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單元解讀
一、鏈接課標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學段目標”的“第一學段”中提出
了“能進行簡單的整數的四則運算,形成初步的數感、符號意識和運算能力。''教
材將筆算教學與解決問題的教學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學習計算的同時,經歷解決
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應用意識;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
一般步驟,突出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在動手實踐、
主動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生動活潑地學習數學,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體會數學的
學習方法;選取學生熟悉、富有兒童情趣、具有相關聯系得學習素材,激發學生
的學習興趣。
二、單元目標
本單元的學習總目標是:1.借助小棒、圖片等直觀學具的操作,是學生理解
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算理,能正確地計算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
兩位數的式題。2.使學生掌握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豎式的簡便寫法,能正確、
靈活地計算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式題。3.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
減法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4.通過數學學習,使學生感受到兩位數加、
減兩位數與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有著密切的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增
強量感的培養。
三、內容分析
嚏
/1B
乘
除
表內
表內
以
R『
然OP
數
數
20法
內
10認
內
,
法
)6的
,
疑U
減
加
的
加
以
識
已
萬
—
減
內
數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
本單元是學生在一年級時掌握了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
上進行編排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和進位加法,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和退位減法,兩位數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
用畫圖的方法解決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的實際問題,通過連貫思考解決連
續兩問的實際問題。這些內容也是學習多位數加、減法的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
作用。
本單元的計算是教學的重點,其中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和兩位數減兩
位數的退位減法是教學的難點。
四、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運算,會筆算兩位數加一位
數的不進位加法和進位加法以及兩位數減一位數的不退位減法和退位減法,也就
是說學生基本掌握了豎式計算的法則。在此基礎上由加減一位數變成兩位數,只
是數目增大,可以繼續應用以前學過的計算法則。因此,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就能很好地解決類似的教學問題。
五、教學策略
1.充分利用情景圖。
教學時要充分發揮教材情景圖的作用,首先,要引導學生觀察情景圖,切實感
受到這些畫面中有兩位數加減法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體會到兩位數加減法計算就
在我們的生活中。此外,聯系畫面思考所計算的問題,使抽象的加減法計算變得生
動具體,也進一步體現了加減法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
2.以舊引新,突破難點。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是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兩位數加兩位
數的進位加法和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更是直接建立在兩位數加一位數進
位加法和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基礎上的。因此只要明確了加法個位滿10向
十位進1和減法個位不夠減向十位借1的問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難點也就突
破了。因此,
3.關注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注意溝通口算和筆算之間的聯系。
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以前學習的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基礎知識湍兩位數加
減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口算計算思路直接遷移到筆算中來。
4.解決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和連續兩問的問題,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實
際應用中進一步領會加、減法的含義,還可以使學生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和策略,
并培養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五、教材體例及課時安排
不進位加法:例1(第一課時)
加法-不進位加法:例2(第二課時)
_進位加法:例3(第三課時)
連100以-不退位減法:例1(第四課時)
內的加法一減法一退位減法:例2和例3(第五課時)
和減法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例4(第六課時)
(二)一連加、連減:例1和例2(第七課時)
連加、連減
加減混合運算:例3和例4(第八課時)
/口加減混合
解決連續兩問的問題:例5(第九課時)
第二單元第1課時不進位加例1教學設計
學校授課班級授課教師
1.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筆算。
2.經歷從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既能自主
學習目標探究又能合作交流,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
3.培養積極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感受學數學
的樂趣。
重點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豎式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算理。
“不進位加例1”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二
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第1節《加法(不進位)》的教
學內容。本單元的內容既是對已經學過的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
整十數的鞏固和應用,又是學習多位數加、減法的基礎,具有承
上啟下的作用。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一年級下學期已經學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
對“整十數加,整十數減,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等有一定
的基礎。但學生并沒有接觸用豎式計算的方法,對加法和減法計
算時數位的對齊及算理理解有困難,因此這一部分應作為該教學
內容的重點。
教學輔助教學課件、學習任務單、小棒
教學流程
創設情境,感受數學加減計算的價值
【設計意圖】:
從學生熟悉的情境中收集數學信息,發現并提出問題,學生的學習更富有主
動性,也更容易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感受到學習100以內加、減法計
算的價值。
一、情境導入
1.出示第例11頁主題情境圖。
談話:學校組織二年級的同學去參觀博物館。看,他們來到了博物館的門
前,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師:從這幅圖中,你都知道了什么?(每班人數、每班有2名帶隊老師)
學生收集圖中的數學信息。
3.提問。
師:同學們從圖中發現了這么多的數學信息,那你能根據找到的信息提出
一個兩位數加一位數的數學問題嗎?
