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302-2024 既有城市橋梁現場檢測及承載能力評估技術標準_第1頁
DB37∕T 5302-2024 既有城市橋梁現場檢測及承載能力評估技術標準_第2頁
DB37∕T 5302-2024 既有城市橋梁現場檢測及承載能力評估技術標準_第3頁
DB37∕T 5302-2024 既有城市橋梁現場檢測及承載能力評估技術標準_第4頁
DB37∕T 5302-2024 既有城市橋梁現場檢測及承載能力評估技術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

DB37/T5302—2024JXXXXX—2024

既有城市橋梁現場檢測及

承載能力評估技術標準

Technicalstandardforon-siteinspectionand

load-bearingcapacityassessmentofurbanbridges

inservice

(報批稿)

2024-11-06發布2025-02-01實施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聯合發布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

既有城市橋梁現場檢測及承載能力評估技術標準

Technicalstandardforon-siteinspectionandload-bearingcapacity

assessmentofurbanbridgesinservice

2024濟南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公告

2024年第15號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關于批準發布山東省工程建設

標準《既有城市橋梁現場檢測及

承載能力評估技術標準》的公告

由山東交通學院和煙臺市市政養護中心

主編的《既有城市橋梁現場檢測及承載能力評

3

估技術標準》,業經審定通過,批準為山東省

工程建設標準,編號為DB37/T5302-2024,現

予以發布,自2025年2月1日起施行。

山東省既有城市橋梁的現場檢測及承載

能力評估采用本標準時,還應遵守國家和山東

省有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規范規定。

本標準由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

管理,由山東交通學院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

釋。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4年11月6日

4

前言

根據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印

發〈2023年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魯建標字

〔2023〕11號)的要求,編制組經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總結近年來既

有城市橋梁現場檢測及承載能力評估技術的實踐經驗,參考國內外先

進標準,編制本標準。

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為:1.總則;2.術語和符號;3.基本規定;

4.日常巡查和經常性檢查;5.常規定期檢測;6.結構定期檢測;7.橋梁

承載能力評估。

本標準由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管理,由山東交通學院負

責具體技術內容解釋。在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和建議,請反饋至山東

交通學院(地址: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海棠路5001號;郵政編碼:

250357,電話郵箱:204118@)。

主編單位:山東交通學院

煙臺市市政養護中心

參編單位:中建八局第二建設有限公司

中鐵大橋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濟南黃河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5

中鐵二十三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濟南銀河路橋試驗檢測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員:崔鳳坤牟志杰賈雪娜解慶賀李晉

李勤興成世坤李翀梁類鈞侯慧莉

焦鵬飛蔣迪呂士東馬旭明趙振華

鄧建云張星劉小旭李廣良丁建州

劉海威董旭王浩張大兵姜吉昌

崔運美

主要審查人員:亓興軍孫杰王建光尚勇王顯根

曹廣佩劉甲榮榮杰尚志強

6

目次

1總則......................................................................................................1

2術語和符號..............................................................................................2

2.1術語................................................................................................2

2.2符號................................................................................................3

3基本規定..................................................................................................5

4日常巡查和經常性檢查..........................................................................8

4.1一般規定...........................................................................................8

4.2日常巡查內容及方法.......................................................................9

4.3經常性檢查內容及方法...................................................................9

5常規定期檢測........................................................................................12

5.1一般規定.........................................................................................12

5.2混凝土結構表觀病害檢測.............................................................12

5.3混凝土裂縫檢測.............................................................................13

5.4鋼結構表觀病害檢測.....................................................................16

5.5纜索結構表觀病害檢測.................................................................18

5.6圬工結構表觀病害檢測.................................................................20

7

5.7支座檢測.........................................................................................21

5.8橋梁伸縮裝置檢測.........................................................................22

5.9墩(臺)身與基礎檢測......................................................................23

5.10橋面鋪裝與附屬設施檢測...........................................................24

5.11人行天橋檢測...............................................................................25

6結構定期檢測........................................................................................27

6.1一般規定.........................................................................................27

6.2結構幾何形態與變位檢測.............................................................28

6.3材質狀況與耐久性參數檢測.........................................................30

6.4結構內部病害檢測.........................................................................33

6.5索力檢測.........................................................................................37

7橋梁承載能力評估................................................................................38

7.1一般規定.........................................................................................38

7.2橋梁缺損狀況評定.........................................................................39

7.3橋梁材質狀況評定.........................................................................40

7.4橋梁幾何形態及變位評定.............................................................43

7.5橋梁結構承載能力檢算.................................................................44

7.6橋梁承載能力評估.........................................................................52

8

附錄A構件編碼規則..............................................................................55

本標準用詞說明..........................................................................................66

