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三明市縣2024屆中考歷史押題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2005年5月,宋楚瑜先生率領親民黨大陸訪問團祭拜黃帝陵。與黃帝一起被尊奉為華夏族始祖的人物是A.炎帝B.禹C.堯D.舜2.“民國的創立并未帶來人民期望的和平與秩序,于是中國的知識分子逐漸相信,如果不進行一場徹底的思想變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會?!痹诖吮尘跋拢ǎ〢.新文化運動興起 B.義和團運動興起C.國民大革命興起 D.辛亥革命興起3.建國后毛澤東曾特意向山東黨的負責同志說:“你們山東有個王盡美,是個好同志?!蓖醣M美的主要事跡是A.參加中共“一大” B.建立山東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C.領導濰坊地區抗日斗爭 D.指揮山東兵團解放濰縣4.宋真宗親撰《勵學篇》“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狈从沉怂纬y治者推行的國策是()A.重文輕武 B.重農抑商 C.重視教育 D.重武輕文5.下圖為淸政府頒發的“金奔巴瓶”。與此相關的制度A.加強了中央對西藏的管轄B.推動了西藏地區經濟發展C.密切了漢藏間的文化交流D.統一了藏族地區宗教信仰6.下圖是《三國鼎立形勢圖》,判斷圖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權順序正確的是A.蜀、吳、魏B.魏、蜀、吳C.魏、吳、蜀D.吳、魏、蜀7.下圖是不同時期的人們對孔子和儒家認可程度的變化曲線圖。圖中出現甲、乙所示狀況分別與什么現象有關的是A.農民戰爭,焚書坑儒B.焚書坑儒,八股取士C.百家爭鳴,獨尊儒術D.焚書坑儒,獨尊儒術8.《史記》記載:“武王……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為首封。封尚父于營丘,曰齊。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魯。封召公奭于燕?!边@反映的是()A.武王伐紂B.西周分封制C.春秋爭霸D.戰國七雄9.吳道臺宅第為晚清江南三大名宅之一,“院士博物館”坐落其中。吳氏后人中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提出東亞植物區概念的著名植物學家是A.吳征鎧 B.吳征鎰 C.吳征鑒 D.吳征鑄10.新文化運動和文藝復興運動都在向近代文明過渡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下列各項中沒有體現二者相同之處的是()A.都借助古典文化反封建B.都是在資本主義發展的背景下興起的C.都開啟思想解放的閘門D.都對人類文化寶庫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1.《平凡的世界》中寫道:當年搞合作化時,田福堂曾懷著多么熱烈的感情把這些左鄰右舍攏合在一起;做夢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吧⒒铩焙蟮霓r村政策與之前相比A.土地所有制改變B.農村經營方式改變C.農業經濟發展狀況不變D.農民生活水平下降12.閱讀下圖,圖中新年獻詞發表后發生的重大事件是A.將士血戰臺兒莊B.轉戰陜北殲強敵C.千里挺進大別山D.百萬雄師過大江13.“它使中國兩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徹底崩潰,是中國帝制與共和意識的分水嶺,盡管它的結局是悲劇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廢除丞相B.太平天國運動C.辛亥革命D.新文化運動14.毛澤東指出,五四運動是反帝國主義的運動,又是反封建的運動。五四運動的杰出的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這就是A.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B.由中國共產黨領導C.反對清政府與北洋軍閥統治的不同D.徹底地愛國主義15.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回顧歷史,近代上海曾是通商口岸;改革開放后上海又是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下列關于上海兩次開放表述正確的是①前者是喪權辱國的后者是獨立自主的②兩次開放都喪失關稅主動權③前者是被動的,后者是主動的④兩次開放都增強了綜合國力A.①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16.如圖所示,騎自行車身著“1953”工作服的勞動者,將寫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接力棒,交給騎摩托車身著“1954”工作服的勞動者。這些信息反映了《敬祝進步》A.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超額完成B.三大改造即將大規模開展C.國有企業生產經營自主權擴大D.“一五”計劃建設熱情高漲17.下列各項,按使用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水力-電力-蒸汽 B.火車-汽車-航天飛機C.石油-原子能-煤炭 D.電燈-電腦-電話18.中外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系,下列事件中沒有因果關系的是()A.英國工業革命完成——鴉片戰爭的爆發B.《凡爾賽條約》的簽訂——“五四”運動爆發C.1929—1933年經濟危機——德國法西斯專政建立D.歐洲聯盟的建立——兩極格局形成19.下圖是根據周棉《近代中國留學生群體的形成、發展、影響之分析與今后趨勢之展望》統計的中國近代留學生情況簡表,據此分析近代留學活動的積極影響是階段留學方向和群體留學生代表1840年—1894年留美幼童學生群詹天佑福州船政學堂留歐學生群嚴復1895年—1912年留日學生群魯迅、陳獨秀留學歐美學生群孫中山、蔡元培A.引進了西方的先進技術B.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C.推動了中國近代化進程D.實現了富國強兵的目的20.19世紀中期,日本上層人物崇尚的行頭普遍是: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傘。這一情景說明當時日本A.實行中央集權制度 B.提倡社會文明開化C.鼓勵“殖產興業” D.十分重視教育21.《南京條約》簽訂后,西方人欣喜若狂,“人們紛紛談論我們這次可是一舉而要為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需要效勞了”。西方人“欣喜若狂”主要是因為清政府()A.被迫割讓了香港島B.開放廣州、上海等五個通商口岸C.允許列強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D.保證中國人不參與反帝活動22.重大事件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發展路徑,下圖是哪一個國家的發展歷程A.美國 B.俄國C.日本 D.英國23.下面年代標尺主題為“20世紀世界格局的演變“,其中完整反映兩極格局形成與演變的選項是A.AB.BC.CD.D24.原始人類經歷了從群居到聚族而居,從采集到種植,從狩獵到飼養家畜的演進過程。推動上述演進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術的進步 B.人工取火的發明C.飼養水平的提高 D.