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_第1頁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_第2頁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_第3頁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_第4頁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西安三建建設有限公司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西安三建君昱·風憬天下6#、7#樓工程項目經理部PAGE15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一、編制目的為了防止在施工中施工機械傷害事故中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促進我部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以及總結安全生產工作的經驗和教訓,明確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大問題和工作重點,提出預防事故的思路和辦法,全面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救援措施,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預案。二、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編制指南》3、《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知識》三、應急救援原則1、常備不懈2、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區域為主、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3、迅速、準確四、指揮機構的設置和職責1、指揮部成立機械傷害事故安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張偉副組長:汶軍貌成員:張軍超、羅飛、劉雷鵬、朱定良、戴序森、馬振宙2、職責指揮部領導小組在接到事故報告后:1)根據應急救援預案和事故的具體情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2)千方百計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3)嚴格執行有關救護規程和規定,嚴禁救護過程中的違章指揮和冒險作業,避免救護中的二次傷亡和財產損失;4)要保護好事故現場,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五、裝備及通訊網絡和聯絡方法1、常備急救裝備體溫計、血壓計、聽診器、冰袋、各種消毒液及物品、一次性注射器及輸液裝置、急救包、擔架、止血帶、氧氣袋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或石膏繃帶等。2、通訊裝備指揮部和各經理部配備手機和固定電話,并配備電腦、打印機、傳真機和建立寬帶網絡。3、聯絡方法1電話聯系指揮部:139913056932、網絡聯系:通過因特網聯系。禁酒后操作機械,嚴禁機械帶病運轉或超負荷運轉。4、機械設備在施工現場停放時,應選擇安全的停放地點,夜間應有專人看管。5、用手柄起動的機械應注意手柄倒轉傷人。向機械加油時要嚴禁煙火。6、嚴禁對運轉中的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調整等作業。7、指揮施工機械作業人員,必須站在可讓人了望的安全地點并應明確規定指揮聯絡信號。8、使用鋼絲繩的機械,在運行中嚴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觸鋼絲繩。用鋼絲繩拖拉機械或重物時,人員應遠離鋼絲繩。9、起重作業嚴格按照《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86)和《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要求執行。10、定期組織機電設備、車輛安全大檢查,對檢查中查出的安全問題,按照“三不放過”原則進行調查處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機械事故的發生。11、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指揮人員的信號,在進行各項動作前,應鳴聲示意。12、6級以上大風或大雨、大雪、大霧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起重機露天作業。13、起重機的變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行程限位開關等安全裝置必須齊全完整、靈敏有效。嚴禁用限位裝置代替操作機構。14、起重機作業時,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停留和通過。15、必須按規定的起重性能進行作業,不得超載作業和起吊重量不明的物體。16、起重機的吊鉤和吊環嚴禁補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當更換:危險斷面和鉤頸有永久變形;表面有裂紋;掛繩處斷面磨損超過高度的10%;吊鉤襯套磨損超過原厚度50%;心軸(銷子)磨損超過其直徑的3%~5%。