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廣東省肇慶市2021-202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一、單選題1.據下面三幅圖片可知,古代文明的基本特點是()A.文化交流頻繁 B.農業備受重視 C.多元獨立發展 D.實行民主政治2.波斯帝王尊重被征服地區原有的宗教和文化習俗,在必要時還把自己當做是當地的神所指定的繼承者,并為這些神重建神廟。如大流士重建了巴比倫神廟;岡比西斯在巴勒斯坦重建了耶和華神殿,在埃及接受了傳統法老的頭銜。波斯帝王的這些舉措()A.反映了對地方統治的靈活性 B.體現了中央政府權力的削弱C.旨在推動帝國內部文化融合 D.維護了多元文化競爭的格局3.有學者指出,11世紀的西歐,在封建主義制度下,沒有一個人是至高無上的統治者。如果一個封臣拒絕履行他應盡的義務,國王有權強制執行。如果一個國王侵犯了封臣的權利,封臣們也可以聯合起來反對他,并對國王加以限制。這說明,封君與封臣之間()A.在社會關系上平等互利 B.體現出契約關系C.存在著森嚴的社會等級 D.在經濟上相互制約4.《一千零一夜》的核心部分是波斯故事集《赫佐爾·艾夫薩乃》,最初可能來源于印度。還有一部分則源于以巴格達為中心、10—11世紀編寫的阿拔斯王朝的故事。另有一部分源自埃及麥馬立克王朝時期流傳的故事。這可以用來說明,阿拉伯帝國()A.促進了西歐文化的發展 B.溝通了亞歐大陸的東西兩端C.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D.繼承和發展了古代世界文化5.372年,高句麗設立太學,作為國家的教育機關,以傳播漢學為主要內容。8世紀,日本仿效唐代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設立太學,在地方設國學,學習《史記》《漢書》《禮記》《尚書》等中華傳統經典著作。這反映了()A.華人移民的歷史貢獻 B.東亞各國文明的相互交融C.中華文明的輻射作用 D.東亞政治一體化趨勢加強6.在世界古代歷史上,波斯帝國和羅馬帝國都曾修建大規模的道路系統,亞述帝國和波斯帝國都采用過遷移居民的做法。印加人在創建帝國的過程中,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采用了和亞歐大陸上的古代帝國基本相同的強化統治的措施。材料意在說明()A.人類歷史發展的統一性 B.世界歷史發展的多樣性C.古代帝國建立的必然性 D.美洲文明發展的落后性7.卡蒙斯的《盧濟塔尼亞人之歌》是一篇對葡萄牙人民的頌歌。史詩的內容是葡萄牙英雄們繞過好望角開辟了通向印度的新道路的故事,表現出了對家鄉的熱愛和對探險的向往。史詩中的主人公應該是()A.迪亞士 B.麥哲倫 C.哥倫布 D.達·伽馬8.下面為16—17世紀荷蘭創立的商貿機構表(部分)。時間名稱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1609年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1609年阿姆斯特丹銀行這反映了當時()A.傳統的印度洋貿易日漸衰微 B.價格革命促成了歐洲社會轉型C.商業經營方式發生重大變化 D.荷蘭確立了世界貿易主導地位9.16世紀,意大利人認為一位完美的貴族應當具備如下的品質:態度溫和,行為舉止優雅得體;熟悉希臘語、拉丁語和意大利語,同時善于唱歌、繪畫、跳舞;外觀優美整潔,作戰勇敢;對王子忠誠,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做君主的老師,把君主引向美德”。這說明當時()A.人們渴望擺脫宗教的影響 B.人文主義觀念盛行C.資產階級的行為規范確立 D.民主思想廣泛傳播10.在1787年美國制憲會議期間,馬薩諸塞州代表格里反對國家建立常備軍。這一意見在遭到否定后,格里又主張如果沒有州的請求,反對“讓合眾國的軍隊自由無束地行動”,制憲會議也沒有理會。由此可見,制憲會議主張()A.確立民主共和政體 B.保證各州自治地位C.實行分權制衡原則 D.強化聯邦政府權威11.十六世紀,英國社會所用的時尚消費品很大部分是從東方而來,如中國的茶具、絲綢、棉布和漆器等。十八世紀末,時尚消費品多為本國商品,如各種玻璃制品、金屬飾品、棉布、家具等,紛紛引起購買風潮。英國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眾觀念的轉變 B.生產方式的革命C.政治制度的完善 D.自由主義的盛行12.巴黎公社乍一成立就發布《告法蘭西人民書》,強調“公民持續參與公社事務,自由發表他們的意見,維護其自身權益”“民眾始終有權對公社各級官員進行監督和予以撤換”。鮑狄埃等經直接選舉產生的公社委員聯名出示公告,主動請求群眾監督。這些舉措意在()A.獲得國際無產階級同情 B.完善發展代議制政體C.實踐人民真正當家作主 D.鞏固和擴大工農聯盟13.1815年后的60年里,歐洲國家間沒有發生重要的殖民地爭奪,當時很多社會集團對海外殖民地抱著漠不關心的態度。1870年或1880年左右,殖民地問題再次凸顯出來,到1900年,“先進國家”瓜分了大半個世界,把這些地區變成了殖民地、保護國或勢力范圍。這一變化主要是由于()A.殖民國家的軍事實力得到加強 B.列強開始重視爭奪海外商品市場C.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 D.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14.1914年10月,美國總統威爾遜秘密答應銀行向協約國提供信用貸款的要求。1915年8月,他批準向協約國發行龐大公債。但從1914年8月至1917年4月,美國輸出到德國的資本僅占美國輸出資本總額的2%。這表明一戰期間()A.美國的外交政策具有傾向性 B.