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音樂《鼓樂鏗鏘》word教學設計_第1頁
2013高中音樂《鼓樂鏗鏘》word教學設計_第2頁
2013高中音樂《鼓樂鏗鏘》word教學設計_第3頁
2013高中音樂《鼓樂鏗鏘》word教學設計_第4頁
2013高中音樂《鼓樂鏗鏘》word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3高中音樂《鼓樂鏗鏘》word教學設計第三單元第六節《鼓樂鏗鏘》教學設計課題:《鼓樂鏗鏘》教學內容:湖南民間樂曲《錦雞出山》、山西民間樂曲《滾核桃》北京民間樂曲《童謠》以及基礎知識“打溜子”、“鼓吹樂”、“吹歌”。教學重點:感受、體驗《錦雞出山》、《滾核桃》、《童謠》三首民間樂曲。教學難點:對部分鑼鼓經、節奏譜的準確把握。課時:一課時教學輔助手段: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教材分析:1、《錦雞出山》是一首按照湖南土家族人民喜聞樂見的民間音樂“打溜子”改編的樂曲。樂曲以錦雞為描寫對象,通過幾種打擊樂器特有的音色及多變的演奏技法,生動地刻畫了錦雞的各種生活動態,并借此表現了土家族人民熱愛生活的樂觀樂趣。《錦雞出山》全曲設五個小標題,分不是“山間春色”、“結隊出山”、“溪間戲游”、“眾御頑敵”、“榮歸”,并借小標題劃分了樂曲的段落。在一定程度上,這些小標題提示了樂曲所表現的生活形象內容。2、《滾核桃》是一首山西絳縣鼓樂。演奏時使用多面各種形制的鼓和一副拍板。由于演奏時既有音樂本身的情緒色彩,又有演員現場的表演藝術,因而不僅好聽,而且好看。樂曲表現農民采摘核桃之后,集中裝袋、運到房頂上,然后鋪開核桃晾曬、核桃滾散開來、滾落地上等景色,并以此抒發農民勞動時的輕巧歡樂心情。樂曲由頭、身、尾三部分組成。3、《童謠》原為北京市城區內流傳的一首兒歌——《打花巴掌》。這是兒童們在游戲過程中反復吟唱的歌曲。由于歌詞反映北京市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整個歌曲的節奏明快、旋律流暢,專門受兒童們的歡迎。這首歌采納先數板、后唱歌的演唱形式。通常,由一人領誦、眾人齊唱,歌詞可循環重復地持續演唱,偶然也會有人即興創編歌詞。《童謠》是一首“吹歌”。這種樂隊由管子(兼口噙子)、嗩吶、二胡、揚琴、中阮及一些打擊樂器組成。其中,口噙子(一種含在嘴里的發聲器)擔負著仿照兒童數板的任務。樂曲僅有一個樂段,專門簡潔,采納支聲復調的手法及持續重復變化的手法表現音樂內容。總體上看,音樂情緒輕巧爽朗、充滿童趣和詼諧的色彩。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初步把握“鼓吹樂”、“打溜子”、“吹歌”的基礎知識。〈能力目標〉:傾聽《錦雞出山》、《滾核桃》及《童謠》,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想象樂曲所表現的生活內容,了解樂曲的表現技法。〈情感目標〉:通過對《錦雞出山》、《滾核桃》及《童謠》的感受和體驗,激發學生對本國本土的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關注與熱愛。教法、學法指導:1、教師在視聽的基礎上,通過啟發引導、對比總結以及讓學生的實踐、探究等方式方法更好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2、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學生不再只是被動地同意知識,而是通過自己的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動腦來提升認識,獲得知識。教學流程:導入:播放視頻——觀賞紅罌粟女子打擊樂團表演的《中國龍》(片段)(談話式)教師:通過剛才的短片,同學們一定感受中國扇動人心魄的力量,它或者氣概磅礴,或者激亢振奮,或者雄渾壯闊,或者清脆亮麗……這鏗鏘有力的中國鼓看起來穿越歷史的時空溶進了現代人的生活,能夠講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鼓文化,離不開象征中華民族精神的中國鼓樂。