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湖南省衡陽市雙林中學高一語文模擬試
卷含解析
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
1.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題。
汪大娘(張中行)
①汪大娘,旗人,是我城內故居主人李家只管做飯的用人。我三十年代末租居李家,
開始認識汪大娘。
②那時她四十多歲,中等身材,偏于瘦;樸實,沒有一點聰明精干氣;很少嘻笑,但
持重中隱藏著不少溫和。目力不好,聽說曾經把抹布煮在粥鍋里。像有些婦女一樣,過日
子有舍身精神,永遠不閑著。不記得她有請假回家的事,大概男人早已作古了吧。有個女
兒住在永定門外,像是也少來往。李家人不少,夫婦之外,子二女三,逐漸都成婚傳代,
三頓飯,活兒不輕。
③汪大娘的行事,勤勉,不希奇,希奇的是身份為外人卻絲毫不見外。她主一家衣食
住行的食政,食要怎樣安排,仿佛指導原則不是主人夫婦的意愿,而是她心中的常理。她
覺得她同樣是家中的一員,食,她管,別人可以發表意見,可以共同商討,但最后要由她
做主。具體說,是離開常軌不成,浪費不成。她剛來時,推想家里人可能感到不習慣,但
汪大娘是只注意常理不管別人習慣的,日久天長,雜七雜八的習慣終于被她的正氣憨氣壓
服,只好都依她。
④兩三年前,我們夫婦往天津,見到李家的長媳張玉婷,汪大娘呼為大少奶奶的,閑
談,說到汪大娘,她說:“我們都怕她,到廚房去拿個碗,不問她也不敢拿。孩子們更不
成,如果淘氣,她看不過,還打呢。所以孩子們都不敢到廚房去鬧。她人真好,一輩子沒
見過比她更直的。”
⑤李家房子多,自己住正院,其余的房子大部分出租。門戶多,住時間長的,跟汪大
娘熟了,家里有什么事,她也管。
⑥汪大娘也有使人費心的時候。是一年夏天,衛生的要求緊起來,街道主其事的人挨門
挨戶傳達,要防四種病。如何防,第一,也許是唯一的要求,是記牢那四種病名,而且過
兩三天一定來查問。李家上上下下著了慌,是唯恐汪大娘記不住。小姐,少奶奶,以及上
了學的孩子們,車輪戰法,幫助汪大娘背。費了很大力量,都認為可以了。不想查問的人
晚來一兩天,偏偏先到廚房去問她。她以為這必是關系重大,一急,忘了。由嚴重的病入
手想,好容易想起一種,說:“大頭嗡。”查問的人化嚴厲為大笑,一個難關總算度過
去。
⑦還有更大的難關,是因為她年高辭謝到女兒家養老、文革的暴風刮起來的時候。李
家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當然要深入調查罪狀。汪大娘曾經是用人,依常情,會有仇
恨,知道得多,自然是最理想的詢問對象。不幸這位汪大娘沒學過階級斗爭的理論,又不
識時務,所以總是答非所求。比如人家帶啟發性地問她:“你伺候他們,總吃了不少苦
吧?”她答:“一點不苦,我們老爺太太待我很好。他們都是好人。連孩子們也不壞,他
們不敢到廚房淘氣。”不但啟發沒收效,連早已教她不要再稱呼的“老爺太太”也冒出來
了。煞費苦心啟發的人哭笑不得,只好不再來,又一個難關平安度過去。
⑧汪大娘的年高辭謝是被動的,她舍不得走,全院的人也都舍不得她走。為了表示歡
送,李家除了給她一些錢外,還讓孩子們帶她到附近的名勝逛逛。一問,才知道她年及古
稀,還沒到過故宮。我吃了比她多讀幾本書的虧,聽到這件事,反而有些輕微的黍離、麥
秀之思,秀才人情,心里叨念一句:“汪大娘不識字,有福了!”那幾天,汪大娘將要離
去成為全院的大事,太太們和老太太們都找她去閑談,問她女兒的住址,說有機會一定去
看她。
⑨我們也抄來住址。但不湊巧,還未成行時,文革的大風暴來了。其后是自顧不暇,
幾乎連去看看的念頭也消滅了。一晃十幾年過去,風停雨霽,人人有了明天還可以喝清茶
看明月的安全感,我們不由得又想起這位可敬的汪大娘,她還健在嗎?還住在她女兒那里
嗎?因為已經有了幾次叩門“人面不知何處去”的傷痛經驗,我們沒有敢去。
⑩但她正直、質樸、寬厚,只顧別人、不顧自己的少見的形象,總在我們心中徘徊;
還常常使我想到一個問題,是:常說的所謂讀書明理,它的可信程度究竟有多大呢?
