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福建省福州十九中九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9月份)(含解析)_第1頁
2023-2024學年福建省福州十九中九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9月份)(含解析)_第2頁
2023-2024學年福建省福州十九中九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9月份)(含解析)_第3頁
2023-2024學年福建省福州十九中九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9月份)(含解析)_第4頁
2023-2024學年福建省福州十九中九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9月份)(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福建省福州十九中九年級月考

物理試卷(9月份)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4小題,共28分)

1.壓強的單位是以下列哪位科學家命名的()

A.瓦特B.牛頓C.焦耳D.帕斯卡

2.下列物理數據最接近實際的是()

A.中學生的重力約為50N

B.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約為lOOOPa

C.福州教室內氣壓約為1個標準大氣壓

D.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點約為10(TC

3.下列物體中受到的力相互平衡的是()

人造衛星繞地飛行

4.下列描述的幾個力中對物體做功的是()

A.運動員用力舉著杠鈴不動B.離開腳后的足球繼續在草地上滾動

C.用力提著滑板沿水平方向移動D.用力向上拉繩勻速提升重物

5.如圖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筷子瓶蓋起子

核桃夾羊角錘

6.2021年12月9日,王亞平在太空做了“乒乓球在水中浮

力消失”的實驗,如圖。對這個現象解釋合理的是()

A.乒乓球的質量為0

B.乒乓球沒有排開水

失重狀態下,水的密度為0

D.失重狀態下,水對乒乓球壓力為0

7.如圖所示是“天氣預報瓶”的創意新品,A為玻璃管,與大氣相通,

B為密閉的玻璃球,4與B下部相通,內裝紅墨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這個產品利用了連通器的原理

B.4管與B球中液面相平時,B球內氣壓等于外界大氣壓

C.晴天的氣壓比陰雨天的高,晴天時VI管液面高于陰雨天

D.將天氣預報瓶由地面拿到高山,力管液面逐漸下降

8.擲實心球是中考體育項目之一.如圖為擲出去的實心球從a處出手后的運動軌跡,球最終

停在水平地面e處(不計空氣阻力)。則實心球()

b

A.從a到b上升過程中,球受重力和推力作用

B.在a到b過程中,動能轉化成重力勢能,機械能不變

C.在b處時,假設不受一切外力,球將會保持靜止

D.在d處由于受到慣性的作用,能繼續運動到e處

9.如圖,重為G的物體在力&的作用下,以速度力斜向上做勻速/:

直線運動,在力尸2的作用下,該物體以速度為豎直向上做勻速直,/

/I

線運動。若不計空氣阻力,則()也/33

A.網>G,F2>GB.&=G,F2VG

C.Fi>G,尸?=GD.F]=G,F2=G

10.甲、乙兩質量均勻的正方體放置在水平地面上(V伊>%),將它們沿豎直方向切去相同

厚度后,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在切之前它們對地面壓強P甲、P乙以及質量m處m,

的大小關系是()

A.P尹〉尹〉也乙B.P甲=PLm甲<m乙

C.P尹=「乙m用>nizD.P尹<Pzm甲<m乙

H.如圖,小球從某一高度自由落到一端固定在地面的輕質彈簧上,在4處開始

與彈簧接觸,下降到最低點B處后彈回,則小球的動能變化情況是()

A.從4到B,動能不斷減小

B.從B到4動能不斷增大

C.從4到B,動能先變大后變小,到B處為零

D.從B到4動能先變大后變小,至必處為零

12.如圖所示,用相同的滑輪安裝成甲、乙兩種裝置,分別用自、壇勻

速提升重力為仇、GB的A、B兩個物體到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和摩擦。

若G<GB,則提升4的過程與提升8的過程相比()

A.所做有用功較大

B.所做額外功較小

C.所做總功較大

D.機械效率較小

13.將兩個完全相同的木塊分別放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的

相同容器中,木塊靜止時,兩容器中液面相平,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甲、乙兩種液體的密度為:P甲)P乙

甲乙

B.木塊在甲、乙兩種液體中排開液體的質量相等

乙液體中木塊下表面受到的壓強較大

D.盛有甲種液體的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較大

14.如圖,在學校科技節活動中,質量為M的小華騎著一輛質量為6的獨輪車,以速度”從4點

勻速通過一重為G的水平獨木橋,獨木橋的兩端由兩根豎直支柱支撐著。圖中能表示B端支柱

所受壓力/與時間t的關系是()

二、非選擇題(共72分)

15.在北京某科技館內,有一個風洞實驗室,一架模型飛機固定在托

盤測力計上,如圖所示,無風時,托盤測力計示數為15N;當迎面吹著

飛機的風速達到2(hn/s時,托盤測力計的示數為7N,可以判定飛機受

到了一個新的力。根據你的分析,此時飛機受到的該力大小為N,

產生該力的原因是機翼上方空氣流速大,壓強

16.火罐養生歷史悠久。如圖所示,古書面上腐談J)記載,

在空瓶里燒紙,迅速罩在人腹上,待瓶內氧氣耗掉,瓶內氣壓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外氣壓,瓶就壓

