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課學 Illustrator CC圖形設計與制作 課件全套 嚴磊 第1、2章 動物類、字符類_第1頁
用微課學 Illustrator CC圖形設計與制作 課件全套 嚴磊 第1、2章 動物類、字符類_第2頁
用微課學 Illustrator CC圖形設計與制作 課件全套 嚴磊 第1、2章 動物類、字符類_第3頁
用微課學 Illustrator CC圖形設計與制作 課件全套 嚴磊 第1、2章 動物類、字符類_第4頁
用微課學 Illustrator CC圖形設計與制作 課件全套 嚴磊 第1、2章 動物類、字符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圖形圖像處理(IllustratorCC)第一章 動物類01圖

1-1-1

龍紋

龍紋是中國漢族的民族圖騰(見圖1-1-1)。漢族人口眾多,龍紋被延續為中國最古老的動物圖案,并成為漢族的象征性標志。龍紋的形象在古代被視為帝王的象征,是權力、地位、財富、智慧的綜合體現。龍紋在民間也被廣泛應用。老百姓普遍認為它是美德與力量的代表,也是能夠帶來福瑞和安康的吉祥化身。一、文化寓意

案例一

龍紋圖

1-1-2

龍紋線稿

一般有蘑菇狀龍角,龍毛飄散,張口露齒,怒目圓睜,整體十分兇猛圖案龍紋造型優美且具有威嚴感。龍紋線稿如圖1-1-2所示。二、結構分析龍頭大致可分為嘴部(鼻子、舌、獠牙)、臉部(眼睛、耳朵、犄角、額)和毛發(觸須、眉毛、胡須)。圖

1-1-3

新建文件1.案例描述

在制作龍紋時,主要使用【鋼筆工具】、【鏡像】工具和【漸變】工具等。在繪制過程中,需要注意線條的流暢性;在填充顏色過程中,使用漸變效果,可使最終效果更具層次。三、圖案設計與制作2.制作步驟

1)新建文件。將畫布尺寸設置為210mm×297mm,【顏色模式】設置為【RGB

顏色】,【光柵效果】設置為【高(300ppi)】,單擊【創建】按鈕,如圖1-1-3所示。圖

1-1-4

龍紋草圖

(2)置入龍紋草圖(見圖1-1-4),按Ctrl+Shift

+P

組合鍵彈出【置入】對話框,選擇龍紋草圖,單擊【置入】按鈕,置入龍紋草圖,如圖1-1-5所示。在畫布上將龍紋草圖調整至合適大小,按Ctrl

+2

組合鍵進行鎖定,效果如圖1-1-6所示。圖

1-1-5

置入龍紋草圖圖

1-1-6

調整后龍紋草圖的效果圖1-1-7

調整畫布的大小和位置(3)按住Alt

鍵,同時向上滑動鼠標滾輪,以放大畫布;按住空格鍵,同時按住鼠標左鍵,將畫布移動到合適的位置,如圖1-1-7所示。圖

1-1-8 確定起始點

1(4)使用【鋼筆工具】繪制線稿。首先繪制龍角部分,單擊左側工具欄中的【鋼筆工具】按鈕,在畫布中單擊確定一個起始點(見圖1-1-8),繼續單擊確定目標點。單擊之后不要松開鼠標左鍵,錨點兩側會出現兩個調節手柄,拖動調節手柄即可看到路徑隨鼠標的走向變化。將路徑調整到合適的曲度(見圖1-1-9)松開鼠標左鍵,形成曲線,如圖1-1-10所示。圖1-1-9

調整曲度圖

1-1-10 形成曲線

1(5)當需要改變路徑的方向時,按住Alt

鍵,單擊任意一側調節手柄并進行調節,即可改變路徑的方向。按住Alt鍵,選中錨點上方的調節手柄,將其移動至龍紋草圖中線條的方向,如圖1-1-11

所示。單擊確定下一個目標點,按照龍紋草圖的線條走向進行繪制,如圖1-1-12所示。圖

1-1-11 調整調節手柄的方向圖

1-1-12 繪制線條(6)重復以上步驟,按照龍紋草圖繪制曲線。當繪制龍角結束時,將鼠標指針移動到起始點上,起始點處會出現錨點的指示(見圖1-1-13),單擊起始點,形成閉合路徑,如圖1-1-14所示。圖1-1-13

錨點的指示圖

1-1-14

形成閉合路徑(7)按住Alt

鍵,同時向下滑動鼠標滾輪,以縮小畫布,從而查看龍角繪制的整體效果。當需要調整繪制的線條時,單擊左側工具欄中的【直接選擇工具】按鈕,選中需要調整的錨點,此時錨點兩側會出現調節手柄(見圖1-1-15),移動錨點即可修改路徑,如圖1-1-16

所示。調整結束后,左側龍角繪制完成,效果如圖1-1-17所示。圖1-1-15

錨點兩側的調節手柄圖

1-1-16 修改路徑圖1-1-17

左側龍角繪制完成(8)繪制龍眼部分。使用【鋼筆工具】繪制龍眼外側輪廓和眉毛的線條,在畫布上單擊確定一個起始點(見圖1-1-18),繼續單擊確定目標點,按照龍紋草圖線條的走向繪制眼睛外輪廓,效果如圖1-1-19

所示。使用同樣的方法繪制眉毛及其他眼部線條,效果如圖1-1-20所示。圖

1-1-18 確定起始點

2圖

1-1-19

眼睛外輪廓的效果圖1-1-20

眉毛及其他眼部線條的效果(9)單擊【橢圓工具】按鈕,按住Shift鍵,同時按住鼠標左鍵并拖動鼠標,繪制一個圓形,并調整圓形的大小,作為龍眼的外眼圈,效果如圖1-1-21

所示;按住Shift

鍵,同時按住鼠標左鍵并拖動鼠標,再次繪制一個圓形,將【描邊】狀態切換為【填充】狀態,即可填充圓形的顏色,作為龍眼的眼珠,效果如圖1-1-22所示。按照以上【鋼筆工具】的使用方法繪制其他龍紋線條。圖1-1-21

外眼圈的效果圖

1-1-22 眼珠的效果(10)繪制胡須部分。單擊確定一個起始點,如圖1-1-23所示。在繪制“S”形胡須時,首先將錨點設置在弧線中間的位置,形成一條曲線,如圖1-1-24所示。在這條曲線轉彎之前單擊確定下一個目標點,并與上一條曲線保持流暢,如圖1-1-25所示。使用同樣的方法繪制剩余胡須線條,左側胡須繪制完成的效果如圖1-1-26所示。圖

1-1-23

確定起始點3圖

1-1-24

形成曲線2圖

1-1-25

繪制曲線圖

1-1-25

繪制曲線圖

1-1-26

左側胡須繪制完成的效果(11)繪制嘴巴部分。首先繪制獠牙,單擊確定一個起始點(見圖1-1-27),單擊上獠牙下方的尖角處作為目標點,形成曲線,效果如圖1-1-28所示;按住Alt鍵,同時按住鼠標左鍵并拖動調節手柄至如圖1-1-29所示的位置。按照龍紋草圖完成線條的繪制。使用同樣的方法繪制下獠牙,效果如圖1-1-30所示。嘴巴其他線條的繪制方法與此相同。圖

1-1-27

確定起始點4圖

1-1-28

上獠牙的效果圖

1-1-29

拖動調節手柄圖

1-1-30下獠牙的效果(12)按照以上【鋼筆工具】的使用方法繪制龍紋左側線條,并進行適當調整。龍紋左側線稿如圖1-1-31所示。圖

1-1-31龍紋左側線稿(13)選中已繪制的輪廓線稿,按Ctrl

+C

組合鍵進行復制,按Ctrl

+F

組合鍵原位粘貼,如圖1-1-32

所示。右擊輪廓線稿,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變換】→【鏡像】選項,彈出【鏡像】對話框,選中【垂直】單選按鈕(見圖1-1-33),單擊【確定】按鈕,鏡像線稿,效果如圖