4.師:那我們就先來解決“二(1)班學生和他們班的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
這個問題(課件出示問題)
(1)引導學生列式
板書:35+2=
⑵為什么這樣列式?怎樣想的?
5.揭示課題。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板書課題).
學習任務一:體驗算法多樣性,探究筆算加法的算理
【設計意圖】:
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
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既是學生個性化算法的展示,又可以讓學生體驗算法的多
樣化,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反思能力。
一、回顧口算,感悟加法的算理
1.談話: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兩位數加一位數,你能口算出得數嗎?跟同桌
說一說。
2.組織學生匯報。指名學生口算,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口算的。
二、結合擺小棒,探究豎式計算的方法和算理
1.談話:其實,像這樣的加法不僅可以用口算算出結果,我們先用擺小棒的
方法來試一試。
學生擺,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2.組織交流擺小棒的過程,教師適當出示小棒圖:先擺3捆零5根,再擺2
根,5根和2根合起來是7根,一共是3捆零7根小棒,也就30+2等于
37o
三、探究豎式計算的方法和算理
1.還可以寫成豎式用筆算。怎樣筆算呢?怎樣筆算呢?我們先用擺小棒的方
法來試一試
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擺小棒的過程寫出加法豎式,并計算。
師:為什么2要和5對齊?
3.組織學生交流加法豎式的寫法以及計算過程,教師用課件展示計算的過程
和算理。
學習任務二:拓展例1強化筆算加法算理
【設計意圖】:
從口算到擺小棒到豎式計算,將算理一直貫穿其中,讓學生對豎式計算不感
到陌生,并能更自然地理解加法豎式計算的格式和要求。
1.師:現在我們用列豎式的方法計算出了二(1)班學生和他們班的帶隊老師一共
有多少人,那么你能用列豎式的方法計算出了其它班學生和他們班的帶隊老師一
共有多少人嗎?
2.學生嘗試:我們也來筆算一下。
3.組織學生交流加法豎式的寫法以及計算過程
(1)-(2)班學生和本班的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
(2)二(3)班學生和本班的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
(3)二(4)班學生和本班的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
學習任務三:分組討論,感悟筆算加法的算法
【設計意圖】:
算理是算法的基礎,學生在直觀操作的體驗中理解算理、感悟算法,在此基
礎上總結算法有利于學生理解算理與算法的內在聯系,打通算法與算理的隔斷墻
一、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明確筆算加法的計算方法
1.我們以后計算加法時不僅可以用口算,還可以列豎式筆算。
2.引導進一步思考:在筆算加法時需要注意什么?請在小組里交流。
3.學生交流、匯報。
二、引導小結算法
1.小結:個位上的數要和個位上的數對齊,計算時要注意先從個位上的數加
起,把個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
三、小試牛刀
1.教材第12頁“做一做”第1題。
32+6=24+3=5+43=
32()5
+()+()--------)
())()
2.教材第12頁“做一做”第2題。
學習任務四:達標練習鞏固成果
1.看圖寫算式。
Iffmulltlii
mimin
2.森林小醫生。(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4.填一填,算一算。
疝售?*
57G63兀75兀4兀
\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I
?|元?|元
【作業設計】
1.今天這節課你都學會了哪些新的知識?課后請和你的家人說一說吧。
2.完成《分層作業》。
【板書設計】
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
例1、
十個
35
+2
37
注意:1、個位與個位對齊。
2、先從個位上的數加起,把個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
第二單元第2課時不進位加法例2教學設計
學校授課班級授課教師
1.使學生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算理,掌
握筆算方法,能正確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
2.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筆算方法的過程,
學習目標
體會到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和
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重點掌握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的計算順序。
“不進位加例2”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二
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第1節《加法(不進位)》的
教學內容。本單元的內容既是對已經學過的兩位數加、減一位數
和整十數的鞏固和應用,又是學習多位數加、減法的基礎,具有
承上啟下的作用。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一年級下學期已經學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
對“整十數加,整十數減,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等有一定的
基礎。并且,“不進位加例1”學生已經接觸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對加法計算時“對位問題”“計算順序”已有一定的經驗,因此教學
時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嘗試,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輔助教學課件、學習任務單、小棒
教學流程
復習導入,由筆算兩位數加一位數遷移新知
【設計意圖】:
課前復習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即鞏固了舊知,又為探究新知做鋪墊。
同時,從集體參觀是學生非常熟悉的事情,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事情作為素
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觀察情境圖,了解圖中的數學信息,培養學生用數
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有利于后續的計算。
一、復習筆算兩位數加一位數
1.口算
23+6=20+50=
42+5=70+10=
2.列豎式計算。
75+4=42+5=8+70=
3.回顧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
個位與個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上相加的結果寫在個位上,再把十位上
的數落下來,寫在得數的十位上。
二、自主列式,揭示課題。
1.出示第例11頁主題情境圖。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
(1)談話:根據情境圖里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
(2)指名學生匯報
2.師:那么“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呢?”這個問題該怎么列
式呢?