生產工具的改進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魏晉時期,書法字體由篆書、隸書轉化到楷書,草書和行書也逐漸流行。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書”美譽的是26.啟蒙思想運動的“領袖”是(__________),提出三權分立學說的啟蒙思想家是(__________)。27.根據提示寫出相應的歷史人物。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的建立者是________。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__。煤氣內燃機的主要發明人是________?!蹲匀徽軐W的數學原理》的作者是________。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80年底,洋務派官員劉銘傳在《籌造鐵路以圖自強折》中,認為:“鐵路之利于商務、礦務、行旅者不可殫述,而于用兵一道尤為急不可緩之圖”。頑固派官僚張家驤上奏表示反對,認為修筑鐵路招來更多的外國人,毀壞大量田地、房屋、滋擾民間。——摘編自鄭大華《晚清思想史》(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設計蒸汽機車、開創鐵路時代的英國工程師。(2)對于“修筑鐵路”的看法,你贊同材料中誰的觀點?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29.(6分)中國堅定不移的搏擊全球化的浪潮。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困擾世界的很多問題,并不是經濟全球化造成的。把困擾世界的問題簡單歸咎于經濟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實,也無助于問題解決。歷史地看,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不是人為造出來的。全球化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促進了商品資本流動、科技文明進步、各國人民交往。當年,中國對經濟全球化也有過疑慮,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也有過忐忑。但是,我們認為,融入世界經濟是歷史大方向,中國經濟要發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遠不敢到大海中去經風雨、見世面,總有一天會在大海中溺水而亡。所以,中國勇敢邁向了世界市場。——在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據材料概括中國為何要堅定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材料二08年國際金融危機和09年歐債危機加劇了底層民眾生活困難,矛盾愈益突出。2016年以來,我們所熟悉的世界正在發生巨大變化,美國特朗普似乎要掀反全球化浪潮,英國公投脫歐,其他歐洲國家內的疑歐勢力看漲,極右翼勢力紛紛抬頭,不論民粹主義政黨是否上臺,這股力量已經導致歐洲國家的內外政策發生調整和變化,包括對移民、全球化、反恐等,西方有學者預判全球化會出現大倒退。——“從民粹思潮看歐洲政治風向之變”《光明日報》2018年1月22日材料二“脫歐”是指脫離哪個組織?這一組織的成立有何意義?結合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判斷,全球化進程是否會出現材料二有學者預判的大倒退?請闡明理由。(無理由不得分)據所學知識概述,中國如何應對當今世界全球化的挑戰?30.(7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時間歷史事件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開始1953年底周恩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7年底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超額完成1961年美國發動越南戰爭1971年10月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1972年9月中日建交材料二進入新時期,中國更加積極地活躍在國際舞臺上。1981年以來,我國積極參加國際維和行動。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上海成功召開。同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國。到2011年,中國已同171個國家建交。到2012年,中國已在105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350多所孔子學院。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中國在世界舞臺上所扮演的角色,必將對21世紀的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請從材料一中任意選取三個有關聯的歷史事件,通過設計示意圖的形式將其關系展示出來,并說明設計理由。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新時期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的作用。綜上所述,你得到了哪些關于國家發展對外關系的認識?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距今約4000年左右的黃河流域,生活著黃帝和炎帝部落,他們為了爭奪中原已開發地區,以炎帝為首的部落和以黃帝為首的部落在“阪泉之野”大戰,炎帝戰敗,歸附黃帝,兩個部落不斷繁衍,形成了日后華夏族的主體,炎帝與黃帝一起被尊奉為華夏族始祖,故A符合題意;禹、堯、舜是原始社會禪讓制時期的人物,故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2、A【解析】
依據“如果不進行一場徹底的思想變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會?!狈从沉诵枰M行一次所學“徹底的思想變革”。結合課本所學,1915年,進步的知識分子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通過對辛亥革命失敗教訓的認真思考,認定要建立名副其實的共和國,必須從根本上改造國民性。他們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掀起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思想解放運動。符合題干中所描述的背景。A項符合題意;依據題干“民國的創立并未帶來……”可知是1911年辛亥革命后創立中華民國沒帶來的影響。D項不合題意;1898年義和團運動興起,B項不合題意;1924年國民大革命興起,C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B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A。3、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參加大會的有毛澤東、董必武、王盡美等十三人,代表全國五十多個黨員,故A符合題意;建立山東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與王盡美無關,故B不合題意;馬保三領導濰坊地區抗日斗爭,故C不合題意;許世友、譚震林指揮山東兵團解放濰縣,故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4、A【解析】