引用標準名錄..............................................................................................66

附:條文說明..............................................................................................69

9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andSymbols...................................................................................2

2.1Terms..................................................................................................2

2.2Symbols.............................................................................................3

3BasicRequirement....................................................................................5

4DailyInspectionandRoutineInspection.................................................8

4.1GeneralRequirement.........................................................................8

4.2ContentsandMethodsofDailyInspection.......................................9

4.3ContentsandMethodsofRoutineInspection...................................9

5ConventionPeriodicalDetection............................................................12

5.1GeneralRequirement.......................................................................12

5.2DetectionofApparentDefectsforConcreteStructures..................12

5.3DetectionofConcreteCracks..........................................................13

5.4DetectionofApparentDefectsforSteelStructures........................16

5.5DetectionofApparentDefectsforCableStructures.......................18

5.6DetectionofApparentDefectsforMasonryStructures..................20

10

5.7DetectionofBridgeBearing............................................................21

5.8DetectionofBridgeExpansionandContractionInstallation..........22

5.9Pier(Abutment)andFoundationDetection.................................23

5.10BridgeDeckPavementandAncillaryFacilitiesInspection..........24

5.11DetectionoftheHumanoidFlyove...............................................25

6PeriodicalStructureChecking................................................................27

6.1GeneralRequirement.......................................................................27

6.2StructureSizeandGeometryDetection..........................................28

6.3MaterialConditionandDurabilityParameterDetection................30

6.4InternalDiseaseDetection...............................................................33

6.5CableForceDetection.....................................................................37

7Load-bearingCapacityAssessmentofBridges......................................38

7.1GeneralRequirement.......................................................................38

7.2DefectiveConditionAssessmentofBridges...................................39

7.3MaterialQualityConditionAssessmentofBridges........................40

7.4StructureSizeandGeometryAssessmentofBridges.....................43

7.5CheckingofLoad-bearingCapacityforBridgeStructures.............44

7.6Load-bearingCapacityAssessmentofBridges...............................52

11

AppendixACompoentCodingRule.........................................................55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66

ListofQuotedStandards..............................................................................66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69

12

1總則

1.0.1為規范既有城市橋梁現場檢測及承載能力評估工作,合理選擇

檢測方法,使橋梁檢測及評估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數據可靠、

評估準確,制定本標準。

1.0.2本標準適用于山東省既有城市橋梁的現場檢測及承載能力評

估。

1.0.3既有城市橋梁現場檢測及承載能力評估除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

外,尚應符合國家和山東省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1

2術語和符號

2.1術語

2.1.1日常巡查Dailyinspection

對橋面及其以上部分的橋梁構件、結構異常變位和橋梁安全保護

區的日常巡視。

2.1.2經常性檢査Routineinspection

對橋面系、上部結構、下部結構和附屬設施表觀狀況進行的周期

性檢查。

2.1.3常規定期檢測Conventionperiodicalinspection

按規定周期對橋梁主體結構及其附屬構造物的技術狀況進行全面

檢測,以評定橋梁的技術狀況。

2.1.4結構定期檢測Structureperiodicalinspection

在不影響結構受力性能或其他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直接在結構上

測定某些物理量的工作,如結構的幾何形態與變位檢測、材質狀況與

耐久性檢測、結構內部病害檢測、索力檢測等。

2.1.5編碼規則Codingrule

為開展城市橋梁現場檢測而制定的結構與構件的編號規則與方法。

2.1.6表觀病害Apparentdefects

結構表面采用目視或無損檢測方法可見的各種缺陷和損傷。

2

2.1.7內部病害Internaldefects

不能目視直接識別的結構內部的隱蔽缺陷和損傷。

2.1.8橋梁承載能力評估load-bearingcapacityassessmentofbridges

通過結構檢算或荷載試驗,獲得橋梁結構承載能力的量化指標并

確認其是否滿足標準或設計要求所進行的活動。

2.2符號

L——多孔跨徑總長;

LK——單孔跨徑;

Ld——表觀病害長度;

Wd——表觀病害寬度;

Ssum——表觀病害累計面積;

Dmax——表觀病害最大深度;

Lmax——表觀病害最大長度;

Kbt——混凝土橋梁結構或構件的推定強度勻質系數;

Kbm——混凝土橋梁結構或構件的平均強度;

Dne——鋼筋保護層厚度特征值;

Dnd——鋼筋保護層厚度設計值;

Ke——混凝土碳化深度平均值與實測保護層厚度平均值的比值;

Ru——橋梁結構承載能力檢算中作用效應與抗力效應比值;

γ0——結構重要性系數;

3

S——承載能力極限下狀態下作用組合的效應設計值;

R(·)——結構或構件的抗力函數;

fm——材料性能的實測值;

am——結構或結構構件幾何參數的實測值;

