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下冊第二次月考模擬檢測試卷_第1頁
高三語文下冊第二次月考模擬檢測試卷_第2頁
高三語文下冊第二次月考模擬檢測試卷_第3頁
高三語文下冊第二次月考模擬檢測試卷_第4頁
高三語文下冊第二次月考模擬檢測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09屆浙江省臺州市實驗中學高三語文第二次月考

第Ⅰ卷(選擇題

共42分)一、(18分,每小題3分)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A、熾熱(zhì)

挑剔(tī)

比擬(nǐ)

胼手胝足(pián)B、口訥(nè)

口角(jiǎo)

著想(zháo)

一哄而散(hōng)C、癖好(pǐ)

上諭(yù)

餓殍(pi?o)

風塵仆仆(pú)

D、搖曳(yè)

橫禍(héng)

精髓(suǐ)

懲一儆百(jǐng)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A、彈劾

夢寐已求

腳踝

貌合神離B、縹渺

好高騖遠

重疊

聞過飾非C、冒然

飛短流長

噩夢

喬妝打扮D、通牒

至高無上

坐落

輕歌曼舞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①為積極應對禽流感疫情,促進家禽企業健康發展,從中央到省、市各級地方政府召開命題會議,研究制定了

家禽業健康發展的有關政策。②胡錦濤主席在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關于臺灣問題的講話發表以后,全世界的炎黃子孫都注視著臺海局勢,進一步關注陳水扁

想干什么。③盡管有些事情看起來規模宏大,但是由于脫離了現實,財力不堪其負,弄得勞民傷財,群眾

沒有受益,

加重了負擔。

A.支持

畢竟

不僅/反而

B.扶持

究竟

不僅/反而

C.扶持

畢竟

雖然/但是

D.支持

究竟

雖然/但是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A、由于千年的風雨剝蝕,滄州鐵獅子銹損嚴重。美國的兩位文物保護專家專程趕來,為搶救這座櫛風沐雨的鐵獅子出謀劃策。B、此次成品油價格調整的范圍、幅度要嚴格按照國務院的規定辦,各地方各部門不得自行其是。C、行人體諒司機,司機禮讓三分,彼此相敬如賓,那么城市的交通就會有序得多、順暢得多。D、調查發現,我校最近有少數學生在午休期間去打游戲機,個別學生還參與了賭博,請老師們及時教育,加強管理,防患未然。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科學工作者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開闊的胸襟,就是對和自己學術觀點不同的同行,也要坦誠相待,精誠合作。B、通過最近報刊上發表的一系列文章,給了我們一個十分有益的啟示:要形成好的社會風氣,就必須加強國民素質教育。C、“機遇”號火星車對一塊火星巖石的分析,科學家發現了硫酸鹽等一些必須在有液態水存在的條件下才會形成的礦物質。D、英國倫敦高等法院日前裁決,《達芬奇密碼》的作者丹?布朗被控抄襲另一暢銷書著作權的罪名不成立。6.下列是學生默寫的古詩句,其中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但見古木悲鳥號,雄飛雌從繞林間。

(李白《蜀道難》)B、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白居易《琵琶行》)C、自古多情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柳永《雨霖鈴》)D、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杜甫《登高》)

二、(12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題。狗是怎樣成為人類朋友的

在與人類的關系上,沒有哪種動物能比狗更親密了。有人認為,這是因為狗一般都比較溫順。但僅僅溫順不足以說明人類為什么喜歡把狗養在家中。羊也很溫順,但是很少有人把它們當寵物喂養。

美國哈佛大學的布賴恩?黑爾認為,狗對人的社會暗示極其敏感,這使得它們能和諧地融入人類社會。大猩猩的智力通常被認為僅次于人類,黑爾博士因此決定通過實驗比較一下狗和大猩猩的各種能力,以此驗證自己的觀點。

