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八(下) 《尋找家鄉名片》作業設計《社戲》《回延安》《安塞腰鼓》《燈籠》_第1頁
初中語文八(下) 《尋找家鄉名片》作業設計《社戲》《回延安》《安塞腰鼓》《燈籠》_第2頁
初中語文八(下) 《尋找家鄉名片》作業設計《社戲》《回延安》《安塞腰鼓》《燈籠》_第3頁
初中語文八(下) 《尋找家鄉名片》作業設計《社戲》《回延安》《安塞腰鼓》《燈籠》_第4頁
初中語文八(下) 《尋找家鄉名片》作業設計《社戲》《回延安》《安塞腰鼓》《燈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語文單元作業設計

八年級第一單元《尋找家鄉名片》

蚌埠市蚌埠第一實驗學校蔣艷、張保堂、王瑤、郭淑紅、胡夢蝶

一、單元信息

基本信息學科年級學期教材版本單元主題

語文八年級第二學期人教版民俗文化

單元組織方式自然單元

課時信息序號課時名稱對應課文

1初步感知,用心尋找他鄉名片單元導讀

2江南水鄉,看社戲憶淳樸鄉風《社戲》

3革命圣地,聽民歌贊老區新貌《回延安》

4西北高原,觀腰鼓嘆蓬勃生命《安塞腰鼓》

5齊魯鄉間,借燈籠頌寄情家國《燈籠》

6考點鏈接,分析借景抒情之用對比閱讀

7能力提升,借鑒單元寫作技巧民俗理解運用

8仿照課文,繪制家鄉特色名片《學習仿寫》

9交流鑒賞,家鄉名片展游園會“家鄉名片”游園會

10巧舌如簧,明原則增應對能力《口語交際應對》

、單元分析

(-)課標要求(2022版)

1.識字與寫字:(1)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累計

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左右。(2)寫字姿勢正確,保持良好的書寫習慣。在使用硬筆

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臨摹、欣

賞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2.閱讀與鑒賞:(1)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

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

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與他人合作,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2)在閱讀中了

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能區分寫實作品與虛構作品,了解詩歌、

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3)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

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能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說

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3.表達與交流: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為寫

作奠定基礎。寫作要有真情實感,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

力求有創意。寫記敘性文章,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突出民俗特點。

4.梳理與探究:(1)學習跨媒介閱讀與運用,體會不同媒介的表達特點,根據需

要選用合適的媒介呈現探究結果。(2)自主組織文學活動,能用文字、圖表、圖畫、

照片、視頻等展示學習成果。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選出研

究主題,制訂簡單的研究計劃,探究民俗背后的文化、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一個多文體的單元,課文包含一篇小說、一首詩歌和兩篇散文。《社戲》

是一篇經典課文,通過外來少年“我”的新奇眼光,體察水鄉平橋村的村民生活、自然

風光,感受水鄉的敦厚和睦的民風。作品圍繞“社戲”展開情節,事件集中,人物鮮活,

夜間水鄉之景非常有意境。作品選自魯迅小說集《吶喊》,文中“平橋村”“魯鎮”是

虛構的,顯然是一篇小說。不過教學時不要糾纏于作品是小說還是散文的文體認證,而

要把教學重點放在領會文學形象、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上。《回延安》是當代一首著名

的抒情詩教學時要在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同時,引導學生感受詩人飽滿的情感,感知詩

作的明亮、瑰麗而帶有鄉土氣息的意象,并體會詩作模仿陜北民歌舊形式以表現新時代

內容的特點。《安塞腰鼓》是一篇新時期的經典課文,它寫陜北高原,寫高原腰鼓,寫

打腰鼓的人,展示高原的民俗民風,以及高原人奔放雄健的精神氣質。它在語言運用和

修辭方法方面尤其值得認真學習。《燈籠》寫于20世紀30年代,是一篇抒情散文。

它以“燈籠”為話題,串聯起早年鄉村生活的諸多記憶,表現舊時的鄉村民風民俗,

表達了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同時還以小見大,借“燈籠”這一形象表達了作者以天下為

己任、愿為保衛國家充當“馬前卒”的意志和熱情。

選取這四篇課文,主要是考慮它們所具有的“民俗文化”的元素(同時也考慮這些

課文的不同時代、不同生活場景和不同體裁的多樣性特點),以便于學生開闊眼界,見

識多樣的、多元的民俗現象,增進學生對社會生活、社會文化的理解。但這些課文的主

題并不局限于民俗文化,而有著多方面的意義和價值,例如《社戲》還表達了作者對未

受現代文明污染的淳樸人性的期盼。《回延安》還表現了延安精神和社會主義建設熱情。

《安塞鼓》還表現了陜北高原人民蓬勃的生命力,《燈籠》還表達了保家衛國的意志和

熱情。因此在教學時還應開放視野。盡力還原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意蘊,而不局限于民俗

