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26745-2021 土木工程結構用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_第1頁
(高清版)GBT 26745-2021 土木工程結構用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_第2頁
(高清版)GBT 26745-2021 土木工程結構用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_第3頁
(高清版)GBT 26745-2021 土木工程結構用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_第4頁
(高清版)GBT 26745-2021 土木工程結構用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代替GB/T26745—2011土木工程結構用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IGB/T26745—202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T26745—2011《結構加固修復用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與GB/T26745—2011相b)更改了范圍,將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的應用從結構加固修復擴大到結構增強(見第1章,2011年版的第1章);c)更改了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板和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筋的產品分類(見4.1,2011年版的d)更改了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板和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筋的產品規格(見4.2,2011年版的e)更改了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板和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筋的產品標記(見4.3,2011年版的f)更改了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板的拉伸力學性能(見表5,2011年版的表5);g)更改了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筋的拉伸力學性能(見表6,2011年版的表6);h)增加了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筋的蠕變斷裂應力的規定(見5.5);i)增加了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耐堿腐蝕性的規定(見5.6);j)增加了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筋的蠕變性能的規定和試驗方法(見6.5和附錄B)。本文件由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提出。本文件由全國纖維增強塑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9)歸口。川拜賽特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于2011年首次發布,本次為第一次修訂。GB/T26745—2021土木工程結構用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本文件適用于土木工程結構加固修復及新建結構用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GB/T1463纖維增強塑料密度和相對密度試驗方法GB/T3354定向纖維增強聚合物基復合材料拉伸性能試驗方法GB/T9914.3增強制品試驗方法第3部分:單位面積質量的測定GB/T21490—2008結構加固修復用碳纖維片材GB/T30022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筋基本力學性能試驗方法GB/T34551玻璃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筋高溫耐堿性試驗方法3術語和定義3.13.23.33.4玄武巖纖維單向布unidirectionalbas由連續玄武巖纖維束按拉擠成型工藝經配套樹脂浸漬固化而成的棒狀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制品。注:表面光滑的成品為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光圓筋,表面帶連續螺旋狀肋的成品為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玄武巖纖維單向布理論厚度theoreticalthicknessofunidirectionalbasaltfibersheet實測的玄武巖纖維單向布的單位面積質量除以玄武巖纖維體積密度得到的值。12GB/T26745—20214.1.1土木工程結構用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按產品類型分為:玄武巖纖維單向布(代號BF-US)、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板(代號BF-P)和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筋(代號BF-B)。4.1.3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板按拉伸強度級別分為:1300MPa、1000MPa。4.1.4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筋按拉伸強度級別分為:1600MPa、1200MPa和800MPa。4.1.5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筋按表面狀態分為:光圓筋(代號P)和帶肋筋(代號R)。4.2.2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板按寬度分為20mm、50mm、80mm、100mm、120mm和1504.2.3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筋按公稱直徑分為6mm、8mm、10mm、12mm、14mm、16mm、BF-US-GB/T26745—2021本文件編號寬度單位面積質量單位面積質量為200g/m2、寬度為300mm的拉伸強度為2000MPa的玄武巖纖維單向布的標記如下:BF-US-2000-200-300GB/T26745—2021。BF-P-GB/T26745—2021-本文件編號板的厚度一板的寬度—拉伸強度級別-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板寬度為200mm、厚度為2mm的拉伸強度為1300MPa的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板的標記如下:BF-P-1300-200-2GB/T26745—2021。3GB/T26745—2021標記。BF-B-GB/T26745—2021—拉伸強度級別公稱直徑為10mm的帶肋的拉伸強度為1600MPa的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筋的標記如下:BF-B-1600-R-10GB/T26745—2021。