(選自陜西大學出版社張中行著《柴門清話》,有刪
改)
16.作者說“很多大手筆寫大人大事,我偏寫小人小事”。作者是通過哪些“小事”來表
現汪大娘正直、質樸、寬厚等形象的?(6分)
17.文中有關李家的長媳張玉婷評說汪大娘的文字,如若刪去好嗎?(5分)
18.簡析⑨自然段對人物刻畫和主旨的表現作用。(4分)
19.作者為什么在文章結尾提出一個讀書明理可信程度的問題?(6分)
參考答案:
16.答案:①以“常理”主主家的食政,不顧及雜七雜八的習慣;②主家的孩子淘氣她
都敢打;③同院其它租賃戶家中有什么事她也管。(以上正直)④;③查問衛生時,因過
分看重而失憶(質樸);⑤文革時不入圈套說實話(寬厚)⑥年高被辭不忍走(有
情)(答出一點給1分,滿分6分)
17.答案:不好。這是側面敘寫汪大娘,借大少奶奶之口,寫汪大娘只注意“心中的常
理”,這樣正面敘寫和側面敘寫相結合,就突出了她正直、盡責的個性。
18.答案:①(作為同院住戶,)抄來地址以備看望,十幾年后,一旦“風停雨霽”,仍
然想起她,從側面表現王大娘的可敬;②揭示了文革對正常秩序和人性、人身的戕害。
(每點2分)
19.答案:①作一個總要肯定:汪大娘雖未讀書,但能明白為人常理,恪守人生正道;②
相對汪大娘,對許多(在政治運動中)為一己之利而混淆黑白、顛倒是非、喪失良知的讀
書人的叩問;③啟人反思人性、人生的根本之理,警醒人們不要違背了讀書初衷。(每個
要點2分。)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9分,每小題3分)
涵養我們的“精神道統”
一位詩人說過,“當靈魂失去廟宇,雨水就會滴在心上”。誠然,物質財富可以滿足
生存,但是精神廟宇才能安放心靈。一個國家,要有共同捍衛的信念天空;一個社會,要
有一起堅守的核心價值。每一個人,在滿足口腹之欲后,也深沉呼喚更加富足而充實的人
生。
“一個民族必須要有信仰,否則社會上什么‘惡性腫瘤'都會長出來”,有志之士的
呼吁,折射出我們時代的精神需求。如車輪圍繞中軸才能轉動,蒼鷹振動雙翼才能飛翔,
社會擁有核心價值觀,才能產生具有凝聚力的強大磁場。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一個
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是明辨是非、評判美丑、權衡得失的基本標準,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
方式、心理習性和行為操守。每個時代都需要這樣的“精神道統”,人們得以從中尋求生
命意義,寄托終極關懷。
中華文化向來崇德尚義,孔子選擇“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孟子追求“舍生
取義,殺身成仁”。5000年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的歷史敬畏,也有“為天下人謀永福也”的理想情懷。正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
“精神道統”,孕育出中華兒女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的價值取向,己達達人、兼善天下的
行為方式。
時至今日,當代中國已經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經濟發展高歌猛進的同時,
拜金主義在一些人那里頗有市場,一些傳統道德價值受到挑戰,一些價值底線被棄守。
“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車上笑”的物欲追求,毒奶粉、地溝油帶來的良
心失守……如果利益的巨浪吞噬價值關懷,那么物欲橫流、唯利是圖的盡頭,必然是良知
的出局和信任的崩塌。
在哲人看來,沒有良知的快樂、沒有是非的知識、沒有道德的商業、沒有原則的政
治,這是現代社會的最大危機。一些經濟學家更看重市場經濟中的道德力量,認為“沒有
誠信、同情心這些最基本的道德觀念,市場經濟就會引發災難”。的確,缺少自由平等,
市場經濟就可能異化為巧取豪奪的原始叢林;沒有公正法治,現代社會也可能墮落為你死
我活的零和游戲。
今天,隨著物質財富不斷累積,富裕起來之后的價值追問,更加峻切地擺在國人面
前;涵養我們時代的“精神道統”,同樣需要每個人的努力。出國旅游,能否用自己的行
為,展示一個大國的文明?汽車時代,能否遵守規則,讓社會多一份法治意識?網絡普
及,能否尊重隱私,向他人釋放出誠信和友愛?從這些點滴努力中,一個人能夠獲得自我
升華,一個國家何嘗不能實現從物質現代化向精神現代化的飛躍?
