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蘇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期末考試題【帶答案】_第1頁
2023年蘇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期末考試題【帶答案】_第2頁
2023年蘇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期末考試題【帶答案】_第3頁
2023年蘇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期末考試題【帶答案】_第4頁
2023年蘇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期末考試題【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頁碼頁碼/NUMPAGES總頁數總頁數2023年蘇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期末考試題【帶答案】考試說明:本試卷五個大題,滿分100分,時間90分鐘。題序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一、選擇題(共25個小題,每題2分,共50分)1、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A.生產者和消費者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C.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D.食物鏈和食物網2、將魚的內臟埋入土中,過一段時間后翻開土壤發現魚內臟不見了.下列解釋最合理的是()A.被土壤吸收了B.被植物直接吸收了C.被環境中的分解者分解了D.通過內臟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了3、手指被扎,痛覺形成的部位是:()A.指尖 B.效應器 C.感受器 D.大腦皮層4、使植物葉片呈現綠色和花瓣呈現紅色的細胞結構分別是()A.液泡葉綠體 B.葉綠體液泡C.液泡線粒體 D.葉綠體葉綠體5、下列模式圖中,能正確表示骨骼肌與骨、關節之間關系的是()A. B.C. D.6、生物能夠表現出生命現象,“葵花朵朵向太陽”所表現出的生物的特征是()A.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B.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C.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D.生物能進行呼吸7、俗話說“食不言,寢不語”,吃飯時不能大聲談笑是有科學道理的,其主要原因是()A.流經消化器官的血量減少 B.食物容易由咽誤入氣管C.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減少 D.有利于保護聲帶8、動物的結構總是與其功能相適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蛔蟲體表包裹著一層角質層,起到保護作用B.家鴿的肺和氣囊相通,增大了氣體交換的面積C.蝗蟲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能防止體內水分蒸發D.家兔有門齒和臼齒的分化,提高了攝取食物的能力9、在陰天或傍晚進行移植,并去掉部分枝葉,是為了()A.降低光合作用 B.降低蒸騰作用 C.減少水分吸收 D.增加水分吸收10、看以下圖形表示的血管排序正確的是()A.動脈、靜脈、毛細血管 B.毛細血管、靜脈、動脈C.靜脈、動脈、毛細血管 D.靜脈、毛細血管、動脈11、下列敘述中,哪一項與小腸的吸收功能無關()A.小腸內表面有環形皺襞 B.小腸長約5~6米C.小腸內有多種消化酶 D.小腸內表面有小腸絨毛12、耳結構中聽小骨的作用是()A.收集聲波 B.傳導振動 C.感受刺激 D.產生聽覺13、比較大熊貓與竹子的生物體結構層次,大熊貓特有的結構層次是()。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14、植物體進行呼吸作用的時間是()A.只在有光時B.只在白天C.只在晚上D.在白天和黑夜15、將有白花的枝條插入稀釋的紅墨水中,一段時間后,葉片、白花都變紅了,下列與此實驗有關的說法,錯誤的是()A.最先變紅的是莖的表面 B.葉片中最先變紅的是葉脈C.紅墨水上升的動力來自蒸騰作用 D.紅墨水是通過導管向上運輸的16、有關生物與環境的說法,錯誤的是()A.“雨露滋潤禾苗壯”主要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B.“魚兒離不開水”說明了生物依賴環境C.“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體現了生物之間的競爭關系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主要體現了溫度對生物的影響17、一綠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時,選擇一片綠葉,把主葉脈剪斷(如圖所示),然后將植株放在陽光下照射2~4小時,發現B區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區葉片缺少()A.