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冊第二次聯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湖南省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冊第二次聯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湖南省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冊第二次聯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湖南省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冊第二次聯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湖南省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冊第二次聯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第二次聯考語文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

±o寫在本試卷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距離銀河系24億光年外的一個盤狀星系里,發生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爆炸。爆炸噴射出的物質形成

了極其狹窄、接近光速運動的噴流。這使它釋放的能量如同一束激光,沿著一個特定的方向照射出來,而

我們的地球恰好在這個方向上。世界時2022年10月9日下午1點17分,這束閃光以伽馬射線暴發(伽

馬暴)的形式造訪了地球,便立刻被眾多衛星和地面上的伽馬射線天文臺捕捉到。按照慣例,它被根據發

現的日期和類型命名:伽馬暴(GRB)2210009A(簡稱伽馬暴09A)。但很快,一個更響亮的名字傳遍了

天文圖:史上最亮伽馬暴。

遍布宇宙的猛烈爆炸

伽馬暴的發現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1963年美蘇英三國簽訂了《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為了

監視他國,美國陸續發射了Vela系列衛星,搭載了當時最先進的伽馬射線探測器,用來檢測核爆炸產生

的伽馬射線閃光。1967年7月2日,Vela系列2號和3號衛星探測到了不同于任何已知核武器爆炸的伽馬

射線閃光。然而,根據它們粗略的定位信息,研究團隊排除了這些閃光起源于人造物體或者太陽活動的可

能性。

這些發現在1973年以“對宇宙起源的伽馬射線暴發的觀測”為題,發表在學術刊物《天體物理期

刊》上。從那時起,人類才廣泛知曉了宇宙中存在著這樣劇烈的神秘爆炸事件。1991年起,美國的康普頓

伽馬射線空間天文臺陸續發現了2700余例伽馬暴。它們幾乎均勻地分布在天空的各個方向,而不是集中

分布在銀河這條窄帶上。因此天文學家們馬上達成了共識:伽馬暴起源于銀河系外的宇宙深處。在知曉伽

馬暴起源于極遙遠的距離后,根據它們觀測到的亮度,科學家們就可以得出結論:這些伽馬暴釋放的能量

驚人的巨大,甚至比整個銀河系一年通過輻射釋放的能量還要大。所以伽馬暴又被稱為“自宇宙大爆炸以

來全宇宙最猛烈的爆炸現象”。

自伽馬暴被發現起,科學家們就在猜測究竟是什么在宇宙各處引發這樣猛烈的爆炸。很快,五花八門

的理論猜想就充斥著各種學術期刊。大浪淘沙之下,有兩個猜想逐漸成為大家廣泛接受的伽馬暴理論:塌

縮星和中子星合并。現在的天文學家們認為這兩種宇宙中的災變事件對應于迄今為止觀測到的兩種類型的

伽馬暴----長伽馬暴和短伽馬暴。

中國完整準確測量最強伽馬暴

在伽馬暴天文學研究的最初幾十年里,中國探測器的名字是缺席的。直到2001年,搭載伽馬暴探測

器的神舟二號飛船成功升空,才改變了這種局面。2017年,“慧眼”衛星的發射讓我們在伽馬射線爆發天

體的觀測研究大展身手。“慧眼”衛星是高能所牽頭研制的中國第一顆X射線天文衛星,上面搭載的高能

X射線望遠鏡是搜尋和測量伽馬暴的利器。在發射四年后,慧眼科學團隊發布了第一批322個被慧眼衛星

觀測到的伽馬暴。2020年和2022年,我國又陸續發射了三顆高能所牽頭研制的專門用于伽馬暴探測的衛

星——“極目"A、B、C星。至此,“慧眼”衛星和“極目”三星,連同國際上那些前輩伽馬暴探測衛

星,如費米、雨燕等一起,組成一張捕捉和測量伽馬暴的天網。

就在這張大網剛剛織好不久,史上最強的伽馬暴09A就造訪了地球。

伽馬暴09A屬于長伽馬暴,因此人們猜測它起源于大質量恒星的塌縮。它發生的星系距離地球24億

光年。這聽起來非常遙遠,但與其他伽馬暴相比,這個距離仍然算非常近的。此外,這個伽馬暴的噴流張

角非常小,因此與其他伽馬暴相比,更能集中地將能量輻射到地球這個方向。這兩個獨特之處使得伽馬暴

09A成為觀測史上看起來最亮的伽馬暴。

這樣意想不到的亮度也為國際主流伽馬暴探測器帶來了不小麻煩,使它們經歷了類似于照相機過曝的

問題。這些發生問題的探測器無法給出完整可靠的探測數據,因此也無法準確地回答伽馬暴09A究竟有多

亮。

在伽馬暴09A最亮的階段,“慧眼”衛星和“極目"C星恰好處在能觀測到它的軌道位置和工作狀

態。特別巧合的是,當時“極目”C星正飛行在地球的高緯度區域上空。由于那片區域有很強的帶電粒子

干擾,科研人員為“極目”C星設計了一種特殊的工作模式——低靈敏度的工作模式。這就好像一個人在

即將走到非常明亮的戶外時,提前戴上墨鏡一樣。

正是由于這種特殊的工作模式,再加上“極目”專門探測亮源的設計,使得“極目”C星和“慧眼”