總有一種情懷,能夠讓人超越爭名逐利;總有一種追求,能夠讓人舍棄一時得失;總
有一種感動,能夠讓人不禁潸然淚下。物質匱乏的時代,精神的力量可以彌補物質的不
足。物質豐裕的時代,精神的星光則能照耀我們走得更高更遠,去擁抱一個更加豐盈的人
生,收獲一個更加強大的中國。
(選自2014年4月9日《人民日報》)
1.下列關于''精神道統”的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精神道統以明辨是非、評判美丑、權衡得失為基本標準,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
式、心理習性、行為操守。
B.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它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屬于精神道統這個范疇。
C.涵養我們時代的精神道統,只有人人去努力,講文明,遵守規則,尊重隱私等,方能
獲得自我升華。
D.悠久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神道統影響下,孕育中華兒女
崇德尚義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
2.下列各項中,其性質屬于原文所說“精神的星光能照耀人們走得更高更遠”的一項是
()(3分)
A.近日,中國“首善”陳光標在云南盈江地震災區行善時,和受災群眾一起手舉200元
捐款合影,這高調行善,甚至“暴力慈善”的行為顯得格外的耀眼,甚至顯得另類。
B.蘇州公交上一男子吃瓜子亂丟,旁邊的西裝男進行勸告,爭執中西裝男捏了小伙的脖
子,瓜子男情緒激動,語言轟炸連續七分鐘并扯衣服不讓西裝男下車,公交司機和乘客勸
架無果,最終西裝男忍無可忍暴打瓜子男。
C.12月19日,沈陽大爺王福順在人行道上被一名騎電動車的男子撞倒。男子停車詢問大
爺是否需要就醫,大爺稱“沒事,我有醫保,你趕緊走吧”,然后一癇一拐離開了現場。
D.四川成都49路公交車上,一名63歲老人為搶座位,坐到一穿短裙的青年女子的腿
上,并在該女子讓座后因言語不和扇其耳光。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中華文化向來崇德尚義,孔子選擇“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孟子追求“舍生
取義,殺生成仁”。儒家思想關于“義”的觀點態度可以證明這一點。
B.現代社會的最大危機是沒有良知的快樂、沒有是非的知識、沒有道德的商業、沒有原
則的政治。
C.中國今天的社會出現了很多問題,這與缺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精神息息相關。
D.涵養我們時代的“精神道統”,一個人能夠獲得自我升華,一個國家也能實現從物質
現代化向精神現代化的飛躍。
參考答案:
ACB
1.偷換對象,應是“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另外,“以……為標準”的表述錯誤。應為
“是……的標準”
2.A項陳光標的事跡有為爭名逐利而行善之嫌。B項西裝男本是追求良好的社會道德,結
果卻暴力解決與瓜子男的紛爭。D項青年女子循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但老人卻“倚
老賣老”。
3.擴大范圍,前提是“在哲人看來”。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題。
文字是文明發展的載體,記錄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發展進程與經驗教訓。古人
說,欲滅其國者,必先滅其史。同樣,如果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發展的
根基也就動搖了。漢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代代相傳并不斷繁榮發展的根基。傳承中
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應將漢字教育作為凝神聚力、鑄魂固本的戰略
工程。
清末民初以來,在日本“脫亞入歐”的影響下,中國一些知識分子對中華文化的根基
一漢字產生了懷疑。“漢字落后”論者認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聲稱漢字的出路
在于“拉丁化”;“漢字難學”論者主張漢字“拼音化”與“簡化”;“兒童識字有害”
論者主張放棄漢字教育。這些論調在近幾十年仍有一定市場,比如20世紀80年代,有人
就認為“計算機是漢字的掘墓人”。
當前,漢字教育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面臨外語教育的挑戰。
現在,英語是學生的必修課,學習英語在一些人看來可以改變命運。受這種價值觀影響,
在漢語與英語之間,一些人更重視學習英語,這直接沖擊與削弱了漢字教育。二是面臨信
息化的挑戰。隨著信息化的迅猛發展,人們通過敲擊鍵盤輸入漢字的場合越來越多、越來
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備的漢字,現在變成了電腦鍵盤、手機屏幕上字母
組合的產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書寫漢字的機會在變少,提筆忘字的時候在增多。從這
些角度來說,漢字面臨危機絕不是危言聳聽。
漢字是一種象形文字,具有“形、音、義”三要素。漢字不單單表達概念、內涵、外
延等,還給人帶來圖形、聯想、感覺等。與拼音文字相比較,漢字具有鮮明特色和獨特魅
力。學習與理解漢字,應遵循漢字自身的規律和特點。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組成的文字,其
教學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國漢字教學引進了這種方法,并將其作為漢字教學的主要方法。
這種用拼音文字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漢字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有哪些優點和缺點,值得我們深
思。
近年來,隨著國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適應漢字在海外傳播的需要,不少學者開始重新