文化的探究。

另外,選取這幾篇現當代文學名作,還著意于進行文學鑒賞教學。可以分析《社戲》

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等:可以品味《回延安》的一系列意象

分析其修辭手法,并訓練現代詩歌的朗讀方法;可以通過學習《安塞腰鼓》和《燈籠》

理解抒情散文寫作的切入點(“腰鼓”“燈籠”),理解散文的構思章法,體會作者表

達的思想感情,品味散文優美而精巧的語言等。

(三)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對民俗文化有一定的認知,大部分了解重大節日的習俗及習俗背后的社

會因素,但知識的廣度、思維深度不夠,對民俗背后的文化解讀不到位,對民俗反映的

民族心理把握不準確。而民俗是傳統文化的載體,帶領學生深入解讀這些文化密碼是增

強民族文化認同,提高文化自信的必要途徑。

學生對表達方式及作用有一定了解,但單元所選文章多綜合使用記敘、描寫、抒情、

議論等,學生對為何綜合運用和如何綜合運用還搞不清楚。

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

【單元學習目標】

1.文化自信: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動,增進學生對社會生

活、社會文化的理解,增強對革命文化的理解,增強民族文化認同,增加民族文化自信。

2.語言運用:了解并積累重要的作家作品及相關文學常識:積累本單元重點字詞;

學習如何根據需要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及不同文體的不同語言風格方法;培養對語

言文字的熱愛。

3.思維能力:體會文中語句的深刻含義,學會根據不同采取不同閱讀方法迅速了解

文章大意,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主要內容,從而提升直覺思維、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

能力。

4.審美創造:學習文中鄉土情感、家國情懷、革命意志、奉獻精神,并能聯系實際,

學以致用,增加審美體驗:能自主欣賞文學作品,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培養健康向上

的審美情趣

【單元作業目標】

1.識記本單元的重點詞語,掌握課本出現的作者與作品的相關知識,整理文中出現

的文化常識。

2.學會找出文章使用的表達方式,會結合具體事例分析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的

作用。能體會作者根據需要綜合使用多種表達方式的妙處。感受作者的情思。

3.能夠分析小說、詩歌、散文的文體特點,掌握不同文體的不同閱讀方法。注重朗

讀訓練,學會仿寫與應對。

4.理解民俗的意義與價值,主動拓展閱讀與課文相關的民俗類文章,運用所學分

析身邊的民俗現象。

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

依據《課程標準》,結合八下學科目標,考慮單元主題,服務核心素養的提升,確

定單元設計目標。作業設計時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強調思維的形成,關注能力的提升,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分為基礎性、提升性、拓展性、個性化等不同形式。基礎性

可以檢測學生預習情況,提升性作業檢測學生課堂學習情況,拓展性作業檢測學生語文

知識的運用能力,個性化作業體現分層、關注個性。

具體設計思路考慮如下:

編寫原則:題目原創、選編、改變相結合,以主觀題為主,注意題目的梯度,滿足

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以課本為依托,拓展性作業注重知識、方法、能力的遷移,活動

性作業結合生活、關注本地。

題量考量:

預習作業服務新課,側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文學常識的積累,每課5分鐘左右。

課時作業針對課時教學目標,體現分層,基礎與選做相結合。單元作業是綜合測評,關

注課時作業沒有涉及到的作業目標,題型多樣化,體現分層性;主觀題的設問角度多元,

體現思維進階,力求有梯度、深度和溫度。注意評價的主體要多元,注重過程性評價。

第一課時初步感知,用心尋找他鄉名片

作業1

1.作業內容:(預習)初識作者

(1)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在中國文學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

請同學們先把圖中信息補充完整,再根據圖表內容,用一段文字概括魯迅的生平,不超

過100字。

魯迅,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字(),

人物簡介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

教育家、民主戰士,(

)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1個人作品_散文集:《》

散文詩集:《》

小說集:《》《》《》

雜文集:《》《》《》

作品影響_魯迅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

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

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社戲》被

稱為“東方的田園牧歌”。

賀敬之,現代著名和家。1924

年出生于山東棗莊的一個貧農家庭。15歲參加

抗日救國運動。16歲到延安,入魯迅藝術學院

文學系學習。17歲入黨。1945年和丁毅執筆

集體創作新歌劇《------》,曾榮獲1951年

斯大

林文藝獎金二等獎。1946年離開延安,奔赴人

民解放戰爭的新戰場。抗戰勝利后,曾在華北

mr、,

合大學文學院工作,解放后到北京工作。詩作有

《》《》《》等。

2.時間要求:(1)(書面作業)5分鐘;(2)(書面作業)4分鐘;(3)(交流分

享作業)1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教師評價形式進行。

(1)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人物簡介概括準確

個人作品書寫正確

作品影響概括語句通順

魯迅的生平概括全面準確,能

反映魯迅的重要人生歷程,標

點符號使用正確。

總體評價結果:

(2)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概括作者生平準確全面

內容精煉,語言表達流暢、

清晰

推薦作品準確,推薦理由充

分、具體、全面

總體評價結果: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1)意在讓學生自主全面地了解名家名作,掌握常見的文

學常識。其中的填空題旨在考查學生對魯迅的作品的了解程度;概括作者生平題旨在

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2)意在讓學生自主全面地了解名家名作,掌握常見的

文學常識。其中的填空題旨在考查學生對賀敬之梳理和概括能力,作品推薦旨在考查

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讀書積累情況。

作業2

1.作業內容:(課后作業)規范書寫。

(1)請同學們賞讀下面的書法作品,并將內容用行楷正確、規范的書寫在

田字格內,書寫完畢后請同學們合作交流理解作品所表達的內容。

身龕朱星冬心忘

我。我血舄奸稔

(2)學習書本“讀讀寫寫”環節當中的詞語,請完成以下任務:

①請找出你認為最容易讀錯的詞語,并寫出正確的字音。

②請畫出你認為最容易寫錯的詞語,并在下面的米字格中,正確工整地書寫三個你最

希望提醒大家注意的詞語。

2.時間要求:(1)(書面作業)2分鐘(2)(書面作業)3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學生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漢字書寫正確,無錯別字,卷面

整潔

結構合理、端正、美觀、大方、

居中書寫、大小勻稱、注意頓筆

和出鋒

總體評價結果:

(2)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字音、字形書寫正確、規范、美

書寫干凈、整潔,無涂改,無墨

跡污染

總體評價結果: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規范書寫”意在讓學生熟練掌握本文容易讀錯、寫錯字詞,

積累重點字詞;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臨摹名家書法作品,體會

書法審美價值的要求,也體現了對語文核心素養中“審美創造”的考察。

作業3

1.作業內容:朗讀。完成必做項,選一項選做作業完成。

(1)朗讀本單元4課文。(必做)

(2)自選任一課的部分段落,設計朗讀,錄音發至班級群文件,參加“為你讀美文”朗

讀線上評選,時長2分鐘左右。(選做)

2.時間要求:(誦讀作業)15分鐘

3.評價設計:學生自評與互評相結合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能通順的朗讀課文

設計朗讀,發音準確,聲音洪

亮,吐字清晰

積極參加線上評選

總體評價結果: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此題意在熟悉課文,打好深入理解的基礎。學生通

過設計朗讀,培養語感,鍛煉誦讀能力。通過在新媒體展示的方式,提升學生朗讀的熱

情,培養跨媒體運用能力。

作業4

1.作業內容:尋找他鄉的名片。

默讀四篇課文,尋找四篇課文中寫的民俗風情,利用互聯網搜索相關信息,完成表

格,并與同學分享。

篇目民俗風情特色

《社戲》

《信天游》

《安塞腰鼓》

《燈籠》

2.時間要求:(綜合作業)10分鐘

3.評價設計:學生自評與互評相結合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能寫出課文中提到的家鄉名片

對家鄉名片的介紹具體準確

能積極分享

總體評價結果: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了解課文中寫道的民俗,打好深入理解的基礎,培養學生良

好的學習習慣,學習預習課文,搜集提煉信息,借助多媒體,書籍等方式收集資料。

第二課時江南水鄉,看社戲憶淳樸鄉風

作業1

1.作業內容:(課后作業)根據課文,完成知識的理解與鞏固。

(1)從全文來看,最能表達作者情感、充滿抒情意味的關鍵語句是哪一句?請設計

朗讀。

(2)作者如此懷念那晚的“好戲”,那晚究竟發生了哪些事情?讓我們通讀全文,仿

照示例,用四字短語概括本文所寫的幾件事。

=>夏夜行船=>

=D=>六公送豆

2.時間要求:(書面作業)(1)2分鐘;(2)3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教師評價形式進行。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能找到句子,并設計朗讀方案

能用文字概括相關情節

總體評價結果: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知識的理解與鞏固”意在讓學生了解和積累文本核心知識,

培養朗讀能力和總結概括能力。

作業2

1.作業內容:(課后作業)小組合作探究

教材中的課文其實是節選的文字,《社戲》原文前面還有兩部分文字,講述的是成

年的“我”兩次看戲的經歷。比較這兩部分節選的部分,辨析“兒童視角”和“成人視

角”的不同之處。

《社戲》未選部分

(1)再定神四面看,卻見中間也還有幾個空座,擠過去要坐時、又有人對我發議

論,我因為耳朵已經哩哩的響著了,用了心,才聽到他是說“有人,不行!”

