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愛糧節糧征文(15篇)愛糧節糧征文1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告知我們農夫伯伯種糧食的辛苦,我們要珍惜糧食。可我好像不是很明白,媽媽說:“那我們一起到鄉下外婆家去體驗一下,你就知道了!”
插種秧苗的季節,我便來到了外婆家。外婆正趕搶著插秧苗,看著外婆勞碌的身影,我特別奇怪、興奮的跑了過去,卷起褲腳光著腳丫,下到水田。學著外婆的樣子插了起來。可我不管怎么努力,秧苗就是立不起來,不是倒在田里,就是浮在水面。就是不聽我使喚,好不簡單插好一株,心里可快樂了,于是一口氣插了十幾株。弓著背的我已經累的直不起腰了,腳泡的都發白了,腰酸背疼,身上全是泥巴。回頭一看,秧苗們東倒西歪、亂七八糟的。有的已經浮在水里了,有的只露出苗尖了。再看旁邊外婆滿頭大汗,快速的插著秧苗,她插的秧苗一排排井然有序。就像一排排的戰士。我問:外婆,我的行嗎?外婆笑著說:“行!我的外孫真能干,快休息吧!”這時候我好累啊!就離開了。不經意間一回頭觀察外婆正在重新插過的秧苗,我的成就感一掃爾盡。唉!太難啦,真辛苦啊!
吃過午飯,外婆要去給秧苗施肥。我想這個簡潔,就端起一盆化肥朝田間走去。沒走了幾步,手就開頭發酸,化肥刺鼻的味道讓我忍不住差點吐了起來。我屏住呼吸,連續走著,沒走多遠,手酸腳軟的我只好放下盆子。外婆觀察了說:“干農活,辛苦吧!你要疼惜糧食,它可是我們用汗水換來的!”我趕忙點頭同意。外婆挑著一擔化肥從我身邊走過。我看著她的背影,立刻對她產生了鄙視之情。也深刻理解糧食的來之不易。鋪張在餐桌上的糧食就相當于兩億多人一年的口糧。我聽了大吃一驚,看來我們平日不經意的鋪張是多么
回到家,爸爸又告知我,我們國家鋪張在餐桌上的糧食就相當于兩億多人一年的口糧。我聽了大吃一驚,看來我們平日不經意的鋪張是多么可怕。
我們節省糧食,是對勞動人民辛苦勞動的一種敬重,又是對更需要它們的人們的一種關心,幫忙,也是我們必有的美德。我以后肯定要做一個節糧愛糧的好兒童。
愛糧節糧征文2
金秋季節,桂花飄香,又是一年豐收的季節。當我每次吃飯的時候,我都會想起兒時在鄉下的田野上看著農夫伯伯們辛勤勞動的樣子,所以,我特別珍惜糧食的來之不易。
我也見過許多鋪張糧食的現象,比方:在飯店,有些人明明吃不下那么多,卻點了好多菜,結果倒掉了很多,莫非不是在鋪張糧食嗎?在學校里,好多小朋友有挑食的習慣,喜愛吃的就多吃點,不喜愛吃的就不吃,結果也被食堂的阿姨或奶奶倒掉了,這多么的惋惜啊!假如每個同學都這樣的話,那一年要鋪張多少糧食呀。
我們的國家是一個人口大國,土地資源非常有限。古人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是農夫伯伯用辛勤勞動換來的,愛糧節糧就是對農夫伯伯勞動的敬重!我們不僅要從自身做起,還要帶動別人疼惜節省糧食。為了體驗糧食的來之不易,我利用雙休日的時機去鄉下親身體驗了這種感覺,只見收割機在田野里歡快的奔馳,身后留下了一排排整齊的稻穗,農夫伯伯用包裝袋將脫下來的稻子用小車裝起來送進倉庫,黑黝黝的臉上掛著閃亮的汗珠,看著他們馱著的背影,更加讓我明白了糧食的來之不易。
每次看到一些鋪張糧食的現象,我腦海里就會想起農夫伯伯辛苦勞動的背影,雖然我還小,不能對這些現象說不,但我會從我自身做起,我盼望能通過我的節省行為來影響四周的人們。10月16日是第34個世界糧食日,今年的主題是:家庭農業、供給世界、關愛地球。從現在開頭,我們每天節省一點點,一年我們大家就能節省好多糧食呢!讓我們大家一起愛惜糧食、節省糧食吧!不要把愛糧節糧當作一句空話放在嘴邊,讓我們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做一個愛糧節糧的好典范。
