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五原三中2015屆中考歷史八下7“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復習新人教版_第1頁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五原三中2015屆中考歷史八下7“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復習新人教版_第2頁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五原三中2015屆中考歷史八下7“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復習新人教版_第3頁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五原三中2015屆中考歷史八下7“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復習新人教版_第4頁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五原三中2015屆中考歷史八下7“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復習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課“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內容標準(試驗稿)】(6)簡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國民經濟遭受嚴重破壞的主要史實,認識“文化大革命”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嚴重災難。【內容標準(2011版)】(6)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嚴重危害及主要教訓。一、選擇題1.(2014·四川成都·9)最近,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20世紀)①30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山去,到敵人的后方去;②40年代,到遼沈去,到天津去,到長江對岸去;③50年代,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④60年代,到山上去,到鄉下去,到貧下中農當中去……”以下對該網絡段子解讀正確的是()選項段子解讀A①抗戰時期,延安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是進步青年向往的地方B②解放戰爭進入決戰階段,人民解放軍開始進行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C③1953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我國初步建立起獨立的工業體系D④我國的改革開放首先從農村開始,農村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答案】B2.(2014·山東荷澤·10)“中共八大”、“國民經濟的調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時代主題是()A.走向社會主義之路 B.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C.跑步進入共產主義 D.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答案】B3.(2014·山東濟寧六三制·13)下列史實按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東方紅1號”升天②社會主義制度確立③重返聯合國④粉碎“四人幫”⑤加入亞太經合組織⑥“八六三計劃”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①③④⑥⑤【答案】D4.(2014·云南省·11)有資料表明,十年“文革”時期國民收入損失了5000億元,這超過了建國后30年全國固定資產的總和。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個嚴重后果是()A.民主與法制遭到踐踏B.國民經濟遭受巨大損失C.各級政府機構癱瘓D.科學文化教育事業遭到摧殘【答案】B5.(2014·湖北鄂州·15)一些歷史名詞往往被打上時代的烙印。“大串聯”、“紅衛兵”、“停課鬧革命”發生在() A.土地改革時期 B.整風運動時期 C.“大躍進”時期 D.“文化大革命”時期【答案】D一代偉人毛澤東一生留下不少詩詞,每一首詩詞背后往往有一件或數件深刻影響中國歷史的大事。回答16-18題。6.(2014·浙江溫州·18)1966年6月,毛澤東在《有所思》中寫道:“一陣風雷驚世界,滿街紅綠(指紅衛兵)走旌旗。”詩中“一陣風雷”喻指()A.抗美援朝戰爭B.人民公社化運動C.“大躍進”運動D.“文化大革命”【答案】D7.(2014·湖北咸寧·)下列關于“文化大革命”的敘述,錯誤的是()A.“文革”中,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結,形成了兩個反革命集團B.“文革”期間,全國出現了學校停課、工廠停工“鬧革命”的動亂局面C.為防止資本主義復辟,中共中央果斷決定發動文化大革命,深得民心D.“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標志是粉粹江青反革命集團【答案】C8.(2014·山東煙臺·14)忽視客觀經濟規律必然給國家和人民帶來重大損失,造成下圖B點到C點經濟發展狀況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計劃”B.三大改造C.“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D.“文化大革命”【答案】D9.(2014·河北省·20)《中國共產黨歷史》一書指出:為了避免“□□□□□”一類歷史悲劇在我國重演,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從組織上和制度上采取措施,禁止任何形式上的個人專斷,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應是()A.斯大林模式B.大躍進運動C.人民公社化D.文化大革命【答案】D10.(2014·廣西柳州·6)地名往往蘊含歷史信息。一天,小紅和爺爺路過柳州一個叫“紅衛倉”的地方,小紅問爺爺這個地名的來歷,爺爺說:“這個地名可能與紅衛兵運動有關,當時學校停課鬧革命,工廠停工鬧革命,全國大串聯,造反大軍搶奪軍用物資,武斗死了不少群眾利學生。”爺爺講的這段歷史最有可能發生在()A.解放戰爭時期B.大躍進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D.改革開放初期【答案】C11.(2013·海南)1966年8月5日的《文匯報》上刊登了毛澤東的這篇文章(如右圖)。據此判斷,那時的中國正進行著(D)A.土地改革B.“一五”計劃C.人民公社化D.文化大革命12.(2013·寧夏)下列內容中,可以證明“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場內亂”的是(B)①掀起奪取黨和政府領導權的狂潮②迫害領導干部和知識分子③消滅地主階級④國民經濟發展緩慢⑤教育科學文化事業遭到嚴重摧殘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13.(2013·達州)彭德懷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要歷史人物。下列歷史史實與他無關的是(D)A.百團大戰B.粉碎國民黨軍隊對陜北的重點進攻C.抗美援朝戰爭D.共和國歷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14.(2013·連云港)右圖反映了新中國50—60年代經濟發展的狀況。其中,導致甲到乙段歷史現象變化的主要原因是(D)A.推行人民公社化運動B.開展大躍進運動C.召開中共八大D.實施一五計劃15.(2013·珠海)“文化大革命”中,身為國家主席的劉少奇被誣陷為“叛徒、內奸、工賊”,慘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這突出表明文革期間(C)A.黨內出現了叛徒內奸B.國民經濟發展緩慢C.民主與法制被肆意踐踏D.文化事業遭到嚴重摧殘16.(2013·廣東)票據時歷史的濃縮與見證。