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植物學》電子教案
課程編號:B1013103
適用專業(yè):園林專業(yè)本科
課程性質:專業(yè)基礎課
開課學期:第二學期
總學時:60學時
教學時數:理論課學時數40學時、實驗課學時數20學時
一、編寫說明
1、課程簡介:全面、系統地介紹有關植物形態(tài)解剖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
基本操作技術及植物基本類群的進化與分類的基礎知識。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態(tài)、
結構和生活現象及植物類群與分類。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嚴肅
認真的科學工作態(tài)度、分析問題的能力,并且為學習專業(yè)課奠定必要的基礎。2、
地位和任務:本課程是園林專業(yè)的重要專業(yè)基礎課。其任務在于全面、系統地介
紹有關植物形態(tài)解剖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操作技術,詳細介紹植物基
本類群與分類的基礎知識。
3、總體要求:熟練掌握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功能、繁殖、分化。掌握植物組織的
概念、類型、特點和分布。掌握植物營養(yǎng)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
熟練掌握植物分類的基礎知識,掌握植物界各大類群主要特征;掌握被子植物重
要科的特點,并能初步鑒定植物。
4、與其它課程的關系:為后續(xù)學習專業(yè)基礎課《植物生理學》、《園林樹
木學》和《植物遺傳學》等及專業(yè)課奠定必要的基礎。
5、修訂的依據:1996年學校《植物學》教學大綱。
授課內容及學時分配
章節(jié)各章名稱理論課周次理論課時數實驗課時數總課時數
緒論0.511
一植物細胞和組織36814
二種子和幼苗0.511
三根2426
四莖2426
五葉1.5325
六營養(yǎng)器官的變態(tài)0.511
七被子植物生殖器官3628
八植物分類基礎知識122
九植物界的基本類群1224
十被子植物形態(tài)學術語122
T―一被子植物的分科48210
合計20402060
實驗課內容與學時分配
序號實驗內容實驗目的學時周次
一顯微鏡的使用及細胞結構的觀察(一)顯微鏡使用方法細胞觀察21
二植物細胞的觀察(二)質體及植物細胞的含物21
三植物細胞的觀察(三)細胞有絲分裂和胞間連絲21
四植物組織的觀察機械組織輸導組織21
五植物根的觀察根的初生、次生結構21
六植物莖的觀察莖的初生、次生結構21
七植物葉的觀察雙子葉、禾本科葉片的結構21
八植物生殖器官的觀察掌握花藥和子房的結構特21
點
后握苔葬真蕨松屬形態(tài)結
九高等植物類群代衰植物形態(tài)結構21
構
十被子植物分科(一)掌握十字花科豆科菊科百21
合科
合計2010
學年第二學期課程教學進度表
課程名稱:植物解剖學學時:50任課教師:
周次課次教學內容
11緒論及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
22細胞的結構及后含物與細胞分裂
33組織及其類型
44微管系統、種子和幼苗
55根的形態(tài)、功能、類型、初生結構
66根的次生結構與根瘤
77莖的功能、形態(tài)、初生結構
88莖的次生生長結構
99葉的形態(tài)、功能與結構
1010營養(yǎng)器官的相互聯系與器官變態(tài)
1111花的概念、組成與花芽分化花藥的發(fā)育與結構
1212胚囊的發(fā)育與結構,開花、傳粉與受精
1313種子和果實的形成和類型
1414植物分類基礎知識
1515植物界的基本類群
1616被子植物形態(tài)學術語
1717被子植物的分科(一)
1818被子植物的分科(二)
1919被子植物的分科(三)
2020被子植物的分科(四)
三、教學內容:
課目一:細胞基本結構2學時
1.目的要求:掌握細胞的基本結構。
2.重點與難點;重點是真核細胞的基本結構。難點細胞器的種類與功能的比較,
緒論
第一節(jié)植物與植物界
一、植物的多樣性(10分鐘)
二、植物界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界的劃分
(二)生物界的劃分
1.二界系統:
2.三界系統:
3,四界系統:
4.五界系統:
5.六界系統:
第二節(jié):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0分鐘)
一.植物的合成作用和礦化作用
光合作用:
礦化作用:
二.植物在自然界物質循環(huán)中的作用
1、碳循環(huán)
2、氮循環(huán)
第三節(jié):植物學的研究對象(20分鐘)
研究對象:植物各類群的形態(tài)結構,分類和有關生命活動發(fā)育規(guī)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環(huán)境建多
種關系的科學。
二.分支科學:
1、植物形態(tài)學:
2、植物分類學:
3、植物生理學:
4、植物生態(tài)學:
5、植物遺傳學:
三.植物學的研究內容:
包括植物的外部形態(tài)、內部結構、植物類群、植物分類等。介紹植物的個體發(fā)育和系統
發(fā)育。個體發(fā)育:細胞、組織、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形態(tài)、結構及生理功能。