(2)然而我又不知道那名角是誰,就去問擠小在我的左邊的一位胖紳士。他很看

不起似的斜警了我一眼,說道,“龔云甫!”我深愧淺陋而且粗疏,臉上一熱,同時腦

里也制出了決不再問的定章。

《社戲》課文

(1)蝦是水世界里的呆子,決不憚用了自己的兩個鉗捧著的尖送到嘴里去的,所

以不半天便可以釣到一大碗。這蝦照例是歸我吃的。

(2)“這真是大市鎮里出來的讀過書的人才識貨!我的豆種是粒粒挑選過的,鄉

下人不識好歹,還說我的豆比不上別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給我們的姑奶奶嘗嘗

去……”

2.時間要求:(合作探究作業)10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學生互評的方式,課堂上交流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能分辨出兒童視角和成人視角

能理解兩種視角的不同之處

總體評價結果: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辨析“兒童視角”和“成人視角”的不同之處,意在了解散文

敘事的不同視角,體會視角的豐富性與獨特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思辨思維能力。

第三課時革命圣地,聽民歌贊老區新貌

作業1

1.作業內容:(課后作業)理解表達

有人說,《回延安》一詩是要表現“延安老、青、少三代人在革命的熔爐里不斷成

長的精神風貌”,你同意嗎?請說說你的理由。

2.時間要求:5分鐘

3.評價設計:教師評價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觀點是否明確

結合文本說理由

總體評價結果: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理解表達”意在考查學生在理解詩句內容的基礎上,挖掘

詩歌豐富的隱含信息,進一步領悟作品內涵,豐富情感體驗。學習革命文化,增強對黨

和社會主義新生活的熱愛,培養家國情懷。

作業2

1.作業內容:(課后作業)學唱“信天游”

信天游是民歌的一種,主要流行于陜北,以及甘肅、寧夏、山西、內蒙古部分地區。

其形式簡樸,旋律優美,曲調高亢,自由奔放,便于在山野即興歌唱。歌聲仿佛信天而

游,故名“信天游”。觀看信天游視頻《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學唱信天游。

2.時間要求:10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學生互評的方式,課上展示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積極學唱信天游

旋律優美,曲調高亢,情感濃

烈,配合表情和肢體語言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學唱“信天游”意在促進學生親近“信天游”這種民間藝術,

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豐富情感體驗。

作業3

1.作業內容:找尋延安精神,傳承革命精神

跨學科探究是新課標對學生的要求,請你從下面兩個任務中任選一個完成:(1)

延安處于黃土高原是革命圣地,結合歷史學科所學知識,列舉延安在中國近代革命中

的重要事件。

(2)《回延安》中寫道“腦畔上還響著腳步聲”,請結合地理學科黃土高原部分

知識,解密信天游中提到的窯洞。

2.時間要求:10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學生互評的方式,課上展示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有跨學科學習的意識

所列史實準確、豐富,有代表性

運用地理知識解密窯洞準確,語

言流暢,邏輯清晰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2022版課表的新增6個語文學習任務群,其中一個是“跨

學科學習”。本題把語文學習與歷史中的革命事件、地理地質知識相結合,培養學生

跨學科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第四課時西北高原,觀腰鼓嘆蓬勃生命

作業1

1.作業內容:(課后作業)規范書寫

(1)請同學們賞讀下面的書法作品,并將內容用楷體正確、規范的書寫在田字格

內,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一"II~~~發

---------------------塞

(2)下圖是書本“讀讀寫寫”環節當中的詞語,請完成以下任務:

讀讀寫寫

①請找出你認為最容易讀錯的詞語,并寫出正確的字音:

②選取至少三個詞語,組合寫一段話,介紹安塞腰鼓。

2.時間要求:(書面作業)2分鐘(書面作業)3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學生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漢字書寫正確,無錯別字,卷面整潔

能扣住安塞腰鼓的特點,語言流暢

總體評價結果: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規范書寫”意在讓學生熟練掌握本文容易讀錯、寫錯字詞,

積累重點字詞;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臨摹名家書法作品,體會

書法審美價值的要求,也體現了對語文核心素養中“審美鑒賞與創造的考察”。

作業2

1.作業內容:(課后作業)根據課文,完成知識的理解與鞏固。對《安塞腰鼓》寫作特

點的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A.課文多用短句表現內容,簡潔有力,鏗鏘激昂。

B.文章以“好一個安寒腰鼓”為線索,反復詠嘆。通過鼓在搏擊、情在燃燒,歌頌了激

蕩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課文自始至終,一直保持著快速的節奏。快節奏使內容表達得更熱烈,更激蕩,充分

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D.文章采用了平實敘述的方式,沒有使用修辭方法。

2.時間要求:(書面作業)1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教師評價形式進行。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能夠根據對課文的理解選

