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輪總復習課后定時檢測案39微生物的培養技術及應用_第1頁
2025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輪總復習課后定時檢測案39微生物的培養技術及應用_第2頁
2025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輪總復習課后定時檢測案39微生物的培養技術及應用_第3頁
2025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輪總復習課后定時檢測案39微生物的培養技術及應用_第4頁
2025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輪總復習課后定時檢測案39微生物的培養技術及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后定時檢測案39微生物的培育技術及應用[基礎鞏固練]——學業水平一、二考點一微生物的分別和培育1.下列關于制備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育基的敘述,錯誤的是()A.操作依次為計算→稱量→溶化→倒平板→滅菌B.將稱好的牛肉膏連同稱量紙一同放入燒杯C.待培育基冷卻至50℃左右時倒平板D.待平板冷卻凝固后將平板倒過來放置2.下列關于“微生物的分別與培育”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高壓蒸汽滅菌加熱結束時,打開放氣閥使壓力表指針回到零后,開啟鍋蓋B.倒平板時,應將打開的皿蓋放到一邊,以免培育基濺到皿蓋上C.為了防止污染,接種環經火焰滅菌后應趁熱快速挑取菌落D.用記號筆標記培育皿中菌落時,應標記在皿底上3.[2024·衡水中學全國高三聯考]秸稈還田可增加土壤肥力,緩解環境污染。為分別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菌種,實現廢物的資源化利用,探討人員設計了“土壤取樣→選擇培育→梯度稀釋→涂布平板→選擇菌株”的試驗流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配制培育基時,應在高壓蒸汽滅菌之后調整pHB.選擇培育時,應運用纖維素為唯一碳源培育基C.進行梯度稀釋時,應在酒精燈火焰旁完成各種操作D.選擇菌株后,應將運用過的培育基進行滅菌后再丟棄考點二某種微生物數量的測定4.能夠測定樣品活菌數的方法是()A.稀釋涂布平板法B.干脆計數法C.重量法D.比濁法5.取9個干凈培育皿,均分為三組(Ⅰ、Ⅱ、Ⅲ),各組分別加入等量的不同培育基,每個平板均用涂布法接種0.1mL大腸桿菌菌液,37℃培育36h后,統計菌落數(見表)。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Ⅰ組和Ⅱ組說明維生素可以促進大腸桿菌生長B.Ⅰ組和Ⅲ組說明大腸桿菌正常生長須要糖類物質C.三組試驗均運用了液體培育基,以便利菌落計數D.三組試驗所運用的培育基均需62℃、30min消毒考點三培育基對微生物的選擇作用6.通過選擇培育基可以從混雜的微生物群體中分別出所需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育基上,大部分微生物無法生長;在培育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細菌和放線菌的生長;在培育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細菌和霉菌的生長。利用上述方法能從混雜的微生物群體中分別分別出()①大腸桿菌②霉菌③放線菌④固氮細菌A.④②③B.①②③C.①③④D.只有③④7.[2024·青島模擬]高溫淀粉酶在大規模工業生產中有很大的好用性。