指名學生說算式,教師板書:35+32=
3.揭示課題。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板書課題)。
學習任務一:自主計算,呈現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多種方法
【設計意圖】:
由于學生已經有了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經驗,學生通過自主嘗試列
豎式計算,在討論交流中進一步理解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加法的算理和算法,這
樣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列豎式計算算理與算法的內在聯系,也有利于培養學
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兩位數加兩位數
的計算問題,這樣既是學生個性化算法的展示,又可以讓學生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反思能力。
一、組織學生自主計算。
1.請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35+32=",你是怎么得出結果的?把你的想法在任
務單上畫一畫、寫一寫!也可以借助學具擺一擺。
2.學生嘗試用喜歡的方法計算,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二、匯報交流。
師:誰愿意說一說自己的算法和計算結果?
生1:我是口算的。30+30=605+2=760+7=67
生2:我想35如果擺小棒是3捆和5根,32擺小棒是3捆和2根,5根加2根
就是7根,3捆加3捆就是6捆,6捆和7根合起來就是67根,所以35+32=67。
生3:我是用豎式計算的:35表示3個十和5個一,加2就是加2個一,所以個位
上的5和2對齊,相加就是7,十位上是3,所以是37o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時,教師適當出示小棒圖,結合豎式計算的每一步演示擺
小棒的過程。
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列豎式時你是怎樣對位的?為什么要這樣對位
呢?計算時你是先從哪一位加起的?
三、回顧例2解題過程,引導完整解題。
學習任務二:對比交流,明確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理
【設計意圖】:
通過對比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發現都是相同數位
上的數在相加,溝通100以內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算理,提煉100以內兩位數不
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同時,引導學生對比歸納,有助于知識的鞏固和自主學習
能力的提高,使學生體會到利用以前的知識經驗解決新問題是學習的重要方法。
一、對比中總結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1.課件出示兩位數不進位加例1和例2o
>■'
135+2=37235+32=67
十個十個
3535
+2+32
3767
2.兩道題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交流匯報。
3.師:同學們,你們發現沒有,知識是相通的,前面我們學過的豎式計算法則,對
于現在的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仍然是適用的。所以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
要善于積累和運用,做個有心人。
4.怎樣進行兩位數不進位加計算呢?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二、小試牛刀
1.擺一擺,算一算。(數學書第13頁做一做)
fff///\\
+()
gIII()
2.數學書第13頁“做一做”第2題。
24+61=53+22=37+40=
24()()
±_<____2+22+()
3.小蝌蚪找媽媽。
學習任務三:達標練習鞏固成果
【設計意圖】:
充分利用練習題,在列豎式計算中幫助學生進一步建立兩位數筆算加法的直
觀模型,在實際應用中感受加法的具體含義,在解決問題中逐步形成加法的計算
技能。
1.看豎式補上小棒圖。
III
56
+23
79
2.看圖列式計算。
12千克57千克
?千克
3.教材第15頁“練習二”第3題
小蘭喜歡收集郵票,下面是她收集郵票的種類和枚數。
種類風景人物動物建筑
枚數31221410
(1)風景郵票和人物郵票共有多少枚?
(2)動物郵票和建筑郵票共有多少枚?
(3)你還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并解答嗎?
【同類練習114.蝴蝶的后面藏著幾?