系統發(fā)育:介紹植物界的基本類群和分類及生態(tài)、群落、植被介紹。
第四節(jié):學習本門課程目的要求(10分鐘)
(-)目的
(-)要求
第一章植物細胞與組織
§1.1植物細胞(10分鐘)
§1.1.1細胞的概述
細胞的概念:細胞是構成植物和動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植物和動物種類很多,但都是由單個細胞構成的,除病毒外。單細胞植物和多細胞植物:
二.細胞的發(fā)現:
人們對細胞的認識,追溯到十七世紀,與顯微技術發(fā)明與改建是分不開的。
§1.12.植物細胞的大小和形狀
一.植物細胞的大小:最小的球菌0.2pm,一般種子植物中細胞在
二.細胞的形態(tài):千差萬別,有球狀體,多面體,紡纏體,柱狀,卵形,橢圓形,體現著形
態(tài)和功能的統一。
§1.1.3細胞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原生質
一.原生質的組成
原生質:細胞內具有生命活動的物質。細胞是由原生質構成的,它是細胞結構和生命活
動的物質基礎。它的基本組成成分。
1.所含主要化學元素:
2.水和其他無機物:
3.有機化合物:組成原生質的有機物為蛋白質,核酸,脂類和糖類。
⑴.蛋白質:
(2).核酸:
(3).脂類:
(4).糖類:
顯微結構:把在光學顯微鏡下能看到的結構稱顯微結構。
亞顯微結構:把在電子顯微鏡下能看到的結構。(超微結構)
§1.1.4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壁:包在植物細胞外,特有結構(動物細胞不具細胞壁)
原生質體:是由原生質特化而來的,指單個細胞內的原生質。它包括細胞膜,細胞質,
細胞核總稱為原生質體。是一個細胞內的原生質,是細胞存在有生命部分,是細胞內各種代
謝活動進行的場所。
原生質:是細胞當中提供基礎化合物,物質概念。
一.細胞膜(質膜):包圍在細胞外面的一層薄膜,是單層單位膜。(10分鐘)
1.質膜成分:脂類(類脂),蛋白質
單位膜:在電鏡下觀察具有明顯的三層結構,二個暗帶,中間夾一個明帶,叫單位膜,
厚約70-100A,核膜,質體膜,線粒體膜是層單位膜質,其它細胞器膜都是單層單位膜。
膜系統:生物膜:質膜,細胞內膜(如核膜和各類細胞器膜)統稱。構成細胞的膜的種
類很多,除質膜外,還包括細胞內臘,核膜和各種細胞器的膜。除核膜,質體膜,線粒全膜
外,其它細胞器膜大多是單層單位膜。
2.質膜的功能:
3.質膜的結構:目前較廣泛地接受的是“流體鑲嵌模型”,假說
(1).脂類雙分子層,做為骨架,頭在膜內外兩側,尾部朝向膜中間,尾尾相連。
(2).蛋白質分子與磷脂層的內外表面結合或嵌于脂類層或貫穿于脂類層而部分露在膜
的內外表面。
⑶.磷脂和蛋白質都有一定的流動性,使膜的結構促于不斷變動狀態(tài),蛋白質上具有酶
類,且有“識別,捕捉,釋放”物質的能力。從而對透過起控制作用。膜的選擇透性主要與
膜上蛋白質有關。
二.細胞質及其細胞器
細胞質:充滿于細胞核與細胞膜之間,進一步分為:胞基質,細胞器。
胞基質:是透明的復雜溶液,是包圍細胞器的細胞質部分,是透明的物質。
功能:不信是細胞器之間物質運輸的介質,而表是生化反應的重要場所。
細胞器:是細胞內上具有特定結構和功能的亞細胞單位。
1.質體:是植物細胞所特有的細胞器,是一類合成和積累同化產物的細胞器,而動物,
真菌,細菌一般沒有。(10分鐘)
前質體:
A.葉綠體:
(1).存在:于植物的綠色細胞中,即:葉肉細胞,嫩,幼果等綠色部分.
(2).形態(tài):
(3).結構:用電鏡觀察:超微結構。
被膜:最外面由雙層單位膜包被,(內膜,外膜),膜表面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
基粒:內部由膜形成的圓盤狀類囊體相互重疊形成柱狀體單位,一個葉綠體內有40—60
個基粒,每個基粒有10—100片層不等。
基粒間膜(基質片層):在基粒與基粒之間由基質片層相連系,使整個葉綠體成貫通的膜系
統。
基質:基粒以外的部分充滿基質,基質中有DNA,核蛋白體rRNA,酶等。
⑷.組成:葉綠素,葉黃素,胡蘿卜素。
(5).功能:進行光合作用一吸收光能并使之轉化為化學能,同時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
有機物釋放氧的過程。:
B:有色體:是含有類胡蘿卜素而呈紅一藍色的質體,能積累脂類和淀粉。
C:白色體:不含可見色素的無色質體。呈無色顆奸狀,球狀,或紡錘狀。
D:有色體,白色體及葉綠體和相互轉變:
2.線粒體:除了細菌,藍藻和厭氧真菌上,生活細胞都有線粒體。(10分鐘)
(1).形狀:呈球狀,分枝狀,般比質體小,0.5-1um
(2).構造:在電鏡下
雙層膜:外膜:包被線粒體
內膜:向中心腔內折疊,形成許多管狀突起的內褶皺稱崎。
喳:崎的內表面上,均勻地排布著形似大頭針的結構,稱電子傳遞粒(ETP),電
子傳遞粒(ETP):ETP上含有ATP醐(能合成ATP,是細胞供能中心),參與解吸作
用。
基質:內膜和基質中含有其它與呼吸作用有關的酶。100多種的參與呼吸作用。
(3).功能:是細胞進行呼吸作用的場所。
3.核糖體(核糖核蛋白體)(核蛋白質體),凡生長旺盛,代謝活躍的細胞內特別多。
(1).形態(tài):生活細胞都有核糖體,小而圓的顆粒,是無膜結構。
(2).成分:核糖核酸,60%(RNA)、蛋白質,40%
(3).存在:游離胞基質中,但在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的基質中也存在,還大量附著
在粗糙內質網膜上。
(4).功能:
4.內質網(縮寫ER):(10分鐘)
①存在于胞基質中,
