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歐陽修上問侍臣:“創業與守成孰難?”房玄齡曰:“草昧之初,與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創業難矣!”魏征對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艱難,失之于安逸,守成難矣!”——選自《資治通鑒·唐紀》魏征學習目標翻譯全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等。理解鑒古知今、借古諷今的藝術技巧。理清文章論證結構,把握本文“散而不亂”的特點。走進作者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北宋中葉的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文革新運動的倡導者,繼承并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為文主張切合實用,重內容,反浮靡。他的散文明暢簡潔,豐滿生動,說理透徹,抒情委婉。著作有《新五代史》、《歐陽文忠公文集》,又與宋祁等合修《新唐書》。“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都是他的學生。他在詩、文、書法、文論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歷史背景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間的五個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是我國歷史上的動蕩時期。在這短短53年間,先后換了四姓十四個國君,篡位、弒君現象屢見不鮮。后唐莊宗就是被殺的一個。后唐莊宗李存勖稱帝后,迷戀伶人,“常身與俳優(雜耍藝人)雜戲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敗政亂國的伶官景進、史彥瓊、郭從謙等人所惑。后叛亂四起,擁有重兵的伶官拒不發兵,而莊宗親征又告敗北,眾叛親離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亂,用亂箭射死了莊宗。歷史背景歐陽修所處的時代,正是北宋王朝開始由盛到衰的時期,政治上的一些弊端越來越嚴重,社會上各種矛盾日趨尖銳。仁宗慶歷初年,以王倫、張海等為首的人民暴動接踵而起,西夏又襲擾西北邊境,屢敗宋軍。歐陽修、范仲淹等人力圖實行政治改革以挽救北宋王朝的危機,卻接二連三地遭到當權派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下,歐陽修憂心忡忡,很擔心五代的慘痛歷史即將重演。宋太祖時薛居正奉命主修的《舊五代史》,“繁猥失實”,無助于勸善懲惡。于是歐陽修自己動手,撰成了七十四卷的《新五代史》。北宋地圖封建時代稱演戲的人為伶。
在宮廷中授有官職的伶人叫做伶官。選自歐陽修《新五代史》。為一種文體,相當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編者的“按語”,它的內容或是提綱挈領地評價該書內容,或者敘述著書作文的緣由,以便有助于讀者理解下面有關書或文的內容。伶官傳序伶伶官伶官傳序題目解讀層次結構總起提出論點:盛衰之理,是天命也是人事分說正面后唐莊宗得天下憂勞可以興國分說反面后唐莊宗失天下逸豫可以亡身總結得出結論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第一段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推其根本……的原因難道人的作為譯文:唉!國家盛衰興亡的道理,雖說是天命,難道不是由于人的作為嗎!推究后唐莊宗取得天下與失去天下的根本原因,就可以知道了。和代詞,指代這個道理第一段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盛衰由人事)莊宗得天下與失天下的事實文章提出的論點是什么?其立論的歷史依據(論據)是什么?第一段①文章以“嗚呼”的感嘆,引發出對歷史的沉痛追問和感慨:“豈非人事哉!”一嘆一問,奠定了全文嘆惋的感情基調。②開篇直接提出中心論點,總領式點出拿莊宗興亡的歷史進行說理,引出下文,為下文的敘事說理做鋪墊。第一段有何作用?第二段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死把箭名作動,訂立盟約統治者的確立或即位連詞,相當于“而”譯文:世人說晉王將死的時候,把三枝箭賜給莊宗,告訴他說:“梁王朱溫是我的仇敵;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來的;契丹與我訂立盟約,結為兄弟,他們卻都背叛晉而歸順梁。判斷句背叛第二段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動詞,給副詞,表示祈使語氣,一定譯文:這三者,是我的遺恨;給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記你父親的愿望。”莊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廟里。判斷句你(的)第二段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官名用豬、羊各一頭祭告名詞作狀語,向前、在前等到收藏用譯文:其后莊宗出兵的時候,便派屬官用羊、豬各一頭祭告祖廟,恭敬地取出他父親留下的箭,用錦囊裝著,背著在軍前開路,等打了勝仗回來時再把箭收藏在祖廟里。