愛糧節糧征文3
當早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在碧綠的玉米地時,她的身影就會消失在那地里,遠遠看去,那身影有點矮小,有點駝背,但在我的眼里,那卻是世界上最為高大,最為偉岸的身影。那人是我的奶奶。
時間荏苒,帶走了很多往事,也留下了很多回憶。現在回想起來,童年的很多事情都與那地,奶奶聯系起來。奶奶是一個勤勞樸實的農家婦女,和那個時代大多數婦女一樣,她目不識丁,那地就是她生命的全部。
在農村,奶奶屬于比擬勤快的人。她窄小的肩膀背過糧食,背過豬羊草,也背過我的童年。每年夏天,我都會被父母送到奶奶家。那時,天未亮,夢中的我就被奶奶叫起,開頭了一天的勞作。每天下地前,奶奶都要多帶上件衣服,扛著鋤頭,拿一條繩。多拿衣服是給我當“地毯”,鋤頭是用來鋤地的,繩子是用來回家給家里的豬羊捆草的。
每次我們踏著凹凸不平的地埂,到地里時天才剛剛發亮。在地頭上,奶奶會鋪上衣服,讓我坐在上面玩,自己開頭鋤地。奶奶鋤上一陣,會喊我,可怕我嚇著。快到中午了,奶奶要把鋤掉的草撿起來,捆好,背回家喂羊,喂豬。回到家里,奶奶又要做飯,洗鍋,喂豬,喂羊……
那地見證了奶奶的付出,承載了一家人的盼望。多少年,奶奶就在這塊地里辛勤勞作,掙點錢,作為五個孩子上學的學費。在讀書這件事上,奶奶是做得最好的,她省吃儉用,在村上第一個培育出了兩個大學生。在那個年月,是多么令人傲慢的事情!
記憶的大門又一次放開,那地,那人和那些事又一次縈繞在我的心頭。時代進展了,簡陋的土坯房變成了磚瓦房,更多的人離開了那地那個村莊,進了城,住進了樓房。奶奶依舊守護者她的那塊地,守護著她的盼望。
現在,我坐在學校的餐廳里,看著被同學們倒掉的飯菜,已經裝滿了三四個泔水桶。這些學生已經忘掉了田地,忘掉了祖輩。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遠眺遠方,我好像又看到那地里熟識的奶奶的背影……
愛糧節糧征文4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詩句,它告知我們:糧食是多么得來之不易,每一粒都飽含著農夫伯伯辛勤的汗水,也告誡我們節省每一粒糧食。
我是家里的獨生子,爸爸媽媽特別寵愛我,總是會把好吃的留給我。記得小時候,我吃飯常常挑三揀四的,看到不愛吃的,不喜愛的菜連聞都不聞,吃到了不合胃口的就吐掉。有一次,我又犯老毛病了,爸爸皺起了眉頭,非常嚴峻地批判我:“你怎么又挑食了?這是鋪張!”我小聲地說:“我就吐掉了一小口。”爸爸看著我,搖了搖頭,問道:“你知道這糧食是怎么來的嗎?”我仰起小臉,說:“知道啊!是農夫伯伯種出來的啊!”“那你知道怎么種出來的嗎?”爸爸又追問道,我搖了搖頭。于是,爸爸打算帶我到鄉下外婆家去看一看!
那是一個烈日炎炎的夏日,我們來到了外婆家,爸爸說正趕上農忙,外婆外公都去下地干活了,于是我們也去了田間,一路走去,我看到稻田里,很多人都在插秧,太陽火辣辣的,曬得人喘不過氣,農田里放了許多水,水沒過了人們的腳踝,始終到小腿肚,只見一個老爺爺,他戴著草帽,頭發花白,彎著腰,深一腳,淺一腳地移動著步伐,手里拿著水稻秧一棵一棵地插著,汗水已經濕透了他的上衣!我不禁想:農夫伯伯可真辛苦啊!爸爸說,這才是第一步呢,插完秧,以后還要不斷地鋤草,施肥,除蟲,收割,才能變成我們餐桌上的糧食。我想起外公手上厚厚的”老繭,黑黝黝的皮膚,那都是長期勞作形成的。想起這些,我心里酸溜溜的,為我以前隨便鋪張糧食的行為內疚極了!那時候,我便做了打算,要做一個節省糧食的孩子!