他在受試的動物面前擺放兩只倒扣的杯子,接著把杯子藏到屏壁后面,在其中一只杯子的下面放了一小塊食物,然后把屏壁拿走。受試動物必須選擇看哪只杯子的下面放有食物。如果實驗者不給任何暗示,這兩種動物正確發現食物的比例都是50%,與預期的一樣。但是,如果實驗者以某種方式暗示哪只杯子下面有食物,狗每次都能正確地找到那只杯子,而大猩猩不論重復多少次這種試驗,都無法明白人的暗示。黑爾博士對此感到滿意,因為這至少證明他的觀點是正確的。接著他又提出了下一個邏輯問題,即狗對暗示的敏感能力是如何形成的。他提出了三種假說:第一,這種技能是從狗的祖先狼身上遺傳下來的。不過實驗又證明,在發現食物藏在哪只杯子下面這一點上,狼的能力并不比大猩猩強。第二,這種社會敏感性是狗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學來的。黑爾博士選擇那些在狗房里長大且與人類接觸極少的狗和愛狗族家里養大的狗進行同樣的試驗,結果發現兩者之間沒有任何差別。第三,這種對人類暗示的敏感性是后來形成的遺傳特性,這種特性是為了使狗進入新的生活環境,與人類共同生活。在新幾內亞島生活著一種名叫“唱狗”的狗,因為這種狗不會吠叫,只會像人唱歌一樣地嚎叫。唱狗的身材與普通的狗一樣,而不像狼的身材,這表明它們被馴化過。但是新幾內亞的唱狗現在完全是野生的,歷史資料證明它們處于這種狀態已經長達幾千年了。黑爾博士推斷,這么長的時間足以使這種動物淘汰掉對它們不再有價值的特性。黑爾博士的這種推斷得到了證實。即使那些從小被人馴養的唱狗,也同狼和大猩猩一樣無法明白人類的暗示。因此可以下這樣的結論:長期的野生環境從唱狗身上奪去了原先賦予它們祖先的能力——像理解同類那樣準確理解人類的意圖。

(節選自《自然與人》)7.下面是關于狗“對暗示的敏感能力”形成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種能力是狗為了適應新環境而形成的遺傳特性。B.這種能力不可能在完全野生的生活狀態之下形成。

C.這種能力的形成與狗的生活環境需要有密切關系。

D.這種能力不是遺傳而是在和人類共同生活中形成。

8.下列說法與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項是

A.實驗證明,大猩猩的智力及對暗示的敏感能力比不上狗。

B.狗與人類特別親密不是因為溫順而是因為對暗示的敏感。

C.動物與人類關系的親密程度,并不與動物的智力成正比。

D.唱狗既不能理解同類的暗示也不理解人類的暗示。9.黑爾博士提出的三種假說,對其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實驗結果否定了黑爾博士前一個假說,證實了后兩個假說。B.實驗結果否定了黑爾博士前兩個假說,證實了后一個假說。C.實驗結果證實了黑爾博士三個假說都是正確的。D.實驗結果否定了黑爾博士三個假說都是錯誤的。

10.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羊也像狗那樣很溫順,但是很少有人把羊當作寵物來飼養,可見,“溫順”并不是人類選擇寵物的條件。B.狗由于對人的暗示極其敏感而成為人類的寵物,因此,動物成為人類的寵物,必須具有對暗示的敏感能力。C.敏感性是狗為了與人共同生活而形成的遺傳特性,因此,為與人類更和諧地相處,狗必然產生新的生活特性。D.長期的野生環境使唱狗喪失了準確理解人類意圖的能力,可見,環境是影響狗對人類暗示的敏感性的重要因素。三、文言文閱讀(9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題。甲文陵敗處去塞百余里,邊塞以聞。后聞陵降,上怒甚。上以問太史令司馬遷,遷盛言:“陵事親孝,與士信,常思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有國士之風。今舉事一不幸,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蘗[1]其短,誠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輮戎馬之地,抑數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圍之。轉斗千里,矢盡道窮,士張空弮[2],冒白刃,北首爭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之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班固《漢書?李廣蘇建傳》)[注]

[1]媒蘗:醞釀之意,喻構陷誣害,釀成其罪。[2]弮(quān):弩弓乙文

或曰:武帝不能明察而茍聽流言,遽加厚誅,豈非負德?答曰:設使陵不茍其生,能繼以死,則必賞延于世,刑不加親;戰功足以冠當時,壯節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且死而不朽矣,何流言之所及哉!嗚呼!予聞之古人云:“人各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若死重于義,則視之如泰山也;若義重于死,則視之如鴻毛也。故非其義,君子不輕其生;得其所,君子不愛其死。惜哉!陵之不死,失君子之道也。

(白居易《漢將李陵論》)11.對下列句子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提步卒不滿五千

提:率領

B.抑數萬之師

抑:遏止

C.遽加厚誅

誅:誅殺

D.設使陵不茍其生

茍:茍且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若死重于義,則視之如泰山也

②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B.①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

②不出,火且盡

C.①上以問太史令司馬遷

②是以后世無傳焉D.①陵之不死,失君子之道也

②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13.下列是文中加點的詞語,不屬于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A.

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蘗其短

B.

陵事親孝,與士信C.