擇正確答案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旨在考查學生對寫作方法的掌握能力。

作業3

1.作業內容:本文大量運用排比,語言氣勢磅礴,感情抒發強烈。如“旋風一樣,是飛

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

風姿”一段,氣勢昂揚,鏗鏘有力。

請你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寫一段文字描摹一個場面(如學校午餐、文藝匯演、運

動會的場面等)。

2.時間要求:(書面作業)5分鐘。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句式:三個及三個以上相同句

內容:場面是否符合情境,突

出氣氛。

3.評價設計:采用教師評價形式進行。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仿寫句子就是要求在一定的語境中,根據表達的需要,參照

題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寫一個或多個句式相同,內容與上下文銜接的句子。從句式運

用的角度,考察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五課時齊魯鄉間,借燈籠頌寄情家國

作業1

1.作業內容:(課后作業)根據課文,續寫對聯。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

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

觀燈習俗為主,還有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止匕外,不少地方

元宵節還增加了游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更好地了解民風民俗,傳承傳統文化,班里組織了“尋訪端午習俗”的綜合性學

習活動,請續寫對聯。

上聯:弘揚傳統文化下聯:-----------------

2.時間要求:5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師生互評形式進行。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對仗押韻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考察學生對傳統民俗的了解,同時掌握對聯的相關知識,增強

民族文化自信。

作業2

1.作業內容:我們學校舉行“2022年我們的節日一一元宵節”主題活動,校園里懸

掛著同學們精心制作的燈籠,形態各異,美妙動人。請你參與,從以下三項活動探究

任務重任選一項完成。

(1)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盞燈籠拍照,為它寫“最美燈籠”推薦語,100字左右,發在

朋友圈里。

(2)網絡搜集5條燈謎,或自己設計燈謎,請同學們猜謎。

(2)錄制你制作燈籠的視頻,參加“巧手制燈”網上評選。

2.時間要求:10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師生互評形式進行。

評價指標水平

(任選其一)優秀良好合格

有圖片,推薦語內容充實,描

述準確。

搜集的燈謎新穎有趣,原創燈

謎準確,猜謎活動順利完成

錄制視頻完整,IS1面清晰。制

作流程準確,嫻熟。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題考查學生實踐探究能力。借助元宵節主題活動,開展燈籠

文化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動手中體會傳統文化魅力,學習跨媒體運用能力,培養對傳統

文化的熱愛之情,增強文化自信,提高審美情趣。

第六課時考點鏈接,學習描寫抒情

作業1

1.片段練筆:本單元人物形象鮮明,如雙喜、六-公公,這主要是因為作者運用了多種描

寫方法。請你觀察班級同學午餐時表現,運用多種描寫刻畫人物,將他(她)的特點表現

出來(不少于200字)。

2.時間要求:8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學生互評形式進行。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恰當綜合運用多種描寫

能突出人物形象

總體評價結果: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為寫作積累素材。掌握人物描寫的一般技

法,練習通過描寫人物的外在表現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人物的個性風采,提升

語言表達能力。

作業2

1.作業內容:比較閱讀,回答問題。

【甲】《社戲》節選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

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

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

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乙】《片片蝶衣生》節選

走著走著,前方萬綠叢中現出幾抹藍色。那是一片花木叢,繁茂的花枝上綴滿藍

色的小花兒,花瓣嬌小并不起眼兒,如果不是花開得很多,我或許真的會忽略它們。可

我到底還是厭倦了嘈雜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藍所吸引。移步花叢中,仔細瞧去,藍色的

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讓人一眼驚艷。時值冬季,它們的四片花瓣成對綻開,恰如一

群翩翩起舞的藍蝴蝶,生動,活潑。微風拂來,它們的翅膀隨風顫動,飄來幽幽的香氣,

沁人心脾。微風吹動藍色的花朵,花朵起伏,與那身被藍衫的蝴蝶別無兩樣。

閱讀選文內容,分析兩篇短文寫景手法的異同。

2.評價設計:采用學生互評形式進行。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能辨析寫景手法

能結合具體內容分析寫景的異同

3.總體評價結果: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題考查對比閱讀,同為戲劇中的景物描寫,兩者手法迥異。

旨在提高學生對景物描寫的認識,提高審美能力,提升語文素養。

第七課時能力提升,借鑒單元寫作技巧

作業1

1.作業內容:從字(詞)、句、段、篇四個角度分類概括《安塞腰鼓》《燈籠》課文

各自運用的寫作技巧。

問題1:《安塞腰鼓》一文體現了“強烈的生命律動”,這種律動是如何通過文

字表現出來的?