聯合給出了對于伽馬暴09A最完整和準確的測量。

(摘編自易疏序《千年一遇伽馬暴,帶來更多宇宙謎團》)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了檢測核爆炸產生的伽馬射線閃光,美國發射Vela系列衛星搭載了當時最先進的伽馬射線探測器。

B.《天體物理期刊》在1973年發表的《對宇宙起源的伽馬射線暴發的觀測》,是科學界發表的關于伽馬

暴研究的第一篇文章,具有開創性意義。

C,美國的康普頓伽馬射線空間天文臺陸續發現的2700余例伽馬暴,沒有集中分布在銀河這條窄帶上,而

是均勻地分布在天空的各個方向。

D,為什么會發生伽馬暴?科學家們給出了多種多樣的解釋,現在有兩種解釋被大家廣為接受,這就是塌

縮星和中子星合并。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同于任何已知核武器爆炸的伽馬射線閃光,也就是伽馬暴,是美國發射的Vela系列衛星發現的。

B.伽馬暴是自宇宙大爆炸以來全宇宙最猛烈爆炸現象,其釋放的能量比整個銀河系一年通過輻射釋放

的能量還要大。

C.在伽馬暴天文學研究初期,中國是缺席的,近二十年來,特別是近幾年來,中國科學家團隊是后來者

居上。

D.伽馬暴09A的亮度之強前所未有,以至于大部分觀測到它的空間高能望遠鏡發生了過曝,無法對其進

行可靠的測量。

3.關于伽馬暴09A的表述,下列選項不正確一項是()

A.伽馬暴分為長伽馬暴和短伽馬暴,伽馬暴09A屬于長伽馬暴,起源于大質量恒星塌縮。

B.中國科學院高能所研制的“慧眼”和“極目”空間望遠鏡憑借其獨特的設計,成功地給出了對伽馬暴

09A準確的測量。

C.伽馬暴09A成為觀測史上看起來最亮的伽馬暴,其中一個原因是其噴流張角非常小,便于其集中地將

能量輻射到地球這個方向。

D.伽馬暴09A發生在盤狀星系里,這個星系距離地球24億光年,雖然距離十分遙遠,但伽馬暴09A仍造

訪了地球。

4.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為了做到通俗,便于讀者理解,作者反復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5.在科學上怎樣才能有所發現?試結合文本和自己的思考給以回答。

【答案】1.C2,B3.A

4.(1)打比方。如說伽馬暴釋放的能量如同一束激光,沿著一個特定的方向照射出來。(2)作比較。如將

伽馬暴釋放的能量與整個銀河系一年通過輻射釋放的能量比較。

5.(1)孜孜不倦的追求;(2)有先進科學實驗與研究設備做依托;(3)偶然因素的助力,也就是好運氣。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C.“均勻地分布”錯誤,文本中說“幾乎均勻地分布在天空的各個方向”,而不是說“均勻地分布在天空

的各個方向”。

故選Co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

B.文本中的提示性語句是“伽馬暴又被稱為'自宇宙大爆炸以來全宇宙最猛烈的爆炸現象'”,"甚至比

整個銀河系一年通過輻射釋放的能量還要大”,選項和提示性語句相比,由于“被稱為”“甚至”的省

略,意思顯然發生了變化.

故選B。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A.“起源于大質量恒星的塌縮”表述不準確,文本中的表述是“人們猜測它起源于大質量恒星的塌縮”,

這里將或然性判斷誤作了實然性判斷。

故選Ao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說明方法的能力。

(1)打比方。如“這使它釋放的能量如同一束激光,沿著一個特定的方向照射出來”說伽馬暴釋放的能

量如同一束激光,沿著一個特定的方向照射出來。

(2)作比較。如“這些伽馬暴釋放的能量驚人的巨大,甚至比整個銀河系一年通過輻射釋放的能量還要

大”將伽馬暴釋放的能量與整個銀河系一年通過輻射釋放的能量比較。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

(1)結合“在發射四年后,慧眼科學團隊發布了第一批322個被慧眼衛星觀測到的伽馬暴。2020年和

2022年,我國又陸續發射了三顆高能所牽頭研制的專門用于伽馬暴探測的衛星一一‘極目'A、B、C星”

可知,孜孜不倦的追求;

(2)結合”搭載了當時最先進的伽馬射線探測器"“‘慧眼'衛星的發射讓我們在伽馬射線爆發天體的

觀測研究大展身手”可知,有先進科學實驗與研究設備做依托;