探討者從熱泉中篩選高效產生高溫淀粉酶的嗜熱菌,其篩選過程如圖1所示。將得到的菌懸液轉接于同時含有葡萄糖和淀粉作碳源的固體培育基上培育,得到若干菌落后用碘液作顯色處理,看到如圖2所示狀況。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過程①②合稱為稀釋涂布平板法B.甲、乙試管中的液體均為選擇培育基C.Ⅱ號培育基上的接種方法為平板劃線法D.圖2中四周不顯藍色的菌落含有所需菌種[提能強化練]——學業水平三、四8.菌種M和菌種N在發酵工程應用上具有不同的優越性,為了獲得具有它們共同優良性狀的融合菌,進行了下圖所示的試驗。已知菌種M為組氨酸依靠(組氨酸合成相關基因突變為B-),菌種N為色氨酸依靠(色氨酸合成相關基因突變為A-),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菌種M和N可通過人工誘變和選擇性培育篩選獲得B.用PEG誘導融合之前須要去除菌種M和N的細胞壁C.在培育基X中添加組氨酸和色氨酸以篩選出雜種融合菌D.從培育基X中分別出的雜種融合菌P對兩種氨基酸均不依靠9.(不定項)幽門螺桿菌(含有脲酶)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體內采集樣本并制成菌液后,進行分別培育。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分別純化幽門螺桿菌時應運用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培育基B.鑒別幽門螺桿菌時應在培育基中加入酚紅指示劑和緩沖物質C.可用牛肉膏蛋白胨培育基作比照證明選擇培育基的選擇作用D.對幽門螺桿菌進行分別和計數可用平板劃線法或稀釋涂布平板法10.(不定項)養殖池中存在的有毒物質主要是氨及亞硝酸,這兩種物質可被硝化細菌汲取利用。在“養殖池底泥中硝化細菌的分別與計數”試驗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須要配制添加肯定濃度銨鹽的牛肉膏蛋白胨培育基,以篩選硝化細菌B.應對采集底泥運用的工具進行滅菌,全部接種過程均需在酒精燈火焰旁進行C.可以采納平板劃線法進行接種,還需與未接種的空白培育基同時培育D.應將接種后的培育皿放在光照培育箱中培育,緣由是硝化細菌為自養微生物11.(不定項)苯酚是工業生產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質,自然界中存在著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廠產生的廢水中含有苯酚,為了降解廢水中的苯酚,探討人員從土壤中篩選獲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細菌菌株,篩選的主要步驟如圖所示,①為土壤樣品。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運用平板劃線法可以在⑥上獲得單個菌落B.假如要測定②中活細菌數量,常采納平板劃線法C.圖中②培育目的菌株的選擇培育基中應加入苯酚作為唯一碳源D.微生物培育前,需對培育基和培育器皿進行滅菌處理12.(不定項)探討者分別將β-半乳糖苷酶基因和四環素降解酶基因轉入大腸桿菌中,獲得了能利用乳糖和對四環素有抗性的兩種大腸桿菌。將兩種菌單獨接種于特定的選擇培育基中培育,兩種菌均不能生長;但將兩種菌混合接種于該培育基中,兩種菌均能生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需選擇不能利用乳糖并對四環素無抗性的大腸桿菌作為受體B.該試驗可選用添加有四環素和乳糖的牛肉膏蛋白胨培育基進行培育C.含四環素降解酶基因的大腸桿菌可通過降解四環素獲得物質和能量用于生長D.兩種菌混合培育時,兩種菌的代謝分別為對方供應生存條件[大題沖關練]——綜合創新·求突破13.