問題2:《燈籠》一文“閱讀提示”中說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筆法,抒寫了他關

于燈籠的一些記憶”,結合課文分析“自由筆法”的特點。

2.時間要求:10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學生互評形式進行。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能準確圈畫出“學習點”對應的

語句

能用工整的字跡、流暢的語言完

成學習任務

能品味特色語言,并有條理的回

答問題

總體評價結果: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此題意在培養學生理解品析和總結的能力,品析特色語言,

體會散文寫法。

作業2

1.作業內容:參考下面資源,登錄網站,觀看各地民俗,選擇你感興趣的民俗文化,寫

一段介紹文字,表達自己的感受,200字左右。

推薦資源:中國民俗學網站、《鄉土中國》欄目、《味道》欄目、《記

住鄉愁》欄目等。

中國民俗學網《鄉土中國》欄目《味道》欄目

2.時間要求:20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學生互評形式進行。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認真觀看相應資源

抓住民俗特點進行微寫作,表達流

暢,有自己的感受

總體評價結果: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登錄網站,觀看民俗,旨在擴大對民俗文化的了解,并培養網

絡時代的語文素養,提高文化自信。進行微寫作,可以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培養學生文字表達能力。

第八課時仿照課文,繪制家鄉特色名片

作業1

1.作業內容:搜集并記錄不少于10個能代表家鄉的典型人、物、民俗等,完成《風土

人情記錄表》。

2.時間要求:5分鐘

3.評價設計:同學評價和教師評價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能列舉不少于10個

有典型性、豐富性,能展現家鄉

的歷史、家鄉特色,在本地有較

廣泛的知名度。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搜集家鄉名片意在促進學生了解家鄉風土人情,重視非物質

文化遺產的保護,激發熱愛家鄉之情。

作業2

1.選擇獨特指數最高的3-5中事物作為文章線索,并畫出文章的構思結構圖。

作業示例:

2.時間要求:10分鐘

3.評價設計:同學評價和教師評價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選擇的事物獨特

文章構思線索清晰,結構完整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畫出文章構思結構圖意在培養學生布局謀篇能力和邏輯思維

能力,為下一步繪制家鄉名片設置梯子。

作業3

1寫一篇以“家鄉名片”為話題的散文或詩歌,用本單元習得的方法讓語言表達生動。

要求:

(1)選擇典型的人、物和風土民情作為家鄉名片的構圖主體。

(2)布局謀篇要講究,要根據素材選擇合適的文章結構。

(3)能用散文或詩歌的形式表達對故鄉的獨特情感。散文800-1000字,詩歌不少

于10行。

(4)搜集全班作品,舉辦“家鄉名片”漂流活動,繪制一本“家鄉名片集”。

2.時間要求:40分鐘

3.評價設計:同學評價和教師評價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仿寫詞語要求:能使用3個以

上的方言詞語或口語,體現家

色,表情達意。

仿寫句式要求:1.至少有2處

長短句交錯,有明快節奏。

2.至少有2處句子化用詩句或

典故。

仿寫段落要求:1.有一處運用多

感官描寫景物,融情入境。

1.運用兩種或以上的修辭手法,

排比必用。

2.至少一個段落使用兒童視角。

仿寫篇章要求:1.選擇的素材足

以對代表家鄉的某種文化、風貌

或精神。

2.使用了課堂上總結出來的文章

結構。

3.能夠使用抒情、議論等表達方

式寫出自己對家鄉的情感。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仿照課文寫作文意在培養學生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能力,打

通課內外,從課文延伸到寫作,切實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激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作業1第九課時交流鑒賞,家鄉名片展游園會

1.作業內容:宣傳“我的家鄉名片”

以作文中寫的家鄉名片為核心內容,通過網絡搜索,利用不同的方式豐富名片,并

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現,比如畫畫、配圖、表演、口頭講述、制作PPT、視頻、音樂、創

作文創產品等。

2.時間要求:課余完成。

3.評價設計:同學評價和教師評價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作品展現了家鄉的風土人情

宣傳形式新穎,有吸引力

交流順暢,在敘述中能夠表達特

色,又能夠體現了自己對家鄉的

思考和情感。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宣傳“我的家鄉名片”意在促進學生進一步了解家鄉風土人情,

張嘴、動手、動腦,多媒介結合,多元發展自己的能力。

作業2

1.作業內容:制作班級“我的家鄉名片集”

根據參展者的意見調整、修改自己的作品。修改后設計封面和文案,在朋友圈或班

級群展示完成的作品,邀請好友評價。在公眾號或抖音等網絡平臺發布《我的家鄉名片

集》。

2.時間要求:課余完成。

3.評價設計:同學評價和網絡評價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內容貼切,能夠代表家鄉文化、

風貌或精神。

形式多樣,能夠綜合使用不同媒

介資源和展現手段

有創意,能讓人耳目一新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制作班級“我的家鄉名片集”意在促進學生能夠根據別人的評

價提升自己的作品,并有成果意識,在網絡時代提升語文素養。

第十課時巧舌如簧,明原則增應對能力

作業1

1.作業內容:讀下面的小故事,說說畫線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①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常戴一頂破舊的帽子在街上溜達。一次,有人嘲笑他:“你

腦袋上邊的那玩意是個什么東西,能算頂帽子嗎?”安徒生毫不客氣地回敬道:“你帽

子底下的那個玩意兒是個什么東西?能算個腦袋嗎?”

