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寧安鐵路工程指揮部第一項目分部二0一0年四月1.目的為規范寧安高鐵改建線承臺混凝土澆筑施工,特制訂本作業指導書。2.工程概況全橋共22個承臺,主要工程數量為:C30混凝土:1193.02m3,Ф22鋼筋2941.48kg,Ф20鋼筋25440.33kg,Ф16鋼筋20561.96kg,Ф12鋼筋3.引用標準與規范a.《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10-2005)b.《安全生產法》c.《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d.《鐵路工程巖土分類標準》e.《樁基檢測規程》f.《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13-2005)g《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r《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g.《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k.《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l.《鐵路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TB10425)m.《混凝土拌合用水》(JGJ63)n.《鐵路混凝土用骨料堿活性試驗方法快速砂漿棒法》(TB/T2922.5)o.《鐵路工程結構混凝土強度檢測規程》(TB10426)p.《鐵路混凝土工程預防-骨料反應技術條件》(TB/T3054)4.工藝流程圖承臺施工工序流程見圖。承臺及擴大基礎施工流程圖5.施工要求5.1混凝土澆筑5.1.1鋼筋的布置、立模驗收合格后,進行澆筑混凝土。5.1.2熟讀施工工藝,明確結構分層的澆筑順序和鋼筋的預埋及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控制措施。5.1.3據承臺尺寸大小確定必要的降溫防裂措施。5.1.4控制混凝土的拌合質量,在澆筑過程中每30cm一層,逐層澆筑一次性完成承臺的混凝土澆筑。5.1.5混凝土采用罐車輸送,吊斗直接入模澆筑的澆筑方式,如條件允許也可采用溜槽的方式澆筑混凝土。陸地承臺混凝土澆筑第一層采用從中間到四周澆筑的順序,但絕不允許一罐車混凝土在承臺一側澆筑完畢,應相互對稱澆筑,以防混凝土流向一側對承臺側模造成壓力,致使漲模和位移的危險。第二層往上采用從四周到中間澆筑的順序。5.1.6在每層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隨混凝土的灌入及時采用插入式振動棒振搗密實。5.1.7將樁頭上松動的混凝土塊、泥漿清洗干凈并采取防水措施,按有關規定填寫檢查記錄且滿足《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10-2005)中7.7.2條、7.7.3條、7.7.4條的規定。5.1.8仔細檢查鋼筋、模板、支架、預埋件的緊固程度保護層墊塊的位置、數量等并指定專人做專項檢查。5.2混凝土的振搗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隨時對混凝土進行振搗并使其均勻密實,振搗方式宜插入式振搗器垂直振搗,其移動間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徑的1.5倍且插入下層混凝土內的深度宜為50~100mm,與側模應保持50~100mm的距離,每一振點的振搗時間宜為20~30s.振搗以“快進慢出”為指導思想,振搗應不停的“快進慢出”絕不允許直插式振搗器停留在一定高程工作幾秒或幾分鐘,也不允許用直插式振搗器間接或直接拖拉混凝土,以免混凝土發生離析。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現氣泡、表面浮漿,防止過振漏振。澆筑完成后,應及時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振動棒避免碰撞鋼筋、模板,不得直接或間接地通過鋼筋施加振動。混凝土凝結初期,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會產生混凝土表面不均勻的收縮沉降致使表面產生裂紋,混凝土澆筑完后,應及時收面,第一次收面的第一編要用木抹子(木抹子大約長20~30cm,寬8~10cm)找平、提漿、把混凝土頂面的碎石晃動壓平,第二編用鐵抹子收面,把混凝土漿抹平,時隔30min左右再抹第二次,抹第三次時應掌握混凝土的水分含量,用手指肚在混凝土表面上輕輕一按,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漿稍有輕輕的阻力即可,第二、第三次的收面工序和第一次相同,后應立即進行覆蓋養護。