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調節階段測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頁
高中生物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調節階段測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頁
高中生物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調節階段測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頁
高中生物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調節階段測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頁
高中生物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調節階段測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創新方案】高中生物第3章植物的激素調節階段測新人教版必修3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1.右圖所示的是燕麥胚芽鞘受到單側光照射的情況。下列敘述中,可能性最小的是()A.生長素由②向①移動B.生長素由④向③移動C.生長素由①向③移動D.③處生長比④快解析:生長素的橫向運輸只在胚芽鞘尖端進行,除此之外,具有極性運輸的特點,即生長素只能由植物體的形態學上端向形態學下端運輸。又由于單側光照射,造成生長素分布不均,③處生長素分布多,④處少,③處比④處生長快。答案:B2.對燕麥胚芽鞘進行下圖處理:①的胚芽鞘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錫箔小帽;②將尖端下部用錫箔遮住;③在尖端橫向插入錫箔;④在尖端橫向插入瓊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請據圖判斷下列哪一項是錯誤的 ()A.有單側光照時仍直立生長的是①B.給予右側光照時,彎向光源生長的是②④C.單側光照時,不生長也不彎曲的是③⑤D.如把④放在勻速轉盤上,并給予右側光照,生長情況是向右彎曲生長解析:生長素由胚芽鞘尖端產生,在尖端部位若有單側光刺激可橫向運輸,但在其下部則不能橫向運輸,只能極性運輸。生長素分布多的部位細胞生長快,因此它彎向光源生長。瓊脂塊實際上起一個物質傳遞的作用,是一種中介物,用以判斷是否有化學物質的生成及作用。若將胚芽鞘放在勻速轉盤上,即使以單側光照射,生長素在這一部位也是均勻分布的,不會彎向光源。答案:D3.(·海南高考)取某植物的胚芽鞘和幼根,切除胚芽鞘尖端和幼根根尖的尖端(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區),然后將胚芽鞘(近尖端向上)和幼根(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分別在兩者切面的左側放置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生長素濃度為促進胚芽鞘生長的最適濃度),培養在黑暗條件下,幼根和胚芽鞘彎曲生長且方向相反,關于這一現象的說法,合理的是()A.胚芽鞘向左彎曲生長,生長素在胚芽鞘中是極性運輸B.胚芽鞘向右彎曲生長,生長素在胚芽鞘中是極性運輸C.幼根向左彎曲生長,生長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極性運輸D.幼根向右彎曲生長,生長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極性運輸解析:胚芽鞘和幼根切面的左側均放置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生長素濃度為促進胚芽鞘生長的最適濃度,所以胚芽鞘向右側彎曲生長,幼根向左側彎曲生長,且生長素在胚芽鞘中進行極性運輸。答案:B4.側芽生長素的濃度總是高于頂芽,但頂芽產生的生長素仍大量積存于側芽部位。這是因為生長素的運輸方式屬于 ()A.自由擴散 B.滲透作用C.主動運輸 D.協助擴散解析:根據題意,生長素能逆濃度梯度由頂芽部位運輸到側芽部位,判斷其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答案:C5.下圖表示生長素濃度對植物根、芽和莖生長的影響,從此圖中不能得到的結論是()A.生長素對三種器官的作用都具有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B.A、B、C三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分別是促進根、芽、莖生長的最適宜濃度C.D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能促進莖和芽的生長,抑制根的生長D.幼嫩的細胞對生長素濃度敏感,成熟的細胞對生長素敏感性差解析:坐標曲線圖反映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橫軸為生長素濃度的變化,縱軸為生長素對器官生長的作用,三條曲線分別代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根、芽、莖生長的影響。