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呼吸系統
1.呼吸系統常見癥狀(P13):咳嗽與咳痰、肺源性呼吸困難、咯血、胸痛。
2.如何指導病人有效咳嗽(P14):
/盡量采取半坐臥位,先進行深而慢的呼吸5~6次,后深吸氣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氣
3~5s,繼而縮唇,緩慢呼出氣體,再深吸一口氣后屏氣3~5s,身體前傾,從胸腔
進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同時收縮腹肌,或用手按壓上腹部,幫助痰液咳
出。也可讓病人去俯臥屈膝位,借助膈肌、腹肌收縮,增加腹壓,咳出痰液
/經常變換體位有利于痰液的咳出
/對胸痛不敢咳嗽的病人,應避免因咳嗽加重疼痛,如胸部有傷口可用雙手或枕頭輕
壓傷口兩側,使傷口兩側的皮膚及軟組織向傷口處皺起,可避免咳嗽時胸廓擴張牽
拉傷口而引起疼痛?疼痛劇烈時可遵醫囑給予止痛藥,30min后進行深呼吸和有
效咳嗽
3.肺炎病人的護理P23:
令體溫過高:臥床休息,做好口腔護理;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質或半
流質飲食,鼓勵病人多喝水;高熱時用物理降溫,兒童要預防驚厥,不宜使用阿司匹
林或其他解熱藥,以免大汗、脫水、和干擾熱型觀察;監測并觀察生命體征;遵醫囑
用藥
令清理呼吸道無效:
(1)環境:室溫18-20℃,濕度50-60%
(2)飲食護理:1)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低油飲食
2)每天喝水1500ml以上,作用:A.保證呼吸道黏膜的濕潤和病變黏膜的修復;
B.利于痰液稀釋和排出。
(3)病情觀察
(4)促進有效排痰
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2)吸入療法注意:①防止窒息②一般以10-20min為宜③控制濕化溫度在35-37C
3)胸部叩擊①每一肺葉叩擊l~3min,②避免直接叩擊在皮膚上,宜隔單層薄布③力量適
中,時間安排在餐后2h至餐前30min完成。
4)體位引流
5)機械吸痰注意:①每次吸引時間少于15s②兩次抽吸間隔大于3min③適當提高吸入氧
的濃度。
令潛在并發癥:感染性休克:中凹臥位、吸氧、補充血容量、血管活性藥物及抗生素
的使用
4.支擴的臨床表現P31:
(1)臨床特點:慢性咳嗽、大量膿痰和反復咯血;
(2)體征:下胸、背部可聞及固定而持久的局限性粗濕鑼音,有時可聞及哮鳴音,部
分病人有杵狀指;
(3)影像學檢查:
令胸片:支氣管特征性表現:①柱狀擴張:軌道征②囊狀擴張:卷發樣陰影(“落
雪征”)③感染時:陰影內出現液平面。
令CT檢查:顯示管壁增厚的柱狀或成串成簇的囊狀擴張,即“蜂窩狀透亮陰影”
(確診依據)。
令痰液分層特征:上層為泡沫,下懸濃性成分;中層為渾濁黏液;下層為壞死組
織沉淀物。
5.肺結核的臨床分型、各型主要特點、護理措施P39:
/原發型肺結核:X線胸片表現為啞鈴型陰影,即原發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腫大
的肺門淋巴結,形成典型的原發綜合癥
/血型播散型肺結核:X線雙肺布滿大小、密度、和分布均勻的粟粒狀陰影;起病急,
有全身毒血癥狀,常伴有結核性腦膜炎
/繼發型肺結核:成人中最常見的肺結核類型
1)浸潤性肺結核:X線顯示為片狀、絮狀陰影,可融合形成空洞
2)空洞型肺結核:是重要的傳染源,痰中經常排菌
3)結核球:空洞內干酪樣物質凝聚成球形病灶
4)干酪樣肺炎:X線呈大葉性密度均勻的磨玻璃狀陰影,逐漸出現溶解區,
呈蟲蝕樣空洞
5)纖維空洞型肺結核:X線一側或兩側有單個或多個纖維厚壁空洞、肺紋理
呈垂柳樣改變
護理措施:
休息與活動:肺結核癥狀明顯者應臥床休息,恢復期可適量增加戶外運動,輕癥者
在堅持化療的同時可正常工作,但要注意勞逸結合,無傳染性或傳染性極低的
患者,應鼓勵病人過正常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減輕病人焦慮的情緒
藥物治療指導:有目的有計劃的向患者及家屬逐步介紹有關藥物治療的相關知識;
強調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化學治療的重要性,督促病人按醫囑服藥、
建立按時服藥的習慣;解釋藥物不良反應時,重視強調藥物的治療效果,讓病
人意識到不良反應的可能性較小,以鼓勵病人堅持全程化學療法;如若發現不
良反應,及時與醫生聯系,不要自行停藥,大部分不良反應經處理可完全消失
飲食: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增加食物的種類,增進病人的食欲,
進食時應細嚼慢咽,促進消化吸收
6.肺結核的臨床表現:1)全身癥狀:發熱最常見(多為長期午后低熱,最典型)、乏力、
食欲減退、盜汪、體重減輕,育齡女性可有月經失調和
閉經;
2)呼吸系統癥狀:夜間咳嗽、咳痰(最典型)、咯血、胸痛、呼吸困
難。
7.肺結核化學治療原則:星期、聯合、適量、規建、全程
早期:一旦發現和確診,立刻治療
聯合:聯合兩種以上藥物,確保療效
適量:過低影響療效并容易產生耐藥性;過大易產生不良反應