狀語后置,省略句以錦囊盛(之)第二段將本段分為兩層,并概括兩層的大意。1層:先寫莊宗接受遺命。(晉王三矢)2層:后寫莊宗執行遺命。用自己的話簡單概括晉王臨終遺言的主要內容?一是消滅世敵朱全忠;二是討伐劉仁恭(劉守光),攻克幽州;三是征討契丹,解除北方邊境的威脅。第三段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當用繩索名作動,用木匣裝動詞,稟告縛譯文:當莊宗用繩索捆綁著燕王父子,用木匣子裝著后梁皇帝、大臣的頭,進入祖廟,把箭交還到先王的靈位前,向先王稟告成功的時候,他意驕氣盛,多么雄壯啊!狀語后置驕盛形→名,成功的消息。第三段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等到回到哪里去名作狀,向東多么仇人以至于譯文:等到仇人已經消滅,天下已經平定,一人在夜里呼喊,作亂的人從四方響應,他匆忙往東出逃,還沒見到亂賊叛軍,手下的士卒就潰散了,君臣面面相覷(相對而視),不知道到哪里去,以至于對天發誓,割下頭發,大家的淚水浸濕了衣襟,又是多么衰敗啊!名作狀,在夜里數→狀,從四方。第三段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考察,探究或者,還是跡象使…興盛安樂使…滅亡譯文:難道是取得天下艱難,而失去天下容易嗎?或者說推究他成功與失敗的事跡,都出自人的原因嗎?《尚書》上說:“驕傲自滿會招來損害,謙虛謹慎能得到益處。”憂慮辛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閑享樂可以使自身滅亡,這是自然的道理啊。判斷句第三段23歲908年“與爾三矢”28歲913年“系燕父子以組”(滅燕)38歲923年“函梁君臣之首”(滅后梁,建后唐)41歲926年“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李存勖第三段得天下15年為什么?失天下3年第三段“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對比得出結論第三段第三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主要寫莊宗失天下的經過,評論莊宗的盛衰,得出結論“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二、三兩段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試具體說明。正反對比論證。得——莊宗復仇滅敵
盛——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失——莊宗身死國滅
衰——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第三段對“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結論,你作何評價?作者的觀點也有歷史進步性的一面。雖然一個王朝的盛衰安危不能完全歸結于統治者個人的憂勞或是逸豫,但統治者是驕奢淫逸還是勵精圖治,這對當時社會是有重大影響的。歐陽修早在北宋前期就把這一點作為重要問題提出,這說明他有一定的政治眼光。另外“憂勞興國”“逸豫亡身”的歷史教訓,在今天我們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第四段
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全,整個沒有誰等到恥笑被譯文:因此,當莊宗強盛的時候,全天下的豪杰,沒有誰能跟他抗爭;等到他衰敗的時候,幾十個伶人圍困他,自己喪命,國家滅亡,被天下人恥笑。被動句被第四段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極小的事困擾被所溺愛的人或物。溺,沉湎、無節制。只是譯文:禍患常常是從細微的事情積累起來的,人的才智勇氣往往被他溺愛的事物困擾,難道只是溺愛伶人才如此嗎
狀語后置,被動句第四段經驗教訓——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引出教訓總結全文數十伶人困之身死國滅,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延申戒世——豈獨伶人也哉
盛衰對比論證全文分析學了這篇課文以后,從莊宗這一史實和作者這篇文章中受到了什么樣的啟發?(1)要有憂患意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山更比一山高,強中自有強中手,只有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更大的進步。(2)萬事起于忽微,量變引起質變。細節決定成敗,“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一口吃不成胖子,不能一步登天,“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文題為“五代史伶官傳序”,而文中卻很少直接寫到伶官們的事,這是為什么?表面看來文不對題,實際上兩者有內在聯系。因為伶官的事跡在傳內已做了詳細敘述,不必重復。莊宗的衰敗正是由伶官引起的,作者以歷史為鑒,就伶官亂政誤國之事評述國家興亡盛衰之理,以史論事,內容聯系很緊密,重點落在莊宗盛衰的史實和評論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數十伶人困之”的事實,使伶人的作亂和后唐的衰亡直接聯系起來,這樣既扣住了題旨,又突出了中心。