【同類練也】6rW
【同類續劉照+33+15
“6喈921【同類練習4】
()()和()()和()
【作業設計】
1.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二第1、2題;
2.完成《分層作業》。
【板書設計】
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例2、
十個
35
+32
67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第二單元第3課時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教學設
計
學校授課班級授課教師
1.使學生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筆算方法,
能正確用豎式計算兩位數的進位加法。
學習目標2.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進位加法筆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到兩位數
進位加法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3.使學生體驗運用兩位數進位加法計算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
重點理解并掌握計算方法,明白“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的道理。
難點理解用豎式計算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過程。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二年級
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二課時。它既是對已經學過的兩位數加一位數
和整十數的鞏固和應用,又是今后學習多位數加法必不可少的基
礎,具有承上啟下的左右。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直接建立在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
數的基礎上。只要解決了加法“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的問題,重難
點也就突破了。
計算是枯燥的,以至于學生在計算時常常出現錯誤,這往往是
學情分析
在計算的過程中出現數位沒對齊、忘記進位、抄錯數字等錯誤。為
此,新課標中將“運算能力”和“應用意識''作為數學課程的核心概念
給出了明確的描述,將加減法筆算放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境中使
學習筆算和學習用筆算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經歷了筆算知識
的形成過程,突出計算的價值。
通過對2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計算的經
驗和能力,尤其對20以內數的組成和計數單位等有了較深的了解,
這就為將數的知識擴充到100以內做好了鋪墊。
教學輔助教學課件、學習任務單、小棒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課前復習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加法,既是對舊知的復習,
也是為本課時學習“進位加”做好鋪墊。利用再加一道題的設計讓學生產生認知沖
突,激發探究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的欲望,培養學習興趣。
1.用豎式計算。
27+32=32+16=18+21=
學生獨立列豎式計算,指名板演后交流。
2?列豎式時要注意什么?
學情預設: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的結果寫在個位上,
十位相加的結果寫在十位上。
3.揭示課題:看來大家已經能熟練計算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了,如果把上面
最后一題中的21改成22,該怎么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位數的進位加
法。(板書課題:進位加)
學習任務一:探究算法明確算理
【設計意圖】:
在這個環節中,通過先動手體驗后講解的過程,讓學生先自己找出好的計算
方法,再進行進一步的驗證,學生的印象比較深刻。然后引導學生利用小棒動手
操作和計數器,重點遷移應用到列豎式時滿十進1的運算中,在充分理解了算理
后,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就變得容易理解了。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課件出示情境圖。
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
[二(3)班胃
35+37=
(2)點名回答,列出算式:35+37=o
二、小組合作,探究算法。
1.你想用什么辦法算出得數?小組合作來試一試吧!
2.學生小組合作討論用我們以前學過的方法進行計算,也可以用小棒來擺一
擺。
三、匯報交流,明確算理。
1.下面請同學們來說一說自己是怎么計算的。
學生匯報演示。
預設1:可以用小棒擺一擺,算一算,先擺3捆5根,再擺3捆7根,3捆
與3捆合起來是6捆,5根和7根合起來是12根,也就是1捆2根,與6捆合
起來是7捆2根,也就是先算30+30=60,再算5+7=12,最后算60+12=
72,所以35+37=72。
預設2:利用計數器,35是3個十和5個一,37是3個十和7個一,我們
把5個一和7個一合起來,發現滿十了,向十位進1.
預設3:列豎式計算,5+7等于12,滿十了,在寫得數12時,在個位寫上
個位的2,滿的十,進到十位,就是滿十進1,再把這進上來的1個十和原來的
6個十合起來就是7個十。
2.比較三種方法,思考: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呢,為什么在豎式計算中要從個
位算起呢?
35+37=72
0利用小棒理解算理.0要式計算
十個
35
+3]7
~72
3.同學們知道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時,要注意什么嗎?
預設:筆算加法時,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
位進1。計算十位時,不要忘了加上進位的1。
學習任務二:對比歸納溝通聯系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從進位加法和不進位加法中提煉進位加法的注意事項,加深對算法
的理解。
一、對比歸納:
課件出示:35+37和35+32兩組算式
1、思考: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總結: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
二、溝通聯系:
課件出示:35+37和35+7兩組算式
1.思考: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思考:個位相加滿十怎么辦?
(1)學生交流匯報;
(2)總結: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三、小試牛刀
1.教材第14頁“做一做”
56+37=46+24=29+5=
5646()
+37+24+()
F~()
想:個位上6加7想:個位上6加4
得(),得(),
該怎樣寫?該怎樣寫?