審視漢字教學的方法,合理借鑒我國傳統漢字教學的經驗。有的教學實驗根據“形、
音、義”三要素和兒童擅長“形象記憶”的特點,探索“從字形講字義,從生活講漢字”
和''因形分類、因類施教”等漢字教學的新理念與新途徑。通過這些方法,一些漢字教育
工作者嘗試把每個漢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動地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對漢字有興趣、生愛
戀、曉邏輯、會思考,甚至實現以字養德。這類教學實驗,對完善漢字教育有積極意義。
加強漢字教育,除了不斷創新漢字教學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會對漢字教
育的重視程度。我們要把漢字教育提升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民族精神的高
度來認識。只有這樣,才能讓古老的漢字在信息時代煥發新的生機,才能把中華文化的優
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國人心中。
(摘編自王殿卿《漢字教育攸關文化傳承發展》)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文字記錄了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發展進程與經驗教訓,如果文字消亡了,這個國家和
民族文明發展的根基就消失了。
B.清末民初以來,受外部因素影響,中國一些知識分子對漢字抱著否定的態度,并且他
們提出的相關論調也很有市場。
C.與拼音文字相比,作為象形文字的漢字具有鮮明特色和獨特魅力,它不僅表達概念、
內涵等,還給人帶來一定聯想。
D.近年來,漢字教學的新理念與新途徑的探索,有助于實現以字養德,從而激發學生對
漢字的興趣,讓他們學會思考。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從歷史與現實兩個角度分析了漢字面臨的危機,表明了加強漢字教育的必要性,
令人信服。
B.文章引用某些人”計算機是漢字的掘墓人”的觀點,是為了證明漢字可能無法適應信
息化挑戰。
C.文章在論證漢字教學時,強調應該遵循漢字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合理借鑒傳統漢字教
學的經驗。
D.文章結尾處與首段呼應,論述了漢字教育的重要意義,并對如何加強漢字教育提出了
相關建議。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現實中,人們書寫漢字的機會漸少,而提筆忘字的現象屢增,這直接沖擊與削弱了漢
字教育。
B.我國漢字教學引進了拼音教學法,并將其作為漢字教學的主要方法,但這種做法值得
深思。
C.“從字形講字義,從生活講漢字”等漢字教學方法,對完善漢字教育有積極意義,值
得提倡。
D.創新漢字教學方式方法,提升全社會對漢字的重視程度,有助于讓古老漢字煥發新的
生機。
參考答案:
1.C2.B3.A
【1題詳解】
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這是考查學生
對文本內容的篩選和概括。首先應瀏覽選項的內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最后進
行辨析。A項,“如果文字消亡了,這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發展的根基就消失了”曲解文
意,第一段說的是“如果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發展的根基也就動搖
了”,并不是文明發展的根基就消失了。B項,“中國一些知識分子對漢字抱著否定的態
度”曲解文意,第二段說的是“產生了懷疑”,不是抱著否定的態度。D項,“有助于實
現以字養德,從而激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讓他們學會思考”邏輯錯誤,原文中是遞進關
系,先產生興趣,后實現以字養德。
【2題詳解】
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此題考核分析論
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
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么觀
點和論證的方法。B項,”是為了證明漢字可能無法適應信息化挑戰”錯誤,從文中來
看,文章提到“計算機是漢字的掘墓人”的觀點,是證明質疑漢字的論調在近兒十年仍有
一定市場。
【3題詳解】
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解答理解和分析題要
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對詞語的解說要抓住本
質,將解釋的含意放在被解釋的詞語處,看上下文是否連貫、恰當;尋求稱代詞與稱代內
容的聯系,將稱代的內容代入原文理解,聯系全文的傾向性,檢查該解釋是否與全文保持
一致。A項,“人們書寫漢字的機會漸少,而提筆忘字的現象屢增,這直接沖擊與削弱了
漢字教育”錯誤,選項張冠李戴,從文中來看,第三段說“受這種價值觀影響,在漢語與
英語之間,一些人更重視學習英語,這直接沖擊與削弱了漢字教育”,由此可知,“直接
沖擊與削弱了漢字教育”的是一些人更重視學習英語現象。
【點睛】做選擇題,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還要用好“比對法”。就是把選項內容與原文
有關內容認真、仔細地比較、對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錯誤項,反之則為正確項。
那么,要比對哪些內容呢?比對詞語,命題者在設置選項時對原句作了改裝、重組,即主
要采取了“刪”(刪除原文的狀語、定語、補語,改變原意)、“漏”(只強調問題的一個
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斷章取義)、“改”(改換詞語,曲解文意)、“湊”(胡亂拼
湊、東拉西扯、無中生有、隨意組合信息)等方式設誤。要看看選項在對原句改造過程
中,刪去了哪些詞,改了哪些詞,添了哪些詞,它們是否與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選
項中的下面這些詞語最值得我們優先比對:指代詞(如"它"''其”等),比對它是否有偷