規律:按時服藥,不得擅自更改服藥方案,以免產生耐藥性
全程:病人必須按照治療方案,堅持完成療程,以提高治愈率和較少復發率
8.結核菌素試驗(0T試驗)陽性:左前臂屈側。48~72h測量皮膚硬結直徑,小于等
于4mm為陰性,5~9mm弱陽性,10~19mm為強陽性,大于或等于20mm或淋巴
管炎為強陽性。強陽性提示活動性肺結核。
9結核病預防控制: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切斷傳播途徑的措施)有條件的病人應單獨一室;注意個人衛生,嚴禁隨地吐痰,
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雙層紙巾遮住口鼻,紙巾焚燒處理,留置于容器中的痰液必
須滅菌處理再棄去,接觸痰液后用流水沖洗雙手;餐具煮沸消毒或用消毒液浸泡;
被褥、書籍在烈日下暴曬6h以上;出門時戴口罩;保證營養的補充。
10.哮喘P50
?激發因素(誘因):a吸入性變應原:如塵螭、花粉、真菌、動物毛屑、二氧化硫、
氨氣等各種特異性吸入物。b感染:如細菌、病毒、原蟲、寄生蟲等。c食物:
如魚蝦蟹、蛋類、牛奶等。d藥物:如普奈洛爾(心得安)、阿司匹林等。e其
他:氣候改變、運動、妊娠等。
?臨床表現:1)癥狀:(典型表現)呼氣性呼吸困難;發作性胸悶和咳嗽;腸鳴音
2)體征:發作時胸部呈過度充氣征象;雙肺可聞及廣泛的哮鳴音,呼氣音延長。
嚴重者可出現心率加快、奇脈、胸腹反常運動和發細。但在輕度哮喘或非常嚴重
哮喘發作時,哮鳴音可不出現,稱之為寂靜胸。
?診斷要點:A反復發作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多與接觸變應原、冷空氣、物
理或化學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運動等有關B發作時在雙肺刻紋機散在
或彌漫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呼氣相延長C上述癥狀可自行緩解或治療緩解
D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急、氣急、胸悶或咳嗽E臨床表現不明顯者至少有
下列三項中的一項:1)支氣管激發試驗或運動試驗陽性;2)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
晝夜PEF變異率大于等于20%符合上述A~D者或D、E者,可診斷為支
氣管哮喘
處理要點:激素茶堿、氧療抗炎、糾酸對癥、霧化補液、先快后慢、先濃后淡、先
鹽后糖、見尿補鉀
?護理診斷:
①氣體交換受損:與支氣管痙攣、氣道炎癥、氣道阻力增加有關
②清理呼吸道無效:與支氣管粘膜水腫、分泌物增多、痰液粘稠、無效咳嗽有關
③知識缺乏:缺乏正確使用定量吸入器用藥的相關知識
?護理措施P57
11.慢性支氣管炎
>臨床表現::癥狀咳、痰、喘;體征干濕啰音
>急性發作的治療措施:
①止咳:可待因(麻醉性中樞鎮咳藥)、噴托維林(費麻醉性中樞鎮咳藥)
②祛痰:嗅己新、復方氯化鉉等祛痰藥
③平喘:茶堿類、B2受體激動劑
12.氣胸P81
/確診依據(金標準):X線是診斷氣胸的重要標準;典型的臨床表現為:被壓縮的
肺邊緣呈外凸弧形線狀陰影,稱之為氣胸線
/臨床表現:癥狀突發單側胸痛;限制性呼吸困難;刺激性干咳
體征小量氣胸時無特殊癥狀;大量氣胸時,呼吸運動減弱、發絹、患
側胸部膨隆、氣管偏向健側、肋間隙增寬、語顫減弱、叩診呈過清音或
鼓音,心濁音界縮小或消失、有Hamman征
/診斷要點:突發性胸痛伴呼吸困難及相應的氣胸體征,可初步診斷。X線胸片或
CT可確診
/處理要點:1)保守療法:適用于小量閉合性氣胸,方法有嚴格臥床休息、給氧、
酌情使用鎮靜鎮痛藥、積極肺基礎疾病2)排氣療法:緊急排氣、胸腔穿刺排氣、
胸腔閉式引流3)化學性胸膜固定術4)手術治療
/護理診斷和護理措施
①低效性呼吸形態:休息與臥床;吸氧;病情觀察;心理護理;排氣治療的護理(如
胸腔閉式引流)
②焦慮、疼痛、活動無耐力、知識缺乏
第三章:循環系統
1.心衰的誘因P116:
a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見、最重要的誘因
b心律失常:房顫是誘發心衰的重要因素
c生理或心理壓力過大:如勞累、情緒激動、精神過于緊張
d妊娠和分娩:可加重心臟負荷,增加心肌耗氧量,誘發心衰
e血容量增加:如鈉鹽攝入過多,輸液或輸血過快、過多
f其他:如治療不當;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出現風濕活動及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或
貧血。
?心衰的治療P120:(詳情見課本)
a基本病因的治療:如控制高血壓,應用藥物、介入、手術治療改善冠心病缺血
癥狀
b消除誘因:如積極選用抗生素
c左室射血分數降低者可用洋地黃類藥增加心肌收縮力,血管擴張劑和利尿劑減
輕心臟后負荷
d左室射血分數正常者通過降低靜息和運動狀態心臟充盈壓來減輕癥狀
e難治性終末期心率衰竭者可考慮靜脈應用非洋地黃類正性肌力藥物和擴張血管
的藥物以減輕癥狀