②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向京劇名旦梅蘭芳敬酒時說:“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

人,我先敬你一杯。”梅蘭芳不解其意,忙含笑問:“此作何解?”大千先生笑著說:

“你是君子一一動口,我是小人一一動手。”在場的賓客對張大千精彩的幽默話語報以

掌聲和笑聲。

2.時間要求:5分鐘

3.評價設計:同學互評,教師點評。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能準確理解說話人的言外之意

能能用準確流暢的語言表達觀點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了解名人應對策略,準確理解說話者的言外之意,,學習應對

策略。

作業2

1.作業內容:讀下面兩則關于馬克?吐溫的小故事,假設你是馬克?吐溫,你會怎樣巧

妙回答呢?

①一次,馬克?吐溫乘火車外出,火車開得很慢。當人來查票時,馬克?吐溫把一

張兒童票遞了過去。查票人說:“真看不出來您還是個小孩子。”馬克?吐溫回答說:

a”

O

②一次,馬克?吐溫想向他的鄰居借幾本書看。鄰居說:“您可以隨時到我的書

房里看書,但我的原則是,所有的圖書都不能拿出這間屋子。"馬克?吐溫聽了,沒

有說話就告辭了。過了幾個星期,那位鄰居來向馬克?吐溫借園子里的剪草機。這位

幽默大

師笑著說道:“。”

2.時間要求:5分鐘

3.評價設計:同學互評,教師點評。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能準確理解說話人的言外之意

能巧妙、機警地應對話題,變被

動為主動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結合名人典故,訓練基本的應對技巧,提升自己的口語交際能

力。

作業3

1.作業內容:以小組為單位,圍繞校園人際沖突,自主設計情境,自主設計流程,分派

角色,合作完成一次口語交際活動。

2.時間要求:10分鐘

3.評價設計:同學互評,教師點評。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能圍繞主題設計情境,流程設計

合理,角色分配合理

能圍繞情境展開交際,準確理解

說話人的言外之意

能巧妙、機警地應對話題,變被

動為主動,并能根據交際情境,

及時作出自我調整,講究應對技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了解常見的交際場合該應用的應對技巧,在實際情境中設計口

語交際,在實戰中提升靈活應對的能力;提升語文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

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時間:40分鐘

一、語文知識積累與運用

1.字音字形檢測

fU()水幽qiao()yong()躍mei()子jl()絆

棹()撮()驀()然燎()原

2.文學文化常識與應對

(1)《社戲》選自的小說集》,此外他還有散文集《》散文詩集《》

戲劇行當有生、旦、凈、末丑,文中老生指,小旦指。

(2)孔融十歲的時候就表現出超乎尋常的聰明才智,得到人們的贊評。有一個叫陳髭

的官員卻當眾不以為然的說:“小時了了(聰明),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回應道:

“想君小時,必當了了。”簡要分析孔融的應對技巧。

二、閱讀

閱讀下文,回答下列問題。

(一)馬

吳伯簫

也許是緣分,從孩提的時候我就喜歡了馬。三四歲,剛剛記事,老長工張五,從東

院牽出馬來,鞍鞫都已齊備,我高興地忸怩學唱:騎白馬,吭鈴吭鈴到娘……

人,說著就會慢慢長大的。姐姐出閣了。每次搬回來住娘家,母親和我們弟弟,總

是于夕陽的輝照中,在莊頭眺望的。遠遠聽見了鑾鈴聲響,隔著疏疏的楊柳,隱約望見

了在馬上招手的客人,母親總禁不住先喜歡得落淚。我們也快活得像幾只鳥,叫著跑著

迎上去,問著好,從伙計的手中接過馬轡來,姐姐總說:“又長高了。”

