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教程(第三版)教學課件9_第1頁
新聞評論教程(第三版)教學課件9_第2頁
新聞評論教程(第三版)教學課件9_第3頁
新聞評論教程(第三版)教學課件9_第4頁
新聞評論教程(第三版)教學課件9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聞評論教程(第三版)馬少華第九章新聞評論的語言本章知識框架圖第一節:評論語言的規范性和效率性目錄第二節:評論語言的表現力評論語言的規范性和效率性第一節一、評論語言準確清晰二、語法關系簡潔規范三、詞語搭配與并列符合情理四、語句結構簡潔有效由于新聞評論是公共領域中以廣泛傳播為目標的功能性文體,勢必追求語言文字最廣泛的可理解性,而通行語言規范正是達到這個目標的保障。一、評論語言準確清晰評論語言的準確清晰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評論語言所指稱的對象要準確清晰,二是評論語言所指稱的關系要準確清晰。在新聞評論中,作者要用詞語向讀者指稱所要評論的事物,也要用詞語向讀者指稱作者自己的觀點。因此,如果詞語選擇不夠準確清晰,那么讀者就可能不會準確地了解作者的觀點及其針對的事物。用詞不準確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一是詞語選擇錯誤——作者對詞語本身的通用含義有錯誤的理解;二是詞語本身具有多義性,且作者在使用的特定語境中沒有幫助讀者消除多義性;三是所選擇的詞語抽象度較高,雖然涵蓋了作者要指稱的事物或觀點,但同時也涵蓋了其他具體的事物或觀點;四是描述多主體關系的較為復雜的語法結構影響了讀者理解。一、評論語言準確清晰要消除這些不準確和不確定性,一方面,要通過觀察、學習,積累詞語使用經驗。另一方面,則要在寫作中通過提示特定語境,消除自己所用的多義性詞語的其他含義,并在抽象度不同的多個“同義”詞語中選擇抽象度與自己指稱的事物和觀點最為接近的詞語。一、評論語言準確清晰詞語的準確性問題在主語、謂語狀語和承擔著這些語法功能的名詞、代詞、形容詞、副詞等多種詞性的詞語上都存在。表述一個事件,往往首先要表述其行為主體。在這個環節中選詞不準確主要表現為沒有準確地使用符合主體在公共事務中的法定或默認地位的概念。一、評論語言準確清晰語法是作者與讀者之間對語句理解的默認規則。在評論中強調語法的“規范性”其實是著眼于作者與讀者較大程度上的共同默認值;而強調語法的簡潔性,則是著眼于新聞作品閱讀的效率,因為較為復雜的語法關系可能會使讀者在理解詞語關系時付出較多的注意力。二、語法關系簡潔規范被動語態是相對復雜的語法,它或者隱去行為的主體,或者將作為行為主體的“施事者”與作為行為對象的“受事者”在位置上互換。這往往需要對語句中其他因素進行相應調整,如有疏忽,便可能引發理解障礙。二、語法關系簡潔規范(一)避免詞語搭配不當不同的詞匯,在人們的長期使用中形成了固定組合;其搭配也有在心理上事理上的合宜性。這雖然不屬于語法問題,甚至可能不是正確與錯誤的問題,但仍需要注意尊重人們的習慣,即學者所謂的“搭配通常被界定為單個詞匯項之間的習慣性共現”。三、詞語搭配與并列符合情理(一)避免詞語搭配不當比如,人們在陳述事物或事件過程時所使用的詞語中往往包含著或正面(積極)或負面(消極)的情感傾向或評價傾向,在意思相近的詞語中也往往存在不同的情感傾向或評價傾向。這就需要在寫作時注意在近義詞中選擇那些與自己所表達的傾向相符的詞語,否則就會使人產生不搭配的感覺。三、詞語搭配與并列符合情理(二)避免并列不當并列不當的問題與搭配不當一樣,屬于詞語關系的合理性問題,而不是語法問題。按照人們的一般期待,使用并列連詞引導的或以相似的結構暗示并列的詞語,在性質和概念的抽象層次上大致相同。并列不當就是把不同性質、不同層次的事物并列,一方面使人感到別扭,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作者思維不夠清晰。并列不當也可以看作表達不準確的情況。三、詞語搭配與并列符合情理新聞評論的效率性本書已在多個章節提到。本節主要講語句內部結構的效率性。這種表達效率表現為使讀者容易閱讀并迅速理解,同時使文章具有較好的傳播和記憶效果。這就決定著新聞評論使用的字、詞不能生僻、拗口;句子結構不應該過長或過于追求完整,而應該短促有力,朗朗上口。從平面媒體的角度說,還應盡可能地劃分段落,以便讀者掌握全篇的層次與結構,使閱讀更輕松。四、語句結構簡潔有效率評論語言的表現力第二節一、修辭的表現力二、人稱代詞的表現力三、評論語言的交流性四、評論語言的情感性評論語言的表現力

