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級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專業代碼:460113)
人才培養方案
二〇二一年
目錄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1
(一)專業名稱.......................................................................................................1
(二)專業代碼.......................................................................................................1
二、入學要求...................................................................................................................1
(一)招生對象.......................................................................................................1
(二)招生類型.......................................................................................................1
三、修業年限...................................................................................................................1
四、職業面向...................................................................................................................1
(一)職業面向.......................................................................................................1
(二)核心崗位與職業能力分析...........................................................................1
五、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2
(一)培養目標.......................................................................................................2
(二)培養規格.......................................................................................................2
六、人才培養模式...........................................................................................................4
七、課程體系...................................................................................................................7
(一)課程設置.......................................................................................................7
(二)課程要求.....................................................................................................10
八、教學進程安排.........................................................................................................16
(一)專業教學活動安排.....................................................................................16
(二)學時分配.....................................................................................................16
(三)素質養成教學進程安排.............................................................................17
(四)就業創業教育安排.....................................................................................18
九、畢業條件.................................................................................................................19
十、學分替代.................................................................................................................19
十一、繼續專業學習深造建議.....................................................................................19
十二、實施保障.............................................................................................................20
(一)師資隊伍.....................................................................................................20
(二)教學設施.....................................................................................................21
(三)教學資源.....................................................................................................21
(四)教學方法.....................................................................................................21
(五)學習評價.....................................................................................................22
(六)質量管理.....................................................................................................24
十三、人才培養方案專家論證.....................................................................................26
附錄1:人才需求和專業改革調研報告......................................................................27
附錄2:素質教育拓展項目及學分表..........................................................................33
附錄3:證書項目及獎勵學分表..................................................................................35
附錄4:公共拓展學習領域課程..................................................................................36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一)專業名稱:模具設計與制造
(二)專業代碼:460113
二、入學要求
(一)招生對象
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者。
(二)招生類型
文理兼收
三、修業年限
三年(全日制)
四、職業面向
(一)職業面向
表1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職業面向
所屬專業大類所屬專業類對應行業主要職業類別主要崗位群或技
(代碼)(代碼)(代碼)(代碼)術領域舉例
裝備制造大類機械設計制造類專用設備制造業機械工程技術人員模具制造工;
(56)(5601)(35)(2-02-07);模具設計員;
工裝工具制造加工成形工藝員;
人員(6-18-04)模具生產管理員
注:所屬專業大類及所屬專業類應依據現行專業目錄;對應行業參照現行的《國民經濟行業分
類》;主要職業類別參照現行的《國家職業分類大典》;根據行業企業調研,明確主要崗位類別(或
技術領域)。
(二)核心崗位與職業能力分析
表2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核心崗位與職業能力分析
崗位典型工作任務職業能力核心支撐課程
對模具進行裝配,
1.機械制圖與
并能對裝配中出現的1.CAD
獨立承擔或作為團隊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
問題提出解決方法2.
成員承擔中等復雜程3.機械零件普通加工(含模具鉗工實
模具制造塑料沖壓成型設備
1.2.,度的塑料沖壓成型訓)
崗位的操作\
模具的裝配、調試、模具零件的數控加工
塑料沖壓模具安4.
3.,修理等機輪換
裝、調試、修理的操5.
塑料模具設計與制造
作6.
1
崗位典型工作任務職業能力核心支撐課程
1.成型設備的操作
2.模具安裝、調試的
操作
.設備操作獨立承擔成型設備的成型設備操作與維護
2編制常用塑件的成1.
崗位3.操作、調試、修理等機械設備控制基礎
型工藝2.
4.安全操作規程及應
急方案處置
1.設計中等復雜程度
的塑件成型模具1.塑料模具設計與制造
常用塑件的成型工獨立承擔或作為團隊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
模具設2.2.
3.藝編制成員承擔中等復雜程模具
計、生產工3.CAD/CAM
中等復雜程度的沖度的塑件沖壓成型產品造型與結構設計
藝崗位3.,4.
