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高唐縣2023-2024學年高二上冊12月份質量檢測歷史檢測試卷(附答案)_第1頁
山東省高唐縣2023-2024學年高二上冊12月份質量檢測歷史檢測試卷(附答案)_第2頁
山東省高唐縣2023-2024學年高二上冊12月份質量檢測歷史檢測試卷(附答案)_第3頁
山東省高唐縣2023-2024學年高二上冊12月份質量檢測歷史檢測試卷(附答案)_第4頁
山東省高唐縣2023-2024學年高二上冊12月份質量檢測歷史檢測試卷(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高唐縣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份質量檢測歷史模擬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一、單選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共15題,每題3分,共45分)1.農業在西亞地區的最早起源大概不晚于8000年,在公元前6000年成為該地區人民的主要生存方式。公元前5000前后,東亞和中美洲地區的農業也得以傳播開來。下列有關世界農業起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A.農業文明由西亞地區傳播到世界各地 B.農業起源是三個地區不斷交流的結果C.從世界范圍看農業主要有三大起源地 D.人類從食物生產者轉變為食物采集者2.意大利威尼斯很有權勢的孔塔里尼家族在布倫塔河畔皮亞佐拉領地的地產于1617年首次接受佃農們用(熟)玉米(粒)交實物地租。1618年,威尼斯共和國政府終于同意接受農業地區的農民用(熟)玉米(粒)上交所征的賦稅。由此可推知(

)A.玉米在意大利得到了廣泛種植 B.意大利莊園經濟加速解體C.價格革命影響了農業生產結構 D.意大利商品經濟高度發展3.有學者認為:1500年以來,安第斯地區、墨西哥和日本的白銀生產影響了東南亞群島的經濟和政治發展的各種趨勢;拉丁美洲的糧食作物,如木薯、玉米等,對中非、中國和巴爾干等各個地區的人口發展趨勢產生支配作用。該學者意在強調(

)A.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B.國際交流推動歷史進程C.區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 D.白銀流動催生價格革命4.1850年,美國引進的谷倉技術無需大量人力,收割機使幾個人就能收獲大量莊稼。1862年,林肯頒布了《宅地法》,人們通過極便宜的價格得到大片土地。隨后40年里有5億公頃土地加入農場行業。這說明美國農場業發展迅速主要得益于(

)A.《宅地法》維護農場主的利益 B.工業革命助力糧食規模生產C.高度集約的現代農業日益壯大 D.南北戰爭解放了黑人生產力5.我國全國化肥用量從2015年的6022萬噸下降到2020年的5250萬噸,降幅達到12.8%;施肥強度從年約55千克/畝下降到約47千克/畝。2021年,農業農村部門推進化肥減量增效,修訂并發布行業標準,規范有機肥料生產使用。這表明我國(

)A.化肥制造業日益萎縮 B.兼顧科技推動與食品安全C.農業科技領先于世界 D.國內糧食安全成當務之急6.有學者指出:中國古代農業擁有土壤整治、田間管理、多熟種植、維持地力、良種選育、能量循環等眾多配套措施的農藝體系。這一“農藝體系”的主要特點是(

)A.千耦其耘 B.精耕細作 C.男耕女織 D.集約經營7.隋朝將作大匠宇文凱曾嚴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鄉后亦受到嚴密監視且不許“收授學徒”和“制作產品”。上述現象主要反映了(

)A.官營手工業者的創造力受到束縛B.隋朝的官營手工業發達產品精美C.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藝的傳承和推廣D.官營手工業者的匠籍制度被廢除8.雖然19世紀后期的英國有不少發明,但蒸汽時代的技術在工業生產領域依然居于主流。到19世紀末,英國進入了壟斷資本主義發展階段。這一時期英國資本主義得到發展的主要背景是(

)A.資本輸出成為列強經濟侵略的利器 B.自由主義經濟思想成為社會的主流C.科學與技術相結合的程度不斷加深 D.信仰改革宣揚了勤儉節約的倫理觀9.以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尤其是伴隨數字制造、智能制造等新型產業的出現,勞動者從生產流程的束縛中獲得了解放,勞動者只是給生產工具下定義和下達新的任務的時候,或者生產工具無法解決問題需要求助的時候才會干預生產流程。之前盛行的大規模“流水線生產”被分散化,社會生產過程實現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這表明新一輪的科技革命(

)A.使工廠制生產退出歷史舞臺 B.可以實現勞動者的全面解放C.助推勞動者勞作方式的轉變 D.推動社會結構出現新的變化10.古代社會,沒有貨幣人們也能夠相處,物物交換是重要的形式。古埃及作為一個中央集權控制的經濟體,擁有大量財富,但貨幣出現200年以后,古埃及才隨著商品量增加,正式使用貨幣進行大量交易。這說明()A.統治者不支持貨幣使用 B.當時貨幣鑄造技術落后C.貿易規模制約貨幣使用 D.物物交換的形式更便利11.宋代在州、府及軍的治所基本都設置了都商稅務或者都稅務。除了州、府的附郭縣以外,縣治一般都設有稅務或稅場。在縣以下的“小都市”、小聚落中,很多也設有稅務或稅場。這些務、場設有監官。這些舉措(