經人工誘變獲得的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菌體自身不能合成天冬氨酸,必需從外界環境中獲得天冬氨酸才能生長繁殖。如圖是科研人員利用“影印法”篩選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的部分過程(注:基本培育基中不含氨基酸,完全培育基中含全部種類的氨基酸)。回答下列問題:(1)過程①接種時,必需運用的工具是;待測培育皿中的培育基是(填“基本”或“完全”)培育基。(2)過程②是將印在同一塊絲絨布上的菌落,先后轉印至兩個不同的平板上。該過程應當先轉印到培育基上,緣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經過程②,完全培育基上出現的菌落A和菌落B中,不行能含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的是菌落。為了進一步鑒定篩選到的菌株的確是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科研人員又制備了甲、乙兩個平板,這兩個平板培育基中養分成分的差異是。(4)下列對上述“影印法”篩選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填字母)A.過程①接種前還需對菌液進行梯度稀釋,每次接種時取菌液0.1mLB.過程①、②中菌落培育時應將平板倒置并放在28℃恒溫培育箱中C.過程②絲絨布在兩個培育基上覆蓋的方向和角度可不必相同D.影印和接種等操作均最好在超凈臺的酒精燈火焰旁進行14.[2024·四川省遂寧市高三三診]幽門螺桿菌(Hp菌)因為其導致胃痛、胃癌,成為最臭名昭著的細菌之一。它是一種異養微厭氧菌,胃里面還有胃酸(pH為1.5左右),絕大部分的細菌都適應不了。在患者體內采集樣本并制成菌液后,進行分別培育。試驗基本步驟如下:eq\x(患者取樣)→eq\x(選擇培育)→eq\x(梯度稀釋)→eq\x(接種)→eq\x(培育)→eq\x(計數視察)請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培育過程中,能夠“濃縮”幽門螺桿菌的步驟是。梯度稀釋操作時如何防止雜菌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的化工廠會產生尿素廢水,探討者提出用幽門螺桿菌來處理廢水,假如該方法可行,依據題干信息可知,該處理過程對溫度和氧氣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踐證明有一種尿素分解菌比幽門螺桿菌處理尿素廢水的實力強許多,最可能的緣由是前者比后者產生的多。(4)為了證明不分餐能導致胃幽門螺桿菌交叉傳播,探討者提取了某胃炎患者家庭的100g剩菜,加入無菌水稀釋。取上述稀釋液分別接種到3個相宜的培育基中置于相宜的條件下進行培育,三個平板上胃幽門螺桿菌菌落數均介于30~300之間且相差不大,求平均值得到菌落數為B個。依據上述情景不能計算出每克剩菜中的幽門螺桿菌的數量,緣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須要不同種類的碳源、氮源、無機鹽、生長因子等養分物質,若培育基中的某種養分物質不能被微生物利用,微生物便不能生長。依據這一特性,可將微生物接種在只缺少某種養分物質的基礎培育基中,再將所缺的養分物質點植于平板上,該養分物質便漸漸擴散于點植四周。該微生物若須要此種養分物質,便在這種養分物質擴散處生長繁殖,形成肉眼可見的菌落圈,這種測定微生物養分需求的方法稱為生長譜法。某愛好小組嘗試用生長譜法測定某種大腸桿菌對糖類(碳源)的需求狀況,操作流程如下:Ⅰ.培育基的制備。該小組所用無碳培育基配方如下(加水定容至1L):成分NaClKH2PO4K2HPO4(NH4)2SO4MgSO4·7H2O瓊脂質量/g10.50.520.220同時配制質量分數為10%的葡萄糖、麥芽糖、蔗糖、乳糖溶液各50mL。Ⅱ.