葉綠素 B.光C.二氧化碳 D.水18、生命的生存依賴于一定的環境,環境的變化會對生物產生各種影響.下列現象屬于環境影響生物的是()A.枯葉蝶靜止時像一片枯葉B.馬里亞納海溝沒有綠色植物C.雷鳥的羽毛冬季為白色,夏季為灰色D.地衣生活在巖石表面,能加速巖石的風化19、下列關于花和果實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人工輔助授粉,可以解決玉米缺粒現象B.將未成熟的花套袋處理,能結出果實的花是雌花C.一個西瓜含有多粒種子,說明一個子房中有多個胚珠D.玉米的種皮和果皮緊密結合在一起,一粒玉米就是一個果實20、蘑菇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有“植物肉”的美譽.下列有關蘑菇的敘述,正確的是()A.蘑菇是多細胞真菌,分裂繁殖后代B.蘑菇的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C.蘑菇能產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D.蘑菇地上部分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21、廣東名桔之一的砂糖桔,其果皮、果肉及其中的“筋絡”分別屬于()①保護組織;②輸導組織;③分生組織;④營養組織。A.①④③ B.③④② C.①②③ D.①④②22、在抽血或輸液時,要將針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膠皮管捆扎起來,下列解釋中不恰當的是()A.目的是減緩或暫時阻止血液的向心運動B.動脈中血液向心流動,刺后的傷口出血很少,稍經壓迫即可止血C.血管由于血液多而鼓脹起來,從而便于針刺入D.多數靜脈分布較淺,壁薄,彈性較小,有利于針的刺入23、泌尿系統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腎臟 B.輸尿管 C.膀胱 D.尿道24、血液流經人體器官b時,血液中某種物質含量的變化用曲線表示,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若是O2含量的變化,b代表肺B.若是CO2含量的變化,b可代表腦C.若是尿素含量的變化,b代表腎臟D.若是飯后葡萄糖含量的變化,b代表小腸25、法布爾在《昆蟲記》中栩栩如生地記錄了昆蟲的本能及習性,他研究昆蟲的方法主要是()A.觀察法 B.實驗法 C.調查法 D.模擬法二、填空題(共5個小題,共10分)1、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受到______________的調節,但也受到_________調節的影響。2、人的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3、在種子萌發的實驗中,釋放的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這種氣體是_______________。4、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一類營養物質,人體一旦缺乏_______時會患夜盲癥、干眼癥.5、根的生長主要是_______細胞的分裂和_______細胞伸長的結果.三、識圖分析題(共3個小題,共21分)1、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隆重開幕。習主席與世界達成綠色約定,向全球發出綠色宣言:“我們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圖甲是某校生態保護志愿者在研究某草原生態系統時繪制的碳循環模式圖,A、B、C、D表示生態系統的成分,①②③為特定的生理過程;圖乙是該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的B、D分別代表________。(2)圖甲中過程③中的碳以________形式進行傳遞。(3)請寫出圖乙中,理論上貓頭鷹獲取能量最多的一條食物鏈:________。(4)圖乙中貓頭鷹占有的營養級有________個。(5)外來因素干擾嚴重時,會破壞生態平衡,導致生態危機。說明生態系統的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6)“囑托重如山,踐諾須躬行”。為保護美麗地球家園,作為中學生,我們該怎么做?________。2、下課鈴響了,同學們匆匆地跑出教室,直奔餐廳。同學們看到了飯菜的顏色,聞到了飯菜的氣味,嘗到了飯菜的味道,手指感覺到了饅頭的溫熱。請據圖回答問題。(1)同學們由明亮的室外進入相對較暗的餐廳,瞳孔________(填變大或變小),以便進入更多的光線。(2)能夠看到飯菜的顏色,是因為光線經過[]____的折射,在[]____上成像,并最終在大腦皮層的一定區域形成了視覺。(3)能夠聽到下課鈴聲,是因為聲波引起[]_____的振動,刺激了[]______內的聽覺感受器,并最終在大腦皮層的一定區域產生了聽覺。