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為民辦實事機制發言_第1頁
善為民辦實事機制發言_第2頁
善為民辦實事機制發言_第3頁
善為民辦實事機制發言_第4頁
善為民辦實事機制發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 善為民辦實事機制發言省委、省政府下發《關于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后,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重要部署,把構建為民辦實事的長效機制、切實為人民群眾解決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作為重中之重抓緊抓好,把工作重點放在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年以來我們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實事:

(一)抓好就業再就業工作。

通過制定落實新一輪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進一步擴大政策受惠人群;加大對就業困難人員的扶持力度,健全以“動態管理、職業培訓、就業援助、社會共建、幫扶保障”五項制度為內容的就業援助長效機制;完善公共就業服務,引導和鼓勵勞動者自主創業;全面推進城鄉統籌就業,逐步實行勞動力資源管理制度、就業制度和就業促進政策、勞動力市場和就業服務體系、職業技能培訓體系、用工管理制度“五統一”,就業局勢繼續保持穩定。到**年11月末,全省新增城鎮就業人數63.23萬人;幫助30.5萬名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7.2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7%,這一指標是近幾年來最低的。

(二)抓好社會保險擴面工作。

繼續按照“抓兩頭、促中間”的工作思路,加大擴面力度,著力將所有企業的從業人員,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城鎮個體工商戶及雇工,城鎮自由職業者納入社會保險范圍。目前全省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954萬人、722萬人、499萬人、582萬人、371萬人。基金支付能力不斷提高,目前企業養老保險基金支付能力達26個月,位居全國前列。

(三)抓好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以規范完善為抓手,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繼續做到失地必保,即征即保。目前,全省有227.64萬人被征地農民納入保障范圍,其中參加基本生活保障的有191.11萬人;有86.17萬名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員已按月領取基本生活保障金或養老保險金;全省累計籌集保障資金243.46億元,其中政府配套資金到賬67.02億元。目前,我省被征地農民已參加社會保障的人數和籌集保障資金的總量基本都占了全國的1/3。**年5月,在勞動保障部召開的全國被征地農民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我省作了經驗介紹。

(四)調整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

按照國家和省里的統一部署,通過認真調研、精心測算、科學論證,全省140.15萬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調整工作已全面落實到位,人均調整額度120元,并體現了向退休早、待遇偏低等相關人員的傾斜,受到了企業退休人員的普遍好評。通過這次調整,我省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達到1028元,位居全國第3位。

(五)提高困難群體生活補助標準。

努力做好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及時為3.6萬精簡職工、2.2萬計劃外長期臨時工和5.4萬企業職工遺屬調整了生活困難補助標準,分別提高到380元/月、295元/月和265元/月(其中農業人口為230元/月),使他們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

(六)著力解決農民工勞動保障問題。

進一步改善了農民工進城就業環境,全省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普遍向城鄉勞動者提供免費服務,推行勞動合同制度。推進農民工工傷保險和大病醫療保險專項擴面行動,農民工參加醫療和工傷保險分別為188.3萬人和140萬人,位居全國前列。實行了農民工工傷認定快速通道辦法,試行了工傷醫療的“綠色通道”和小額度、無等級工傷事故的簡易處理模式,使農民工及時得到社會保障待遇。

(七)調整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我省自1994年建立最低工資保障制度以來,已先后8次調整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每次提高幅度達15%左右。2021年起全省實行最低小時工資標準。**年9月,省政府再次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月最低工資分為750元、670元、620元、540元四檔標準,最低小時工資標準為6.4元、5.7元、5.3元、4.6元四檔標準,這個水平在全國居于前列。

(八)抓好清欠農民工工資專項整治行動。

**年以來,全省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加大清欠工資的力度,為19.4萬勞動者追回被拖欠的工資3.03億元。目前已有近90個市、縣建立了建筑業企業工資支付保證金制度,有80個市、縣建立了政府欠薪應急周轉金,應急周轉金達到5000萬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省97.5%的農民工能按時足額兌現工資。

**年,我們將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省委“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從維護好人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出發,進一步突出重點、健全機制、創新載體、形成制度,不斷完善為民辦實事的長效機制。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就業再就業工作。

按照落實政策促進就業、城鄉統籌轉移就業、公共服務幫扶就業的工作思路,一是全面推進城鄉統籌就業,重點做好城鎮失業人員特別是就業困難人員、城鎮新增勞動力特別是大中專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特別是被征地農民的就業工作,抓好農村勞動力的技能培訓和轉移就業,全省新增城鎮就業人員60萬;引導和幫助25萬名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6萬名,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二是抓好新一輪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的貫徹落實,加大對就業困難人員的幫扶力度,將優惠政策擴大到城鎮“零就業”家庭和農村低保戶家庭,幫扶其實現就業。三是進一步加強對城鄉勞動者的公共就業服務,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完善就業援助長效機制。

(二)社會保障工作。

把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的重點放在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完善政策制度上,一是進一步加大社會保險擴面力度。新增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0萬,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0萬,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50萬;鞏固被征地農民保障成果,繼續做到“即征即保”。二是積極推進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工作,各地要在確保養老金發放的基礎上確定做實比例,經濟發達地區要先行一步,通過幾年的努力,實現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由空賬轉實賬的目標。三是加快推進城鎮居民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年要全面著手試點工作,力爭用2-3年時間,全面建立城鎮居民醫療保障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的目標。四是認真研究部分企業精簡退職人員生活困難補助、城鎮企業職工遺屬供養補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切實解決其養老保障問題。五是建立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經濟發展和物價增長情況研究制訂**年養老金調整方案。六是研究建立建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有條件的地區要率先開展試點工作。

(三)創建和諧勞動關系。

進一步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確保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一是實施“勞動合同三年行動計劃”,重點在非公有制企業和農民工相對集中的建筑、餐飲、服務等行業大力推行勞動合同制度,力爭**年全省企業職工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0%。開展創建和諧企業與工業園區活動。二是依法做好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和執行工作,確保低收入職工工資水平的持續提高。三是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重點查處勞動合同簽訂、工資支付、社會保險參保等方面的違法行為,完善工資支付保障、務工人員記工考勤卡、網格化管理、欠薪應急周轉金、勞動保障誠信檔案等制度,切實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四是完善勞動爭議仲裁制度,對確有困難的農民工和其他困難職工提請勞動爭議仲裁的,對其緩收、減收、免收仲裁費。

(四)做好農民工勞動保障工作。

抓緊落實省政府《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實施意見》中提出的各項措施,著力解決突出問題。一是繼續解決好農民工工資偏低和拖欠問題。健全工資支付保障長效機制,完善欠薪應急周轉金制度。嚴格執行最低工資制度,合理確定和提高農民工工資水平。二是依法規范農民工勞動管理,全面實施勞動合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