②形態(tài):由膜圍成的扁平的束,槽,平的槽,管,形成縱橫交錯的網狀結構。
③內質網:滑面內質網SER:內質網表面光滑,不附有核糖體顆粒。
粗糙型內質網rER,內質網表面結合核糖體。
④功能:
5.高爾基體:是由一疊平滑單位膜圍成的束,由扁平束,大束泡,小束泡組成。
功能:①將ER合成的物質運輸到某些部位中去,能運輸糖,脂類,蛋白質。
②生物大分子的裝配。高爾基體能利用單糖和含硫單糖合成多糖和含硫多糖,
是許多多糖的合成場所。
③主要是合成纖維素,半纖維素,高爾基小泡向細胞壁內表面移動,與細胞壁
的形成有關。
④與細胞的分泌作用有關,如根尖細胞分泌的粘液,花蜜中的糖與多糖蛋白的
分泌,是在高爾基體作用下形成的。
(5)參與溶酶體與液泡形成。
課目二:細胞核、細胞壁、后含物及細胞分裂2學
時
1.目的要求:掌握細胞核、細胞壁的基本結構,和細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2.重點與難點;重點是及細胞核的超微結構、細胞壁和后含物的結構和化學組成。難點是
細胞分裂、分化的概念,及有絲分裂各時期的特點。
6.液泡:存在于胞基質中,,由單層單位膜包被的細胞器。(20分鐘)
⑴構成:最外層有一層單位膜叫液泡膜。
細胞液:液泡內的汁液,是含有多種有機物和無機復合物的復雜水溶液。
(2)液泡的功能:
7.溶酶體:是由單位膜包圍的多種形狀的小泡狀結構,它是由內質網分離出來的小泡形
成的,常為圓球形小體。內部沒有特殊結構,
⑴成分:含有大量的水酶,已知60多種,如酸性磷酸酶為主(核糖核酸酶等脂酶,蛋
白質),能分解所有的生物大分子。
⑵功能:
8.圓球體:是膜包裹著的圓球狀小體,膜是半單位膜(只有一個暗帶)。
功能:含有合成脂肪的酶,能大量集累脂肪,在一定條件下,也能將脂肪水解成甘油
和脂肪酸,因此,它具有溶醐體性質。
9.微體:是由內質網分離出小泡形成的,是單屋膜包圍的細胞器,呈球狀或啞鈴形的顆
粒。與溶酶體在大小,形狀相似,但含酶種類不同,包含過氧化氫醐和氧化酶類。
10.微管:組成:它是由組成a,B球狀蛋白圍成的細小的中空的長管狀結構。在細胞
質中,靠近細胞壁。
功能:
①起支架作用,使細胞維持一定形狀,花中裸露精細胞,無細胞壁,靠維管維持紡錘
形狀。
②對細胞壁的形成和增厚起作用。微管組成的成膜體,指導著高爾基體小泡。向新壁
方向運動,在赤道面中,形成細胞板。
③參與構成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時的紡纏絲。
④影響胞內物質的運輸和胞質運動。
⑤參與構成低等植物的纖毛,鞭毛,影響整個細胞的運動。
微絲:是比微管更細的纖絲,在細胞中呈縱橫交織的網狀,與微管和中等纖維共同構成
細胞的骨架。(或叫微梁系統,維管,中等纖維,微絲)
功能:與微管配合,控制細胞器的運動,微絲的收縮功能與胞質流動密切相關。
三.細胞核:(20分鐘)
(除細菌,藍藻外,生活細胞都有細胞核)是原生質體重要的組成部,是控制細胞生命
活動的中心,折光率強,在光學顯微鏡下很容易看到。
1.形態(tài):一般近于球形,但也有許多不同形狀,如禾本科保衛(wèi)細胞,細胞核量啞鈴形,
花粉的營養(yǎng)細胞,核呈不規(guī)則裂瓣。
①大小:
②數量:
③位置:
2.結構:(在光學顯微鏡下,間期核可分為)
核膜:包在核的最外面(內膜,外膜)又叫核被膜,
核孔:核膜上一定間隔愈合的小孔,有開閉結構,細胞核和細胞質進行物質交換的通道。
核仁:是制造核糖體亞單位的部位(功能)。
核質:核膜以內,核仁以外的物質,它以堿性染料染色后,可分為著色的是染色質:化
學成分是DNA和蛋白質構成,間期核內成網狀細絲。染色體:化學成分一樣,要分裂期,染
色質絲高度螺旋化,變粗變短,形成桿狀染色體。著色淺的是核液。
3.功能:儲存和傳遞遺傳信息,在細胞遺傳上起重要作用。
①.間期細胞核的功能是貯存和復制DNA,合成和向細胞質轉運RNA。
②.染色體含有許多基因,控制植物各種性狀的表現。
四.細胞壁:是包圍在植物細胞原生質體外面的一個堅韌的外殼,本質上它不是?種生活物
質,無生命的由原生質體向外分泌物質形成的。(30分鐘)
細胞壁,質體、液泡一起構成了植物細胞與動物相區(qū)別三大結構特征。
1..功能:
2.細胞壁的結構一分層結構,據形成時間和化學成分的不同分為三層。
①胞間層
②初生壁:
③次生壁:
3.細胞壁的化學組成:
(1).構架物質:
(2).細胞壁的襯質:
(3).內鑲物質:
(4).復飾物質:
4.細胞壁上的紋孔,胞間連絲。
初生紋孔場:在初生壁上,具有一些明顯的凹陷區(qū)區(qū)域。在初生紋孔場上有許多
小孔,細胞的原生細絲,通過這些小孔與相鄰細胞的原生質相連。
胞間連絲:是穿過細胞壁的細胞質細絲,它連接相鄰細胞的原生質體。
作用:在細胞間起著物質運輸與刺激傳導的通道作用,細胞間相互溝通,使植物
體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
紋孔:這種在次生壁層中未增厚的部分。
紋孔對:相鄰細胞間的紋孔常成對存在,合稱紋孔對,紋孔對中的胞間層和兩邊
的初生壁,合稱紋孔膜,中間的間隙腔稱紋孔腔。
按結構紋孔分:
單紋孔:次生壁在紋孔腔邊緣終止而不延伸,它紋孔口大,如纖維細胞。
具緣紋孔:次生壁在紋孔腔邊緣向內延伸,拱起,紋孔口小。
導管,管胞上常有具緣紋孔。
作用:紋孔是細胞之間進行水分及其他物質交換的通道。
共質體運輸:通過胞間連絲的物質運輸。
質外體運輸:通過細胞壁,細胞間隙和大多纖維細胞腔運輸。
5.細胞壁的生長:增大面積形成初生壁的生長和增加厚度,形成次生壁的生長。
6.研究細胞壁的實踐意義:
細胞壁的化學成分一纖維素一造紙,人造纖維,火藥等重要材料,木質在石油,
染料中有廣泛的用途,對細胞壁的研究在工業(yè)生產上有重要意義。
§2.5植物細胞的后含物(30分鐘)
后含物:是細胞內所有非生命的物質,是細胞代謝作用的產物。它后可以在細胞