壓件模具的設計模具的設計5.模具材料與熱處理
4.常用沖壓件的成型6.壓鑄模具設計
工藝編制
五、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陜西裝備制造業、國防科技工業及區域經濟
建設發展需要,掌握模具相關產品生產和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專
業知識,能夠進行模具產品生產、檢驗、生產管理、質量管理及產品營銷服務等方面
的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能從事生產、
建設、管理、服務等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二)培養規格
1.素質結構
(1)基本素質
1)思想道德素質
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
想信念,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法治觀,自尊、自愛、自立、自強,
遵守法紀,尊重他人,恪守職業道德,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
接班人。
2)心理素質
培養學生具有頑強的意志,良好的情緒狀態,完整和諧的健康人格,能正確認識
自我和接納自我,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及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的能力。
3)身體素質
生理健全、身體健康,達到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發布的“大學生體質健康
標準”相應要求,能勝任現場工作的需要。
4)文化素質
2
對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人文社會科學有一定了解,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
審美情趣、人文素養;具有一定的與本專業技術應用相關聯的高等數學、物理學等自
然科學素質和實踐驗證、創新應用等方面的工程素質或技術素質。具備“愛國奉獻,艱
苦奮斗;攻堅克難,精益求精;開拓創新,追求卓越”的國防精神。
(2)職業素質
1)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質;
2)具有投身國防事業的無私奉獻精神、追求卓越的精神;
3)具有勤奮苦干、愛崗敬業的精神;
4)具有較強語言表達能力、文字組織能力、社會溝通能力;
5)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6)具有“愛國奉獻,艱苦奮斗;攻堅克難,精益求精;開拓創新,追求卓越”的國
防精神。
2.知識結構
(1)基礎知識
1)掌握較扎實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
2)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3)掌握人文、道德和法律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4)掌握計算機應用與信息檢索的基本知識。
(2)專業知識
1)具有機械制圖基礎理論知識;
2)模具設計與制造的基本理論與知識;
3)常用的成型設備與模具制造的機械設備基本知識;
4)具有模具CAD/CAM的基本知識;
5)了解先進制造技術。
3.能力結構
(1)基本能力
1)與人交流能力
具有良好的心態和換位思考的寬廣胸懷,尊重他人,誠以待人,能夠敏銳發現共
同的話題和興趣,運用巧妙的方式和對方溝通。
2)與人合作能力
牢固樹立團隊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的觀點,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觀點與處境,能評價
和約束自己的行為,能綜合地運用各種交流和溝通的方法進行合作。
3)解決問題能力
3
具有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運用所學的綜合知識去努力思考、積極探索,并且創
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4)革新創新能力
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精深的專業技能,具有高超的學習能力、敢于冒險的勇氣
和敏銳的洞察力,堅持不懈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5)自我學習能力
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能夠快速查閱專業的相關資料和文獻,能夠快速自學專業領域的一些前沿知識和技能。
具有自主學習、自我提高的能力,具有自我控制、管理與評價的能力。
6)信息處理、數字應用能力
能根據專業領域的需要,運用多種媒介、多種方式采集、提煉、加工、整理信息。
掌握專業所需的計算方法,對數據進行處理,并對專業問題進行分析、預測和評價。
7)實踐動手能力
能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及時、正確地處理生產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能積極主
動地解決所在崗位的技術難題,具有勤于思考,樂于探索,發現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專業能力
1)機械識圖與制圖的能力;
2)編制成型工藝及模具零件機械加工工藝的能力;
3)成型設備與模具零件加工設備的操作、調試、維護的能力;
4)模具零件質量檢驗、分析、處理的能力;
5)模具相關軟件應用能力;
6)生產現場組織管理與技術管理的能力。
7)具有閱讀有關技術資料,拓展學習本專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
六、人才培養模式
實行“基于工作過程、虛實結合、學做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條主線——以模具職業崗位要求為主線形成學習領域,開發職業課程。合理組
織各個教學環節,形成教學團隊,不斷開發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的實驗實訓基地;
2)四個領域——教學環節分為公共基礎學習領域→專業一般學習領域→專業綜合