最近,看電視上報道,還有好多山區的孩子吃不飽,只能挨餓上學,我想,假如我們每人都節省一粒糧食,那么我們全中國十三億人一天就可以節省十三億粒糧食,可以去幫忙那些由于貧困、自然災難等緣由正在挨餓的人們免受饑餓之苦。隨著“光盤行動”在全社會的全面鋪開,我發覺節省糧食的美德也如春潮熱浪般在校園擴散,同學們很少有剩飯,吃多少,盛多少。大家都以“節省糧食為榮,鋪張糧食為恥”。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頭,從自己做起,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珍惜每一粒糧食吧!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愛糧節糧的榜樣。
愛糧節糧征文5
愛惜和節省糧食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大家是否還記得這樣一首詩呢?“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描寫了農夫伯伯耕種的辛苦及糧食的來之不易,可我卻發覺身邊有很多鋪張糧食的現象。
記得有一次,我們一家去飯館吃飯,觀察鄰桌的幾個叔叔阿姨點了滿滿一大卓的菜,茶余飯飽后還剩下很多的菜,可能是他們礙于面子沒有打包帶走。觀察效勞員把這些飯菜全部倒進垃圾桶里,我的心里有說不出來的味道。
而在我們校園里,鋪張糧食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有的同學愛挑食,常常挑肥揀瘦,這個不愛吃,那個不想吃,每天都有許多的剩飯剩菜,然后乘教師不留意的時候偷偷地倒掉。再想想我在平常吃飯的時候,常常會掉些米粒在桌上,媽媽批判我說:“李斯羽,能不能疼惜點糧食呀!”而我總是滿不在乎地說:“沒事,就幾粒米而已啊。”現在回頭想想,這些糧食是農夫伯伯頭頂著烈日,付出多少勞動和汗水才換來的;又有多少貧困山區的孩子,他們吃不飽,穿不暖,只要每個月能吃一頓肉就很快樂了。再看看我們每天大魚大肉,爸爸媽媽還每天換著把戲給我們做好吃的,我們還挑三揀四,不知道節省……想到這,我很慚愧,真是太不應當了,我肯定要改正這一缺點,不再鋪張一粒糧食。
同學們,從現在起,我們要節省糧食,杜絕鋪張。節省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吧!
愛糧節糧征文6
如今,我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生活條件也日益改善,家庭餐桌上我們不僅每餐都能吃上香噴噴的白米飯,而且長輩們還變著法子翻把戲地給我們搭配伙食:面包、雞蛋、紅燒肉、肯德基、自助餐……從中可見父母對子女的關懷和愛惜。但這同時也導致了我們很多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養成了隨便鋪張糧食的不良習慣。大家吃飯時,有沒有想過這迷人的糧食從哪里來呢?
古人有詩云:“鋤禾日當午,汗滴合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信任大家肯定耳熟能詳,而它的深刻含義呢?只有少局部人知道。我們吃的每一粒飯都是農夫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澆灌的。
記得有一次我吃飯的時候,感覺沒食欲,就剩了半碗飯,媽媽叫我把它吃完,我不耐煩地說:“媽,現在都什么時代了,還在講勤儉節省!”媽媽聽了這句話立即就生氣了,說道:“勤儉節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家里的收入凹凸,有多富有,我們都應當勤儉節省,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養成良好的勤儉節省的習慣。”
我聽了媽媽的話,無論剩下多少的飯也要吃了,絕不能鋪張。媽媽還告知我,現在全球很多餐飲業都提出了“光盤行動”的口號,這說明白鋪張糧食的問題已經得到了全人類的共同關注!是啊,全球有五十億人口,我國就有十三億多的人口。假設一人一天一碗飯來計算,世界全球都要吃五十億碗飯,但是農村里的田地正在急劇地削減,一片片農田正變成高樓大廈,供我們食用的糧食也正逐年削減。假如我們每人每天節省一粒糧食,那么一天就可以節省五十億粒糧食,這些糧食足可以去幫忙那些由于貧困、自然災難等緣由正在挨餓的人們免受饑餓之苦。依據科學家們的討論計算,全世界每5秒就有一名兒童因養分不良而死亡,而十三億中國人每日白白倒掉的糧食飯菜一年累計下來足可以養活兩億人。這個數字確實是相當驚人的!