曲線沒有反映出生長素對幼嫩細胞與成熟細胞的作用,因此,此圖不能得到D項所述的作用。答案:D6.關于植物生長素生理作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頂端優勢是由于側芽生長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燕麥胚芽鞘中生長素的極性運輸與光照方向無關C.農民最終收獲的草莓與生長素有關而與乙烯無關D.溫特的實驗中生長素從胚芽鞘尖端基部進入瓊脂塊的方式是主動運輸解析:頂端優勢是側芽處的生長素的積累濃度過高抑制生長造成的。極性運輸與光照方向無關,橫向運輸與光照有關。草莓的生長和發育與生長素、乙烯都有關。溫特的實驗中生長素從胚芽鞘尖端基部進入瓊脂塊的方式是擴散。答案:B7.(·臨沂檢測)某科研小組在研究植物頂端優勢現象時,將大小相近的同種植物分為①②③三組,分別進行如下處理:①摘除頂芽;②保留頂芽,用2mg·L-1的細胞分裂素處理側芽;③保留頂芽。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根據曲線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A.細胞分裂素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頂端優勢B.細胞分裂素能抑制側芽的生長C.細胞分裂素只作用于側芽D.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作用相同解析:從圖中看出,②組側芽解除了抑制,即細胞分裂素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頂端優勢。細胞分裂素能促進細胞分裂,并不只是作用于側芽。生長素的作用是促進細胞伸長,與細胞分裂素的作用并不相同。答案:A8.1914年,匈牙利科學家拜爾將燕麥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一側,結果胚芽鞘向對側彎曲生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實驗在黑暗中進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勻對實驗結果的影響B.該實驗證明尖端確實能產生某種物質,該物質是生長素C.對照組是將尖端去掉D.該實驗證明了生長素在植物體內進行極性運輸解析:該實驗只能說明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由于尖端產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勻造成的。對照組仍應有胚芽鞘尖端,只不過尖端是放在正中。要證明生長素的極性運輸,必須有形態學上、下端對調的對照實驗。答案:A9.某農場購買了一批生根粉準備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說明書沒有注明該植物適宜的使用濃度,正確的使用措施是 ()A.用高濃度,以保證生根 B.用低濃度,以降低成本C.任選一種濃度進行扦插 D.用不同濃度進行預實驗解析:生根粉在低濃度時會促進生根,高濃度時則抑制生根,但濃度過低,所生的根又過少,因此正確的做法是先用不同濃度進行預實驗,然后再在預實驗的基礎上設計細致的實驗,找到該植物適宜的使用濃度。答案:D10.(·合肥高二檢測)20世紀30年代,科學家發現單側光能引起某些植物體內生長素分布不均勻;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發現單側光能引起某些植物體內抑制生長的物質分布不均勻。現有一種植物幼苗,為了探究該幼苗向光生長的原因,將其直立生長的胚芽尖端切下,放到瓊脂塊上并用單側光照射,如下圖。下列結果及判斷正確的是 ()①當a、b兩側生長素含量基本相等時,能夠確定該幼苗向光生長的原因②當a、b兩側生長素含量基本相等時,不能確定該幼苗向光生長的原因③當a側生長素含量比b側高時,能夠確定該幼苗向光生長的原因④當a側生長素含量比b側高時,不能確定該幼苗向光生長的原因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解析:題干信息中給出了單側光引起植物向光生長的兩種原因,由圖可知,若檢測到a、b兩側生長素含量基本相等,可以判斷單側光能引起抑制生長的物質分布不均勻,導致植物向光生長;若檢測到a側生長素含量比b側高,引起植物向光生長的原因可能是生長素分布不均勻,也可能與植物體內抑制生長的物質分布不均勻有關,因此不能確定。答案:D11.甲圖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圖表示該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如將該植物向左側水平放置,根將向下生長,表現出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B.給予該植物右側光照,③、④側生長素濃度可分別用乙圖中c、g點表示C.甲圖①處生長素濃度可用乙圖f點表示,此處生長受抑制D.