歐洲經濟命脈逐漸被美國控制C.美國重視維護自由貿易秩序 D.美德兩國在非洲殖民矛盾尖銳15.下圖是名為《丹迪海邊的調味品交易》的漫畫,發表于“食鹽進軍”的游行隊伍抵達丹迪海邊的第三天。漫畫中,甘地先生(左)坐在地上,右手捧著鹽缽,向坐在身邊的印度總督歐文勛爵說道:“給你來點兒鹽,好嗎?”該漫畫所反映的事件對應的歷史主題是()A.亞洲的覺醒 B.世界殖民體系的動搖C.不結盟運動 D.印巴分治方案的實施16.在1929年聯共(布)中央全會上,布哈林主張只有保存和發展市場關系,才能保證把個人的、集體的、群眾性的、社會的和國家的積極性巧妙地組織起來,最大限度地動員為社會主義工作的各種經濟因素。布哈林肯定的是()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C.農業集體化政策 D.國家工業化政策17.有學者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國際格局的真正轉折點,以歐洲為中心并支配世界的時代終于成為歷史的陳跡,取而代之的是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時代。奠定這一新格局的基石是()A.華盛頓會議 B.《聯合國家宣言》C.雅爾塔體系 D.聯合國的成立18.1952年,南斯拉夫實行雙重價格制度,企業30%的產品價格按供求關系自由形成,70%的產品價格在國家監督下形成。1968年,匈牙利廢除農產品的義務交售制,取消對合作社和國營農場的指令性計劃,改用價格、稅收等經濟手段進行調節。兩國經濟改革的共同點是()A.探索獨立發展的道路 B.突破了蘇聯模式的束縛C.迷失了社會主義方向 D.強化國家對經濟的控制19.1990年兩德統一之后,大量外來移民涌入德國,在尊重和保護少數族裔的語言、文化和宗教的同時,德國要求所有外來移民必須學習和了解德語,接受德國社會的人權、民主、法制及愛國主義等主流價值觀。這些做法反映出德國政府()A.依然固守著冷戰思維意識 B.對歐洲一體化進程心存顧忌C.重視并增強民族文化認同 D.努力擴大本國的國際影響力20.1994—2004年,世界最大100家跨國公司的海外資產比例從41.1%提高到53.4%,1995—2004年,世界100大跨國公司的跨國化指數則從48.9%提高到56.8%。2001年,全球500家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和相互貿易已占世界貿易總額的60%以上。這體現的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是()A.制度化 B.多極化 C.體系化 D.全球化二、材料分析題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漢謨拉比法典》摘編8.如果被盜竊的牛、羊、驢或者是豬屬于寺廟或者皇室,盜竊者將償付三十倍的賠償;如果它們屬于國王的公民,盜竊者將作出十倍賠償;如果竊賊無力賠償,將以死抵罪。46.租佃農田地租為收成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53.倘自由民怠于鞏固其田之堤堰,而因此堤堰破裂,水淹(公社之)耕地,則堤堰發生破裂的自由民應賠償所損毀之谷物。196.倘自由民損毀任何自由民之眼,則應毀其眼。202.倘自由民打地位較高者之頰,則應于集會中以牛皮鞭之六十下。203.倘自由民之子打與之同等的自由民之子,則應賠銀一名那。226.倘理發師未告知奴隸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隸的標識者,則此理發師應斷指。——摘編自嚴緒陶《漢謨拉比法典與古巴比倫王國》材料二1804年,拿破侖政府頒布《法國民法典》。《法國民法典》幾乎有1/3的條文,從不同的角度保護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維護了大革命最根本的成果。《法國民法典》維護并保障了資本主義自由買賣、等價交換和新的雇傭關系。第113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契約,在締結契約的當事人間有相當于法律的效力”,而且規定原料的取得,商品的流通,工人的雇傭,都必須通過契約,買賣、交換,一切均可以自由經營。《法國民法典》第8條規定,“所有法國人都享有民事權利”;第488條規定,“滿21歲為成年,到達此年齡后……有能力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為”。——摘編自王貴水《一本書讀懂法國歷史》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漢謨拉比法典》的主要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法國民法典》頒布的歷史背景,并概括其基本原則。(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法律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中世紀,基督教是封建社會占據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處于統治地位的基督教把生活中的縱欲當成罪惡,提倡鄙棄奢侈的生活觀念。《圣經》中說“有錢人要進神的國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17世紀,重商主義者作為當時歐洲新興商業資產階級的代言人,一致認為節儉是導致失業的主要原因。富人的奢侈消費向窮人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機會。