我們再來看一粒糧食的不平凡經受。首先,農夫在播種之前要經過除草、耕田、施肥、選種等工序。播下種子之后,從發芽到成熟期間,始終伴隨著一遍遍的除草、殺蟲、施肥,農夫在火辣辣的太陽底下揮灑著一把把的汗水,侍弄著五谷雜糧長葉、開花,直至顆粒飽滿變成金黃。農夫還要頂著驕陽收割、脫粒、晾曬,歷經半年之久才能收入糧倉。之后,再經過加工、運輸等一系列工序,最終成為飯桌上熱氣騰騰的米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米七斤四兩水”,我們又怎么能忍心鋪張糧食呢?鋪張糧食是多么可恥的行為呀!
糧食是珍貴的,每一粒糧食都是農夫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是勞動的成果。勤儉節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今日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愛糧節糧的好習慣,做一名疼惜糧食的小衛士!
愛糧節糧征文7
當今,人們鋪張的現象越來越頻繁。然而,鋪張糧食的大事到處可見,要知道,人們每年鋪張的糧食可以養活大約2億人呢!針對中國日益嚴峻的“舌尖上的鋪張”現象,北京市一家民間公益組織推行了“光盤行動”。
“光盤”就是吃光自己盤子里的食物,厲行勤儉節省,反對鋪張鋪張。
記得有一次,我的表姐結婚辦喜事,便邀請了我們一家三口去參與。喜酒擺在凱悅大酒店,酒店里人山人海,我們好不簡單才找到了空位,仆人好客,又講究人情面子,在這種場合下,一下子點了很多山珍海味,美味佳肴……
酒足飯飽后,客人們紛紛離開,可桌子上還堆放著熱氣騰騰的飯菜。我們的酒桌上也一樣,雞鴨魚肉都未動過筷子,我望著那一盤盤好菜,覺得鋪張很惋惜,便問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我覺得我們可以把這些剩下的菜打包帶回家,你們覺得怎么樣?”爸爸看了我一眼,反問:“莫非你不覺得這樣太沒面子了,不怕被別人看不起?”媽媽卻說:“好呀,打包!鋪張多可恥呀,東西吃不完打包帶走太正常了,倒掉多惋惜啊。”說著,叫來了效勞員,把食物打包帶回了家。
回到家,爸爸便問我:“你呀,為什么就不能不打包呢?”我答復說:“爸爸,愛糧節糧,從我做起,從現在起,我們就應當珍惜糧食,實行“光盤行動”,由于全球平均每年餓死的人數高達1000萬,每六秒鐘就有1名兒童因饑餓而死亡,假如我們每天的食物削減鋪張5%,就可以救活400萬的饑民,所以我們不能為了面子,而讓很多的人餓死。”爸爸聽了我的話,說:“看來,我今日犯了一個嚴峻的錯誤呀。”
有一種節省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同學們,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拒絕鋪張,從我做起,爭做節省達人,向舌尖的鋪張說不,不要讓“光盤行動”變成一個傳奇!
愛糧節糧征文8
糧食對我們是多么重要啊!我們必需從小節省水和糧食。
糧食牽涉到千家萬戶,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身體安康親密相關。
現在中國人口慢慢變多,耕地慢慢變少,大局部耕地都蓋成房子了。我國政府和相關部門歷來都非常重視糧食的問題。制定和公布了一系列與之相關的法規和制度,還常常通過媒體宣傳等報道,教育人民群眾和相關行業重視糧食。多種糧食,嘉獎種糧大戶。
有首古詩[憫農]的意思就是讓我們節省糧食,農夫伯伯不管是酷熱的夏天,嚴寒的冬天,都能觀察他們干活的身影。他們干嗎這樣辛苦的干活呢?就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成長。
固然,詩人為什么要寫這首詩呢?由于為了讓大家知道,勞動果實,來之不易。
當你在飯店用餐的時侯,你會觀察有人點許多菜,用餐后餐桌上會有很多剩飯剩菜。根本就吃不完,他們只是要面子,這多鋪張啊!我看著很心疼。固然,我信任這只是少局部人,但是以小見大!而外國人吃多少要多少。我們要向他們學習,疼惜糧食榮耀,鋪張糧食可恥!我再也不情愿看到這樣的差距。
我們一家去吃飯,也是吃多少要多少,吃不完的都打包帶回家。
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學會不鋪張,養成好的習慣。從點點滴滴做起,疼惜糧食節省糧食,珍愛農夫伯伯的果實,這樣,這樣才有盼望讓我們的國家更大更強。
愛糧節糧征文9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萬物維艱”當我們看到這些耳熟能詳,張貼在食堂墻上的詩句,我們是不是應當想想我們究竟有沒有做到這樣?沒有,我們還可以看到食堂里積累如山的剩飯剩菜。
農夫辛勤地耕耘,雨露準時地澆灌,陽光無私地照射,才培育出了這金燦燦的稻谷與綠油油的蔬菜。每一粒米飯,每一棵蔬菜,都蘊含著農夫伯伯的汗水。里積累如山的剩飯剩菜。
或許你覺得你并未在鋪張,或許你覺得鋪張這一點算不了什么,或許你覺得我們祖國地大物博……現在科技飛速進展,城市變化日新月異,我們的生活也過得越來越好,“節省”在人們的心里已日漸被無視和忘卻了。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種種的鋪張現象假如連續下去的話,其后果不堪設想!13億人口!假如每人每天鋪張1塊錢,一年全國就鋪張了4745億元;假如每人每月鋪張100克糧食,一年全國就鋪張了13萬噸糧食;假如每人每月鋪張1噸水,一年全國就鋪張了156億噸水!積沙成堆,積水成河。假如我們每天都能夠節省一點點的話,哪怕1毛錢,就不會消失這些巨大的鋪張了!