2左心衰的癥狀P117:以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為主
癥狀:1)呼吸困難,是左心衰最主要的癥狀;2)咳嗽咳痰和咯血3)疲倦、乏
力、頭暈、心悸,主要是由于心排血量降低,器官代償所致4)少尿及腎
損害癥狀
體征:肺部濕性啰音;心臟擴大,舒張期奔馬律及肺動脈區第二心音亢進
3急性心衰搶救配合與護理原則P125
1)體位:立即采取坐位,雙腿下垂,以減少靜脈回流,減輕心臟負荷
2)氧療:立即給予高流量(6~8L/min)鼻導管吸氧,同時在濕化瓶中加
入50%的酒精,有助于消除肺泡泡沫表面張力,使血氧飽和度維持在
95%~98%,以防出現臟器功能障礙或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癥
3)迅速開放兩條經脈通道,遵醫囑用藥,觀察療效與不良反應
a嗎啡:鎮靜、降低心率,擴張小血管,減輕心臟負荷;
b快速利尿劑:減少血容量
c血管擴張劑:減輕心臟后負荷
d洋地黃:增強心肌收縮力
e氨茶堿解除支氣管痙攣
4)病情觀察: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心率、心電圖等
5)心理護理:減輕病人焦慮,防止交感興奮導致呼吸困難
4.室性早搏的心電圖特點P134:QRS波群提早出現,其前無P波;QRS波寬大畸形,
時間>0.12s(3個小格),T波方向正常與QRS主波方向相反;代償間歇完全,即早
搏前后的兩個竇性P波間距等于正常P-P間距的兩倍;若每次正常竇性搏動之后均
出現一個室性期前收縮,稱之為二聯律;每兩次竇性搏動后出現一個室性期前收縮
稱為三聯律
5.心律失常常用藥物的副反應P140表3-5
6.心絞痛用藥方法P151:
令發作期:①硝酸甘油舌下含化,l~2min顯效,半小時作用消失;②硝酸異山梨酯:
舌下含化,2~5min顯效,作用維持2~3h
令緩解期:①用硝酸酯制劑,如硝酸山梨酯②8受體阻滯劑:降低血壓、減慢心率,
降低心肌收縮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如普蔡洛爾、美托洛爾,③鈣通道阻滯劑:抑
制心肌收縮,擴張外周血管,減輕心臟負荷④抗血小板藥物⑤調血脂藥⑥中醫
中藥
7.心梗的用藥方法P157:主要目的是溶栓
①尿激酶30分鐘內靜脈滴注150U~200U
②鏈激酶或重組鏈激酶以150U靜脈滴注,60min內滴完
③重組組織性纖維蛋白溶酶原啟動劑100mg在90min內靜脈給予
8.心絞痛與心梗二者疼痛的鑒別要點
心絞痛心梗
胸痛1)誘因勞力、情緒激動、寒冷、飽餐后不常有
2)部位胸骨上、中段之后同左,但可在較低位置或上腹部
3)性質壓迫、發悶或緊縮感同左,但更劇烈
4)時限短(常短于15分鐘)長(數小時至1~2天)
5)發作頻率頻繁不常發作
6)硝酸甘油作用顯著緩解不緩解
氣喘或肺水腫極少發生常發生
血壓變化高或無顯著變化常降低甚至是休克
心包摩擦音無可有
發熱無可有
血象血沉血酶正常升高
心電圖變化無變化,或暫時性ST-T改變特征性跟動態性改變
9.高血壓服藥的護理:P168
①強調長期藥物治療的重要性,用降壓藥物使血壓降至理想水平后,應繼續服用維
持量,以保持血壓相對穩定,對無癥狀者更應強調。②告知有關降壓藥的名稱、劑
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應,并提供書面材料。囑病人必須遵醫囑俺是按量服藥,
如果擅自更改,會導致血壓波動③不能擅自突然停藥,經治療血壓得到滿意控制
后,可以逐漸減少劑量。但如果突然停藥,可導致血壓突然升高,冠心病病人突然
停用B受體阻滯劑可誘發心絞痛、心梗
10.病毒性心肌炎的護理重點P168:
令休息與活動:向病人解釋急性期臥床休息可減輕心臟負荷,減少心肌耗氧,有利于
心功能的恢復;重癥心肌炎病人應臥床休息3個月以上。
令活動中檢測:與病人及家屬一起制定并實施每天的活動計戈U,嚴密監測活動時心率、
心律、血壓變化,若活動出現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心律失常等,應停止活動
令心理護理
11.心臟起搏器安置術后的護理要點P181
①休息與活動:平臥或左側臥1~3天,如病人極度不適,可抬高床頭30~60度。術
側肢體不宜過度活動,勿用力咳嗽,以防電極脫位,如出現咳嗽癥狀,盡早用鎮咳
藥。安置臨時起搏器者需絕對臥床,術側肢體避免屈曲或過度活動。臥床期間做好
生活護理。術后第1次活動應動作緩慢,防止跌倒
②監測:術后描記12導聯心電圖,心電監護24h,監測起搏和感知功能。
③傷口護理與觀察:傷口局部以沙袋加壓6h,且每隔2h解除壓迫5min。定期更換
敷料;觀察起搏器囊袋有無出血或血腫,觀察傷口有無滲血、紅、腫,病人有無
局部疼痛等
12.PTCA的護理要點、含義P189:
/含義:經皮冠狀動脈腔內形成術(PTCA),是以用擴張冠狀動脈內經,解除其狹
窄,使相應心肌供血增加,緩解癥狀,改善心功能的一種非外科手術方法,是冠狀
動脈介入診療的最基本手段。
/護理要點P189:同心導管檢查術P184外
1)術前:進行咳嗽訓練、床上排尿排便訓練;擇期手術者術前晚飯后考試口服阿司
匹林和氯毗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藥物,直接手術者盡早頓服;擬行槎動脈穿刺者,
術前檢查樓動脈是否功能完好