猶如托馬斯·孟的理解,奢侈“會使富人的錢財用來維持貧人的生活,那就成為公共財富最好的分配方法了”。——摘編自陳國慶《西方消費經濟思想與消費文化觀念變遷研究》材料二1936年,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闡述了其消費思想。凱恩斯認為大危機與國家提倡自由放任的經濟觀念脫不開干系,其病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提升有效需求是解救經濟危機的萬能鑰匙。在宏觀層面,建議國家要引導消費,要通過積極的財政措施刺激消費。增加社會總需求,提高就業和產出水平,并以此來限制和約束企業與個人的短視經濟行為。二戰結束后,凱恩斯的思想對西方發達國家產生了巨大影響,幾乎成為解決當時一切經濟問題的不二法門。——摘編自程海榮《消費倫理觀的歷史演進與時代變革》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7世紀歐洲消費觀念的變化,并分析其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凱恩斯消費思想在二戰后西方發達國家經濟政策中的體現,并簡要說明其影響。三、論述題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技術如同一道地平線,每增高一分,人類文明的圖景就被改變一分。人類歷史的滾滾洪流自有其衍變的規律,但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一些重大的技術進步會把這種進程突然提速加快,讓文明的進程以一種躍遷式的方式大踏步前進。技術無數次影響著全球歷史發展的方向,影響著文明的走向。當然,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不斷證明,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很難依靠單一技術甚至技術本身,其必然是政治、經濟與技術的共同合力。當人們肯定技術對歷史作用的時候,也不要忘記,發明技術、利用技術、推動技術改變社會的始終是人。——摘編自張笑宇《技術與文明:我們的時代和未來》等結合材料與所學世界史的相關知識,圍繞“技術與文明”自行擬定一個具體的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參考答案:1.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三件文物分別出土于西亞兩河流域、埃及和中國,文物上的三種文字具有不同的特征,是三種文明獨立發展的產物,C項正確;由于生產力發展水平和交通條件限制,古代文明間的聯系交流較少,排除A項;B項內容在材料中無從體現,排除B項;D項內容與史實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2.A【解析】波斯帝王尊重被征服地區原有的宗教和文化習俗,其意在用懷柔策略統治社會發展水平和風俗都非常不同的廣大地區,以維系龐大的帝國,反映了其對地方統治的靈活性,A項正確;“體現了中央政府權力的削弱”,內容與史實不符,排除B項;波斯帝王的舉措客觀上推動了帝國內部的文化融合,但并非是其主觀目的,排除C項;波斯帝王尊重被征服地區原有的宗教和文化習俗,只是一種統治策略,波斯境內不存在多元文化競爭的格局,排除D項。故選A項。3.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在西歐封建主義制度下,沒有一個人是至高無上的統治者。國王和百姓、領主和封臣都共守一種契約,每個人都對他人負有某種義務,B項正確;封君與封臣之間存在契約關系,但并非在社會關系上平等互利,排除A項;C項內容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材料內容說的是封君與封臣之間的政治關系,而非經濟關系,排除D項。故選B項。4.D【解析】根據材料內容可知,《一千零一夜》融合了阿拉伯、埃及、兩河流域和波斯等地的文化,是對古代世界文化的繼承和發展,D項正確;A項內容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項;BC兩項內容與史實不符,排除BC項。故選D項。5.C【解析】材料“日本仿效唐代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設立太學……”反映出中華文化對高句麗、日本等地的輻射作用,反映出中華文明圈的形成,C項正確;材料內容反映的是高句麗、日本等地學習中華文化,不是華人移民向外傳播中華文化,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中華文化對高句麗、日本等地的影響,而不是相互交融,排除B項;材料未反映東亞地區政治一體化,這一說法也與史實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6.A【解析】由材料內容可知,在沒有聯系和溝通的情況下,印加帝國和波斯帝國、羅馬帝國、亞述帝國采用了基本相同的強化統治措施,這反映出人類歷史發展的統一性,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多樣性,必然性和落后性,排除BCD項。故選A項。7.D【解析】依據題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繞過好望角開辟了通向印度的新航路的是達·伽馬,D項正確;迪亞士率船隊到達好望角,哥倫布率先到達美洲,麥哲倫船隊首先完成環球航行,排除ABC項。故選D項。8.