八、事故處理1、事故上報必須實行系統上報制度,即事故工點第一管理者必須立即向各自作業隊第一負責人報告,安技人員必須向經指揮部安質科報告,調度人員必須向指揮部調度報告,確保各系統信息及時、準確,為事故處理和消除損失的擴大贏得時間,指揮部將在1小時內及時上報公司和當地安監局。2、事故上報程序(1)工程安全事故上報程序事故程度傷亡情況上報時間報告程序(逐級上報)重傷人身局部或完全喪失勞動力立即(2小時內)指揮部、公司死亡1次死亡1-2人立即(1小時內)指揮部、公司、安監局較大傷亡1次死亡3-9或重傷10人以上立即(半小時內)指揮部、公司、安監局重大傷亡1次死亡10人及以上立即(半小時內)指揮部、公司、安監局(2)交通事故上報程序事故程度上報時間報告程序(逐級上報)交警部門責任認定時間一般事故12小時內立即報告當地交警、指揮部15天重大事故立即(6小時內)立即報告當地交警、指揮部20天特大事故立即(半小時內)立即報告當地交警、指揮部20天3、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原則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及時準確。4、事故調查處理程序:組織調查組,明確任務,進行分工,盡快趕赴現場,進行調查。在調查基礎上,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分清責任,對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填寫調查報告書,結案歸檔。傷亡事故發生后,應按照“四不放過”原則,盡快進行調查處理,以便弄清情況、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吸取教訓、采取措施、改進工作,并使領導和職工群眾從中受到教育,防止同類事故再次發生。在調查時,要全面細致查看現場,聽取當事者、知情人、見證人和基層領導的陳述;要注意發現痕跡,廣泛收集物證;要做詳細記錄,進行拍照、畫圖和錄象;要及時了解醫療部門對傷亡情況的報告;要組織計劃、物資、財會部門提出經濟損失的分析報告;根據需要,向有關部門索取與事故有關的生產、技術、設備的資料;組織技術鑒定和模擬試驗等等。5、傷亡事故調查組職責(1)查明傷亡事故發生的原因、過程和人員傷亡、經濟損失情況;(2)確定傷亡事故的性質和責任者;(3)提出對傷亡事故有關責任單位或責任者處理依據和提出防范措施的建議;(4)向派出調查組的人民政府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提交調查組成員簽名的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6、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內容(1)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2)發生事故的單位(包括單位名稱、所在地址、隸屬關系等)和與發生事故有關的單位及有關的人員;(3)事故的人員傷亡情況和經濟損失情況;(4)事故的經過及事故原因分析;(5)事故責任認定及對責任者(責任單位及責任人)處理建議;(6)整頓和防范措施;(7)調查組負責人及調查組成員名單(簽名),必要時在事故調查報告書中還應附相應的科學鑒定資料。7、事故處理(1)在處理事故時,應結合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規定,分清事故的責任,對責任者進行嚴肅處理。(2)凡因下述原因造成事故,主要應當追究有關領導和管理者的責任:①安全工作無人負責,安全管理混亂;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健全,職工無章可循;②沒有按規定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工人未經工種考試合格就上崗操作;③不按規定提取、使用安全技術措施經費;④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和技術改造項目不執行“三同時”規定;⑤在推行各種經濟承包責任制中沒有勞動安全衛生內容要求和相應措施;⑥設備超過檢修、檢驗、使用期,超負荷以及帶病運轉;⑦不積極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隱患;⑧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或指導錯誤。(3)因下述原因造成事故,主要應追究直接責任者和主要責任者的責任:①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冒險作業;②玩忽職守,違反安全生產責任制,違反勞動紀律;③發現有發生事故危險的緊急情況,既不報告又不采取措施;④擅自使用機器設備、擅自更改、拆除、毀壞、挪用安全裝置和設備;⑤不按規定穿戴、使用防護服裝和用具;⑥設計、施工錯誤。(4)發生下列情況時,應對有關領導和直接責任者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①事故發生后,有意破壞事故現場,或對事故隱瞞不報,虛報或故意拖延報告;②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調查或拒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③事故發生后,不積極組織搶救和搶救不力,以至增加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④在事故調查中,隱瞞事故真相、弄虛作假,甚至嫁禍于人;⑤事故發生后,不認真吸取教訓,采取防范措施,致使同類事故重復發生;⑥非法制造、安裝、檢修特種設備而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5)在調查、處理傷亡事故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打擊報復的,由所在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6)在事故查處過程中,對事故責任者要根據情節和事故后果的嚴重程度,進行教育和給予經濟處罰、紀律處分直至追究法律責任。