2)術中:①告知病人如術中有心悸、胸悶等不適,應立即通知醫生②重點監測導
管定位時、造影時、球囊擴張時極有可能出現再灌注心律失常時心電及血壓的變
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并采取有效措施
3)術后:心電、血壓監護24h;即刻做12導聯心電圖,與術前對比,有癥狀時再
復查;一般于術后停用肝素4~6h后,監測ACTC50S,即可拔除動脈鞘管;術
后24h后,囑病人逐漸增加活動量,鼓勵病人多飲水;抗凝治療的護理;常規
使用抗生素等
第四章:消化系統
I.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疼痛的特點P208
胃潰瘍GU十二指腸潰瘍DU
腹痛與飲食關系餐后痛空腹痛
好發部位胃角和胃竇小彎十二指腸球部
(上腹正中偏左)(偏右或臍周)
午夜痛無有
疼痛緩解進食-疼痛-緩解疼痛-進食-緩解
體型消瘦肥胖
2.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機制P228
1)門靜脈壓增高;2)低清蛋白血癥(最重要原因):門脈高壓時,如不伴有低清
蛋白血癥,常不足以產生腹水;3)肝淋巴液生成過多;4)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水重吸收增加;5)繼發性醛固酮增多,腎鈉重吸收增加;6)腎臟因素:有效循環
血容量不足致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球濾過率降低,排鈉、排尿量減少。
3.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常見的并發癥P228
常導致出血性休克或誘發肝性腦病。部分肝硬化病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并發急
性胃黏膜糜爛或消化性潰瘍。
4.如何減少肝昏迷(肝性腦病)腸道有毒物的吸收P241
(1)飲食:開始數天內禁食蛋白質。食物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足量熱量和維生素,神
志清楚后可逐漸增加蛋白質;
(2)灌腸或導瀉:清除腸內積食、積血或其他含氮物,可用生理鹽水或弱酸性溶液灌
腸,或口服硫酸鎂導瀉,急性門體分流性腦病昏迷首選乳果糖灌腸:
(3)抑制腸道細菌生長:口服新霉素、甲硝唾。
5.急性胰腺炎的飲食護理P246
多數病人需禁飲禁食1~3天,明顯腹脹者需插胃管行胃腸減壓,目的在于減少胃酸
分泌,進而減少胰液分泌,以減輕腹痛和腹脹。應向病人和家屬解釋禁飲食的意義,
病人口渴時可含漱或濕潤口唇,并做好口腔護理。
6.急性胰腺炎配合搶救的措施(尤其是出血壞死型胰腺炎)P247
①迅速準備好搶救用物如靜脈切開包、人工呼吸器、氣管切開包等;②病人取平臥
位,注意保曖,給予氧氣吸入;③盡快建立靜脈通路,必要時靜脈切開,按醫囑輸
注液體、血漿或全血,補充血容量。根據血壓調整給藥速度,必要時測定中心靜脈
壓,以決定輸液量和速度;④如循環衰竭持續存在,按醫囑給予升壓藥。
7.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伴休克的體位P252
平臥位,下肢略抬高,頭偏一側。目的:保證腦部供血,防止窒息、誤吸。
第五章:泌尿系統
1.形成腎源性水腫的主要原因P268
(1)腎炎性水腫:“球管失衡”,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正常,腎小球濾
過分數下降,水鈉潴留,同時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血容量擴張;(顏面開始,高
血壓表現)
(2)腎病性水腫:長期大量蛋白尿導致血漿蛋白減少,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液體從血
管內進入組織間隙,此外繼發性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可啟動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
系統,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下肢開始,低血壓表現)
2.急性腎小球腎炎患者水腫的機制P274
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導致水鈉潴留。多表現為晨起眼瞼水腫,可伴有雙下肢水腫,嚴
重者全身性水腫、胸水、腹水。
3.慢性腎炎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水平的依據P278
根據蛋白尿程度而定。尿蛋白>lg/d者,血壓控制在125/75mmHg以下;<lg/d
者,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4.慢性腎炎病人的飲食護理P278
優質低蛋白、低磷飲食,以減輕腎小球毛細血管高灌注、高壓力、高濾過狀態(三
高),有明顯水腫和高血壓時低鹽飲食,<3g/d?