1-1-34所示;將鏡像后的線稿向右移動到右側相應位置,如圖1-1-35所示;龍紋線稿繪制完成,效果如圖1-1-36所示。圖

1-1-32原位粘貼圖

1-1-33選中【垂直】單選按鈕圖

1-1-34

鏡像效果圖

1-1-35

移動鏡像后的線稿圖

1-1-36

龍紋線稿效果(14)選中全部線條,將【描邊】設置為1.5pt。再次繪制龍紋外輪廓的線條,并把外輪廓線條的【描邊】設置為2.5pt,效果如圖1-1-37所示。圖

1-1-37

調整描邊后的效果(15)按Ctrl+Alt+2組合鍵取消鎖定草圖,按刪除鍵刪除草圖;選中左側犄角(見圖1-1-38),單擊左側工具欄中的【漸變】按鈕。圖

1-1-38

選中左側犄角(16)彈出【漸變】對話框,雙擊漸變滑塊左側色塊,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顏色設置為R:247、G:199、B:103;雙擊漸變滑塊右側色塊,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顏色設置為R:220、G:100、B:73;將【類型】設置為【線性漸變】,【角度】設置為-90°,效果如圖1-1-39所示。選中右側犄角,單擊【吸管工具】按鈕,吸取左側犄角的顏色,右側犄角漸變顏色填充完成,效果如圖1-1-40所示。圖

1-1-39

填充左側犄角漸變顏色后的效果圖

1-1-40填充右側犄角漸變顏色后的效果(17)選中左側眼睛周圍部分,填充漸變顏色。在【漸變】對話框中,雙擊漸變滑塊左側色塊,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顏色設置為R:135、G:200、B:237;雙擊漸變滑塊右側色塊,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顏色設置為R:68、G:166、B:211;將【類型】設置為【線性漸變】,【角度】設置為-180°,效果如圖1-1-41

所示。使用同樣的方法填充右側眼睛周圍部分的漸變顏色,效果如圖1-1-42

所示。圖

1-1-41填充左側眼睛周圍部分漸變顏色后的效果圖

1-1-42填充右側眼睛周圍部分漸變顏色后的效果(18)按照以上方法填充其他部位的顏色。在填充中軸線兩側的顏色時,需要閉合路徑。選中龍紋眼睛中間的兩條線(路徑)(見圖1-1-43),按住Alt

鍵,同時向上滑動鼠標滾輪圈,以放大畫布,此時線條中會顯示兩個未連接的錨點(見圖1-1-44);使用【鋼筆工具】連接這兩個錨點,形成閉合路徑。使用同樣的方法連接下方的錨點,形成閉合路徑,如圖1-1-45所示。按照以上方法填充顏色,效果如圖1-1-46所示。圖

1-1-43

選擇路徑圖

1-1-44

兩個未連接的錨點圖

1-1-45

閉合路徑圖

1-1-46

填充顏色以同樣的方法填充其他部分的顏色,效果如圖1-1-47所示。圖

1-1-47

填充顏色完成后的效果20按Ctrl

+A

組合鍵選中全部龍紋線條,雙擊【描邊】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顏色】設置為白色,效果如圖1-1-48所示。圖

1-1-48

設置線條顏色后的效果21使用【矩形工具】繪制一個與畫布大小相同的矩形,作為背景,并填充漸變顏色。單擊【漸變】按鈕,彈出【漸變】對話框,雙擊漸變滑塊左側色塊,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顏色設置為R:163、G:54、B:60;雙擊漸變滑塊右側色塊,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顏色設置為R:148、G:10、B:17;將【類型】設置為【徑向漸變】,【角度】設置為-90°,效果如圖1-1-49所示。選中矩形并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排列】→【置于底層】選項(見圖1-1-50),背景制作完成,效果如圖1-1-51所示。龍紋最終效果如圖1-1-52所示。圖

1-1-49

設置背景顏色后的效果圖

1-1-50

選擇【排列】→【置于底層】選項圖

1-1-51

背景制作完成后的效果圖

1-1-52

龍紋最終效果龍紋作為我國的傳統紋樣,是一種非常經典、應用十分廣泛的圖案,從古至今,在漫長的歲月積淀中展現著自己獨特的視覺特點。龍紋作為一種象征權威、吉祥的視覺符號,與現代文創設計不斷融合創新,展現出了更加符合現代審美的紋樣樣式,使它所具有的權力、地位、財富、智慧、福瑞和安康的美好寓意得以傳承與發展。本案例主要使用的工具包括【鋼筆工具】、【鏡像】工具和【漸變】工具等。四、小結五、習題:龍紋滑板裝飾設計將龍紋與體育文化相結合,使傳統紋樣更大限度地應用于年輕人喜歡的潮流體育運動滑板產品,不僅可以延伸美好的文化寓意,還能夠讓大眾對傳統紋樣有多層次的感受,激發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龍紋滑板裝飾設計效果如圖1-1-53所示。圖

1-1-53 龍紋滑板裝飾設計效果圖

1-2-1

喜鵲登梅

喜鵲登梅是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之一,其中梅花是春天的使者,喜鵲是好運與福氣的象征。在民間傳說中,七夕時所有喜鵲會飛上天河,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和織女相見。因此,喜鵲登梅寓意為吉祥、喜慶、好運的到來。喜鵲登梅如圖1-2-1所示。一、文化寓意

案例二

喜鵲登梅圖1-2-2

喜鵲登梅線稿

喜鵲登梅不僅是吉祥如意的圖案,還是中華文化的遺產。由于喜鵲叫聲婉轉,因此人們將喜鵲視為吉祥的象征。梅象征“門楣”,因此喜鵲登梅象征著喜鵲站在門楣上為主人家報喜。在過年、婚禮及許多喜事上會用到喜鵲登梅圖案。喜鵲登梅線稿如圖1-2-2所示。(1)梅花又被稱為報春花。梅花的種植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春秋戰國時期,種梅和賞梅已成為一種時尚;在《詩經》和《尚書》中,就有古人描寫梅花。古往今來,人們賦予了梅花種種含義:五片花瓣象征著快樂、幸福、順利、長壽、和平,花蕊象征著正直無私、堅忍不拔,花瓣和花蕊象征著統一、團結。(2)登梅就是登眉,具有遇到喜事掛上眉梢,人逢喜事精神爽,喜事將至,笑開顏的吉祥寓意。兩只喜鵲在枝頭相逢,象征著相逢的喜悅。同時,兩只喜鵲也有雙喜臨門之意。很多人在家中有喜事時會在窗戶或門上粘貼喜鵲登梅的圖案,追求喜慶吉祥之意。二、圖案結構分析

1.案例描述喜鵲登梅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圖案。喜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鳥,而梅花則象征著堅強和純潔。喜鵲登梅的形象被賦予了許多美好的寓意,代表幸福、吉祥和希望。在制作喜鵲登梅時,主要使用【鋼筆工具】、【橢圓工具】和【實時上色工具】等。在繪制過程中,需要注意線條之間的關系;在填充顏色過程中,使用【實時上色工具】。【實時上色工具】可以讓上色過程更加迅速、便捷。三、圖案設計與制作圖

1-2-3 新建文件2.制作步驟(1)新建文件。將畫布尺寸設置為210mm×297mm,【顏色模式】設置為【RGB顏色】,【光柵效果】設置為【高(300ppi)】,單擊【創建】按鈕,如圖1-2-3所示。圖

1-2-4

喜鵲登梅草圖(2)提前繪制喜鵲登梅草圖(見圖1-2-4)。按Ctrl

+Shift

+P

組合鍵,彈出【置入】對話框,選中喜鵲登梅草圖,單擊【置入】按鈕,置入草圖,如圖1-2-5所示。在畫布上將喜鵲登梅草圖調整至合適大小,按Ctrl+2組合鍵進行鎖定,效果如圖1-2-6所示。圖