家鄉的日子是有趣的。大年初三四,人正閑,衣裳正新,春聯的顏色與小孩的興致

正濃。村里有馬的人家,都相將牽出了馬來。雪掩春田,正好馳驟競賽呢。總也有三五

匹吧,騎師是各自當家的。我們的,例由比我大不了幾歲的叔父負責,叔父騎膩了,就

是我的事。嶄新的年衣,咳笑的亂語,是同了那頭上亮著的一碧晴空比著光彩的。騎馬

的人自然更是鼓舞有加嘍。一鞭揚起,真像霹靂弦驚,颼颼的那耳邊風絲,恰應著一個

滿心的矜持與歡快。馳騁往返,非到了馬放大汗不歇。畢剝的鞭炮聲中,馬打著響鼻,

像是凱旋,人散了。那是一幅春郊試馬圖。

那樣直到上元,總是有馬騎的親戚家人來人往,驢騾而外,代步的就是馬。那些日

子,家里最熱鬧,年輕人也正蓬勃有生氣。姑娘堆里,不是常常少不了戲謔嗎?春酒筵

后,不下象棋的,就出門遛幾趟馬。

孟舂雨霽,滑溜的道上,騎了馬看卷去的涼云,麥苗承著殘滴,草木吐著新翠,那

一脈清鮮的泥土氣息,直會沁人心脾。殘虹拂馬鞍,景致也是宜人的。

端陽,正是初夏,天氣多少熱了起來。穿了單衣,戴著箸笠,騎馬去看戚友,在途

中,偶爾河邊停步,攀著柳條,乘乘涼,順便也數數清流的游魚,聽三兩漁父,應著活

浪活浪的水聲,哼著小調兒,這境界一品尚書是不換的。不然,遠道歸來,恰當日街半

山,殘照紅于榴花,驅馬過三家村邊,酒旗飄處,斜睨著“聞香下馬”那么幾個斗方大

字,你不饞得口流涎嗎?才怪!鞭子垂在身邊,搖擺著,狗咬也不怕。“小妞!吃飯啦,還

不給我回家!”你瞧,已是吃大家飯的黃昏時分了呢。把韁繩一提,我也趕我的路,到家

掌燈了,最喜那滿天星斗。

真是家鄉的日子是有趣的。

當學生了,去家五里遙的城里。七天一回家,每次總要過過馬癮的。東嶺,西洼,

河埃,叢林,蹤跡殆遍殆遍。不是午飯都忘了吃嗎?直到父親呵叱了,才想起肚子餓來。

反正父親也是喜歡騎馬的,呵叱只是一種擔心。啊,生著氣的那慈愛喜悅的心啊!

祖父也愛馬,除了像《三國志》那樣幾部老書。春天是好騎了馬到十里外的龍潭

看梨花的。秋來也喜去看礦山的楓葉。馬夫,別人爭也無益,我是抓定了的官差。本來

嘛,祖孫兩人,緩轡蹣珊于羊腸小道,或浴著朝瞰,或披著晚霞,用談著,也同鄉里交

換問寒問暖的親熱的話語。在純樸自然的田野中,我們是陶醉著的。

說呢,孩子時候的夢比就風雨里的花朵,是一招就落的,轉眼,沒想竟是大人了。

家鄉既變得那樣蒼老,人事又總坎坷紛亂,閑暇少,時地復多乖離,躍馬長堤的事就稀

疏寥落了。可是我還是喜歡馬呢。我喜歡劉玄德躍馬過檀溪的故事,我也喜歡“泥馬渡

康王'’的傳說,即使荒誕不經吧,卻都是那樣令人深深向往。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哎,怎么這樣壯呢!膽小的人不要哆嗦啊,你看,那風馳電掣地閃了過去又風馳電

掣地閃了過來的,就是馬。那就是我所喜歡的馬。一弟弟來信說:“家里才買了一匹年

輕的馬,挺快的。……”真是,說句兒女情長的話,我有點兒想家。

一九三四年三月,青島。

(選自《現代散文鑒賞辭典》,有刪改)

3.閱讀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時間事件情感

三四歲時童年歡喜

年初三四騎馬歸省②

春節期間騎馬訪親親情難舍

孟春時節騎馬踏青鄉鄰和睦

③端陽時節騎馬賞景美景難忘

放假回家騎馬過癮③

閑暇時光④祖孫情厚

4.文中兩處談家鄉的日子是有趣的,試分析其作用。

5.有人對文中語段作如下修改,你認為是否合適,試從語言角度進行分析?

遠道歸來,恰當日銜半山[的時候],殘照紅于榴花,[我]驅馬過三家村邊,(只

見屋前]酒旗飄處,[不由得]斜睨著“聞香下馬”那么幾個斗方大字,[此情此景,]

你不饞得口流涎么。

6.隨著社會的發展許多民俗已經漸漸被淡化或遺忘,它承載的文化也漸漸失去,結合選

文,聯系生活,談談你對保護民俗的看法。

(二)《續晉陽秋》

《續晉陽秋》曰: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宅邊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久,望

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歸。

續齊諧記曰: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之日:九月九日,汝家當有

災厄,急宜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酒,此禍可消,景如言,

舉家登山,夕還家,見雞狗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代之矣。今世人每至九日,

登山飲菊酒,婦人帶茱萸囊是也。

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1)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2)摘菊盈.把

(3)急宜(4)代.之矣

去.8.翻譯

下列句子。

(1)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

(2)夕還家,見雞狗牛羊,一時暴死。

9.兩段選文記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