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埋地聚乙烯給水管道工程技術
第一小節總則
1、目的:使埋地聚乙烯(PE)給水管道的工程設計、施工及驗收,
做到技術先進、安全衛生、經濟合理、方便施工,確保工程質量。
2、規程適用于水溫不大于40℃、工作壓力不大于l.OMPa的埋地
聚乙烯給水管道的工程設計、施工及驗收。
3、埋地聚乙烯給水管道的工程設計、施工及驗收應符合國家現
行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規定。
第二小節材料
<1>一般規定
1、埋地聚乙烯給水管道工程采用的管材、管件應分別符合現行
國家標準《給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13663和《給水用聚乙烯
PE)管件》GB/T13663.2的規定,衛生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生
活飲用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的安全性評價標準》GB/T17219的要
求。
2、用戶在接受管材、管件及附件時的驗收,應重點檢查下列項
目:
(1)出廠合格證;
(2)檢測報告;
(3)使用的聚乙烯原料級別(PE80或PEIOO)和牌號;
(4)外觀;
(5)長度;
(6)顏色;
(7)不圓度;
(8)外徑及壁厚;
(9)生產日期。
3、埋地聚乙烯給水管道系統應選用最小要求強度(M酪)不小
于8.0MPa的聚乙烯混配料生產的管材和管件。
4、與管材連接的管件和橡膠密封圈等配件,宜由管材生產企業
配套供應。
V2>管材
<2.1>PE80級聚乙烯管材公稱壓力和規格尺寸
公稱壁厚(mm)
標準尺寸比
公稱外徑
SDR21SDR17SDR13.6SDR11
dn(mm)
公稱樂力PN(MPa)
0.600.801.001.25
32—一—3.0
(40)——一3.7
50一一一4.6
63——4.75.8
(75)—4.55.66.8
904.35.46.78.2
1105.36.68.110.0
1607.79.511.814.6
2009.611.914.718.2
(250)11.914.818.422.7
31515.018.723.228.6
40019.123.729.436.3
(450)21.526.733.140.9
50023.929.736.845.4
(560)26.733.241.250.8
63030.037.446.357.2
71033.942.152.2—
80038.147.458.8一
90042.953.3——
100047.759.3——
注:括號內管徑為『常用規格。
<2.2>PE100級聚乙烯管材公稱壓力和規格尺寸
公稱壁厚en(mm)
標準尺-J比
公稱外徑
SDR25SDR21SDR17SDR13.6SDR11
dn(mm)
公稱壓力PN(MPa)
0.600.801.001.251.60
32————3.0
(40)————3.7
50一一—一4.6
63———4.75.8
(75)——4.55.66.8
90—4.35.46.78.2
1104.25.36.68.110.0
1606.27.79.511.814.6
2007.79.611.914.718.2
(250)9.611.914.818.422.7
31512.115.018.723.228.6
40015.319.123.729.436.3
(450)17.221.526.733.140.9
50019.123.929.736.845.4
(560)21.426.733.241.250.8
63024.130.037.446.357.2
71027.233.942.152.2—
80030.638.147.458.8—
90034.442.953.3——
100038.247.759.3——
注:括號內管徑為非常川規格。
V2.3>管材耐靜液壓強度
環向應力(MPa)
序號項II要求
PE80PE100
120C靜壓強度(100h)9.012.4不破裂、不滲漏
280c靜壓強度(165h)4.65.5不破裂、不滲漏
380℃靜壓強度(1000h)4.05.0不破裂、不滲漏
V2.4>80℃時靜液壓強度(165h)再試驗要求
PE80PE100
應力(MPa)最小破壞時間(h)£力(MPa)最小破壞時間(h)
4.52195.1233
4.42835.3232
4.33945.2476
4.25335.1688
4.17275.01000
4.01000————
V2.5>管材物理性能
序號壩II要求
1斷裂伸長率,%>350