1-2-5 置入喜鵲登梅草圖圖

1-2-6調整后喜鵲登梅草圖的效果圖

1-2-7

調整畫布的大小和位置(3)按住Alt

鍵,同時向上滑動鼠標滾輪,以放大畫布;按住空格鍵,同時按住鼠標左鍵,將畫布移動到合適的位置,如圖1-2-7所示。圖1-2-8

確定起始點1(4)使用【鋼筆工具】繪制線稿。首先繪制喜鵲部分,單擊左側工具欄中的【鋼筆工具】按鈕,在畫布中單擊確定一個起始點(見圖1-2-8),繼續單擊確定目標點。單擊之后不要松開鼠標左鍵,錨點兩側會出現兩個調節手柄,拖動調節手柄即可看到路徑隨鼠標的走向變化。將路徑調整到適當的曲度(見圖1-2-9),松開鼠標左鍵,形成曲線,如圖1-2-10

所示。圖

1-2-9 調整曲度圖

1-2-10 形成曲線

1(5)當需要改變路徑的方向時,按住Alt

鍵,單擊任意一側調節手柄并進行調節,即可改變路徑的方向。按住Alt鍵,選中錨點上方的調節手柄,將其移動至喜鵲登梅草圖中線條的位置,如圖1-2-11所示。單擊確定下一個目標點,按照喜鵲登梅草圖的線條走向進行繪制,如圖1-2-12所示。圖

1-2-11

調整調節手柄的方向圖

1-2-12 繪制線條(6)重復以上步驟,按照喜鵲登梅草圖繪制曲線。當繪制喜鵲結束時,將鼠標指針移動到起始點上,起始點處會出現錨點的指示(見圖1-2-13),單擊起始點,形成閉合路徑,如圖1-2-14所示。圖

1-2-13 錨點的指示圖

1-2-14

形成閉合路徑(7)按住Alt

鍵,同時向下滑動鼠標滾輪,以縮小畫布,從而查看喜鵲的整體效果。當需要調整繪制的線條時,單擊左側工具欄中的【直接選擇工具】按鈕,選中需要調整的錨點,此時錨點兩側會出現調節手柄(見圖1-2-15),移動錨點即可修改路徑,如圖1-2-16所示。圖

1-2-15

錨點兩側的調節手柄圖

1-2-16

修改路徑(8)使用【鋼筆工具】繪制喜鵲內部線條。在畫布上單擊確定一個起始點(見圖1-2-17),繼續單擊確定目標點,按照喜鵲登梅草圖線條的走向繪制線條,效果如圖1-2-18

所示。使用同樣的方法繪制其余內部線條,完成后的效果如圖1-2-19所示。圖

1-2-17

確定起始點

2圖

1-2-18

喜鵲內部線條的效果圖

1-2-19

喜鵲內部線條繪制完成后的效果(9)單擊【橢圓工具】按鈕,按住Shift鍵,同時按住鼠標左鍵并拖動鼠標,繪制一個圓形,調整圓形的大小,作為第一只喜鵲的眼睛,效果如圖1-2-20所示。圖

1-2-20

第一只喜鵲的眼睛效果(10)繪制第二只喜鵲,單擊確定一個起始點(見圖1-2-21)。在繪制“S”形喜鵲身形時,首先將錨點設置在弧線中間的位置,形成一條曲線,如圖1-2-22

所示。在這條曲線轉彎之前單擊確定目標點,并與上一條曲線保持流暢,如圖1-2-23

所示。使用同樣的方法繪制喜鵲不規則輪廓部分線條,繪制完成后的效果如圖1-2-24所示。圖

1-2-21

確定起始點

3圖

1-2-22

形成曲線2圖

1-2-23

繪制曲線圖

1-2-24

喜鵲不規則輪廓部分線條繪制完成后的效果圖

1-2-25

第二只喜鵲的眼睛效果(11)單擊左側工具欄中的【橢圓工具】按鈕,按住Shift

鍵,同時按住鼠標左鍵并拖動鼠標,繪制一個圓形,調整圓形的大小,作為第二只喜鵲的眼睛,效果如圖1-2-25所示。(12)按照以上【鋼筆工具】的使用方法繪制梅花花瓣輪廓,并進行適當調整,效果如圖1-2-26

所示。使用【橢圓工具】,按住Shift

鍵,同時按住鼠標左鍵并拖動鼠標,繪制一個圓形,調整圓形的大小,作為梅花的花心;按照以上【橢圓工具】的使用方法繪制梅花的花瓣裝飾,效果如圖1-2-27所示。圖

1-2-26

梅花花瓣輪廓的效果圖

1-2-27

梅花的花心和花瓣裝飾的效果(13)使用【鋼筆工具】和【橢圓工具】,繪制剩余梅花,效果如圖1-2-28所示。圖

1-2-28

剩余梅花的效果(14)使用【鋼筆工具】繪制樹枝部分,單擊確定一個起始點(見圖1-2-29),選中樹枝右邊尖端作為目標點,形成曲線,如圖1-2-30所示;按住Alt鍵,同時按住鼠標左鍵并拖動調節手柄,以調整調節手柄的位置,如圖1-2-31

所示。按照喜鵲登梅草圖完成線條的繪制,使用同樣的方法繪制其他樹枝,效果如圖1-2-32所示。圖

1-2-29

確定起始點

4圖

1-2-30

樹枝的效果圖

1-2-31

拖動調節手柄圖

1-2-32

樹枝的效果(15)按Ctrl+Alt+2組合鍵取消鎖定喜鵲登梅草圖,按刪除鍵刪除草圖。喜鵲登梅線稿繪制完成,效果如圖1-2-33所示。圖

1-2-33

喜鵲登梅線稿的效果(16)單擊左側工具欄中的【橢圓工具】按鈕,按住Shift,同時按住鼠標左鍵并拖動鼠標,繪制一個圓形,效果如圖1-2-34

所示;按住Alt

鍵,同時按住鼠標左鍵并向下拖動圓形,復制一個圓形。按照以上方法共繪制5個圓形,效果如圖1-2-35所示。圖

1-2-34

繪制一個圓形的效果圖

1-2-35

繪制的5個圓形的效果(17)選中圓形,單擊右側工具欄中的【顏色】按鈕,分別給5個圓形填充顏色,從上到下依次將顏色設置為R:223、G:71、B:31;R:29、G:182、B:224;R:235、G:156、B:84;R:249、G:169、B:179;R:255、G:77、B:111,效果如圖1-2-36

所示。圖1-2-36

設置5個圓形顏色后的效果(18)單擊左側工具欄中的【選擇工具】按鈕,選中樹枝路徑,在右側【顏色】對話框中將顏色設置為R:235、G:156、B:84,效果如圖1-2-37所示;將描邊設置為:R:223、G:71、B:31,效果如圖1-2-38

所示。選中樹枝并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排列】→【置于底層】選項,如圖1-2-39

所示。按Ctrl

+2

組合鍵鎖定樹枝,填充樹枝顏色完成,效果如圖1-2-40所示。圖1-2-37

設置樹枝填充顏色后的效果圖1-2-38

設置樹枝描邊顏色后的效果圖

1-2-39

選擇【排列】→【置于底層】選項圖1-2-40

填充樹枝顏色完成的效果(19)使用【實時上色工具】進行上色。按住Alt按鍵,單擊左側第1個圓形,吸取該圓形上的顏色。當松開鼠標左鍵時,鼠標指針會顯示當前所選中的顏色,即朱紅色,如圖