根據材料中的內容可知在宋朝時期崇尚讀書,這是因為宋代實行的國策是重文輕武,宋太祖趙匡胤時期為防止武將篡弒重演,太祖以“杯酒釋兵權”解除了大將對軍隊的控制,實行重文輕武政策,提倡文人典軍,嚴禁武人干政。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5、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金瓶掣簽”制度是清代乾隆年間為加強對西藏的管理,使呼畢勒罕的轉世秩序化和合法化,同時也為提高和強化駐藏大臣的職權而確立的一種制度。所以答案選A。6、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礎。赤壁之戰后,220年,曹丕在洛陽稱帝,國號魏;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222年,孫權稱王,229年孫權稱帝,三國鼎立局面形成。魏國在北方,吳國在東,蜀國在西。故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權順序是魏、蜀、吳。故B符合題意;①處是魏,故AD不符合題意;②處是蜀,故C不符合題意。排除ACD,故選B。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正確識記魏蜀吳三國的位置,認識魏國在北方,吳國在東,蜀國在西。7、D【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秦始皇實行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故圖中出現甲、乙所示狀況分別與焚書坑儒,獨尊儒術有關,故D符合題意.焚書坑儒是秦朝的,八股取士是明朝,百家爭鳴是春秋戰國,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8、B【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武王……封功臣謀士”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鞏固周朝的統治,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封他們為諸侯,建立諸侯國,因此B項符合題意;武王伐紂、春秋爭霸、戰國七雄等都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ACD三項。故選B。9、B【解析】
1996年,吳征鎰在國際會議上首次提出東亞植物區作為一個獨立的植物區,與泛北極植物區和古熱帶并列的觀點,引起了與會者的強烈反響。這個觀點打破了世界陸地植物區系分為6個區的傳統觀點,是對世界植物區系分區系統的重大突破,標志著中國植物區系地理學派的形成。因此B選項符合題意。故選B。10、A【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運動是14世紀以來,意大利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打破教會的束縛下產生的。以人文主義作為指導思想,表面上是復興古希臘、羅馬古典的文化,實際上是歐洲新興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里進行的反封建斗爭,沉重打擊了封建思想,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和覺醒,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新文化運動是“一戰”期間隨著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他們強烈要求實現民主政治的情況下產生的;它啟發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給專制主義以沉重打擊,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是中國近代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對人類文化寶庫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借助古典文化反封建”不是二者的共同點,符合文藝復興運動,不符合新文化運動,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都是二者的相同之處,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解題的關鍵需熟悉文藝復興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產生的背景、過程和影響,然后找出兩次運動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不同點是:文藝復興打著復興古典文化的名義,新文化運動激烈地批判了封建禮教,直接把矛頭指向封建的儒家思想。11、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年搞合作化時,田福堂曾懷著多么熱烈的感情把這些左鄰右舍攏合在一起”,是指在三大改造過程中,對農業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即國家引導農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是合作經營;“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指的是改革開放后在農村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分田到戶、自負盈虧;因此“散伙”后的農村政策與之前相比,體現農村經營方式的改變,選項B符合題意;而選項A土地所有制沒有改變;選項C農業經濟發展狀況不變、選項D農民生活水平下降,不符合史實。只有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12、D【解析】
根據題干圖片“1949年新年獻詞”,可知與百萬雄師過大江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兵分三路,橫渡長江,占領南京,標志著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往。選項D符合題意;將士血戰臺兒莊是1938年;轉戰陜北殲強敵1947年;千里挺進大別山1947年;選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13、C【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極大的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實最終被袁世凱竊取的。所以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辛亥革命。故C符合題意,ABD項與材料信息不符,故選C。14、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辛亥革命是一場辛亥革命是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由此可知五四運動帶有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態是反帝。故A正確。五四運動爆發時中國共產黨還沒有誕生,故排除B項。