5.尿毒癥病人降低尿素氮的有效方法:腹膜透析跟血液透析
6.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為什么容易形成血栓P280
①有效血容量減少,血液濃縮及高脂血癥使血液黏稠度增加;②一些蛋白質自尿中
丟失;③肝臟代償性合成蛋白質增加,引起機體凝血、抗凝和纖溶系統失衡;④強
效利尿劑進一步加重高凝狀態。
7.真性細菌尿的含義P284
①膀胱穿刺尿定性培養有細菌生長;②無尿感癥狀,2次清潔中段尿定量培養都》
105/ml;③新鮮清潔中段尿細菌定量培養菌落計數2105/ml并排除假陽性。
8.急性腎盂腎炎的臨床表現、護理措施P284
>臨床表現:①全身:寒戰高熱、頭痛、全身酸痛無力、食欲減退;②泌尿系統:尿
頻尿急尿痛(膀胱刺激征),多伴腰痛或腎區不適,肋脊角壓痛和叩擊痛,膿尿血
尿;③并發腎乳頭壞死者高熱、劇烈腰痛、血尿,腎絞痛;并發腎周膿腫者明顯單
側腰痛,向健側彎腰加劇
>護理措施:①應用抗生素:原則是先留標本后用藥,不等結果先用藥。輕型可口服
磺胺類和氟喋酮類抗菌藥14天,重型有明顯毒血癥狀者肌注或靜脈用氨基糖甘類、
青霉素類藥物;②簡化尿液:口服碳酸氫鈉片;③體溫過高的護理:清淡飲食、增
加休息睡眠、注意病情觀察、冰敷和酒精擦浴以物理降溫、應用抗生素。
9.急性腎衰患者體液過多的觀察指標P289
①水腫;②體重增加:一天增加0.5g以上;③血清鈉濃度偏低且無失鹽;④中心靜
脈壓高于12cmH2O(1.17kPa),正常為670cmH20(0.59~0.98kPa);胸X片血管影有
肺充血征象;⑥無感染但心率快、呼吸加速、血壓增高。
10.急性腎衰高鉀血癥的預防P290
①密切觀察有無高鉀血癥的征象:如脈率不齊、肌無力、心電圖改變;②飲食:血鉀
高者限鉀,少用或忌用含鉀高的食物;③積極預防和控制感染;④及時糾正代謝性酸
中毒;⑤禁止輸注庫存血。
11.血透患者蛋白質攝入量的標準P300:1.2~1.4g/(kg7),其中50%以上為優質蛋白。
12.血透的飲食護理P300
1)熱量:輕度活動時能量147~167kJ(kg?d),即35~40kcal/(kg?d),其中碳水化
合物占60~65%,以多糖為主,脂肪占35~40%;
2)蛋白質:1.2~1.4g/(kg-d),其中50%以上為優質蛋白;
3)控制液體攝入:兩次透析之間體重增加不超4-5%,每天飲水量=前一天尿量
+500ml水;
4)限鈉、鉀、磷:低鹽飲食,無尿時控制在l~2g/d;慎食含鉀高食物;磷控制在
600~1200mg/d,避免含磷高食物;
5)維生素和礦物質:因透析時水溶性維生素嚴重丟失,需補充維生素C、葉酸;鈣
應達到1000~1200mg,除膳食鈣外補鈣劑(碳酸鈣或醋酸鈣);蛋白質攝入不足可導
致鋅缺乏,需補一定量的鋅。
第六章:血液系統
1.貧血最常見的原因(尤其是缺鐵性貧血)、臨床表現P312
(1)原因:紅細胞生成減少、紅細胞破壞過多、急慢性失血;(缺鐵性貧血最常見原因:慢性
失血);
(2)臨床表現:①最常見最早出現是疲乏、困倦、軟弱無力;最突出是皮膚黏膜蒼白;
②神經系統:頭暈頭痛、耳鳴眼花、失眠多夢、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嚴重
者暈厥;③呼吸系統:呼吸加快,不同程度呼吸困難,咳嗽咳痰;④心血管:心悸
氣促,活動后明顯加重;⑤消化系統:食欲不振、惡心、胃腸脹氣、腹瀉便秘、舌
炎和口腔黏膜炎;⑥泌尿生殖:夜尿增多;(缺鐵性貧血五個特殊方面:貧血伴隨
①反甲②吞咽困難③異食癖④藍色鞏膜⑤智障)
2.ITP的發病機制P338
目前多認為血小板相關抗體或抗血小板抗體等自身抗體的形成在ITP的發病中非常
重要。這些抗體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導致出血的發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促使血小板破
壞增多而導致血小板數目減少,此外還可以引起血小板的功能異常,并可通過損害毛細
血管內皮致通透性增加而引發出血。在肝、脾、骨髓等破壞血小板的主要場所中,以脾
臟最為重要。
3.急慢性白血病的根本區別P353:細胞的分化程度。急性白血病細胞分化停滯在較早
的階段,骨髓和外周血中以原始和早期幼稚細胞為主;慢性白血病細胞分化停滯較晚,
骨髓與外周血中多為較成熟的幼稚細胞和成熟細胞。
4.再障的臨床表現、如何與白血病鑒別、治療措施P323
(1)臨床表現:進行性貧血、出血、感染,多無肝脾、淋巴結腫大。
根據患者病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預后,可分為重型(SAA)和非重型(NSAA)。
重型再障SAA非重型再障NSAA
起病與進展起病急,進展快起病緩,進展慢
首發癥狀感染、出血貧血為主,偶有出血
感染的表現嚴重程度重輕
持續高熱突出而明顯,難以有效控制少見且易于控制
敗血癥常見,主要死因之一少見
感染部位依次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上呼吸道、口腔牙齦
道和皮膚黏膜
主要致病菌G桿菌、金葡菌、真菌G+桿菌
出血的表現嚴重程度重,不易控制輕,易控制