(4)看到飯菜的顏色,聞到飯菜的氣味,嘗到飯菜的味道,手指感覺到饅頭的溫熱,都是靠分布在身體不同部位的感受器獲取信息,這些感覺最終都是在_______形成的。3、自然界中的動物多種多樣,春水澄碧,游魚嬉戲;長空萬里,秋雁遠去……都曾引發你無限的遐想。下面是某中學生物小組的同學收集到的部分動物圖片。請據圖回答:(1)若將圖中動物分成ACDF和BE兩類,則分類依據是____。(2)請寫出動物A適于飛行的兩條外部形態特征____。(3)比較B和E兩種動物,從外部形態看,它們身體的共同特點是____;動物E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有蛻皮現象,原因是____。(4)動物C在個體發育方面的突出特點是____。(5)動物D特有的生殖發育方式是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6)動物F適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運動器官分別是____。(7)圖中所示動物中,體溫恒定的是____(填字母),這增強了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四、實驗探究題。(共2個小題,共14分)1、在下列培養皿內分別放入等量的紙巾,再將相同數量的豌豆種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條件下進行培養,結果如表。請回答下列問題:培養皿(組別)甲乙丙丁場所陽光下陽光下黑暗中陽光下溫度(℃)2323235紙巾干濕狀態潮濕干燥潮濕潮濕發芽率98%098%0(1)如表的實驗設計中共包含了_____組對照實驗。(2)探究“光照對種子萌發是否有影響”,可選用甲組和_____組構成對照實驗。(3)甲組和丁組的實驗結果說明適宜的_____是種子萌發所必需的外界條件。(4)每個培養皿中都放入一定數量的種子即不是1粒種子,其目的是_____。(5)幾周后萌發的種子能發育成幼苗,在種子中_____是新植物體的幼體,由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組成。2、為了了解菠菜葉片的結構,小王和同學們進行了“觀察葉片的結構”的實驗操作。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制作臨時玻片標本時,需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再緩緩放下,避免蓋玻片下出現______。(2)用顯微鏡觀察葉片橫切面的臨時切片,需要大幅度升降鏡筒時,應轉動______螺旋。(3)當顯微橫的目鏡為15x、物鏡為10x時,放大倍數為______倍。(4)換高倍鏡后,視野變暗,物像變______。(5)在顯微鏡下觀察時,發現葉片橫切面位于視野左上方,欲將其移至視野中央,需將臨時切片向____移動。(6)葉片的表皮屬于_____組織,葉肉屬于______組織。五、資料分析題(共5分)1、對自然的認識是一個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請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400多年前古希臘學者亞里七多德提出,植物生長發育所需的物質全部來自土壤;材料二:17世紀,比利時海爾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樹種在裝有90千克泥土的木桶里,只澆水,經過五年,再次稱重,柳樹質量已達80多千克,而泥土減少卻不到100克,如圖甲所示。材料三:18世紀,英國普利斯特利通過如圖乙實驗發現,A鐘罩內的小鼠很快死亡,B鐘罩內的小鼠卻可活較長時間。材料四:1864年,德國薩克斯發現綠色植物在光下還能合成淀粉等物質。1897年,人們首次把綠色植物的上述生理現象稱為光合作用。(1)海爾蒙特的實驗結果,泥士只減少了60克,你認為減少的物質是(__)A.水B.無機鹽C.有機物D.以上都不對(2)普里斯特利的實驗發現B鐘罩內的小鼠可存活較長時間,原因是光合作用產生了_____。(3)如今,常通過滴加碘酒能否使葉片變藍色的方法來判斷植物是否進行了光合作用,是因為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主要是_____。(4)為便于觀察,需要進行如圖丙的實驗,該裝置在實驗中的作用是(____)A.分解葉片中的有機物B.把葉片煮熟C.脫去葉片中的葉綠素D.除去葉片中的淀粉(5)請寫出光合作用反應式:_____(原料、產物、條件、場所)。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25個小題,每題2分,共50分)1、B2、C3、D4、B5、D6、A7、B8、B9、B10、A11、C12、B13、D14、D15、A16、A17、D18、B19、B20、C21、D22、B23、A24、C25、A二、填空題(共5個小題,共10分)1、神經系統激素2、神經元3、二氧化碳4、維生素A5、分生區;

伸長區三、識圖分析題(共3個小題,共21分)1、生產者、分解者二氧化碳草→食草鳥→貓頭鷹四自我調節多植樹造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