2縱向回縮率(110C),%43
3氧化誘導時間(200°C),min>20
80c靜液壓強度(165h),試驗條
耐候性①(管材不破裂、不滲漏
件同表3.2.2
累計接受大于或等
4
于3.5GJ/m2老化斷裂伸長率,%>350
能量后)
氧化誘導時間(200℃),min>10
①僅使用于藍色管材。
V3>管件
1、管件適用范圍應分別符合下列規定:
熱熔連接管件:熱熔對接管件d%>63;
熱熔承插管件d%32-d%110;
熱熔鞍型管件〃加63?〃%315。
電熔連接管件:電熔承插管件d%32?d%315;
電熔鞍型管件d%63?d%315。
機械連接管件:承插式連接管件
1)鎖緊型〃%32?〃%315;
2)非鎖緊型加90?加315;
法蘭連接管件加>63;
鋼塑過渡接頭加>32。
2、熱熔和電熔管件宜采用與管材同一級別的聚乙烯樹脂加工成
型,管件本體任何一點壁厚應大于管材壁厚。
不同級別聚乙烯樹脂管材與管件壁厚關系
管材管件管件最小壁厚與管材最小壁厚的比值
PE80管材PE100管件>0.8
PE100管材PE80管件>1.25
3、管件的機械性能
試驗參數
特性吟求
參數數值
試驗溫度20℃
試驗數3
20c靜液壓強不破裂、不滲試驗周期100h
度漏環向應力①
PE809.OMPa
PE10012.4MPa
試驗參數
特性要求
參數數值
試驗溫度80c
試驗數3
80c靜液壓強不破裂、不滲試驗周期165h②
度漏環向應力①
PE804.6MPa
PE1005.5MPa
試驗溫度80c
試驗數3
80c靜液壓強不破裂、不滲試驗周期lOOOh
度漏環向應力①
PE804.OMPa
PE1005.OMPa
4、熱熔、電熔管件物理力學性能
試驗參數
特性要求
參數數值
所有管件
熔體質量流動速
加工后M尸兄的
率(M尸A)PE80和時10min
變化小于士20%①I'"]
PE100
熱穩定性(氧化誘試驗溫度200℃
大丁或等于20min
導時間)試樣數3
電熔承口管件的脆性破裂長度小
試驗溫度23℃
粘結力于或等于乙2/3
脆性破壞的破壞
電熔鞍形管件的
表面小于或等于試驗溫度23c
粘結力
25%
試驗到破壞為止:
對接管件-插口管
韌性:通過試驗溫度23c
件的拉伸強度
脆性:未通過
試驗參數
特性要求
參數數值
所有管件
試驗溫度(0±2)r
鞍形三通的沖
不破壞9不泄漏重錘質量(2500±20)g
擊強度
下落高度(2000il0)mm
①管件上測量值與所用混配料上測量位的對比
5、承插式機械連接管件的物理力學性能
鎖緊型北鎖緊型
特性試驗參數試驗參數
要求要求
參數數值參數數值
lOOOhlOOOh
試驗時間試驗時間
1.5X管1.5X管
不泄漏試驗壓力不泄漏試驗壓力
材[PN]材[PN]
試樣溫度試樣溫度
內壓密20c20c
封試驗lh
試驗時間
3.3X管
————不泄漏試驗壓力
材[PN]
試樣溫度
20±2℃
lhlh
試驗時間試驗時間
耐彎曲1.5X管1.5X管
不;讓漏試驗壓力不泄漏試驗壓力
試驗材[PN]材[PN]
試樣溫度試樣溫度
20c20℃
試驗時間lh試驗時間lh
試驗壓力AP=O.OlMPa試驗壓力AP=0.OlMPa
外壓試試驗溫度20℃試驗溫度20c
不泄漏不泄漏
驗①試驗時間lh試驗時間lh
試驗壓力AP=O.08MPa試驗壓力AP=0.08MPa
試樣溫?20C試樣溫度20℃
lh
管材不從試驗時間
耐拉拔1.5XT?
管件上拔試驗壓力——————
試驗材[PN]
脫或分離試樣溫度
20℃
①外壓試驗指標為不同壓力下的lh連續試驗值。
6、采用聚乙烯(PE80、PE100)管材焊制二次加工成型的管件,
所選管材的公稱壓力等級,不應小于管道系統所選管材壓力等級的
1.25倍。
7、承插式非鎖緊型連接管件接口有效插入深度
公稱外徑加90110160200250315
最小插入深度(mm)8995106113125132
8、采用松套法蘭片時,應首選耐腐蝕的球墨鑄鐵材質,并符合
現行國家標準《球墨鑄鐵管件》GB13294的規定。
9、采用鋼制松套法蘭片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制管法蘭、
法蘭蓋及墊片》GB9112-9113的規定,松套法蘭表面宜采用噴塑防腐
處理。
10、當管道系統采用球墨鑄鐵管件時,其內外表面宜采取PE噴
塑防腐處理,防腐性能達到PE管材要求。管件公稱壓力或承壓性能
應不小于管材的壓力等級。
11、承插式管件及管道系統用的橡膠件應采用整體成型環形件。
其技術性能應符合下列規定:
(1)物理力學性能
1)邵氏硬度45?55度;
2)伸長率應大于500%;
3)拉斷強度不應小于16MPa;
4)永久變形不應大于20%;
5)老化系數不應小于0.8(70℃、144h)。
(2)橡膠材質宜采用三元乙丙(EPDM)、丁苯橡膠,橡膠件不得