1-2-41所示。繼續單擊喜鵲登梅線稿中的喜鵲圖案,為其進行上色,效果如圖1-2-42所示。圖

1-2-41

實時上色圖

1-2-42

實時上色效果(20)使用【實時上色工具】為其他元素進行上色,最終效果如圖1-2-43所示。喜鵲登梅最終效果如圖1-2-44所示。圖

1-2-43

實時上色最終效果圖

1-2-44

喜鵲登梅最終效果

五、習題:喜鵲登梅扇面裝飾設計

將喜鵲登梅圖案與現代文創產品相結合,通過【鋼筆工具】和【實時上色工具】等,完成喜鵲登梅扇面裝飾設計。喜鵲登梅扇面裝飾設計效果如圖1-2-45所示。圖

1-2-45

喜鵲登梅扇面裝飾設計效果

四、小結

通過繪制喜鵲登梅圖案,讀者能夠更加了解傳統吉祥符號的文化內涵與寓意,熟練掌握【鋼筆工具】、【橢圓工具】和【實時上色工具】的使用技巧。圖

1-3-1

饕餮紋

饕餮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兇獸。饕餮紋是青銅器上常見的花紋之一。饕餮紋最早出現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饕餮紋是古代人民融合了自然界各種猛獸的特征,并加上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圖案。其中,獸的面部巨大且夸張,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常被用作器物的主要紋飾。饕餮紋與古代人民的文化生活息息相關,充分體現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以及對神明的崇拜與敬畏。饕餮紋如圖1-3-1

所示。一、文化寓意

案例三

饕餮紋圖

1-3-2

饕餮紋線稿

饕餮又被稱為老饕,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四大兇獸之一?!渡胶=洝分杏涊d,饕餮形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音如嬰兒,是貪欲的象征,常被用來形容貪食或貪婪的人。饕餮紋線稿如圖1-3-2所示。饕餮紋都是以正面形式表現的,眼眶用凸線塑出,上面刻畫凹線紋飾,鼻子往往處于器物的中軸線或樓角線。饕餮紋一般以動物的面目形象出現,具有蟲、魚、鳥、獸等動物的特征,由耳、眼、眉、鼻子、角等幾部分組成。二、圖案結構分析三、圖案設計與制作案例描述饕餮紋體現了古代人們對超世間權威的崇拜和追求,尤其強調了對王者神圣和威嚴的尊崇。在制作饕餮紋時,主要使用【鋼筆工具】和【吸管工具】等。在制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紋樣的對稱性及裝飾圖案的疏密關系。制作步驟(1)新建文件。將畫布尺寸設置為210mm×297mm,【顏色模式】設置為【RGB

顏色】,【光柵效果】設置為【高(300ppi)】,單擊【創建】按鈕,如圖1-3-3所示。圖

1-3-3 新建文件(2)提前繪制饕餮紋草圖,如圖1-3-4所示。圖

1-3-4

饕餮紋草圖(3)按Ctrl

+Shift

+P

組合鍵,彈出【置入】對話框,選中饕餮紋草圖,單擊【置入】按鈕,置入草圖,如圖1-3-5所示。圖

1-3-5

置入饕餮紋草圖(4)使用鼠標拖動饕餮紋草圖,在畫布上將草圖調整至合適大小,如圖1-3-6所示。圖

1-3-6

調整饕餮紋草圖大?。?)調整完饕餮紋草圖后,將草圖的透明度設置為50%,并按Ctrl

+2

組合鍵進行鎖定,作為參考背景,效果如圖1-3-7所示。圖

1-3-7

調整饕餮紋草圖后的效果(6)按住Alt

鍵,同時向上滑動鼠標滾輪,以放大畫布;按住空格鍵,同時按住鼠標左鍵,將畫布移動到合適的位置,如圖1-3-8所示。圖1-3-8

調整畫布的大小和位置(7)使用【鋼筆工具】繪制線稿。在繪制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調整畫布的大小和方向。單擊左側工具欄中的【鋼筆工具】按鈕,在畫布中單擊確定一個起始點,如圖1-3-9所示。圖

1-3-9 確定起始點(8)按照饕餮紋草圖,繼續在適當位置單擊確定目標點。單擊之后不要松開鼠標左鍵,錨點兩側會出現兩個調節手柄,拖動調節手柄即可看到路徑隨鼠標的走向變化。將路徑調整至適當的曲度,松開鼠標左鍵,形成線條,如圖1-3-10

所示。圖

1-3-10

形成線條(9)單擊確定下一個目標點,按住鼠標左鍵并拖動調節手柄,使線條形成與饕餮草圖弧度相符的曲線,如圖1-3-11

所示。圖

1-3-11

調整線條(10)按照以上【鋼筆工具】的使用方法繪制線條,在繪制過程中注意線條的流暢性,如圖1-3-12所示。圖

1-3-12

繪制線條

1(11)使用同樣的方法繪制饕餮紋左側外輪廓,如圖1-3-13

所示。圖

1-3-13

繪制饕餮紋左側外輪廓(12)選中繪制好的左側外輪廓線條并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變換】→【鏡像】選項,如圖1-3-14所示。圖

1-3-14

選擇【變換】→【鏡像】選項(13)彈出【鏡像】對話框(見圖1-3-15),選中【垂直】單選按鈕,單擊【復制】按鈕。圖

1-3-15

【鏡像】對話框(14)單擊【確定】按鈕,復制并鏡像線條,將復制的線條向右移動至適當的位置,作為右側外輪廓如圖1-3-16所示。圖

1-3-16

移動復制并鏡像的線條

1(15)使用【鋼筆工具】選中左側外輪廓線條中的一個錨點,使其與右側外輪廓的錨點相連(見圖1-3-17),形成閉合路徑。圖

1-3-17連接錨點(16)使用同樣的方法連接外輪廓下方的錨點,效果如圖1-3-18所示。圖

1-3-18

連接外輪廓后的效果(17)使用【鋼筆工具】繪制左側上方部分,如圖1-3-19所示。圖

1-3-19

繪制左側上方部分(18)選中繪制好的左側上方部分線條并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變換】→【鏡像】選項,彈出【鏡像】對話框,選中【垂直】單選按鈕,單擊【復制】按鈕,復制并鏡像線條。將復制并鏡像的線條向右移動至對稱位置,如圖1-3-20所示。圖

1-3-20

移動復制并鏡像的線條

1(19)使用【矩形工具】在中間位置繪制一個矩形,如圖1-3-21所示。圖

1-3-21

繪制矩形(20)選擇【鋼筆工具】在矩形兩側線條的中間位置各添加一個錨點,如圖1-3-22

所示。圖

1-3-22

添加錨點(21)依次選中兩個錨點,分別向內側移動1pt,如圖1-3-23所示。圖

1-3-23

移動錨點(22)單擊【直接選擇工具】按鈕,同時按住Shift

鍵,依次選中矩形四個角上的錨點,此時四個錨點內側會出現一個圓形指示圖,向內側拉動圓形指示圖可以形成圓角,如圖1-3-24所示。圖

1-3-24

形成圓角(23)使用【鋼筆工具】,根據饕餮紋草圖繪制左側部分的裝飾線條,如圖1-3-25

所示。圖

1-3-25

繪制裝飾線條(24)選中繪制好的裝飾線條并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變換】→【鏡像】選項,彈出【鏡像】對話框,選中【垂直】單選按鈕,單擊【復制】按鈕,完成復制并鏡像裝飾線條。將復制并鏡像的裝飾線條向右移動至對稱位置,如圖1-3-26所示。圖