(7)要認真做好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根據國家的政策對傷亡人員及其家屬在精神上給予安慰,在經濟上給予幫助。8、應當歸檔的資料應包括以下內容:(1)職工傷亡事故登記表(2)職工死亡、重傷事故調查報告書及批復材料(3)現場調查記錄、圖紙、照片(4)技術鑒定和試驗報告(5)物證、人證材料(6)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材料(7)事故責任者的自述材料(8)醫療部門對傷亡人員的診斷證書(9)發生事故時的工藝條件、操作情況和設計資料(10)處分決定和受處分人員的檢查材料(11)有關事故的通報、簡報及文件(12)注明參加事故調查組的人員姓名、職務、單位(13)事故處理批復機關的批復意見(14)有關事故的資料,除了文字資料外,還包括照(圖)片、磁盤及縮微膠片等九、現場醫療救護1、應急電話救護電話:1202、常備物品體溫計、血壓計、聽診器、冰袋、各種消毒液及物品、一次性注射器及輸液裝置。急救包、擔架、止血帶、氧氣袋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或石膏繃帶等。3、各施工現場還應配備各種常用急救藥品及消毒用品。4、施工現場急救概念和急救步驟(1)現場急救概念現場急救:就是應用急救知識和最簡單的急救技術進行現場初級救生,最大程度地穩定傷病員的傷、病情,減少并發癥,維持傷病員的最基本的生命體征。現場急救是否及時和正確,關系到傷病員生命和傷害的結果。現場急救工作,還為下一步全面治療救治作了必要處理和準備。不少嚴重工傷和疾病,只有現場先進行正確的急救,及時做好傷病員轉送醫院的工作,途中給予必須的監護,并將傷病情,以及現場救治的經過,反映給接診醫生,保持急救的連續性,才可望提高一些危重傷員的生存率。傷病員才有生命的希望。如果坐等救護車或直接把傷病員送入醫院,則會由于浪費了最關鍵的搶救時間,而使傷病員的生命喪失。(2)急救步驟急救是對傷病員提供緊急的監護和救治,給傷病員以最大生存機會,急救一定要遵循以下四個急救步驟:①調查事故現場,調查時要確保對你,傷病員或其他人無任何危險,迅速使傷病員脫離危險場所,尤其在施工現場,更是如此。②初步檢查傷病員,判斷其神志、氣管、呼吸循環是否有問題,必要時立即進行現場急救和監護,使傷病員保持呼吸道暢通,視情況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傷口、固定、保存好斷離的器官或組織、預防感染、止疼等措施。③同步呼救。在施救的同時,另派人撥通120,通知救護人員和車輛,并繼續進行施救,一直要堅持到救護人員或其他施救者到達現場接替為止。此時還應反映傷病員的傷病情和簡單的救治過程。④如果沒有發現危及傷病員的體征,可作第二次檢查,以免遺漏其他的損傷、骨折和病變。這樣有利于現場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穩定病情,降低病發癥和傷殘率。5、施工現場事故急救處理辦法(1)止血①壓迫止血法:先抬高傷肢,然后用消毒紗布或棉墊覆蓋在傷口表面,在現場可用清潔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織品代替,再用繃帶或布條加壓包扎止血。②指壓動脈出血近心端止血法:按出血部位分別采用指壓面動脈、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股動脈、脛前后動脈止血法。該方法簡便、迅速有效,但不持久。(2)包扎、固定創傷處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潔的醫用紗布覆蓋,再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在肢體骨折時,又可借助繃帶包扎夾板來固定受傷部位上下兩個關節,減少損傷,減少疼痛,預防休克。(3)搬運經現場止血、包扎、固定后的傷員,應盡快正確的搬運送醫院。①在搬運嚴重創傷伴有大出血或已休克的傷員時,要平臥運送傷員,頭部可放置冰袋,路途中要盡量避免震蕩。②在搬運高處墜落傷員時,若有脊椎損傷可能,一定要使傷員平臥在硬板上搬運,切忌只抬傷員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傷員。否則將造成嚴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十、緊急安全疏散施工現場應設立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走道、緩降器、救生袋、救生滑梯等,要教育和培訓從業人員學會自救和求救的方法。發生安全事故時,一定要努力保護自己或他人的寶貴生命。各級領導和救護組要組織好救護工作,要選擇現成的疏散通道和設施,做到盡快疏散人員和設備。如遇到不能處理的緊急情況,要立即報警請求社會支援。十一、社會支援1、社會支援國家聯絡體系圖見圖1圖1社會支援連絡體系圖2、發生事故后,如遇到不能處理的緊急情況以及為了最快、最有效、最大限度的搶救、救護傷員,要立即報警和聯系社會組織機構請求社會支援。建立與公司本部和當地相關單位的社會支援連絡體系,保證在突發安全事故后能使傷員得到急時的搶救和治療,將事故對人員、財產和環境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3、社會支援電話:火警電話:119匪警電話:110救護電話:120交通事故求救電話:122十二、項目經理部應急救援聯絡電話職務姓名手機組長張組長汶軍貌151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