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探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的困惑與對策_第1頁
淺探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的困惑與對策_第2頁
淺探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的困惑與對策_第3頁
淺探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的困惑與對策_第4頁
淺探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的困惑與對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畢業論文第3頁共5頁淺探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的困惑與對策張興04090920072413984736148摘要:關鍵詞:引言:作為語文教師,我們都渴望學生“出口成章、倚馬可待”,更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下筆千言,妙筆生花”,可現實和理想總是那么遙遠。那種會筆下生花,寫起作文來如行云流水,且能把寫作當樂趣的學生只是鳳毛麟角。一方面,教師為命題搜腸刮肚,為批改皓首枯燈,為講評唇干舌燥;另一方面,學生寫作文抓耳撓腮,讀批語索然寡味,聽講評昏昏欲睡。其結果是作文課成為師生最害怕最頭疼的課,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寫了幾年作文,結果是初中畢業了作文水平還很低下。農村中學學生作文言之無“物”、言之無“序”、言之無“情”、言之無“理﹙禮﹚”的現象非常普遍,要他們寫一篇作文,仿佛要他們到天上摘一顆星星,難乎其難。“欲說寫作好困惑”的現象恐怕相當普遍。作為一名在農村任教的語文教師深感作文教學的這種兩難境地,又一直在探索困擾學生寫作能力提高的原因,籍此希望能和同行們探討,力求能改變這一現狀。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是培養學生良好品質,培養學生健康審美情操,陶冶性情,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塑造學生健康人格的一種重要途徑,對社會、對國家的興衰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作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教學生會作文章,這雖是一句話,實際包含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其原因就在于作文是一種綜合性強,而且極富有創造性的練習。因此,在我們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困惑,尤其在農村中學顯得更為突出。一、寫作與現實生活斷軌,學生情感體驗缺乏,沒有對生活現象進行深入思考的習慣與能力毫無疑問,寫作要有豐富的生活閱歷,要有敏銳的觀察生活的能力。一個生活安逸、經歷平平的人;一個麻木冷漠,沒有激情的人,是寫不出好文章的。遺憾的是,當今的中學生,他們的生活大都單調而乏味:每天都是宿舍、教室、食堂的。學校為了便于統一管理,實行封閉式管理,把學生完全限定在校園內,就連中午學生也得在教室自習。這樣的生活,叫他們去哪里找寫作的素材,又如何獲得寫作的激情?因此,寫起作文來,內容枯燥,千人一面,也就不足為奇了。在這種疲勞戰的猛烈進攻下,除了個別對生活特別富有觀察力且特別多愁善感的學生外,其余的大都對生活抱冷漠的態度。他們不但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意思”,而且用冷眼看世界,覺得什么都“沒意思”,什么都與自己無關。這樣,寫作和生活斷軌,如何能更好的積累寫作素材,又如何能寫出好文章?同時,隨著計劃生育的深入,農村的獨生子女逐步增多,即使不是獨生子女,大多數家庭都是兩個小孩。相對于過去小孩成群的現象,這些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要重得多。出于我吃過苦,一定不能讓孩子吃苦的心理,絕大多數家長不讓孩子參加勞動。學生脫離生產,脫離勞動,對生產生活的艱辛沒有感性認識,沒有感情投入,這導致學生的情感體驗匱乏。孩子一出生便衣食無憂,父母的感情投入,關愛與付出,被孩子認為是理所當然,這一切,都導致了學生道德情感的缺失。父母的溺愛,又不同程度的助長了孩子的自私心理,這導致大部分學生缺乏關愛之心。一個情感缺乏的學生又怎么可能在文章中表露出充沛的情感?《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提出:“語文課程要加強綜合性……溝通與生活的聯系?!谄渌n程、其他場合中也可以學到語文,拓寬學語文、用語文的天地?!庇腥税堰@句話形象的歸納為: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語文學習中感知生活。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種種原因,這一原則并沒有得到堅決的貫徹執行。另外,迫于升學考試的壓力,學生的人身自由被牢牢地綁定在桌椅上,聽課背書做題,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反思社會問題。二、寫作與課文內容脫節,農村學生信息占有量少我們不敢說現行的語文書的篇目選得不好,平心而論,現行的語文書,其篇目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特別是那些名家名篇,更是篇篇精美,令人贊嘆不已。然而遺憾的是,那些精美絕倫的文章,猶如架上的葡萄,可望而不可及。盡管它們都是玉露甘泉,卻離我們的學生太遠了,解不了他們的近渴。朱自清的《背影》,把父子之情描繪得淋漓盡致,是散文中的精品。然而,現在的中學生有幾個曾為它感動?父親“買橘子”能把朱自清感動得潸然淚下,但買幾個橘子就能感動我們的學生?如今的孩子,別說是幾個橘子,就是你扛來了幾箱美國黑梨,他也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有吃就吃,不吃白不吃,何必動感情傷身體?因此,任何一個語文教師,只要他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絕大多數的學生對課文的態度是:你寫得確實好,我實在學不來。葉圣陶老先生曾有“課文就是例子”的主張,但這個“例子”難以舉一反三,語文課的“例子”永遠只是“例子”,使人感到深深的遺憾和長久的困惑。同時,在現代社會中,各種社會信息資源越來越向城市集中,相對于城市而言,鄉鎮信息閉塞,農村學生的生活環境單一,接觸的信息面窄,接受的信息量少。其次,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單一。實施“普九”以來,鄉鎮學校集中辦學,大批學生(包括小學生)從周一至周五都是在學校度過,學生的活動空間被限制在“二室一廳”(教室、寢室、餐廳),學生基本上不能接受學校以外的信息。學生的信息占有量少,導致學生無法將信息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比較,更談不上從中得出自己的體驗與認識。這導致學生作文空話、套話多,取材陳舊。第三,社會實踐少,由于安全問題高度關注,農村孩子基本沒有春游、沒有其他社會實踐活動。三、寫作與批閱的矛盾寫作是一項艱辛的勞動,寫作需要自己努力去寫,也需要教師認真的批閱。有時一句精妙的評語,會象一座明亮的燈塔,使學生感到豁然開朗;有時一處恰當的改動,又會象巨石投湖,在學生的心里激起難以消失的漣漪??梢哉f,沒有一個學生不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教師的精心批閱,也沒有一個教師不希望把自己學生的作文改好。然而,如今的學生和教師都大大地不走運。教師大都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曾經在《語文學習》上看過一篇文章,說是某教師有寫長批語的癖好:每看一篇作文必寫下大幾百字、甚至洋洋千字的批語,并能以此為樂事,長久地堅持下去。我對這個教師表示深深的敬佩,而且不但從心里敬佩,也從行動上進行效仿。然而慚愧得很,我沒有能力收到預期的效果,一個晚上下來,即使加班加點到深夜,也只能批上那么三五本的作文。如此批改,質量是有了,但數量呢?何況我們沒有辦法每天晚上坐在燈下批改作文至深夜,我不知道寫作與批閱的矛盾何時才能解決。四、學生閱讀量少,語言素材積累不夠從“細”處入手,從文章的主題、結構(擬題、開頭、構思、過渡、照應、結尾等等)、語言、方法、技巧等入手,一步步進行反復訓練;一道作文題要指導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