如果摘除甲圖中的部位①,則②處生長素濃度會高于10-6mol·L-1解析:當根水平放置時,近地一側生長素濃度高于10-8mol·L-1,所以對根生長起抑制作用,生長減緩,而遠地側濃度較低對根的生長起促進作用,體現了不同濃度生長素對同一器官的不同作用,所以體現了生長素的作用特點——兩重性;給予該植物右側光照,③處濃度高于④處;甲圖①處生長素濃度適于頂芽的生長,應在b點左右;若摘除①就會解除頂端優勢,②處的生長素濃度就會降低,植物的生長就會較快,所以生長素濃度一定會低于10-6mol·L-1。答案:A12.(·聊城高二月考)當植物受到環境刺激時,如圖所表示的生長素分布與生長的情形正確的是(黑點代表生長素的分布) ()A.①④⑥ B.②④⑧C.③⑤⑥ D.②⑤⑦解析:接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受光刺激后,生長素橫向運輸,背光側生長素濃度高于向光側;攀援莖中外側生長素濃度高于內側面,莖對生長素敏感性較根弱,外側生長快;水平放置的根尖,近地側生長素濃度大于遠地側,根對生長素濃度較敏感,近地側高濃度生長素抑制根生長,遠地側低濃度生長素促進生長,根向地彎曲生長。答案:A13.下圖甲表示燕麥胚芽鞘在單側光照下的生長情況。圖乙表示胚芽鞘對不同濃度生長素的不同反應,則圖丙中表示a、b兩點生長素濃度變化的曲線應分別依次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C.②和③ D.②和④解析:從圖甲看出a、b兩點都在生長,故生長素濃度都在促進生長的范圍內,但由于單側光的影響,使生長素在背光一側分布較多,這樣生長素濃度a側大于b側。由圖乙可知胚芽鞘的最適濃度范圍為10-10mol/L,所以圖丙中,a的濃度應為②,b的濃度應為④,這樣才能促進a、b兩點都生長,且a側比b側生長快。答案:D14.如圖所示,若做向光性實驗測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側與背光一側生長素含量之比為1∶2,則胚芽鞘尖端背光一側的生長素濃度范圍是 ()A.小于2m B.大于m,小于C.大于2m 解析:據題圖可知,生長素濃度為m和2m時,促進生長作用相同。當濃度在2m以下時,濃度為X的促進作用大于濃度為X/2時的促進作用,因此背光一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是小于答案:A15.(·通州模擬)以下是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所做的實驗:在胚芽鞘切面一側放置含不同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測定各胚芽鞘彎曲生長的角度(如右圖),下表數據能說明 ()瓊脂中生長素濃度(mg/L)00.050.100.150.200.250.300.35胚芽鞘彎曲的角度α(。)037121518[來15[來10A.生長素濃度不同,促進效應就不同B.胚芽鞘彎曲的程度與其他激素無關C.瓊脂中生長素濃度為0.35mg/L時,胚芽鞘生長受到抑制D.生長素濃度在0.05mg/L~0.35mg/L范圍內,都對胚芽鞘的生長起促進作用解析:由表中信息知,生長素濃度在0.05mg/L~0.25mg/L范圍內,隨生長素濃度增大,胚芽鞘彎曲角度增大,生長素對胚芽鞘的生長促進作用增強;而生長素濃度在0.25mg/L~0.35mg/L范圍內,胚芽鞘的促進作用減弱,但生長素對胚芽鞘的生長均起促進作用,所以D正確、C錯誤;生長素濃度為0.20mg/L和0.30mg/L,胚芽鞘彎曲角度相同,生長素促進效應相同,A錯誤;在植物的生長發育和適應環境變化的過程中,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B錯誤。答案:D16.動物的吲哚乙酸是最早在人體的尿液中發現和提取的。下列對此問題的敘述,你認為最合理的是 ()A.在人體內有合成生長素的酶系統,所以人糞、尿的肥效很高B.人通過食用大量的植物果實和新鮮嫩葉而獲得生長素,但人體不存在破壞生長素的酶。生長素也不影響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因而最后通過腎臟形成尿液而排出C.在人體的腎臟中有將色氨酸轉變成生長素的酶,在腎臟中合成了吲哚乙酸,所以人體的尿液中有吲哚乙酸D.題干部分的敘述是錯誤的,在人體的尿液中沒有吲哚乙酸,但有吲哚乙酸的類似物,如吲哚丁酸、萘乙酸等,這些物質是人體內無生理功能的代謝副產品,但對植物卻有強烈的促進生長的作用解析:吲哚乙酸屬于小分子,由于人體中沒有分解吲哚乙酸的酶,所以吲哚乙酸在人體中“旅游一圈”隨尿液排出體外。答案:B17.將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溫、濕度適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內,從圖所示狀態開始,光源隨暗室同步緩慢勻速旋轉,幾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時,幼苗的生長情況是 ()A.根水平生長,莖向上彎曲B.根水平生長,莖向下彎曲C.根向下彎曲,莖向上彎曲D.根向下彎曲,莖向下彎曲解析:盡管根具有向地性、莖具有背地性,但由于固定植株的支架勻速旋轉,使得根、莖每一部位都均勻接受重力的作用,因此重力對根、莖都不起作用,根將水平生長。但莖還具有向光性,光源隨暗室同步緩慢勻速旋轉,莖的同一部位都要接受光刺激,因此裝置回到原位時,莖將向光(下)彎曲,B正確。答案:B18.擬南芥P基因的突變體表現為花發育異常。用生長素極性運輸抑制劑處理正常擬南芥,也會造成相似的花異常。下列推測錯誤的是 ()A.生長素與花的發育有關B.生長素極性運輸與花的發育有關C.P基因可能與生長素極性運輸有關D.