換概念之嫌;范圍詞(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擴大或縮小外延現
象;程度詞、時間詞(如“或許"''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經”“將來”
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與必然、已然與未然,說法絕對等。比對關系,(句間、分句間的
邏輯關系),看這種關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對句間關系,則要求考生不只
是單純地篩選信息,更應在篩選的基礎上關注信息間的聯系。因此,比對分句間的邏輯關
系是比對的重點內容。比對關系分兩步:第一步,逐項審查每一個選項有幾個分句(包括
句子),分句與分句之間是什么關系(重點抓關聯詞),一般的有因果、條件、假設、目的
等關系,但以因果關系居多。第二步,比對每一分句的意義在原文是否有依據,分句與分
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據。尤其看因果關系,是否有強加、倒置不當。比對
依據和結論,看推斷是否成立。推斷題選項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斷形式,原因結果或
條件結論同時出現;有的只是一個判斷句。對完整推斷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條件
文中是否有依據,二看所述結果(結論)文中是否有依據,三看原因或條件與結果或結論之
間是否有合理的邏輯關系。對只是一個判斷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現成的結論,
二看結論(既然是推斷想象,“這個結論”文中往往沒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觀事實與邏輯事
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
4.、給下面的一段古文斷句,在應斷開處用\線分開即可。(8分)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渠之廣或咫尺或倍尺
其長可十許步
參考答案: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渠之廣或
咫尺,或倍尺,其長可十許步。
略
5.文言文閱讀(共18分)
鄭當時者,字莊,陳人也。
鄭莊以任俠自喜,脫張羽于厄,聲聞梁楚之間。孝景時,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
常置驛馬安諸郊,存諸故人,請謝賓客,夜以繼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莊好黃老之
言,其慕長者如恐不見。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
莊稍遷為魯中尉、濟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為右內史。以武安侯、魏其時議,貶秩為詹
事,遷為大農令。
莊為太史,誡門下:“客至,無貴賤無留門者。”執賓主之禮,以其貴下人.
莊廉,又不治其產業,仰奉賜以給諸公。然其饋遺人,不過算器食。每朝,候上之
間,說未嘗不言天下之長者。其推轂士及官屬丞史,誠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為賢于己。
與官屬言,未嘗名吏,若恐傷之。聞人之善言,進之上,惟恐后。山東士諸公以此翕然稱
鄭莊。
然鄭莊在朝,常趨和承意,不敢甚引當否。及晚節,漢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費多,
財用益匱。莊任人賓客為大農僦人,多逋負。司馬安為淮陽太守,發其事,莊以此陷罪,
贖為庶人。頃之,守長史。上以為老,以莊為汝南太守。數歲,以官卒。
鄭莊始列為九卿,中廢,家貧,賓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無余費財。莊兄弟子孫以
莊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鄭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眾人乎!始翟公為廷尉,賓
客闔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翟公復為廷尉,賓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門曰:“一死一
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鄭亦云,悲夫!
(節選自《史記?汲鄭列傳》)
12.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存諸故人,請謝賓客存:問候
B.又不治其產業治:治理
C.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行:輩分
D.與官屬言,未嘗名吏名:稱呼
1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鄭莊禮賢下士的一組是()
①脫張羽于厄,聲聞梁、楚之間②客至,無貴賤無留門者
③執賓主之禮,以其貴下人④推轂士及官屬丞史
⑤與官屬言,未嘗名吏,若恐傷之⑥常趨和承意,不敢甚引當否
A.①③④B.②④⑥C.②③⑤D.
①②⑤
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鄭莊在任用官吏的問題上,與司馬安意見不合,后來司馬安乘隙誣陷,使他一度
丟了官職。
B.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進言的機會,他說的都是稱贊天下年高望重的人,并推
薦賢士和屬下的丞史。
C.鄭莊喜好交友,樂于助人,每逢休假日常常在長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備置馬匹,拜
謝賓朋,往往通宵達旦。
D.鄭當時曾位列九卿,中途罷官回家,家境貧寒,門庭冷落。晚年,擔任汝南郡太
守且在任上去世。
15.翻譯
(1)莊為太史,誡門下:“客至,無貴賤無留門者。”
(2)夫以鄭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眾人乎!