緊在身體上。西藏高原用紫銅制作火罐,因為高原地勢高,氣

壓_______(選填“高”或“低”),銅罐吸附力強,方便耐用,綠

色環保。

17.如圖所示,這是在青島附近海空域舉行海軍建軍70周年海上閱兵的護衛艦。護衛艦航行

過程中關閉動力系統后會繼續前進一段距離,這是由于護衛艦具有。若該護衛艦從東

海駛入黃浦江,則護衛艦的吃水深度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9海水=103x1。8kg/m3,p江水=I.Qx103kg/m3)

18.如圖所示,底面積和質量都相同的4、B兩容器,裝有質量相同的不同液體,放在水平桌

面上,則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0t_____pB,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______PB'?(選填"大

于”“等于”“小于”)

19.如圖,水平拉力尸=100N,物體A以。.lm/s的速度向左勻速直線運動,物體B處于靜止

狀態,不計繩重、滑輪重及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則拉力F的功率為勿;物體B受到

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No

20.在科技節中,小軍用傳感器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浮力感應裝置,豎直細桿的上端通過力

傳感器連在天花板上,力傳感器可以顯示出細桿的上端受到作用力的大小。下端與物體M相

連,水箱的質量為0.8kg,細桿及連接處的重力可忽略不計。向圖中所示的空水箱中加水直到

剛好加滿。圖乙是力傳感器的示數大小隨水箱中加入水質量變化的圖象。由圖乙可知水箱加

滿水時,水受到的重力為N。當向水箱中加入質量為4kg的水時,物體M所受浮力為

_____N。

甲乙

21.如圖蘋果漂浮在水面上,畫出圖中蘋果所受力的示意圖(。為重心)。

22.“節約用水,人人有責”。圖甲是用水后及時關閉水龍頭時的情景。在圖乙的示意圖中

畫出施加在4點的最小動力&及動力臂

23.山地自行車有節能環保、靈活方使和安全系數高等優點,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成為一些旅行愛好者的首選工具。

(1)車座表面做得寬大的目的是什么?

(2)騎自行車下坡時,不蹬腳踏板,車速也會越來越快,請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解釋這一現象。

2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的實驗中,小夢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小想同學

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

(1)當物體處于靜止或狀態時,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甲方案中,小夢在左端放上2N的重物,右端放上1.5N的重物時,木塊靜止,此時木塊受

到的(填“可能是”“一定是”或“一定不是")平衡力。這兩個實驗裝置中,你認為

裝置______(填“甲”或“乙”)更科學,原因是。

(3)裝置乙中,將小車旋轉一定角度,松手后,發現小車又恢復原狀。這說明兩個力必須作用

在同一(填“物體”或“直線”)上,物體才能平衡。

25.為模擬研究汽車超載和超速帶來的安全隱患,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探究實驗:

將A、B、C三個小球先后從同一裝置高分別為八4、加、九c的位置滾下(啊=mB<mc,hA=hc>

麗),推動小木塊運動一段距離后停止。請根據生活經驗和所學的物理探究方法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甲和圖丙實驗中,4球、C球剛滾到水平面時的速度(選填“相等”或“不相

等”);

(2)小球推動小木塊運動的距離越大,表示安全隱患(選填“越大”“不變”或“越

小”),也說明小球的動能越大,這種研究方法是法,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本實驗將

(選填“能”或"不能)達到探究目的;

(3)用來研究超速安全隱患時,我們應選擇兩個圖所示實驗進行比較;

(4)完成實驗后,同學們還想到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也用到了斜面;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

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在三個不同的表面上能滑行的距離不同(如表),小車在這三個表面

上滑行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填“相等”或“不相等”)。由該實驗結論可進一步

推理得出: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力,將保持。

表面毛巾棉布木板

摩擦力最大較大最小

小車運動距離最近較遠最遠

26.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如圖甲,將螺母向調節,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

(2)如圖乙,要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在B點懸掛______個相同鉤碼;杠桿平衡后,兩

邊懸掛的鉤碼同時遠離支點一小格,杠桿將沿時針轉動。

fh/m

0.6

(3)如圖丙,若改用彈簧測力計在B點向下拉杠桿,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當彈簧測力計

從a位置轉到b位置時,其示數大小將o

(4)保持4點懸掛鉤碼數量不變,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測出多組動力臂加和動力&的數據

繪制了人-a的關系圖象,如圖丁所示。圖象中每個點與兩坐標軸圍成的長方形面積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27.小曹同學利用生活器材自制了薄壁實驗箱來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

如圖甲所示,實驗箱分為內箱4與外箱B,內箱4下部有一圓形孔C與8箱相連,并在圓孔C上

蒙上了一層橡皮膜。先在4箱中不斷加水,實驗現象如圖乙、丙所示。然后在B箱中加入一定

量鹽水,如圖丁所示。

水水水鹽水?2

Q)該實驗通過觀察反映液體壓強的大小;

(2)探究甲、乙、丙可知,同種液體深度越深,產生液體壓強;

(3)由步驟丁可知,此時(選填"水”或“鹽水”)對橡皮膜產生的液體壓強更大,可

得結論:。

(4)如圖戊所示,1、2是兩根完全相同的細玻璃管,管的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在管中裝入

不等量的水,薄膜鼓起的程度不同。據此小紅猜想:液體的質量越大,其壓強越大。小明將2

號管放置,直至______,對比此時1、2號管橡皮膜的鼓起程度相同可知小紅的猜想

錯誤。

28.某校物理實驗小組的同學在“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中,提出了兩種不同的實驗方