參入生膠。
(3)橡膠件的衛生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食品用橡膠制品
衛生標準》GB4806.1的規定,且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
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的安全性評價標準》GB/T17219的規定。
V4>管材'管件運輸及貯存
1、管材、管件在運輸、裝卸和搬運時,應小心輕放,排放整齊,
避免油污,不得受劇烈撞擊及尖銳物品碰觸,管材吊裝不得采用金屬
繩索,不得拋、摔、滾、拖。
2、管材長距離運輸,宜采用支承架、成捆排列、整齊運輸;
散裝件運輸應采用帶擋板的平臺車輛均勻堆放,平臺或擋板不得
與管材直接接觸,應加支墊物。
3、管材與車輛應牢固固定,運輸時不得松動;帶承口管材應分
插口承口二端交替堆放整齊,捆扎牢固。
4、管材堆放場地應平整,無突出尖棱物塊,不應露天堆放;室
內庫房貯存應通風良好,室溫不宜大于40℃,遠離熱源,且應避免
接觸腐蝕性試劑或溶劑。
5、管材直管堆放高度應小于或等于1.50m,帶承口管材承口和插
口兩端交替排列存放;管件應碼放整齊,堆放高度不宜超過2.00m。
堆放場地或庫房應設滅火器和消火栓。
6、管材出庫應遵守“先進先出”原則,減少管材、管件庫存時
間,不宜大于一年;管材、管件在工地短期露天堆放時,嚴禁在陽光
下暴曬,應有篷布覆蓋。
第三小節管道系統設計
<1>一般規定
1、管道連接形式應根據施工環境、施工技術條件、機具完善狀
況及管徑等因素綜合確定。
2、聚乙烯埋地給水管道不宜穿越建筑物、構筑物基礎,當必須
穿越時,應采取護套管等保護措施。
3、管道宜敷設在冰凍線以下。
4、管道敷設在建筑物、構筑物基礎底面標高以下時,不得在受
壓的擴散角范圍內。擴散角一般取45°。
5、聚乙烯給水管道嚴禁在雨污水檢查井及排水管渠內穿過。
V2>管道布置
1、住宅小區、工業園區及工礦企業,公稱外徑小于等于200mm
的配水干管,可沿建筑物周圍布置,與外墻(柱)凈距不宜小于1.00m。
2、聚乙烯埋地給水管管頂最小覆土深度,在人行道下不宜小于
0.60m,在輕型車行道下不宜小于1.00m。
3、管道與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工程管線之間最小水平凈距宜
符合以下規定:
(1)與建筑物間距:管道公稱外徑小于等于200mm時為1.00m,
公稱外徑大于200mm時為3.00m;
(2)與雨污水管間距:管道公稱外徑小于等于200mm時為
0.5-1.00m,公稱外徑大于200mm時為1.0?1.50m;
(3)與燃氣管間距:中低壓管為0.50m,高壓管L0?1.50m;
(4)與電力電纜間距為0.50m;
(5)與電信電纜間距為0.50m;
(6)與喬木灌木間距為1.50m;
(7)與通信照明電纜間距為0.50m;
(8)與高壓鐵塔基礎間距為3.00m,
(9)與道路側石邊緣間距為0.50m;
(10)與鐵路坡腳間距為6.00m。
當上述間距難以保證時,應采取必要的安全技術措施。
4、管道與熱力管道間的距離,應在保證聚乙烯管道表面溫度不
超過40℃的條件下計算確定。最小不得小于1.5m。
5、管道穿越高等級路面、高速公路、鐵路和主要市政管線設施,
應采用鋼筋混凝土管、鋼管或球墨鑄鐵管等套管,套管內徑不得小于
穿越管外徑加100mm,且應與相關單位協調。
6、管道與其他管線交叉敷設時,其交叉點凈距不應小于0.15m,
且可按國家現行標準《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
的有關條款采取相應技術措施。
7、直線敷設的管道,當采用熱熔、電熔連接時,如有分支、連
接消火栓、構筑物進水管和其他用水點時,各側端應有一段無分支的
直管段,該直管段長度不宜小于l.OOmo
8、管道系統應根據管徑、水壓、環境溫度變化狀況、連接形式、
敷設及回填土條件等情況,在轉彎、三通、變徑及閥門處,采取防推
脫的混凝土支墩或金屬卡箍拉桿等技術措施;焊制的三通、彎管管件
部位應采取混凝土包覆措施;非鎖緊型承插連接管道每根管段應有3
點以上的固定措施。
9、敷設在市政管廊內管道,應根據水溫和環境溫度變化情況,
進行縱向變形量計算,采取間斷的卡箍式固定支墩或支架。
10、管道敷設后宜沿管道走向埋設金屬示蹤線,距管頂不小于
0.30m處宜埋設警示帶,警示帶上應標出醒目的提示字樣。
11、管道接口的連接方式應根據管道的受力狀態、管道沿線工程
地質條件等因素合理確定。
12、聚乙烯管道宜采用弧形人工砂基,其管底以下墊層部分的厚
度不宜小于100mm。