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荷蘭東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和阿姆斯特丹銀行的創立,反映了商業革命中商業經營方式的變化,C項正確;新航路開辟后,傳統的印度洋貿易并未衰微,排除A項;材料內容與價格革命無關,排除B項;D項內容在材料中無法體現,排除D項。故選C項。9.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題干材料強調的是16世紀意大利人認為貴族應當具備的品質:態度溫和、舉止優雅多才多藝、勇敢忠誠、品德高尚等,這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價值追求,B項正確;人們渴望擺脫宗教的影響,不符合16世紀的史實,且材料沒有體現,排除A項;16世紀資產階級正處于形成時期,其行為規范尚未確立,且材料強調的是意大利人對貴族品質的要求,貴族并非都是資產階級,排除C項;民主思想廣泛傳播,不符合16世紀的史實,且材料沒有體現,排除D項。故選B項。10.D【解析】題干材料強調的是在1787年憲法制定期間,馬薩諸塞州代表格里反對聯邦政府增強軍事力量的兩項主張先后被制憲會議否定,反映出制憲會議致力于加強聯邦政府的權威,D項正確;確立民主共和政體,內容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項;1787年憲法在加強聯邦政府權威的同時,給予各州一定的自治地位,排除B項;實行分權制衡原則在材料中并未體現,排除C項。故選D項。11.B【解析】英國社會所用時尚消費品的產地由東方轉向英國本土,結合時間18世紀末,可知是工業革命的影響,B項正確;民眾觀念的轉變、政治制度的完善、自由主義的盛行是工業革命的影響,不是英國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CD項。故選B項。12.C【解析】材料強調公民參與公社事務并維護自身利益,同時,公社委員主動請求群眾監督,C項正確;這些舉措意在獲得本國無產階級的支持,排除A項;本材料體現的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嘗試,與代議制的完善無關,排除B項;本材料沒有體現農民的權益,排除D項。故選C項。13.C【解析】材料展現了19世紀末,資本主義國家瓜分世界的狂潮出現,其主要原因是伴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對世界的掠奪進一步加劇,C項正確;殖民國家的軍事實力得到加強,同樣是受到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展、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的影響,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項;工業革命后,列強就重視爭奪海外商品市場,排除B項;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是材料現象發展的結果而非原因,排除D項。故選C項。14.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本材料體現出美國對協約國的秘密與公開支持的程度遠大于對同盟國的支持,A項正確;B項內容在材料中無法體現,排除B項;材料體現了美國對外經濟交往的傾向性,而非美國重視維護自由貿易秩序,排除C項;D項內容與史實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15.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該漫畫反映的事件是甘地在20世紀三十年代組織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這一運動沉重打擊了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B項正確;亞洲的覺醒發生于一戰之前,排除A項;不結盟運動發生于世界殖民體系崩潰之后,排除C項;印巴分治方案的實施不符合材料事件發生的時間,排除D項。故選B項。16.B【解析】依據材料“布哈林主張只有保存和發展市場關系”得出布哈林側重強調市場的作用,是在肯定新經濟政策,B項正確;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1917-1921年,時間不符,排除A項;農業集體化政策1930年開始,排除C項;材料涉及的是新經濟政策,排除D項。故選B項。17.C【解析】根據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國際格局的真正轉折點,以歐洲為中心并支配世界的時代終于成為歷史的陳跡,取而代之的是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時代”和所學知識,可知兩極格局的基礎是雅爾塔體系,C項正確;華盛頓會議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組成部分,排除A項;《聯合國家宣言》是二戰期間反法西斯同盟確立的標志,排除B項;聯合國是雅爾塔體系的組成部分,排除D項。故選C項。18.A【解析】本材料展現了南斯拉夫和匈牙利適當減少國家的干預,對斯大林模式有所突破,探索獨立發展的道路,A項正確;兩國經濟改革并沒能徹底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B項;“迷失了社會主義方向”,與史實不符,排除C項;兩國均減少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排除D項。