圖2

(1)方案一:

①如圖1甲所示,為減小測量誤差并使操作更簡便,最合理的操作步驟應該是。(填選

項前的字母)

A.acdb

B.abcd

C.bacd

D.cadb

②以下選項中若(選填"A”“B”或"C”)成立,則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

所受重力的關系,從而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A.F1—尸2=尸3一0

B.FX-F3=F4-F2

C.F3-F2=色一Fi

(2)方案二:如圖1乙所示,將裝滿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臺上,緩慢調高升降臺(溢水杯不與重

物接觸),發現隨著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彈簧測力計4的示數(選填“變

大”“變小”或“不變”),且彈簧測力計A示數的變化量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B示數的變化量,從而證明了阿基米德原理。

(3)在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后,該小組成員設計了如圖2實驗來“測量某球形實心物體的密

度”:

A如圖2甲所示,用電子秤測出金屬塊的質量為50.0g;

8.如圖2乙所示,測出容器和適量水的總質量為210.0g;

C.如圖2丙所示,將金屬塊和該球形物體用輕質細線(不吸水)連在一起后,只使金屬塊浸沒在

水中,電子秤示數為220.0g;

D如圖2丁所示,金屬塊和球形物體都浸沒后,電子秤示數為230.0g;

E如圖2戊所示,松手讓整體沉底并靜止后,電子秤示數為265.0g。

由計算可知(g取10N/kg,「水=1-0x103kg/m3):

①圖2丙中金屬塊浸沒時受到的浮力大小為N;

②該球形物體的質量是_____g,密度是g/cm3i

③由于該球形物體吸水,這樣測量會造成其密度測量值(選填“偏大”“偏小”或

“無影響”)。

29.2023年4月,蘇丹境內爆發大規模武裝沖突,中國海軍南寧艦、微山湖補給艦前往蘇丹

港,執行撤僑任務,共撤僑1171人。已知滿載時“南寧艦”排水7500t,吃水深度為5zn,求:

(P海水=1X103kg/m3,g=ION/kg)

(1)滿載時“南寧”艦船底受到海水的壓強;

(2)滿載時“南寧”艦所受浮力;

(3)滿載時“南寧”艦排開海水的體積。

30.自行車騎行是生活中一種環保的出行方式。如圖所示,小明騎

自行車出行的途中,沿直線勻速經過一段長100TH的平直路面,用

時20s。該過程中前后輪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20c/n2。若小明的

質量為55kg,自行車重150N,騎行時受到的阻力為總重的0.03倍。

(g=10N/kg)求:

(1)騎行時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2)騎行過程中動力做的功;

(3)騎行過程中動力功率。

31.“背漂”是兒童游泳時常佩戴的一種救生裝置。某款長方體“背漂”重為1.5N,底面積

為375c/n2。把足夠大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臺面上,用不可伸長的細線一端與“背漂”的底面

相連,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如圖甲。往容器中緩慢持續注水,注水過程中細線的拉力F與

水的深度九的關系如圖乙所示,求:

(1)注水過程中,“背漂”受到的最大浮力;

(2)細線的長度;

(3)注水過程中,浮力對“背漂”所做的功?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在國際單位制中,

A、瓦特是功率的基本單位。故A不符合題意;

B、牛頓是力的基本單位。故B不符合題意;

C、焦耳是功和各種能量的基本單位。故C不符合題意;

。、帕斯卡是壓強的基本單位。故。符合題意。

故選:Do

在國際單位制中,為了紀念科學家在物理學研究中的杰出貢獻,好多單位以他們的名字來命名的,

例如:電壓-伏特、電流—安培、電阻-歐姆、功和能量—焦耳、功率一瓦特、力-牛頓、壓強—帕

斯卡等,據此判斷選擇。

通過本題激勵學生學好物理、打好基礎,為將來能在物理學研究中作出一定的貢獻而努力。

2.【答案】C

【解析】解:4、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kg,其重力約為6=爪9=50卜9乂1077//£9=500/7。故4

不符合實際;

B、人的體重在G=500N左右,站立時雙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約S=0.047712,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為p=《='==1.25x104Pa?故B不符合實際;

廠SS0.04m/

C、海平面處的氣壓為標準大氣壓,福州教室內氣壓約為1個標準大氣壓,故C符合實際;

D、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點約為0。配故。不符合實際。

故選:Co

首先要對選項中涉及的幾種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

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

估測是一種科學的近似計算,它不僅是一種常用的解題方法和思維方法,而且是一種重要的科學

研究方法,在生產和生活中也有著重要作用。

3.【答案】C

【解析】解:4、自由下落的蘋果,速度不斷增大,故不是平衡狀態,受力不平衡,故A不符合

題意;

8、用力推出去的鉛球,速度的方向都該變,故不是平衡狀態,受力不平衡,故B不符合題意;

C、沿直線勻速下落的滑翔傘,速度的方向都不變,屬于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所以其

受力平衡,故C符合題意;

。、人造衛星在軌道上運行時,方向改變,故不是平衡狀態,受力不平衡,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物體受平衡力一定處于平衡狀態,反過來,物體處于平衡狀態也一定受平衡力,因此可以通過物

