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四中王冉_第1頁
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四中王冉_第2頁
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四中王冉_第3頁
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四中王冉_第4頁
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四中王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新人教版教材案例說課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北京四中王冉2017.6.30

教學背景分析教學環節展示

教學效果反思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學立意洛陽城為線索具象民族交融感悟多元一體教學背景分析

課標和教材分析通過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形式內容本質淝水之戰

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改革具體措施

孝文帝改革影響

北方民族大交融表現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隋唐大一統繁榮政權的分立動蕩教學背景分析

學情分析學生:不易理解政治改革和民族交融抽象概念方法:具象歷史

教學重難點重點: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和影響

北方民族大交融難點: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1.通過分析洛陽戰略優勢和北魏遷都前后的洛陽風貌,了解前秦淝水之戰的戰敗和民族交融的趨勢,理解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影響,培養提取歷史信息、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2.通過研讀北魏時期洛陽城和北方民族發展的各類史料:詩歌、文獻、地圖、文物及考古遺存,學習和運用多種證史解史方法。3.通過分析北魏洛陽城為代表的北方歷史遺存,感受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發展歷程,形成“美美與共,同根共進”的民族觀。教學背景分析

教學目標教學環節展示感受洛陽城◎詩詞◎歷史◎地理前秦洛陽城◎淝水之戰北魏洛陽城◎遷都改革后繼洛陽城◎民族交融◎隋唐繁榮感受洛陽城梳理主線引出北魏洛陽“天下之中,山河拱戴”地理優勢前秦苻堅敗北逃亡洛陽淝水之戰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遷都洛陽孝文帝改革和民族交融深遠影響引出課題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導入前秦洛陽城分析戰例探討交融洛陽的戰略地位——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畜牧遷徙,射獵為業,淳樸為俗,簡易為化,不為文字,刻木紀契而已。——《魏書·序紀》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胡適遷都洛陽和民族交融有其歷程,突出重點做鋪墊洛陽戰略優勢前秦洛陽城分析戰例探討交融運用舊知識解答新問題

秦王堅收集離散,比至洛陽,眾十余萬。

——《資治通鑒》卷105《晉紀二十七》洛陽的戰略地位——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洛陽的戰略地位——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前秦洛陽城分析戰例探討交融授課子目一1.合理假設

論從史出二重證據法2.考古論證3.文獻解讀1.溫故知新透過現象看本質2.識圖探究3.文獻解讀

透過現象探根本原因1.識圖探究2.文獻解讀3.成語探析歷史方法小結盛樂覆國鮮卑興起淝水之戰北魏統一北方面臨新問題北魏洛陽城突出重點具象改革

洛陽的文治地位——煙愁雨嘯奈華生,宮闕簪裾舊帝京策略一史料探因北魏洛陽城突出重點具象改革

策略二考古具象曹魏和北魏洛陽城建制對比東漢和北魏洛陽官署對比穿漢服與漢人通婚用漢語改漢姓洛陽風貌·風俗習慣北魏洛陽城突出重點具象改革

策略二考古具象北魏洛陽城突出重點具象改革

策略三數據求果目前考古發現了390座北魏墓葬反映了北魏風貌甚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個北方地區的社會風貌表一各省北魏墓葬數量統計表省份山西河南河北陜西山東內蒙寧夏遼寧合計數量(座)33625524838391紀年墓遷洛前610010019遷洛后21642110028對比探究對比改革前北魏墓改革后北魏墓思考總結殉葬牲畜陶豬等模型牛、羊、馬的頭骨、肢骨豬、狗、雞、羊等家畜陶器模型現僅內蒙有殉牲提示:生產墓葬形制鮮卑族梯形豎穴土坑墓大小頭木棺仿東漢弧邊方形磚室墓大小頭木棺石棺提示:風俗壁畫裝飾狩獵、宴飲、打場、采桑等場景

儒家“孝悌”、“升仙”除山西榆社墓升仙和狩獵、宴舞共存提示:觀念探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響表格整理參考:馬旭東、李斯娜《近十年北魏墓葬研究綜述》師煥英《從平城到洛陽——北魏墓葬的考古學研究》漢化兼融原俗發展農耕經濟正統觀深入人心歷史方法小結北魏洛陽城突出重點具象改革

策略一史料探因策略二考古具象策略三數據求果孝文帝改革背景孝文帝改革內容孝文帝改革影響后繼洛陽城突破難點生動感觸

◎孝文帝改革后15年間,只發生6次暴動事件。

——許春宏《一位歷史改革者的啟示》《探求》1994年6期◎(王肅)曰:“羊者是陸產之最,魚者乃水族之長。所好不同,并各稱珍。”——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卷三民族隔閡減少矛盾基本緩和探究改革的意義河南出土北齊胡旋舞扁陶壺延展視野探究魏晉以來北方各族往來特點?北魏石刻造像中的腰鼓形胡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費孝通甘肅嘉峪關新城6號墓出土魏晉壁畫《耙地圖》分類?特點?褲褶服北魏陶俑經濟生產社會習俗精神文化政治制度北魏洛陽城思考討論:北方民族大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

昨至洛陽,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禮儀富勝,人物殷阜(yīnfù豐富

),目所不識,口不能傳。

——《洛陽伽藍記》卷二貫通古今洛陽城的歷史剪影——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隋唐洛陽城走向統一的輝煌北方遺存歷史方法小結后繼洛陽城突破難點生動感觸

論從史出闡釋歷史2.文獻解讀1.分類探究透過現象看交融本質2.識圖對比3.歸納概括家國情懷歷史觀1.歸納概括2.文獻解讀1.圖片探究洛陽風貌中華民族發展條目對比脈絡清晰

教學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