將大腸桿菌懸液與溶化并冷卻至50℃的固體培育基混勻,倒平板。Ⅲ.將已凝固的平板背面用記號筆劃分為四個區,并注明要點植的糖類名稱。Ⅳ.通過無菌操作分別加入蘸有不同糖類的無菌濾紙片,待平板汲取干燥后倒置培育24小時。結合所學學問回答相關的問題:(1)無碳培育基配方中加入(NH4)2SO4的目的是。對培育基及糖溶液通常采納的滅菌方法是。倒平板后用法進行接種。(2)該小組發覺最終在培育基的四個區內均有菌落圈產生,但大小不同,據此得到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如在此試驗中發覺某一不被該大腸桿菌利用的碳源的點植區域也長出菌落圈,試分析可能的緣由:。(寫出2條即可)(4)生長譜法還可用于某些養分缺陷型菌株(失去合成某種生長因子實力的菌株)的篩選和鑒定,例如,大腸桿菌經紫外線誘變處理后會產生一些養分缺陷型突變個體,現已純化并制備出某養分缺陷型的菌懸液,但不清晰是氨基酸缺陷型、維生素缺陷型還是氨基酸維生素缺陷型,請簡要寫出用生長譜法進行鑒定的思路,并預期可能的結果及結論。課后定時檢測案391.解析:制備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育基的步驟是:計算→稱量→溶化→滅菌→倒平板,其依次不能顛倒;牛肉膏簡單吸潮,所以稱好后需將稱量紙一同放入燒杯,當牛肉膏溶化并與稱量紙分別后,用玻璃棒取出稱量紙;待培育基冷卻到50℃左右,用手觸摸錐形瓶剛剛不燙手,并且培育基處于溶化狀態時起先倒平板,平板冷卻凝固后才能倒置。答案:A2.解析:在高壓蒸汽滅菌的操作過程中,加熱結束后應讓滅菌鍋內溫度自然下降,待壓力表的指針指到零時,打開放氣閥,旋松螺栓,打開蓋子;倒平板時,用左手將培育皿打開一條稍大于瓶口的縫隙,而不是完全取下放到一邊;接種環經火焰灼燒滅菌后應在火焰旁冷卻后,再用其挑取菌落;在微生物的培育中,一般將培育皿倒置,在皿底上用記號筆做標記。答案:D3.解析:配制培育基時,應在高壓蒸汽滅菌之前調整pH,避開滅菌之后調pH造成雜菌污染,A錯誤;選擇培育時,為分別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菌種,應運用纖維素為唯一碳源的培育基,B正確;進行梯度稀釋時,為了無菌操作,應在酒精燈火焰旁完成各種操作,C正確;選擇菌株后,為了防止造成污染,應將運用過的培育基進行滅菌后再丟棄,D正確。答案:A4.解析:利用稀釋涂布平板法能夠在不影響細菌生存的狀況下將細菌從固體培育基上分別出來,并可依據菌落數測定出樣品活菌數,A正確。答案:A5.解析:由表格分析可知,Ⅰ組和Ⅱ組說明維生素可以促進大腸桿菌生長;Ⅱ組和Ⅲ組作比照,自變量是葡萄糖的有無,說明大腸桿菌正常生長須要葡萄糖;由題意可知,每個平板都含有瓊脂,屬于固體培育基;三組試驗所運用的培育基均需高壓蒸汽滅菌。答案:A6.解析:缺乏氮源的培育基上大部分微生物無法生長,而固氮細菌能生長;在培育基中加青霉素可以抑制細菌和放線菌等原核生物細胞壁的合成,而霉菌屬于真核生物,故能生長;在培育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細菌和霉菌的生長,對放線菌的生長無影響。答案:A7.解析:依據Ⅰ號培育基上菌落分布勻稱可知,①②過程為稀釋涂布平板法,A正確;甲、乙試管中的液體是用于樣品稀釋,應為無菌水,B錯誤;由Ⅱ號培育基上的劃線區域可知,從Ⅰ號培育基上選擇的菌落進行接種的方法是平板劃線法,C正確;淀粉與碘液反應呈藍色,但假如淀粉分解菌中的淀粉酶將淀粉水解后就不能呈藍色,因此四周不顯藍色的菌落含有所需菌種,D正確。答案:B8.解析:人工誘變可獲得不同類型的突變體,再利用選擇培育基從中選取組氨酸依靠型和色氨酸依靠型的菌種,即為M、N菌種,A正確;M、N菌均為有細胞壁結構的微生物,再由圖示流程可知,M、N菌經處理后得到與之前形態不同的原生質體,再用PEG處理,B正確;培育基X篩選的菌種是M菌和N菌融合后的細胞,同時含有M、N兩種菌的基因,即基因型為A+B+,故培育基X中不應添加組氨酸和色氨酸,C錯誤;培育基X篩選的菌種是M菌和N菌融合后的細胞,同時含有M、N兩種菌的基因,即基因型為A+B+,對組氨酸和色氨酸均不依靠,D正確。