1-3-26

移動裝飾線條(25)使用【鋼筆工具】繪制以下線條,如圖1-3-27所示。圖

1-3-27

繪制線條

2(26)選擇【窗口】→【描邊】選項,彈出【描邊】對話框,將【粗細】設置為2pt,【配置文件】設置為粗細變換的形態,如圖1-3-28所示。圖

1-3-28

設置描邊

1(27)使用【鋼筆工具】,根據饕餮紋草圖繪制左側部分裝飾圖形,并使用【鏡像】對復框復制并鏡像圖形,從而形成對稱圖形,如圖1-3-29所示。圖

1-3-29

對稱圖形(28)適當調整線條,按Ctrl

+Alt

+2

組合鍵取消鎖定饕餮紋草圖,按刪除鍵刪除草圖。饕餮紋線稿繪制完成,如圖1-3-30所示。圖

1-3-30

饕餮紋線稿(29)選中饕餮紋的主體部分,單擊【漸變】按鈕,彈出【漸變】對話框,雙擊漸變滑塊左側色塊,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顏色設置為R:191、G:80、B:63;雙擊漸變滑塊右側色塊,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顏色設置為R:198、G:94、B:57;單擊漸變滑塊的中間位置,添加一個色塊,并將顏色設置為R:230、G:135、B:67,位置設置為50%;將【類型】設置為【線性漸變】,【角度】設置為0°,如圖1-3-31所示。圖

1-3-31

設置漸變填充

1(30)選中主體部分上方兩個圖形,使用【漸變】選項。選中中間圖像,雙擊【填色】按鈕,彈出【拾色器】對話框,將顏色設置為R:153、G:67、B:68,如圖1-3-32

所示。圖

1-3-32

吸取主體部分的顏色(31)選中中間圖形周圍的裝飾圖形,雙擊【填色】按鈕,彈出【拾色器】對話框,將顏色設置為R:5、G:171、B:105,如圖1-3-33

所示。圖

1-3-33

設置填充顏色

1(32)選中除眼睛之外的裝飾圖形,雙擊【填色】按鈕,彈出【拾色器】對話框,將顏色設置為R:143、G:68、B:65,如圖1-3-34

所示。圖

1-3-34

設置填充顏色

2(33)選中眼睛部分,單擊【漸變】按鈕,彈出【漸變】對話框,雙擊漸變滑塊左側色塊,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顏色設置為R:157、G:113、B:116;雙擊漸變滑塊右側色塊,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顏色設置為R:81、G:122、B:158;單擊漸變滑塊的中間位置,添加一個色塊,并將顏色設置為R:148、G:159、B:153,位置設置為50%;將【類型】設置為【線性漸變】,【角度】設置為0°,如圖1-3-35所示。圖

1-3-35

設置漸變填充

2(34)按Ctrl

+A

組合鍵選中全部圖形,將描邊顏色設置為白色,描邊粗細設置為1pt,如圖1-3-36所示。圖

1-3-36

設置描邊

2(35)使用【矩形工具】繪制一個與畫布大小相等的矩形,作為背景,并將填充顏色設置為R:145、G:191、B:189,效果如圖1-3-37

所示。圖

1-3-37

設置背景顏色后的效果(36)選中矩形并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排列】→【置于底層】選項,如圖1-3-38所示。圖

1-3-38

選擇【排列】→【置于底層】選項(37)背景制作完成,效果如圖1-3-39所示。饕餮紋最終效果如圖1-3-40所示。圖

1-3-39

背景制作完成后的效果圖

1-3-40

饕餮紋最終效果五、習題:饕餮紋茶杯裝飾設計在研究饕餮紋的基礎上,將其藝術特征與現代設計文化內涵相結合,創作出既蘊含傳統文化又富有現代感的文創設計作品。饕餮紋茶杯裝飾設計效果如圖1-3-41所示。圖

1-3-41 饕餮紋茶杯裝飾設計效果四、小結饕餮紋是一種在中國發現的、大量存在于商周青銅器上的具有神話色彩的視覺符號,背后隱含著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歷史特征,具有獨特而莊重的形式美感和神秘的藝術氣息。本案例主要使用的工具包括【鋼筆工具】和【吸管工具】等。圖

1-4-1

鯉魚紋

鯉魚寓意著吉祥和繁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鯉魚紋常被用于手工藝品和服飾,作為傳遞節日氛圍的使者。鯉魚還被賦予了智慧和才華的象征意義。在古代文獻中,鯉魚被稱為“龍門客”。鯉魚紋如圖1-4-1所示。一、文化寓意

案例四

鯉魚紋二、圖案結構分析在古代,考生會在科舉考試前觸摸鯉魚跳龍門的圖案,希望自己能夠通過考試。鯉魚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鯉魚紋線稿如圖1-4-2所示。1.繪制鯉魚紋的關鍵在于身體運動的主線(脊柱線)要有彎曲的變化,以展現浮潛回游的姿態。2.鯉魚的眼睛稍大,眼珠要黑,留有高光,要有精神。3.鰭和尾要有漂浮感,柔軟如綢。4.魚鱗強調圖案的裝飾性,可以適當放大,從頭到尾魚鱗逐漸變小。圖

1-4-2

鯉魚紋三、圖案設計與制作1.案例描述

鯉魚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很多美好的寓意,鯉魚躍龍門的故事家喻戶曉。鯉魚象征著無畏、進取、奮斗、勇氣、財運等,從古至今在中國文化中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吉祥文化符號。

在制作鯉魚紋時,主要使用【鋼筆工具】、【橢圓工具】和【鏡像】工具等。在繪制過程中,需要注意線條的流暢性及疏密度;在填充顏色過程中,需要注意色彩的搭配。2.制作步驟(1)新建文件。將畫布設置為210mm×297mm,【顏色模式】設置為【RGB

顏色】,【光柵效果】設置為【高(300ppi)】,單擊【創建】按鈕,如圖1-4-3所示。圖

1-4-3

新建文件(2)提前繪制鯉魚紋草圖,如圖1-4-4所示。圖

1-4-4

鯉魚紋草圖(3)按Ctrl

+Shift

+P組合鍵彈出【置入】對話框,選中鯉魚紋草圖,單擊【置入】按鈕,置入草圖,如圖1-4-5所示。圖

1-4-5

置入鯉魚紋草圖(4)使用鼠標拖動鯉魚紋草圖,在畫布上將草圖調整至合適大小,如圖1-4-6所示。圖

1-4-6

調整鯉魚紋草圖的大?。?)調整結束后,按Ctrl

+2

組合鍵鎖定鯉魚紋草圖,作為參考背景,效果如圖1-4-7所示。圖

1-4-7

鯉魚紋草圖作為參考背景的效果(6)按住Alt

鍵,同時向上滑動鼠標滾輪,以放大畫布。按住空格鍵,同時按住鼠標左鍵,將畫布移動至合適的位置,如圖1-4-8所示。圖1-4-8

調整畫布的大小和位置(7)使用【鋼筆工具】繪制線稿。在繪制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調整畫布的大小和方向。單擊左側工具欄中的【鋼筆工具】按鈕,在畫布上單擊確定一個起始點,如圖1-4-9所示。圖

1-4-9

確定起始點(8)按照鯉魚紋草圖,在魚頭和魚身的連接處單擊確定目標點。單擊之后不要松開鼠標左鍵,錨點兩側會出現兩個調節手柄,拖動調節手柄即可看到路徑隨鼠標的走向變化。按照草圖的線條將路徑調整到適當的曲度,松開鼠標左鍵,形成線條,如圖1-4-10