學習領域→專業拓展學習領域;
3)虛實結合——設立技能操作訓練(工種輪換實訓)、結構認識性虛擬仿真實訓
等。
“虛實結合”教學方法,通過“理論學習→仿真訓練→崗位實操”能力進階,實行“雙
證書”制,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人才培養模式見圖1。
4
企業實操
仿真訓練
邊做邊學專業綜合
能力訓練
實操+仿真專業核心、
綜合能力
訂單企業訓練
理論學習專業核心
專業基礎、學習
核心技能
公共基礎、訓練
專業一般、
專業核心
“理論學習—仿真訓練—崗位實操”能力進階
圖1人才培養模式圖
理論學習:指專業基礎學習領域、專業一般學習領域、專業核心學習領域及專業
拓展學習領域相關理論課程的學習。在此階段,始終貫穿“教、學、做”于一體的教學
模式,遵循學生認知規律,靈活應用講授法,項目導向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
任務驅動法,現場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安排課程內容,使學生在“做
中學”,從而實現知識及能力的逐級遞進和提升。
仿真訓練:《模具CAD/CAM》、《模具零件的數控加工》、《冷沖模設計與制造》、
《塑料模具設計與制造》等教學課程,由校內專業教師與企業能工巧匠共同擔任指導
教師,訓練內容涉及工藝流程、操作規范、設備原理等多方面知識。學生利用UG、Power
mill等軟件進行設計,完成仿真加工、模擬操作等訓練內容。
崗位實操:在校內理論學習、技能訓練及仿真訓練的基礎上,在訂單培養所對應
的企業崗位進行生產實習及頂崗實習,進行和企業產品生產相適應的專業核心課程學
習,形成“邊工作邊學習,為工作而學習”的教學模式。頂崗實習時,企業的能工巧匠
擔任指導教師,學生在實習基地以職業人的身份參與企業生產活動,承擔工作崗位規
定的責任和義務,增加了學生對生產過程——包括工藝流程、生產設備、規章制度等
的切身認識,使學生及時掌握最新工藝和技能,強化學生的專業能力、協作精神和責
任意識,使學生的課堂知識真正轉化成工作能力。并把與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相關的
5
國家職業資格考試融入實習,要求學生獲得相應的職業技能資格證書,實現人才培養
規格與社會用人單位崗位需求的最大限度符合。
6
七、課程體系
(一)課程設置
表3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設置表
課程課程學期一二三四五六課時分配
課程序目標考試
代碼類型理論教學周數1212.51513.5919
類別號學分講課實踐合計學期
課程名稱周課時或教學周數
1312019827A1.5思想道德與法治(一)218422
2312019828A1.5思想道德與法治(二)222426
3312019810A2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一)226430
4312019820A2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二)226430
5313010110B2體育(一)2141630
6313010220B2體育(二)2141630
7313010330C2體育(三)------4848
8204024125A1.5入學教育①2424
9313011111B4軍事理論與訓練②36112148
公共10311020104A3高等數學(理工類)448481
基礎11311020108A2應用數學23030
學習12311030110A3實用英語(一)448481
領域
16312029903A1大學生創業與就業教育(二)23232
19312019822A0.5形勢與政策(二)188
20312019823A0.5形勢與政策(三)188
21312019824A0.5形勢與政策(四)188
22106050021A2大學生健康教育23232
7
課程課程學期一二三四五六課時分配
課程序目標考試
代碼類型理論教學周數1212.51513.5919
類別號學分講課實踐合計學期
課程名稱周課時或教學周數
23311039241A1中華經典誦讀--1212
24106050003C1.5社會實踐--
25301033303B2.5機械制圖(一)42812401
26301033304B2.5機械制圖(二)42812402
27304039709B2.5機械工程基礎(一)44040
28304039710B2.5機械工程基礎(二)440402
專業29302021203B3機械設備控制技術448482
基本30301054302B2.5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440402
學習31304090025B2.5沖壓與塑料成型設備436440
領域
32303020500C1.5熱工實習①2424
33301060411C4.5車銑刨磨實習③7272
34304090026C3模具鉗工實訓②4848
35304030109C3機械零件課程設計②4848
36304090024C3模具設計師②4848
372040274205C1.5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技能訓練①2424
38304090003B2.5模具CAD/CAM(一)42020403
39304090005B2.5模具材料選擇與熱處理440404
40304090006B2.5模具零件普通加工440403
41304090007B2.5模具零件數控加工44040
專業
42304090008B4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一)44020603
核心
43304090010B4塑料模具設計與制造(一)44020603
學習
領域44304090012B3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二)43210424
45304090011B3塑料模具設計與制造(二)43210424
46304090004B2.5模具CAD/CAM(二)42020404
47304090014C3成型與模具拆裝實訓②4848
48301100001C4.5數控編程與電加工實訓③7272
49304090015C1.5冷沖模課程設計實訓①2424
8
課程課程學期一二三四五六課時分配
課程序目標考試
代碼類型理論教學周數1212.51513.5919
類別號學分講課實踐合計學期
課程名稱周課時或教學周數
50304090016C1.5塑料模課程設計實訓①2424
51304090017C1.5模具CAD/CAM實訓①2424
52304090044C10畢業設計與答辯⑦168168