一生不同時期中出現和消失,其中有的是貯藏物有的是廢物。有的存在于細胞液中,有
的存在于細胞質中。
兒種重要的貯藏物質有:
1.淀粉:是一種最普遍的貯藏物質
①.形成:
②.結構:
③.淀粉粒類型:
單粒:興有一個臍和許多輪紋圍繞的淀粉粒。
復粒:是有二個以上的臍和各自的輪紋的淀粉粒。
半復粒:是外圍有共同的輪紋懈圍的“復粒”。
④.特性:淀粉不溶于水,在熱水中膨脹成為糊狀。
⑤.鑒定:淀粉是碘-碘化鉀溶液呈藍色,這是淀粉的特殊反應,可鑒定淀粉是否存
在。
⑥.存在:普遍存在于種子的胚孔,子葉中,植物的塊根,塊莖,球莖,根狀莖中
都有豐富的淀粉粒。
2.蛋白質:
①.形式:
②.存在:
③.鑒定:蛋白質遇碘-碘化鉀溶液是黃色反應,遇硫酸銅堿性溶液呈紫色反應。
可據此鑒定蛋白質是否存在。
3.脂肪和油類:是含能量最高的貯藏物質。在常溫下為固體的稱脂肪,液體珠稱為油
類。
①.存在:
②.鑒定:脂肪遇蘇丹III酒精溶液呈橙紅色,可用此鑒定種子是否有脂肪存在。
4.晶體和硅質小體:
5.丹寧和色素
真核細胞:具有核被膜和各種細胞器的細胞,除細菌,藍藻外,其它植物細胞。
原核細胞:無核被膜和細胞器的細胞,只有擬核,如細菌,藍藻。
課目三:細胞分裂及植物組織2學時
1、目的要求:掌握細胞分裂及組織的概念和類型和特點。
2、重點與難點;重點是不同組織種類的區(qū)別與特征。
§2.6植物細胞的分裂(繁殖)(30分鐘)
一.細胞分裂的方式常見的有三種:
①.無絲分裂:
②有絲分裂:
③減數分裂:
二.細胞周期及其概念。
細胞周期:持續(xù)分裂的細胞,從結束一次分裂開始,一次分裂完成為止的整個過程,它
可進一步分為:
間期:
DNA合成前期(G1):
DNA合成期(S期):
DNA合成后期(G2):(叫有絲分裂準備期):
分裂期(M或D):核分裂:前,中,后,末期。
胞質分裂:
三.有絲分裂全過程包括核分裂和胞質分裂二步聚
㈠.核分裂:各時期
L前期:染色質凝縮成短粗的染色體,核仁解體,核膜破裂,及紡錘絲開始出現(由
微管組成的細絲)。
由于染色體在間期已完成復制,可看出每個染色體是由二條染色單體組成。
2.中期:兩清一中:①每條染色體的兩條染色單體清晰可見。
②紡錘體非常明顯。
③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排列在赤道面上,數目固定,方便記數,
是觀察染色體的形狀數目的最好時期。
3.后期:各個染色體的著絲點一分為二,兩條染色單體分開,在紡錘絲的牽引下分
別由赤道面向細胞兩極移動,使細胞兩極各有數目相同的2n條染色體。
4.末期:①已經到達兩極的染色體通過解螺旋作用,變成染色質細絲。
②在染色質的外圍形成新的核膜核仁。
③原來的一個母細胞形成二個子核。
㈡.胞質分裂:是在二個新的子核之間形成新的細胞壁,分隔母細胞細胞質的過程。
㈢.有絲分裂的意義。
①.是高等植物最普遍的分裂方式,使細胞數目增多,導致細胞生長,經過核分裂
和胞質分裂,一個母細胞成為兩個子細胞。②每一子細胞具有與母細胞引同
數量和類型的染色體。而決定遺傳特性的基因存在于染色體匕因此,每一
子細胞具有與母細胞相同的遺傳性,保證了細胞遺傳目的穩(wěn)定性。
㈣.細胞周期的持繼時間
植物細胞的一個細胞周期所需的時間,現般在十幾小時至幾十小時之間。
四.無絲分裂:(橫裂,縱裂,出芽等)指不經過任何有絲分裂時期,直接分裂成差不多相等
的兩個子細胞。
過程:分裂細胞的核先伸長,中間縊縮變細,最后斷裂分成兩個子核,子核間形成新壁,
最后形成兩個子細胞。無絲分裂比有絲過程簡單,不出現紡錘絲,消耗能量小,分裂速度快,
但遺傳物質沒有平均分配到子細胞中,所以子細胞的遺傳性可有是不穩(wěn)定的。
§2.7植物細胞的生長和分化(10分鐘)
■,細胞的生長:植物的生長不僅是由于細胞數量增加,且與細胞體積生長密切相關。
細胞的生長:就是指細胞體枳的增長,包括細胞縱向的延長和橫向的擴展。
二.細胞的分化
細胞分化:指多細胞有機體內細胞在結構和功能上變成彼此互異的過程。形成多細
胞植物體內細胞群分工協作現象。
三.細胞的全能性:指植物的大多數生活細胞,在適當條件下都能由單個細胞經分裂,生長
和分化形成個完整植株的現象或能力。
第三章:植物組織(30分鐘)
植物組織的概念
細胞分化導致植物體中形成多種類型的細胞,也就是細胞分化導致了組織的形成。
組織:形態(tài)結構相似,在個體發(fā)育中來源相同,具有相同生理功能的細胞群。
§1.2分生組織:
植物組織的類型
植物體內組織據其發(fā)育程度,生理功能和形態(tài)結構的不同,分
概念:種子植物體內的生長部位,具有持續(xù)性或周期性分裂能力的細胞群。它們的分裂
活動直接關系到植物的生長。
特點:
二、類型:分生組織在植物體中位置的不同,又可分為頂端分生組織,側生分生組織,和居
間分生組織三類:
①頂端分生組織:存在于根尖的分生區(qū)
特點:
②側生分生組織:包括維管形成層和木栓形成層存在于裸子植物和木本雙子葉植物的器官
中,主要分布在老根,老莖周側。維管形成層和木栓形成層。
③居間分生組織:分布于成熟組織之間,能進行一段時間的分裂活動,以后失去分裂能力,
完全轉化為成熟組織。存在某些植物的莖,葉,子房柄,花梗,花序軸等器官中有居間分生
組織。
n.將分生組織按發(fā)生來源分類:
原分生組織:
初生分生組織
次生分生組織:
§1.3成熟組織
成熟組織:由分生組織衍生的大部分細胞,經生長,分化,逐漸喪失分生的性能,形
成具有特立功能和形態(tài)結構的組織。
將生理功能的不同將成熟組織分為以下幾類:保護,基本,機械,輸導,分泌。
一、保護組織:存在于植物體的表面,是由一層或數層細胞構成。(10分鐘)
作用:主要起保護作用,可防止水分過度蒸騰,控制氣體交換,抵抗風,病蟲害
侵襲。
又分為:初生保護組織一表皮,分布于幼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的表面。