在此,我建議:
1、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開剩餐,削減鋪張。
2,以節省為榮,鋪張為恥。
3,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4,看到鋪張現象英勇地起來制止。
5、宣傳節省,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鋪張的可怕后果。
6、不偏食,不挑食。
7、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鋪張,假如有剩菜要打包。
讓我們疼惜這來之不易的糧食,讓我們宣傳這節省糧食的好習慣,讓我們呼吁“愛糧節糧,從我做起“這句令人深思的口號吧!
愛糧節糧征文10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我們上了一上午的課,又到了午餐時間。大家秩序井然的排著隊伍,來到食堂用餐。
我翻開飯盒,一股菜香味撲鼻而來,飯堂里充滿著飯菜的香味。嘈雜的吵鬧聲也影響不了我們吃飯的開心心情。正值我嚼著嘴里的飯菜時,有很多同學往桶里倒剩飯,剩菜。有些同學還有意拿著盆子往別人身上撞。這都是不好的行為習慣。想著想著,我突然想到幾句節省糧食的名言: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
靖江雖然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可是大家也不要過分鋪張糧食。節省榮耀,鋪張可恥。自己不想吃了可以不再去盛,沒有人去強迫你。我鋪張點糧食算什么,反正又沒說我,反正我又沒留一點漢。雖然這么想,這樣不關你的事,但是大家想想,為我們做飯的這些阿姨,奶奶,在我們還在熟睡時,就已經到批發市廠去買菜,當我們做早操回教室時,他們就開頭做飯,在我們上第三節課時,就可一以聞到香噴噴的飯菜味。這就是食堂阿姨和奶奶們忙活了一上午的杰作呀!
雖然有些同學嘴邊每天說著,節省榮耀,鋪張可恥,可他的行為真的這樣做了嗎?我們要節省每一粒米,把自己盤子里的飯菜吃光,盡量不要有剩菜,剩湯,剩飯。在飯店里吃不完的打包帶回家,能吃完的盡量吃完,最好是先少點幾個菜,不夠可以再點。有些地方的孩子們還沒有像我們這樣的學習環境,但是他們懂得節省,信任同學們還記得汶川大地震吧!在哪里救出來的人只能喝米粥,那個時候根本吃不到大米飯,吃不到菜。
請同學們疼惜糧食,沒人節省一點點,成千上萬的人就是特別行多的,節省糧食是從小要養成的好習慣,讓我們一起來吧!
愛糧節糧征文11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憫農》寫出了農夫伯伯在田里勞動的艱辛,告知人們應當節省糧食,不鋪張食物。可是在生活中,卻有很多的人在鋪張糧食。
有一回,媽媽帶我去參與堂姐的婚禮。等我們到了酒店時,里面已經人山人海了。不一會兒,鞭炮響了。效勞員開頭上菜了,有清蒸桂魚、川椒香辣蝦、紅菇燉土雞、火焰羊小排等等。我看得直流口水,酒店外響起了鞭炮聲,媽媽說可以吃了,我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不一會兒,“嗝”我滿足地打了一個飽嗝,再看看邊上的大人們,他們好像也吃飽了,他們個個在談笑風聲。可效勞員還在一盤接一盤地上菜,很快客人們陸間續續地走了。我心里想:“這么多菜吃不完怎么辦,效勞員會怎么‘處置’這些食物呢?”