53304090045C18頂崗實習6個月40440480
54304090046A1畢業教育①2424
55304090019A2模具價格估算432325
專業56304090020A2壓鑄模與其他模具設計432325
拓展57304090021A2逆向工程與快速成型43232
學習58304090013A1.5模具專業英語22626
領域
59304090022A1.5模具CAE22626
60304090023A2現代模具企業生產管理43232
公共拓展學習領域4+2公共選修課+美育選修課公共拓展學習領域體系44+1624+16100
素質教育拓展領域素質教育拓展體系
合計1602630272416137614242800
注:1.表中“-”表示課外執行,“①”表示以周為單位的教學安排,“A”為理論課程,“B”為理實一體化課程,“C”為實踐課程。
2.表中公共基礎學習領域課程及專業核心學習領域和專業拓展學習領域部分課程總課時已限定,按表中標記執行,在修訂過程中總
課時不能變動。周課為建議周課時,各專業根據教學進程可適當調整安排。
9
(二)課程要求
1.公共基礎學習領域
(1)思想道德與法治(48學時,3學分)
主要講授馬克思主義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與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關系,幫助學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
價值觀,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中國精神,尊重和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提升思想道
德素質和法治素養。每學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活動,計8學時。
(2)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60學時,4學分)
主要講授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產生的馬克思
主義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幫助學生理解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
的科學體系,引導學生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
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堅定“四個自信”。
(3)體育(108學時,7學分)
主要開設田徑、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跆拳道等內容,
共計60學時。通過學習鍛煉,使學生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培養學生具有強健
的體魄,充沛的精力,保證學習順利進行,并為現代化建設多做貢獻。每學期開展相
應的專項體育活動,計48學時。共計108學時,7學分。
(4)入學教育(24學時,1.5學分)
通過學業指導、理想信念教育、安全教育、以及依托國防教育基地開展的國防教
育等入學教育環節,幫助學生了解學校規章制度,懂得自己所肩負的使命,增強事業
心和使命感,明確大學期間的主要任務,樹立遠大的學習、生活目標,提升自身的綜
合素質和愛國主義情懷。
其中,安全教育計4學時,幫助學生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和
安全防范技能,消除各種安全隱患。
(5)軍事理論與訓練(148學時,4學分)
通過軍事理論講授、軍事技能訓練等,幫助學生了解軍事思想的形成與發展過程,
正確認識我國的周邊安全環境和安全策略,增強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提高政治
思想覺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強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增強組織紀律性,
自覺履行國防義務。
(6)實用英語(96學時,6學分)
在中等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在職場環境下運用英
語的基本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和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學生的學習
10
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為提升學生的就業競
爭力及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必要的基礎。
(7)數學(78學時,5學分)
主要講授函數與極限,導數與微分,積分、微分方程、行列式與矩陣、級數、概
率與數理統計、積分變換和數學實驗等內容,各模塊各有側重。主要目的是進一步培
養學生邏輯思維與推理能力、提高其運用數學方法和技巧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8)計算機應用基礎(48學時,3學分)
具備計算機的初步知識;掌握微機的基本操作能力;掌握操作系統的有關知識及
使用能力;掌握文字處理軟件Word的使用;初步掌握電子表格軟件Excel的使用;了
解計算機病毒知識及處理方法;具有計算機網絡的初步知識。
(9)大學生創業與就業教育(64學時,4學分)
1)職業生涯規劃環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指導學生通過審慎的選擇
走上一條既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又適合自己發展的成功之路;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
我,根據自己的特長、心理素質、知識結構選擇能發揮自己特長和潛能的職業;通過
學習,掌握基本的職業道德和基本職業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職業
生涯規劃環節計16學時,1學分。
2)創新創業環節幫助學生掌握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所需要的基本知識;使學生具