生長素極性運輸抑制劑誘發了P基因突變解析:由題目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P基因突變后的表現與生長素極性運輸抑制劑的處理效果相同,無法由此判斷P基因的突變與抑制劑之間的因果關系。答案:D19.將栽有剛發芽玉米幼苗的小盆固定于如圖所示的以一定速度勻速旋轉的轉盤上(小盆不透光),并給予左側光照。一段時間后,玉米的頂芽和根的生長方向分別為(假定觀察時小盆也處于如圖位置) ()A.頂芽↖,根↘ B.頂芽↖,根↙C.頂芽↗,根↘ D.頂芽↗,根↙解析:分析各種因素,判斷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分布情況和生長方向。本題中由于轉盤旋轉,單側光不能影響生長素的分布,應首先排除此干擾。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圖示狀態幼苗的根、莖左側生長素濃度高。莖左側生長快,向右彎曲生長;根左側高濃度抑制生長,右側生長快,向左彎曲生長。答案:D20.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和赤霉素的不同組合分別處理幼莖切段。如圖為幼莖切段的平均伸長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據圖可說明 ()A.兩種植物激素間具有協同作用B.兩種植物激素間具有拮抗作用C.兩種植物激素間具有反饋調節作用D.兩種植物激素間具有連鎖調節作用解析:由圖中可知,既加生長素又加赤霉素的幼莖切段平均伸長的速度和長度均最大。再和其他曲線相比,可以說明兩種激素具有協同作用。答案:A二、非選擇題(共50分)21.(10分)植物的生長發育受到多種植物激素共同的調節,其中生長素的作用主要是促進植物生長。(1)圖一是研究不同濃度生長素對幼根生長影響的實驗結果,圖二表示利用玉米胚芽鞘研究生長素在植物體內運輸方向的實驗設計思路。請回答下列問題:①生長素是由植物生長旺盛部位產生的,例如(寫出兩處);②圖一所示實驗結果說明生長素對幼根生長的影響是,此實驗的對照組是中培養的幼根。③圖二所示實驗的結果是,只有甲、丁組的普通瓊脂接受塊能使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繼續生長,說明生長素的運輸方向是 。(2)請將適當的植物激素及其類似物與其作用相配合①促進花、果實、葉片的脫落A.生長素②常用作除草劑 B.乙烯③植物的向光性 C.赤霉素④可促進矮莖植物的增長 D.脫落酸⑤果實催熟 E.細胞分裂素⑥延緩葉片衰老 F.2,4-D解析:(1)圖一顯示不同濃度生長素對幼根生長作用具兩重性——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10-8mol·L-1)則抑制生長,確認是促進還是抑制的對照組應為蒸餾水中培養的幼根;圖二中只有甲、丁兩圖將含生長素的瓊脂塊置于胚芽鞘的形態學上端,普通瓊脂塊置于胚芽鞘的形態學下端,乙、丙中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均置于形態學下端,而普通瓊脂塊置于形態學上端,由實驗結果中只有甲、丁組的普通瓊脂塊能使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生長,推知生長素只能由胚芽鞘的形態學上端運往形態學下端,具極性運輸的特點。(2)可促進花、果實及葉片脫落的是脫落酸;2,4-D常用作除草劑;植物向光性形成的原因是單側光引起生長素的分布不均;可促進矮莖植物增長的植物激素是赤霉素;乙烯具有促進果實成熟的作用。答案:(1)①發育中的種子、嫩葉(根尖、萌發的芽、胚芽鞘尖端)②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蒸餾水(完全營養液)③從胚芽鞘形態學的上(a)端向形態學的下(b)端運輸(2)①—D②—F③—A④—C⑤—B⑥—E22.(8分)植物生命活動調節的主要形式是激素調節,請根據下面有關植物激素的實驗研究,回答問題:(1)將少量赤霉菌培養液噴灑到水稻幼苗上,水稻患惡苗病(植株瘋長);科研人員分析得出赤霉菌培養液中產生以上效應的物質是赤霉素。通過以上實驗能證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嗎?為什么? 。(2)某生物興趣小組用迎春枝條做實驗材料,做了探究NAA(萘乙酸)促進插條生根最適濃度實驗的預實驗,結果如圖。請根據預實驗結果,設計進一步的探究實驗:①材料用具:生長旺盛的一年生迎春枝條若干、燒杯、量筒、培養皿、NAA、蒸餾水等。②配制溶液:(溶液相對濃度梯度差為0.5)③實驗步驟:a.第一步: ;b.第二步:浸泡:將9份枝條的基部分別浸泡到1~9號NAA溶液中;c.第三步:一天后,.d.第四步:十天后,對扦插枝條的生根情況統計記錄。④該實驗應控制好的兩個主要無關變量是:;。解析:(1)由題意不難得出赤霉素能引起植物的瘋長;要想證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必須通過實驗來證實植物確實也能產生赤霉素,且起到相同的作用才可說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2)設計實驗應該注意其基本原則,即:對照原則、單因子變量原則及無關變量的等量、等性、等條件原則等。由于該實驗是來測定NAA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因此應配制一系列不同濃度且等梯度的NAA溶液,各組之間相互對照,單因子變量是NAA溶液的濃度,其余的無關變量應該相同。