5.3混凝土的養護5.3.1混凝土養護期間,混凝土內部最高氣溫不宜超過65℃,混凝土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不宜大與15℃,養護用水溫度與混凝土表面溫度之差不得大于5.3.2自然養護5.3.2.1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對混凝土進行保水潮濕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5.3.2.2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上踏踩或安裝模板及支架。5.4承臺與墩柱連接處的處理承臺混凝土澆筑以后,在初凝后,終凝前承臺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以后,把承臺與墩柱連接處,進行鑿毛處理。6.質量控制及檢驗工班在作業時,按照下列標準進行質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質檢員按照下列要求進行檢驗。6.1橋梁承臺施工質量過程控制及檢驗標準見表3.2.6-1橋梁承臺施工質量檢驗標準3.2.6-1序號質量控制項目質量標準和要求施工單位檢驗方法監理檢驗方法備注1場地平整將承臺堆積的淤泥等廢棄物清理干凈觀察巡查使觀察檢查2測量放樣用全站儀測量,定出承臺四角,底面抄平,確定開挖尺寸和深度,精確±50mm全站儀、水平儀測量檢查測量資料現場尺量檢查3基坑支護基坑開挖方法和支護形式必須符合施工技術方案的要求,基坑支護滿足強度、剛度、穩定性要求觀察必要時進行力學檢驗觀察、必要時檢查力學檢驗資料4基坑開挖基坑的平面位置和坑底尺寸必須滿足設計和施工要求、基坑無積水,基底高程允許偏差:(土)±50mm、(石)+50mm、-200mm全站儀、水平儀測量見證測量檢查5樁頭處理采用風鎬鑿除樁頭,鑿除時注意對聲測管的保護,控制好樁頂標高,樁頂鑿平整,露出新鮮混凝土面,樁頂標高允許誤差±50mm觀察水準儀抄平觀察6樁基檢測對樁身混凝土全部做無損檢側,檢測合格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可以委托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檢測全部見證檢測7砂漿墊層墊層厚度、厚度和尺寸滿足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應保證墊層頂面平整密實),允許誤差:平整度10mm,高程±20mm水準儀抄平和測量觀察8承臺模板尺寸允許偏差±10mm全站儀觀測尺量檢查6.2明挖基礎施工質量控制及檢驗標準見表3.2.6-2.序號質量控制項目質量標準和要求施工單位檢驗方法監理檢驗方法備注1測量放樣按照設計圖紙計算平面坐標進行放樣,精度:±10mm儀器檢測并復核檢查測量資料【A】《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2基坑防護應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防止邊坡坍塌支護設計并驗算檢查驗算資料3開挖按照制定方案和測量放樣進行開挖,基底高程允許偏差:土:±50mm,石:+50mm,-200mm水準測量見證測量4基坑地質條件、承載力和基底處理基底地質條件及承載力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應在無水的條件下澆筑混凝土全部觀察、觸探試驗檢測全部觀察和見證檢測5排水應及時不間斷排水,并保證后繼施工的正常進行和邊坡穩定觀察檢查巡查6鋼筋原材料【A】:第5.2.1條、第5.2.2條、第5.2.3條第5.2.4條全部檢查質量證明文件并按批進行取樣試驗檢測全部檢查質量證明文件、實驗報告并進行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測7鋼筋加工【A】第5.3.1條、第5.3.2條觀察和尺量檢查觀察和尺量抽查8鋼筋連接【A】第5.4.1條、第5.4.2條和第5.4.3條觀察和尺量檢查并取樣試驗檢測觀察和尺量檢查并進行見證取樣試驗檢測9鋼筋安裝【A】第5.5.1條、第5.5.2條、第5.5.3條、第5.5.4條、第5.5.5條觀察和尺量觀察和尺量隱蔽工程驗收10模板及支架【A】:第4.2.1條、第4.2.2條、第4.2.3條、第4.2.4條足夠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平整度,接縫嚴密,拆裝工藝先進觀察、尺量、特殊情況下力學性能計算觀察、尺量和檢查力學性能計算資料11澆筑混凝土按施工配合比投料生產混凝土,不得離析泌水,不間斷澆筑,在初凝時間內澆筑完成,振實充分適度,坍落度偏差不大于20mm,在澆筑現場制作混凝土時間試驗和觀察見證試驗和觀察檢查序號質量控制項目質量標準和要求施工單位檢驗方法監理檢驗方法備注12養護溫度、時間和濕度符合驗收標準規定要求測量并作好記錄巡查并檢查養護記錄13非承重模板和支架的拆除混凝土強度不小于2.5MPa,拆除方法得當不破壞混凝土表面觀察觀察6.3.澆筑混凝土應符合下列一般規定a).在炎熱氣候條件下,混凝土入模時溫度不宜超過30℃。