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第四章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_第1頁
七年級第四章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_第2頁
七年級第四章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_第3頁
七年級第四章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_第4頁
七年級第四章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齊西魏北周十六國北朝南朝梁齊東晉西晉北魏東魏宋陳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更替①江南地區自然條件優越②北民南遷帶來了勞動力、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③社會秩序比較安定④人民的辛勤勞動江南地區得以開發的原因?最主要原因北魏文成帝拓跋浚(440年-465年)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第五位皇帝。孝文帝的祖父。第十九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不同思想、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往、交流和融合。交往中的沖突——淝水之戰苻堅淝水之戰前秦統一北方前秦是哪個民族于何時建立的?誰領導前秦走向富強,并統一了北方?王猛時間:交戰雙方:結果:影響:淝水之戰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戰的狀態。383年前秦──東晉東晉以少勝多大敗前秦淝水之戰與“淝水之戰”相關的成語:

投鞭斷流草木皆兵風聲鶴唳淝水之戰同在此以前歷史上哪幾次戰爭相似?巨鹿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史海沖浪:想一想淝水之戰前,苻堅躊躇滿志,擁兵80萬,而東晉僅8萬,這十比一的兵力,應該是一邊倒,但前秦卻兵敗如山倒,沒能統一江南,這是為什么呢?

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戰術的得當等等。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鮮卑是我國北方古老的少數民族,拓跋部是鮮卑族的一支,它發源于大鮮卑山,為黃帝后裔。1、北魏的建立:4世紀后期439年平城(今山西大同)鮮卑族2、北魏統一北方:北魏騎兵俑

北魏前期官員沒有俸祿,收入主要還是依靠擄掠與賞賜戰利品的辦法,統一北方后,戰爭與掠奪的機會少了,于是,官員開始公開貪污受賄,搜刮百姓。霸占農民土地,農民流離失所,激化了階級矛盾。階級矛盾激化鮮卑族的統治在戰爭中往往驅使漢人為先鋒,鮮卑騎兵在后面督陣并任意踐踏漢人。民族矛盾激化當時北方各族人民長期雜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見。內遷的各族在生產、生活和習俗上,與漢族已無明顯的區別。

北方出現了民族交融的趨勢交流中的融合——孝文帝改革

面對民族交融的趨勢,孝文帝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那就是:一個較為落后的民族如何來管理和統治文化先進的中原地區呢?如果你是當時的孝文帝你會怎樣做?民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漢族以農耕為主定居比較完備的封建社會先進北方少數民族(胡)以游牧為主逐水草而居(游牧)相對落后的奴隸社會相對落后民族狀況比較表北魏孝文帝改革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499年),南北朝時期北魏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5歲即位,公元490年親政。孝文帝從小就由漢人馮太后撫養,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更加傾向于漢化改革。為了緩和階級矛盾,鞏固統治,孝文帝登基后,在馮太后的輔佐下,進行了改革,史稱"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1、背景: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后,出現了民族大融合的趨勢

2、內容:﹙1﹚遷都洛陽﹙2﹚漢化措施:請結合材料分析遷都原因《悲平城》--悲平城,驅馬入云中,陰山常晦雪,荒松無罷風。平城洛陽提示:從地理環境、鞏固政權等方面考慮孝文帝遷都的原因1、平城地理環境的惡劣2、接受漢族先進文化3、加強對黃河流域的統治4、為進一步改革創造條件2.漢化措施“今欲斷北語,一從正音”,30歲以上的鮮卑官員要逐步改說漢語,30歲以下的要立即改說漢語,故意說鮮卑語的,要罷官降爵。——《資治通鑒》官員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實戰演練交流中的融合——孝文帝改革

以漢服代替鮮卑服北魏文官俑交流中的融合——孝文帝改革鮮卑姓漢姓拓跋元賀樓樓邱穆陵穆步六孤陸賀賴賀獨孤劉改鮮卑姓為漢姓交流中的融合——孝文帝改革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姻孝文帝選擇中原漢族貴族女子為妃,并分別為五個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為王妃,很多鮮卑公主也嫁給漢族高門。交流中的融合——孝文帝改革他進一步推行漢化措施,規定官員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以漢服代替鮮卑服;改鮮卑姓為漢姓;鼓勵鮮卑貴族與漢人貴族聯姻等。孝文帝漢化措施序號標注法①說漢語穿漢服改漢姓與漢姻移風易俗②③④交流中的融合——孝文帝改革

北魏遷都以后,洛陽再度成為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從四面來的商人匯集在這里,交流著來自不同地方的物品,他們中很多人說著夾雜鮮卑語的漢語,穿著和漢族一樣的服飾,他們一改往日不尊老,不養老的陋習,老人得到了子女的照顧。從他們身上,已經看不出鮮卑族和漢族的區別了。

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交融,增強了北魏的實力。交流中的融合——孝文帝改革在今天的中國56個民族中還有沒有“鮮卑”、“匈奴”、“氐”這些民族呢?如果沒有,那上哪去了?沒有了。與漢族融合了。鮮卑族作為一個民族,已經不存在了。

?因此,有人認為“孝文帝的改革使一個有近千年歷史的純粹的鮮卑族及其文化和語言很快消亡,所以他是千古罪人”。?但也有人認為孝文帝是一個杰出的改革家。孝文帝這么做值得么?我們該怎么評價他及其改革呢?孝文帝改革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促進了北方民族的融合,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因此他是我國古代杰出少數民族政治改革家。交融中的發展——北方民族大交融北方少數民族《采桑圖》

北方少數民族《狩獵圖》北方少數民族《揚場圖》北方少數民族《耕耙圖》

北方少數民族向漢族學習農業技藝游牧農耕生產方式的交融交融中的發展——北方民族大交融邊境漢人《二牛抬杠圖》漢族向北方少數民族學習畜牧業生產方式的交融邊境漢人《放牧圖》交融中的發展——北方民族大交融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一種可以折疊坐具,因胡床攜帶方便、使用舒適,在中原地區得到廣泛流傳。替代了當時人們“席地而坐”的習慣方式。胡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靜夜思》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漢族婦女制作蒸饃與烙餅漢族士大夫在燒烤穿漢族服裝的少數民族貴族穿褲褶服的南朝漢族樂隊生活習俗的交融生活習俗上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相互學習和交融交融中的發展——北方民族大交融漢人演奏少數民族樂器圖《鮮卑人樂舞圖》---鮮卑人以漢族禮儀形式的歌舞表演

觀察圖片,結合課本88頁第三段文字,說一說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交融在文化藝術方面的表現是怎樣的?文化藝術的交融交融中的發展——北方民族大交融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生活互相學習農業生產經驗和畜牧業經驗漢族接受北方民族的食物、服裝、用具等內遷各族大多使用漢語,西北民族的樂器、歌舞等也受到漢族人民的喜愛沿用中原地區原有的統治方式,實行君主專制制度北方地區民族交融的表現民族隔閡與偏見逐漸減少民族心理交融中的發展——北方民族大交融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北齊西魏北周十六國北朝南朝梁齊東晉西晉北魏東魏宋陳266-316280年滅吳統一317年420年420-589年386-581年魏蜀吳隋江南地區經濟開發263前秦統一黃河流域淝水之戰386年建立581年589年孝文帝改革西晉統一黃河流域的政權:曹魏、前秦、北魏、北周統一全國的政權:577年北魏的統一民族融合趨勢孝文帝改革漢化措施促進民族大融合遷都洛陽內容小結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1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