(3)結合“特別巧合的是,當時‘極目'C星正飛行在地球的高緯度區域上空”可知,偶然因素的助力,

也就是好運氣。

(二)現代文閱讀n(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圍城》第八章(節選)

錢鐘書

西洋趕驢子的人,每逢驢子不肯走,鞭子沒有用,就把一串胡蘿卜掛在驢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這

笨驢子以為走前一步,蘿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再一步繼續向前,嘴愈要咬,腳愈會趕,不知不覺中又走

了一站。那時候它是否吃得到這串蘿卜,得看驢夫的高興。一切機關里,上司駕馭下屬,全用這種技巧;

譬如高松年就允許鴻漸到下學期升他為教授。

自從辛楣一走,鴻漸對于升級這胡蘿卜,眼睛也看飽了,嘴忽然不饞了,想暑假以后另找出路。他只

準備聘約送來的時候,原物退還,附一封信,痛痛快快批評校政一下,算是臨別贈言,借此發泄這一年來

的氣憤。這封信的措詞,他還沒有詳細決定,因為他不知道校長室送給他怎樣的聘約。有時他希望聘約依

然是副教授,回信可以理直氣壯,責備高松年失信。有時他希望聘約升他做教授,這么一來,他的信可以

更漂亮了,表示他的不滿意并非出于私怨,完全為了公事。

①不料高松年省他起稿子寫信的麻煩,干脆不送聘約給他。孫小姐倒有聘約的,薪水還升了一級。有

人說這是高松年開的玩笑,存心拆開他們倆。高松年自己說,這是他的秉公辦理,決不為未婚夫而使未婚

妻牽累——別說他們還沒有結婚,就是結了婚生了小孩子,丈夫的思想有問題,也不能“罪及妻孥”,在

二十世紀中華民國辦高等教育,這一點民主作風應該具備。鴻漸知道孫小姐收到聘書,忙仔細打聽其他同

事,才發現下學期聘約已經普遍發出,連韓學愈的洋太太都在敬聘之列,只有自己像伊索寓言里那只沒尾

巴的狐貍。這氣得他頭腦發燒,身體發冷。計劃好的行動和說話,全用不著,悶在心里發酵。這比學生念

熟了書,到時忽然考試延期,更不痛快。

高松年見了面,總是笑容可掬,若無其事。②辦行政的人有他們的社交方式。自己人之間,什么臭架

子、壞脾氣都行;笑容愈親密,禮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高松年的工夫還沒到家,他的笑容

和客氣仿佛劣手仿造的古董,破綻百出,一望而知是假的。鴻漸幾次想質問他,一轉念又忍住了。在吵架

的時候,先開口的未必占上風,后閉口的才算勝利。高松年神色不動,準是成算在胸,自己冒失尋釁,萬

一下不來臺,反給他笑,鬧了出去,人家總說姓方的飯碗打破,老羞成怒。還他一個滿不在乎,表示飯碗

并不關心,這倒是挽回面子的妙法。

吃不消的是那些同事的態度。他們仿佛全知道自己解聘,但因為這事并未公開,他們的同情也只好加

上封套包裹,遮遮掩掩地奉送。往往平日很疏遠的人,忽然拜訪。他知道他們來意是探口氣,便一字不

提,可是他們精神和說話里包含的惋惜,總像圣誕老人放在襪子里的禮物,送了才肯走。這種同情比笑罵

還難受,客人一轉背,鴻漸咬牙來個中西合璧的咒罵:“ToHell滾你媽的蛋!”

孫柔嘉在訂婚以前,常來看鴻漸;訂了婚,只有鴻漸去看她,她輕易不肯來。鴻漸最初以為她只是個

女孩子,事事要請教自己;訂婚以后,他漸漸發現她不但很有主見,而且主見很牢固。③她聽他說準備退

還聘約,不以為然,說找事不容易,除非他另有打算,別逞一時的意氣。鴻漸問道:“難道你喜歡留在這

地方?你不是一來就說要回家么?”她說:“現在不同了。只要咱們兩個人在一起,什么地方都好。”鴻

漸看未婚妻又有道理,又有情感,自然歡喜,可是并不想照她的話做。他覺得雖然已經訂婚,和她還是陌

生得很。過去沒有訂婚經驗,不知道訂婚以后的情緒,是否應當像現在這樣平淡。他對自己解釋,熱烈的

愛情到訂婚早已是頂點,婚一結一切了結。現在訂了婚,彼此間還留著情感發展的余地,這是樁好事。

他想起在倫敦上道德哲學一課,那位山羊胡子的哲學家講的話:“天下只有兩種人。譬如一串葡萄到

手,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種人應該樂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

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種應該悲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壞的。不過事實上適得其

反,緣故是第二種人還有希望,第一種人只有回憶。”從戀愛到白頭偕老,好比一串葡萄,總有最好的一

顆,最好的只有一顆,留著做希望,多么好?