咦,效勞員們提著桶過來了,他們并沒有把剩余的菜進展打包,莫非是——不好,這些食物有危急!只見效勞員們把食物都倒進了桶里,它們全軍覆沒了!!!此時此刻,我感覺好鋪張呀!我想起上回電視上看到的《變形記》里那些山區里的孩子們,他們住在學校簡陋的房子里,就吃著一些青菜還有冷飯,他們甚至一周也吃不上一小塊肉。想到這些,我覺得眼前這樣的鋪張行為是多么的可恥啊!
假如我將來當上了人民代表,我就要向國家提出建議,制定一些關于鋪張糧食的法律法規:在請客時,規定不能點許多菜;假如在餐桌上鋪張了糧食,那就應當被拘留或罰款;假如有剩余的菜,那就必需打包帶走;假如有意鋪張糧食,那就得罰他去田里勞動,讓他體驗農夫伯伯在田里勞動的艱辛;假如……等等。我信任,只要有了這些法律法規,肯定會大大的削減人們鋪張的糧食。
作為新世紀的小學生,我們要以節省糧食為榮,以鋪張糧食為恥,堅持反對陋俗,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吃潔凈盤子里的每一粒米,每一口菜。讓我們一起做一個節省糧食的優秀少先隊員吧!
愛糧節糧征文12
“吱吱吱,吱吱吱……”聽,老鼠們正躲在角落里開會呢。我靜靜地走了過去,聽聽它們在爭論些什么。
“大家好,我是一只來自貧困地區的老鼠。你們知道嗎,他們家里處處都是破破爛爛的,連一點完整的東西都沒有。每次吃飯,他們一觀察有米粒掉到地上,就以閃電般的速度撿起來,連續狼吞虎咽地吃。當他們吃完飯,我預備去吃殘羹剩飯的時候,盤子里早已空空如也,一點渣渣都沒有。今日我都是餓著肚子來的呢!唉!”這是一只骨瘦嶙峋的老鼠說的。
輪到下一只老鼠發言了,這次是一只胖胖的、毛色鮮亮的老鼠。它把頭抬得高高的,沾沾自喜地說:“我是一只富有人家的老鼠。他們家是一棟別墅,里面金碧輝煌,連地板都是用稀有的瓷磚做的呢!我在他們那兒過得可好了,每頓飯都吃得飽飽的,而且他們剩下的飯菜都是些昂貴的食物。瞧瞧你們,都吃不飽,長這么瘦,多可憐呀!還是到我家去過日子吧!”老鼠們都特別贊同,起身預備跟著它走。
我聽完老鼠們開會,不禁留下了眼淚。我始終以為全部人都能做到疼惜糧食、節省糧食,原來世界上還有這么多人會鋪張鋪張!
人人都知道有這么一句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惋惜真正做到疼惜糧食的人卻寥寥無幾。只會讀,只會背有什么用呢?我們需要的是行動啊!飯菜都是農夫伯伯用汗水和心血澆灌的,我們吃的每一碗飯中,就有幾千粒米,一粒米就需要經過很多步驟。假如每人每頓飯都要鋪張一粒米,13億人就要鋪張13億粒米!天哪,13億粒米能救活多少山區、災區的人民啊!