參考答案:
12.B(治:置辦)
13.C(①是說他樂于助人;④是說他重視人才;⑥是說他迎合皇上)
14.A(意見不合與乘機誣陷,在文中無依據。)
15.(1)鄭莊任太史時,告誡(他家的)守門人說:“客人來了,不論高貴低賤(都要
立即請進來),不要讓客人在門外等候。”(門下、兩個無,各一分。)
(2)憑鄭莊的賢良,有權勢時賓客就多得以十為倍數計算,沒有權勢時情況就相
反,何況是一般人呢!(則……則:就……就,表并列;否:相反;眾人:一般人,普通
人。各一分)
【參考譯文】
鄭當時,字莊,是陳縣人。
鄭莊以仗義行俠為自豪,他把梁孝王的大將張羽從危難中解救出來,名聲在梁、楚一
帶傳揚。孝景帝時做了太子舍人。每逢五天一次的休假日,他常常在長安郊外各交通要道
備置馬匹,問候那些老朋友,邀請拜謝賓朋,夜以繼日,通宵達旦,還常常擔心有所疏
漏。鄭莊喜好黃帝、老子的學說,他仰羨慕年長有德行的人,惟恐見不到人家。鄭莊年輕
時官位卑微,但是他的交游的知己好友,都是祖父一輩的人(行,輩分),是全國有名的人
±o漢武帝劉徹即位,鄭莊逐漸升任為魯國中尉、濟南郡太守、江都國相,一直到九卿中
的右內史。由于在武安侯田、魏其侯竇嬰時的廷議中出言不當,降為詹事,后又升為大農
令。
鄭莊任太史時,告誡下屬說:“只要客人來,不論貴賤都不要讓人在門外等候。”他
執行主人敬待客人的禮節,憑自己尊貴的身份謙恭地對待客人。
鄭莊為人廉潔,又不置辦自己的財產,依靠俸祿和賞賜來供給那些年長的友人。可是
他饋贈給他人的禮物,不過是竹器盛著的食物。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進言的機會,他
說的都是稱贊天下年高望重的人。他推薦士人和屬下的丞史,稱道起他們來確實津津有
味,經常稱贊他們認為比自己賢能。跟長官部屬講話,從不直呼他們的名字,好像生怕傷
害了他們。聽到別人的高見,就向皇上說,惟恐遲誤了。靖山以東的士人和一些年長的人
都異口同聲地稱贊鄭莊。
然而鄭莊在朝廷上,經常附和逢迎皇上的意旨,不敢明確表示對錯。到了晚年,漢朝
征討匈奴,招撫四方外族,全國耗費甚多,財力物力日漸匱乏。鄭莊保舉的人及其賓客,
有替大農令承辦運輸的,虧欠款項很多。司馬安任淮陽太守,揭發了這件事。鄭莊因此構
成罪責,出錢贖罪后降為平民百姓。不久,在丞相府暫時擔任長史。皇上認為他年老,讓
他擔任汝南太守。幾年后,在官任上去世。
鄭莊當初位列九卿,中途被罷官,家道貧窮,賓客越發零落。到做了郡守,死后家里
沒有剩余的財物。鄭莊的兄弟子孫因為鄭莊的緣故,官至二千石的有六、七人。
太史公說:“憑鄭莊的賢良,有權勢時賓客就多得以十為倍數計算,沒有權勢時情況
就相反,何況是一般人呢!”當初翟公擔任廷尉時,賓客盈門;到免官時,門外冷清得可
以張羅捕雀。翟公又任廷尉,賓客想再去,翟公就在門上寫上大字幅說:“一個死了一個
活著,才知交情的深淺。一個貧窮一個富裕,才知結交的實態。一個尊貴一個卑賤,交情
才會顯現。”鄭莊也是這樣啊,真是悲哀啊!