所示。圖

1-4-10

形成線條(9)在魚頭的右側和魚身的連接處單擊確定下一個目標點,按住鼠標左鍵并拖動鼠標繪制與草圖弧度相符的曲線,如圖1-4-11

所示。圖

1-4-11

繪制曲線(10)按照【鋼筆工具】的使用方法繪制魚頭線條,如圖1-4-12所示。圖

1-4-12

繪制魚頭線條(11)單擊【鋼筆工具】按鈕,使用同樣的方法繪制魚身線條,如圖1-4-13

所示。圖

1-4-13

繪制魚身線條(12)使用【橢圓工具】繪制鯉魚的眼睛。首先繪制一個圓形,然后按Ctrl

+C

組合鍵進行復制,最后按組合鍵Ctrl

+F

組合鍵原位粘貼,并調整圓形的大小,如圖1-4-14

所示。圖

1-4-14

繪制眼睛(13)使用【鋼筆工具】,按照鯉魚紋草圖繪制魚鱗,如圖1-4-15所示。圖

1-4-15

繪制魚鱗(13)使用【鋼筆工具】,按照鯉魚紋草圖繪制魚鱗,如圖1-4-15所示。圖

1-4-15

繪制魚鱗(14)繪制剩余部分線條,按Ctrl+Alt+2組合鍵取消鎖定鯉魚紋草圖,按刪除鍵刪除草圖。鯉魚線稿繪制完成,如圖1-4-16所示。圖

1-4-16

鯉魚線稿(15)選中繪制完的鯉魚線稿并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變換】→【鏡像】選項,彈出【鏡像】對話框,如圖1-4-17所示。圖

1-4-17

【鏡像】對話框(16)在【鏡像】對話框中,選中【垂直】單選按鈕,單擊【復制】按鈕,復制并鏡像鯉魚線稿。將復制并鏡像的鏡像鯉魚線稿向右移動至對稱位置,如圖1-4-18所示。圖

1-4-18

移動復制并鏡像的鯉魚線稿(17)單擊【橢圓工具】按鈕,按住Shift

鍵繪制一個圓形,按Ctrl

+C

組合鍵進行復制,按Ctrl

+F

組合鍵原位粘貼;將復制的圓形縮小至合適大??;將外側圓形(外輪廓)的描邊粗細設置為8pt,如圖1-4-19所示。圖

1-4-19

繪制外輪廓(18)將內側圓形的描邊粗細設置為2pt,如圖1-4-20所示。圖

1-4-20

繪制外輪廓(19)選中兩個鯉魚線稿,雙擊【填色】按鈕,彈出【拾色器】對話框,將顏色設置為

R:184、G:55、B:36(見圖1-4-21),單擊【確定】按鈕,完成填充顏色,如圖1-4-22所示。圖

1-4-21

設置顏色圖

1-4-22

完成填充顏色(20)雙擊【描邊】按鈕,彈出【拾色器】對話框,將顏色設置為R:236、G:206、B:170(見圖1-4-23),單擊【確定】按鈕,完成填充描邊顏色。圖

1-4-23

設置描邊顏色

1(21)將描邊粗細設置為2pt,【對齊描邊】設置為【使描邊外側對齊】,如圖1-4-24

所示。圖1-4-24

設置描邊粗細及對齊方式(22)選中外輪廓和內側圓形,雙擊【描邊】按鈕,彈出【拾色器】對話框,將顏色設置為R:23、G:111、B:174(見圖1-4-25),單擊【確定】按鈕,完成填充描邊顏色,如圖1-4-26所示。圖

1-4-25

設置描邊顏色

2圖

1-4-26

填充描邊顏色(23)使用【矩形工具】繪制一個與畫布大小相等的矩形,作為背景,將填充顏色設置為R:22、G:34、B:74,效果如圖1-4-27

所示。圖

1-4-27

設置背景顏色后的效果(24)選中矩形并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排列】→【置于底層】選項,如圖1-4-28所示。圖

1-4-28

選擇【排列】→【置于底層】選項(25)背景制作完成,效果如圖1-4-29所示。鯉魚紋最終效果如圖1-4-30所示。圖

1-4-29

背景制作完成后的效果圖

1-4-30

鯉魚紋最終效果四、小結

鯉魚紋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紋樣之一,是一種非常經典、應用十分廣泛的紋樣,從古到今在漫長的歲月積淀中展現著自己獨特的視覺特點。鯉魚紋作為一種視覺符號,與現代設計不斷融合,展現出了更加符合現代審美的紋樣樣式,使它所具有的無畏、進取、奮斗、勇氣、財運的美好寓意得以傳承和發展。

本案例主要使用的工具包括【鋼筆工具】、【橢圓工具】和【鏡像】工具等。五、習題:青花鯉魚紋瓷盤裝飾設計將鯉魚紋的顏色改為青花色,并與現代生活中常見的用品相結合,使傳統紋樣更大限度地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僅可以延伸美好的文化寓意,還能夠讓人們對傳統紋樣有多層次的感受。青花鯉魚紋瓷盤裝飾設計效果如圖1-4-31所示。圖

1-4-31

青花鯉魚紋瓷盤裝飾設計效果第二章 自然類02案例一

祥云紋

一、文化寓意

祥云紋象征著祥瑞之氣,寓意著吉祥、喜慶、幸福的愿望及對生命的美好向往。祥云紋造型獨特,婉轉優美,其美好吉祥的寓意讓我們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吉祥文化的博大精深。祥云紋(見圖2-1-1)作為中華民族傳統吉祥圖案的代表之一,與龍紋一樣,都是具有獨特代表性的視覺符號,其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豐富復雜的象征意義,還是最具生命力的藝術形式之一。圖

2-1-1

祥云紋案例一

祥云紋二、圖案結構分析祥云紋整體呈團圓造型,主體由多組漩渦形小朵云紋構成。祥云紋線稿如圖2-1-2所示。1.祥云紋整體以變幻多姿的團狀朵云為主體。2.單朵祥云紋以旋渦形、“S”形、波形等構成。圖

2-1-2

祥云紋線稿案例一

祥云紋三、圖案設計與制作1.案例描述祥云紋起源于商周時期,是富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吉祥圖案之一。祥云紋常被用于古代建筑、官服、瓷器等,具有生動飄逸的形態。在制作祥云紋時,主要使用【鋼筆工具】和【鏡像】工具等。在繪制過程中,需要注意上下左右的對稱性。案例一

祥云紋2.制作步驟(1)新建文件。將畫布尺寸設置為210mm×297mm,【顏色模式】設置為【RGB

顏色】,【光柵效果】設置為【高(300ppi)】,單擊【創建】按鈕,如圖2-1-3所示。圖

2-1-3

新建文件案例一

祥云紋(2)提前繪制祥云紋草圖,如圖2-1-4所示。圖

2-1-4

祥云紋草圖案例一

祥云紋(3)按Ctrl

+Shift

+P組合鍵彈出【置入】對話框,選中祥云紋草圖,單擊【置入】按鈕,置入草圖如圖2-1-5所示。圖

2-1-5

置入祥云紋草圖案例一

祥云紋(4)使用鼠標拖動祥云紋草圖,在畫布上將草圖調整至合適大小,如圖2-1-6所示。圖

2-1-6

調整祥云紋草圖的位置和大小案例一

祥云紋(5)調整結束后,按Ctrl

+2

組合鍵鎖定祥云紋草圖,作為參考背景,效果如圖2-1-7所示。圖

2-1-7

祥云紋草圖作為參考背景的效果案例一

祥云紋(6)按住Alt

鍵,同時向上滑動鼠標滾輪,以放大畫布;按住空格鍵,同時按住鼠標,左鍵將畫布移動至合適的位置,如圖2-1-8所示。圖2-1-8

調整畫布的大小和位置案例一

祥云紋(7)使用【鋼筆工具】繪制線稿。在繪制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調整畫布的大小和方向。單擊左側工具欄中的【鋼筆工具】按鈕,在畫布上單擊確定一個起始點,如圖2-1-9所示。圖

2-1-9

確定起始點

1案例一

祥云紋(8)單擊確定目標點,單擊之后不要松開鼠標左鍵,錨點兩側會出現兩個調節手柄,拖動調節手柄即可看到路徑隨鼠標的走向變化;按照祥云紋草圖的線條將路徑調整到適當的曲度,松開鼠標左鍵,形成線條,如圖2-1-10所示。圖