君子不輕其生

D.

君子不愛其死14.對李陵投降匈奴一事,司馬遷和白居易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司馬遷認為李陵戰功顯赫,投降乃不得已;白居易則認為李陵當死不死,違背了君子做人的道理,不可原諒。

B.司馬遷認為大臣們不應落井下石,極力為李陵辯護;白居易則認為不能以小人的流言來掩蓋李陵實質性的錯誤。

C.司馬遷認為李陵雖敗,但他的戰功顯赫;白居易則認為李陵如果能在失敗之后以死繼之,那么戰功就無人能比。

D.司馬遷說“誠可痛也”,痛的是李陵不幸而兵敗;白居易說“惜哉”,惜的是李陵兵敗不死,違背了君子做人的道理。第Ⅱ卷(共108分)四、(17分)15.翻譯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8分)。(1)陵敗處去塞百余里,邊塞以聞(3分)譯文:

(2)武帝不能明察而茍聽流言,遽加厚誅,豈非負德?(3分)譯文:

(3)若死重于義,則視之如泰山也;若義重于死,則視之如鴻毛也。(3分)16.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6分)[雙調]殿前歡對菊自嘆

張養浩

可憐秋,一簾疏雨暗西樓。黃花零落重陽后,減盡風流。對黃花人自羞。花依舊,人比黃花瘦。問花不語,花替人愁。(1)這首曲中“花依舊,人比黃花瘦”是借用了

朝詞人

《醉花陰》中“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一句。(2分)

(2)這首曲分幾層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請對此作具體分析。(4分)17.下列各項文學常識的表述都有錯誤,請加以改正(3分)(1)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阿Q正傳》,后把它編入了小說集《吶喊》。(2)弗蘭茨?卡夫卡是奧地利小說家,他被尊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弗吉尼亞?伍爾夫是英國著名意識流小說家。薩繆爾?貝克特生于愛爾蘭,是荒誕派戲劇的代表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生于哥倫比亞,是批判現實主義作家。(3)俄國作家果戈里的代表作是《死魂靈》,小說主人公是吝嗇鬼夏洛克。五、(18分)

請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悼念喬治?桑

雨果

我哀悼一位逝去的女性,向一位不朽的女子致敬。

我以往熱愛她,贊賞她,尊敬她;今天,在死亡的寧靜肅穆中,我瞻仰她。我稱贊她,因為她的創造是偉大的,而且我感謝她,因為她的創造是美好的。我記憶猶新,有一天,我曾經給她寫信說:“我感謝您心靈如此偉大。”

難道我們失去她了嗎?

沒有。高大的形象不見了,但是并沒有銷聲匿跡。遠非如此,幾乎可以說,這些形象發展了。它們變成了無形,卻在另一種形式下變得清晰可見。這是崇高的變形。人形有隱蔽作用,它遮住了真正神圣的面孔,這面孔就是思想。喬治?桑是一種思想;這思想如今離開了肉體,獲得了自由;她辭世了,而思想卻活著。喬治?桑在我們的時代享有獨一無二的位置。其他偉人都是男人,她卻是偉大的女性。本世紀以完成法國革命和開始人類革命為其法則;在這個世紀里,由于性別的平等在人類平等的范圍內,因此一個偉大的女性是必不可少的。婦女必須證明,她可以擁有我們男性的所有稟賦,而又不失去女性天使般的品質;強大有力而又始終溫柔可愛。喬治?桑就是這種證明。

既然有那么多的人給法國蒙上恥辱,就必須有人給它帶來榮耀。喬治?桑將是我們的世紀和法國值得驕傲的人物之一。這個譽滿全球的女性完美無缺。她像巴爾斯一樣有一顆偉大的心靈,像巴爾扎克一樣有偉大的頭腦,像拉馬丁一樣有崇高的心胸。她身上有詩才。在加里波第創造了奇跡的時代,她寫出了杰作。

用不著一一列舉這些杰作。何必把大家記得的事再鸚鵡學舌一遍呢?標志這些杰作力量所在之特點的,是善良。喬治?桑是善良的。因此,她受到憎恨。受人贊美有個替身,就是遭人嫉恨,熱情有一個反面,就是侮辱。嫉恨和侮辱既是表明贊成,又想表明反對。后人會將嘲罵看作得到榮耀的喧鬧聲。凡是戴上桂冠的人都要受到抨擊。