今天就讓我們共同探討中國鼓的文化積淀,用心去品味它感天動地的鏗鏘神韻![創設情境、調動氣氛、引出新課]一起走進“鼓樂鏗鏘”二、出示課題:“鼓樂鏗鏘”三、新課(一)《錦雞出山》1、聽賞:下面我們初聽一首樂曲,回答咨詢題(課件提出咨詢題):(1)演奏樂器有哪些?(2)這首樂曲通過對生活情形的描畫表現了什么情形?(那個環節安排1、2分鐘的時刻讓同學們摸索)2、知識:(課件展現)“打溜子”《錦雞出山》是一首按照湖南土家族人民喜聞樂見的民間音樂“打溜子”改編的樂曲。樂曲以錦雞為描寫對象,通過幾種打擊樂器特有的音色及多變的演奏技法,生動地刻畫了錦雞的各種生活動態,并借此表現了土家族人民熱愛生活的樂觀樂趣。《錦雞出山》全曲設五個小標題,分不是“山間春色”、“結隊出山”、“溪間戲游”、“眾御頑敵”、“榮歸”,并借小標題劃分了樂曲的段落。在一定程度上,這些小標題提示了樂曲所表現的生活形象內容。3、復聽并播放《錦雞出山》演出視頻,同時課件提出咨詢題:(1)樂曲結構?(2)按照小標題劃分,音樂確實是在描畫錦雞出山嗎?什么緣故?(談話式:事實上是人們在用四種樂器借描畫仿照錦雞活動的各種形狀,表現反應土家族人熱愛生活的情形和樂趣。土家族人還用“打溜子”描畫更多的動物生動地反映生活例如:有《八哥洗澡》、《喜鵲鬧梅》、《錦雞拍翅》、《猛虎下山》、《畫眉跳桿》等等)(二)《滾核桃》1、聽賞:接下來我們再來聽一首樂曲,回答咨詢題(課件提出咨詢題)演奏樂器?2、知識:“鼓吹樂”(教師):我們不難聽出演奏樂器是鼓,大伙兒都見過許多鼓。例如有:大鼓、小鼓、軍鼓、威風鑼鼓、腰鼓、腳鼓、新疆的手鼓等等。那么,我們把用鼓演奏出的樂曲就叫鼓樂,用鼓及吹奏樂器演奏的樂曲叫“鼓吹樂”3、復聽并播放《滾核桃》演出視頻,同時課件提出咨詢題(1)樂曲的結構?頭、身、尾(2)師生共同交流《滾核桃》的表演形式及演奏技法(包括樂曲的組成部分:頭、身、尾三個部分);(敲擊鼓梆、敲擊鼓面、悶擊鼓面、雙手交叉敲擊鼓梆、單手滾奏、悶擊向前推奏等);總結出一種在中國農村流傳最廣的,以吹奏樂器和打擊樂器為主的樂種“鼓吹樂”,又稱“鼓樂”。教師提咨詢:1、能例舉你所明白的打擊樂器?2、常見的打擊樂器有哪些?比一比:看視頻《擊缶而歌》與《非洲鼓舞》比較中外鼓舞的差不,并談談自己的感受。(PPT表格)(三)《童謠》:(1)觀賞:《童謠》(2)與學生互動:讓學生邊讀歌詞邊拍手,看誰最快,分組競賽。(3)編創:按照數板的節奏重新編詞。(如: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小孩開飛機……)動一動:用你周圍的物品設計一段音樂,分組競賽。[以上幾個環節重在體現了老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摸索、自主完成的能力。]四、知識的拓展和延伸:(選擇“拓展與探究”第四題的第1小題)1、觀看《現代打擊樂》影片《唐伯虎點秋香》讓學生摸索生活中的音響,感悟這些音響的魅力,放飛自己的思緒,更加熱愛音樂,熱愛生活。2、先讓學生熟悉節奏譜,分組或自由組合進行打擊樂合奏訓練。(先讓學生自主完成,然后老師引導。)(教材47頁曲譜練習打擊樂合奏)3、相互評判。(在評判中盡可能多一些鼓舞)[此環節體現了團結合作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態度。]五、歸納:老師引導學生對《錦雞出山》、《滾核桃》、《童謠》三首樂曲的音樂情緒進行歸納。師:今天我們在鼓樂、吹歌中感受觀賞了三個樂曲:南方的“打溜子”——《錦雞出山》;北方的“鼓樂”——《滾核桃》;北京的“吹歌”——《童謠》,各有千秋,南方的輕巧、爽朗輕巧,北方的粗曠、豪爽、烈火、歡騰,吹奏樂還有嗩吶曲《百鳥朝鳳》,笛子曲《頂嘴》所有這些樂曲差不多上來源于勞動人民的生活,以及對生活的感受和熱愛生活的樂趣,長期體驗和感受中持續提煉加以藝術提升最終高于生活。我國民間還有更多的經典的音樂,期望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生活體會、知識積存去明白得更多作品。小結:(中國鼓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一種文化,一種象征。中國鼓的歷史久遠,那鏗鏘的鼓樂聲一直回蕩在我們耳邊,中國的鼓樂給了我們力量,是我們精神上的支柱。它的演奏是中華民族情感的表達和宣泄。最后以兩句話作為課題終止(PP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