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變電站二次系統第1部分:要求_第1頁
2024變電站二次系統第1部分:要求_第2頁
2024變電站二次系統第1部分:要求_第3頁
2024變電站二次系統第1部分:要求_第4頁
2024變電站二次系統第1部分: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范圍 1規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1縮略語 2通用原則 2總體架構 3體系分層 3站內通信 3主子站通信 3安全架構 4主要設備及功能要求 4可靠性要求 4互聯互通要求 4網絡安全要求 4功能集成要求 5附錄A(資料性)變電站二次系統基本架構示意圖 6I——1——2——3——4——5——6——7——8——9——10III變電站二次系統第1部分:通用要求范圍35kV(規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7626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GB/T26865.2電力系統實時動態監測系統第2部分:數據傳輸協議DL/T364光纖通道傳輸保護信息通用技術條件DL/T476電力系統實時數據通信應用層協議DL/T634.5104遠動設備及系統-第5-104IEC60870-5-101網絡訪問DL/T860(所有部分)電力自動化通信網絡和系統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變電站二次系統substationsecondarysystem由具備采集、測量、保護、控制、通信、監測、巡視、計量等功能的設備及軟件構成,實現對電網3.2變電站二次設備注:如采集執行設備、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監控主機、輔助監控設備、計量裝置等。3.3網絡安全防護體系 substationcybersecurityprotectionarchitecture為保障變電站二次系統的網絡空間安全而建立的一整套由安全防護、安全監測、安全響應、安全評估四部分組成的綜合安全防護體系。13.4站內監控系統substationmonitoringandcontrolsystem站內監控系統具有監控功能及巡視功能,實現繼電保護裝置、安全自動裝置、測控/PMU裝置、錄3.5實時網關機I3.6服務網關機II3.7輔助監控設備3.8集中監控系統centralizedmonitorandcontrolsystem實現所接入變電站一次設備、二次設備、輔助設備的集中監控技術支持系統,對設備的運行監視、操作與控制、操作防誤、監控助手、業務管理和遠程智能巡視等業務提供技術支持。3.9電氣操作防誤preventingelectricmal-operation)防止高壓電氣設備及其附屬裝置誤操作。縮略語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5G:第5代移動通信技術(5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CMS:通信報文規范(CommunicationMessageSpecification)GOOSE:通用面向對象的變電站事件(GenericObjectOrientedSubstationEvents)LoRa:遠距離無線電(LongRangeRadio)PMU:同步相量測量裝置(PhasorMeasurementUnit)SV:采樣值(SampledValue)WIFI:移動熱點(WirelessFidelity)通用原則變電站二次系統宜優先遵循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先進適用、集約高效的技術原則。2變電站二次系統應支撐調度中心對電網運行監視與控制需求,支撐變電站一二次設備和輔助設備集中監控、遠程智能巡視及設備管理需求,支撐電量數據采集和變電站計量設備狀態監控需求。變電站二次系統宜采用標準規范的模型和統一的通信協議。變電站二次系統應滿足網絡安全防護要求,遵循結構安全防護基本原則,加強設備本體安全、網絡安全監測和應急響應,提高主動安全免疫能力,實現二次系統立體安全防護。變電站二次系統各層級操作應具備完善的防誤閉鎖功能。GB/TXXXX.10-XXXXGB/TXXXX(所有部分)-XXXX總體架構體系分層變電站二次系統按照邏輯功能劃分為站控層、間隔層及過程層,各邏輯功能由相關物理設備實現。站控層設備主要包括監控主機、防誤主機、綜合應用主機、巡視主機、數據通信網關機等,完成數據采集、數據處理、狀態監視、主站通信、設備控制、運行管理等功能。間隔層設備主要包括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測控裝置、PMU過程層設備主要包括采集執行設備以及實現一次設備狀態信息監測的設備等,支持或實現電測量信息、設備狀態信息和變電站運行環境信息的采集和傳送,接受并執行各種操作與控制指令。站內通信宜采用工作可靠、結構簡單、易于維護的通信網絡架構,滿足實時性和可靠性要求。站控層設備與間隔層設備、站控層設備之間以及間隔層設備之間的數據交互采用有線以太網,物理拓撲采用組網連接方式。間隔層保護、控制設備與過程層采集執行設備之間的數據交互采用以太網,物理拓撲可采用點對點直連方式,也可采用組網連接方式。WIFI、5G、LoRa應采取適當措施降低同一個物理網內不同邏輯鏈路數據之間的相互影響,GOOSE、SVGB/TXXXX.3-XXXXCMS主子站通信變電站應支持與遠方主站通信交互,為不同主站系統提供所需數據、模型和服務,并接受遠方主站下發的控制與調節指令。應采用安全可靠的通信協議,支持鏈路監測和報文重傳,通信過程不應誤發或丟失通信數據。3變電站上送數據宜具有數據品質與時標。應根據安全分區原則配置變電站數據通信網關機和遠方主站的前置機,宜采用安全認證與白名單等手段,確保通信過程安全。變電站通信網關機、遠方主站前置機、數據網通道等宜冗余配置,使用主備或并列運行方式,任一環節故障不應導致變電站與遠方主站間的通信中斷。變電站與不同的遠方主站間的通信通道應相對獨立,通道配置參數和通信過程應互不影響。變電站通信網關機、遠方主站的前置機應完整解析通信過程的所有報文,校核通信數據的正確性,不應使用代理和透明轉發方式。安全架構應構建安全可靠的網絡,并識別二次系統在生產控制、信息管理、無線接入、運維調試等結構性邊界,遵循“安全分區、網絡專用、橫向隔離、縱向認證”的基本原則。/PMU主要設備及功能要求可靠性要求裝置的工作電源發生中斷、突升或突降、緩升或緩降等異常情況時,裝置不應誤動作或誤發信號。裝置應采用模塊化硬件結構,低功耗設計,應采用無風扇自然散熱方式。GB/T17626裝置宜采用成熟、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統,按模塊化、平臺化設計,便于整定、調試和運行維護。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除出口繼電器外單一元件損壞不應造成保護裝置誤動作。互聯互通要求GB/TXXXX.2-202X、DL/T634.5104DL/T860(所有部分)GB/T26865.2GB/TXXXX.2-202X、DL/T634.5104、DL/T476DL/T860(所有部分)等標準傳輸自身狀態類、分析類以及圖模類等數據。數據通信網關機采集和傳輸變電站站控層、間隔層的設備及系統信息應符合直采直送原則。網絡安全要求應加強設備的訪問控制、數據保密、記錄審計等安全措施,排除設備自身的安全漏洞風險,提高設備的本體安全防護能力。4應加強對業務過程的角色權限、通信服務端口、防誤校驗,操作時效等安全管控措施,并實施調試帶外管理,構建業務功能的安全防護能力。應加強對二次系統運行過程中的安全事件和系統日志的采集,實現對系統不同層級、不同種類設備的網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