像喬治?桑那樣的人都是為公眾謀福利的。他們進去了,他們一旦逝去,在他們本來那個顯得空蕩蕩的位置上,便可以看到實現了新的進步。

每當這樣一個杰出人物去世,我們便仿佛聽到翅膀拍擊的巨大響聲;既有東西逝去,就有別的東西繼續存在。

大地像天空一樣,也有隱沒的時候;但是人間像上天一樣,重新顯現,跟隨在消失之后:一個男人或者一個女人,就像火炬一樣以這種形式熄滅了,卻以思想的形式重新放光。于是人們看到,原來以為熄滅的東西是無法熄滅的。這支火炬越發光芒四射;從此以后,它屬于文明的一部分;它進入了人類廣大的光明之中;它增加了光明;因為把假光熄滅了的神秘的氣息,給真正的光提供了燃料。

勞動者離開了,可是他的勞動成果留了下來。埃德加?基內去世了,但是從他的墳墓里冒出了至高無上的哲學,而他又從墳墓的上方給人們提出勸告。米什萊謝世了,但是在他身后聳立著一部歷史,勾畫出未來的歷程。喬治?桑長辭了,但是她給我們留下婦女展露女性天才的權利。變化就是這樣完成的。讓我們哭悼死者吧,但是要看到接踵而至的現象;留存下來的是確定無疑的事實;由于有了這些令人自豪的思想先驅,一切真理和一切正義都迎我們而來,而這正是我們所聽到的翅膀拍擊的聲音。請接受我們逝去的名人在離開我們的時候,給予我們的東西吧。讓我們面向未來平靜而充滿沉思,向偉大的離去給我們預示的光輝前景的到來致敬吧。18.“既有東西逝去,就有別的東西繼續存在。”從全文看,這句話中逝去的“東西”指什么?

“別的東西”又指什么?(4分)

(1)逝去的“東西”指

(2)“別的東西”指

19.“每當這樣一個杰出人物去世,我們便仿佛聽到翅膀拍擊的巨大聲響。”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翅膀拍擊的巨大聲響”的含義。(4分)

答:

20.作者認為喬治?桑給法國帶來了榮耀,根據文章內容,分條列舉喬治?桑給法國帶來的榮耀。(6分)

答:

21.閱讀第12段中畫線的句子,然后回答以下問題。(4分)

這段話揭示出了怎樣的一種社會現象?請用一句簡明的話加以概括。(不超過25個字)。答:

六、(13分)22.在下面橫線處填入適當的語句,組成一段內容和諧的排比句。(4分)生活中,我們需要崇高。有了它,我們就會擺脫平庸和空虛,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這種認識,你就會發現崇高在你身邊:它可能是一座山,讓你感受巍峨;(1)

;它可能是一首交響樂,讓你感受激越;(2)

;它甚至就是一個人,讓你理解平凡而偉大。23.為下面的短文續寫一個畫龍點睛的結尾。華裔電腦名人王安博士說,影響他一生的事情發生在他6歲之時。

一天他外出玩耍,經過一棵大樹時,突然有一個鳥巢掉在他的頭上,里面滾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他決定把它帶回家喂養。走到家門口,突然想起媽媽不允許他在家養小動物。他輕輕地把小麻雀放在門后,走進屋去請求媽媽,媽媽竟破例答應了。王安興奮地跑到門后,小麻雀卻被貓吃了。

結尾

24.根據文意排列下面句子的順序,把正確句序的序號填入橫線上。(5分)有人說:世界上最難回答的問題往往是孩子提出的問題。因為他們的問題是真正的心靈問題、哲學問題,

。①哲學最終成了極少數對問題窮追不舍的人的專利②大人們往往回避問題,或只分析問題③于是,哲學思想便在這種環境中很快地夭折了④而孩子們的問題又往往把真理性問題一絲不掛地揪出來,讓大人們很尷尬⑤而孩子們往往因為大人們沒有給出答案而沮喪,放棄了對問題的追問答:

。七、(60分)25.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個中年人買了一套房子,隔壁鄰居是個老太太。為了表示友好,他對老太太很客氣,每天看見她總要朝她微笑,對她招手,可老太太的神情卻總是霜一般的冷冽。

春天到了,家園前的草坪里露出了紅紅綠綠的生機。那一天中年人回家時,不忍心踐踏那片草坪,便繞了點路。沒想到剛上樓時,老太太微笑著迎了上來,一番話讓中年人頗感意外:“我整個冬天都在想,也有點擔心,新來的鄰居是個什么樣的人?”頓了一下,老太太又說:“當你剛才繞過那片草坪時,我想我已經了解了你,也知道我沒什么好擔心的了。”