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反對的是封建統治,體現不出來不曾有過的姿態,故排除C項。兩者都是愛國的,故排除D項。故選A。15、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近代上海曾是通商口岸是因為鴉片戰爭,中國戰敗,1842年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上海是被迫開放的5個通商口岸之一,改革開放之后,為了進一步擴大開放領域,1984年,中國又進一步開放上海、大連等14個沿海城市。由此可知①③正確。第一次開放喪失關稅主動權,改革開放之后沒有喪失關稅主動權,②錯誤;第一次開放沒有增強了綜合國力,④錯誤。故選A.【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判斷出1842年《南京條約》中開放上海為通商口岸,由此與改革開放后上海主動開放作對比,比較兩次開放的原因和利弊。16、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漫畫中的“你的任務超額完成啦”,“我相信你”,以及由騎自行車到騎摩托車的喻意可以看出,新中國對一五計劃的建設熱情高漲。選項D符合題意;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超額完成是在1957年;1953年三大改造已經開展;國有企業生產經營自主權擴大是在改革開放時期。選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17、B【解析】
A、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類使用的動力先是水力,再是蒸汽最后是電力,故A排列錯誤,不符合題意。B、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由于蒸汽機的使用,促進了交通工具的變革,出現了火車和輪船。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由于內燃機的發明及使用,從而汽車和飛機出現。1885年,本茨試制汽車成功,1903年,萊特兄弟制成飛機,故B排列正確,符合題意。C、煤炭是蒸汽時代動力的來源,原子能的利用屬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C排列錯誤,不符合題意。D、電燈、電話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電腦屬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D排列錯誤,不符合題意。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18、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兩極格局形成的標志是北約、華約兩大政治軍事組織的建立。所以D符合題意,ABC搭配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19、C【解析】
兩次鴉片戰爭后,面對數千年未有之變局,清政府中出現了洋務派,主張學習和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掀起了洋務運動,開始選派留學生出國學習。1895--1912魯迅、陳獨秀,孫中山、蔡元培作為留學生代表,回國后,先后掀起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洋務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歷程。因此近代留學活動的積極影響是推動了中國近代化進程。選項C符合題意;引進了西方的先進技術,與洋務運動相關;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實現了富國強兵的目的,不符合史實;選項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20、B【解析】
依據題干“19世紀中期,日本上層人物崇尚的行頭普遍是: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傘”,反映了日本社會生活、習俗的變遷,中央集權制度指的是中央加強對地方的控制,與此無關,故A不符合題意。19世紀中期正值日本開展明治維新,其中提倡社會文明開化,即學習歐美生活方式等,故B符合題意。鼓勵“殖產興業”是指發展工商業,與此無關,故C不符合題意。題干反映了日本社會生活、習俗的變遷,沒有直接反映教育的信息,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1、B【解析】
根據題干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方人“欣喜若狂”主要是因為清政府開放廣州、上海等五個通商口岸,便利了外國的經濟侵略,選項B符合題意;選項A割讓香港島雖然是《南京條約》的內容,但不符合題意;允許列強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是《馬關條約》的內容,選項C不符合題意;保證中國人不參與反帝活動是《辛丑條約》的內容,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2、A【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1775—1783年”,“1861—1865年”,“1929—1933年”“1941——1945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775--1783”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1861--1865”美國南北戰爭;“1929--1933”從美國開始經濟大危機,隨后席卷資本主義世界;1941年日本偷襲美國太平洋上的軍事基地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1945年日本偷襲,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A。23、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5年華約的成立,標志著兩極格局的形成。1991年蘇聯的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的終結。年代標尺中的C段是1955——1991年,故C符合題意;1919——1939年的世界格局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故A不符合題意;1939——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間,故B不符合題意;1991年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結束。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4、D【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會不會制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工具的改進會推動人類的進步。由于生產工具不斷改進,勞動能力的不斷提高,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強,因此原始人類經歷了從群居到聚族而居,從采集到種植,從狩獵到飼養家畜的演進過程。經分析ABC不合題意,故選D。點睛:本題考查原始人類生活方式的發展進步。依據課本所學,會不會制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工具的改進會推動人類的進步。北京人,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手腳分工明顯;山頂洞人已會人工取火,生活的集體是由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氏族;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開始種植水稻,出現了原始農耕;比建筑技術進步,開始建造干欄式的房子,飼養家畜,制造陶器。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C【解析】
