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德陽市中考歷史真題【含答案、詳細解析】_第1頁
2024年四川省德陽市中考歷史真題【含答案、詳細解析】_第2頁
2024年四川省德陽市中考歷史真題【含答案、詳細解析】_第3頁
2024年四川省德陽市中考歷史真題【含答案、詳細解析】_第4頁
2024年四川省德陽市中考歷史真題【含答案、詳細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66頁,共=sectionpages66頁試卷第=page55頁,共=sectionpages66頁2024年四川省德陽市中考歷史真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根據圖中的信息可知,當時中國推行的地方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縣制 C.郡國制 D.行省制2.漢武帝即位以后,就有不少朝臣認為“諸侯連城數十,泰強”,并向武帝“數奏其過惡”,要求對他們“稍侵奪”。對此,漢武帝于公元前127年采取的措施是(

)A.設立軍機處 B.設置轉運使 C.頒行推恩令 D.設立錦衣衛3.根據圖中的信息推斷,圖中所示的中樞權力機構出現在(

)A.秦漢時期 B.隋唐時期 C.兩宋時期 D.明清時期4.北宋時匠人畢昇發明泥活字印刷,此后,能工巧匠們又發明了木活字,到元朝中期出現了銅活字印刷。這一系列的技術進步(

)A.推動了雕版印刷的普及 B.導致了百家爭鳴的出現C.有利于中華文化的傳承 D.促進了科舉制度的產生5.下表是中國近代某一次戰爭中壯烈捐軀的清朝著名將領一覽表。據此可知,這些將領(

)壯烈捐軀的清朝著名將領一覽表人物官職犧牲的時間和地點陳連升(土家族)副將1841年1月

廣州沙角、大角關天培水師提督1841年2月

廣州虎門葛云飛、鄭國鴻、王錫朋總兵1841年10月

浙江定海裕謙(蒙古族)欽差大臣、兩江總督1841年10月

浙江鎮海陳化成江南提督1842年6月

上海吳淞海齡(滿族)副都統1842年7月

江蘇鎮江A.抗擊了八國聯軍的侵略 B.遏制了瓜分中國的狂潮C.找到了國家發展的出路 D.體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6.《中國斷代史》中寫道,“推翻帝制,是對中國歷數千年而根深蒂固的封建主義的一次毀滅性的破壞,而資本主義的政治觀念和制度……都在中國得到了實踐。”材料評述的歷史事件是(

)A.洋務運動 B.辛亥革命 C.戊戌變法 D.五四運動7.簡要而言,這是一次軍事行動,特指中國南方各路紅軍在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統一指揮下,實現向中國西北地區的戰略大轉移。這次“戰略大轉移”是指紅軍(

)A.北伐 B.轉戰井岡山 C.長征 D.挺進大別山8.在我國對外開放的進程中,“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有利于我國經濟進入全球市場”的是(

)A.興辦深圳經濟特區 B.開放陸地邊境城市 C.建立上海浦東新區 D.加入世界貿易組織9.國王胡夫金字塔是這個國家最大的金字塔,高約146米,被列入古代世界十大奇觀之列。此外,這個國家還發現了80多座大小不等的金字塔。如果你要去實地游覽這些金字塔,應去今天的(

)A.埃及 B.意大利 C.印度 D.伊拉克10.1492年8月,他率領船隊從西班牙的巴羅斯啟航,10月到達巴哈馬群島中的圣薩爾瓦多島,后來他們又“發現”了古巴和海地,然后返航西班牙。這是他的第一次航行,在接下來的10年間,他還進行了三次西航。這里講述的航海家是(

)A.迪亞士 B.達·芬奇 C.哥倫布 D.達·伽馬11.下圖是創作于1919年的一幅漫畫(圖中一個巨頭正手執圓規指向歐洲大陸),根據圖中的信息推斷,漫畫作者旨在(

《三巨頭》A.肯定“三巨頭”維護歐洲秩序 B.揭露“三巨頭”結成軍事同盟C.諷刺“三巨頭”操縱國際聯盟 D.譴責“三巨頭”推行強權政治12.1991年美國經濟走出谷底之后,持續繁榮了10年。其中1993年增長了3%,1994年增長了4%。這一時期美國經濟持續繁榮的主要原因是(