)A.說明商稅成為第一稅源 B.表明商人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C.反映出坊市制度被打破 D.意圖規范商業活動和保證稅收12.據研究,開平煤礦面值100兩的股票在1881年底投產時已漲至150兩左右,上海電報局100兩面額的股票在1882年突破了200兩大關,上海機器織布局的股票價格也溢出原價的15%左右。這表明當時(

)A.經營形式創新推動民族工業發展 B.民族資本主義迎來發展春天C.洋務運動推行的阻力已完全消除 D.列強對華資本輸出日益擴大13.觀察下面結構圖,中間“圓圈”空白處填寫最為合適的是(

)A.晚清政府洋務新政的推行 B.中國開始融入世界市場中C.傳統的自然經濟逐漸解體 D.新的商業經營方式的出現14.2015年中國倡議成立的某組織,是旨在支持基礎設施發展的多邊金融機構。它的成立有助于從亞洲域內及域外動員更多得亟需資金,緩解亞洲經濟體面臨的融資瓶頸,推進亞洲實現持續穩定增長。該組織的成立(

)①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的階段②體現中國在國際金融中影響力的提升③是對既有國際金融體系的有益補充④表明中國開始推進人民幣走向國際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5.《中國古代建筑十論》中寫道:“房屋面闊九間為皇帝專用,七間為王以上用,五間限貴族、顯宦用,小官及庶人只能建三間之屋……在油漆彩畫上,只有皇宮、寺觀、貴邸方可用朱,一般官可用土紅,庶民只用黑色。”由此可知,中國古代建筑(

)A.受到佛教文化藝術的深刻影響 B.兼具行政、信仰和商業的功能C.布局和裝飾嚴格遵循禮儀制度 D.體現建筑與自然環境協調一致第II卷共4個大題。總分55分。其中16題13分;17題14分;18題16分,19題12分。二、材料分析題16.(13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據(日)21世紀研究會編《食物的世界地圖》材料二

(歐洲人)不但自己大發其財,同時一手塑造了整個新世界的風貌與歷史……看不見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倫布航行引發的生物大交換,是由肉眼可見的生命形式組成,從南瓜到野水牛均是。這個大交換的結果——從人類觀點視之——也是正負參半……時至今日,兩半球之間的動植物交換并未停止,依然在進行。——【美】艾爾弗雷德·克羅斯比《哥倫布大交換》(1)據材料一,寫出馬鈴薯的洲際傳播路徑(2分);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馬鈴薯成功跨洋傳播的必備條件(3分)。(2)據材料二,概括“哥倫布大交換”的特點(4分);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哥倫布大交換”的影響(4分)。17.(14分)【工業革命中的女性】工業革命,對世界歷史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女性的角色與地位也隨之變化。材料一

倫敦布萊恩特和梅公司的火柴廠女工每天工作14小時,每周的工資卻不到5先令。公司實行從3便士到1先令不等的罰款,女工并不能每次都拿到全額工資。違規行為包括聊天、掉火柴或未經允許上廁所。……火柴所用的黃磷原料,導致皮膚發黃、脫發和顎骨炎(骨癌的一種)。——1888年安妮·貝桑特《倫敦的白奴制》材料二

《PallMall公報》的編輯威廉斯·特德、工黨選舉團的亨利·海德和救世軍的凱瑟琳·布斯都加入了記者安妮·貝桑特爭取改善工廠女工工作條件的運動。英國最著名的《泰晤士報》等其他資本控制的媒體報紙,指責貝桑特是社會主義煽動者,評論說:“女工們在不負責任的顧問慫恿下去罷工。這些現代工業化世界的害蟲,正竭盡全力使這場爭論達到頂點。”——摘編自夏金嬌《論工業革命背景下英國婦女地位的改變》材料三