全文分析多用反問句、疑問句,引人深思;采用對稱語句和語言凝練、對仗工整的駢句,具有對比感和節奏感;長短句錯落有致,調節語勢,有張有弛。抑揚頓挫,一唱三嘆,感情飽滿,氣勢充沛。藝術特色文章總結了后唐莊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歷史教訓,闡明了國家盛衰取決于人事的道理。歐陽修寫《伶官傳》并冠以短序,是為了告誡北宋統治者吸取后唐莊宗李存勖寵信伶人而身死國滅的歷史教訓,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主旨探究五代史伶官傳序論點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論據后唐莊宗史實論證例莊宗接受遺命莊宗執行遺命理盛:意氣之盛,可謂壯哉衰: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結論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推論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課堂小結拓展延伸李存瑁文章說國家盛衰存亡之理在于人事,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末尾又意味深長地點出“豈獨伶人也哉”。請同學們再尋找一些事例加以拓展資料說明。越王勾踐孟子隋煬帝唐太宗商紂王示例拓展延伸示例當堂檢測1.下列各句中“與”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契丹與吾約為兄弟 B.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C.莫能與之爭
D.當與秦相較解析:A.介詞,跟。譯文:契丹跟我約定結為兄弟。B.動詞,給。譯文:給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記你父親的志愿。C.介詞,跟。譯文:沒有人跟他爭搶。D.介詞,跟。譯文:倘若跟秦國比較。故選B。B示例當堂檢測2.下列各項中加粗詞的意義古今相同的一項是(
)A.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B.至于誓天斷發C.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D.與其所以失之者B解析:B.至于,達到某種程度。A.人事,古義:人為的因素,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今義:關于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調配、獎懲等工作。C.古義:氣勢;今義:意志和氣概,由于主觀和偏激而產生的情緒。D.古義:和他;今義:連詞,比較兩件事的利害得失的時候,用在放棄的一面。示例當堂檢測3.從文言句式看,下列各句與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智勇多困于所溺A.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B.此三者,吾遺恨也C.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D.方其系燕父子以組A解析:例句:被動句。A.被動句。B.判斷句,“者、也”是標志詞。C.省略句,“告廟”中間省略了“于”。D.狀語后置句,“以組”介賓短語作狀語,修飾“系”。故選A。示例當堂檢測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中,開宗明義,用帶感嘆語氣的反詰句道出了此文的中心論點:“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十三大市2025年高二下化學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年石家莊貨運從業資格證考試題目答案
- DB34-T 5165.1-2025 行政事業單位數據資產管理 第1部分:確認
- 廣東揭陽市惠來縣第一中學2025屆化學高一下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國家審計案例425
- 2025至2030重慶市小微金融行業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
- 簡歷教學課件封面
- 2025年全球健康與保健洞察報告:從健康趨勢轉向生活方式(英)
- 噴涂車間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 想學網絡安全培訓
- 2025-2030中國電池行業發展分析及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社區矯正人員日常行為規范
- 農村自建房業主培訓課件
- 財產申報表-被執行人用
- 一例肝硬化患者的護理查房課件
- 2025-2030中國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市場規模預測與競爭格局分析研究報告
- 《2025年普通高校在陜招生計劃》
- 202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支一扶考試真題
- 宿舍管理員述職報告
- 2025年徐州市專業技術人員公需課程 - 心理調適
- 企業內部保密工作流程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