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史之宋元明清課件高三歷史三輪沖刺復習_第1頁
中國古代史之宋元明清課件高三歷史三輪沖刺復習_第2頁
中國古代史之宋元明清課件高三歷史三輪沖刺復習_第3頁
中國古代史之宋元明清課件高三歷史三輪沖刺復習_第4頁
中國古代史之宋元明清課件高三歷史三輪沖刺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史宋元明清單元復習主干回顧宋朝1、程朱理學的主張:理”是世界的本原(哲學化);②倫理觀:"存天理,滅人欲";③方法論:格物致知。影響:①消極:用三綱五常維系封建專制,壓制扼殺人的自然欲望。②積極:有利于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特征:重視主觀意志,注重氣節道德,自我節制,發奮圖強,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塑造人的性格和價值。①(2019·新課標全國Ⅱ卷高考·26)程顥詩云:“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其體現的主旨是A.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B.人與萬事萬物皆同理C.張揚自我的人生態度

D.無為而治的思想理念B②(2023·山東·高考真題)北宋理學家張載認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簡則治之精,不簡則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則事無不治者。……為天下者,奚為紛紛必親天下之事”這表明張載主張(

)A.擴大地方權力 B.恢復郡國并行制度C.健全中央機構 D.簡化官員選任程序A真題再現主干回顧2、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對世界的影響(背)①造紙術、印刷術,促進歐洲文化的發展和文藝復興(14-17C)和宗教改革(16C)的發生;②火藥在歐洲的應用與發展,推動世界從冷兵器時代進入熱兵器時代,推動資產階級戰勝封建階級(促進社會轉型);③指南針的使用,為西歐人新航路的開辟和海外殖民征服創造了條件,推動世界市場的形成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3、唐宋元明清商業的發展及經濟政策(1)從西周至唐:①市坊分離,商業活動受地域和時間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場交易。②城市的職能主要是政治中心、軍事重鎮,商業貿易和市場的規模不大。③唐代商業都市有所發展,草市發展。(2)宋朝:①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間限制,市坊制度解體,商業市鎮興起和發展,農村的“草市”更加普遍。②城市商品經濟繁榮,打破了時間界限,如出現了夜市、曉市等,城市的經濟功能大大增強。③四川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政府發行信用貨幣會子和便錢。明清時期:涌現出一大批工商業市鎮,城市的生產性、專業性、商業性增強,對政治中心的依賴性減弱。(背)(3)經濟政策:長期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明朝實行“海禁”政策;清末推行“閉關鎖國”政策。(背)③(2022·山東·高考真題)目前考古發現的宋代紡織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黃昇墓的紡織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蘇金壇周璃墓的衣物50余件,江蘇武進宋墓衣物殘片。湖南衡陽宋墓和寧夏西夏陵區108號墓絲麻織品,贛江蘭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絲織衣裙,浙江臺州南宋趙泊澐墓紡織品60余件等。據此我們可以推斷,宋代A.海上絲綢貿易興盛

B.紡織業中心位于南方C.衣料材質發生明顯變化

D.南方紡織技藝已超過北方B真題再現④(2016·新課標全國Ⅱ卷文綜·26)宋代,有田產的“主戶”只占民戶總數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處租種土地的“客戶”。導致這種狀況的重要因素是A.經濟嚴重衰退B.土地政策調整C.坊市制度崩潰D.政府管理失控B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主干回顧4、

明朝:通過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和明成祖創設內閣(明宣宗時有票擬權-建議權),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5、

清朝奏折制度:特點:迅速、機密。作用:提高了決策效率,強化了對官僚機構的控制。(背)6、

雍正帝時,軍機處的創設,使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特點:簡、速、密。職責:跪受筆錄、上傳下達。影響:提高行政效率,加強中央集權,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君主專制制度的影響:極大地妨礙了社會的進步,自此,中國社會的發展開始大大落后于西方。(背)7、

明朝宦官專權。根本原因:封建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權力:①司禮監獲得了批紅的權力。②負責提督東廠,控制錦衣衛,對官民的言行進行監視、偵查,有權逮捕、施刑。⑤(2022·山東·高考真題)明朝時期,朝廷除對各地的監察御史進行考核外,還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時據實上報御史巡按地方時有無鋪張浪費以勞州縣等情況。這些規定旨在A.保證監察規范有效

