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江蘇省泰州市海陵畢業升學考試模擬卷歷史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江蘇省泰州市海陵畢業升學考試模擬卷歷史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江蘇省泰州市海陵畢業升學考試模擬卷歷史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江蘇省泰州市海陵畢業升學考試模擬卷歷史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江蘇省泰州市海陵畢業升學考試模擬卷歷史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江蘇省泰州市海陵畢業升學考試模擬卷歷史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橋的正式建成通車,既宣示了中國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也是某一方針貫徹落實的重要體現。這一方針指的是A.民族區域自治B.依法治國C.獨立自主和平外交D.一國兩制2.下圖反映出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特點是①全方位②多元化③多形式④多層次⑤寬領域A.①④⑤B.①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3.下圖是某地仿建的古代建筑。該建筑的“真實版”見于A.古代兩河流域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D.古代希臘文明4.從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經濟大發展。下列屬于這一時期現象的是①出現了著名的青銅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②民間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③海船上裝有指南針,能準確地辨別航向④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⑤由政府特許的“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貿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5.1939年9月1日,德國軍隊對()發動突然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A.奧地利 B.捷克斯洛伐克 C.波蘭 D.蘇聯6.土地和賦稅問題是農民普遍關注的問題。“均田免賦”口號是下列哪次農民起義中提出的A.陳勝、吳廣起義 B.黃巾起義 C.李自成起義 D.太平天國運動7.紀錄片《大國崛起》中有句解說詞:“牛頓締造了工業革命的鑰匙,瓦特拿著這把鑰匙打開了工業革命的大門.”牛頓和瓦特的歷史貢獻分別是A.發明火車、發明電燈B.發明飛機、提出相對論C.發明汽車、研制內燃機D.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機8.戰爭初期,北方被動應戰再加上輕敵,節節失利。在戰爭危局下,林肯作出的扭轉戰局的行動是A.制定憲法加強聯邦政府的權力B.宣布南方聯盟各州為叛亂州C.發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D.在全國選拔優秀將領指揮作戰9.近代中國的危機多從海上而來,這也引起了許多有識之士的警惕。洋務派針對這種狀況而采取的措施是A.興建軍事、民用工業B.創建近代海軍C.興建近代學堂D.派遣留學生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北京人遺址發現有灰燼燒石、燒骨等反映北京人已經學會人工取火B.陳勝吳廣起義推翻了秦朝的統治是我國歷史上第次農民大起義C.《齊民要術》“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D.《農政全書》全面總結我國古代農業生的先進經驗產明代科學家只善總結,不善創新,本書沒有任何創新性成果A.A B.B C.C D.D11.下列人物的貢獻方面明顯不同于其他三人的是A.文成公主B.鑒真C.玄奘D.鄭和12.設計創制了以柴油為燃料的自動點火內燃機——柴油內燃機的是()A.狄塞爾 B.愛迪生 C.法拉第 D.福特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它的簽訂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使中國開始了一段屈辱的時代。近代中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什么條約?它的主要內容有哪些?對中國產生了什么影響?14.觀察下圖,它反映的是哪一重大歷史事件?15.仔細觀察下列各圖南京,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它親眼見證了中國近代中國的興衰榮辱(1)請將與南京有的三幅圖按照時間順序重新排列(2)從上面三幅圖中你可以得到哪些歷史信息(3)請選出其中一個重大歷史事件,談談其對中國歷史進程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據題干“港珠澳大橋的正式建成通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香港澳門能回歸祖國歸功于“一國兩制”的正確方針,“一國兩制”使香港澳門保持了繁榮穩定,密切了港澳與祖國大陸的關系,港珠澳大橋開通是一國兩制取得的重大成果。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睛】解決本題需要學生掌握一國兩制方針的含義,一國兩制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一個國家”是指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必須完整,不容分割,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兩種制度”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們作為特別行政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2、A【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已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①④⑤符合題意,選項②多元化、③多形式,不符合史實,可排除;因此只有選項①④⑤符合題意,故選A。3、B【解析】