新聞評論除了要表達觀點這一理性信息之外,為了追求良好的說服效果,還要有“動情”的成分;而作為爭取廣泛傳播的個人寫作,新聞評論也必然有對獨特表達風格的追求。這些目標都需要通過調動語言資源來實現。評論語言的表現力我們的語言具有感性與理性兩重性。但是單獨看,確實有一些語言更富于感性,而另一些更富于理性。由這些不同的語言組成的一篇文章,會由于兩者的“比例””不同,而給讀者留下或者感性色彩濃厚或者理性色彩濃厚的印象。當然,造成這些印象的,不只有詞語的“比例”和作用,還有結構與節奏等影響因素。修辭是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其中的比喻。在當代新聞評論界,以形象的修辭說明抽象的道理的文章非常多。在涉及專業性議題或議題的專業性層面的時候,比喻這種形象的修辭會在增進理解的同時,給人留下鮮明印象。一、修辭的表現力例如,2017年7月31日,“澎湃新聞”發表評論主筆沈彬的文章《深觀察!“以房養老”騙局:“借款+委托售房”的套路應禁止》作者既從專業性的層面揭示了這種騙局規避法律制約的險惡動機,又引喻設譬,深入淺出地揭示了該騙局的本質。P255二、人稱代詞的表現力人稱代詞是表達人際關系的語言因素,它們在評論中指向評論的主體、對象,甚至直接指向讀者,往往有著突出被他們感性化一面的效果。它們在評論中的創造性使用有利于調動讀者的感性體驗。比如,當“你”在文本中出現的時候,讀者就似乎被“鎖定”在與作者一對一交流的位置上,躲避不開。這就是語言特定的暗示作用。2008年6月1日,在汶川大地震之后的第一個兒童節當天,《南方都市報》社論《孩子,節日給你,哀傷給我》P259本節所講的評論語言的交流性,是就評論追求更好的傳播效果所用的具體語言手段而言的。在些評論文本中存在著使受眾產生交流感的語言因素。這種交流感,當然不是產生于真實的交流,而是一種擬態的交流。它往往虛擬設定了一個交流對象,并在文本中給予相應的提示。《南方都市報》的一篇春節社論《恭喜發財

紅包拿來》P262三、評論語言的交流性情感并不僅僅是一個有關語言表達的問題。評論寫作中的情感,可能首先是作者對一個事物的強烈態度,甚至直接構成寫作的動機。情感也是作者增強文章說服力,影響讀者的重要因素。對于讀者而言,情感也是他們關注一個事件,閱讀一篇評論的原因。四、評論語言的情感性評論人胡印斌認為:“評論中的情懷,從淺層講,是文字中流露出來的諸如憤怒、苦而從更深層面看,新聞評論中的情懷,實際上體現在從選題到寫作的整個過程中。“人的世界不只是理性世界,還有情感。二者往往很難涇渭分明,也因此,公共場域中,有情懷的文字總是比冷酷的文字更有感染力。”四、評論語言的情感性從作品文本來看,作者的情感只能通過相應的語言來表達,也只能通過語言來影響讀者。作者投入作品中的情感既不是客觀的事實因素,不能算作論據;也不屬于論證的方法或步驟。那么,情感化的語言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呢?從效果來說,它們應該是能觸動、引發讀者情感反應的語言。從文本構成而言,它們通常是細節化的、描述性的、感性的——指向人們憑感官獲取印象的對象或層面,比如形狀、顏色、觸感氣息、味道,也包括人們想象性的感知。它們往往訴諸人們敏銳的“通感”而不是抽象的、概括性的。四、評論語言的情感性調動情感的語言既可以選擇修辭化的詞匯,也可以選擇非修辭化的事實細節。從文本構成的特征來辨識情感化的語言不可能全面,而以能觸動、引發讀者情感反應這樣的效果來確認語言的情感性,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一般來說,情感性的語言適合于一些情感性議題的評論,比如災難事件、關注幼兒等弱勢群體的話題,以及悼念、紀念性的評論議題。這類議題通常沒有爭議性,尤其是事實層面上的爭議性,其評論主要的作用是凝聚人心,回應社會的情感需求。情感性的話語可能觸動讀者內心本已存在的情感,增強作品觸發人們選擇或行動的說服力。四、評論語言的情感性四、評論語言的情感性而在一些爭議性議題的評論中,也往往包含一些情感性的語言,它們難以單獨承擔說服的作用,而是在通過論證解決了爭議之后才起作用。即使在一些涉及情感的話題中,情感性的語言,或語言表達本身,仍然不可能代替對事實真相的確認,對原因的探究和對責任歸屬的論證。比如,2017年南京火車站男子猥褻女童事件引發輿論關注。前文提到的《曝光性侵女童案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文,雖然話題涉及女童被害,但文章的論證并不是訴諸情感,而是數據。一些引發輿論強烈關注和憤慨的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