體的運動狀態來確定物體的受力情況。

物體的運動狀態與受力情況是一一對應的,通過受力情況來確定運動狀態;反過來,物體的運動

狀態也可以判定物體的受力情況。

4.【答案】D

【解析】解:

A、運動員對杠鈴有一個向上的力,但杠鈴在力的方向上沒有通過距離,不做功,故A不符合題

意;

從離開腳后的足球繼續在草地上滾動,足球雖然移動了距離,但不再受到人的踢力,不做功,故

B不符合題意;

C、人對滑板施加了一個豎直向上的力,而滑板在水平方向上通過了距離,距離不是在力的方向

上通過的距離,力不做功,故C不符合題意;

。、繩子給物體一個向上的力,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距離,所以此過程繩子做了功,故。符

合題意:

故選:D。

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距離。

明確三種情況不做功:一是有力無距離(例如:推而未動),二是有距離無力(靠慣性運動),三是

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垂直。

5.【答案】A

【解析】解: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屬于費力杠桿,瓶蓋起子、核桃夾和羊角

錘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

故選:Ao

結合圖片和生活經驗,判斷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再判斷它是屬于哪

種類型的杠桿。

本題考查的是如何找出動力臂和阻力臂,并對杠桿分類,主要包括以下幾種:①省力杠桿,動力

臂大于阻力臂;②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

6.【答案】D

【解析】解:太空中失重狀態下,乒乓球的質量與在地面相同,乒乓球的質量不會消失,水的密

度也不會改變;此時乒乓球排開了水,但水對放入其中的乒乓球不會產生壓力的作用,所以不會

產生浮力,故。正確。

故選:D。

(1)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種類、狀態和溫度有關,與質量、體積、形狀無關:

(2)浮力產生的原因,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水對其上下表面壓力差。

天宮課堂,讓我們很多理論知識從“紙上談兵”變成“眼見為實”。

7.【答案】B

【解析】解:4上端開口不連通,下部連通的容器叫做連通器,4與B下部連通,但B為密閉的玻

璃球,不符合連通器原理,故A錯誤;

AA管和B球液面相平時,兩液面受到氣體的壓強相等,說明瓶內氣壓等于外界大氣壓,故B正確;

C.晴天大氣壓比陰雨天高,即陰雨天時瓶外的大氣壓小于晴天時瓶外的大氣壓,根據Pg=P%+

pg/i可知,陰雨天4管液面高于晴天,故C錯誤;

D將天氣預報瓶由地面拿到高山,大氣壓減小,4管液面逐漸上升,故O錯誤;

故選:B。

(1)上端開口不連通,下部連通的容器叫做連通器;

(2)根據裝置的結構和特點,結合大氣壓的大小受天氣的變化影響的關系來判斷,一般來說,陰天

下雨的天氣大氣壓比正常低;

(3)將天氣預報瓶由地面拿到高山,大氣壓減小,4管液面逐漸上升。

本題考查了連通器原理,天氣與氣壓的關系,“天氣預報瓶”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測量天氣

的,理解其原理是判斷的關鍵。

8.【答案】B

【解析】解:4、從a到b上升過程中,球已經離開手,不再受手的推力,只不計空氣阻力,受重

力作用,故A錯誤;

以不計空氣阻力,在a到b過程中,球的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加,動能轉化成重力勢能,機械

能不變,故8正確;

C、實心球到達最高點時,豎直方向的速度為0,但水平方向有速度,假設不受一切外力,實心球

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

。、實心球由于具有慣性,從d處繼續運動至處,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的作用”,故

。錯誤。

故選:B。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不計空氣阻力,機械能轉化過程中能的總量不變;

(3)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物體不受力時會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4)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本題考查了物體的受力分析、慣性、機械能和牛頓第一定律,綜合性較強.

9.【答案】D

【解析】解:無論物體往哪個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都是處于平衡狀態,處于平衡狀態的物

體一定是受力平衡的;

不計空氣阻力,在空中飛行的物體一定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由于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所以

力Fi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力尸2與重力也是一對平衡力,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1,&=G,F2=G,

故ABC錯誤,。正確。

故選:D。

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根據運動與力的關系解答。

此題考查力與運動的關系,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根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利

用二力平衡的條件判斷力FI、F2和重力大小關系。

10.【答案】C

【解析】解:因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正方體對支持面的壓強p=《=!=等="且=絆^=pg八,

OO0

因將它們沿豎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之后,豎直方向的高度和物體的密度不變,

所以,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不變,

又因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相等,

所以,在切之前它們對地面壓強相等,即P惚=PN;

因兩正方體的體積關系為匕產>%,

所以,由V=〃可知,兩正方體的邊長關系為L尹〉心乙

由S=Z?可知,兩正方體的底面積關系為s伊〉Sz

由P=(=£=器的變形式m=藍可知,兩正方體的質量關系為m用〉ni,。故C正確,AB。錯誤。

故選:Co

正方體對支持面的壓強p=5=!=攀=華=嚕=pgh,將它們沿豎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之后,

豎直方向的高度和物體的密度不變,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不變,根據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相