答案:(1)不能。因為實驗沒有證明植物也能產生赤霉素。(2)②配制相對濃度依次為2、2.5、3……6的NAA溶液9份,編號1~9③a.將迎春枝條隨機均分為9份c.取出枝條分別進行扦插④各組枝條處理時間長短一致所用植物材料盡可能做到條件相同23.(8分)(·江蘇高考)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類似物常用于生產實踐。某課題組研究了激素類似物甲和激素類似物乙對微型月季生根和側芽生長的影響,請回答下列問題:圖2(1)由圖1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甲和乙對微型月季插條生根的影響分別是、。(2)由圖1的結果(填“能”或“不能”)判斷0.5μmol/L的激素類似物乙對生根的影響。為探究3μmol/L的激素類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類似物乙對微型月季插條生根的復合影響,應設計種培養基。(3)已知甲為生長素類似物,圖2為其X、Y和Z三種濃度下對微型月季莖段側芽生長的影響,則:①X濃度的甲對微型月季莖段側芽生長具有作用。②X濃度、Y濃度和Z濃度之間大小的關系是。解析:(1)根據圖1中實驗數據繪制的柱形圖,可直觀判斷激素類似物甲促進月季插條生根,激素類似物乙抑制月季插條生根。(2)圖1中,激素類似物乙的濃度由0至1μmol/L,月季插條生根條數略有減少,但不能判斷0.5μmol/L的激素類似物乙對生根的影響;若要探究這兩種激素類似物對月季插條生根的復合影響,應設計含有0.5μmol/L激素類似物乙、含有3μmol/L激素類似物甲、含有0.5μmol/L激素類似物乙和3μmol/L激素類似物甲和不加激素的4種培養基進行培養。(3)根據圖2可知,在三種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中,Z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月季莖段側芽生長的效果最佳,Y濃度次之,X濃度則表現為抑制。高于和低于最適生長素濃度的兩個生長素濃度對促進月季莖段側芽生長可能具有相同效應,濃度過高可起抑制作用。故可推知,X大于Y,也大于Z,但Z和Y之間的大小不確定。答案:(1)促進生根抑制生根(2)不能4(3)①抑制②X>Y,X>Z,Y與Z之間大小關系不確定24.(11分)生長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縱向伸長,其作用機理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生長素作用的第一步是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形成“激素—受體復合物”,這一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功能。(2)被激活的“激素—受體復合物”能引起內質網釋放Ca2+,Ca2+促使細胞內的H+以的方式運往細胞外,增加了細胞壁的延展性,使細胞壁對細胞的壓力減小,導致細胞吸水、體積增大而發生不可逆增長。細胞在生長過程中體積變化最大的細胞器是。實驗發現,細胞在持續生長過程中,細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變,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于(填細胞器)為細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3)此外,Ca2+還能激活細胞中的轉錄因子,它進入細胞核后,能引起酶催化mRNA的合成。(4)生長素促進根系生長的最適宜濃度要比莖低得多,稍高濃度的生長素能促進乙烯的生物合成,從而抑制了根的伸長,這說明生長素的作用具有。(5)科學家研究發現紫外線可以抑制植物生長,原因是紫外線增加了植物體內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從而促進了生長素氧化為3-亞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沒有促進細胞伸長的作用。現在提供生長狀況相同的健康的小麥幼苗若干作為實驗材料,請完成下列實驗方案,以驗證紫外線抑制植物生長與生長素的氧化有關。步驟1:將小麥幼苗平均分為甲組和乙組。步驟2:給予甲組照射,給予乙組照射。步驟3:觀察兩組幼苗的并測量的含量。預測實驗結果及結論:。解析:(1)細胞膜上有接受激素的受體,能特異性地與激素結合,在此過程中要通過細胞膜的識別功能才能完成。(2)離子以主動運輸的方式通過細胞膜;細胞生長過程中,液泡的體積不斷增大,細胞壁的形成與高爾基體有關。(3)mRNA的合成需要RNA聚合酶。(4)生長素具有兩重性,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答案:(1)識別(信息傳遞)(2)主動運輸液泡高爾基體(3)RNA聚合(4)兩重性(5)適宜的可見光同等強度的可見光和一定強度的紫外光高度(生長狀況和高度)兩組植株中3-亞甲基氧代吲哚甲組植株高于乙組,甲組中3-亞甲基氧代吲哚含量少于乙組25.(13分)為驗證適宜濃度的生長素通過促進細胞分泌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