出血部位廣泛,除皮膚黏膜外多有內臟出以皮膚、黏膜為主,少有內臟出血
血,甚至顱內出血而致死
貧血表現重,癥狀明顯,易發生心衰輕,少有心衰發生
病程與預后病程短,預后差,多于1年內死亡病程長,預后較好,少數死亡
(2)與白血病鑒別:(輔導書整理)
急性白血病重型再障
臨床癥狀與兩者都有進行性貧血、出血和繼發感染
體征肝脾淋巴結腫大、胸骨壓痛無
外周血象多有白細胞數口明顯增加,大量幼稚細多有全血細胞減少,淋巴細胞相
胞,對增多,網織紅細胞減少或消
伴紅細胞血紅蛋白及血小板數目減少失,無幼稚細胞
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躍或極度活躍,幼稚細胞數》增生低下或極度低下,粒紅細胞
30%明顯減少,無巨核細胞和幼稚細
胞
急性白血病再障
貧血類型正常細胞性正常細胞性
RBC11
WBC多tV
PLT11
血片原幼細胞>30%細胞形態正常,數量減少
骨髓紅系11
骨髓粒系11
骨髓巨核111,很難找到
骨髓增生多t各系增生不良
原幼紅細胞占非紅系>30%<30%
(3)治療措施P326
/支持治療:①保護措施:預防感染、避免出血、杜絕危險因素、心理護理;
/對癥治療:控制感染、控制出血、糾正貧血、護肝治療;
/針對不同發病機制的治療:①免疫抑制劑(蟲子學說):抗胸腺/淋巴細胞球蛋白,
環抱素,用于重型;②促進骨髓造血:雄激素(常用藥,非重型)、造血生長因子
(重型);③造血干細胞移植(種子學說):用于重型。
5.鞘內注射化療藥病人的體位:頭低抱膝側臥位,拔針后去枕平臥4~6小時P359
6.慢淋及慢粒的主要治療要點P362、P364:
慢粒的治療:羥基胭是目前治療的首選藥
慢淋的治療:常用的藥物為佛達拉濱和苯丁酸氮芥
7淋巴瘤的確診依據:淋巴結活檢P367
8.骨髓移植、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的并發癥P378
①最常見:感染;②出血;③最嚴重:移植物抗宿主病。
第七章:內分泌系統(看上課重點)
1.甲亢的定義、臨床表現、飲食護理P393
(1)定義:是指由多種病因導致甲狀腺腺體本身產生甲狀腺素(TH)過多而引起的
甲狀腺毒癥。
(2)臨床表現:①甲狀腺毒癥:高代謝綜合征,疲乏無力、怕熱多汗、多食善饑、
消瘦;煩躁不安、胸悶心悸、氣短、周期性癱瘓;②甲狀腺腫:彌漫性、對稱性,質
軟無壓痛,腫大程度與甲亢病情輕重無明顯關系;③眼征:突眼最具特異性,單純型
突眼者瞬目減少、炯炯發亮、瞼裂增寬;浸潤性突眼者眼球顯著突出,突眼度超過
18mm;④脛前粘液性水腫是特征性表現。
(3)浸潤性突眼的體位是高枕臥位。
(4)飲食護理:監測體重,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限高纖維,合理用藥。
(5)Graves病(GD):又稱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是一種伴甲狀腺激素(TH)分泌
增多的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病。
2.腎上腺皮質疾病P404
(1)Cushing綜合征
定義:是由各種病因引起腎上腺皮質分泌過量糖皮質激素(主要是皮質醇)所致疾病的
總稱。
影像學檢查首選CT。
(2)原發性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Addison病)
糖皮質激素替代治療的方法:模仿激素分泌周期在清晨睡醒時服全日量的2/3,下午4
時服剩下的1/3。
3.糖尿病P413
1型(胰島素依賴)2型
發病原因免疫與遺傳遺傳便明顯)與生活方式
發病年齡青少年中老年
發病方式急緩慢或無癥狀
體重情況多偏瘦多偏胖
胰島素分泌絕對缺乏相對缺乏
酮癥酸中毒容易發生不易發生
一般治療注射胰島素口服降糖藥
(1)2型糖尿病的節約基因學說:人在食物不足的環境中,可節省能量以適應惡劣環境。
當食物充足時,“節約基因”可使人肥胖,導致胰島素分泌缺陷和胰島素抵抗,是
糖尿病誘發因素之一。
(2)臨床表現:①三高一低: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②并發癥:糖尿病酮癥酸
中毒、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感染;微血管病變是2型糖尿病死亡的主因,包
括腎、視網膜、周圍神經、足部的病變。
(3)實驗室檢查:①尿糖陽性;②診斷金標準:血糖升高;③空腹葡萄糖耐量試驗
(OGTT);
(4)診斷要點:①空腹血糖:FPG3.9~6.0mmol/L正常;6.1~6.9mmol/L過高;>7.0mmol/L
考慮為糖尿?。虎诓秃笱?OGTT中2h血糖):2hPG<7.7mmol/L正常;
7.8~11.0mmol/L糖耐量減低;考慮為糖尿病;③診斷標準:①癥狀+
隨機血糖》ll.lmmol/L;或②FPG27.0mmol/L;或③2hPG211.1mmol/L。
(5)治療要點:①飲食療法是基礎;②運動療法:1型餐后運動,2型空腹運動;③藥
物療法。
口服藥物治療胰島素治療
適用范圍2型適用范圍1型