13、聚乙烯管道的回填土應壓實,其壓實系數應在有關設計文件
中明確規定,對弧形人工砂基管底墊層應控制在0.85?0.90。
第四小節管道連接
<1>一般規定
1、聚乙烯給水管道連接前應對管材、管件及管道附件按設計要
求進行核對,并應在施工現場進行外觀質量檢查,符合規程要求方準
使用。
2、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的連接應采用熱熔連接(熱熔對接、
熱熔承插連接、熱熔鞍形連接)或電熔連接(電熔承插連接、電熔鞍
形連接)及機械連接(鎖緊型和非鎖緊型承插式連接、法蘭連接、鋼
塑過渡連接)。公稱外徑大于或等于63mm的管道不得采用手工熱熔
承插連接,聚乙烯管材、管件不得采用螺紋連接和粘接。
3、不同SDR系列的聚乙烯管材不得采用熱熔對接連接;聚乙烯
給水管道與金屬管道或金屬管道附件的連接,應采用法蘭或鋼塑過渡
接頭連接。公稱外徑小于或等于63mm的管道可采用熱熔承插連接和
鎖緊型承插式連接。公稱外徑小于或等于63mm的聚乙烯管道與聚氯
乙烯管道的連接、聚乙烯管道與直徑小于等于50mm的鍍鋅管道(或
內襯塑鍍鋅管)的連接,宜采用鎖緊型承插式連接。
4、管道各種連接應采用相應的專用連接工具。連接時嚴禁明火
加熱。
5、管道連接宜采用同種牌號級別,壓力等級相同的管材、管件
以及管道附件。不同牌號的管材以及管道附件之間的連接,應經過試
驗,判定連接質量能得到保證后,方可連接。
6、聚乙烯管材、管件與金屬管、管道附件的連接,當采用鋼制
噴塑或球墨鑄鐵過渡管件時,其過渡管件的壓力等級不得低于管材公
稱壓力。
7、在寒冷氣候(-5C以下)或大風環境條件下進行熱熔或電熔連
接操作時,應采取保護措施,或調整連接機具的工藝參數。
8、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存放處與施工現場溫差較大時,連
接前應將聚乙烯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在施工現場放置一段時間,
使其溫度接近施工現場溫度O
9、管道連接時,管材切割應采用專用割刀或切管工具,切割斷
面應平整、光滑、無毛刺,且應垂直于管軸線。
10、管道連接后,應及時檢查接頭外觀質量。不合格者必須返工。
V2>熱熔連接
1、熱熔連接工具的溫度控制應精確,加熱面溫度分布應均勻,
加熱面結構應符合焊接工藝要求。熱熔連接前、后應使用潔凈棉布擦
凈加熱面上的污物。
2、熱熔連接加熱時間、加熱溫度和施加的壓力以及保壓、冷卻
時間,應符合熱熔連接工具生產企業和聚乙烯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
件生產企業的規定。在保壓、冷卻期間不得移動連接件或在連接件上
施加任何外力。
3、熱熔對接連接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兩待連接件的連接端應伸出焊機夾具一定自由長度,并校
直兩對應的待連接件,使其在同一軸線上。錯邊不宜大于壁厚的10%o
(2)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連接面上的污物應使用潔凈棉布
擦凈,并銃削連接面,使其與軸線垂直。
(3)待連接件的斷面應使用熱熔對接連接工具加熱。
(4)加熱完畢,待連接件應迅速脫離加熱工具,檢查待連接件
的加熱面熔化的均勻性和是否有損傷。然后,用均勻外力使連接面完
全接觸,并翻邊形成均勻一致的凸緣,凸緣的高度和寬度應符合有關
規定。
4、熱熔承插連接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管材端口外部宜進行倒角,角度不宜小于300,且管材表面
坡口長度不大于4mmo
(2)測量管件承口長度,并在管材插入端標出插入長度和刮除
插入段表皮。
(3)管材、管件連接面上的污物應用潔凈棉布擦凈。
(4)公稱外徑大于或等于63mm的管道熱熔承插連接,應采用
機械裝置的熱熔承插連接,并校直兩對應的待連接件,使其在同一軸
線上。公稱外徑小于63mm的管道熱熔連接,在整圓工具配合下,可
采用手動熱熔承插連接。
(5)管材插口外表面和管件承口內表面應使用熱熔承插式加熱
工具加熱。
(6)加熱完畢,待連接件應迅速脫離承插連接加熱工具,檢查
待連接件的加熱面熔化的均勻性和是否有損傷。然后,用均勻外力將
管材插入端插入管件承口內,至管材插入長度標記位置,使其承口端
部形成均勻凸緣。
5、熱熔鞍形連接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熱熔鞍形連接應采用機械裝置固定干管連接部位的管段,
使其保持直線度和圓度;
(2)干管連接部位和鞍形管件連接部位上的污物應使用潔凈棉