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
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
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日:
“為之奈何?”張良日:“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鯽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
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日:“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日:
“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日:“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
“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
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日:“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
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
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
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
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于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
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
之。”項王許諾。
1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素善留侯張良善:善待
B.秦時與臣游游:游玩
C.約為婚姻婚姻:由結婚而形成的夫妻關系
D.籍吏民籍:名詞活用為動詞,登記
19.下列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誰為大王為此計者且君嘗為晉軍賜矣
B.不如因善遇之相如因持璧卻立
C.夜馳之沛公軍鄰之厚,君之薄也
D.具以沛公言報項王焉用亡鄭以陪鄰
20.下列選項中,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張良對劉邦忠心耿耿,即使是在項伯向他通風報信,告知項羽要大舉進攻劉邦,勸他
及早離開劉邦軍隊,不要與劉玉石俱焚時,他也沒有動搖對劉的忠心。
B.項伯在夜見張良、劉邦后,回到軍營對項羽進行了勸諫。其中“沛公不先破關中,公
豈敢入乎”這句話是有根有據的。
C.劉邦關鍵時刻采納謀士張良的建議,熱情款待項伯,約為婚姻,借項伯的嘴向項羽詐
稱自己“日夜望將軍至”“不敢倍德”,充分表現了他的籠絡人心,巧舌如簧。
D.西方作品習慣于用大段大段的內心獨白來表現人物心理,而中國古代作品如《史
記》,則擅長用極簡練的動作與對話描寫,表現人物的內在心理。
21.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2)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參考答案:
18.D19.B20.B
21.(1)拒守函谷關,不要放諸侯進來,秦國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領而稱王了。(2)我派
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防備其他盜賊的出入與意外變故啊。
18.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實詞類題目答題的方法有“結構分析
法”“語法分析法”“形旁辨義法”“套用成語法”“套用課本法”,解答此題要注意上
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給的詞義代到原文中去,依據上下文的語意來推導之,應該很容易
判斷出來。A項,“善”,與……交好(形容詞活用為動詞)。B項,“游”,交往。C
項,“婚姻”,兒女親家(古今異義)。
19.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對于文言虛詞類題目,要著眼“意
義”和“用法”兩點,“意義”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詞性而言的。解答此題
時,需要逐項分析。A項,介詞,替;動詞,給予。B項,乘機。C項,動詞,至U;助詞,
取獨。D項,介詞,把;連詞,來。
20.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文本內容的分析與理解。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
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
析。B項,非有理有據。趁機說:“沛公不先攻破關中,你怎么敢進關來呢?現在人家有
了大功,卻要攻打他,這是不講信義。不如趁此好好對待他。”項羽答應了。
21.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文言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
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1)距:據守;內:“納”;王:稱王。
(2)所以:……的原因;備:防備;非常:意外之事。
點睛:準確翻譯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語境中理解句子。無論何種句子,都不能脫離語
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觀點和感情傾向。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
篇”。②要注意詞類活用、通假字這些文言現象,對這些文言現象的正確理解和把握,是
翻譯好文言文語句的前提。③對句子中難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籠統翻譯的辦法去逃
避,而應該前后推導,認真理解。④要善于調動已學知識進行比較,辨析異同。特別是對
一詞多義、古代文化知識的積累,有助于我們把握文言詞語在句子中的具體用法和含義。
本題中的重點詞語在課文中出現過,平時多加注意積累。
參考譯文:
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張良交好。張良這時正跟隨著劉邦。項
伯就連夜騎馬跑到劉邦的軍營,私下會見張良,把事情詳細地告訴了他,想叫張良和他一
起離開,說:“不要和(劉邦)他們一起死了。”張良說:“我是韓王派給沛公的人,現
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義的,不能不告訴他。”于是張良進去,詳細地告訴