促胰島素促進胰島素分泌,使胰島素分適應征糖尿病伴急慢性并發癥者,如酮癥酸中毒、
分泌泌峰值提前。高滲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急性感染
①磺胺類:適用于經飲食療法
不能降血糖者,餐前吃;②
D860、優降糖、達美康
胰島素增①雙肺類:適用于經飲食療法制劑類型①超短效;②短效:普通胰島素RI;③中效:
敏無效的2型伴肥胖者,餐后吃;低精蛋白胰島素NPH;④長效:精蛋白鋅胰
②短效用于餐后血糖高者;中島素PZI
效用于早晨空腹血糖高者;長
效用于模擬胰島素每天基礎分
泌
。葡萄糖延緩葡萄糖吸收,使血糖峰值注意事項①注射部位的選擇與更換:胰島素采用皮下
營推后。注射,直選用皮膚疏松部位,如:上臂上部
酶抑制劑①拜糖平:適用于空腹血糖正及外側,臍周,大腿前部及外側、臀大肌、
常,餐后血糖明顯高者,餐中腹部等遠離關節、血管、神經的部位:②注
吃(第一口飯后吃);②也可用射后皮下停留6秒以上,以保證注射劑量準
于減肥確:注射部位要經常更換,長期注射同一部
位可能導致皮下脂肪萎縮或增生,局部硬結;
③同一區域注射,必須與上一次注射部位相
距2cm以上,重復注射同一區域應間隔8周
以上;④需低溫保存,5℃左右
(6)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治療
①補液:是搶救DKA的首要、極其關鍵的措施。由于初治期血糖濃度很高,不能給
葡萄糖,通常先用生理鹽水,快速升高血壓,抗休克;當血糖降至13.9mmol/L左右
時,改輸5%葡萄糖液,并加入短效胰島素,同時調節胰島素的劑量(先NS后GS)
②小劑量胰島素治療:每公斤體重0.1U的短效胰島素加入生理鹽水中持續靜脈滴注,
以達到血糖快速穩定下降,而又不易發生低血糖反應的療效。(常用NS+胰島素+氯
化鉀)
③糾正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根據血鉀尿鉀決定補鉀的時機、量及速度。
④防治誘因和處理并發癥:包括休克、嚴重感染、心力衰竭、腎衰竭、腦水腫、急性
胃擴張。
(7)飲食護理:輕體力每天2Okcal/kg,中體力每天3Okcal/kg,重體力每天40kcal/kg。
第八章:風濕性疾病
1.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臨床表現P450
(1)全身:長期中低熱,疲乏、乏力、體重減輕;
(2)皮膚黏膜:皮損80%,蝶形紅斑最具特征性40%,鼻梁和雙顫頰部多見,部分病
人有大皰、光過敏、口腔潰瘍、脫發、雷諾現象;
(3)骨關節和肌肉:關節痛85%,指腕膝多見,不對稱、間歇性,X片多正常,肌痛;
(4)腎:腎損害多見(幾乎所有病人),早期無癥狀,晚期尿毒癥是常見死因;
(5)心血管:心血管表現30%,心包炎最常見,可為纖維素性心包炎或心包積液;心
肌炎10%;周圍血管病變10%;
(6)肺與胸膜:狼瘡性肺炎10%,胸膜炎35%;
(7)神經系統:神經損傷20%;嚴重頭痛可以使SLE的首發癥狀;
(8)消化系統:30%,急腹癥如胰腺炎、腸穿孔、腸梗阻等往往是首發SLE發作的信
號;
(9)血液系統:慢性貧血60%;
(10)眼:15%有眼底變化,嚴重者數日內致盲。
2.類風濕關節炎(RA)的主要特征P455
/關節表現:對稱性破壞性多關節炎,主要侵犯小關節如腕、近端指間、掌指、跖趾
關節,表現為晨僵、關節痛、梭狀指、關節畸形
/關節外表現:類風濕結節是特異性皮膚表現,出現類風濕關節提示RA病情活動,
還有類風濕血管炎。
第九章:傳染病
1.傳染病的預防P467
令管理傳染源①對病人應做到五早: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②對接觸者采取的措施叫檢疫
③對病原攜帶者應做到早期發現
④對動物傳染源予以隔離、治療或殺滅
令切斷傳播途徑著重加強飲食衛生、個人衛生及糞便管理,保護水源,消滅蒼蠅、
嬸螂、老鼠(三管一滅:管食、管便、管水源;滅蒼蠅、螳螂、老鼠)
令保護易感人群①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力:加強體育鍛煉、調節飲食、養成良好衛生
生活習慣、改善居住條件、協調人際關系、保持心情愉快②增強特異性免疫力③
藥物預防
2.乙肝臨床表現:傳播途徑、實驗室診斷依據、護理診斷、護理措施【看書吧一P487]
臨床表現:
急性乙型肝炎起病較慢,常常不伴有發熱。分為以下三期。
1、黃疸前期常表現為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厭油膩食物、惡心、肝區痛等癥狀。
2、黃疸期自覺癥狀可略有好轉。鞏膜、皮膚出現黃染。肝臟可腫大,有充實感,
伴有壓痛、叩擊痛。部分病例伴有脾臟腫大。
3、恢復期黃疸消退,癥狀減輕直至消失。部分病例轉變為慢性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
1、慢性遷延性肝炎急性肝炎遷延6個月以上,反復出現疲乏、消化道癥狀、
肝區不適、肝臟腫大。肝功能檢查顯示血清轉氨酶反復或持續升高。病情遷延反復
可達數年。愈后較好,少數轉為慢性活動性肝炎。