布擦凈,并用刮刀刮除干管連接部位表皮;
(3)干管連接部位和鞍形管件連接部位應使用鞍形加熱工具加
執,、、、.,
(4)加熱完畢,加熱工具應迅速脫離待連接件,檢查待連接件
的加熱面熔化的均勻性和是否有損傷后,再用均勻外力將鞍形管件壓
到干管連接部位,使連接面周圍形成均勻凸緣。
V3>電熔連接
1、電熔連接機具輸出電流、電壓應穩定,符合電熔連接工藝要
求。
2、電熔連接機具與電熔管件應正確連通,連接時,通電加熱的
電壓和加熱時間應符合電熔連接機具和電熔管件生產企業的規定。
3、電熔連接冷卻期間,不得移動連接件或在連接件上施加任何
外力。
4、電熔承插連接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測量管件承口長度,并在管材插入端標出插入長度標記,
用專用工具刮除插入段表皮;
(2)用潔凈棉布擦凈管材、管件連接面上的污物;
(3)將管材插入管件承口內,直至長度標記位置;
(4)通電前,應校直兩對應的待連接件,使其在同一軸線上,
用整圓工具保持管材插入端的圓度。
5、電熔鞍形連接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電熔鞍形連接應采用機械裝置固定干管連接部位的管段,
使其保持直線度和圓度;
(2)干管連接部位上的污物應使用潔凈棉布擦凈,并用專用工
具刮除干管連接部位表皮;
(3)通電前,應將電熔鞍形連接管件用機械裝置固定在干管連
接部位。
V4>承插式連接
1、公稱外徑大于或等于90mm的管道非鎖緊型承插式連接,應
符合下列規定:
(1)將管材插口端進行倒角,角度不宜大于150,倒角后管端壁
厚應為管材壁厚的1/2?2/3°
(2)清理管材插口外側和承口內側表面,并檢查膠圈位置及質
量。當現場安裝膠圈時,膠圈必須由管材生產企業提供,放入時在承
口凹槽內應先清理干凈,且將其呈凹狀放入槽內,坐落應正確妥帖,
不得裝反扭曲。
(3)準確測量承口深度和膠圈后部到承口根部的有效插入長度,
在插口部位做出標記。當生產企業在承口部位根據施工環境溫度標有
插入深度的提示標記時,在承口外部量到該位置在插口上做出標記。
承口有效長度的根部預留量
施工環境溫度(C)<1010-2020-30>30
預留量(mm)25?3020?2515~2010-15
(4)將插口端對準承口,并使兩條管道軸線保持在一條平直線
上,將其一次插入,直至標志線均勻外露在承口端部。如需轉角,必
須在插入到位后再行借轉,借轉角度不宜大于1.5°。
(5)小口徑管道插入時宜用人力在管端墊木塊用撬棍(或大錘)
將管子推(或錘)入到位的方法。大口徑管道可用手動葫蘆等專用牽
引工具拉入。嚴禁用挖土機等施工機械推頂管插入。
(6)如插入時阻力過大,應將管子拔出,檢查膠圈是否扭曲,
不得強行插入。插入后用塞尺順接口間隙沿管圓周檢查膠圈位置是否
正確。
(7)插入時,可涂刷潤滑劑,潤滑劑必須對管材、管件、橡膠
密封圈無損害作用,且無毒、無味、無嗅,不會滋生細菌。
(8)涂刷潤滑劑時,宜先將潤滑劑用清水稀釋,然后用毛刷將
潤滑劑均勻地涂在膠圈和插口外表面上,不得將潤滑劑涂在承口內。
2、公稱外徑大于或等于90mm鎖緊型承插式連接。
3、公稱外徑小于或等于63mm鎖緊型承插式連接,應符合下列
規定:
(1)檢查管材、管件、鎖緊螺母、壓圈、密封圈質量,將管材
及管件插口部位清理干凈。
(2)聚乙烯管之間的連接應依次將鎖緊螺母、壓圈、密封圈套
在管材插口端部,(聚乙烯管的插口端還需插入不銹鋼內套管)。密封
圈距插口端部的距離應按不同管徑而定,公稱外徑為63m時的距離
為20mm,公稱外徑為32mm時的距離為10mm,然后將管材插入連
接件口內,將鎖緊螺母鎖緊,不留余扣。聚乙烯管與聚氯乙烯管連接
時應將聚氯乙烯管材直接插至連接件的盡頭,然后將密封圈、壓圈壓
入連接件口內,再將鎖緊螺母鎖緊。鎖緊時宜用專用扳手,螺母要對
扣,用力要適中,不得用蠻力。
(3)聚乙烯管與內襯(涂)塑鍍鋅管(以下統稱鍍鋅管)的連
接,當公稱外徑63mm、32mm的聚乙烯管分別與管徑50mm、25mm
的鍍鋅管連接時,鍍鋅管插端應更換相配套的壓圈和密封圈,但密封
圈的端口只需與鍍鋅管端口對齊即可,鍍鋅管不得插至連接盡頭;當
公稱外徑63mm、32mm的聚乙烯管分別與管徑40mm>20mm>15mm
的鍍鋅管連接時一,過渡管件的鍍鋅管插口端還應同時更換相配套的鎖
緊螺母。鎖緊要求同上款規定。
V5>法蘭連接
1、聚乙烯管端法蘭盤(背壓松套法蘭)連接,應先將法蘭盤(背
壓松套法蘭)套入待連接的聚乙烯法蘭連接件(跟形管端)的端部,
再將法蘭連接件(跟形管端)平口端與管道按本規程規定的熱熔或電
熔連接的要求進行連接。
2、兩法蘭盤上螺孔應對中,法蘭面相互平行,螺孔與螺栓直徑
應配套,螺栓長短應一致,螺帽應在同一側;緊固法蘭盤上螺栓時應
