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傳 課后訓練提升(含答案)_第1頁
屈原列傳 課后訓練提升(含答案)_第2頁
屈原列傳 課后訓練提升(含答案)_第3頁
屈原列傳 課后訓練提升(含答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屈原列傳

課后?訓練提升

一、語言運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廣2題。

司馬遷與班固,常常被聯系在一起,合稱“班馬”,就如他們的著作《史記》《漢書》被

合稱為“史漢”一樣。司馬遷及其《史記》,己有諸多褒贊。()?唐宋之際,

隨著古文運動的深入與開展,對簡練、曉暢的《漢書》,被讀書人大為推崇。比如歐陽修、蘇

軾、黃庭堅等都酷愛《漢書》,明朝的幾個皇帝對《漢書》也愛不釋手,可以說,在眾多《漢

書》愛好者中,明朝的粉絲級別是最高的。

1.下列在文段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句是()

A.然而,班固的《漢書》卻遭受各家的攻訐,后代大多數讀書人對他并不認同

B.雖然《漢書》與《史記》齊名,但是《漢書》的認同度比《史記》要低

C.班固的《漢書》,雖然后人有些微詞,但仍得到了大多數讀書人的認可

D.雖然對《漢書》看法不一,甚至有些嗤之以鼻,但大多數讀書人還是表示認同

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是病句,有以下兩種修改方法,你覺得哪一種修改更好?請說明理由。

①唐宋之際,隨著古文運動的開展與深入,讀書人對簡練、曉暢的《漢書》大為推崇。

②唐宋之際,隨著古文運動的開展與深入,簡練、曉暢的《漢書》受到了讀書人的大力推崇。

3.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點,整合成一個單句,解釋“端午節”,不超過35字。

①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

②端午節的時間是在每年的夏歷五月初五這一天。

③端午節的起源說法不一,但大多認為源于紀念投汨羅江自沉的戰國時楚國愛國詩人屈原。

④過端午節人們通常要賽龍舟,有的地方會舉行龍舟競渡活動。

⑤過端午節時南方各省區人們通常要吃粽子,這是用箸竹葉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種食品。

4.根據要求提取下面一段話的主要信息,各寫出三個關鍵詞。

由于司馬遷認識到了,歷史終歸是“人”的歷史,不是“天”的意志史,于是以“紹圣《春

秋》”為使命的司馬遷拋棄了孔子既定的歷史紀年法——編年體,而改用紀傳體。這絕不是

一個技術問題,而是觀念問題。他對那冰冷的歷史巨輪投以輕蔑的一哂,然后滿懷慈悲地去關

心輪子下的那些泣血的生靈:從而,我們看到,一代一代的人物以及他們對歷史必然性的反抗,

對自身命運的體識,構成了《史記》的主色調。文學成了人學,必然性成了戲劇性,邏輯的鏈

條崩潰了,生命的熱血噴涌而出……

(1)歷史紀年法的史學觀:—

(2)人學的史學觀:—

5.在下面文字的橫線處填入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邏輯嚴密,前后連貫。每處不

超過10字。

屈原,名平,字原,但實際上他姓羋,并不姓屈。“屈”實際上是和姓相關的另一個稱呼一

—氏0歷史資料記載,屈原羋姓屈氏,①,楚王為羋姓熊氏。先秦時期,

②,姓是有血緣關系的整個部族的共同稱號,氏是某個支系

的稱號。而“羋”姓衍生出來的“氏”,③,如白氏、景氏、

葉氏、伍氏、項氏、查氏等。“西楚霸王”項羽便與屈原同姓不同氏。

6.(核心素養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材料一何方圓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屈原《離騷》)

材料二(魏晉數學家劉徽在為《九章算術》所做注釋中指出)從圓內接正六邊形開始割圓,

“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則與圓周合體而無所失矣”。(《辭海》“割圓術”條)

兩則材料從不同角度給人以教益和啟示,請就此談談你的認識。

二、延伸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題。

商君者,衛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

叔座。公叔座知其賢,未及進。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曰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

而聽之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公叔既死,鞅聞秦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將修繆公之業,

東復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寵臣景監以求見孝公。公與語,數日不厭。景監曰:“子何以中

吾君?吾君之歡甚也。”鞅曰:“吾以強國之術說君,君大說之耳。”孝公既用衛鞅,鞅欲變法,

恐天下議己。衛鞅曰:“疑行無名,疑事無功。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

其禮。”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溝西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受港之令。令行

于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于是太子犯法。衛鞅目:“法之不行,自上犯

之。”將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辱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市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鄉邑大治。于是

以鞅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強。孝公使衛鞅將而伐魏。衛鞅伏甲士而襲虜魏公子卬,因攻

其軍,盡破之以歸秦。魏惠王兵數破于齊秦,國內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獻于秦以

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衛鞅既破魏還,秦封

之於、商十五邑,號為商君。

(節選自《史記?商君列傳》,有刪減)

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日/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聽之/王即不聽用鞅/

必殺之/無令出境/

B.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日/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聽之/王即不聽用鞅/

必殺之/無令出境/

C.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曰/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聽之/王即不聽/用鞅

必殺之/無令出境/

D.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日/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聽之/王即不聽用鞅

/必殺之/無令出境/

8.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繆公即秦穆公,春秋時秦國國君,在位期間任用賢臣,使國力趨強,稱霸西戎。

B.湯武即商湯與孫武的并稱,他們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計、戰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變法是指對國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變革,商鞅變法為秦國富強奠定了基礎。

0.粽是古代的一種刑罰,在犯人臉上刺上記號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罰之中較輕。

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商鞅投奔秦國,受到孝公賞識。他本是衛國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攬賢才,于是通過景監見到

孝公,說之以強國之術,孝公與他交談,數日不覺厭煩。

B.商鞅旁征博引,說服孝公變法。他初步站穩腳跟后,又借歷史興亡來證明改革的必要,勸說

孝公變法,最終孝公賜予他官職,又下達了變法的命令。

C.商鞅厲行法治,秦國太平富強。他鐵面無私,不徇私情,無論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罰,國人受此

震懾,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狀況改善,民眾家給人足。

D.魏國被迫遷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國戰事失利,無奈割讓河西之地獻給秦國以求和,并遷都

至大梁,惠王感慨說,遺憾的是沒有聽從公叔座的勸告。

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禮。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

答案

1.答案:c

2.參考答案:(1)選擇①。首先修改了語序不當的問題;其次,對于缺少主語的問題,去掉“被”,

讓“讀書人”作主語,與后文所陳述的話題一致。(2)選擇②。首先修改了語序不當的問題;

其次,對于缺少主語的問題,去掉“對”,讓“《漢書》”作主語,與上文的話題《漢書》一致。

3.參考答案:端午節是我國夏歷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賽龍舟等形式紀念屈原的一個民間傳統

節日。

4.參考答案:(1)冰冷、必然性(歷史必然性)、邏輯(2)慈悲、戲劇性、生靈(命運、生命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