損傷、鋼筋銹蝕、內部病害、約束條件變異等對結構或構件

fad——

所產生的不利影響附加值;

ξe——承載能力惡化系數。

4

3基本規定

3.0.1根據城市橋梁在道路系統中的重要性,城市橋梁養護類別宜按表

3.0.1的規定劃分。

表3.0.1城市橋梁養護類別劃分

養護類別劃分標準

Ⅰ單孔跨徑大于100m的橋梁及特殊結構的橋梁

Ⅱ城市快速路網上的橋梁

Ⅲ城市主干路上的橋梁

Ⅳ城市次干路上的橋梁

Ⅴ城市支路和街坊路上的橋梁

注:各級道路上的城市橋梁可根據位置重要性及交通量情況,提高個別橋梁的養護類

別。

3.0.2既有城市橋梁現場檢測宜包括日常巡查、經常性檢查、常規定期檢

測和結構定期檢測。

3.0.3應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檢測內容和要求,選用城市橋梁現場檢測

的儀器設備。儀器設備的性能應滿足檢測對精度、量程、靈敏度、穩定性、

頻響特性、使用溫度范圍和防振等方面的要求。

3.0.4既有城市橋梁現場檢測及承載能力評估應編制專項方案,方案宜包

括下列內容:

1橋梁概況。

2檢測及承載能力評估目的。

5

3檢測及承載能力評估依據。

4檢測及承載能力評估內容及方法。

5檢測及承載能力評估工作流程。

6檢測儀器設備。

7檢測及承載能力評估工作進度計劃。

8所需要的配合工作。

9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和環保要求。

3.0.5既有城市橋梁現場檢測安全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

1檢測區域應設置明顯的標識并采取必要的隔離措施。

2需占道檢測時,應獲得相關管理部門的許可。

3檢測人員應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并應注意檢測環境對人員和儀器設

備的影響。

4夜間作業應配備足夠的照明和警示設備。

5檢測所用的電器、電纜等應有良好的絕緣效果,電動工具應有漏電

保護開關,應嚴格按照安全用電的規定作業。

6高空作業應符合有關高空作業的安全規定。

7大型檢測設備在進行安裝調試或檢測時,應有安全保護裝置。

8除應符合本標準3.0.5條第1款~第7款的規定外,尚應遵守國家和

地方有關安全生產的規定。

6

3.0.6既有城市橋梁現場檢測時應對橋梁構件進行編碼,編碼規則宜按附

錄A的相關規定執行。

3.0.7橋梁檢測及承載能力評估報告應符合下列規定:

1橋梁檢測報告及承載能力評估報告宜分開編制,結論應用詞準確、

規范,對于容易引起混淆的術語和概念宜予以書面解釋。

2橋梁檢測報告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城市橋梁檢測與評定技術規

范》CJJ/T233的相關規定。

3橋梁承載能力評估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

1)委托單位名稱;

2)橋梁概況;

3)承載能力評估目的、依據、內容及方法等;

4)計算分析過程、承載能力評估結論及養護、維修加固建議等;

5)報告的日期、主要人員和承載能力評估單位的簽章;

6)附錄應提供計算資料和試驗數據圖表等。

4橋梁檢測及承載能力評估報告應按“一橋一檔”的要求統一歸檔管

理。

7

4日常巡查和經常性檢查

4.1一般規定

4.1.1日常巡查周期應符合下列規定:

1Ⅰ類~Ⅲ類養護的城市橋梁應每日巡查。

2Ⅳ類~V類養護的城市橋梁巡查周期不應超過3d。

3對有特殊照明需求的橋梁,應適當開展夜間巡查。

4遇惡劣天氣、汛期、雨季、冰凍、地震及地質災害等特殊情況時應

縮短巡查周期。

4.1.2經常性檢查周期應符合下列規定:

1Ⅰ類養護的城市橋梁經常性檢查周期不應超過1個月。

2Ⅱ類~Ⅲ類養護的城市橋梁經常性檢查周期不應超過2個月。

3Ⅳ類-V類養護的城市橋梁經常性檢查周期不應超過3個月。

4遇惡劣天氣、汛期、雨季、冰凍、地震及地質災害等特殊情況時應

縮短檢查周期。

4.1.3日常巡查和經常性檢查的現場檢查記錄應符合下列規定:

1現場檢查數據應清晰完整地記錄在專用表格上,記錄表格可按現行

行業標準《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CJJ99的附錄A和附錄F,也可自行

設計。記錄信息存在錯誤或遺漏時,應及時更改或補充,錯誤或遺漏處進

行單橫線杠修改或添加符號,并應由檢查人員在更改信息旁簽字,不得涂

8

改。

2原始記錄表應由檢查及記錄人員現場簽名確認。當采用智能化檢測

系統進行檢查記錄時,原始記錄表也應由檢查及記錄人員即時簽名確認。

4.2日常巡查內容及方法

4.2.1日常巡查宜以乘車目測為主,并應做巡檢記錄,發現明顯缺損和異

常情況應及時上報。

4.2.2日常巡查應包括下列內容:

1橋路連接處是否異常。

2橋面鋪裝、伸縮縫是否有明顯破損;伸縮縫位置的橋面系是否存在

異常。

3欄桿或護欄等有無明顯缺損。

4標志標牌是否完好。

5橋梁線形是否存在明顯異常。

6橋梁是否存在異常的振動、擺動和聲響。

7橋梁安全保護區是否存在侵害橋梁安全的情況。

4.3經常性檢查內容及方法

4.3.1經常性檢查宜以直接目測為主,配合簡單測量工具,并應做經常性

檢查記錄,登記橋梁缺損狀況,提出相應的養護措施。

4.3.2經常性檢查應包含以下內容:

9

1橋面系及附屬結構物的外觀情況:

1)橋面平整性、裂縫、局部坑槽、積水、積雪、沉陷、碎邊、擁

包、車轍、橋頭跳車現象;

2)橋面泄水管堵塞和破損;

3)人行道、引道、緣石、欄桿扶手等部位的裂縫、污穢、撞壞、

斷裂、松動、錯位、缺件、漏筋、鋼筋銹蝕等;

4)錐坡、翼墻的局部開裂、破損、塌陷;

5)伸縮裝置的阻塞、破損、脫落、異常變形、連結松動、漏水、

是否造成明顯跳車;

6)防護網、聲屏障的銹蝕、缺損、變形、松動等。

2上下部結構異常變化、缺陷、變形、沉降、位移、沖刷等情況。

3斜拉橋、系桿拱橋和懸索橋等索承重橋梁的索端錨固構造開裂、破

損、銹蝕,索涂層或套管老化、破損、滲水、銹蝕等。

4人行天橋的自動扶梯、照明等附屬設施的異常變化、缺陷、積水等。

5城市道路管理條例中規定的各類違章現象。

6檢查在橋區內的施工作業情況。

7限載標志、限高標志、交通信號、標志、標線、照明設施、隨橋敷

設的管道、懸籃及其他附屬設施的完好情況。

8橋下淤泥淤積情況。

10

9其他較明顯的破壞及不正常現象。

11

5常規定期檢測

5.1一般規定

5.1.1常規定期檢測應每年1次,可根據城市橋梁實際運營狀況、結構類

型和周邊環境等因素適當增加檢測次數。

5.1.2常規定期檢測宜以人工檢查方式為主,并應配備照相機、裂縫觀測

儀、探查工具及輔助器材等量測儀器和設備。

5.1.3宜利用專用養護通道、橋檢車等常規檢測平臺接近構件表面進行常

規定期檢測;對常規檢測平臺不易到達的區域,可采用圖像采集裝置等進

行輔助檢查。

5.1.4常規定期檢測宜進行逐構件全數現場檢測。對影響結構安全性和耐

久性的典型病害及需要進行維修處置的表觀病害,應進行詳細記錄和拍

照。

5.1.5表觀病害照片信息宜包含尺寸標注或參照物,并能體現病害局部特

征及病害在結構或構件上的位置和分布情況。

5.1.6常規定期檢測后宜按現行行業標準《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CJJ99

對橋梁技術狀況進行評定。

5.2混凝土結構表觀病害檢測

5.2.1混凝土結構表觀病害檢測對象宜包括蜂窩、麻面、剝落、掉角、空

洞、孔洞、露筋、腐蝕、滲水、泛堿等。

12

5.2.2混凝土結構表觀病害可按下列方法進行現場檢測和記錄:

1用鋼尺、卷尺或激光測距儀等測距裝置量測病害的位置和范圍。

2標記病害范圍,并標示出病害特征參數,常見表觀病害現場記錄參

數和記錄精度按表5.2.2的規定執行。

表5.2.2常見表觀病害現場記錄參數和記錄精度

序號表觀病害缺陷表征參數記錄精度

病害范圍長(Ld)×寬(Wd)0.01m×0.01m

蜂窩、剝落、掉角、

12

空洞、孔洞累計面積Ssum0.01m

最大深度Dmax0.01m

麻面、腐蝕、滲水、病害范圍長(Ld)×寬(Wd)0.01m×0.01m

2

泛堿2

累計面積Ssum0.01m

病害范圍長(Ld)×寬(Wd)0.01m×0.01m

露筋、鋼筋銹脹2

3累計面積Ssum0.01m

最大長度Lmax0.01m

5.3混凝土裂縫檢測

5.3.1混凝土裂縫檢測宜包括裂縫位置、分布、走向、寬度、深度和數量

等內容。

5.3.2混凝土裂縫現場檢測時,宜對受檢橋梁的結構性裂縫和非結構性裂

縫進行區分。對于類型難以確定的混凝土裂縫,可召開專家論證會進行判

定。

13

5.3.3結構性裂縫宜測量裂縫深度,對于嚴重影響橋梁安全的結構性裂

縫,宜長期觀測裂縫參數的變化情況。

5.3.4混凝土裂縫檢測宜包括受檢橋跨內全部結構受力構件,當不具備全

數檢測條件時,應對下列重點部位和構件的裂縫進行檢測:

1主要承重構件和結構重要部位。

2結構受力復雜和構造薄弱部位。

3結構發生異常變形部位。

4曾出現過結構性裂縫的構件或部位。

5.3.5常見橋型的混凝土裂縫重點檢測部位和典型裂縫特征可按表5.3.5

的規定確定。

表5.3.5常見橋型的混凝土裂縫重點檢測部位和典型裂縫特征

橋型重點檢測部位典型裂縫特征

1.主梁跨中區域梁板底面橫向裂縫,或延伸至側面

自支座側向跨中斜向上開展,與水

2.梁端支座附近

平方向成30°~60°角

蓋梁墩頂豎向裂縫,上寬下窄;靠

簡支

3.柱式墩臺的蓋梁橋墩斜向上發展斜向裂縫,與水平

梁橋

方向成30°~60°角

4.柱式橋墩,橋墩與蓋梁連接

環向裂縫;豎向裂縫

處,墩底

5.簡支轉連續支座位置上翼緣上翼緣混凝土斜向開裂

1.主梁跨中區域底面橫向裂縫;腹板豎向裂縫

連續

2.跨徑1/4處及其附近主拉應鋪裝層頂面橫向裂縫或梁側上部裂

梁橋

力較大的腹板區域縫;腹板斜裂縫

14

續表5.3.5

橋型重點檢測部位典型裂縫特征

腹板斜裂縫;沿預應力管道的縱向

3.橋墩處梁體上部及其附近

裂縫

腹板斜裂縫和豎向裂縫;頂板橫向

1.墩梁固結區段的梁頂板和腹板

裂縫

2.主梁跨中區域底面橫向裂縫;腹板豎向裂縫

剛構橋

3.跨徑1/4處及其附近主拉應力鋪裝層頂面橫向裂縫或梁側上部裂

較大的腹板區域縫;腹板斜裂縫

4.牛腿牛腿裂縫

5.墩底環向裂縫;豎向裂縫

拱頂的下緣和拱腳的上緣橫向裂

1.主拱圈的拱板或拱肋

縫;拱肋橫梁裂縫

2.拱上立柱上下端立柱下端裂縫;立柱豎向裂縫

拱橋3.桁架拱橋的拱腳節點、桁架節拱腳與臺帽連接處開裂;拱腳處下

點、桁架受拉腹桿、析架拼裝段弦桿及側面環向開裂

拱腳上緣及側面環向開裂;橫梁與

4.剛架拱橋的拱腳、橫梁

拱片連接處裂縫

5.混凝土系桿拱系桿裂縫

1.索塔主塔豎向裂縫;塔-梁部位局部裂縫

斜拉橋

2.拉索錨固區局部裂縫

3.主梁跨中、支點區域頂、底面橫向裂縫;腹板豎向裂縫

1.索塔主塔豎向裂縫;塔-梁部位局部裂縫

懸索橋2.錨碇局部裂縫

3.主梁跨中、支點區域頂、底面橫向裂縫;腹板豎向裂縫

5.3.6混凝土裂縫現場檢測和記錄方法宜符合下列規定:

15

1重點裂縫宜用記號筆在構件表面標記裂縫走向、起止位置、長度、

寬度、測量位置和檢測日期等。

2一般裂縫可采用裂縫比對卡、裂縫顯微鏡進行觀測并記錄裂縫寬

度,寬度較大或超限的重點裂縫宜采用裂縫測寬儀進行寬度檢測。

3對主要承重構件的結構性裂縫,宜繪制裂縫分布圖。

5.3.7裂縫深度測量可采用超聲單面平測方法,宜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

土結構現場檢測技術標準》GB/T50784的相關規定進行測量,必要時可鉆

取芯樣進行確認。

5.4鋼結構表觀病害檢測

5.4.1鋼結構表觀病害檢測宜包括涂層劣化、銹蝕、母材裂紋、焊縫裂紋、

局部變形、鉚釘和螺栓松動或脫落等。

5.4.2常見鋼結構表觀病害重點檢測部位,可按表5.4.2確定。

表5.4.2鋼結構表觀病害重點檢測部位

鋼結構類型重點檢測部位

U肋與頂板的角焊縫;橫隔板與U肋的T形焊縫;頂板、

鋼箱梁

底板的對接焊縫;U肋嵌補段的對接焊縫

工字形連接節點焊縫;箱型連接節點焊縫;節點板螺栓

鋼桁梁

或鉚釘;節點板變形

鋼管拱、鋼箱拱對接焊縫;節段連接部位角焊縫;拱上

鋼拱

立柱焊縫

鋼塔節段焊縫;螺栓

加固獨柱墩的鋼抱箍外包鋼板、高強錨栓、鋼抱箍對拉螺栓

16

5.4.3鋼結構涂層劣化宜包括涂層裂紋、起泡、白化、漆膜發黏、針孔、

起皺或皺紋、表面粉化、變色起皮和脫落等,宜按下列方法檢測和記錄:

1現場檢測宜通過目測觀察判斷涂層劣化范圍、程度和類型。

2利用直尺或激光測距儀測量劣化位置和劣化面積時,宜在結構表面

用記號筆圈畫出病害范圍,并標示出缺陷面積等參數。

3根據檢測要求,如需檢測涂層剩余厚度,宜按現行國家標準《鋼結

構現場檢測技術標準》GB/T50621的相關規定執行。

5.4.4鋼結構銹蝕的現場檢測,宜按下列方法檢測和記錄:

1現場檢測宜通過目視觀察判斷鋼結構銹蝕的位置和區域。

2利用直尺或激光測距儀測量銹蝕位置和劣化面積時,宜在結構表面

用記號筆圈畫出銹蝕范圍和銹蝕面積等。

3銹蝕嚴重的情況下,可按現行國家標準《無損檢測超聲測厚》GB/T

11344進一步采用超聲測厚儀對銹蝕處鋼板厚度的削弱程度進行測量。

5.4.5鋼結構焊縫裂紋的現場檢測,宜按下列方法檢測和記錄:

1宜結合以往檢測資料,重點檢測已出現裂紋的發展變化情況。

2裂縫處漆膜如有明顯痕跡或流銹,宜洗除漆膜并輔以放大鏡進行檢

查;肉眼難以判定時,可按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焊接規范》GB50661

采用滲透或磁粉檢測方法進行無損檢測。

3檢測時宜對裂紋類型進行判定,可能對結構安全有重大影響的裂紋

17

宜進一步采用普通超聲波檢測;當裂紋深度較大時,可采用超聲時差衍射

法TOFD或超聲相控陣PAUT的技術手段對其深度進行定量檢測。

4宜用記號筆在構件表面標記:裂縫走向、起止位置、長度、檢測日

期。

5.4.6鋼結構鉚釘和螺栓的現場檢測,宜按下列方法檢測和記錄:

1現場檢測宜通過目視觀察鉚釘和螺栓松動、漆膜開裂脫落現象。

2當目測結果判定不明時,可進一步采用錘擊的方法檢測鉚釘和錨栓

的斷裂和松動。

3宜記錄脫落、斷裂和松動的數量及位置,并用記號筆進行標記。

5.5纜索結構表觀病害檢測

5.5.1纜索結構表觀病害檢測對象宜包括拉吊索護套、錨具、錨頭、索鞍、

錨碇等,表觀病害現場檢測部位與典型表觀病害類型可按表5.5.1進行。

表5.5.1纜索結構表觀病害現場檢測部位與典型表觀病害類型

檢測部位典型表觀病害

裂縫;鼓包;刮傷;破損;磨損;老化變質;老化微裂縫;

拉(吊)索護套

污垢;纏繞線損壞

拉(吊)索鋼絲涂層劣化;鍍鋅層氧化;破損;銹蝕;斷絲

錨具滲水;銹蝕;有銹水流出

錨頭銹蝕;開裂;鐓頭或夾片異常;錨頭螺母位置異常

鋼護筒脫漆、銹蝕;鋼護筒內積水;鋼護筒與拉索密封不嚴;

拉索鋼護筒橡膠圈老化或嚴重磨損;橡膠圈固定裝置損壞;阻尼器異常

變形、松動、漏油等

18

續表5.5.1

檢測部位典型表觀病害

油漆褪色,失光,粉化,開裂,脫落;密封膠脆化,開裂,

主纜涂裝破損,分離鼓包;纏包帶褪色,臟污,破損,霉變,開裂,

接縫開膠,漏氣;頂部防滑層脫落

纏絲滲水;纏絲損傷;纏絲銹蝕

螺栓缺失、損傷、松動;索夾面漆起皮脫落;裂縫及銹蝕;