答案:C9.解析:幽門螺桿菌合成脲酶,可以利用尿素,所以分別純化幽門螺桿菌時應運用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培育基,A正確;鑒別幽門螺桿菌時應在培育基中加入酚紅指示劑,但不能加緩沖物質,B錯誤;為了證明選擇培育基的選擇作用,可用牛肉膏蛋白胨培育基作比照,C正確;對幽門螺桿菌進行分別和計數要用稀釋涂布平板法,D錯誤。答案:AC10.解析:要分別硝化細菌,應當用以銨鹽為唯一氮源的培育基,培育基中不能加入牛肉膏、蛋白胨,A錯誤;獲得純凈培育物的關鍵是防止外來雜菌污染,因此,應對采集底泥運用的工具進行滅菌,全部接種過程均需在酒精燈火焰旁進行,B正確;對微生物進行計數時應當采納的接種方法是稀釋涂布平板法,C錯誤;硝化細菌能進行化能合成作用,不能利用光能,故不需在光照培育箱中培育,D錯誤。答案:ACD11.解析:分析題圖可知,試驗經過選擇培育基培育獲得目的菌株,然后經過⑤的純化培育,運用平板劃線法可以在⑥上獲得單個菌落,A正確;假如要測定②中的活細菌數量,常采納稀釋涂布平板法,B錯誤;要篩選獲得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細菌菌株,圖中②培育目的菌株的選擇培育基中應加入苯酚作為唯一碳源,C正確;微生物培育前,需對培育基和培育器皿進行嚴格的滅菌處理,D正確。答案:ACD12.解析:依據題意可知,轉基因后獲得了能利用乳糖和對四環素有抗性的兩種大腸桿菌,因此可推想轉基因的受體菌為不能利用乳糖并對四環素無抗性的大腸桿菌,A正確;該試驗可選用添加有四環素并以乳糖為唯一碳源的培育基進行培育,從而將兩組轉基因的大腸桿菌選擇出來,B錯誤;含四環素降解酶基因的大腸桿菌可通過降解四環素而破壞四環素的結構,避開了四環素對自身的損害,C錯誤;兩種菌混合培育時,兩種菌的代謝分別為對方供應生存條件,從而實現了共同生長,D正確。答案:AD13.解析:(1)從圖中看出,過程①后菌落勻稱分布,因此采納的接種方法為稀釋涂布平板法,所用的接種工具是涂布器;依據圖中結果可知,待測培育皿中的菌落分布與完全培育基中相同,可見待測培育皿中是完全培育基。(2)過程②應將印在絲絨布上的菌落先轉印至基本培育基上,緣由是防止基本培育基中混入特別的養分成分。(3)比較基本培育基和完全培育基中的菌落可知,B菌落在基本培育基上能生長繁殖,說明它能合成天冬氨酸,不行能是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為了進一步鑒定篩選到的菌株的確是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比照試驗的兩個平板中養分成分的差異是是否含有天冬氨酸,接種后若兩個平板中菌落的生長狀況是含有天冬氨酸的平板上生長有菌落,另一個平板上不能生長,則說明該菌株是天冬氨酸缺陷型菌株。(4)過程①接種前還需對菌液進行梯度稀釋,每次接種時取菌液0.1mL,A正確;過程①、②中菌落培育時應將平板倒置并放在28℃恒溫培育箱中,B正確;過程②絲絨布在兩個培育基上覆蓋的方向和角度都要相同,C錯誤;影印和接種等操作均最好在超凈臺的酒精燈火焰旁進行,D正確。答案:(1)涂布器完全(2)基本防止基本培育基中混入特別的養分成分(3)B是否含有天冬氨酸(4)C14.解析:(1)據圖分析可知,“選擇培育”為“濃縮”幽門螺桿菌的過程。梯度稀釋操作時,無菌操作很關鍵,要留意試管口和移液管應當在離火焰1~2cm處(或者火焰旁邊)進行試驗操作。(2)胃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異養微厭氧菌,生活環境具有胃酸(pH為1.5左右),故用幽門螺桿菌來處理廢水應當在37℃左右、低氧(或無氧)環境中進行。(3)能合成脲酶的細菌才能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