他嘴快把這些話告訴她,她不作聲。他和她講話,她回答的都是些“唔”,“哦”。他問她為什么不

高興,她說并未不高興。他說:“你瞞不過我。”她說:“你知道就好了。我要回宿舍了。”鴻漸道:

“不成,你非講明白了不許走。”她說:“我偏要走。”鴻漸一路上哄她,求她,她才說:“你希望的好

葡萄在后面呢,我們是壞葡萄,別倒了你的胃口。”他急得跳腳,說她胡鬧。地說:“我早知道你不是真

的愛我,否則你不會有那種離奇的思想。”他賠小心解釋了半天,她臉色和下來,甜甜一笑道:④“我是

個死心眼兒,將來你討厭——”鴻漸吻她.把這句話有效地截斷,然后說:“你今天真是顆酸葡萄。”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高松年曾允諾下學期升方鴻漸為教授,方鴻漸并不領情,想借此怒就高松年,但出乎方鴻漸的意料,

高松年并未兌現諾言。

B.方鴻漸沒有收到聘約,不僅方鴻漸被氣得頭腦發燒,身體發冷,他的同事,包括那些平日很疏遠的同

事,對此也很關注。

C.高松年不聘方鴻漸卻給方鴻漸的未婚妻發了聘約,體現了他處事的公正;他處處按官場中的那套來

辦,只是還沒有完全學到家。

D.方鴻漸的同事對方的落聘有同情,但心底深處更多的是幸災樂禍;孫柔嘉在方說了關于葡萄的那些話

后,雖生氣但沒立即和方開戰。

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讓小說故事情節陡轉,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新天地,從而避免了故事的平鋪直敘。

B.句子②是一個總括句,接下來給以具體分述,這樣便于讀者給以把握,這是借鑒了議論文的寫法。

C.句子③說明孫柔嘉雖然是一個重感情的知識女性,但她很務實,很冷靜,并不感情用事。

D.句子④用破折號省略了孫柔嘉所要說的話,但讀者根據語境能夠補出,如此寫更含蓄有味。

8.李健吾認為《圍城》“作者清詞妙語,心織舌耕,處處皆成文章”。請結合所選文本談談你的理解。

9.讀書小組要為扣住方鴻漸這個形象寫一則文學短評。經討論,甲組提出一組關鍵詞:工于心計、心直口

快;乙組提出一個關鍵詞:耽于幻想。請任選一個小組加入,圍繞關鍵詞寫出你的短評思路。

【答案】6.C7.B

8.(1)多用巧用比喻。本文有5處地方使用了比喻,密度特大;就比喻而言,有的是將喻體放在本體前面,

比如材料一開頭關于驢子與胡蘿卜的比喻,末尾關于葡萄的比喻;有的是將喻體放在本體后面,比如關于仿

造的古董的比喻,圣誕老人的禮物的比喻等。

(2)將沉淀的生活經驗與細致的觀察所得順手寫入文中,讓人思考。比如“在吵架的時候,先開口的未必

占上風,后閉口的才算勝利”等。

(3)作者學貫中西,順手將中外典故寫入文中,含蓄蘊藉。如關于伊索寓言里那只沒尾巴的狐貍的典故。

9.甲組:有時工于心計,有時又心直口快,說話不過腦子。具體表現在見到高松年時想質問他,但權衡利

弊得失后,又忍住了,這是工于心計。見到未婚妻,便將當年老師關于葡萄的話告訴了她,并且還表明了自

己的觀點,結果讓未婚妻生了氣。如果考慮到后果,也就不會順口說這樣的話了。

乙組:耽于幻想。幻想校長給其聘約的時候,在退還時,附一封信,痛痛快快批評校政,想到了聘其為副教

授時如何,教授時又如何,也算是過足了耽于幻想的癮,但結果是人家并沒有給其聘約。這對方鴻漸是沉重

打擊,也是對其耽于幻想的辛辣嘲諷。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作品內容的能力。

C.“體現了他處事的公正”錯誤。從文本中說“連韓學愈的洋太太都在敬聘之列”可知高松年處事并不

公正。

故選C。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

B.“借鑒了議論文的寫法”錯誤。議論文中有這樣的寫法,小說中也有,不是借鑒。

故選B。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的體裁特征和藝術特色的能力。

結合“西洋趕驢子的人,每逢驢子不肯走,鞭子沒有用,就把一串胡蘿卜掛在驢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

這笨驢子以為走前一步,蘿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再一步繼續向前,嘴愈要咬,腳愈會趕,不知不覺中又

走了一站……譬如高松年就允許鴻漸到下學期升他為教授”“天下只有兩種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

人挑最好的先吃,另-種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他的笑容和客氣仿佛劣手仿造的古董,破綻百出,一