按對稱順序分次均勻緊固,螺栓擰緊后宜伸出螺帽1?3絲扣。
3、法蘭盤應采用鋼質法蘭盤且應經過防腐處理。
V6>鋼塑過渡接頭連接
1、鋼塑過渡接頭的聚乙烯管端與聚乙烯管道連接應符合規程相
應的熱熔連接或電熔連接的規定。
2、鋼塑過渡接頭鋼管端與金屬管道連接應符合相應的鋼管焊接、
法蘭連接或機械連接的規定。
3、鋼塑過渡接頭鋼管端與鋼管焊按時,應采取降溫措施,嚴格
防止焊接端溫度對鋼塑過渡接頭的聚乙烯端產生影響。
4、公稱外徑大于或等于110mm的聚乙烯管與管徑大于或等于
100mm的金屬管連接時,可采用人字形柔性接口配件,配件兩端的
密封膠圈應分別與聚乙烯管和金屬管相配套。
5、聚乙烯管和金屬管、閥門相連接時,規格尺寸應相互配套。
V7>支管'進戶管與已建管道的連接
1、管道內無水施工時,支管、進戶管的連接宜在已施工管段水
壓試驗及沖洗消毒合格后進行。采用止水栓、分水鞍等連接支管、進
戶管時,可在管道上開孔后安裝,亦可先安裝后再開孔。采用三通、
四通等管件時,必須先將已建管段切割掉相應長度,管件與管道連接
宜采用套筒式、活箍等柔性連接。
2、管道不停水接支管、進戶管時應采用工廠制作的專用設備。
管道在有壓狀態下宜采用可打孔和連接支管的立式止水栓或電熔鞍
形分水鞍。
3、管材的轉彎處和管件上不得開孔安裝止水栓;在已建管道上
開孔時,孔徑不得大于管外徑的1/2;在同一根管子上開孔超過一個
時,相鄰兩孔間的最小間距不得小于已建管道直徑的7倍,并不得小
于止水栓安裝要求的長度加0.3m;止水栓離管道接頭處的凈距不宜
小于0.3m。
4、在安裝支管、進戶管處需開溝槽時,工作坑寬度可按管道敷
設、砌筑井室、回填土夯實等施工操作要求確定。槽底挖深不宜小于
已建管道管底以下0.2m。
5、開孔部位的管道表面應進行清理,管材表面泥土等附著物均
應擦拭干凈;止水栓、分水鞍應安裝正確、牢固,支管接口角度正確;
可用止水栓上配套的鉆具或符合鉆孔要求的其他鉆具鉆孔,鉆頭直徑
應比支管孔徑小2mm。
6、鉆孔完成鉆頭退到原位后,應關閉止水栓出水口閥門,卸下
鉆具進行支、戶管安裝。
7、支、戶管安裝完畢后,應按設計要求澆筑混凝土止推墩、井
室基礎、砌筑井室及安裝井蓋等附屬構筑物,或安裝閥門延長桿等設
施。
8、進戶管穿越建筑物地下墻體或基礎時,應在墻或基礎內預留
或開鑿不小于管外徑加150mm的孔洞。待管道敷設完畢后,將管外
部空隙用黏性土封堵填實。進戶管穿越建筑物地下室外墻時,必須按
設計要求施工。
9、井室內的閥門、閥底座部應有墊墩,閥座兩側應采取卡固措
施,防止閥門啟閉時的扭力影響管道的接口。
10、地面上的水表節點,應采取相應的卡固措施,防止彈性膠圈
松動,接口滲漏。
第五小節管道敷設
<1>一般規定
1、管道埋地敷設前,應具備下列條件:
(1)工程設計施工圖及其他技術文件齊全,并經會審;
(2)具備批準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并進行了技術交底;
(3)施工人員了解聚乙烯給水管道一般物理力學性能,掌握施
工程序和連接技術,并經考核合格后上崗;
(4)施工材料相關的資料已核實,產品已驗證,符合設計及施
工要求;
(5)施工機具、現場用水、用電、材料儲放等設施能滿足施工
要求。
2、應按設計施工圖要求進行放線定位、槽底標高測量。
3、管道敷設在地下水位較高、軟土、不穩定土層內,需要進行
施工排水和設置槽邊支撐,施工技術及措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給
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驗收規范》GB50268的有關規定。
4、利用管材的柔性進行彎曲敷設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采用熱熔對接或電熔連接的管道,彎曲半徑應滿足要求。
管道允許彎曲半徑(mm)
管道公稱外徑加允許彎曲半徑兄
加〈5030dn
50<dn<16050dn
160Vd"425075dn
250<<ZM<350IQOdn
(2)采用非鎖緊型承插式連接的管道,彎曲半徑不應小于125dn,
并按規定采取固定措施。利用承插口改變方向時,其借轉角度不宜大
于1.5°。
5、聚乙烯電熔、熱熔連接管道在溝槽內可利用槽底寬度蜿蜒敷
設。
6、管道架空或明設時應采取防紫外線保護措施。
7、管道從河底穿越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管道至規劃河底的覆土厚度,應根據水流沖刷條件、航運
狀況、疏浚的安全余量,并與航運管理部門協商確定。
(2)必須在埋設聚乙烯給水管道位置的河流上、下游兩岸分別
按規定設立標志。