在兩周內,由于工會的支持和一場籌集了400英鎊巨款的公共運動,婦女們贏得了重大的讓步。她們組織了工會——英國最大的婦女和女孩組成的工會。這是英國“新工會主義”爆炸式的巨大進步,當時技能不熟練的女工第一次組織成了工會。——安娜·慕尼沃茲和艾倫·伍茲《馬克思主義與女性解放》(1)根據材料一、材料二與所學,概括當時社會對女工罷工的兩種不同態度(2分),并分析態度不同的原因(4分)。(2)綜合上述材料與所學,說說工業革命如何改變女性的社會地位(8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地位迅速上升。泉州成為內連晉江,外接東南亞的重要港口,泉州在北宋朝廷設市舶司以來,“番貨遠物、異寶珍玩之所淵藪……號為天下最。”“番商”出身的蒲壽庚長期掌管市舶司,其家族壟斷泉州香料海外貿易近30年,“以善賈往來海上,致產巨萬,家僮數千。”至元代時,泉州已成為“東方第一大港”,泉州街頭出現“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盛況。——鐘羨芳、徐文彬《中國“海上絲綢之路”遺址點的時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機制》材料二明朝中葉,東亞海洋形勢發生了巨變。以澳門為基地的葡萄牙船隊幾乎壟斷了中國生絲與絲織品在日本的貿易。西班牙殖民者在1565年占據菲律賓后,開辟了自菲律賓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爾科的“大帆船貿易航線”,把墨西哥銀元載運到馬尼拉,換取中國商船載運到馬尼拉的生絲和絲織品。海上絲綢之路至此已發生了新的變遷,在向西經東南亞到印度洋、非洲的基礎上,增加了向東經馬尼拉,越過太平洋到達美洲大陸,然后再經墨西哥灣、大西洋延伸到歐洲大陸的航線。此后荷蘭等國的介入,進一步使海上絲綢之路逐漸從區域貿易航線發展為全球貿易航線。

——李金明《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與變遷》(1)據材料一,概括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地位上升的表現(4分),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其原因(4分)。(2)據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明朝海上絲綢之路新的變遷(4分),并談談對海上絲路變遷的認識(4分)。三、論述題19.(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清明上河圖》局部《清明上河圖》稅務所細節圖《清明上河圖》中的城門不設任何城防工事,沒有駐兵,而在城門內側布置了一間稅務所,向過往商人征收商稅。據此,有的學者認為,這一細節“真實地反映了宋徽宗朝初期已日漸衰敗的軍事實力和日趨淡漠的防范意識”。有的學者則認為:“張擇端其實是用畫筆說明宋代東京城的開放性與宋政府對于商品稅的重視。”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贊同誰的觀點,并說明理由。(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條理清晰)答案:1.C2.A3.B4.B5.B6.B7.C8.C9.C10.B11.D12.A13.D14.B15.C6.(1)路徑:從美洲到歐洲,再到亞洲等洲。(2分)條件:新航路開辟,人口跨洋遷移,馬鈴薯的適應性強。(3分)(2)特點:歐洲具有主導性;內容具有豐富性;范圍具有全球性;結果具有兩重性(積極和消極);時間具有長期性。(4分,寫出4個即得4分)影響:促進了全球動植物(物種)的多樣化,豐富了人類經濟生活;密切了世界經濟的聯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與融合。(4分,寫出兩點即得4分)17.(1)態度:當時對于女工罷工有支持、批評兩種態度(2分)。原因:英國自工業革命后,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正是這種社會階級關系的集中反映。雙方站在不同的階級立場,對同樣的問題產生不同的看法,同時社會主義思潮亦影響到社會對女工罷工的評價。(4分)(2)女性地位提高是由于工業革命的推動、女性自身抗爭、社會力量的支持;工業革命中技術的變革引發了生產組織與管理方式的變化,工廠制度形成,由于機器操作的便利性,使得女性走出家庭開始工作,女性的社會地位相較以往有所提高;但同時工廠制度下對女性的剝削也在發生,伴隨著社會主義思潮的興起,女性問題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雖遭遇到資本家們的阻撓,但在社會支持與女性抗爭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立了專屬于女性的工會組織,提高了女性的社會地位(8分)。18.(1)表現:泉州成為重要港口:設置專門機構管理;貿易規模大、種類多;外商云集(4分)。原因:政府支持:商品經濟發展;經濟重心南移;造船和航海技術進步(4分)。(2)變遷:主導國家,由中國變為葡、西等西方殖民國家;貿易航線,從區域貿易發展為全球貿易航線。(4分)認識:應順應時代潮流發展對外貿易:應積極推動構建海洋貿易新秩序(4分)。19.示例我更贊同后者的觀點。宋代商品經濟繁榮,城市職能逐漸由政治軍事職能向經濟職能轉變,畫中東京城“不設防”的現象和城市職能的轉變有關,并且也體現了宋代商業市鎮自由和開放的特點。宋代商品經濟繁榮,商稅曾經一度超過傳統的農業稅,成為政府重要的財源,畫中城門口定點設立專門的稅務征收機構——稅務所,恰恰是宋政府對商品稅重視的表現,也是商品經濟繁榮的表現。觀察畫中細節,城內市政規劃嚴整,畫中商店鱗次櫛比而又錯落有致;人群熙熙攘攘但是井然有序;滿載貨物的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