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湖北省竹溪縣市級名校中考歷史五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湖北省竹溪縣市級名校中考歷史五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湖北省竹溪縣市級名校中考歷史五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湖北省竹溪縣市級名校中考歷史五模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湖北省竹溪縣市級名校中考歷史五模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湖北省竹溪縣市級名校中考歷史五模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建筑是凝固的藝術.下列圖片建筑不屬于世界三大宗教建筑的是A.河南洛陽白馬寺B.胡夫金字塔C.麥加清真寺D.巴黎圣母院2.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對所學1929一1933年經濟大危機的有關知識進行了辯論,形成了以下看法。其中與事實相符的是A.具有時間長、范圍廣、破壞性強等特點B.對蘇聯打擊較大C.經濟危機并未引發政治危機D.經濟危機導致法西斯勢力下臺3.年代尺有助于我們形成時空觀念的歷史核心素養。《三國演義》的故事背景應該是在下面年代尺中的A.AB.BC.CD.D4.紀錄片《復興之路》中有這樣一段話:“以1861年年初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成立為起點,中國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導的自主探索開始了……”。“第一次”“自主探索”的進步作用是A.揭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 B.具有思想啟蒙的作用C.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D.促進了資產階級壯大5.徐中約《中國近代史》筆記中記載:夜幕降臨,“一枚炸彈在沈陽郊外的南滿鐵路路段爆炸,至翌日凌晨三點四十分,沈陽墻遭攻破,該墻被占領”。材料描述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變B.盧溝橋事變C.淞滬會戰D.遼沈戰役6.在伯利克里當政時期,他所在的城邦開出了一朵“民主之花”。這個城邦是A.斯巴達 B.迎太基 C.雅典 D.羅馬7.1912年9月,孫中山發表演說指出“辛亥之前國民意識模糊,老百姓對外聲稱自己是大清子民,辛亥革命后國民意識里有了‘中國人’的概念。”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A.實現了民族獨立 B.喚醒了國人的民族意識C.結束了封建帝制 D.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8.《義勇軍進行曲》創作于A.辛亥革命時期B.五四運動時期C.抗日救亡時期D.解放戰爭時期9.揚州二十四景之一的“西園曲水”中有一石坊,名曰“翔鳧”,臨岸貼水,狀似待客游湖,其艙門題聯云:“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這句詩是誦頌美景的千古名句。A.個園B.何園C.瘦西湖D.小盤谷10.下列選項中,屬于冷戰的產物的是A.德國分裂B.二戰后,德國被分區占領C.杜魯門主義的提出D.蘇聯解體11.《全球通史》指出,內戰的結束意味著不再需要這種權宜政策……農民們拿起武器,反對無償的征收。注重實際的列寧認識到讓步是不可避免的。蘇俄政府作出“讓步”的主要目的是A.應對國內外敵人的聯合進攻 B.調整政策恢復和發展生產C.引進外資恢復資本主義制度 D.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目標12.19世紀60年代,美國成為單一的、聯合的、強大的國家而繼續存在,這奠定了美國在20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基礎。如果美國在這一時期分裂成了兩個或者更多的國家,或者北方沒有贏得勝利,這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材料表達的主旨是()A.美國獨立戰爭為美國20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奠定了基礎B.美國南北戰爭為美國20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奠定了基礎C.美國南北戰爭北方贏得勝利是造成美國分裂的原因D.美國南北戰爭南方贏得勝利是美國成為單一的、聯合的、強大的國家的基礎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根據提示寫出相應的歷史人物。________西行造就了中印古代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生活在兩宋之際的婉約派女詞人是________。“心里裝著全縣的干部群眾,唯獨沒有他自己”,被譽為“黨的好干部”的是________。被稱為“蒸汽機車之父”的是________。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魏主欲變北俗,引見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順,則禮樂不可興。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資治通鑒》“魏主”指的是誰?上述材料是其改革中的哪一項?你能列舉出其改革中改變鮮卑族風俗的其他內容嗎?本次改革有何影響?從“魏主”身上,我們學到了什么?魏晉南北朝時期另一社會特征是什么?15.填表題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爭史。結合所學知識,根據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完成相應的內容。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世界范圍內影響較大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宗教,它們都產生于亞洲地區。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的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創立佛教;1世紀時產生于巴勒斯坦一帶的基督教創始人是耶穌;7世紀時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A是佛教建筑,B是古埃及金字塔,與宗教無關,C是伊斯蘭教建筑,D是基督教建筑。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2、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29一1933年經濟大危機席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具有時間長、范圍廣、破壞性強等特點,A項說法正確;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不會爆發經濟危機,B項說法錯誤;經濟危機引發了政治危機,并導致德日法西斯勢力上臺,CD項說法錯誤;故選A。3、D【解析】

東漢未年,經過赤壁之戰,曹操退守黃河流域一帶,不敢再輕易南下。孫權在長江中下游的勢力得到鞏固。劉備乘機占領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區,又向西進占四川。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廢掉漢獻帝,自稱皇帝,國號魏,定都洛陽;第二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222年,孫權稱王,國號吳,后定都建業。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司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權而建立新政權,國號為晉,定都于洛陽,公元280年滅孫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統一。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4、C【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以1861年年初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成立為起點,中國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導的自主探索開始了……”可知,此內容反映的是洋務運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內外交困。統治集團內部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19世紀60----90年代以李鴻章為首的地主階級掀起了洋務運動,學習西方技術,創辦新式軍事工業,訓練新式軍隊;籌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同時興辦了輪船、鐵路、電報等新式民用工業,客觀是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啟中國近代化進程,故C符合題意;揭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具有思想啟蒙的作用、促進了資產階級壯大與題干無關,故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點睛】抓住題干關鍵詞“以1861年年初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成立為起點,中國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導的自主探索開始了……”是解題的關鍵,“第一次自主探索”是洋務運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5、A【解析】