有人認為生活就是這樣:刻意為之往往不一定能夠縮短彼此的距離,而偶爾發生的一個“細節”,一個舉動,卻會在人與人之間架起美麗的心靈橋梁。

你贊成這一看法嗎?請以“縮短心靈的距離”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

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襲。臺州市實驗中學高三語文月考答題卷第Ⅰ卷(42分)

一、(18分,每小題3分)

題號

1

2

3

4

5

6答案

二、(12分,每小題3分)題號

7

8

9

10答案

三、(12分每小題3分)題號

11

12

13

14答案

第Ⅱ卷(108分)四、(17分)15.翻譯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8分)。(1)陵敗處去塞百余里,邊塞以聞(2分)譯文:

(2)武帝不能明察而茍聽流言,遽加厚誅,豈非負德?(3分)譯文:

(3)若死重于義,則視之如泰山也;若義重于死,則視之如鴻毛也。(3分)譯文:

16.(1)這首曲中“花依舊,人比黃花瘦”是借用了

朝詞人

《醉花陰》中“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一句。(2分)

(2)這首曲分幾次層深入地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請對此作具體分析。(4分)17.下列各項文學常識的表述都有錯誤,請加以改正(3分)(1)

改為

(2)

改為

(3)

改為

五、(18分)18.(4分)

(1)逝去的“東西”指

(2)“別的東西”指

19.“翅膀拍擊的巨大聲響”的含義。(4分)答:

20.作者認為喬治?桑給法國帶來了榮耀,根據文章內容,分條列舉喬治?桑給法國帶來的榮耀。(6分)

答:

21.這段話揭示出了怎樣的一種社會現象?請用一句簡明的話加以概括。(不超過25個字)。(4分)六、(13分)2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結尾

。24.序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60分)25.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請以“縮短心靈的距離”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注意]

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襲。臺州市實驗中學高三語文月考參考答案1.答案:C。

注音錯誤的字有:A、熾,B、角、著、哄,D、橫2.答案:D。3.B

扶持:保護支持;支持:給以鼓勵或贊助。究竟:到底;畢竟:終歸。不僅/反而:表示遞進關系;雖然/但是:表示轉折關系。4答案:B。A、“櫛風沐雨”一般用于人,形容人在外奔波,不避風雨,歷盡艱辛。B、“自行其是”指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不考慮別人的意見。C、“相敬如賓”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像對待賓客一樣。D、“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災難尚未發生前采取預防措施,原句所述之事已經發生,并非“未然”。5.答案:A

B、主語殘缺(去掉“通過”)

C、結構混亂(前一個句子未說完,中途更換主語另起爐灶)D、動賓搭配不當(“抄襲”與“著作權”不搭配)6.答案:D7.D

文末說“長期的野生環境從唱狗身上奪去了原先賦予它們祖先的能力”,可見,狗對人暗示的敏感性,是一種遺傳,原文只是說不是“從狗的祖先狼身上遺傳下來的”。

8.

答案:C

A.文中的實驗只是就狗與大猩猩對人類暗示的敏感能力進行比較,并未涉及智力方面。B.對暗示的敏感只是狗與人類特別親密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排除“溫馴”這個原因。D.唱狗能理解同類得暗示。9.

答案:B否定的是前兩個假設。10.答案:D

A.溫順是動物成為人類寵物的條件之一,只不過不是最主要的條件。B.狗因其對人類的社會暗示極其敏感而成為人類的寵物,但不能據此推出動物必須具備這一條件才能成為人類的寵物。C.“必然”太絕對,不合理。11.答案:C

提示:本選項中的“誅”應為懲罰。12.答案:A

提示:A都是“那么”,表結果;

B、①

況且,②

將要;C、①

拿,②

因;

D、①

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助詞,的13.

答案:D

提示:A使動用法

使…保全B名詞作動詞

講信用C形容詞作動詞輕視D吝惜14.答案:D

提示:司馬遷痛的是李陵舉事一不幸,就遭到一些大臣的惡意誣陷。15.參考譯文:(加黑體的詞譯出各得1分,句子通順得1分)甲文:李陵戰敗的地方離邊塞一百多里,邊塞的人們聽到了這件事。后來聽說李陵投降了,皇上非常生氣。皇上就這件事問司馬遷,司馬遷為他說好話:“李陵侍奉親人非常孝順,與士卒相處很講信義,常常想著奮不顧身為國家之急難而殉身,這些都是平素所積累起來的,有國士的風度。現在起兵一旦不成功,那些全身保自己妻兒的大臣們,隨后就用李陵的短處來構陷他,實在是痛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