了劉邦。劉邦大驚,說:“這件事怎么辦?”張良說:“是誰給大王出這條計策的?”劉
邦說:“一個見識短淺的小子勸我說:'守住函谷關,不要放諸侯進來,秦國的土地可以
全部占領而稱王。'所以就聽了他的話。”張良說:“估計大王的軍隊足夠用來抵擋項王
嗎?”劉邦沉默了一會兒,說:“當然不如啊。這又將怎么辦呢?”張良說:“請您親自
告訴項伯,說劉邦不敢背叛項王。”劉邦說:“你怎么和項伯有交情?”張良說:“秦朝
時,他和我交往,項伯殺了人,我使他活了下來;現在事情危急,幸虧他來告訴我。”劉
邦說:“他和你年齡誰大誰小?”張良說:“比我大。”劉邦說:“你替我請他進來,我
要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他。”張良出去,邀請項伯。項伯就進去見劉邦。劉邦捧上一杯酒
向項伯祝酒,和項伯約定結為兒女親家,說:“我進入關中,一點東西都不敢據為己有,
登記了官吏、百姓,封閉了倉庫,等待將軍到來。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
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的變故。我日夜盼望將軍到來,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訴項
王我不敢背叛項王的恩德。”項伯答應了,告訴劉邦說:“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親自來向
項王道歉。”劉邦說:“好。”于是項伯又連夜離去,回到軍營里,把劉邦的話報告了項
羽,趁機說:“沛公不先攻破關中,你怎么敢進關來呢?現在人家有了大功,卻要攻打
他,這是不講信義。不如趁此好好對待他。”項王答應了。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
7.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目前,國際糧食市場價格高位調整且很難下跌,國際糧食供需失衡正在加劇,但中國
的糧食生產庫存充足,依然能夠滿足自給。
B.市井百姓的生活變化實實在在。他們的欲求原本就簡單,只是盼望著生活就這樣一步
一個腳印地往前走。然而,這看似簡單、實則難得的進步,離不開中國穩扎穩打的“內功
修煉”。
C.2011年以來,雖然全國住房價格過快的上漲勢頭已得到初步遏制,但是大部分大中城
市住房價格仍然過高,政府調控房地產市場依然繁重。
D.學者們認為,基于這些真實文字基礎上成就的修訂版《曾國藩全集》,不僅真實直接
地記錄了晚清時期的歷史,也生動地反映了曾國藩個人的喜樂與困惑。
參考答案:
B
試題分析:A項主謂搭配不當,應將“的糧食生產”改為“生產的糧食”;C項成分殘
缺,在“市場”后加上“的工作”;D項句式雜糅,“基于”就是“在……基礎上”的意
思,可以說“在這些真實的文字基礎上”,也可以說“基于這些真實文字”。
8.把下面五句話按順序填入橫線處,使之成為語義連貫的一段話。(5分)
假如有人問我語文是什么,我會高興地告訴他:______,展開我色彩繽紛的想像;
,牽動我親臨其境的目光;,教會我寓情于物的感觀;,演繹我字正
腔圓的對白;,美化我獨抒性靈的意象。
①是跌宕起伏的戲劇②是天真無邪的童話③是優雅閑適的散文
④是情節曲折的小說⑤是意韻深遠的詩歌
參考答案:
②④③①⑤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語意的連貫性。解答時要從對應的角度來思考。童話對應想象,小
說對應目光,散文對應感觀,戲劇對應對白,詩歌對應意象。
【考點定位】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名師點睛】本題考查語言連貫和選用句式的能力。做這類題目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
去思考,那就是前后話題的一致性,陳述角度的一致性,內容前后的照應性,句式結構的
一致性,順序(包括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的合理性,意境的諧調性。本題可
從前后照應性和順序的合理性兩個角度考慮。
9.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確,沒有語病的一句
是()
A.在張大爺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后,感到體力和思維都大不如以前了。
B.蔡校長說:“李虎對張林的批評是有充分準備的,我相信他們會處理好這件事。”
C.“低保政策”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困難群眾的關愛,但要把關愛落到實處,卻遠不是劃
幾條標準那么簡單。
D.山東大學積極采取措施,培養新入校的大學生,力爭在較短時間內解決史學界后繼乏
人的狀況。
參考答案:
C
【詳解】試題分析:題干是“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確,沒有語病的一句是”。本題考查病句
的辨析和修改。首先要了解病句的六大類型錯誤: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成分
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A項,成分殘缺,缺主語,把“張大爺”放在句
首作主語。B項,語意不明,“李虎對張林的批評”有歧義,一種理解是李虎批評張林,
另一種理解是張林批評李虎。D項,動賓搭配不當,把“培養新入校的大學生”改為“在
新入校的大學生中培養新人”。故選C。
【點睛】辨析語病的方法有:語感審讀法(調動語感,從感性上判斷語句是否有毛病)、
主干枝葉梳理法(先檢查句子主干之間是否有語病,再檢查修飾語和中心詞、修飾語和修
飾語之間是否有語病)、造句類比法(仿照原句結構造一日常用的句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肛瘺護理課件
- 對口統招數學試卷
- 對口本科數學試卷
- 東營高考一模數學試卷
- 玻璃維修培訓課件大全
- 2025至2030磁引導膠囊內鏡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咨詢分析報告
- 2024年汕尾市市直單位招聘政府聘員筆試真題
- 2024年撫順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考試真題
- 2025至2030餐飲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
- 高二基礎數學試卷
- 獸醫傳染病學(山東聯盟)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青島農業大學
- 鋼結構防腐油漆施工方案
- 第五講社會建設
- 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
- GB/T 20303.1-2006起重機司機室第1部分:總則
- GB 18068-2000水泥廠衛生防護距離標準
- 教師調動登記表(模板)
- 《長方形和正方形》 完整版課件
- 2022年醫院收費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國家開放大學電大專科《市場營銷學》2021期末試題及答案(試卷號2175)
- 再遇青春同學聚會畫冊PPT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