學習任務三:拓展提升尋找規律
【設計意圖】:
通過思考題的訓練,優化提升學生的思維,發展核心素養。
完成教材第14頁“思考題”。(課件出示)
1827
Q1,左邊的算式有什么規律?這
+81+72
------------------樣的算式你還能寫出幾個?
9999
1.結合實例說明題意
2.讓學生自己發現算式的規律。
3.找到符合條件的兩位數,寫出符合規律的算式。
學習任務四:達標練習鞏固成果
【設計意圖】:
通過鞏固練習,使學生鞏固兩位數加法的進位加的算法,進一步理解算理。
1.看小棒圖寫豎式。
wnunIIII/I/
?mumtm
()()
<___L+()
()()
2.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二”第5題。
先讓學生回顧計算進位加法應注意的問題,再讓學生仔細觀察所給算式,
依據筆算加法的計算方法進行分析和判斷,討論錯誤原因,交流改正方法,提
高辨析能力。
3.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二”第6題。
一要讓學生記住進位加法中向十位進“1”后十位上的數比原來多1;二要讓
學生注意不要將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錯誤地遷移到不進位加法的計算上去。計
算后可交流一下分別填的幾的理由。
4.完成教材第16頁“練習二”第11題。
能運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法解決實際問題,幫助學生全面掌握筆算兩位
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作業設計】
1.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二第4、7、8、9、10題;
2.完成《分層作業》。
【板書設計】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
35+37=72
35
+
72
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
個位相加滿十,要向十位進1。十位上的數相加時要加上進位的1。
第4課時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教學設計
學校授課班級授課教師
1.使學生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不退位減法的算理,掌握筆算方法,
能正確用豎式計算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
學習目標2.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不退位減法筆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到兩位
數不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3.使學生體驗運用兩位數不退位減法計算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
重點理解并掌握用豎式計算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的計算順序。
“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二年
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四課時。它既是對已經學過的兩位數減一位數
和整十數的鞏固和應用,又是今后學習多位數減法必不可少的基
礎,具有承上啟下的左右。
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直接建立在兩位數減一位數和兩位
數的基礎上。只要解決了減法“相同數位要對齊”的問題,重難點
也就突破了。
計算是枯燥的,以至于學生在計算時常常出現錯誤,這往往是
學情分析
在計算的過程中出現數位沒對齊、忘記退位、抄錯數字等錯誤。為
此,新課標中將“運算能力"和''應用意識”作為數學課程的核心
概念給出了明確的描述,將加減法筆算放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境中
使學習筆算和學習用筆算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經歷了筆算知識
的形成過程,突出計算的價值。
通過對20以內數的加減法及兩位數加法的學習,學生已經具
備了計算的經驗和能力,這就為將數的知識擴充到100以內做好了
鋪墊。
教學輔助教學課件、學習任務單、小棒、計數器。
教學流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從熟悉的主題圖中提出數學問題,感受到我們身邊就蘊含著
許多數學問題,密切聯系了數學與實際生活。讓學生選擇解決問題的計算方
法,體現了加法和減法計算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同時在數據信息的對比中,
發現中國的金牌數第一,讓學生感受愛國主義教育。
1.大家都知道吧,2008年奧運會是在我國北京舉辦的,不僅如此,我國還
奪得了金牌榜第一名!
課件出示教材第17頁主題圖。
2008年北京奧運會金牌榜前5名如下
名次代表團金牌數
1中國48
2美國36
3俄羅斯24
4英國19
5德國16
2.根據表中信息,大家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匯報。
3.剛才同學們提出了一些用加法或減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加法問題我們在
前面已經會計算了,今天我們就主要來學習有關減法計算的問題。(板書課題:
不退位減)
學習任務一:自主探索,不退位減法算法。
【設計意圖】:學生已有了之前學習列豎式計算加法的基礎,因此,本課教
學,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做好充分引導。尤其對圓片在數位上的含
義做出指點,理解相同計數單位的數才能直接加減的道理,以幫助學生突破理
解筆算減法算理這一難點。
一、課件出示教材第18頁例1。
1.如下:
代表團金牌數
中國48中國比美國多多少枚金牌?