根據課本所學可知,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的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占沈陽,又陸續侵占了東北三省,故A項符合題意;1937年駐守北平日本軍炮轟宛平城,發動了盧溝橋的事變;B項不合題意;1938年日本進攻上海,發動了淞滬會戰,C項不合題意;1948年9月東北解放軍進攻盤踞在東北的國民黨,發動了遼沈戰役,D項不合題意。B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A。【點睛】題干信息“一枚炸彈在沈陽郊外的南滿鐵路路段爆炸”“沈陽墻遭攻破,該墻被占領”是解題的關鍵。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軍有預謀地制造了柳條湖事件,反誣中國軍隊破壞了鐵路,并以此為借口,進攻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城。九一八事變爆發。6、C【解析】依據所學可知,古希臘半島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雅典是希臘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在伯利克里時代,民主政治達到頂峰。C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C。7、B【解析】

根據“辛亥革命后國民意識里有了‘中國人’的概念。”可知辛亥革命之前中國人有王朝的觀念而無國家的概念,辛亥革命喚醒了國人的民族意識,有了中國人的概念,因此B正確。A違背史實,CD史實正確,但材料側重在有了“中國人”的概念,因此CD與材料無關,綜上故選B。8、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義勇軍進行曲》是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歌曲,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誕生以來,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9、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瘦西湖位于揚州市北郊,現有游覽區面積100公頃左右,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具有重要歷史文化遺產和揚州園林特色的國家重點名勝區”。“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是描述瘦西湖風光的一幅著名對聯。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睛】解決本題的關鍵是對對聯“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準確解讀。10、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隨著冷戰進行,美蘇在各自占領區扶植建立起相互對抗的兩個國家,德國由此分裂,直到近半個世紀后伴隨蘇聯的結束才最終再度完成統一。A符合題意。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在雅爾塔等國際會議上,美、英、蘇等國討論了結束戰爭、處理戰爭遺留問題和戰后和平等問題,二戰后,德國被分區占領。B不符合題意。杜魯門主義的提出是冷戰開始的標志,C不符合題意。戈爾巴喬夫不成功的改革,激化了社會矛盾,促使東歐聚變,最終導致蘇聯解體,D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故選A。11、B【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俄國十月革命后的國內戰爭時期,列寧為鞏固蘇維埃政權采取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國內戰爭結束后,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繼續實施引發了人民的不滿,列寧開始調整政策,實施新經濟政策,其目的是恢復和發展生產,并向社會主義過渡,選項B符合題意;應對國內外敵人的聯合進攻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目的,排除A;引進外資恢復資本主義制度表述錯誤,排除C;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目標是斯大林時期的目標,排除D。故選B。【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抓住關鍵信息“農民們拿起武器,反對無償的征收”即反對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時期的余糧收集制,“列寧認識到讓步是不可避免”即采用了新經濟政策。然后依據所學回答新經濟政策的目的即可。12、B【解析】

由題干中“美國在19世紀60年代成為了單一的、聯合的強大的國家,這奠定了美國在20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基礎。”可以看出,美國南北戰爭對美國來說最大的意義是維護國家的統一。美國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圍繞著奴隸制的存廢而起,戰爭最終以北方的勝利而告終,避免了南北分裂,維護了國家統一,使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起來,所以美國南北戰爭為美國20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奠定了基礎,B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三項均表述不正確,排除,故選B。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玄奘李清照焦裕祿斯蒂芬孫【解析】

(1)唐朝貞觀年間,僧人玄奘西行天竺(古印度)取經,造就了中印古代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2)生活在兩宋之際的婉約派女詞人是李清照。(3)共產黨員焦裕祿調至河南蘭考擔任縣委書記期間,忍受肝癌之痛,同全縣干部和群眾一起,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被譽為“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4)工業革命時期,英國人斯蒂芬孫發明蒸汽機車,標志著鐵路時代開始。斯蒂芬孫被稱為“蒸汽機車之父”14、(1)北魏孝文帝(2)學習漢語。(3)穿漢服;采用漢姓;與漢人通婚(4)促進了民族交融;使中原文化得到豐富和發展。(5)富有改革創新精神(6)政權分立【解析】

(1)依據材料內容“夫名不正、言不順,則禮樂不可興。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內容是對孝文帝改革的描述。魏主是孝文帝。(2)依據材料內容“夫名不正、言不順,則禮樂不可興。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內容是對孝文帝學習漢語內容改革的描述。(3)根據所學可知,除了學習漢語,還有采用漢姓;在朝廷上官員必須穿戴漢族服飾;鼓勵鮮卑人與漢族貴族通婚等。(4)依據所學知識,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僅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還促進了民族交融;使中原文化得到豐富和發展。(5)本題為開放性題目,學生主要圍繞改革創新、積極進取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富有改革創新精神等。(6)依據所學知識,公元220-58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沖突中逐漸匯聚融合,所以另一特征是政權分立。【點睛】本題主要考察北魏孝文帝改革和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特征等內容的掌握情況,回答問題要注重根據材料展開并根據題目言簡意賅的回答問題。15、文獻、口號、指導思想歷史事件《資政新篇》太平天國運動提出“自強”“求富”口號洋務運動宣傳變法圖強戊戌變法(或者維新變法、百日維新)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義和團運動三民主義辛亥革命提倡“民主”“科學”新文化運動【解析】

(1)太平天國運動后期,洪仁玕寫出《資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學習、改革內政等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主張,這是先進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