B.限制監察御史權力C.協調中央與地方的關系 D.拓寬對地方的監察渠道A真題再現⑥(2020·新課標全國Ⅲ卷高考·27)明萬歷年間,神宗下令工部鑄錢供內府用,內閣首輔張居正“以利不勝費止之”。神宗向戶部索求十萬金,張居正面諫力爭,“得停發太倉銀十萬兩”。這反映出當時A.內閣權勢強大B.皇權受到嚴重制約C.社會經濟凋敝D.君權相權關系緊張A⑦(2017·新課標全國Ⅱ卷高考·27)明初朱元璋嚴禁宦官讀書識字,但中后期宦官讀書識字逐漸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針對性地編纂適合宦官學習的讀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樞決策過程發生異變

B.皇帝權力日趨衰落C.內閣議政功能已經喪失

D.宦官掌握決策權力A8、自明朝中期起:(1)農業:①新農作物品種傳入中國,玉米、甘薯的種植提高了糧食總產量。②江南等地區經濟作物品種繁多。③糧食生產中心移動,“湖廣熟,天下足”。④農業經營方式改變,出現了農林牧副漁綜合生產的雛形。(2)手工業:在南方一些地區的絲織、榨油、制瓷等行業中出現了新的經營方式,即開設工場,使用自由雇傭勞動力進行較大規模的生產——即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3)商業:①美洲等地的白銀通過海外貿易大量流入,促進了長途和大額貿易的發展,也有利于商業資本的集聚(白銀成為主要貨幣)。②興起一大批以經濟功能為主的工商業市鎮。③徽商、晉商等地域性商幫崛起。9、自給自足的傳統小農經濟仍占據主導地位。日益僵化的專制統治也壓制和阻礙著社會的進步和轉型。⑧(2021·山東·高考真題)明中葉以后,添加插畫的書籍大量刊行,出現了眾多以繪畫為主體的畫本,甚至一些知名畫家也受雇于坊刻。這說明當時A.畫本成為知識傳播主要載體 B.市民文化是社會主流文化C.社會審美旨趣出現階層分化 D.書籍出版商業化程度加深D真題再現第二十二天10、陸王心學:明朝王守仁在南宋陸九淵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為核心的理論.形成陸王心學。①宇宙觀:心即理也。②倫理觀:致良知。③認識論:知行合一。評價:隱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帶有主觀唯心主義傾向。11、明末清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1)代表: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2)主張:批判地繼承儒學思想,反對理學對人性的壓抑;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工商皆本;主張學以致用。李贄(明末):提倡個性自由;反傳統、反教條。黃宗羲:抨擊君主專制制度(反封建);提出“工商皆本”(反映了資本主義時代的要求)。顧炎武:批判君主專制制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提出“經世致用”(為學要為現實服務)。王夫之:政治上主張“耕者有其田”,經濟上主張“經世致用”,思想上“反對天命論、生知論,建立唯物主義體系”。(3)影響:這些主張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影響了近代早期民主思想。⑨(2013·山東文綜·16)下列關于李贄思想與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都具有思想啟蒙意義B.都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C.都體現了新興資產階級的愿望D.都宣揚了個性自由和解放C真題再現⑩(2020·山東·高考真題)黃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絕與巫蠱、奇技淫巧等相關的無益于民生的工商業,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業皆屬本業。他作出這一論斷旨在A.表達對社會現實的不滿 B.論證變革經濟政策的合理性C.宣揚經世致用思想

D.促進資本主義萌芽發展B真題再現12、西學東漸。時間:從明朝后期起,一些歐洲天主教傳教士前來中國傳教。代表人物:意大利人利瑪竇等。概況:他們在傳教的同時,與一些開明的中國士大夫(如徐光啟)合作翻譯西方科學書籍。幫助清廷繪制了較為精確的全國地圖。評價:在一定范圍內傳播了西方科技知識。13、“海禁”與閉關鎖國含義:嚴格限制對外貿易。影響:①妨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②而且使中國與世隔絕,未能及時學習西方先進的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