2、慢性活動性肝炎病程超過半年,厭食、惡心、腹脹等消化道癥狀及乏力、
萎靡、失眠、肝區痛等神經癥狀明顯,肝臟腫大。可伴有肝掌、蜘蛛痔、毛細血管
擴張或肝病面容。肝功能持續異常特別是血漿蛋白的改變。
傳播途徑:體液跟血液傳播、母嬰傳播
護理診斷和護理措施
,活動無耐力: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動期、重型肝炎應臥床休息,以降低機體代謝
率;病重者需要做好生活護理
/營養失調:低于生理需要。合理安排飲食,促進肝細胞再生和修復,肝炎急性期進
食清淡、易消化、高維生素流質;黃疸消退期,逐漸增加飲食,少吃多餐;肝炎后
肝硬化、重型肝炎應限制蛋白的攝入量;各型肝炎不宜長時間攝入高糖高熱量飲食,
尤其是有糖尿病傾向和肥胖者,以防誘發糖尿病及脂肪肝;觀察胃腸道癥狀。
/潛在并發癥:
①出血:PLAV50*1()9/L時,減少活動;PLA<20*1()9/L必須絕對臥床休息
②干擾素治療的不良反應:用藥前宣教;發熱時,臥床休息和多喝水,必要時對癥
處理;對癥處理胃腸道反應,嚴重時停藥;脫發時做好心理護理;肝功能損害時酌
情治療或停藥;若出現嚴重的神經精神癥狀時,應減藥量或停藥;若白細胞在
3*109/L以上時堅持治療,低于或中性粒細胞<1.5*109(,或PLA<40*109/L
可減少干擾素的劑量或停藥;定期復查,治療室需嚴格遵醫囑用藥。
實驗室診斷依據:
檢查乙肝兩對半:HBsAg與HBsAb、HBeAg與HBeAb及HBcAb
或HBV-DNA監測
HBsAg陽性表示感染或感染過
HBeAg、HBcAb表示病毒在復制,有傳染性
HBsAg、HBeAg、HBcAb陽性,臨床上稱為大三陽
HBV抗原與抗體監測結果的臨床分析
HBsAgHBeAgHBsAbHBeAbHBcAb分析結果
+----HBV感染或無癥狀攜帶者
++---急性或慢性乙肝,或無癥狀攜帶至
++--+急慢性乙肝(傳染性強,大三陽)
+--++急性感染趨向恢復,(小三陽)
--+++既往感染恢復期
--++-既往感染恢復期
----+既往感染或“窗口期”
--+--既往感染或接種疫苗
3.病毒性肝炎的飲食護理P494
4.感染HIV的表現P502:
令急性感染期:輕微發熱、全身不適、頭痛,畏食、肌肉關節疼痛以及淋巴結腫大,
血小板減少,CD/T淋巴細胞升高。
令無癥狀感染期:血清學檢查可檢查出HIV及HIV核心蛋白和包膜蛋白
令持續性全身淋巴結腫大期:出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外,全身其他部位兩處或兩處以上
淋巴結腫大
令艾滋病期:①體質性疾?。喊l熱、乏力不適、盜汗、體重下降、厭食、慢性腹瀉、
肝脾腫大等?②神經系統疾癥狀:頭痛、癲癇、下肢癱瘓、進行性癡呆。③機會性
感染:原蟲、真菌、結核桿菌和病毒感染④繼發腫瘤:常見卡波西肉瘤和非霍奇
金淋巴瘤⑤繼發其他疾?。喝缏粤馨托蚤g質性肺炎
?診斷要點:①近期體重下降10%以上;②慢性咳嗽或腹瀉1個月以上;③間歇或
持續發熱1個月以上④全身淋巴結腫大⑤反復出現帶狀皰疹或慢性播散性單純
皰疹⑥口咽念珠菌感染。HIV抗體或抗原的體檢及HIVRNA的檢測有助于明確
診斷
5.流行性乙腦要過哪三關P506:高熱關、抽搐關、呼衰關
6.傷寒的腸道并發癥發生時期P519:極期(病程第2~3周)常出現腸出血、腸穿孔等
癥狀
7.慢性菌痢P528: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病程反復發作或遷延不愈達2個月
以上。
8.慢性菌痢病變部位如何確定(癥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精密箱體系統合作協議書
- 收入及獎金證明書(7篇)
- 品牌形象設計與推廣服務協議簽署書
- 商場檔口租賃協議
- 2025年廣東省廣州市番禺中學高考地理三模試卷
- 新材料技術研發轉讓協議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培訓資料
- 新能源電動汽車推廣應用協議
- 酒店業自助結算系統開發協議
- 智能制造設備采購與技術支持合同
- 西藏自治區2021年小升初數學考試真題與答案解析
- 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1Teenagelife》教案及教學反思
- 2023年全國統一高考地理試卷(新課標)(含解析)
- 《康復醫學》第一章第一節
- 論文聯想與想象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及培養
- 2020年10月自考00152組織行為學試題及答案
- 食品營養與安全學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信陽農林學院
- 《森林培育學》考博復習資料
- DCF-現金流貼現模型-Excel模版(dcf-估值模型)
- 甘肅敦煌莫高窟簡介
- GB/T 1839-2008鋼產品鍍鋅層質量試驗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