次生保護組織一木栓層。
1、表皮:是器官外的覆蓋層,通常由一層生活細胞構成,含細胞類型:
①表皮細胞:
②保衛(wèi)細胞:
③許多植物表皮上具附尾物。
2、周皮--------次生保護組織:它是由木栓形成層向外分化(平周分裂)也多層
木栓細胞,組成木栓層(死細胞),向內分裂出少量的栓內層(活細胞)
2.基本組織:(薄壁組織)(營養(yǎng)組織)(10分鐘)
在植物體內占比例最大,廣泛存在感動植物莖,葉,花,果實中。在體內擔負著
吸收,同化,貯藏,通氣,傳遞的營養(yǎng)功能,因此又叫營養(yǎng)組織。
(1)吸收組織:
(2)同化組織:
⑶貯藏組織:
(4)通氣組織:
⑸傳遞細胞:
3.機械組織:主要功能是鞏固和機械支持植物體,具有抗壓,抗張,抗曲撓的性能。共
同特點是細胞壁局部或全部加厚。(10分鐘)
(1).厚角組織:最明顯的特征是細胞壁具有不均勻的增進取,壁的增厚通常在幾個
細胞鄰接處的角隅處特別明顯,因此叫厚角組織。
特點:
(2).厚壁組織:它的細胞壁呈較均勻的木質化增厚,細胞腔很小,成熟細胞?般沒
有生活的原生質體(死細胞)。它的形成加強了器官的堅韌性。分為:石細胞
和纖維兩類。
①.纖維:
韌皮纖維:
木纖維:
②.石細胞:
課目四:種子與幼苗2學時
I.目的要求:掌握微管組織、種子的基本形態(tài)、結構和類型,了解種子萌發(fā)過程以及幼苗
的類型。
2.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重點是微管組織類型和種子的基本結構,難點是維管束的種類、特點
及空間排列方式及小麥籽粒的結構。
4.輸導組織:是植物體內部分細胞分化成管形結構,擔負著體內水溶液和同化產物的
長途運輸的組織。細胞為長管形,相互聯接,,貫穿于器官中。據運輸物質的不同
將輸導組織分兩類:(20分鐘)
①.運輸小份和溶解于水中的無機鹽的組織:即導管,管胞
②.運輸同化產物的組織。
⑴.導管:
據導管發(fā)育先后和側壁木質化增厚的方式不同,將導管分為五種類型。
環(huán)紋導管:
螺紋導管:
梯紋導管:
網紋導管:
孔紋導管:
這種堵塞導管的束狀物稱侵填體。侵填體的形成,增強了自然抗腐力,對防止病菌
的侵害及增強木質的致密,耐水性都有一定作用。作用:沒輸導功能,但有機械支
持作用。
(2).管胞:是兩端斜尖的狹長細胞,是端壁不具穿孔的死細胞。
(3).篩管:存在于韌皮部,是運輸葉所制造和的有機物,它是由些管狀的細胞縱行連
接而成,每一細胞稱為篩管分子。
伴胞:在篩管分子的旁側有一至數個狹長的薄壁細胞的伴胞,伴胞與篩管分子
都是由同一母細胞縱裂而來。
(4).篩管:反存在于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之中,它們是種比較細長,末端尖斜的細胞,
沒有篩板的分化,側壁和末端部分只有一些初步分化的小孔,孔中有細窄的原生質
絲通過,它輸導功能不及篩管分子是原始的運輸有機養(yǎng)料的結構。
5.分泌結構:是一類能產生分泌物質的細胞或細胞組合。它們的來源,形態(tài)與分布
都比較復雜,所分泌的物質多種多樣。如,揮發(fā)油,糖類,蜜汁,乳汁,樹脂,
單寧,粘液,鹽類等。許多分泌物是重要的藥物,香料或工業(yè)原料,按分泌物是
否排出體外,分泌結構分為外分泌結構和內分泌結構兩類。(5分鐘)
(1).外分泌結構:分布于植物體的外表,能將分泌物排于體外。常見的有腺毛,腺
鱗,蜜腺,排水器。
(2).內分泌結構:均存在于植物體的內部,常見的有分泌細胞,分泌腔,分泌道和
乳汁管。
§1.4維管束和維管組織(15分鐘)
1.維管束:是由原形成層分化而來,是由木質部和韌皮部共同組成的束狀結構,據維管
束內形成層的有無和維管束能否繼續(xù)發(fā)展擴大,將維管束分二大類。如:葉
片中的葉脈,柑桔果皮內的桔絡,絲瓜的瓜絡都是維管束。
有限維管束:維管束中全部為初生木質部和初生韌皮部,沒有形成層,不能產生次生
組織,如大多數單子葉植物的維管束。
無限維管束:初生木質部與初生韌皮部之間有形成層,能分裂產生次生組織,如裸子
植物和大多數雙子葉植物的維管束。
2.據維管束中韌皮部和木質部的排列方式情況差別可歸為三類:
①.并生排列:韌皮部在外,木質部在內,呈內外并生排列,一般種子植物莖內
形成外韌維管束。而有些植物,如南瓜等葫蘆科和馬鈴薯等茄科植物,
它們莖中信管束,在木質部的內外兩方并存有韌皮部,稱雙韌維管束。
②.同心圓排列:是木質部與韌皮部呈同心圓圍繞排列。一種是韌皮部環(huán)繞于木
質部的外周,形成周韌維管束,存在-蕨類植物根狀莖,葉柄和一些植
物花絲中,另一些木質部包圍在韌皮部外方,稱周木維管束,如:單子
葉,香蒲,芹菜,胡椒科的根狀莖中有此類型。
③.輻射排列:根中的初生結構,木質部分成若干輻射角,韌皮部間生于輻射角
之間,成為輻射排列,但并不組成束狀的維管束。
3.維管組織:木質部和韌皮部是植物體內主要起輸導作用的組織
木質部由:導管,管胞,木纖維,木薄壁細胞有機組合在--起。
韌皮部由:篩管,伴胞韌皮纖維,韌皮薄壁細胞。
因木質部,韌皮部都是管狀結構,因此又稱為維管組織。
4.復合組織:由幾種不同細胞構成的一種組織。如:
木質部:由導管分子,管胞,纖維,薄壁細胞等。
表此:表皮細胞,表皮毛,氣孔器。
第二章:種子和幼苗
§2.1種子的形態(tài)與結構(15分鐘)
種子的形態(tài):不同的植物所產生的種子在大小、形狀和顏色等方面有較大的差別。
1.大小:
2.形狀:
3.顏色:
二.種子的基本結構
1.胚:是構成種子最重要的部分,新植物就是由胚發(fā)育而來的,胚是新植物的雛體,
是原始體。胚包括:
胚根:一般圓形。一胚根發(fā)育成初生根。
胚芽:呈現雛葉的形態(tài)。種子萌發(fā)時一胚芽發(fā)育成地上部分的莖、葉、芽.