)A.“新經濟”的推動 B.馬歇爾計劃的援助 C.“歐共體”的成立 D.羅斯福新政的實施二、綜合題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30年,斯蒂芬森的機車“火箭號”以平均14英里的時速行駛了31英里,將一列火車從利物浦牽引到曼徹斯特。短短數年內,鐵路支配了長途運輸,能夠以比在公路或運河上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運送旅客和貨物。到1838年,英國擁有500英里鐵路;到1850年,擁有6600英里鐵路;到1870年,擁有1.55萬英里鐵路。——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火車發明和鐵路發展的影響。材料二

1870—1900年的鐵路網(單位:千公里)年份全世界歐洲美洲亞洲非洲澳洲1870年210105938221880年37216917516581890年617224331349191900年760284402602024——摘編自《世界史:近代史篇·下卷》(2)根據材料二,概括當時世界鐵路發展的特點。材料三

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鐵路營業總里程達12.1萬公里,規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鐵路1.9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以高速鐵路為骨架、以城際鐵路為補充的快速客運網絡初步建成。全國鐵路復線率和電氣化率分別達到53.5%和61.8%。橫跨東西、縱貫南北的大能力通道逐步形成,物流設苑同步完善,逐步實現了貨物運輸直達化、快捷化、重載化。——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交通運輸發展》(2016年12月)(3)根據材料三,指出我國鐵路交通發展的重大成就。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劉銘傳(1836-1896),安徽合肥人,洋務派代表人物,臺灣省第一任巡撫。下表是劉銘傳在臺灣任職期間(1884-1891)的主要活動。時間(年)主要活動1884以福建巡撫銜督防臺灣,指揮清軍守滬尾,衛臺北,與法軍激戰。1885中法停戰后幾年內,設總營務處,統轄全臺防務;整頓軍制,練兵,軍隊全部改用洋槍;建筑新式炮臺,配備強勁大炮;派水師駐扎澎湖,添購兵船。清政府在臺灣建立行省,任命劉銘傳為第一任臺灣巡撫。1886設立撫墾總局,發展農業生產。設商務局,成立輪船公司,與外國商輪展開競爭。設立官辦硫磺廠,用新法熬制;設立樟腦總局、硫磺總局,與外國爭利。設電報總局,架設水陸電線。1887興辦西學堂,培養通曉近代科學、善于對外交涉的人才。提出新的行政區劃方案,全臺共設三府、一州、十一縣、四廳。設立煤務局,建立基隆煤礦等。設立鐵路總局,自行修建鐵路,至1891年臺北至基隆段鐵路竣工通車。設立官辦機器鋸木廠,為鐵路提供枕木。裝設電燈,開鑿新式公共水井,購買蒸汽碾路機,并設置專管市內衛生的機構。鋪設滬尾至福州、安平至澎湖的海底電纜,從此,臺灣與大陸電訊暢通。1888設立郵政總局,發行郵票,郵路至廈門、福州、廣州、上海等地。1890設電報學堂,招收學生學習電訊技術。1891清廷批準劉銘傳辭職。——整理自《劉銘傳傳》《劉銘傳:晚清淮軍著名將領》《劉銘傳傳略》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劉銘傳對我國臺灣地區發展作出的貢獻。(2)根據你對材料的綜合分析,談談你的認識。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朝北京城平面圖1368年,明朝開始改建元大都,將大都北城墻向南收縮5里;1406年,開始大規模興建;1419年,又將原南城墻向南拓展2里;1553年,再建城南外垣,因此明北京城有內、外城之分。明北京城面積約62平方公里,城市核心是宮城(紫禁城),皇城套宮城,內城套皇城,外城在內城南面。城套城使北京古代城市形成嚴密的對外防御體系。北京城的規模之大、規劃之周密、結構之嚴謹,在世界上是極其罕見的。其中的宮城是傳鏡木結構建筑技術的最高體現。——摘編自《明清北京城:古代都城的集大成者》等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提取關于明北京城的兩條信息,并分別進行合理推論。(提示:可參考示例,從整體或局部提取信息。)示例:城市布局以正方形呈現,城的四個方位分別筑以天、地、日、月壇,象征著宮城是宇宙的中心,體現出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觀念。答案第=page44頁,共=sectionpages55頁答案第=page55頁,共=sectionpages55頁參考答案:1.A【詳解】根據圖片中的鎬京、宋、齊、魯、晉等地名,我們可以推斷當時為西周時期。分封制是西周時期的制度,符合題意,A項正確;郡縣制是秦朝時期全面推行的制度,排除B項;郡國制:西漢初年,為了鞏固政權,實行了郡國并行制,即既有郡縣,也有封國,這與圖片中的信息不相符,排除C項;行省制是元朝時期的地方制度,與圖中信息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2.C【詳解】依據題干材料“諸侯連城數十,泰強”“數奏其過惡”結合所學可知,,針對王國問題,主父偃向漢武帝提出了削弱王國實力的建議,漢武帝接收其建議頒布了推恩令,允許諸王把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削弱了王國勢力,加強大一統,C項正確;設立軍機處是清朝雍正時期的措施,排除A項;設置轉運使是宋朝時期收地方財賦的機構,排除B項;設立錦衣衛是明太祖朱元璋監視官民的特務機構,排除D項。故選C項。