5.1.1.2外觀疵點分為主要疵點和次要疵點,主要疵點記作O,次要疵點記作△,疵點程度及允許情況見表1。每個主要疵點計2分,每個次要疵點計1分,每100m2不應超過20分,且主要疵點不應超過3個。疵點名稱疵點程度允許疵點斷經1根長度<500mm或連續2根長度<150mm△1根長度≥500mm或連續2根長度≥150mmO間隙90°或α紗線O不準許破邊O污漬寬度與長度之和<50mm△寬度與長度之和≥50mmO油漬不準許4GB/T26745—20215.1.3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筋表面應無纖維外露,不應有松股和裂紋。5.2尺寸偏差5.2.1玄武巖纖維單向布的寬度偏差應為0mm~3mm。5.2.2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板的寬度偏差應為0mm~0.5mm,厚度偏差為±5%。5.2.3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筋的公稱直徑的允許偏差見表2和表3。表2玄武巖纖維增強光圓復合材料筋的直徑偏差單位為毫米公稱直徑偏差表3玄武巖纖維增強帶肋復合材料筋的直徑偏差單位為毫米偏差65.3物理性能5.3.1玄武巖纖維單向布單位面積質量的允許偏差應為公稱值的0%~5%。5.3.2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板的密度為1.8g/cm3~2.1g/cm3。5.3.3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筋的密度為1.8g/cm3~2.1g/cm3。5.4力學性能5.4.1玄武巖纖維單向布力學性能應符合表4要求。表4玄武巖纖維單向布力學性能等級拉伸強度拉伸彈性模量斷裂伸長率%BF-US-2000BF-US-15005GB/T26745—20215.4.2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板力學性能應符合表5要求。等級拉伸強度拉伸彈性模量斷裂伸長率%BF-P-1300BF-P-10005.4.3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筋力學性能應符合表6要求。等級拉伸強度MPa拉伸彈性模量GPa斷裂伸長率%BF-B-1600BF-B-1200BF-B-800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筋的蠕變斷裂應力為拉伸強度的0.5倍。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筋經過耐堿腐蝕性試驗后的殘余拉伸強度不應低于初始值的0.5倍。6試驗方法6.1外觀6.2.1對于玄武巖纖維單向布寬度的測量,采用精度0.5mm的直尺或卷尺,任意測量3處,取算術平均值。6.2.2對于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板寬度的測量,采用精度0.5mm的直尺或卷尺,任意測量3處,6GB/T26745—20216.3物理性能按GB/T9914.3規定的方法進行測定。6.4.1玄武巖纖維單向布力學性能按GB/T3354的規定進行測定。其中,試樣寬度為15mm,玄武巖纖維單向布的截面面積取玄武巖纖維單向布理論厚度與試樣寬度的乘積。玄武巖纖維單向布的試樣制備按GB/T21490—2008的附錄A,玄武巖纖維單向布理論厚度按附錄A的規定進行計算。6.4.2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板力學性能按GB/T3354的規定進行測定。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板的截面面積取試樣實測厚度與寬度的乘積。6.4.3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筋力學性能按GB/T30022的規定進行測定。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筋蠕變斷裂應力按附錄B的規定進行測定。每批產品按下列檢驗項目進行出廠檢驗。在下列情況之一時,應按第5章所有要求進行型式檢驗。a)新產品或老產品轉廠生產的試制定型鑒定時;c)正常生產每24個月時;d)停產一年以上恢復生產時;7GB/T26745—2021e)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時。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按照下列規則進行組批。a)玄武巖纖維單向布以3000m2為一批,不足此數量時,按一批計。按照下列規則進行抽樣:和密度采用一次抽樣,樣本數量為5個;b)力學性能采用二次抽樣,樣本數量各為5個;按照下列規則進行判定:定該批不合格;b)采用二次抽樣法時,在第一次所抽樣本全部符合要求則判定該批為合格,如有2個或2個以上不符合要求則判該批不合格;當有1個樣本不符合要求時則進行第二次抽樣,當二次抽樣不符c)對于蠕變斷裂應力和耐堿性兩項指標,所抽樣本全部符合要求或僅有一個不符合要求時則判產品包裝上應清楚標明下列內容:c)生產日期和批號;d)產品的數量;e)貯存和運輸注意事項。8.2.1玄武巖纖維單向布應在硬質卷芯上卷緊,卷芯直徑宜不小于76mm,卷芯筒兩端應超出玄武巖纖維單向布邊緣10mm~15mm,玄武巖纖維單向布卷外應有防潮、柔性的材料8GB/T26745—20218.2.2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板和玄武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筋包裝由供需雙方確定,以不造成折損8.4.2所有產品不應與化工腐蝕物品一起堆放。9GB/T26745—2021(規范性)玄武巖纖維單向布理論厚度的計算方法A.1概述本附錄規定了玄武巖纖維單向布厚度的一種計算方法。A.2計算方法玄武巖纖維單向布理論厚度按式(A.1)計算。tus——玄武巖纖維單向布理論厚度,單位為毫米(mm);Mu——玄武巖纖維單向布單位面積質量,單位為克每平方米(g/m2);Pc——玄武巖纖維體積密度,單位為克每立方米(g/m3)。(規范性)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筋蠕變斷裂應力試驗方法B.1概述本附錄規定了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筋蠕變斷裂應力試驗方法。B.2儀器蠕變試驗機或試驗裝置應滿足以下要求:———試樣的最大拉伸荷載應在試驗機加載能力的15%~85%之間;——試驗機夾具之間的最小長度應符合試件的基本要求;——能夠提供穩定的恒定荷載;——荷載和位移分辨率分別應不大于100N和0.001mm。B.2.2應變測試裝置應變測試裝置應滿足以下要求:——用于測量筋材伸長的引伸計或應變片應能記錄在計測范圍內的所有變化;——應變分辨率應不大于10×10-?。B.2.3數據采集系統荷載、應變和位移的采樣頻率應至少為每秒記錄2次。B.3.1試件選擇蠕變試驗至少包含4個試驗組,每個試驗組有效試件應不少于3個,試件的相關要求與GB/T30022中的拉伸試驗一致。引伸計或應變片應安裝在試件的中部,距錨固端至少8倍試件公稱直徑。試驗條件與GB/T30022的拉伸試驗一致。B.5試驗方法B.5.2蠕變試驗荷載應取試件極限荷載的0.2倍到0.8倍。B.5.3在荷載達到既定荷載前發生破壞的試件為無效試件,若連續3個試件出現該情況,則應考慮降低恒定荷載。B.5.4蠕變斷裂時間為蠕變試驗開始時間到試件破壞所經歷的時間。為了最終形成蠕變斷裂應力預GB/T26745—2021測曲線,蠕變斷裂試驗應至少包含4種不同恒定荷載水平的試驗組,蠕變斷裂時間應分布在1h~10h,10h~100h,100h~1000h和1000h以上,上述4個時間段內應至少各包含一個試驗組。B.5.5試驗最終形成的荷載水平-蠕變斷裂時間曲線的回歸系數應高于0.9。試驗過程中應至少在下24h、48h、72h、96h、120h,此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