望而知是假的”“可是他們精神和說話里包含的惋惜,總像圣誕老人放在襪子里的禮物,送了才肯走”分

析可知,本文多用巧用比喻,密度特大;就比喻而言,有的是將喻體放在本體前面,比如材料一開頭關于

驢子與胡蘿卜的比喻,末尾關于葡萄的比喻;有的是將喻體放在本體后面,比如關于仿造的古董的比喻,

圣誕老人的禮物的比喻等。其語言特點是清詞妙語。

結合“在吵架的時候,先開口的未必占上風,后閉口的才算勝利”“這比學生念熟了書,到時忽然考試延

期,更不痛快”“他對自己解釋,熱烈的愛情到訂婚早己是頂點,婚一結一切了結”分析可知,作者將沉

淀的生活經驗與細致的觀察所得順手寫入文中,讓人思考,真可謂心織舌耕,處處皆成文章。

結合“連韓學愈的洋太太都在敬聘之列,只有自己像伊索寓言里那只沒尾巴的狐貍”分析可知,作者學貫

中西,順手將中外典故寫入文中,含蓄蘊藉,也體現作者心織舌耕,處處皆成文章。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甲組:結合“高松年的工夫還沒到家,他的笑容和客氣仿佛劣手仿造的古董,破綻百出,一望而知是假

的。鴻漸幾次想質問他,一轉念又忍住了”分析可知,方鴻漸工于心計;結合“他想起在倫敦上道德哲學

一課,那位山羊胡子的哲學家講的話:“天下只有兩種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

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從戀愛到白頭偕老,好比一串葡萄,總有最好的一顆,最好的只有一顆,

留著做希望,多么好?”“他嘴快把這些話告訴她,她不作聲。他和她講話,她回答的都是些‘唔',

‘哦’。他問她為什么不高興,她說并未不高興”分析可知,方鴻漸心直口快,如果考慮到后果,也就不

會順口說這樣的話了。

乙組:原文“他只準備聘約送來的時候,原物退還,附一封信,痛痛快快批評校政一下,算是臨別贈言,

借此發泄這一年來的氣憤。這封信的措詞,他還沒有詳細決定,因為他不知道校長室送給他怎樣的聘約。

有時他希望聘約依然是副教授,回信可以理直氣壯,責備高松年失信。有時他希望聘約升他做教授,這么

一來,他的信可以更漂亮了,表示他的不滿意并非出于私怨,完全為了公事”等內容都是他幻想出來的,

在沒有得到聘書就做了如此多的幻想,也算是過足了耽于幻想的癮,但結果是人家并沒有給其聘約。這對

方鴻漸是沉重打擊,也是對其耽于幻想的辛辣嘲諷。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臣之所聞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之常道也。”

明王賢臣而弗易也,則入主雖不肖,臣不敢侵也。今夫上賢任智無常,逆道也,而天下常以為治。是故田

氏奪呂氏于齊,戴氏奪子氏于宋。此皆賢且智也,豈愚且不肖乎?是廢常上賢則亂,含法任智則危。故

目:上法而不上賢。

記日:“舜見替嗖,其容造焉。孔子曰:'當是時也,危哉,天下岌岌!有道者,父圍不得而子,君

固不得而臣也。'”臣目:孔子本未知孝悌忠順之道也。然則有道者,進不為主臣,退不為父子耶?父之

所以欲有賢子者,家貧則厚之,父苦則樂之;君之所以欲有賢臣者,國亂則治之,主卑則尊之。今有賢子

而不為父,則父之處家也苦;有賢臣而不為君,則君之處位也危。然則父有賢子,君有賢臣,適足以為害

耳,豈得利焉哉?所謂忠臣,不危其君;孝子,不非其親。

(節選自《韓非子?忠孝》)

材料二:

則理十四年,特進魏征上限目:“臣聞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不能知其子,則無以睦一家;君

不能知其臣,則無以齊萬國。歹國咸寧一人有慶必藉忠艮作弼無為而化矣然而今之群臣,罕能貞白卓異

者,蓋求之不切,勵之未精故也。若勛之以公忠,期之以遠大,各有職分,得行其道。貴則觀其所舉,富

則觀其所與,居則觀其所好,習則觀其所言,窮則觀其所不受,賤則觀其所不為。因其材以取之,審其能

以任之,用其所長,掩其所短。進之以‘六正①',戒之以'六邪②',則不嚴而自勵,不勸而自勉矣。”

(節選自《貞觀政要?擇官第七》)

【注】①六正:指圣臣、良臣、忠臣、智臣、貞臣、直臣。②六邪:指具臣、諛臣、奸臣、讒臣、賊

臣、亡國之臣、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萬國咸A寧B一人C有慶D必藉忠E良F作弼G無H為而化矣。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富,指使……富裕起來,“外連橫而斗諸侯”中的“斗”指……自相斗爭,兩者用法相同。

B.今,表假設,可譯為如果,與《歸去米兮辭》“覺今是而昨非”中的“今”詞義不相同。

C.貞觀是唐太宗的年號。年號是我國封建時代皇帝紀年的名稱,從秦始皇開始有年號。

D.疏,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名,是給皇帝的奏議,具體說就是臣子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非子認為,要讓天下得到治理,太平無事,就需要理順臣子與君主、兒子與父親、妻子與丈夫這三

種秩序。

B.韓非子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舉了兩個例子來說明,這兩個例子是齊國田氏奪取昌氏政權,宋國戴氏

奪取子氏政權。

C.孔子認為,舜的父親不能將舜當作兒子看待,舜的君主不能將舜當作臣子看待,是讓天下陷入混亂,

從而非常危險的事情。

D.在魏征看來,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要想使家庭和睦,就需要了解兒子;作為一國之主的國君,要想使

天下平安,就需要了解臣子。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然則父有賢子,君有賢臣,適足以為害耳,豈得利焉哉?

