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4八年級地理下冊第五六章學情評估新版新人教版_第1頁
福建省2024八年級地理下冊第五六章學情評估新版新人教版_第2頁
福建省2024八年級地理下冊第五六章學情評估新版新人教版_第3頁
福建省2024八年級地理下冊第五六章學情評估新版新人教版_第4頁
福建省2024八年級地理下冊第五六章學情評估新版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六章學情評估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共18小題,每小題3分,共5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圖6-1示意我國四大地理區域,讀圖完成1~3題。圖6-11.位于甲區域和乙區域分界線的山脈是()A.太行山 B.秦嶺 C.昆侖山 D.南嶺2.下列傳統民居位于丙區域的是()A.吊腳樓 B.四合院 C.蒙古包 D.土樓3.下列古詩所反映的景觀,與圖中四大地理區域對應正確的是()A.甲——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B.乙——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C.丙——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D.丁——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我最愛北國的秋天,枯黃的楊樹葉和鮮艷的楓樹葉隨風飄舞;果園里,山楂正紅,蘋果正香;田野里,棉花白,玉米黃……”根據材料對秋天的描述,完成4~5題。4.材料中描述的景觀最可能出現在下列哪一地形區()A.華北平原 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 D.長江中下游平原5.下列氣候資料圖與該地形區相吻合的是()東北三省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圖6-2為東北三省主要農作物分布圖,據此完成6~8題。6.判斷圖中陰影部分的糧食作物是()A.水稻 B.谷子 C.青稞 D.春小麥7.東北三省農業商品率高,但其農業耕作制度為一年一熟,主要原因是()A.緯度較高,氣候冷濕 B.距海洋較近,降水充沛C.山環水繞,林區廣大 D.東北三省工業結構單一8.東北三省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的主要原因是()①耕地面積廣大②人口數量相對較少③適合大型農場規模化經營④糧食產量大、商品率高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圖6-2圖6-3東北地區擁有我國最大的平原,資源豐富,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圖6-3為東北地區略圖,據此完成9~10題。9.該地區分布著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A.遼中南工業基地 B.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C.京津唐工業基地 D.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10.關于振興東北的措施,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大力開發森林資源,促進木材貿易 B.將采礦業作為支柱產業C.發揮資源優勢,引進高耗能、高耗材產業 D.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低耗能、高附加值產業“北方那消失了的一抹黃色,就是荒涼的黃土高原,面積要占全省版圖的百分之四十五”;“展現在眼前的這幾百里綠色平原,當然是全省的‘白菜心’了”;“南邊云霧繚繞的蔚藍色山巒,是亞細亞兩個龐大水系的分水嶺”。這是某文學作品中對陜西省三種截然不同地貌的描述。據此完成11~12題。11.下列關于材料中“蔚藍色山巒”和“白菜心”的描述,正確的是()A.山巒是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B.“白菜心”是陜西省經濟最發達的地區C.“白菜心”年降水量大于800mmD.山巒處于板塊交界處,多地震12.黃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黃土風情”主要有()①窯洞②越劇③信天游④白羊肚手巾⑤手鼓舞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圖6-4為我國北方地區輪廓圖和兩幅氣候資料圖,讀圖完成13~15題。圖6-413.下列有關圖中四列山脈的敘述,錯誤的是()A.①山脈東西兩側農業類型差異大B.②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C.③山脈東西兩側耕地類型差異大D.④山脈南北兩側主要的糧食作物不同14.下列有關圖中內容的敘述,正確的是()A.齊齊哈爾冬季寒冷且漫長B.甲地區有肥沃的黃土地C.北京所在地的耕作制度為一年三熟D.丙地區耕地比乙地區多15.下列描述中,符合北方地區自然環境特征的是()A.有色金屬礦產資源豐富 B.河湖眾多,水網縱橫C.屬于溫帶季風氣候 D.深居內陸“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之一。圖6-5為京津冀城市一體化示意圖,讀圖完成16~18題。圖6-516.在京津冀一體化體系中()A.產業主要由河北區域流向京津兩區域B.資源主要由京津兩區域流向河北區域C.技術主要由河北區域流向京津兩區域D.產業主要由京津兩區域流向河北區域17.北京建設知識型區域的優勢是()A.歷史文化悠久 B.科研院校眾多C.礦產資源豐富 D.地理位置優越18.在一體化背景下,天津應重點發展()A.知識型區域 B.加工型區域C.資源型區域 D.貿易型區域二、綜合題(共3題,共46分)19.“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全國各地不光有五谷豐登,還有瓜果飄香,魚兒滿倉。圖6-6分別是中國省級行政區域圖(圖a)和各地展板圖(圖b)。