美國36
2.學生根據問題列出算式:48-36o
3.想一想:可以怎樣計算48—36的得數。
二、自主探索,感悟算理。
1.誰想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1)口算:預設1:我先算40—30=10,再算8—6=2,最后算10+2=
120
預設2:我先算48—30=18,再算18—6=12。
(2)擺小棒:我是擺小棒算出來的,先擺4捆和8根表示48,減去36就拿
走3捆和6根,所以還剩1捆和2根,就是12。
(3)撥計數器:我是用計數器算出來的,先在計數器上的十位上撥4個珠子,
個位上撥8個珠子表示48,減去36就是從十位上去掉3個珠子,從個位上去掉6
個珠子,這樣十位上剩1個珠子,個位上剩2個珠子,表示12o
(4)擺圓片:從個位上的8個圓片中去掉6個,從十位上的4個圓片中去
掉3個。剩1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120
(5)畫點子圖:從48個點子里去掉36個點子,剩下12個點子。
二、列豎式,明確算法。
教學48-36的豎式寫法。
1.列豎式,獨立思考:你是怎樣對位的?為什么要這樣對位呢?計算時你是
先從哪一位減起的?
2.小組交流,全班匯報;
預設:在36的十位數3下面寫上2,個位數6的下面寫上3,也就是2要
對著36的十位數3,3要對著36的個位數6。就是相同數位對齊,與筆算加法
的道理一樣。寫上減號和等號線。
3.思考:筆算減法要注意什么?
預設1:相同數位要對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減。
預設2:個位上相減的數寫在個位上,十位上相減的數寫在十位上。
學習任務二:遷移歸納,明確算法。
【設計意圖】:根據例題1拓展了兩道題,展現了計算中可能出現的兩種特
殊情況:個位上相減得0和十位上相減得0。這里通過“想”的問題,提醒學
生,避免出現錯誤,也為后面學習多位數的筆算減法中的相同情況打下基礎。
一、提出問題
同學們,看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金牌榜前5名,還可提什么問題?
預設:德國比美國少多少枚金牌?
英國比德國多多少枚金牌?
二、自主探索,感悟算理:
課件出示:36—16=19-16=
1.擺圓片,獨立思考;
2.小組交流;
3.匯報展示。
4.想一想:這里的0可不可以不寫?為什么?
預設:對于第一個算式個位上得0,必須寫0,用來占位,學生在已有經驗
的基礎上理解起來比較輕松;而第二個算式十位上得0,有的學生會寫出來,
這時就要提醒學生0不能在最高位,所以這時的0不能寫。
三、遷移歸納,明確算法:
1.思考:豎式計算要注意什么?
2.總結匯報。
(1)學生交流匯報;
(2)總結:筆算減法:相同數位要對齊
計算要從個位起
個位十位分別減
橫式等數莫忘記
四、小試牛刀
1.完成教材第18頁“做一做”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根據數位上的圓片計算,使學生進一步鞏固筆算減法的
豎式寫法和從個位減起的計算順序,并且要求學生不僅能正確計算,還能說出
思考的過程。
2.完成教材第18頁“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匯報交流結果。
3.在計算正確的豎式旁邊打“V
53
-540-285
04()13()
655
5-ft8
15()50()
學習任務三:達標練習鞏固成果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既是知識的鞏固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又使學
生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并體現了減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1.先劃一劃,再把各題補充完整。
十個十個
64-33=53-3=
6453
-333
2.完成教材第20頁“練習三”第1題。
用豎式計算。
98-80=98-8=98-88=
(1)觀察三道題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
預設:被減數相同,減數中都有“8”,個位上相減的結果寫在得數的個
位上。十位上相減的結果寫在得數的十位上。
(2)引導學生邊列豎式邊體會把數位對齊的道理。
3.完成教材第20頁“練習三”第3題。
小紅比小亮多撿了多少個貝殼?
4.思維提升:豆丁在計算89減一個一位數時,誤用十位上的數減這個一位
數,結果是39。正確的結果應是多少?