胚軸:介于胚根胚芽之間,極短。并與子葉相連。是過渡區(qū),是幼根、幼莖的一部
分
上胚軸:子葉著生點到第一片真葉的一段
下胚軸:子葉著生點到胚根的段
子葉:子葉在不同植物種子里在數目上和出現功能上不同
雙子葉植物:種子內有2片子葉的。豆類、瓜類、棉花、油菜
單子葉植物:種子內有1片子葉的。水稻、玉米、小麥、洋蔥
子葉的生理功能:
2.胚乳:是種子內貯藏營養(yǎng)物質的組織。它貯藏的養(yǎng)料供種子萌發(fā)和形成幼苗時的需
要。
有些植物在種子發(fā)育過程中,正被胚吸收,利用,這類種子在成熟后無胚乳種子。
3.種皮:包在種子的最外面起保護作用的。在種皮上可以看到種柄脫落后留下的痕跡,
稱為種臍。(豆科上的種臍最顯著)在種臍的一端有一小孔稱種孔。(他是種子進行
氣體交換的門戶。)有些植物的種子在種臍上面還有海綿狀肉質結構,稱種阜。在
種臍的另一端與種孔相對處通常隆起,降起的部分稱種脊。
§2.2種子的主要類型(20分鐘)
種子的基本類型:有胚乳種子和無胚乳種子。
一、有胚乳種子。在據子葉數目的不同分為:大多數單子葉和雙子葉植物屬此類。
1、雙子葉植物有胚乳種子:辣椒、茄子、蕃茄、煙草、藺麻。以翅麻為例:
2、單子葉植物有胚乳種子:如水稻、小麥、玉米、高梁、洋蔥等。
以水稻、小麥種子為例說明種子的結構:種皮、果實叫穎果、胚乳、胚、胚芽、
胚芽鞘、胚根、胚根鞘、胚軸、盾片、外胚葉。
二.無胚乳種子:由種皮和胚構成
1.雙子葉植物無胚乳種子:花生、棉花、豆類、瓜類、柑桔類種子
(1).菜豆種子的結構
種皮:表面有或無花紋,顏色各種,有圓形的種臍,種臍?端有小圓孔。種孔(種
子萌發(fā)處),種臍另一端有瘤狀小突起,種瘤,種瘤下端到種子頂端,具較長隆起
的棱脊,即種脊
胚:胚芽、胚根、胚軸、子葉,子葉肥厚,乳白色,貯藏大量養(yǎng)分
2.單子葉植物無胚乳種子:如慈姑。
典型種子的基本結構可概括如下表,
種皮:?般堅韌,為種子的保護屋。禾本科植物種皮與果皮不易分開
胚:
胚芽:一般為生長點和幼葉構成(有的無幼葉)?禾:胚芽外有胚芽鞘包圍
胚軸:連接胚芽,胚根,子葉的軸。
胚根:由生長點與根冠組成。禾:胚根外包有胚根鞘
子葉:雙子葉胚有二片子葉,單子葉植物有一片子葉
胚乳:是貯臧營養(yǎng)物質的組織。禾本科:胚他分為糊粉層和淀粉貯藏組織。(有的
植物胚乳在種子發(fā)育過程中為胚所吸收形成無胚乳種子)
§2.3種子的萌發(fā)
種子的壽命(10分鐘)
1.種子的壽命:指種子在一定條件下保持生活力的最長期限。超過這個期限,種子的
生活力就喪失,也就失去萌發(fā)的能力。
決定種子壽命的因素:
(1)決定于植物本身的遺傳性。
(2)與種子貯藏期條件有關:
(3).種子貯存期限的長短影響種子生活力,一般來說種子貯存愈久,生活力也愈衰退,以
至完全失去生活力。
(4).種子失去生活力的主要原因,?般因種子內酶物質的破壞,貯存養(yǎng)料的消失及胚細胞
的衰退死亡。
2.種子的休眠:
休眠:有些植物的種子成熟后,即使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也不能立即萌發(fā),必須
經過?段相對靜止的階段才萌發(fā),種子的這一特性。休眠的種子處于近于不活動狀態(tài)。其內
部因素有:
①.種皮堅硬,陰礙了種子對水分和氧氣的吸收。
②.(種子生理上沒有成熟),種子的后熟作用
②.種子內產生抑制萌發(fā)的物質:
二.種子萌發(fā)的條件:(10分鐘)
萌發(fā):已渡過休眠期或已解除休眠的植物種子,在獲得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時,種子的胚就
由休眠狀態(tài)轉入活動狀態(tài),開始生長,形成幼苗,這一過程稱為萌發(fā)。
1.種子萌發(fā)需充分的水分:
2.種子萌發(fā)需足夠的氧氣
3.種子萌發(fā)需要適當的溫度:要求表現出最低、最高、最適三基點。
4.一般說光照和黑暗對種子萌發(fā)沒有影響
三.種子萌發(fā)的過程:
種子內部發(fā)育成熟,并具備外部條件后,種子首得天獨厚吸水膨脹,種皮變軟。接著胚
根進行生長,經過種孔突破種皮,向下生長,逐漸形成幼苗的主根。當胚根生長到一定長度
時,胚軸和胚芽也開始進行伸長生長,突破種皮。由于胚軸伸長生長將胚芽推出地面,并逐
漸形成葉和莖,逐漸形成幼苗。
種子萌發(fā)形成根的意義:根使早期幼苗固定于土壤中,及時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
使幼苗植物很快獨立生長。
種子萌發(fā)為什么先胚根突破種皮?
