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反應熱2三、中和熱1、定義:在稀溶液中,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H2O時放出的熱量強酸與強堿的稀溶液反應,它們的中和熱是相同的。
H+(aq)+OH-(aq)=H2O(l)△H=―57.3kJ/molHCl(aq)+NaOH(aq)==NaCl(aq)+H2O(l)△H=-57.3kJ/mol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H=-114.6kJ/mol(1)1L1mol/L稀鹽酸和1L1mol/LNaOH溶液發生中和反應放出的熱量為57.3kJ。
(2)1L1mol/LH2SO4和2L1mol/LNaOH溶液發生中和反應放出的熱量為114.6kJ。例如:《選擇性必修1》第一章
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計算下列反應中放出的熱量。(1)用20gNaOH配成稀溶液跟足量稀鹽酸反應,放出熱量為
kJ。(2)用0.1molBa(OH)2配成稀溶液跟足量稀硝酸反應,放出熱量為
kJ。(3)用1mol醋酸稀溶液和足量NaOH溶液反應,放出的熱量
(大于、小于、等于)57.3kJ。(4)100ml0.1mol/L的Ba(OH)2溶液與100ml0.1mol/L的H2SO4溶液反應,放出的熱量是否為1.146kJ?為什么?28.6511.46小于2、中和熱的測定(1)實驗原理
根據強酸與強堿溶液反應前后溶液溫度的變化,計算出生成1molH2O放出的熱量。熱量的計算公式:(m1+m2)·c·(t2-t1)(2)實驗步驟
《選修1P5》
①保溫裝置的裝備。②量取鹽酸倒入量熱計并測量其溫度。③另取一量筒量取NaOH溶液并測其溫度。④將量筒中NaOH溶液倒入盛鹽酸的量熱計中,用攪拌器勻速攪動溶液,記錄混合液的最高溫度。⑤重復實驗兩次,取測量所得數據的平均值進行計算。實驗用品:
量熱計溫度計玻璃攪拌器量筒(50mL)兩個藥品:
0.50mol/L鹽酸
0.55mol/LNaOH溶液組裝量熱計————測量反應前后的溫度和空氣絕緣,防止熱量損失——攪拌,使反應液混合均勻——量取反應液使一個反應物過量完全反應,減小誤差計算生成1molH2O時的反應熱:△H=-0.418·(t2-t1)
kJ/mol0.025判斷下列實驗操作對中和熱測定的數值有如何影響?①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進行實驗②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醋酸代替稀鹽酸溶液進行實驗③實驗中改用60mL0.50mol/L鹽酸跟50mL0.55mol/LNaOH溶液進行實驗想一想實驗誤差分析:熱量的計算公式:(m1+m2)·c·(t2-t1)四、燃燒熱在101kPa時,1mol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指定產物時所放出的熱量。
生成物不能繼續燃燒C–CO2(g)S–SO2(g)H–H2O(l)N–N2(g)單位:kJ/mol限定燃料的物質的量1.定義:2.表示的意義:
如:CH4的燃燒熱為890.3KJ/mol。含義:在101KPa時,1molCH4完全燃燒時,放出890.3KJ的熱量。
3.表示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應以1mol物質的標準來配平其余物質的化學計量數(常出現分數)
4.一定量可燃物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Q放=n(可燃物)
×△H1、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kJ/molH2(g)+1/2O2(g)=H2O(g)ΔH=-241.8kJ/mol則氫氣的燃燒熱ΔH=—————。-285.8kJ/mol2、25℃、101kPa下,碳、氫氣、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燒熱依次是393.5kJ/mol、285.8kJ/mol、890.3kJ/mol、2800kJ/mol,則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C(s)+1/2O2(g)=CO(g)△H=-393.5kJ/molB.2H2(g)+O2(g)=2H2O(g)△H=+571.6kJ/molC.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D.1/2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kJ/molD3、甲醇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中將甲醇蒸氣轉化為氫氣的兩種反應原理是①CH3OH(g)+H2O(g)=CO2(g)+3H2(g);
H=+49.0kJ·mol-1②CH3OH(g)+1/2O2(g)=CO2(g)+2H2(g);
H=-192.9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H3OH的燃燒熱為192.9kJ·mol-1B.反應①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C.CH3OH轉變成H2的過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據②推知反應:CH3OH(l)+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D4、25℃,101kPa時,強酸與強堿的稀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的中和熱為57.3kJ/mol,辛烷的燃燒熱為5518kJ/mol。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2H+(aq)+SO42-(aq)+Ba2+(aq)+2OH-(aq)=BaSO4(s)+2H2O(1)△H=-57.3kJ/molB.KOH(aq)+1/2H2SO4(aq)=1/2K2SO4(aq)+H2O(l)△H=-57.3kJ/molC.C8H18(I)+25/2O2(g)=8CO2(g)+9H2O(g)