備必要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創新、創業觀念,主動適應國家
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的全面發展需求,正確理解創業與職業生涯發展的關系,自覺遵
循創業規律,積極投身創業實踐。創新創業環節計32學時,1學分。
3)就業指導環節幫助學生了解國家就業政策和就業形勢,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就業
信息搜集、心理調適和職業測評等方面的能力;掌握求職過程中簡歷的撰寫技巧,面
試的基本形式和應對要點,以及權益保護的方法與途徑。就業指導環節計16學時,1
學分。
(10)形勢與政策(32學時,2學分)
主要講授黨的理論創新最新成果,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
踐,馬克思主義形勢觀政策觀、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基本國情、國內外形勢及其熱點
難點問題,幫助學生準確理解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深刻領會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
史性成就、面臨的歷史性機遇和挑戰,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
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
踏實地。
(11)大學生健康教育(32學時,2學分)
1)心理健康教育環節幫助學生預防和識別常見心理障礙,科學應對心理危機;指
11
導學生深化對自己、他人和社會的了解,掌握自我調節的方法,優化心理素質,提高挫折承
受力,增進社會適應能力,進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心理健康教育環節計28
學時。
2)衛生教育環節幫助學生提高衛生保健知識水平,降低和預防艾滋病、肺結核、
出血熱等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增強學生維護自身健康的自覺性,自覺選擇并逐步養
成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衛生教育環節計4學時。
(12)中華經典誦讀(12學時,1學分)
通過經典誦讀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接受古詩文經典的
基本熏陶,接受中國傳統美德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培養學生博覽群書、誦讀國學
經典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閱讀古詩文經典的興趣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增強廣大學
生文化和道德素質。
2.專業基本學習領域
(1)機械制圖(80學時,5學分)
教學內容與目標:講授投影作圖和機械制圖等內容,使學生掌握正確正投影法的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機械制圖國家標準。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圖示能力,讀圖
能力,空間形體的想象能力,要求學生能較熟練地繪制一定復雜程度機械零件工作圖
和部件裝配圖,并能按給定的要求正確標注尺寸、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等。熟練運
用計算機繪圖,掌握一種計算機輔助繪圖軟件的應用。
(2)機械工程基礎(80學時,5學分)
教學內容與目標:本課程較深入地介紹了構件的靜力分析與動力分析,機械工程
中常用金屬材料的性能、熱處理方式及材料的選用原則,常用機械的性能、特點及其
應用,常用的傳動零件、通用的支承類和聯接類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點、失效形式、
設計準則以及結構設計等基本內容。使學生能充分掌握機械工程理論基本內容。
(3)機械設備控制基礎(64學時,4學分)
教學內容與目標:本課程以設備的使用及維護為重點,系統地介紹了電路的基本
概念、基本定律及分析方法;三相電路;半導體基礎知識;晶體管及基本放大電路;
集成運算放大器及應用;數字邏輯電路基礎;繼電器一接觸器控制技術,可編程序控
制器工作原理及應用技術、液壓控制技術、機、電、液的有機結合及氣動技術。
(4)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40學時,2.5學分)
教學內容與目標:本課程公差部分主要講授光滑圓柱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
粗糙度和圓錐度結合,螺紋結合,鍵聯接,圓柱齒輪等公差及直線尺寸鏈等內容。使
學生掌握公差配合的概念;了解有關公差標準的規定;對圖樣上常見的公差標準能正
確地解釋和標注;能按公差選用原則,用類比法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省成都崇慶中學2025年七下數學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主管的績效考評計劃
- 網絡方案設計策略試題及答案
- 法學概論考試內容與結構的回顧試題及答案
- 2025屆廣西來賓武宣縣七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法學概論應試技巧試題及答案
- 職業道德與法律職業的關系試題及答案
- 軟件設計師考試考題回顧和前瞻試題及答案
- 材料力學性能測試疲勞壽命時間因素重點基礎知識點
- 材料力學與智能材料性能調節重點基礎知識點
- 嚴重開放性肢體創傷早期救治專家共識解讀
- 速賣通開店考試最權威答案
- 輸液導管相關靜脈血栓形成中國專家共識 課件
- 國企崗位筆試題目及答案
- 2024年泉州實驗中學初一新生入學考試數學試卷
- 航模課程-飛翔的夢想
- SWAT培訓課件教學課件
- 電纜隧道施工組織設計
- AI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策略研究
- 自控儀表檢修方案
- 2025青海三支一扶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