索夾

密封填料損壞;索夾滑移

卡死;輥軸歪斜;鞍座螺桿、錨栓松動;主纜和索鞍相對滑

主索鞍、散索鞍

裂縫;空洞;沉降;錨碇水平位移;滲漏水;積水;溫濕度;

錨碇、主塔

除濕設備運行情況

索股錨桿涂層劣化;銹蝕;裂紋

耳板銹蝕

5.5.2纜索結構的鋼構件涂層劣化、銹蝕、裂紋和螺栓的檢測,應按本標

準第5.4節執行;混凝土索塔和錨碇的檢測應按本標準第5.2節和第5.3

節執行。

5.5.3拉(吊)索護套的外觀檢測,宜采用搭載圖像采集裝置的爬索機器

人進行自動化檢測。當爬索機器人使用條件受限時,可通過目測、望遠鏡

觀測、無人機搭載檢測裝置等方式進行初步檢查;護套開裂、損傷嚴重部

位,宜借助吊籃、支架靠近進一步詳細檢查。

5.5.4拉(吊)索上、下錨頭宜進行近距離檢查,封錨混凝土破損、開裂、

滲水的混凝土錨頭,應鑿開封錨混凝土檢查;錨罩有滴油、滲水等表觀病

19

害時,應打開錨罩,對錨頭進行檢查。檢查完畢后應即時處理、安裝錨罩

并恢復封錨混凝土。

5.5.5檢測發現拉(吊)索上錨頭滲水、護套開裂或損傷較嚴重等現象,

疑似有雨水或冷凝水進入時,應按本標準第6.4.6條進行內部銹蝕斷絲無

損檢測。

5.5.6主纜防護系統可采用目測、高倍望遠鏡或爬纜機器人、無人機等沿

主纜全長檢查。發現防護系統損傷嚴重時,應在破壞處和主纜最低點打開

纏絲,檢查主纜鋼絲銹蝕程度。

5.6圬工結構表觀病害檢測

5.6.1除混凝土結構常見的表觀病害外,圬工結構表觀病害檢測還宜包括

灰縫松散脫落、砌塊斷裂與脫落、風化等。

5.6.2圬工混凝土結構的常見表觀病害和檢測方法應按本標準第5.2節和

第5.3節執行。圬工混凝土結構的重點檢測部位和典型病害特征見表5.6.2。

表5.6.2圬工混凝土結構的重點檢測部位和典型病害特征

結構形式重點檢測部位主要病害特征

縱向裂縫,從拱腳處由下向上縱向裂縫,常伴

有墩、臺帽或帽梁縱向裂縫;橫向裂縫,拱頂

1.拱圈

圬工拱橋下緣橫向裂縫,拱腳上緣橫向裂縫;主拱圈與

拱上側墻剝離

2.腹拱腹拱開裂、腹拱拱腳位移等

墩臺1.橋墩缺損;傾斜;開裂

20

續表5.6.2

結構形式重點檢測部位主要病害特征

墩臺2.橋臺傾斜;缺損;開裂

1.承臺沉降;缺損;淘空

基礎

2.基礎淘空;樁身外露、侵蝕

5.6.3既有城市橋梁圬工結構的灰縫松散脫落、砌塊斷裂與脫落、風化等

表觀病害的現場檢測和記錄宜按現行行業標準《在用公路橋梁現場檢測技

術規程》JTG/T5214的相關規定執行。

5.7支座檢測

5.7.1支座病害檢測前,應查閱支座設計與安裝圖紙、以往檢測報告和維

修更換記錄。

5.7.2橋梁定期檢查時,宜對全橋范圍內的支座進行全數檢測,并應對大

位移活動支座、彎坡斜橋上的板式橡膠支座進行重點檢測。

5.7.3常見支座典型病害類型可按表5.7.3確定。

表5.7.3常見支座典型病害類型

支座類型典型病害類型

板式橡膠支座橡膠保護層開裂、劣化、外鼓;剪切變形超限;移位;脫空

豎向壓縮超限;局部偏壓、轉角超限;鋼組件損壞、銹蝕;