3.B【詳解】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根據圖片內容可知,皇帝之下設有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其中中書省負責起草政令,門下省負責審議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中樞權力機構出現于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B項正確;秦朝實行三公九卿制,沒有設立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排除A項;兩宋時期實行二府三司制,沒有設立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排除C項;明朝廢除了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權分六部,設立了內閣,清朝設立了軍機處,排除D項。故選B項。4.C【詳解】根據題干“北宋時匠人畢昇發明泥活字印刷,此后,能工巧匠們又發明了木活字,到元朝中期出現了銅活字印刷。”結合所學可知,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加快了文化的傳播,有利于文化的普及,有利于文化的傳承,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C項正確;雕版印刷術是隋唐時期發明的,而活字印刷術是北宋時發明的,活字印刷推動了雕版印刷的普及不合邏輯,排除A項;百家爭鳴的出現是在戰國時期,與北宋發明活字印刷術無關,排除B項;科舉制度的產生是在隋朝,比活字印刷術發明早,活字印刷促進了科舉制度的產生不合邏輯,排除D項。故選C項。5.D【詳解】據題干“中國近代某一次戰爭中壯烈捐軀的清朝著名將領一覽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些將領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抵御外敵入侵的戰斗中英勇無畏、壯烈犧牲,展現出了強烈的愛國精神和堅定的民族責任感,他們的行為體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D項正確;這些將領抗擊的是英國侵略者,并非八國聯軍,排除A項;甲午戰爭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題干中的戰爭是鴉片戰爭,無法遏制瓜分中國的狂潮,排除B項;這些將領的英勇抵抗并未能改變清朝的衰落和找到國家發展的出路,排除C項。故選D項。6.B【詳解】據題干“推翻帝制,是對中國歷數千年而根深蒂固的封建主義的一次毀滅性的破壞,而資本主義的政治觀念和制度……都在中國得到了實踐”,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B項正確。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以維護清朝統治,沒有推翻帝制,排除A項;戊戌變法主張通過改良的方式實行君主立憲,沒有推翻帝制,排除C項;五四運動發生在民國初年1919年,此時帝制已經被辛亥革命推翻,排除D項。故選B項。7.C【詳解】根據題干材料“這是一次軍事行動,特指中國南方各路紅軍在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統一指揮下,實現向中國西北地區的戰略大轉移。”可知,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1934年開始進行長征,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C項正確;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發生在北伐戰爭時期,北伐戰爭時軍隊是國民革命軍,與紅軍不符,排除A項;1928年4月,朱德、陳毅與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轉戰井岡山,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排除B項;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強渡黃河,千里挺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南京、武漢,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8.D【詳解】根據“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有利于我國經濟進入全球市場”所學可知,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D項正確;興辦深圳等經濟特區,標志對外開放的起步,與題意“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不符,排除A項;開放陸地邊境城市是我國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陸地的對外開放格局,與題意“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不符,排除B項;上海浦東開發區建立后,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成為令世人矚目的國際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極大地推動了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與題意“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9.