題14圖中的票據見證了(D)A.抗美援朝戰爭的爆發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大躍進”開展的盛況D.文化大革命時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壞二、非選擇題17.(2013·宜昌)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小組合作,自主探究”是我們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班同學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圍繞“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這個主題進行了探究,請你參與其中,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同學們了解到我國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時期既有許多成就,也出現了嚴重失誤,并把幾個嚴重失誤列舉出來:①“大躍進”②人民公社化運動③“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同學們還通過上網查找資料的途徑,找出了以下三張圖片:ABC(1)請將三張圖片的英文字母代號與代表嚴重失誤史實的序號對號入座,填于下表空格中。(6分)序號①②③圖片“前事不忘,后世之師。”學習歷史的目的之一是以史為鑒,通過對“③‘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的探究,你認為應該吸取哪些教訓?(5分)(3)通過對這個主題的探究,了解到我國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走了一些彎路,出現過一些失誤,請你說說我國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時期經歷了怎樣的過程?(4分)答:(1)①B、②C、③A。(2)教訓:我們必須健全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反對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能以階級斗爭為綱;要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矛盾;要努力維護安定團結的社會政治局面等。(3)曲折的過程,或不是一帆風順的等18.(2014·四川廣安·一)一、下列材料摘選自《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共7分)材料一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在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所指的具體內容(1分)2.材料一中提到中國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中“經歷了嚴重曲折”,除了“大躍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嚴重失誤以外,使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遭到踐踏、經濟受到嚴重破壞、文化遭受空前浩劫,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損失的長時期的“左”的錯誤的名稱是什么?(1分)材料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3.中國共產黨“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是在哪一次會議上(1分)“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是在哪一次會議上?(1分)中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在哪一個?(1分)4.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進入了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主要任務的歷史新時期。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創了中國經濟改革的先河,請寫出全國農村最早實行“包干到戶”的地點名稱。(1分)1980年,國家決定在廣東省、福建省的四個市各劃出一定范圍的區域,試辦集工、農、商、牧、漁、旅游為一體的經濟特區,請寫出除珠海市、汕頭市、廈門市以外的另一個市的名稱。(1分)【答案】一、(共7分)1.三大改造(或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1分);2.文化大革命(1分)3.十一屆三中全會(1分);中共十三大(1分);1956年(1分)4.安徽(鳳陽縣小崗村)(1分);深圳(1分)19.(2014·廣西崇左·17)2013年11月9日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牢籠里,不斷加強和完善民主與法制建設。讓我們一起回顧共和國65年來民主和法制建設歷程。【憲法制定人民民主】材料一我們這次會議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這次會議是標志著我國人民從1949年建國以來的新勝利和新發展的里程碑。——毛澤東在1954年某次會議上的講話(1)材料一中會議的名稱是什么?(2分)這次會議被稱為“里程碑”主要是因為該會議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獻?(2分)這部法律文獻的頒布有何重大意義?(1分)【肆意踐踏民主法制】材料二1968年,國家主席劉少奇被誣陷為“叛徒、內奸、工賊”,被開除出黨,撤銷其黨內外的一切職務,一年后,劉少奇在河南開封含冤病逝。(2)材料二中,國家主席被批斗和迫害致死,說明了什么?(2分)【發揚民主健全法制】材料三民主和法制,這兩個方面都應該加強,過去我們都不是。要加強民主就要加強法制,沒有廣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沒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鄧小平(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加強民主和法制建設。依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寫出這一時期頒布的兩部法律文件。(2分)(4)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建立法制中國,請你結合上述材料談談對民主與法制的認識。(1分)【答案】(1)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分)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1分)(2)說明了“文革”中民主與法制受到嚴重踐踏。(2分)(3)1982年頒布的第四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環境保護法》等(任意兩點,2分)(4)民主與法制建設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群眾當家作主、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的重要保證,所以我們要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1分)20.(2014·山東濱州·28)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周以后的秦朝(公元前2年—前206年),盡管存在時間短暫,……這種帝國結構盡管偶爾也有失誤,卻一直持續到1912年最后一個王朝被推翻才告終。——《全球通史》(1)秦朝開創的“一直持續掃1912年最后一個王朝被推翻時才告終”的是什么政治制度?1912年哪一政權的建立取代了“最后一個王朝”?(2分)材料二法國啟蒙運動的開拓者伏爾泰不僅很好地繼承了本國16世紀人文主義的傳統,而且,中國文化和英國文化也使他受益良多……伏爾泰還極力推崇英國的政治制度,說“英國是世界上抵抗君主達到節制君主權力的唯一的國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