等可知在切之前它們對地面壓強關系,知道兩正方體的體積關系,根據v=z?得出兩正方體的邊

長關系,根據s=〃得出兩正方體的底面積關系,利用p=(=^=詈得出兩正方體的質量關系。

本題考查了壓強公式和重力公式的靈活應用,利用好規則、均勻物體(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

)對水平面的壓強公式p=pg/1是關鍵。

11.【答案】C

【解析】解:小球從某一高度自由落到一端固定在地面的輕質彈簧上,在4點的速度不為0,從4點

接觸彈簧開始到將彈簧壓縮到最短8點的過程中,物體的運動過程:在物體剛接觸彈簧的時候,

彈簧的彈力小于物體的重力,合力向下,小球還是向下加速,當彈簧的彈力和物體的重力相等時,

小球的速度達到最大,之后彈力大于重力,小球開始減速,直至到B點時減為零;所以從4到B,

動能先變大后變小:

從B到4的過程中,開始時彈力大于重力,小球會向上做加速運動,速度越來越大,當彈力等于重

力時,速度最大,隨著彈力的變小,彈力小于重力,小球做減速運動;故從B到4的過程中,動能

先增大后減小,至何處不為0.故C正確。

故選:C。

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速度有關,知道物體速度的變化規律可以知道動能的變化規律。

首先要明確物體的整個的下落過程,知道在下降的過程中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在對動能和勢能

的變化作出判斷,需要學生較好的掌握基本知識。

12.【答案】D

【解析】解:A4B兩個物體升高到相同的高度,由小有5?=6無知,當G<GB時,提升4做的有

用功小于提升B做的有用功,故A錯誤;

員用相同的滑輪提升4和B,當4、B兩個物體升高到相同的高度時,動滑輪升高的高度相同,不計

繩重和摩擦,由/頒%=知它們做的額外功相同,故B錯誤;

C.由w點=小函+小號知,A和8的額外功相同,4的有用功小,則4的總功小,故C錯誤;

D由為名F=知,在動滑輪相同時,由于G<GB,則4裝置的機械效率較小,

vv總wuti+U-動.nb+u-,動,口

故。正確。

故選:Do

(1)利用■用=G/i進行分析;

(2)利用皿頗力=G2進行分析;

(3)利用弘總=川有用+勿頻"進行分析;

(4)利用〃=券=3=&進行分析。

總動動

本題考查了滑輪組機械效率公式、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公式的應用,屬于基礎內容,難度中等。

13.【答案】C

【解析】解:

ABD,兩個木塊均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且木塊完全相同,重力相同,故浮力相同,根據阿

基米德原理,所以排開液體重力相等,根據G=mg可知,木塊排開液體質量也相等,故8正確;

由圖知甲液體中木塊浸沒體積小于乙液體,根據產浮=P9%可知,甲液體密度大于乙液體,當液

面高度相同時,根據p=pg/i可知,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大,故A。正確;

C、兩木塊上表面均未浸沒,故下表面壓力等于浮力,且下表面底面積相等,根據p=(可知下表

面液體壓強相等,故C錯誤。

故選:Co

(1)根據物體的浮沉情況判斷浮力與重力的關系,由阿基米德原理判斷出木塊在甲、乙兩種液體中

排開液體質量的關系和甲、乙液體密度的關系,然后根據P=P液gh得出容器底受到壓強的關系;

(2)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分析下表面受到的壓力,根據P=(分析壓強的大小。

本題主要考查了物體浮沉條件及液體壓強公式的應用,關鍵能夠根據浮沉情況判斷出液體的密度、

所受浮力的關系。

14.【答案】C

【解析】解:重為G、長為L的水平獨木橋的兩端由兩根豎直支柱4、B支撐著,分別對水平獨木橋

的支持力為自、除,水平獨木橋受到重力為G,

獨輪車對獨木橋的壓力為尸=(巾+m^g,

以4為支點,獨輪車對獨木橋的壓力的力臂為",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BL=Gx|L+(m+

mQg優,

則Fp=^G+^-(m+mA)gvt,

壓力與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所以B端支柱所受壓力F=FB=1G+;(m+m^gvt,

由此可知B端支柱所受壓力尸與時間t是一條一次函數的圖象(不經過原點)。

故選:Co

對獨木橋進行受力分析:支柱對水平獨木橋的支持力為立、FB,水平獨木橋受到重力為G,獨輪

車對獨木橋的壓力(大小等于獨輪車重加上人重),若以4為支點,心的力臂為L、G的力臂為I、

壓力的力臂為成,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與t的關系式,而壓力與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

小相等,也就得出B端支柱所受壓力尸與時間t的關系式,由此判斷選擇。

本題考查了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要學會與數學圖象相結合來解決物理問題。

15.【答案】8小

【解析】解:無風時,托盤測力計示數為15N,說明飛機受到的重力為15N;

對飛機吹風時托盤測力計的示數變為7牛,示數減小,說明飛機受到了一個向上的升力,升力的大

小為尸=G-F=15N-7N=8N;

這是由于氣流會流經飛機機翼模型,機翼模型上凸下平,空氣通過上方的路程長,流速大、壓強

小;空氣通過下方的路程短,流速小、壓強大,從而形成了一個向上的壓力差,使托盤測力計的

示數變小;

故答案為:8;小。

對飛機吹風時,流過機翼上方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流過機翼下方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機