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6分)ab圖6-6(1)圖a中甲、乙、丙三省區的朋友參加“豐收節”活動。他們帶來了家鄉的特色農產品,并制作了展板(圖b)介紹家鄉。根據展板內容填空:與A展板對應的是________,此省區的主要地形類型是______________;C展板介紹的省區夏季氣溫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2)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B展板所示地區的耕地類型是____________,適宜發展__________(農業部門),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省區也是我國重要的水稻產區,這里適宜種植水稻是因為屬于______________(氣候類型),水熱條件優越。(4)“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請你提出一條符合甲省區可持續發展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圖6-7中圖a是黃土高原地區示意圖,圖b是延安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圖c是黃土高原地區某省農產品產量與銷售變化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圖6-7(1)黃土高原位于A________山脈以北,內蒙古高原以南,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2)黃河源頭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_____地區,該地區發展種植業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3)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氣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成語“涇渭分明”的典故源自________省,該省水土流失尤為嚴重,其土地利用類型的調整方向是____________,農業部門的發展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中軸線——北京老城的靈魂和脊梁】材料一2022年,北京中軸線申遺進入加速階段。北京中軸線北起鐘鼓樓,南至永定門,貫穿老城南北,直線距離長約7.8千米,是我國現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中軸線,也是世界上現存最長、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軸線,被稱為“北京老城的靈魂和脊梁”。北京中軸線是中華文明和文化傳統的獨特見證,申遺帶來的不僅是保護,而是一個城市特征的彰顯,更是一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力量。材料二圖6-8分別是北京市示意圖,北京中軸線示意圖。圖6-8(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山脈:A________;運河:B________;直轄市:C________。(2)概括北京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征。(4分)(3)說出北京中軸線的起止點及延伸方向。(4分)(4)請你列舉兩例北京中軸線附近的名勝古跡。(2分)

答案一、1.B2.C3.C點撥:A項反映的是南方地區的景觀,應為乙;B項反映的是西北地區的景觀,應為丙;C項反映的是西北地區的景觀,應為丙;D項反映的是南方地區的景觀,應為乙。4.A5.B點撥:第4題,根據材料中提到的樹種、水果、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可判斷該地位于北方地區,主要地形區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因此材料中描述的景觀位于華北平原。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分布在南方地區,塔里木盆地分布在西北地區。第5題,由上題可知,該地形區為華北平原,位于我國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區,屬于暖溫帶,氣候類型為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分布在7、8月份,可排除A、C;D最冷月氣溫低于-15℃,更符合緯度較高的東北地區的氣候特征。6.D7.A8.D點撥:第6題,讀圖可知,圖中的陰影部分位于我國的東北平原,該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春小麥。第7題,讀圖可知,東北三省緯度較高,氣候冷濕,該地區主要屬于中溫帶,農業耕作制度為一年一熟。第8題,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東北三省耕地面積廣大,人口數量相對較少,適合大型農場規?;洜I,糧食產量大、商品率高,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①②③④正確。9.A10.D11.B12.C13.C14.A15.C16.D17.B18.B二、19.(1)乙平原海拔高(地勢高)(2)水田種植業一年兩熟至三熟(3)亞熱帶季風氣候(4)合理放牧;建立自然保護區;退耕還林、還草等(寫出一條即可)點撥:(1)A展板介紹的是黑龍江省,對應的省區是乙,這里的地形以平原為主;C展板介紹的是西藏自治區,該地區由于海拔高(地勢高),夏季氣溫低。(2)B展板介紹的是廣東省,耕地類型以水田為主,適合發展種植業,緯度低、熱量充足,作物熟制是一年兩熟至三熟。(3)丙對應的是廣東省,是我國重要的水稻產區,這里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優越,適合水稻生長。(4)甲對應的是西藏自治區,近年來由于過度放牧、亂采濫挖等不合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