故選A項。19.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題干材料強調的是兩德統一后,德國政府對外來移民提出的相關要求,反映了德國政府注重強化外來移民對本國民族文化的認同,C項正確;德國政府要求外來移民接受的人權、民主、法制等價值觀,是資本主義的價值觀,這表明德國政府存在一定的冷戰思維意識,但是“固守冷戰思維”表述過于絕對,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兩德統一后,德國政府對外來移民提出的相關要求,并未涉及歐洲一體化進程,也沒有涉及提升德國國際影響力的問題,排除BD項。故選C項。20.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也是經濟全球化的推動力之一,跨國公司的發展,反映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D項正確;世界經濟組織的建立推動了世界經濟朝著體系化、制度化的方向發展,如:布雷頓森林體系、關貿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等,材料并未涉及重要的世界經濟組織,排除AC項;多極化一說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故選D項。21.(1)特點:諸法合體,民刑不分;條文具體全面,文字表述準確;保護私有財產;維護奴隸主利益;同態復仇,較為野蠻。(2)背景:啟蒙思想的傳播;法國大革命的完成;資本主義的發展。原則: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原則;契約自由原則;自由、平等原則。(3)作用:規范人們行為,穩定社會秩序;維護統治,鞏固國家政權;保障合理權利,推動社會文明進步。【解析】第(1)問概括《漢謨拉比法典》的主要特點,需要學生綜合材料和所學知識進行回答。由所摘條文內容可知《漢謨拉比法典》條文具體全面,文字表述準確,當時尚處于奴隸社會時期,法律呈現出諸法合體、民刑不分的特征。由第8條和第226條可歸納出保護私有財產、維護奴隸主利益的結論,由第196、第202、第203三條可得出同態復仇、較為野蠻的結論。第(2)問第一小問指出《法國民法典》頒布的歷史背景,需要學生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思想等角度思考。第二小問概括其基本原則,依據材料“從不同的角度保護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維護了大革命最根本的成果”,得出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原則;依據材料“都必須通過契約,買賣、交換,一切均可以自由經營”,得出契約自由原則;自由、平等原則。第(3)問主要以知識為載體考查學科思維和學科能力,需要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并依托政治等學科內容進行跨學科思考。22.(1)變化:從禁欲主義到推崇奢侈消費。原因: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日益發展;文藝復興的影響;近代商業貿易體系的建立;西歐封建制度逐步沒落。(2)體現:實施國家宏觀調控;建設福利國家。影響:適應了二戰后生產力高度社會化發展的內在要求,推動了經濟增長;在緩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會穩定方面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但也加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創新教學計劃
- 高中英語跨文化教學對學生跨文化意識影響的調查研究
- 我國超齡勞動者權益法律保障研究
- CQPweb System Administrator's Manual英漢翻譯實踐報告
- 企業食堂管理服務方案及食品安全保障措施
- 上海市奉賢區2025屆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濱州市聯考2025屆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監測試題含解析
- 湖南高爾夫旅游職業學院《綜合英語Ⅰ》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綠色施工施工過程環保措施
- 北京郵電大學《量子力學導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第三方醫療消毒供應中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貨架安裝施工方案
- 美羅培南課件
- 128個常用自然拼讀發音規則和1000句生活口語
- 異口同音公開課
- 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實務試題及參考答案
- 運用信息技術助力勞動教育創新發展 論文
- GB/T 602-2002化學試劑雜質測定用標準溶液的制備
- GB/T 4074.8-2009繞組線試驗方法第8部分:測定漆包繞組線溫度指數的試驗方法快速法
- 2023年涉縣水庫投資管理運營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二等水準測量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