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試塊留置及實體檢測方案_第1頁
混凝土試塊留置及實體檢測方案_第2頁
混凝土試塊留置及實體檢測方案_第3頁
混凝土試塊留置及實體檢測方案_第4頁
混凝土試塊留置及實體檢測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混凝土試塊留置及實體檢測方案1.2標準文件:《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JGJ/T23—2001、J115—2001)工程名稱:無錫龍湖滟瀾山項目四標段工程地點:無錫新區太湖科技園凈慧西道西南地塊,南至湖景路邊。建設單位:無錫龍湖置業有限公司設計單位:上海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施工單位:江蘇南通二建集團監理單位:上海三維工程建設咨詢有限公司無錫龍湖艷瀾山項目位于無錫新區太湖科技園凈慧西道西南地塊,南至小高層,擬建別墅總層數為3~4層及小高層8層和小高層16層。IV標類獨棟(62—64#)共計3棟,疊拼(65—72#)共計8棟,8層小高層(73—79#)共計7棟,16層小高層(80#—82#)共計3棟,總建筑面積約為9萬平方米。類獨棟為地下二層、地上三層的框架結構。疊拼為地下一層、地上四層+隔熱層的框架結構。八層和十六層小高層為地下一層、地上八(十六)層的剪力墻結構。無錫龍湖艷瀾山項目IV標段類獨棟別墅地上為三層,有下沉式庭院。基礎形式為天然地基筏板基礎,±0.00相當于絕對標高4.60M,地下室底板結構標高標高為-0.03M,主樓為鋼筋砼框架異型柱結構體系,疊拼別墅為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加隔熱層的框架結構。基礎形式為天然地基筏板基礎,±0.00相當于絕對標高4.60M,地下室底板結構標高主要-4.65M和-4.850M,板厚400mm,地下室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主樓首層樓面結構標高為-0.03M,板厚分別為180mm(120、150、250等)。8層小高層為地下一層,地上8層的剪力墻結構。基礎形式為天然地基筏板基礎,±0.00相當于絕對標高4.60M,地下室底板標高-3.6m,板厚600mm。16F小高層地基為樁基礎,±0.00相當于絕對標高4.60M,地下室底板標高-5.8m,板厚850mm(550)。主樓首層樓面結構標高為-0.03M,板厚為120mm。主樓為鋼筋砼剪力墻結構體系、現澆樓面組成,層高為2.9m。基礎地下室:鋪筑素砼C15墊層后做C30梁式混凝土滿堂整板基礎,基礎砼上部主體結構:本工程上部類獨棟三層主體均為現澆鋼筋砼框架異型柱結構,墻體厚度200;樓層層高3.00M,坡屋頂,坡度1:3.4;各層設置二~三跑樓梯。8、16層主體均為現澆鋼筋砼剪力墻結構,墻體厚度200;樓層層高2.90M,坡屋頂,機房為平屋面。每棟設置二電梯。疊拼上部為4+1層均為現澆鋼筋砼異型柱框架結構,墻體厚度200;樓層層高3.00M,坡屋頂,坡度為1:3。3.各部位混凝土具體情況設計值(表一)1)疊拼區域序號強度等級抗滲等級備注1地下部基礎墊層2防水保護層3基礎底板4分5地上部分首層梁、板、墻、柱6二層梁、板、墻、柱7三層梁、板、墻、柱8四層梁、板、墻、柱9屋面隔熱層填充墻圈梁、構造柱2)類獨棟區域序號強度等級抗滲等級備注1地下部分基礎墊層2防水保護層3基礎底板4地下室夾層56地上部分首層梁、板、墻、柱7二層梁、板、墻、柱8三層梁、板、墻、柱9屋面隔熱層填充墻圈梁、構造柱3)8、16層小高層區域序號強度等級抗滲等級備注1地下部分基礎墊層2防水保護層3基礎底板45地首層梁、板、墻、柱6二層梁、板、墻、柱7上部分三層梁、板、墻、柱8四層梁、板、墻、柱9五層梁、板、墻、柱六層梁、板、墻、柱七層梁、板、墻、柱八層梁、板、墻、柱九層梁、板、墻、柱十層梁、板、墻、柱十一層梁、板、墻、柱十二層梁、板、墻、柱十三層梁、板、墻、柱十四層梁、板、墻、柱十五層梁、板、墻、柱十六層梁、板、墻、柱十七層梁、板、墻、柱十八層梁、板、墻、柱屋面隔熱層填充墻圈梁、構造柱4.各部位混凝土實際測定情況(表二)序號澆筑時間試塊留置等效齡期1地下部分基礎墊層2防水保護層3基礎底板4地下室梁板、柱、墻8地首層梁、板、墻、柱9二層梁、板、墻、柱三層梁、板、墻、柱四層梁、板、墻、柱五層梁、板、墻、柱六層梁、板、墻、柱七層梁、板、墻、柱八層梁、板、墻、柱九層梁、板、墻、柱十層梁、板、墻、柱十一層梁、板、墻、柱十二層梁、板、墻、柱十三層梁、板、墻、柱十四層梁、板、墻、柱十五層梁、板、墻、柱十六層梁、板、墻、柱十七層梁、板、墻、柱十八層梁、板、墻、柱屋面隔熱層填充墻圈梁、構造柱說明:疊拼、類獨棟根據圖紙情況做相應的調整。5.1材料供應:本工程混凝土一律使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攪拌站選用無錫新安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和無錫市建邦混凝土有限公司,生產能力、技術水平和資質條件滿足本工程混凝土強度要求。5.2試驗室:本工程委托無錫市前友工程咨詢檢測有限公司試驗室進行施工所需的試驗工作,其資質和試驗室條件滿足本工程所需進行的6、混凝土結構工程混凝土試塊取樣與留置6.2標準養護試塊取樣與留置原則1)、不超過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2)、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m3時,取樣不得少于一次;3)、當一次連續澆筑超過1000m3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4)、每一樓層、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5)、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一組為3個立方體試塊)標準養護試1)、防水混凝土的標養、同條件養護試塊留置原則見前(一)條;2)、抗滲試塊留置原則(依據GB50208—2002):連續澆筑混凝土每500m3應留置一組抗滲試塊(一組為6個抗滲試塊),且每項工程不得少于兩組。配合比調整時,應相應增加試塊的留置組數。7.