△H=D.2C8H18(g)+25O2(g)=16CO2(g)+18H2O(1)△H=-5518kJ/mol-5518kJ/molB5、已知反應:①101kPa時,2C(s)+O2(g)=2CO(g)△H=-221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1)△H=-57.3kJ/mol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碳的燃燒熱大于110.5kJ/molB.①的反應熱為221kJ/molC.稀硫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的中和熱為-57.3kJ/molD.稀醋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熱量A弱酸與弱堿在中和反應中由于電離吸熱,其中和熱小于57.3kJ燃燒熱中和熱反應熱的定義反應物的量生成物的量能量變化
H放熱反應
H<0(單位kJ/mol)1mol可燃物1molH2O不定不定在101kPa時,1mol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定的氧化物時放出的熱量;反應物不同,燃燒熱不同。在稀溶液中,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H2O時放出的熱量;
強酸與強堿反應的中和熱都相同,均約為57.3kJ/mol相同點不同點小結人類利用能源的三個階段柴草時期中國古代制陶圖能源《必修2》P34~35化石能源時期多能源結構時期能源1、能源就是能提供
的自然資源,包括
等。2、我國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
,是能不
。3、能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它的開發和利用情況,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3.解決能源的辦法是
,即開發
和節約
,提高能源的
。4.現在探索開發的新能源有
等,新能源的主要優勢是
。能量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陽光、生物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化石燃料
再生
開源節流
新的能源
現有能源
利用率
太陽能、氫能、地熱能、海洋(潮汐)能、生物能
資源豐富,可以再生,污染少
按轉換過程分
按利用歷史分按性質分風能、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常規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太陽能、海洋能、地熱能、波浪能、潮汐能等。核能一次能源二次能源電能、氫能、煤氣、水煤氣、蒸汽、焦炭、汽油、煤油、柴油、液化石油氣、沼氣能等能源分類2、提高可燃物的燃燒效率,合理利用有限的能源燃料的充分燃燒的條件(1)燃燒時要有足夠多的空氣;(2)燃料與空氣要有足夠大的接觸面積。(不是越多越好)燃料充分燃燒的意義(1)節約能源(2)減少污染、保護環境討論:家用燃氣常有煤氣(主要成分CO)、天然氣(主要成分CH4)、液化氣(主要成分C3H8~C4H10)三種。某同學家原用的是煤氣灶,現改燒天然氣,為了經濟方便,又能使天然氣充分燃燒,四個同學對灶具提出了不同改造方案。你認為下列改造方案中較合理的是()A、用純氧代替空氣從進風口鼓入B、將進風口進入空氣量增大為原來的4倍左右C、將進風口進入空氣量減小為原來的1/4左右D、大大增進進風口進入的空氣量B2CO+O2===2CO2CH4+2O2===CO2+2H2O
點燃
點燃1、下列關于能量轉換的認識中不正確的是()A.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時,電能轉化為化學能B.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太陽能轉化為熱能C.煤燃燒時,化學能主要轉化為熱能D.白熾燈工作時,電能全部轉化為光能BD2、下列反應中既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同時又是吸熱反應的是()A.Ba(OH)2·8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無菌干手器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方底閥口袋數據監測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彎樁頭機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歷史三:第五單元檢測
- 新疆克拉瑪依市白堿灘區2025年小升初數學檢測卷含解析
- 2025-2030年中國LNG市場發展規劃及需求預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PCB藥水市場競爭格局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邢臺學院《藥品質量管理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碳鋼止回閥鑄件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磷霉素氨丁三醇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中國紅色革命故事英文版文章
- 《體育保健學》課件-第三章 運動性病癥
- 雷雨話劇第四幕雷雨第四幕劇本范文1
- 辦公設備維保服務投標方案
- 服裝終端店鋪淡旺場管理課件
- PQR-按ASME要求填寫的焊接工藝評定報告
- 醫院中央空調維保合同范本
-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大單元教學任務群設計
- 12315投訴舉報電話文明用語
- JJG 646-2006移液器
- JJF 1109-2003跳動檢查儀校準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