(2)因其材以取之,審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長,掩其所短。

14.請概括韓非和魏征的觀點,并陳述你的觀點。

【答案】10.BDG11.C12.C

13.(1)這樣說來,那么父親有賢子、君主有賢臣倒恰好成了禍害,哪里還能得到什么好處呢!

(2)根據他們的才能選拔他們,考察他們的能力任用他們,發揮他們的長處,回避他們的短處。

14.韓非反對賢人治國,主張依法治國;魏征主張賢人治國。我的觀點:要賢人治國與依法治國并重。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天下安寧,君主坐在朝廷上受萬民朝拜,必須要依靠忠臣良將的輔佐,君主不必操勞天下就可無為

而治。

“萬國咸寧”中,“萬國”是主語,“咸寧”是謂語,句子結構完整,“咸寧”后斷開,即B處;

“一人有慶”中,“一人”是主語,“有”是謂語,“慶”是賓語,句子結構完整,“有慶”后斷開,即

D處;

“作弼”是“忠良”的謂語,“無為”前省略主語“君王”,主語前停頓,即G處。

故在BDG三處斷句。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詞多義現象的能力。

A.正確。句意:家境貧窮時他能使家業富裕起來。/對外實行連衡策略使諸侯自相爭斗。

B.正確。表假設,如果;現在,今天。句意:如果有了賢子卻不孝敬父親。/覺悟到今天的做法正確,之

前的錯誤。

C.“從秦始皇開始有年號”錯誤。應該是從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

D.正確。

故選C。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C.“是讓天下陷入混亂,從而非常危險的事情”錯誤,將意思說反了。在孔子看來,舜品德高尚,所以舜

的父親不能將舜當作兒子看待,舜的君主不能將舜當作臣子看待。只有這樣,天下才會得到大治,從而太

平。

故選C。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然則”,這樣,那么;“適",恰好;"豈",哪里。

(2)“因”,根據;“審”,考察;“掩”,回避。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

由原文“故曰:上法而不上賢”可知,韓非反對賢人治國,主張依法治國;

由原文“萬國咸寧,一人有慶,必藉忠良作弼,無為而化矣”可知,魏征主張賢人治國。

我的觀點:要想使國家治理得好,必須有明確嚴格的制度,要依法治國,但也得有很好地執行各項制度的

賢人,二者缺一不可,要賢人治國與依法治國并重。

參考譯文:

材料一:

我聽說:“臣子侍奉君主,兒子侍奉父親,妻子侍奉丈夫。這三種秩序理順以后,天下就能得到治

理;如果違背了這三種秩序,天下就會混亂。這是天下的正常法則。”英明的君主,賢能的臣子,只要不

改變這個法則,那么即使君主不夠賢明,臣子也不敢侵奪他的權位。現在尊尚賢人、任用智者沒有一定之

規,都是違背孝悌忠順之道的,可是天下人卻總認為是治國之道。正因如此,在齊國田氏得以奪取呂氏政

權,在宋國戴氏得以奪取子氏政權。這些人都是有才能又有智慧的人,哪里是既愚蠢又不賢的人呢?由此

看來,廢棄常道去尊尚賢人就會發生混亂,舍棄法制而任用智者就會產生危險。所以說:要尊尚法制而不

能尊尚賢人。

古代記載說:“舜面對父親瞽嗖的朝見,表現出局促不安的樣子。孔子說:'在那種時候,真危險

啊,天下危險之極!像舜這樣道德高尚的人,父親當然不能再把他當兒子看待,君主當然不能再把他當臣

子看待。'我認為:孔子根本不懂什么是孝悌忠順之道。既然這樣,那么難道道德高尚的人,在朝廷就不

能做君主的臣子,在家里就不能做父親的兒子嗎?父親之所以希望有賢惠的兒子,是因為家境貧窮時他能

使家業富裕起來,父親精神痛苦時他能使父親高興起來;君主之所以希望有賢能的臣下,是因為國家混亂

時他能夠把國家治理好,君主卑下時他能夠加以尊崇。如果有了賢子卻不孝敬父親,那么父親居家夠痛苦

的;有了賢臣卻不效忠君主,那么君主權位也夠危險的。這樣說來,那么父親有賢子、君主有賢臣倒恰好

成了禍害,哪里還能得到什么好處呢!所謂忠臣,應該是不使君主處于危境的人;所謂孝子,應該是不非

議他父母的人。

材料二:

貞觀十四年,特進魏征上疏說:“臣聽說,了解臣子的沒有誰能夠趕得上君主,了解兒子的沒有誰能

夠趕得上父親。父親如果不了解兒子,就無法使一家和睦;君主如果不了解臣子,就不能使天下一統。天

下安寧,君主坐在朝廷上受萬民朝拜,必須要依靠忠臣良將的輔佐,君主不必操勞天下就可無為而治。然

而現在的群臣當中,很少有正直清白、才能卓越的人,大概是對他們要求得不嚴,磨礪得不夠的緣故吧。

如果用公正無私、忠心報國來勉勵他們,用樹立遠大理想來要求他們,他們便可各有職責,各自施展其才

能并實行他們的主張。顯貴時要觀察他們所舉薦的人,富裕時要觀察他們所蓄養的門客,閑居時要觀察他

們喜好什么,親近時要觀察他們所說的話,窮困時要觀察他們不屑接受的東西,貧賤時要觀察他們不屑去

做的事情。根據他們的才能選拔他們,考察他們的能力任用他們,發揮他們的長處,回避他們的短處。用

‘六正’來引導他們上進,用‘六邪’來使他們警戒,這樣,即使不嚴格要求,他們也會刻苦自勵;用不

著規勸,他們也能努力自勉。”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

李賀

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殺人。

復宮深殿竹風起,新翠舞衿凈如水。

光風轉①蔥百余里,暖霧驅云撲天地。

軍裝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②暖。

曲水漂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

【注】①轉:催發。②夾城:唐玄宗時所筑的從皇宮通向曲江等游樂地的復道。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從深宮的暮春生活出發寫三月景致,可謂與眾不同,不落俗套。

B.第二句言“愁殺人”,是因為城內百花吐艷,綠柳成蔭,春天即將過去。

C.三、四兩句將修竹與宮女相連,兩個形象交映迭現,可謂新穎別致。

D.七、八兩句寫宮女們不愛紅裝愛武裝,在春三月打著錦旗到野外操練。

16.本詩運用的藝術手法是:由遠及近,由表及里,層層渲染,最后點題。試結合全詩給以說明。

【答案】15.D16.詩人落筆由遠及近,這就是先以“滿眼春”總括,繼之寫“花城柳暗”的暮春;然后

由表及里,轉向宮廷內的新竹,隱隱和起舞的宮女相映。照理不該離開宮廷的活動了,但又寫了蕙草繁茂,

暖霧撲天,看似與后面的事物有點脫節,實是為宮廷郊外春游做鋪墊和渲染。然后寫“軍裝宮妓”“搖搖錦

旗”的浩蕩大軍,繼續渲染,最后將“好景不長”之意和春將逝去融合在一起,也就是以嘆春時、嘆時事的

深沉感嘆作結。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

D.“在春三月打著錦旗到野外操練”說法有誤。這幾句說的是宮女們描眉畫目,穿上軍裝,簇擁著帝王,

模擬著出征去春游,一路上錦旗飄搖,使得夾城喧鬧不息。

故選D。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作品的表現手法和結構技巧的能力。

詩歌中,“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殺人”描寫的是詩人遠觀所見的“滿眼春”,此后,則將視角逐

漸拉近,展現這座城市“花城柳暗”的暮春場景。可見這里是由遠及近的描寫。但這些畢竟只是對春城外

表的描繪。

此后,詩人則由表及里,通過“復宮深殿竹風起,新翠舞衿凈如水”一句,轉而進入宮廷內部的描寫,比

如展現宮廷內的新竹,隱隱和起舞的宮女相映。

而在此后一聯中,作者又轉換角度,放棄了對于宮廷內部的進一步描寫,而是展現蕙草繁茂,暖霧撲天的

自然景象,渲染出春日郊外的美麗場景。這一內容,看似跳脫出宮廷生活,與后面的事物有點脫節,實是

為宮廷郊外春游做鋪墊和渲染。因此,在后續語句中,作者重點刻畫“軍裝宮妓”“搖搖錦旗”的浩蕩大

軍,渲染宮女們描眉畫目,穿上軍裝,簇擁著帝王,模擬著出征去春游,一路上錦旗飄搖,使得夾城喧鬧

不息的熱鬧氛圍。

但到最后,作者不再描寫那熱鬧的游春場景,而是以“曲水漂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的蕭瑟景象,

將“好景不長”之意和春將逝去融合在一起,也就是以嘆春時、嘆時事的深沉感嘆作結,予以點題。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最能表現詩人追求人格獨立和精神自由的詩句是