①根系將根物固定于土壤
②胚根伸入土中形成主根
③根系及時吸收根物所需的水分和無機鹽,這種功能是根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對環(huán)境的
適應
§2.4幼苗的類型(10分鐘)
1.子葉出土的幼苗:種子萌發(fā)時,其下胚軸迅速進行伸長生長,將子葉和胚芽推出地
面,使子葉出土的幼苗。如雙子葉植物中的大豆、豆角、棉花及各種瓜類(無胚乳種子)。
薨麻、洋蔥(單子葉有胚乳)子葉出土后通常變?yōu)榫G色,右以暫時進行光合作用,待其營養(yǎng)
物質耗盡,而枯萎脫落。
2.子葉留土的幼苗:種子萌發(fā)時,下胚軸不進行伸長生長或伸長生長很少,上胚軸伸
長生長較快,將胚芽推出地面,逐漸形成幼苗的莖和葉,而子葉留在土層中。
如大多數單子葉植物:小麥、玉米、水稻,部分雙子葉植物:豌豆、蠶豆子葉留在土中,
直至養(yǎng)料耗盡而消失。
實踐中,注意兩種幼苗種子的播種深度。
課目五:根的形態(tài)與初生結構2學時
1、目的要求:了解根及根系的形態(tài)、功能、類型、分布及與環(huán)境的關系,掌握雙子葉植物
根與禾本科植物根的結構及其區(qū)別,認識根瘤與菌根。
2、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重點是雙子葉及禾本科植物根的結構特點以及二者的區(qū)別,難點是
雙子葉植物根的次生結構
第三章:根
器官:由多種不同的組織構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和形態(tài)結構的部分。根莖葉擔負著植物
營養(yǎng)生長,稱營養(yǎng)器官。
本章主要講根、莖、葉營養(yǎng)器官的形成、結構和功能。
§3、1根的生理功能和經濟用途(10分鐘)
-根的生理功能
①最主要是吸收作用。能吸收土壤中的水、二氧化碳和溶于水的無機鹽。
②固著作用:
③輸導作用:
④根具有合成的功能:
⑤分泌功能。
⑥具有儲藏和繁殖作用:
二.經濟用途:
①食用,藥用,工業(yè)用
②老根雕制成工藝品
③保護坡地,堤岸和防水流失
§3.2根和根系的類型及分布(15分鐘)
根的種類
1.根據發(fā)生部位的不同,根分為
定根:主根:由胚根發(fā)育而來的,(又有初生根)胚根突破種皮,形成最粗最
長的根
側根:又叫次生根,在主根上產生的各級大小分支,有?級側根,二級,
三級
不定根:植物從莖、枝、葉,老根,胚軸上產生根,這種根產生的部位不固定稱不
定根。如玉米莖基部的節(jié)上長出的不定根,草莓葡萄莖上產生不
定根。
二.根系類型
根系: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的根的總體稱根系。
直根系:主根粗壯發(fā)達,主根與側根區(qū)分明顯的根系,如松柏等裸子植物的根系,大多
雙子葉植物棉花、油菜、白菜、大豆、花生、蒲公英等
須根系:主、側根無明顯區(qū)別,主根不發(fā)達或早期停止生長,由莖的基部或胚軸上產生
許多粗細、長短差不多不定根形成的絲狀、須狀根系。
三.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狀況,一般可分為深根系和淺根系兩類。
深根系:
淺根系:
栽培上意義:
§3.3根尖的分區(qū)及其生長動態(tài)(20分鐘)
根尖:指根的得天獨厚端到著生根毛這?段的幼部分(4—6cm)。不論主根,側
根或不定根都具有根尖。它是根澡生長最活躍的部分。
根尖可分為四部分:根冠、分生區(qū)、伸長區(qū)、成熟區(qū)。
㈠根冠:是根特有的一種結構,位于根的最得天獨厚端,一物質財富或成賀錐形,如帽
狀套在分生區(qū)的外方。
作用:
㈡分生區(qū)(1—3cm)
分生區(qū)位于根冠內方的端分生組織。是分裂和生新細胞的主要地方,又稱生長點。
1.原始細胞分層現象
在分生區(qū)的最前端為原分生組織的原始細胞,它的分裂活動具有分層特性,在分生區(qū)
的后部,分別形成了原形成層,基本分生組織和原表皮三種初生分生組織。
2.不活動中心概念50年代以后,利用生理生化技術馬到成功根尖進行研究發(fā)現在
相當多植物的根尖中,發(fā)現在根尖分生區(qū)中的最前端的中心部分,有一些分裂活
動弱甚至不分裂的細胞,形成一個近于半圓形的區(qū)域稱不活動中心。它在根中的
作用有人認為疔能是激素合成的地方。
㈢伸長區(qū)2-10mm由分生區(qū)向上發(fā)育,細胞的分裂活動(停止)愈來愈弱,細
胞開始伸長,生長和分化,米漸變的伸長區(qū)。
特點:
作用:
㈣成熟區(qū)(根毛區(qū)),(幾mm——幾cm)
①.特點:
②形成:
四.就細胞分裂方面:(10分鐘)
①平周分裂(切向或弦向分裂):產生的新壁與器官表面平行,結果嗇細胞層數,使
器官或組織加厚。切向分裂后子細胞呈徑向排列
②垂周分裂(徑向分裂):分裂方向和新壁與器官表面垂直,結果增加軸向的細胞數
目,使器官組織伸長。
③橫向分裂后子細胞呈縱向排列
§3.4根的結構(45分鐘)
一.雙子葉植物根的初生結構,(棉花、大豆、油菜、瓜類)
根的初生生長:由根尖的分生區(qū)悸頂端分生組織經過分裂,生長分化形成成熟的根,
這個過程,在成熟區(qū)內由初生分組織分化為各種成熟的初生組織,組成了根的初生結構。
由根毛區(qū)橫切面可以看到根的初生構造為:
1.表皮:特點是成熟區(qū)最外面的層:①排列緊密的細胞。每個細胞形狀略成長方體,橫切
成上近于方形。②其細胞壁薄,適于水和溶質滲透,角質膜薄或不發(fā)達。③表皮沒有氣孔的
分化。許多表皮細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作用:擴大根的吸收面積,對幼根的表皮來說,吸
收作用比保護作用更重要。
2.皮層:位于表皮與維管柱之間,由基本分生組織發(fā)育而來,由多層細胞組成,占幼根橫
切面很大比例,(1)特點:細胞大型,排列疏松,有貫通的胞間隙,發(fā)達。(2)作用:是水
分和溶質從根毛到中柱的橫向輸導途徑,也是幼根貯藏
(1)外皮層:有的植物中,皮層的最外層或數層細胞,形狀較小,排列緊密而整齊,稱
內外皮層,當根毛枯死,表皮破壞后,外皮層細胞壁增厚并栓化,起代表皮臨時保護