同學們,當你們坐在餐桌前,幸福地吃著香噴噴的飯菜時,有沒有留意粘在嘴角或是掉在地上的米飯呢?或許你們不會留意這一粒小小的米飯,或許它并不起眼,但它卻能反映一個人的道德修養。鋪張一粒米,或是丟掉一個饅頭,其實扔掉的是我們中華民族勤儉節省的傳統美德。我們的祖國并沒有你想象得那么富有,貧困地區還有成千上萬的人未解決自身溫飽問題。當你倒掉剩飯剩菜的時候,你是否想過,我們身邊還有很多父母正為全家人的一頓飯而在外面辛苦奔波?你是否想過,世界上還有很多吃不上飯的窮人在饑寒交迫中苦苦掙扎?你又是否想過,鄉村里還有很多農夫們頂著烈日,冒著風雨為我們種植飯菜?看看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吧:在進展中的國家,每5人中就有1個人長期養分不良,有20%的進展中國家的人口糧食無保障;每年平均1000萬人的生命被饑餓奪走,可見饑餓已成為世界第一殺手,它已經無情地剝奪了很多人的生命;由于養分不良,全球每4秒就會有1個人死去……
節省糧食不僅是新社會上的行為準則,早在戰國時期、貧困時期就值得提倡。為了讓貧苦家庭的人們早日遠離饑餓,讓我們一起發揚勤儉節省的優良作風,以勤儉節省為榮,以鋪張鋪張為恥。不要由于現在不愁吃穿而不節省糧食,“愛糧節糧”是每個人都要做到的。
愛糧節糧,從我做起。讓我們攜起手來,將這份傳統美德連續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讓世界變得更美妙。
愛糧節糧征文13
“節省”,是近年來很流行的一個詞,幾乎隨處可見:節省用水、節省用電﹑節省用紙等等。節省,是一種美德。例如,節省糧食。
由于我的爺爺奶奶是農夫,我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所以,我要提倡“節省糧食從我做起”
其實,在我剛看到“節省糧食,從我做起”這8個字的時候,我的腦海中曾經閃過一絲懷疑,節省二字說的簡單,可是做起來會不會很難呢?節省糧食對農夫伯伯來說是否有好處呢?不過,很快我就想明白了,節省其實做起來并不難,相反可以說還很簡潔,只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來就可以了,比方說在出去玩的時候抓緊吃完碗里剩下的那幾粒米,幾根面,幾口饅頭就可以了,這樣,即便是對農夫伯伯沒有任何的好處,對我們來說慢慢的也會養成一種好的習慣,而且還不會讓農夫伯伯那一滴滴的汗白流,那一口口氣白喘,那一聲聲的“好累”白說,那一份份的力氣白使,那一次次望著莊稼成熟的笑容白笑。
糧食,是農夫伯伯的汗水澆灌而成,是農夫伯伯一次次辛勤施肥而成,是農夫伯伯,總之,這一切的一切都告知了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糧食的來之不易,盼望大家從自己做起,從而影響身邊的人,讓大家都懂得節省糧食。
鋤禾日中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這是在很早的時候,古人寫一首詩叫《憫農》,假如先不看內容,光看詩名,憫農就是憐憫農夫的意思,這里的憐憫并不是可憐的意思,而是要理解農夫的辛苦,他們每年辛勤播種,澆灌,施肥,除草,殺蟲,可是即使這么的辛苦,有時候遇上天災,收的糧食也就只能夠一年的生活,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說農夫雖然是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人,但是他們卻是最宏大的人。
愛糧節糧征文14
現如今,我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生活條件也日益改善,家庭餐桌上不僅每餐都能吃上香噴噴的白米飯,而且長輩們還變著法子翻把戲:面包、雞蛋、紅燒肉、雞腿……從中可見父母對子女的關懷和愛惜。但這同時也導致了我們很多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養成了隨便鋪張糧食的不良習慣。
同學們,不要以為我們能吃飽飯了,全世界的人也都不再忍饑挨餓。其實,我國就尚有20xx萬貧困人口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在非洲國家的孩子們更是飽受著饑餓的苦痛!在非洲有許多母親。為了讓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 10513:2025 EN Fasteners - Prevailing torque hexagon nuts - High nuts (all metal),with fine pitch thread
- 2020-2025年教師資格之中學物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過關檢測試卷B卷附答案
- Brand KPIs for milk:Rude Health in the United Kingdom-英文培訓課件2025
- 口腔藥品知識培訓課件
- 小學生科普通信課件
- 2025年電子競技賽事贊助策略:品牌合作共贏路徑與市場前景
- 2025年新初二英語人教新版尖子生專題復習《閱讀理解》
- 小學生硬筆書法長橫課件
- 2025年康復醫療服務連鎖化運營模式下的區域市場布局與品牌建設策略報告
- 云南建筑設計管理辦法
- T-GDNAS 043-2024 成人靜脈中等長度導管置管技術
- DB21T 3496-2021 機電類特種設備檢驗記錄編寫指南
- 天貓店鋪運營規劃方案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羅茨風機培訓資料
- 腫瘤相關靜脈血栓栓塞癥預防與治療指南解讀
- 會議管理制度例行會議
- (高清版)DB42∕T 2133-2023 建筑施工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技術規程
- 城區供暖規劃設計的重要性
- 高頻地波雷達現場比測試驗規范
- 異地就醫備案的個人承諾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