翼上下方所受到的壓力差便形成向上的升力。

本題考查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的應用,并證明了飛機升力的產生。

16.【答案】小于低

【解析】解:在空瓶里燒紙,迅速罩在人腹上,待瓶內氧氣耗掉,瓶內氣壓減小,小于瓶外氣壓,

在外界氣壓的作用下,瓶就壓緊在身體上;

高原地勢高,則高原處的氣壓低。

故答案為:小于;低。

大氣壓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處使氣壓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產生了某種效果。大氣

壓的高低與高度有關,高度越高,氣壓越低。

本題考查了大氣壓的應用、氣壓與高度的關系,屬于基礎題。

17.【答案】慣性變大

【解析】解:護衛艦航行過程中關閉動力系統后會繼續前進一段距離,這是由于護衛艦具有慣性

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繼續向前運動;

若該護衛艦從東海駛入黃浦江,輪船始終漂浮,所受浮力等于船的重力,即浮力不變,由于液體

的密度變小,由尸浮=。液"可知,輪船浸入水中的體積變大,所以吃水深度變大。

故答案為:慣性;變大。

(1)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

(2)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根據物體重力的變化可知浮力大小的變化;由阿基米德原理?浮=

P液匕<旭可知,液體的密度不同,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

本題考查了慣性、浮沉條件以及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應用,熟練公式即可解答。

18.【答案】小于等于

【解析】解:(1)兩個容器底面積相同,形狀不同,在液面等高的情況下,兩個容器內液體的體積

關系為:吟〉/;

由于兩種液體質量相同,由P=£得:PA<PB;

已知液面高度相同:h.A=hB,由液體壓強公式「=pg/i得:

兩容器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強關系是PA<PB;

(2)兩個容器的質量以及所裝液體的質量相同,即兩個容器的總質量相同:mA=mB;

所以兩個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G=mg相同,又已知容器底面積相等,即£=SB;

由p=(得:兩個容器對桌面的壓強關系是p/=pj。

故答案為:小于;等于。

(1)首先根據兩種液體的體積、質量關系比較得出它們的密度關系,再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pg八比

較兩容器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強匕、PB的關系;

(2)首先明確,兩個容器以及所裝液體的總質量相同,即重力相同,可判斷出它們對于水平面的壓

力的大小關系,再根據已知的容器底面積大小關系,結合壓強公式p=,比較出兩個容器對桌面的

壓強大小。

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液體壓強的計算和壓強大小及其計算的理解和掌握,此題稍微有點難度,屬

于中檔題。

19.【答案】30300

【解析】解:(1)由圖可知n=3,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v=nv^=3x0.1m/s=0.3m/s,

拉力做功的功率:P=y=y=Fv=100/Vx0.3m/s=30W;

(2)因為不計繩重、滑輪重及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所以物體4受到的摩擦力:/=nF=3x100/V=

300N,

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物體B受到物體4的摩擦力:fA=f=300/V,

因為物體B處于靜止狀態,所以,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物體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超=%=300N。

故答案為:30;300。

(1)由圖可知n=3,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物,利用P=/=,=求拉力做功的功率;

(2)利用不計繩重、滑輪重及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時尸=;/求物體4受到的摩擦力,根據力的作用

是相互的和二力平衡條件求出物體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本題考查使用滑輪組時繩子自由端拉力公式、功率公式和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關鍵是從圖中得

出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

20.【答案】6010

【解析】解:(1)由圖乙可知,當水箱加滿水時水的質量瓶次=6叼,則此時水受到的重力6次=

m水g=6kgxION/kg=60N;

(2)由圖乙可知,水箱中沒有水時(m=0),壓力傳感器受到的拉力&=2N,則物體M的重力G=

&=2N,

由圖乙可知,當向水箱中加入質量為4kg的水時,傳感器的示數達到最大,且不再變化,說明此

時M完全浸沒,壓力傳感器的示數為尸2=8N>2N,

細桿對傳感器的作用力為壓力,故傳感器對細桿有向下的作用力F=6=8N作用于物體M,

此時物體M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桿的作用力,處于靜止狀態,

則M受到的浮力尸浮=G+F=2N+8N=10N。

故答案為:60;10o

(1)由圖乙可知,當水箱加滿水時水的質量,根據G=mg求出此時水受到的重力;

(2)由圖乙可知,水箱中沒有水時,壓力傳感器受到的拉力即為物體M的重力;由圖乙可知M完全

浸沒時壓力傳感器的示數,對M受力分析可知,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桿的作

用力,據此求出此時M受到的浮力。

本題考查了重力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受力分析的綜合應用等,能結合圖像,對物體進行

正確的受力分析,是解答的關鍵,有一定的難度。

21.【答案】解:蘋果漂浮在水面上,重力和浮力是一對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在同一直線上,從重心。分別作豎直向下的重力G和豎直向上的浮力尸次,如下圖所示:

【解析】蘋果在水中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由于

蘋果漂浮,因此受到的力是平衡力,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

畫力的示意圖時要考慮到物體的運動狀態,當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的力就是平

衡力。

22.【答案】解:在阻力、阻力臂不變的情況下,動力最小,則動力臂最長,阻力的方向已標出,

所以動力的方向應該向下,連接支點。與4點,過4點作。4的垂線就得到在4點施加的最小動力Fi,

。4即為動力臂L,如下圖所示:

【解析】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F1XL1=F2XL2,在杠桿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況下,要使

所用的動力最小,必須使動力臂最長.而在通常情況下,連接杠桿中支點和動力作用點這兩點所

得到的線段最長,據此可解決此題。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要使杠桿上的力最小,必須使該力的力臂最大,而力臂最大時力的作用點

一般離杠桿的支點最遠,所以在杠桿上找到離杠桿支點最遠的點即力的作用點,這兩點的連線就

是最長的力臂,過力的作用點作垂線就是最小的力。

23.【答案】答:(1)車座表面做得寬大,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對人體的壓

強。

(2)人騎自行車下坡時重力勢能逐漸轉化為動能,使人和自行車的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加,所以

車速度越來越快。

【解析】(1)減小壓強的方法: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

(2)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動能和勢能

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本題通過山地自行車考查了動能和勢能之間的轉化、減小壓強的方法,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基本的

物理知識,并能和生產生活聯系起來。

24.【答案】勻速直線運動一定是乙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對實驗的影響更小直線

【解析】解:(1)當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木塊靜止,此時木塊受到的一定是平衡力;

這兩個實驗裝置中,裝置乙更科學,因為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對實驗的影響更小;

(3)把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使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然后松手,觀察到小卡片

轉動,最后恢復到靜止狀態,說明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才能平衡。

故答案為:(1)勻速直線運動;(2)一定是;乙;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對實驗的影響更小;

(3)直線。

(1)物體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時處于平衡狀態,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者保持勻速直

線運動狀態;

(2)對木塊進行受力分析,由平衡力計算摩擦力的大小;

同一物體,滑動摩擦力比滾動摩擦力要大得多;

(3)掌握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本題主要考查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我們要掌握該實驗的器材選擇、實驗過程、實驗結論等。

25.【答案】相等越大轉換不能甲、乙相等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解析】解:(1)小球從同一高度釋放,運動到水平面時,它們的速度相等;

(2)實驗中通過比較滾下的小球撞擊木塊移動的距離,來比較小球動能的大小。在同樣的平面上木

塊被撞得越遠,小球的動能就越大,安全隱患越大;

若水平面光滑,木塊不受摩擦力,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木塊被撞擊后將永遠運動下去,則木塊通

過的距離無法確定,便無法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

(3)超速是指汽車的質量一定,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選擇質量相等到達水平面速度不同的AB小

球,所以應選擇甲、乙兩圖;

(4)讓小車從同一高度由靜止下滑,根據決定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可知,最初小車的重力勢能相同,

下滑到水平面時的動能也相同,在不同的材料表面上運動時,最終停下來后,動能全部轉為內能,

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動能轉化為內能,所以,在三個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相等:

由圖中摩擦力越小,運動得越遠推理得出: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力,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故答案為:(1)相等;(2)越大;轉換;不能;(3)甲、乙;(4)相等;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1)實驗中為使小球運動到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讓小球從同一高度處由靜止滾下;

(2)實驗中運用轉換法來研究小球動能的大小,即觀察小球撞擊木塊移動的距離遠近,安全隱患越

大;

根據牛頓第一定律,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木塊不受摩擦力作用,運動后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3)物體下落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重力勢能跟質量和高度有關,動能跟質量和速度有關,同一

個物體,下落到地面的速度取決于物體的高度。高度相同到達水平面的速度相同,越高到達水平

面的速度越大;

(4)直接比較小車在三個表面上克服摩擦力做功是否相等不好確定,可根據重力勢能大小關系及能

量的轉化分析;

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用轉換法表示動能的大小;采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實驗時,

一定注意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掌握能量的轉化,此題中由于彈簧的彈性勢能相同,所以小球的

動能相同,做功相同,此處是難點.

26.【答案】右避免杠桿自身的重力對實驗的影響和便于測量力臂的大小6順變大相等

【解析】解:

(1)某同學將杠桿懸掛起來如圖甲,發現杠桿的左端低,說明杠桿的重心在支點的左側,故他應該

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調節,實驗時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避免杠桿自身的重力對

實驗的影響和便于測量力臂的大小;

(2)設杠桿每個格的長度為3每個鉤碼的重力為G,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ALA=FBLB,即4Gx

3L=FBX2L,解得FB=6G,所以需掛6個鉤碼;

若4、B兩點的鉤碼同時向遠離支點的方向移動一個格,則左側4GxM=16GL,右側6Gx3L=

18GL,因為16GL<18G3所以杠桿不能平衡,會順時針轉動;

(3)保持B點不變,若測力計對杠桿的拉力向右傾斜,此時拉力的力臂變短,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

拉力變大,即測力計的示數變大;

(4)由于此題中的阻力和阻力臂不變,利用圖象中任意一組數據都能得出,F2L2=Fih=3Nx

0.1m=0.3/V?m,圖像中每個點與兩坐標軸圍成的方形面積相等,其原因是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

變,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保持不變。

故答案為:(1)右;避免杠桿自身的重力對實驗的影響和便于測量力臂的大小;(2)6;順;(3)變

大;(4)相等。

(1)杠桿傾斜時,杠桿的重心偏向杠桿下沉的一端,左、右兩端的螺母(或一端的螺母)要向杠桿上

翹的一端調節;實驗前先要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桿自身的重力通過支點,消除杠桿自