【作業設計】
1.完成教材第20頁練習二第2題;
2.完成《分層作業》。
【板書設計】
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
例148-36=12
十個
48
—36
12
筆算減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
第5課時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教學設計
教學流程
學校授課班級授課教師
1.使學生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退位減法的算理,掌握筆算方法,能
正確用豎式計算兩位數的退位減法。
學習目標2.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退位減法筆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到兩位數退
位減法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3.使學生體驗運用兩位數退位減法計算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
重點理解并掌握計算方法,明白“個位不夠減,向十位借一”的道理。
難點理解用豎式計算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過程。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二年級
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五課時。它既是對已經學過的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
十數的鞏固和應用,又是今后學習多位數減法必不可少的基礎,具有
承上啟下的左右。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直接建立在兩位數減一位數和兩位數的
基礎上。只要解決了減法“個位不夠減,向十位借1”的問題,重難
點也就突破了。
計算是枯燥的,以至于學生在計算時常常出現錯誤,這往往是在
學情分析
計算的過程中出現數位沒對齊、忘記退位、抄錯數字等錯誤。為此,
新課標中將“運算能力”和“應用意識”作為數學課程的核心概念給
出了明確的描述,將加減法筆算放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境中使學習筆
算和學習用筆算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經歷了筆算知識的形成過
程,突出計算的價值。
通過對20以內數的加減法及兩位數加法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
了計算的經驗和能力,尤其對20以內數的組成和計數單位等有了較
深的了解,這就為將數的知識擴充到100以內做好了鋪墊。
教學輔助教學課件、學習任務單、小棒、計數器。
創設情境,感受計算的重要性
【設計意圖】:復習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計算能力的平臺,這個展示過程,
激活了學生已有的100以內不退位減法的知識經驗,也是為幫助學生理解100以
內退位減法的算理做好鋪墊,完成知識的遷移、提升,為后續的學習提供有力的
支撐。
1.列豎式計算下列各題。說說你是怎么計算的。
47-12=63-52=
2.小結:筆算不退位減法: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
3.揭示課題:上面的豎式都是不退位的減法,那么退位減法怎樣計算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知識。(板書課題:退位減)
代表團金牌數
美國36
英國19
學習任務一:自主探索,理解算理。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動手操作,重點突出從整
捆小棒里拿一捆拆開成10根,將10根和單根小棒合成后再拿走的操作過程,理
解退位的道理,為豎式計算中的退位作好準備。
一、提出問題,生成例題
1.在上一節課我們交流了有關北京奧運會金牌榜的前5名情況,并利用該信
息提出問題,學習了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的筆算方法,那么根據下表,你
們能提出什?么用減法計算的問題?(課件出示)
代表團金牌數
預設:美國比英國多多少枚金牌?
美國36
2.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哪些
信息?應該怎樣列式?
英國19
預設:36-19=
3.想一想,怎么計算?個位上的6減9不夠減,怎么辦?
二、自主探索,感悟算理
1.擺小棒。
(1)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單根小棒不夠拿走怎么辦?
預設:要拆開一捆
(2)為什么都要拆開一捆啊?
預設:把1個十變成10個一。
(3)那現在應該怎么減?減完后還剩下幾捆幾根?
預設:整捆的小棒還剩下2捆,減去1捆后剩下1捆小棒,單根的小棒
和拆完1捆后的小棒總共有16根,減去單根的9根小棒后還剩下7根,這樣最
后剩下1捆零7根小棒。
(3)匯報小結:借1捆當十根。
師小結:當單根的小棒不夠時,我們要從整捆的里面借來1捆,拆成10根
與單根的小棒合在一起再減。這就是“借1捆當十根。”
2.撥計數器
(1)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個位不夠去掉9個珠子怎么辦?
(2)為什么要去掉十位上的珠子,去掉的珠子到哪兒去了?
(3)匯報小結:1個十就是10個一
3.列豎式,明確算法。
教學36—19的豎式寫法。
1.根據擺小棒的過程,學生列豎式計算。
2.全班交流,掌握算法。
預設::個位上6減9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燃料的燃燒第1課時
- 常見的酸、堿、鹽課件
- 抖音測試題目及答案
- 福建省漳州市名校2025屆九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4-2025學年江蘇省常州市七校聯考數學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預測試題含解析
- 湖北洪湖市瞿家灣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西北師范大學《儲能原理與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單元理想氣體的熱力性質和熱力過程10課件
- 二零二五年度c型鋼廢舊回收處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板材團購銷售合作協議
- 工地意外死亡賠償協議書6篇
- 自體動靜脈內瘺圍手術期管理專家共識2023版解讀課件
- 《大腦解剖及神經網絡》課件
- 醫藥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與營銷創新策略研究報告
- 浙江省公路工程監理用表-監理旁站記錄2025
- 星三角降壓啟動控制線路主要內容
- 2025-2030中國蝦青素行業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 2025中級鐵路客車檢車員資格考試題庫及答案(濃縮300題)
- 高純錫(用于軍工、靶材)行業直播電商戰略研究報告
- 企業禁化武管理制度
- 金氏五行升降中醫方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