東漢末年,書法逐漸成為一種藝術。魏晉時期,書法字體由篆書、隸書轉化到楷書,草書和行書也逐漸流行。東晉的王羲之,集書法之大成,寫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飄若浮云,矯若驚龍”。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王羲之被后人稱為“書圣”。所以答案為C。26、伏爾泰孟德斯鳩【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7---18世紀啟蒙思想運動在歐洲興起,啟蒙思想運動的“領袖”是伏爾泰,提出三權分立學說的啟蒙思想家是孟德斯鳩。27、禹孫中山奧托牛頓【解析】
(1)依據所學可知,約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2)依據所學可知,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的思想,領導了辛亥革命,成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3)依據所學可知,德國發明家奧托在1876年制造出第一臺四部沖程內燃機。(4)依據所學可知,1687年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標志著近代科學體系的形成?!军c睛】《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是1687年首次出版。該書是牛頓重要的物理學哲學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總結了近代天體力學和地面力學的成就,為經典力學規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力學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從而使經典力學成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斯蒂芬森。(2)贊同材料中某個觀點,需要學生能夠運用材料以及結合所學論證問題,先明確觀點,在進行論述,要有理有據,自圓其說即可?!窘馕觥?/p>
(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25年,英國的機械師斯蒂芬森發明了蒸汽機車,開創了鐵路時代的到來。(2)對于“修筑鐵路”的看法,贊同材料中“鐵路之利于商務、礦務、行旅者不可殫述,而于用兵一道尤為急不可緩之圖”的觀點;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鐵路的發展促進了交通的便利,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對于經濟發展、外出旅行以及軍事運送兵勇等方面都有積極作用,所以我贊同“鐵路之利于商務、礦務、行旅者不可殫述,而于用兵一道尤為急不可緩之圖”的觀點。29、(1)中國必須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不能逃避也無法躲避,只有在世界經濟的浪潮中才能得到發展和強大。(2)歐盟(歐洲聯盟);它極大地促進了歐洲區域一體化進程,提高了歐盟各國的競爭力。歐盟已成為世界多極化格局中重要的一極,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3)不會。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不是人為造出來的。全球化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促進了商品資本流動、科技文明進步、各國人民交往。(無理由不得分)(4)①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風險的有效措施;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③不斷提高民族創新能力,打造民族品牌;④積極參與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⑤積極推動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建立等。(答兩點)【解析】
(1)依據材料一“我們認為,融入世界經濟是歷史大方向,中國經濟要發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遠不敢到大海中去經風雨、見世面,總有一天會在大海中溺水而亡”可知,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原因是:中國必須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不能逃避也無法躲避,只有在世界經濟的浪潮中才能得到發展和強大。(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歐洲國家眾多,絕大多數是發達國家,為進一步加強聯系,1993年,西歐國家在歐共體的基礎上成立了一個區域性國際組織歐洲聯盟。2017年3月29日,英國啟動為期兩年的“脫歐”程序。“脫歐”是指脫離歐盟。歐盟的成立,極大地促進了歐洲區域一體化進程,提高了歐盟各國的競爭力,促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3)我認為不會。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和科技進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 18397:2025 EN Dentistry - Powered scalers
- GA/T 2167-2024移民管理機構對外窗口設置規范
- 小學生鐘表課件
- 小學生課外閱讀課件
- 2024年甘肅天水中考地理真題及答案
- 征地拆遷補償款發放及房屋產權轉讓合同
- 2024-2025學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一下學期5月份聯考生物試題及答案
- 電氣化農業工具的市場準入與監管政策探討考核試卷
- 印刷業區域產業布局與區域產業鏈協同發展研究考核試卷
- 品牌擴張風險防范考核試卷
- SEO與用戶體驗設計在醫療安全產品中的應用
- DB51T 2628-2019 司法所外觀及室內標識規范
- 2024年度智能工廠MES系統實施合同
- 四川省雅安市2024-2025學年高二數學下學期期末檢測試題理
- 財經基本技能-驗鈔技能
- CJT 313-2009 生活垃圾采樣和分析方法
- 2024大功率風電葉片回收技術
- 《酒店消防安全培訓》課件完整版
- 70歲以上的老年人駕考三力測試答案
- 國開2024年《法律基礎》形考作業1-4答案
- PDCA提高臥床患者踝泵運動的執行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