重力對杠桿平衡的影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作用力與杠桿垂直,力的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就

是力臂,力臂在杠桿上,可以在杠桿上直接測量力臂;

(2)設一個鉤碼重為G,杠桿一個小格是3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判斷在B點掛鉤碼的數量;

杠桿平衡后,再將兩邊懸掛的鉤碼同時遠離支點一小格,兩邊力臂均變大,求出力和力臂的乘積,

杠桿會向乘積大的那端轉動;

(3)當測力計對杠桿的拉力向右傾斜時,保持B點不動,這時杠桿右側的力臂變短,根據杠桿的平

衡條件可知,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變大;

(4)此題中的阻力和阻力臂不變,由圖中提供數據,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分析即可解答此題。

此題是“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考查了杠桿的調平及目的,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都是杠

桿平衡條件中的常見知識。

27.【答案】橡皮膜的凹陷程度越大鹽水在液體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產生的壓強越

大傾斜水柱高度相同

【解析】解:(1)實驗是通過觀察橡皮膜的凹陷程度反映壓強的大小,凹陷程度越大,壓強越大,

反之則越小,將不容易觀察的液體壓強大小轉換為容易觀察的橡皮膜凹陷程度,用到的方法是轉

換法;

(2)由步驟甲、乙、丙可以觀察到,同種液體隨著深度越深,橡皮膜凹陷程度越大,所以產生液體

壓強越大;

(3)由步驟丁可以觀察到,內箱A中的水與外箱B中的鹽水到橡皮膜的深度相同,但是橡皮膜向上

凹陷,看得出鹽水的壓強更大;而鹽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說明在液體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

度越大,產生的壓強越大;

(4)探究液體的壓強可能與管內液體的質量有關,探究時,必須控制密度和深度相同,小明將2號

管傾斜放置,直至1、2號管水柱高度相同,對比1、2號管橡皮膜的鼓起程度可知小紅的猜想錯誤。

故答案為:(1)橡皮膜的凹陷程度;(2)越大;(3)鹽水;在液體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產

生的壓強越大;(4)傾斜;水柱高度相同。

(1)U形管中水面的高度差來反映被測壓強大小的,這用到了轉換法;

(2)根據圖中現象分析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

(3)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還與深度有關,深度越大、壓強越大;

(4)結合控制變量法分析。

本題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考查注意事項、液體壓強特點和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的

運用及液體壓強公式的運用,是一道綜合題。

28.【答案】CB變小等于0.150.5偏大

【解析】解:(1)①4選項,先d后b因空杯中的水倒不盡,導致測出的排開液重會減小,不符合題

意;

B選項,物塊、空杯多次在彈簧測力計上掛上、取下,操作不簡便,不符合題意;

C選項,操作順序不影響浮力、排開液重的測量,操作簡便,符合題意;

。選項,.先c后a會導致測出的浮力偏大,先d后b會導致測出的排開液重減小,不符合題意;

②&-尸3是物體所受浮力,生-尸2是排開的液重,浮力等于排開的液重;

(2)隨著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即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在變大,浮力就隨之變大,因為

F示=G-F浮,G一定,所以尸示會變小;

彈簧測力計4示數的變化量是物體所示浮力,彈簧測力計4示數的變化量是排開的液重,兩者相等

正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內涵;

(3)①圖2丙中金屬塊浸沒時受到的浮力大小:F浮金屬=F丙-=(0.22kg-

0.2Mg)xION/kg=0.1/V;

②球形物體的質量:血球=血戊一(爪0+爪£)=265g-260g=5g;

圖丁中,球形物體浸沒,

_771排水_機丁一m丙_230g-220g

10cm3;

丫球=排水=一履==19/二3

“'球5g.

P球=耍=由=0n3cg/c*

③因為小職=m成一(m尹+小乙),吸水不影響球形物體質量的測量,

m-y-m萬

%=一、」‘,球形物體吸水會導致m7堿小,使測出的球形物體體積偏小,根據P=£可知,密

度測量值會偏大。

故答案為:(1)①C;②B;

(2)等于;

(3)00.1;②5;0.5;③偏大。

(1)①減小測量誤差要求:先在空氣中稱出物體的重,再稱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示數;先稱空杯的

重,在稱空杯與排開液體的總重;操作簡便要求:物體、杯子不要反復掛在測力計下;

②&-F3是物體所受浮力,色-尸2是排開的液重;

Q)F示=G-F浮,G一定,尸浮變大,尸點就會變小;彈簧測力計4示數的變化量是物體所示浮力,

彈簧測力計4示數的變化量是排開的液重;

(3)①丙圖中臺秤的示數變大是因為金屬塊受到水的浮力,而增加示數對應的力就是金屬塊受到的

浮力;②戊的示數減去甲、乙的示數之和就是球形物體的質量;丁的示數減去丙的示數,是球形

物體浸沒時排開水的質量,求出排開水的體積,即是球形物體的體積,最后用p=f計算出球形物

體的密度;③分別從是否或怎樣影響球形物體質量、體積的測量來分析對其密度測量值的影響。

解題的關鍵是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