(2)杜甫《登高》中使用疊詞表現深秋自然景象和長江氣勢詩句是“

(3)古人寫詩填詞,常常使用典故,以含蓄表達自己的思想,增加詩詞意蘊,如

【答案】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②.使我不得開心顏③.無邊落木蕭蕭下④.不盡長江

滾滾來⑤.周公吐哺⑥.天下歸心(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準確默寫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錯字詞有:“摧”“事”“蕭”“哺”“矣”。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站在進化的角度,Ao我們失去了尾巴,獲得了直立行走的便利,但也導致脊

髓發育先天缺陷的風險更高。我們進化出高度發達的大腦,但大腦與體重比卻是其他哺乳動物的6倍,使

得人類的難產率直線上升。

進化上,衡量物種的成功有適合度和繁殖能力兩大指標。

就適合度來說,7萬年前人類的祖先——智人從非洲草原開始遷徙,到如今足跡遍布全球。

B,這不值一提。人類無法適應的沙漠,動物可以;人類無法生存的高山,動物可

以;就連人類曾經一度無法到達的馬里亞納海溝,也發現了動物的痕跡。

①從繁衍后代的角度看,②人類更不屬于成功者。③智人已經存在了大約20~30萬年左右,④但這個

物種大部分的時間里種群一直比較稀少。⑤當前,人類的數量已達79億,⑥但那只是從一個小種群的人

口激增而來,⑦造成了現代人基因的高度相似,⑧個體之間的差異不足萬分之一。⑨如此低的遺傳多樣

性,甚至遠遠低于少數野生黑猩猩群體內部的基因變異,⑩我們在面對瘟疫來襲時非常脆弱。

18.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

字。

19.文中第四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

忌、O

【答案】18.A人類從來不曾完美;B但和其他生命相比

19.③重復。可刪掉“大約……左右”。修改:智人已經存在了20~30萬年

⑥表意不明。將“那”修改為“這”。修改:但這只是從一個小種群的人口激增而來

⑩成分殘缺。可在“我們”前補上“使得”。修改:使得我們在面對瘟疫來襲時非常脆弱

【解析】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

A這是一個句首總括句,從下文內容看,主要是說人類的進化是不完美的,應填:人類從來不曾完美。

B前面說“7萬年前人類的祖先一一智人從非洲草原開始遷徙,到如今足跡遍布全球”是說人類自身進化

的成功,下文“人類無法適應的沙漠,動物可以;人類無法生存的高山,動物可以;就連人類曾經一度無

法到達的馬里亞納海溝,也發現了動物的痕跡”比較指出不足,可見此處是與其它生物相比,應填:但和

其他生命相比。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③“大約20~30萬年左右”語意重復,不合邏輯,可刪掉“大約……左右”。

⑥“但那只是從一個小種群的人口激增而來”,“那”指代不明,將“那”修改為“這”。

⑩“我們在面對瘟疫來襲時非常脆弱”成分殘缺,與前句缺少銜接,可在“我們”前補上“使得”。

(二)語言文字運用n(本題共3小題,io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每年開春,家里總是從地窖里把保存了一個冬季的地瓜種一筐筐運到上面。在炕頭用土坯壘出長方形

的溫床,溫床里用肥土墊底,鋪上厚厚的細沙,再把地瓜種一排排擺好,然后覆上一層細沙。接下來的日

子里,每日噴水,給爐灶添柴,遢房里的地瓜種就會叢睡夢中醒過賽,慢慢拽生根發菱,_一簇簇、.一必必

的鰥嫩紈芽期.破沙士一,―邀出遨瞿欲通的荒臉。.

地瓜芽秧苗長到半尺后,就迎來了開春后的栽種季節。春雨后的莊稼地早已打好了地壟,大馬車裝滿

了地瓜芽苗,男女老少擔著水桶,扛著鐵鍬,一呼百應地匆匆走向山前山后的地瓜地里。

滿坡淺黃色的土壤,在陽光的直射下更顯厚重。這時候,地瓜芽的就充分顯現出來。原來

斜躺在壟上的纖細莖稈日漸挺拔,淺黃色的嫩芽利用一切時間蔓延鋪綠。雖然地皮早已干涸,但地瓜茅的

葉片翻卷擰成繩,貼伏在滾燙的地面,靠扎下的須根汲取大地深處的養分,并吮吸著夜晚空氣中有限的水

分,它們終于爬滿壟上壟下,用綠色的答卷無聲地回應著大自然的考驗。

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什么特點?好處是什么?

2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表達特別形象,試分析原因。

22.請在第三段橫線處填一個二字詞語,并說明理由。

【答案】20.這是一段說明性的文字,作者按照育種的先后順序進行說明,有條不紊,清晰明了,便于讀者

了解地瓜的育種過程。

21.(1)作者使用了擬人手法,賦予地瓜種以人的特點,比如“從睡夢中醒來”、“露出……笑臉”等。

(2)使用了疊詞,比如“一簇簇、一從叢”;

(3)注意形容詞的運用,比如“蔥翠欲滴”。

22.(1)倔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