題目給出的圖片為仿金字塔,該建筑的“真實版”見于古埃及。金字塔是非洲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是權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驕傲。所以B項符合題意,ACD項與圖片信息不符,故選B。4、C【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型可以用排除法來做,①出現了著名的青銅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商朝時期的典型青銅器代表,清朝時期由政府特許的“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貿易。不屬于題干的時間范圍,應該排除①⑤。所以答案選C【點睛】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七年級歷史上冊?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燦爛的青銅文明。5、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9年9月1日,德國軍隊對波蘭發動突然進攻,波蘭軍隊奮力抵抗,但波蘭軍隊陳舊的武器裝備和落后的戰術,根本無法抵擋德國法西斯的“閃電戰”。波蘭軍隊節節敗退,波蘭很快大片土地淪陷,英、法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故答案選擇C。6、C【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1629年,李自成起義,提出均田免賦等口號,獲得廣大人民的歡迎,散布迎闖王、不納糧的歌謠,部隊發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農民戰爭中的主力軍,故C符合題意;陳勝、吳廣起義提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故A不符合題意;黃巾起義加速了東漢的滅亡,故B不符合題意;太平天國運動提出《天朝田畝制度》,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本題以農民起義為切入點,考查均田免賦。掌握,李自成起義提出均田免賦。7、D【解析】

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瓦特的貢獻是成功改良蒸汽機,使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故選D。8、C【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1862年9月林肯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促使大批黑人加入反抗南方叛軍的行列,戰爭局勢傾向北方;為日后的黑人地位平等創造了條件,從而發動群眾力量扭轉戰局。故C項正確。制定憲法加強聯邦政府的權力是1787年,和南北戰爭無關,排除A項。BD不符合“林肯作出的扭轉戰局的行動”要求,排除。ABD和材料主旨無關,排除,故選C。9、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挽救民族危亡,解決海上危機,洋務派創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近代海軍,故B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CD項。故選B。【點睛】解答本題的限定詞語是“近代中國的危機多從海上而來”。根據這一限定詞語可知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解決海上危機,洋務派傳進了三支海軍。10、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北京人遺址發現有灰燼、燒石、燒骨等,說明北京人會利用天然火,但是他們還不會人工取火。故A不符合題意;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但并沒有推翻秦朝的統治;故B不符合題意;《齊民要術》主要說明“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故C符合題意;《農政全書》全面總結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沒有任何創新性成果是錯誤的,故D不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11、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了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漢藏兩大民族友好交往的基礎。唐玄宗時,鑒真東渡日本弘揚佛法,促進了中印經濟和文化交流。唐太宗時,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經,促進了中日經濟文化交流;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交流,由此可看出,文成公主入藏為民族團結作出貢獻,鑒真、玄奘、鄭和為中外交往作出貢獻。所以文成公主的貢獻明顯不同于其他三人,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點睛】本題綜合性較強,解題的關鍵是學生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文成公主入藏屬于唐朝時期的民族交往,鑒真東渡、玄奘西游、鄭和下西洋屬于中外交往。12、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92年狄塞爾制成了以柴油為燃料的內燃機,使石油成為新型能源廣泛使用。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南京條約》,內容:割讓香港島,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等五處通商口岸,英國進出口的稅款須同英國商量。影響:《南京條約》的簽訂,使我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大量的賠款,加重了我國人民的負擔,列強加大對華商品輸出,使我國傳統自然經濟開始瓦解。【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2年8月,英國艦隊沿長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賠償英國2100萬元,割香港島給英國,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影響:《南京條約》的簽訂,使我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大量的賠款,加重了我國人民的負擔,列強加大對華商品輸出,使我國傳統自然經濟開始瓦解。14、鄭和下西洋。【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鄭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共計七次,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已知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只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15、(1)c、b、a(2)c圖:1842年8月,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與英國簽訂了近代歷史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b圖:1937年12月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攻陷南京,對南京平民和中國士兵進行了持續的慘絕人寰的血腥大屠殺,共屠殺中國軍民30萬人以上。a圖: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3)選c圖: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遭到破壞,中國開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漩渦。(或答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選a圖:宣告了延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的覆滅。【解析】

(1)根據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a反映的是解放軍占領總統府,標志著南京國民政府;圖b反映的是南京大屠殺,圖c反映的是鴉片戰爭簽訂《南京條約》,所以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應是c、b、a。(2)根據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三幅圖中可以得到的信息分別是c圖:1842年8月,鴉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