8、雨期施工或地下水位較高地區管道敷設時,應防止管道上浮,
采取相應的抗浮技術措施。
V2>溝槽開挖與基礎
1、一般穩固的土壤管道溝槽斷面形式有直壁、放坡以及直壁與
放坡相結合等形式,管溝斷面形式確定應根據現場施工環境、施工設
備、土質條件、溝槽深度、氣象條件和施工季節等因素綜合確定。溝
槽放坡按國家現行標準《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8的規定執行。
2、槽底最小寬度應根據土質條件、構槽斷面形式及深度確定,
可采用下表的規定。
溝槽槽底最小寬度①(mm)
公稱外徑dn槽底寬度B
〃%&400》(/九十300
400<dn<630,^久+450
①當管材.、管件在槽底連接或管道與附件連接的位置,應適當加寬。
3、管道溝槽應按設計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開挖,人工開挖且無地
下水時,溝底預留值宜為0.05?0.10m;機械開挖或有地下水時,溝
底預留值不應小于0.15m。預留部分在管道敷設前應人工清底至設計
標I曷O
4、管道基礎或墊層應符合下列規定:
(1)管道必須敷設在原狀土地基上,局部超挖部分應回填夯實。
當溝底無地下水時,超挖在0.15m以內時,可用原土回填夯實,其密
實度不應低于原地基天然土的密實度;超挖在0.15m以上時,可用石
灰土或砂填層處理,其密實度不應低于95%。當溝底有地下水或溝底
土層含水量較大時,可用天然砂回填。
(2)溝底遇有廢舊構筑物、硬石、木頭、垃圾等雜物時,必須
在清除后鋪一層厚度不小于0.15m的砂土或素土,且平整夯實。
(3)管道附件或閥門,管道支墩位置應墊碎石,夯實后按設計
要求設混凝土找平層或墊層。
(4)對軟弱管基及特殊性腐蝕土壤,應按設計要求進行處理。
(5)對巖石基礎,應鋪墊厚度不小于0.15m的砂層。
V3>管道敷設與回填
1、管道應根據施工組織設計分段施工,管材應沿管線敷設方向
排列在溝槽邊;采用非鎖緊型承插式連接的管道,承口應向同一方向
排列。對連接安裝間隔時間較長及每次工程收工,管口部位應進行封
閉保護。
2、電熔、熱熔連接管道應分段在槽邊進行連接后,以彈性敷管
法移入溝槽;非鎖緊型承插式連接管道宜在溝槽內連接。
3、管道移入溝槽時,不得損傷管材,表面不得有明顯劃痕,應
采用非金屬繩索下管。
4、管道穿越重要道路、鐵路等需設置金屬或混凝土套管時,應
符合下列規定:
(1)套管應伸出路邊或路基1.00?1.50m;
(2)套管內應清潔無毛刺,管道穿過套管時不得使管道表面產
生明顯拉痕,必要時管道表面應加護套保護;
(3)穿越的管道應采用電熔、熱熔連接,經試壓且通過驗收合
格后方可與套管外管道連接;
(4)寒冷地區穿越管應采取保溫措施;
(5)管道在涵洞內通過時,涵洞宜留有通行寬度。
5、管道分段敷設結束,進行系統閉合連接時,宜選擇運行水溫
與施工環境溫度差最小的時段進行。
6、管道溝槽回填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管道鋪設后應及時進行回填,回填時應留出管道連接部位,
連接部位應待管道水壓試驗合格后再行回填,回填前應按規定,對管
道系統進行加固。
(2)回填時應先填實管底,再同時回填管道兩側,然后回填至
管頂0.5m處。溝內有積水時,必須全部排盡后,再行回填。
(3)管道兩側及管頂以上0.5m內的回填土,不得含有碎石、磚
塊,垃圾等雜物,不得用凍土回填。距離管頂0.5m以上的回填土內
允許有少量直徑不大于0.1m的石塊和凍土,其數量不得超過填土總
體積的15%。
(4)回填土應分層夯實,每層厚度應為0.2?0.3m,管道兩側及
管頂0.5m以上內的回填土必須人工夯實;當回填土超出管頂0.5m
時,可使用小型機械夯實,每層松土厚度應為0.25?0.4m。
7、當管道覆土較深,且管道回填土質及壓實系數設計無規定時,
其回填土土質及壓實系數應符合要求,管底應有0.1m以上、壓實系
數85%-90%的墊層;管道兩側每0.2m分層回填夯實,壓實系數為95%;
管頂0.3m以內壓實系數不小于90%o
8、當管道覆土較淺時,其回填土土質及壓實系數應根據地面要
求確定;當修筑道路時,應滿足路基的要求。
9、回填時各類機具種類,每層回填土虛鋪厚度應符合規定。
地面
回填材料回填密實度回填厚度
管道回填土土質及壓實系數要求(mm)
B--管道兩側回填土區域
填埋式管道兩側回填土要求(mm)
每層回填土虛鋪厚度(m)
機具種類虛鋪厚度機具種類虛鋪厚度
木夯、鐵夯<0.2壓路機(輕型)0.2~0.3
蛙式夯、火力夯0.2-0.25振動壓力機<0.4
10、管道經試壓且通過隱蔽工程驗收,人工回填到管頂以上0.5m
后,方可采用機械回填,但不得在管道上方行駛。機械回填時應在管