作用。
(2)內皮層:是皮層最內一層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都較特殊的細胞,皮層最內的一層細胞為
內皮層。此層細胞較小,排列緊密,無胞間隙,結構比較特殊。
凱氏帶:在細胞的徑向壁(西側的細胞壁)和橫向壁(上下細胞壁)有一條木化和栓化的帶
狀增厚,稱凱氏帶。水分和溶質由皮層進入中柱都要能過內皮層的選擇透性及原生質體才能
進入中柱。同時減少了溶質的散失,保證水分源源進入導管。而多數單子葉植物內皮層細胞
五面增厚。
3.維管柱:指皮層以內的中軸部分,包括起源于原形成層的維管組織和非維管組織(主要是
薄壁組織,中柱的細胞玷較小而密集,結構復雜,通常構成由中柱鞘,初生木質部,初生韌
皮部和薄壁組織構成等。
⑴中柱鞘:是中柱的最外層,緊巾著內皮層,由一層或幾層薄壁細胞組成,重要特點,有潛
在的分裂性能(長期保持分生能力)。仙根,不定根,不定芽,孔汁管,樹脂道等都可以起
源于此。當根開始次生生長時,維管形成層的一部分及木栓形成層也都發(fā)生于中柱鞘。
⑵初生木質部:功能運輸水和無機鹽,位于根的中央,橫切面呈輻射狀,其緊接中柱鞘內側
的輻射角端較早-分化成熟,由U徑較小的環(huán)紋或螺紋導管組成。稱為原生木質部。初生木質
部中越靠近軸心的部分,成熟越遲,由管腔較大的梯紋,網紋或孔紋導管所組成,稱為后生
木質部。
外始式:初生木質部這種由外方向內分化成熟的方式,是根初生木質部的重要特點,在生理
上具有適應意義。
髓:
一般來說,同種植物根中,原生木質部的束數是相對穩(wěn)定的。據原生木質部束數的不
同,把根劃分為二原型,三,四,五……多原型。
二原型:主根中有二束原生木質部,如煙草,油菜等的主根,馬鈴薯,蘿卜,甜菜。
三原型:紫云英,豌豆。
四原型:主根中有四束原生木質部,如棉花,花生,蠶豆。
多原型:主根中有多束原生木質部,如高梁,玉米,水稻,小麥等。
⑶初生韌皮部:位于中柱內,形成若干束分布于初生木質部輻射角之間,與初生木質部相間
排列,這是幼根維管柱中最為突出的特征。初生韌皮部的發(fā)育方式也是外始式,即原生韌皮
部在外方,后生韌皮部在內方,主要由篩管和伴胞組成。功能輸導同化產物。
⑷薄壁細胞:分布于初生木質部與初生韌皮部之間,常有幾列薄壁細胞,有貯存和輸送養(yǎng)分
的作用,在根次生生長時,部分恢復分裂能力,成為維管形成層的主要部分。
課目六:根的次生結構2學時
1、目的要求:掌握根的次生結構特點,及根瘤與菌根的概念。
2、重點與難點;重點是維管形成層的發(fā)生與活動。難點是雙子葉與禾本科植物根結構的異
同點。
㈡雙子葉植物根的次生生長和次生結構。(50分鐘)
大多數雙子葉植物和裸子葉植物的主根和較大的側根在完成初生生長后,便開始了加
粗的次生生長。(而一年生雙子葉植物和多數單子葉植物根,都只有初生生長完成一生,根
的初生結構一直保持到植株死亡為止。
次生生長:由于根內維管形成層和木栓形成層的發(fā)生和活動,不斷產生次生維管組織
和周皮,使根的直徑增粗的生長過程。
1.維管形成層的發(fā)生和活動。
維管形成層的產生是在初生木質部的凹部分與初生韌皮部內側之間,由原形成層保留
下來的示分化的薄壁細胞開始分裂活動,成片段狀,為形成層的主要部分。
隨后,各段形成層逐漸向左右擴展,并向外推移,直到初生木質部角端處,在該處和
中柱鞘細胞相接,成為完整連續(xù)的形成層環(huán)。
形成層主要進行切向分裂,向內分裂產生的細胞形成新的木質部,加在初生木質部的外方,
稱為次生木質部,向外分裂產生的細胞形成新的韌皮部,另在初生韌皮部的內方,稱為次生物皮。
次生木質部與次生韌皮部為內外相對排列完全不同。
形成層除了產生次生韌皮部和次生木質部以外,在正對初生木質部輻身角處,由中柱
鞘發(fā)生的形成層段也分裂形成徑向排列的薄壁細胞群維管射線。
木射線:在木質部中形成的射線。
韌皮射線:在韌皮部中形成的射線。
作用:射線有橫向運輸水分和養(yǎng)料的功能。維管射線組成根的維管組織內的徑向系統,
而導管,管胞,篩管,伴胞,纖維等組成維管組織的軸向系統。
2.木栓形成層的發(fā)生及活動。
隨著次生信管組織和繼續(xù)增加,根的直徑不斷擴大。到一定程度,表皮和皮層因受內
部組織增加所形成的壓力而遭脹破,中柱鞘恢復分裂形成木栓形成層。木栓形成層。木栓形
成層細胞向外分裂產生大量數層木栓細胞組成的木栓層,覆蓋在根外起保護作用。向內分裂
產生由少量薄壁細胞組成的栓內層。
木栓形成層,木栓層,栓內層,合稱為周皮,是根加粗過程中形成的次生保護組織。
木栓層形成的,山于木栓層不透水氣,其外方的表皮和皮層因得不到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的供應
而脫落。
§5.5禾本科植物根解剖結構的特點:(20分鐘)
禾本科植物屬于單子葉植物,它們根的基本結構可分為表皮,皮層,中柱,但它沒有維
管形成層和木栓形成層,不能進行次生生長。
1.表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命作文450字小學六年級作文(11篇)
- 護理先進科室工作總結
- 十里紅妝嫁我可好1500字(15篇)
- 致全天下所有的老師400字8篇
- 兒童疾病護理常規(guī)
- 體育賽事項目成本控制措施
- 建筑行業(yè)項目工作自查報告范文
- 特別聲明及假期旅游同意函(7篇)
- 三年級教師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培訓心得體會
- 化工原料與產品應用練習題
- GB 45672-2025車載事故緊急呼叫系統
- 規(guī)劃測量協議書
- 模具開發(fā)保密協議書
- DB41T 2794-2024高速公路隧道和高邊坡監(jiān)測技術指南
- 2025年會展經濟與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護士考試安全管理試題及答案
- 2024秋招北森題庫數學百題
- 福州地鐵考試試題及答案
- 鋼材授權合同協議
- 小學生朗讀指導課件
- 倍智tas人才測評系統題庫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