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A項正確;意大利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與胡夫金字塔無關,排除B項;印度主要文明成果是種姓制度和佛教等,胡夫金字塔屬于古埃及文明,排除C項;伊拉克的源頭是兩河流域文明,與胡夫金字塔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10.C【詳解】據題干描述的航海活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8月,從西班牙巴羅斯啟航,10月到達巴哈馬群島中的圣薩爾瓦多島,隨后“發現”了古巴和海地,進行多次西航的航海家是克里斯托弗·哥倫布。C項正確;迪亞士是葡萄牙航海家,他于1487至1488年間航行至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排除A項;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和科學家,并非航海家,排除B項;達·伽馬是葡萄牙航海家,他于1497至1498年間繞過非洲到達印度,排除D項。故選C項。11.D【詳解】本題考查一戰后的國際關系。根據圖片內容和文字說明可知,該漫畫名為《三巨頭》,創作于1919年,即巴黎和會召開期間,此時英、法、美三國操縱會議,決定著歐洲乃至世界的命運,因此漫畫作者旨在諷刺“三巨頭”推行強權政治,D項正確;漫畫作者并非肯定“三巨頭”的行為,排除A項;漫畫未體現“三巨頭”結成軍事同盟,排除B項;漫畫反映的是大國強權政治,并非操縱國際聯盟,國聯成立于1920年,排除C項。故選D項。12.A【詳解】根據材料“1991年美國經濟走出谷底之后……持續繁榮……其中1993年增長了3%,1994年增長了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經濟”是建立在信息技術革命和制度創新基礎上的經濟持續增長與低通貨膨脹率、低失業率并存,經濟周期的階段性特征明顯淡化的一種新的經濟現象,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出現了二次大戰后罕見的持續性的高速度增長,主要原因是“新經濟”的推動,A項正確;馬歇爾計劃是二戰后美國對西歐的經濟援助計劃,主要實施于20世紀40年代后期,與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繁榮無關,排除B項;“歐共體”成立于20世紀60年代,主要影響歐洲經濟,對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繁榮影響不大,排除C項;羅斯福新政實施于20世紀30年代,旨在應對經濟大危機,與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繁榮的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13.(1)火車發明和鐵路發展推動了交通運輸變革,加強了世界各地聯系,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同時也沖擊了傳統運輸業,推動了工業發展。(2)世界鐵路發展特點:快速發展,但地區間發展不平衡,推動了世界經濟一體化。(3)我國鐵路交通發展的重大成就有:營業總里程世界第二,高速鐵路世界第一,貨運實現快捷化、重載化【詳解】(1)據材料一“短短數年內,鐵路支配了長途運輸,能夠以比在公路或運河上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運送旅客和貨物”可得出火車發明和鐵路發展推動了交通運輸變革;據所學知識可知,交通運輸變革加強了世界各地聯系,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據“鐵路支配了長途運輸,能夠以比在公路或運河上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運送旅客和貨物”可得出火車發明和鐵路發展沖擊了傳統運輸業;據所學知識可知,交通運輸變革推動了工業發展。(2)據材料二“全世界、歐洲、美洲、亞洲、非洲、澳洲鐵路里程”可得出世界鐵路快速發展;據“歐洲、美洲、亞洲、非洲、澳洲鐵路里程對比”可得出世界鐵路發展地區間不平衡;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鐵路發展推動了世界經濟一體化。(3)據材料三“全國鐵路營業總里程達12.1萬公里,規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鐵路1.9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可得出我國營業總里程世界第二,高速鐵路世界第一;據“全國鐵路復線率和電氣化率分別達到53.5%和61.8%”可得出我國鐵路交通發展的重大成就是貨運實現快捷化、重載化。14.(1)貢獻:在中法戰爭中組織臺北保衛戰,反抗侵略;興辦洋務以自強:如調整行政體制;發展近代軍事,增強海防力量;發展近代交通、通訊事業;創立新式學堂,培養新式人才等。(2)認識:劉銘傳作為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推動臺灣的近代化進程;促進了臺灣的開發和經濟發展;經營臺灣,維護了內部統一和民族團結,符合人民的利益。【詳解】(1)貢獻:根據材料“劉銘傳(1836-1896),安徽合肥人,洋務派代表人物,臺灣省第一任巡撫。下表是劉銘傳在臺灣任職期間(1884-1891)的主要活動。”結合材料分析可知,以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