2-1-10

形成線條案例一

祥云紋(9)單擊確定下一個目標點,按住鼠標左鍵并拖動鼠標,繪制與祥云紋草圖弧度相符的曲線,如圖2-1-11

所示。圖

2-1-11

繪制曲線

1案例一

祥云紋(10)按住Alt

鍵,單擊步驟9

中的目標點,隱藏調節手柄;繼續單擊確定下一個目標點,按住鼠標左鍵并拖動鼠標,繪制曲線,如圖2-1-12所示。圖

2-1-12

繪制曲線

2案例一

祥云紋(11)按照祥云紋草圖繪制線條,按住Alt

鍵,同時使用鼠標拖動調節手柄至合適的方向,即可繼續進行繪制,如圖2-1-13所示。圖

2-1-13

改變調節手柄方向案例一

祥云紋(12)按照以上【鋼筆工具】的使用方法,根據祥云紋草圖進行繪制,如圖2-1-14

所示。圖

2-1-14

繪制線條案例一

祥云紋(13)當繪制祥云紋草圖結尾部分(見圖2-1-15)時,最后一步單擊起始點,起始點上會出現錨點的指示,表示可以閉合路徑。圖

2-1-15

祥云紋草圖結尾部分案例一

祥云紋(14)選中起始點,使用鼠標移動起始點以調整曲線,形成閉合路徑,如圖2-1-16

所示。圖

2-1-16

閉合路徑

1案例一

祥云紋(15)一個閉合路徑繪制完成,接下來繪制下一個閉合路徑。按住空格鍵,同時按住鼠標左鍵,將畫布移動至合適的位置,如圖2-1-17所示。圖

2-1-17

移動畫布的位置案例一

祥云紋(16)單擊左側工具欄中的【鋼筆工具】按鈕,在下一個閉合路徑的位置單擊確定起始點,如圖2-1-18所示。圖

2-1-18

確定起始點

2案例一

祥云紋(17)單擊確定目標點,按住鼠標左鍵并拖動鼠標,繪制曲線,如圖2-1-19所示。圖

2-1-19

繪制曲線

3案例一

祥云紋(18)按住Alt鍵,同時使用鼠標拖動調節手柄至合適位置;單擊確定目標點,繼續繪制曲線,如圖2-1-20所示。圖

2-1-20

繪制曲線

4案例一

祥云紋(19)按照以上【鋼筆工具】的使用方法繼續進行繪制,從而形成一個閉合路徑,如圖2-1-21所示。圖

2-1-21

閉合圖形

2案例一

祥云紋(20)選中繪制好的兩個閉合路徑,選擇【窗口】→【外觀】選項,彈出【外觀】對話框,如圖2-1-22所示。圖

2-1-22

【外觀】對話框案例一

祥云紋(21)單擊【路徑】選區中的【描邊】按鈕,彈出【描邊】對話框,如圖2-1-23

所示。圖

2-1-23

【描邊】對話框案例一

祥云紋(22)在【描邊】對話框中,將【端點】設置為【圓頭端點】,【邊角】設置為【圓角連接】,效果如圖2-1-24所示。圖

2-1-24

調整描邊后的效果案例一

祥云紋(23)適當調整已經繪制好的圖形,選中需要調整的錨點,修改錨點的位置并調整調節手柄,使曲線流暢,效果如圖2-1-25所示。圖

2-1-25

調整曲線后的效果案例一

祥云紋(24)選中繪制好的圖形,按Ctrl

+C

組合鍵進行復制,按Ctrl

+F

組合鍵原位粘貼,如圖2-1-26所示。圖

2-1-26

原位粘貼案例一

祥云紋(25)右擊原位粘貼的圖形,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變換】→【鏡像】選項,彈出【鏡像】對話框,如圖2-1-27所示。圖

2-1-27

【鏡像】對話框案例一

祥云紋(26)在【鏡像】對話框中,選中【水平】單選按鈕,單擊【確定】按鈕,效果如圖2-1-28所示。圖

2-1-28

水平鏡像后的效果案例一

祥云紋(27)右擊水平鏡像后的圖形,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變換】→【鏡像】選項,在彈出的【鏡像】對話框中選中【垂直】單選按鈕,效果如圖2-1-29所示。圖

2-1-29

垂直鏡像后的效果案例一

祥云紋(28)按方向鍵將垂直鏡像的圖形移動至合適位置,形成對稱圖形,如圖2-1-30所示。圖

2-1-30

形成對稱圖形案例一

祥云紋(29)按Ctrl+Alt+2組合鍵取消鎖定祥云紋草圖,按刪除鍵刪除草圖。祥云紋線稿繪制完成,如圖2-1-31所示。圖

2-1-31

祥云紋線稿案例一

祥云紋(30)選中繪制好的祥云紋線稿,單擊【漸變】按鈕,彈出【漸變】對話框,雙擊漸變滑塊左側色塊,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顏色設置為R:233、G:131、B:126;雙擊漸變滑塊右側色塊,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顏色設置為R:69、G:147、B:160;單擊漸變滑塊的中間位置,添加一個色塊,并將顏色設置為R:230、G:220、B:210;單擊漸變滑塊的中間位置,添加一個色塊,并將顏色設置為R:130、G:220、B:185,不透明度設置為100%,位置設置為76%;將【類型】設置為【線性漸變】,【角度】設置為0°,效果如圖2-1-32

所示。圖

2-1-32

設置漸變顏色后的效果案例一

祥云紋(31)單擊【描邊】按鈕,彈出【描邊】對話框,將描邊顏色設置為R:251、G:221、B:107,【粗細】設置為2pt,【端點】設置為【圓頭端點】,【邊角】設置為【圓角連接】,【對齊描邊】設置為【使描邊外側對齊】,效果如圖2-1-33所示。圖

2-1-33

設置描邊后的效果案例一

祥云紋(32)使用【矩形工具】繪制一個與畫布大小相等的矩形,作為背景;單擊【漸變】按鈕,彈出【漸變】對話框,雙擊漸變滑塊左側色塊,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顏色設置為R:117、G:152、B:192;雙擊漸變滑塊右側色塊,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顏色設置為R:166、G:213、B:231,效果如圖2-1-34所示。圖

2-1-34

設置背景顏色后的效果案例一

祥云紋(33)選中矩形并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排列】→【置于底層】選項,如圖2-1-35所示。圖

2-1-35

選擇【排列】→【置于底層】選項案例一

祥云紋(34)背景制作完成,效果如圖2-1-36所示。祥云紋最終效果如圖2-1-37所示。圖

2-1-36背景制作完成后的效果案例一

祥云紋圖

2-1-37祥云紋最終效果案例一

祥云紋

四、小結

本案例介紹了祥云紋的繪制方法,并且詳細講解了【鋼筆工具】和【鏡像】工具的使用方法。

五、習題:祥云紋靠枕裝飾設計

將祥云紋應用于家居裝飾產品,通過【鋼筆工具】、【橢圓工具】、【鏡像】工具和【吸管工具】等完成裝飾設計。祥云紋靠枕裝飾設計效果如圖2-1-38所示。圖

2-1-38

祥云紋靠枕裝飾設計效果案例二

祥云紋

一、文化寓意

冰裂紋是一種源遠流長的古老陶瓷燒制工藝,其以精美絕倫的紋理和形態,在中華民族傳統工藝美術中獨樹一幟。冰裂紋(見圖2-2-1)是一種沒有規律的紋樣,常??v橫交錯,無法被復制,是玉器自然的老化現象之一。每件器物上的冰裂紋都是獨一無二的。圖

2-2-1

冰裂紋案例二

祥云紋

二、圖案結構分析

冰裂紋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有著深刻的象征意義,其寓意著冰雪消融、萬物復蘇,代表著春回大地、生命力量的煥發。冰裂紋線稿如圖2-2-2所示。1.冰裂紋是瓷器釉面的一種自然開裂的紋理,主要是由于高溫燒制的瓷器在驟冷過程中形成的。2.冰裂紋通常呈現出分支狀的形態,并且裂紋深淺不等、方向不一、長短各異。這是由于裂紋在破裂時會沿著最薄弱的部分擴展,形成分支,從而產生立體效果。圖