應避免和新澆混凝土受陽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鋼筋的溫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氣溫不超過40b).在相對濕度較小、風速較大的環境條件下,可采取場地灑水、噴霧、擋風措施,或在此時避免澆筑有較大暴露面積的構件。c).澆筑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時,應定時測定混凝土溫度以及環境氣溫、相對濕度、風速等參數,并根據環境參數變化及時調整養護方式。d).混凝土應分層澆筑,不得隨意設置施工縫。其分層厚度(指搗實后厚度)應根據攪拌能力、運輸條件、澆筑速度、振搗能力和結構要求等條件確定。表7.7.2中的數值可供參考,但混凝土最大攤鋪厚度不宜大于400mm,泵送混凝土的最大攤鋪厚度不宜大于600mm。表7.7.2混凝土的澆筑層厚度振搗方法澆筑層厚度(cm)插入式振搗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表面振動無筋或配筋稀疏的結構25配筋較密的結構15附著式振搗30注:表列規定可根據結構物和振動器型號等情況適當調整。在新澆筑完成的下層混凝土上在澆筑新混凝土時,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澆筑完成上層混凝土。上下層同時澆筑時,上層與下層前后澆筑距離應保持1.5m以上。在傾斜面上澆筑混凝土時,應從低處開始逐層擴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層。e).混凝土澆筑應連續進行。當應間歇時,其間歇時間應小于前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或能重塑的時間。不同混凝土的允許間歇時間應根據環境溫度、水泥性能、水膠比和外加劑類型等條件通過試驗確定。當允許間歇時間已超過時,應按澆筑中斷處理,同時應留置施工縫,并作出記錄。施工縫的平面應于結構的軸線相垂直,施工縫應處理埋入適量的接茬片石、鋼筋或型鋼,并使其體積露出前層混凝土外一半左右。f).新澆筑混凝土與鄰近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巖土介質間的溫度不得大于15℃g).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或澆筑完時,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較多,須在不擾動已澆筑混凝土的條件下,采取措施將水排除。繼續澆筑混凝土時,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減少泌水。h).澆筑混凝土期間,應設專人檢查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等穩固情況,發現有松動、變形、移位時間應及時處理。i).澆筑混凝土時,應填寫混凝土施工記錄。6.4.自高處向模板內傾斜混凝土時,為防止混凝土離析,一般應滿足下列要求:a).從高處直接傾卸時,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不易超過2m,以不發生離析為主。b).當傾落高度超過2m時,應通過串筒,溜管或振動溜管等設施輔助下落;c).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澆筑面的高度不易超過1m。6.5預埋件與設計位置的允許偏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預留孔洞中心位置10尺量尺寸+10尺量不少于2處2預埋件中心位置3尺量7.安全及環境要求7.1基礎(承臺)混凝土輔助排水法灌施工經常檢查基坑坑壁的穩情況。應注意混凝土的生產、水泥運輸等產生的粉塵對環境的影響,對施工道路經常灑水濕潤。7.2基坑排水采用水泵抽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林業扶持資金管理辦法
- 電廠運行管理標準化操作指南與實踐探索
- 誘變劑增強納米載體穿透-洞察及研究
- 小學班級德育課程化實踐研究
- 檢測公司績效管理辦法
- 園林綠化人員崗位職責
- 智能電網數據傳輸優化:面向未來的設計方案
- 安全生產月活動情況匯報
- 名家語文教學示范
- 根據安全法的規定
- 明渠均勻流計算公式
- 林規發防護林造林工程投資估算指標
- 四年級上冊 口算題 1000題
- 九上道法知識點梳理(全冊)-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必備知識梳理總結(部編版)
- YB/T 5202.1-2003不定形耐火材料試樣制備方法第1部分:耐火澆注料
- GB/T 700-2006碳素結構鋼
- GB/T 41419-2022數字化試衣虛擬人體用術語和定義
- GB/T 24218.1-2009紡織品非織造布試驗方法第1部分:單位面積質量的測定
- 《病毒學》(研究生)全冊配套完整課件
- 第十七章其他熔化焊接與熱切割作業課件
- 腧穴總論 2特定穴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