實體檢測項目檢測規定及相關要求7.1.1對結構實體進行檢驗,是在相應的分項工程驗收合格、過程控制使質量得到保證的基礎上,對重要項目進行的驗證性檢查,其目的是為了加強混凝土結構的施工質量驗收,真實地反映混凝土強度及受力筋位置等質量指標,確保結構安全。其強度可作為檢驗結構實體混凝土強度的依據。7.1.3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關系到結構的承載力、耐久性、防火等性能,故除在施工過程中應進行尺寸偏差檢查外,還應對結構實體中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7.1.4結構實體檢驗應在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專業技術負責人)見證下,由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實施。承擔結構實體檢驗的試驗7.1.5當未能取得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被判為不合格或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滿足要求時,應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檢測機構按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進行檢測。7.2結構實體檢驗用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檢驗;(1)同條件養護試件所對應的結構構件或結構部位,應由監理(建工程量和重要性確定,不宜少于10組,且不應少于3組;位的適當位置,并應采取相同的養護方法。等效養護齡期應根據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與在標準養護條件下28齡期試件強度相等的原則確定。宜根據當地的氣溫和養護條件,按下列規定確定:應的齡期,0℃及以下的齡期不計入;等效養護齡期不應小于14d,(2)同條件養護試件的強度代表值應根據強度試驗結果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的規定確定后,乘折算系數取用;折算系數宜取為1.10,也可根據當地的試驗統計結果作7.2.4冬期施工、人工加熱養護的結構構件,其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等效養護齡期可按結構構件的實際養護條件,由監理(建設)、施工等各方根據6.2.2條的規定共同確定。(1)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結構部位,應由監理(建設)、施工等(2)對梁類、板類構件,應各抽取構件數量的2%且不少于5個構件進行檢驗;當有懸挑構件時,抽取的構件中懸挑梁類、板類構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7.3.2對選定的梁類構件,應對全部的縱向受力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對選定的板類構件,應抽取不少于6根縱向受力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對每根鋼筋,應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測量1點。7.3.3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可采用非破損或局部破損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損方法并用局部破損方法進行校準。當采用非破損方法檢驗時,所使用的檢測儀器應經過計量檢驗,檢測操作應符合相應規程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檢測誤差不應大于1mm。7.3.4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時,縱向受力筋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對梁類構件為+10mm,一7mm;對板類構件為+8mm,一5mm。7.3.5對梁類、板類構件縱向受力筋的保護層厚度應分別進行驗收。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結果應判為合格;(2)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數量的構件進行檢驗;當按兩次抽樣總和計量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結果仍應判為合格;(3)每次抽樣檢驗結果中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均不應大于6.3.4條規定允許偏差的1.5倍。8.1.2同條件養護試件放置于每樓層柱根處,并用鋼筋籠子盛放以保證試塊完整性和溫濕度的同一性。8.1.3各結構部位同條件養護試件留置的等效齡期見表二記錄。8.1.4各結構部位同條件養護試件設計強度與試驗試壓強度的比值見表二記錄,合格比值應小于或等于1.1。8.1.5若同條件養護試件出現丟失、遺漏、破損及數量不足時,采用(1)每一結構部位測區定為10個,相鄰兩個測區的間距控制在2m以內,測區離結構部位端部或施工縫邊緣的距離小于0.5m且大于0.2m,測區面積小于0.04m2。滿足這一要求時,可使回彈儀處于非水平方向檢測混凝土澆筑側面、且均勻分布。在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須布置測區,并避開預埋件。油垢、涂層以及蜂窩、麻面,必要時可用砂輪清除疏松層和雜物,且述測區布置示意圖和外觀質量情況。面,緩慢施壓,準確讀數,快速復位。(8)測點要在測區范圍內均勻分布,相鄰兩測點的凈距不應小于20mm;測點距外露鋼筋、預埋件的距離不小于30mm。測點不應放在氣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測點只應彈擊一次。每一測區應記取16個回彈值,每一測點的回彈值讀數估讀至1。測點表不應少于構件測區數的30%,取其平均值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