盆式或球型支座

安裝缺陷

鋼支座組件或功能缺陷;鋼支座位移或轉角超限;鋼支座部

鋼支座

件磨損、裂紋、銹蝕;錨栓剪斷

隔震橡膠支座橡膠開裂、劣化;脫空;剪切變形超限

21

續表5.7.3

支座類型典型病害類型

混凝土脫皮、露筋、裂紋、剝離、掉角、酥裂、壓碎;活動

混凝土擺式支座

支座滑動面不平整、生銹咬死、軸承有裂紋、切口或偏移

橫向支座和豎向支座螺紋、螺帽松動或錨栓桿剪切;上下座板銹蝕;縱橫向扭轉

5.7.4支座現場檢測方法宜按現行行業標準《在用公路橋梁現場檢測技術

規程》JTG/T5214的相關規定執行。

5.7.5對水平位移較大的盆式或球型支座,應對支座位移量和支座位移功

能進行連續觀測。

5.7.6除應對橋梁支座本身進行檢測外,尚應對支座墊石及支座使用環境

進行檢測。

5.8橋梁伸縮裝置檢測

5.8.1常見橋梁伸縮裝置典型病害類型可按表5.8.1確定。

表5.8.1常見橋梁伸縮裝置典型病害類型

伸縮裝置類型典型病害類型

橡膠密封帶老化、脫落、破裂、漏水,積存泥沙,石屑;邊梁構

單縫式型鋼伸縮裝置件斷裂、翹曲;邊梁與橋面鋪裝連接處的錨固區混凝土開裂、破

碎;伸縮裝置頂面不平整;鋼組件變形、松動、銹蝕

錨固混凝土出現破裂、裂縫、坑槽;中梁構件開焊、斷裂、翹曲、

晃動、異響;中梁局部變形彎曲下撓;型鋼表面凹凸不平;伸縮

模數式伸縮裝置

均勻性差,位移控制系統失靈;橡膠密封帶老化、脫落或破裂,

嚴重漏水;橡膠密封帶內垃圾堆積過度

22

續表5.8.1

伸縮裝置類型典型病害類型

轉動座、螺栓和螺母松動、損壞;梳齒間有污漬、水泥漿、銹漬

梳齒板式伸縮裝置

等;齒板表面涂層損壞、污漬、油漆剝落、裂開

填塞對接型伸縮裝置伸縮裝置縫隙中填料擠出;伸縮裝置拉開斷裂、漏水

嵌固對接型伸縮裝置熱天鼓起、冬天脫落,錨固件破壞和兩側混凝土破碎

橡膠板剝離;預埋鋼板外漏、脫落、斷裂;盲螺栓剪斷脫離;兩

板式橡膠伸縮裝置

側混凝土開裂破碎,出現坑槽

5.8.2橋梁伸縮裝置現場檢測方法宜按現行行業標準《在用公路橋梁現場

檢測技術規程》JTG/T5214的相關規定執行。

5.9墩(臺)身與基礎檢測

5.9.1墩(臺)身與基礎檢測宜包括表觀病害檢測、沖刷檢測等。

5.9.2墩(臺)身與基礎的表觀病害和沖刷檢測,應符合下列規定:

1水位變化水域,對樁基礎和承臺結合處、樁和墩柱結合處的樁身部

位應進行重點檢測。

2樁基礎表觀病害檢測宜采用人工目視檢測和水下自動化檢測技術

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3樁身混凝土表觀病害檢測和記錄宜按本標準第5.2節和第5.3節進

行。

4檢查基礎沖刷深度和基底掏空范圍,應記錄基礎沖空面積和累計沖

蝕面積及占構件面積的比例。

23

5.10橋面鋪裝與附屬設施檢測

5.10.1橋面鋪裝與附屬設施表觀病害檢測對象宜包括橋面鋪裝、人行道

板、欄桿及護欄、橋面排水系統、照明、標志和裝飾性掛件等,現場檢測

部位與典型表觀病害類型可按表5.10.1的規定進行。

表5.10.1橋面鋪裝與附屬設施現場檢測部位與典型表觀病害類型

檢測部位典型表觀病害

瀝青混凝土橋面泛油;縱橫向裂縫;龜裂;塊裂;車轍;擁包;高低不平;

鋪裝破損;坑槽

水泥混凝土橋面磨光;脫皮;露骨;錯臺;破損;坑洞;剝落;拱起;接

鋪裝縫料損壞;裂縫

表面松動;積水;缺損;板塊凸起、沉陷;井蓋缺失;人

人行道板

行道緣石和臺階失穩

混凝土欄桿及護欄裂縫;破損;露筋;銹蝕;變形錯位;缺失

石質欄桿裂縫;斑紋;腐爛;破損;斷裂;缺失

金屬欄桿涂層劣化;金屬銹蝕;變形錯位;缺失

橋面排水系統泄水管、排水孔堵塞;銹蝕;破損;脫落;防水層破壞

照明、標志底座松動;銹蝕;損壞;脫落;缺失

裝飾性掛件破損;連接松動;異常變位;脫落

5.10.2橋面鋪裝表觀病害檢測,應符合下列規定:

1橋面裂縫應通過目視檢測和鋼尺測量,記錄開裂的位置和范圍、裂

縫長度、寬度及走向。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