2-2-2

冰裂紋線稿案例二

祥云紋

三、圖案設計與制作1.案例描述

冰裂紋又被稱為冰格紋、開片原,原屬于龍泉青瓷中的一個類型。冰裂紋的紋片如同冰裂開一般,裂片層層疊疊,呈現出立體感。

在制作冰裂紋時,主要使用【多邊形工具】和【路徑查找器】工具等。在繪制過程中,需要注意線條的粗細和疏密度,以達到舒適的視覺效果。案例二

祥云紋

2.制作步驟

(1)新建文件。將畫布尺寸設置為210mm×297mm,【顏色模式】設置為【RGB

顏色】,【光柵效果】設置為【高(300ppi)】,單擊【創建】按鈕,如圖2-2-3所示。圖

2-2-3

新建文件案例二

祥云紋

(2)使用【多邊形工具】繪制八邊形。單擊左側工具欄中的【多邊形工具】按鈕,在畫布空白處雙擊,彈出【多邊形】對話框(見圖2-2-4),將【邊數】設置為8,單擊【確定】按鈕,如圖2-2-5所示。圖

2-2-4

【多邊形】對話框案例二

祥云紋圖2-2-5

繪制八邊形案例二

祥云紋圖2-2-6

縮小八邊形

(3)按Ctrl+C

組合鍵復制八邊形,按Ctrl+F

組合鍵原位粘貼,按住Shift+Alt

組合鍵,同時按住鼠標左鍵并拖動鼠標,縮小八邊形至合適的大小(見圖2-2-6);按Alt

+A

組合鍵全選兩個八邊形(見圖2-2-7),選擇【窗口】→【路徑查找器】選項,彈出【路徑查找器】對話框(見圖2-2-8),單擊【減去頂層】按鈕(見圖2-2-9),形成八邊形圓環,如圖2-2-10所示。案例二

祥云紋圖2-2-7

全選兩個八邊形案例二

祥云紋圖

2-2-8

【路徑查找器】對話框案例二

祥云紋圖

2-2-9

單擊【減去頂層】按鈕案例二

祥云紋圖

2-2-10

八邊形圓環案例二

祥云紋圖2-2-11

設置填充顏色和描邊后的八邊形圓環的效果(4)將八邊形圓環的填充顏色設置為R:169、G:129、B:94,描邊顏色設置為R:109、G:70、B:43,描邊粗細設置為3pt,效果如圖2-2-11

所示。案例二

祥云紋圖

2-2-12

第二個八邊形(5)按照以上【多邊形工具】的使用方法繪制第二個八邊形,并將其縮小至合適的大?。ㄒ妶D2-2-12),將描邊顏色設置為R:109、G:70、B:43,描邊粗細設置為5pt,效果如圖2-2-13所示。案例二

祥云紋圖2-2-13

設置填充顏色和描邊后的八邊形的效果案例二

祥云紋圖

2-2-14

使用【鋼筆工具】繪制冰裂紋線條1(6)使用【鋼筆工具】繪制冰裂紋線條(見圖2-2-14

和圖2-2-15),形成閉合路徑;根據圖2-2-2,使用同樣的方法繼續繪制其他線條,在繪制過程中可以進行適當調整,形成冰裂紋,效果如圖2-2-16所示。案例二

祥云紋圖2-2-15

使用【鋼筆工具】繪制冰裂紋線條2案例二

祥云紋圖2-2-16

冰裂紋的效果案例二

祥云紋圖

2-2-17

設置背景顏色后的效果(7)使用【矩形工具】繪制一個與畫布大小相等的矩形,作為背景,并將填充顏色設置為R:224、G:216、B:203,效果如圖2-2-17所示;選中矩形并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排列】→【置于底層】選項(見圖2-2-18),背景制作完成,效果如圖2-2-19

所示。冰裂紋最終效果如圖2-2-20所示。案例二

祥云紋圖2-2-18

選擇【排列】→【置于底層】選項案例二

祥云紋圖2-2-19

背景制作完成后的效果案例二

祥云紋圖2-2-20

冰裂紋最終效果案例二

祥云紋圖2-2-21

冰裂紋窗戶裝飾設計效果四、小結冰裂紋原是瓷器燒制中出現的缺陷,但是在宋人眼中卻是一種十分難得的殘缺美。于是,宋人賦予了冰裂紋美學上的意義。由此,制瓷工匠們便開始有意識地利用瓷器開裂的規律來制造冰裂紋。本案例主要使用的工具包括【多邊形工具】和【路徑查找器】工具等。五、習題:冰裂紋窗戶裝飾設計將冰裂紋與現代生活中常見的用品相結合,使傳統紋樣更大限度地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僅可以延伸美好的文化寓意,還能夠讓人們對傳統紋樣有多層次的感受。冰裂紋窗戶裝飾設計效果如圖2-2-21所示。案例三

松樹紋

一、文化寓意

松樹紋是一種自宋代以后常見的瓷器裝飾紋樣,不僅具有陽剛之美,其枝干還具有柔中有剛的特征,葉群給人清新脫俗之感。松樹是中華民族人民心目中的吉祥樹,也是常青不老的象征。松樹紋如圖2-3-1所示。松樹四季常青,給人一種生機蓬勃、活力四射的感覺,并且其壽命較長,可以存活上百年,象征著長壽。古人常贈送包含松樹、白鶴的水墨畫用于祝壽,代表松鶴延年的寓意,希望長輩延年益壽、身體健康。松樹是百木之長,經冬不凋,通常與梅、竹組成歲寒三友紋飾。圖

2-3-1

松樹紋案例二

祥云紋

二、圖案結構分析

松樹枝干的造型一般以直、挺和曲結合,體現俊美、挺秀的特質,其形態分為扇狀、車輪狀和馬尾狀等。此外,通過品字形結構可以組合成一組松針。松葉的形態因種類而異,有的呈細長的針狀,有的呈粗短的針狀。松樹紋線稿如圖2-3-2所示。1.松樹紋是描繪松樹、松葉的裝飾紋樣。松樹四季常青,被人們寄予了傲骨錚錚的品格和長壽健康的期望,松樹紋的寓意也是如此。2.松樹樹干多呈現蒼老盤曲卻堅毅有力的特質,松葉呈針狀排列,形態宛如扇葉。圖

2-2-2

冰裂紋線稿案例一

祥云紋三、圖案設計與制作1.案例描述在制作松樹紋時,主要使用【鋼筆工具】和【畫筆】工具等。在繪制過程中,需要注意線條的疏密度;在填充顏色過程中,需要注意色彩的搭配。2.制作步驟(1)新建文件。將畫布尺寸設置為210mm×297mm,【顏色模式】設置為【RGB顏色】,【光柵效果】設置為【高(300ppi)】,單擊【創建】按鈕,如圖2-3-3所示。圖

2-3-3

新建文件案例一

祥云紋2.提前繪制松樹紋草圖,如圖2-3-4所示。圖

2-3-4

松樹紋草圖案例一

祥云紋3.按Ctrl

+Shift

+P組合鍵彈出【置入】對話框,選中松樹紋草圖,單擊【置入】按鈕,置入草圖如圖2-3-5所示。圖

2-3-5

置入松樹紋草圖案例一

祥云紋4.使用鼠標拖動松樹紋草圖,在畫布上將草圖調整至合適大小,如圖2-3-6所示。圖

2-3-6

調整松樹紋草圖的大小案例一

祥云紋(5)調整結束后,按Ctrl

+2

組合鍵鎖定松樹紋草圖,作為參考背景,效果如圖2-3-7所示。圖

2-3-7

松樹紋草圖作為參考背景的效果案例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