道內充滿水的情況下進行。
11、各類管道閥門井等周圍回填應符合以下規定:
(1)應采用砂礫、石灰土等材料,寬度不應小于0.4m;
(2)回填后沿管道中心線對稱分層夯實,其密實度應不低于管
溝內分層要求。管道井在路面位置,管頂0.5m以上應按路面要求回
填。
第六小節水壓試驗、沖洗與消毒
<1>一般規定
1、給水管道系統應進行水壓試驗。
2、管道試壓前應進行充水浸泡,時間不應少于12h?管道充水后
應對未回填的外露連接點(包括管道與管道附件連接部位)進行檢查,
發現滲漏應進行排除。
3、水壓試驗靜水壓力不應小于管道工作壓力的1.5倍,且試驗壓
力不應低于0.80MPa,不得將氣壓試驗代替水壓試驗。
4、管道水壓試驗長度不宜大于1000m。對中間設有附件的管段,
水壓試驗分段長度不宜大于500m,系統中有不同材質的管道應分別
進行試壓。
5、管道水壓試驗前應編制試壓工程設計,其內容應包括下列項
目:
(1)管端后背堵板及支撐設計;
(2)進水管路、排氣管管路及排氣孔設計;
(3)加壓設備及壓力表選用;
(4)排水疏導管路設計及布置。
6、對試壓管段端頭支撐擋板應進行牢固勝和可靠性的檢查,試
壓時,其支撐設施嚴禁松動崩脫。不得將閥門作為封板。
7、加壓宜采用帶計量裝置的機械設備,當采用彈簧壓力表時,
其精度不應低于15級,量程范圍宜為試驗壓力1.3?1.5倍,表盤直
徑不應小于150mm。
8、試壓管段不得包括水錘消除器,室外消火栓等管道附件。
9、系統包含的各類閥門,應處于全開狀態。
V2>水壓試驗
1、管道水壓試驗應分預試驗階段與主試驗階段兩個階段進行。
2、預試驗階段,應按如下步驟,并符合下列規定:
(1)將試壓管道內的水壓降至大氣壓,并持續60min。期間應確
保空氣不進入管道。
(2)緩慢地將管道內水壓升至試驗壓力并穩壓30min,期間如有
壓力下降可注水補壓,但不得高于試驗壓力。檢查管道接口、配件等
處有無滲漏現象。當有滲漏現象時應中止試壓,并查明原因采取相應
措施后重新組織試壓。
(3)停止注水補壓并穩定60min。當60min后壓力下降不超過試
驗壓力的70%時,則預試驗階段的工作結束。當60min后壓力下降低
于試驗壓力的70%時,應停止試壓,并應查明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后再
組織試壓。
3、主試驗階段,應按如下步驟,并符合下列規定:
(1)在預試驗階段結束后,迅速將管道泄水降壓,降壓量為試
驗壓力的10%-15%o期間應準確計量降壓所泄出的水量,設為
△0(L)按下式計算允許泄出的最大水量APmx(L)o
1ax=1.2PAP{1/%+即/(%%)}
式中V——試壓管段總容積(L);
△P——降壓量(MPa);
Ew——水的體積模量
%——管材彈性模量(MPa),與水溫及試壓時間有關;
di---管材內徑(m);
多——管材公稱壁厚(m)。
當大于△乙皿,應停止試壓。泄壓后應排除管內過量空氣,再
從預試驗階段的“步驟2”開始重新試驗。
溫度與體積模量關系
溫度(℃)本積模量(MPa)溫度CC)體積模量(MPa)
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語文識字教學課件
- 國家電網等電位作業及企業文化相關知識試卷
- 2024-2025學年山東省聊城市高一下學期期中考地理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廣東省東莞市七校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歷史試題及答案
- 消費者對通風設備品牌認知度調查考核試卷
- 藥物分析中的數據整合與分析方法考核試卷
- 農業機械化農業無人機噴灑技術考核試卷
- 發動機考試題及答案
- 竹子松樹測試題及答案
- 醫療設備維護保養記錄管理考核試卷
- 2023版押品考試題庫必考點含答案
- 【本田轎車燈光系統常見故障分析及排除8200字(論文)】
- 昆明天大礦業有限公司尋甸縣金源磷礦老廠箐-小凹子礦段(擬設)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
- 尿動力學檢查操作指南2023版
- 夢幻西游古龍服務端安裝教程
- 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預制菜生產衛生規范
- 亮化工程竣工驗收報告
- 《出生醫學證明》單親母親情況聲明
- PCS-915母差保護裝置介紹
- 第一套路面工程考試試題及答案
- GB∕T 22590-2021 軋鋼加熱爐用耐火澆注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