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題庫綜合模考B卷附答案_第1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題庫綜合模考B卷附答案_第2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題庫綜合模考B卷附答案_第3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題庫綜合模考B卷附答案_第4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題庫綜合模考B卷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題庫綜合模考B卷附答案

單選題(共50題)1、“初生嬰兒的音樂經驗應該以實際音響為主,在聆聽中建立音樂聲響的儲存庫,提供進一步發展音樂能力的堅實基礎”,這種嬰兒與音樂世界的相互作用通過下列哪種能力實現?()A.感官參與B.守恒能力C.邏輯思考D.概念分析【答案】A2、飲在胸膈則見A.肌膚水腫,無汗,身體疼痛B.胸協脹滿,咳唾引痛C.胸悶,咳喘,不能憑我,其形如腫D.喉中有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E.腸鳴瀝瀝有聲【答案】C3、一位老師在一節市級示范課中準備得很充分,沒想到在實際課堂中學生非常拘謹,不敢舉手回答問題,一節課結束后,有的學生還沒有完全學會唱這首歌。這位老師自我反思覺得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是關鍵,關注了如何“教”,忽略了學生的“學”,沒有留給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這屬于教學反思中的()。A.課前反思B.課后反思C.課中反思D.持續反思【答案】B4、交響詩和交響曲的主要區別是()。A.樂器的數量B.樂器的種類C.篇幅的大小D.樂章的多少【答案】D5、“老師在講解《c小調第五(命運)交響曲》之前,先給同學們演奏了其中最著名的一段。”這一課堂教學活動強調的是()A.競爭B.探索C.講解D.示范【答案】D6、蒙特威爾第的()是歌劇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歌劇作品。A.《尤麗迪茜》B.《奧菲歐與優麗狄茜》C.《奧菲歐》D.《達夫尼》【答案】C7、唐宋兩代盛行的一種戲劇表演形式是()。A.俳優B.角抵戲C.參軍戲D.南戲【答案】C8、針對此證,應采用的治法是查看材料A.消食導滯止瀉B.溫腎健脾,固澀止瀉C.疏肝健脾止瀉D.健脾益氣,化濕止瀉E.清熱除濕止瀉【答案】B9、下列屬于綜合性藝術形式的是()。A.繪畫B.歌劇C.舞蹈D.音樂【答案】B10、西方音樂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從文學作品()開始的。A.《荷馬史詩》B.《伊索寓言》C.《被縛的普羅米修斯》D.《理想國》【答案】A11、被譽為“中國無產階級音樂的奠基人”的是作曲家()。A.冼星海B.聶耳C.任光D.呂驥【答案】B12、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教學過程指的是()A.學習自主設計、創造的過程B.教師創設教學情境的過程C.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D.教師將自己擁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的過程【答案】C13、除了以甘美蘭為代表的“鑼群文化”外,東南亞音樂的另一個標志是()。A.竹樂B.拉格C.呼麥D.瑪卡姆【答案】A14、在新學年開始之際,音樂教師全方位地了解所教學段和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音樂學習狀況、基礎,從而更好地安排、設計本學年的課程。這種方式屬于()。A.教學策略B.教學評價C.教學反思D.學情分析【答案】D15、患者,女,39歲,尚未至月經期而突然陰道大量出血,淋漓不盡,色淡質稀,兩目干澀,腰酸膝軟,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脈沉弱。根據病例請回答以下問題。A.脾不統血B.瘀血阻絡C.陰虛火旺D.肝腎不足E.脾腎陽虛【答案】D16、為使藥物中的藥效成分充分煎出,又不會造成藥效成分消失,需要后下的中藥是A.三七B.蒲黃C.砂仁D.佩蘭E.蓽茇【答案】C17、下列屬于合唱中男高音聲部的是()。A.BassB.TenorC.SopranoD.Alto【答案】B18、“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歌曲叫《牧歌》。首先,我們先來聆聽一下歌曲,邊聽邊思考這首歌曲主要描繪了什么意境,表達了什么情感。”以上案例是歌唱課教學中的哪一個教學環節?()A.初聽歌曲B.新課導入C.學唱歌曲D.分段欣賞【答案】A19、20世紀50年代,根據其鳥類生態觀察筆記譜寫了《鳥鳴集》的作曲家是()。A.勛伯格B.布列茲C.蒂皮特D.梅西安【答案】D20、下列屬于格魯克最后一部改革歌劇的是()A.《奧菲歐與尤麗迪茜》B.《阿爾切斯特》C.《阿爾米德》D.《伊菲姬尼在陶里德》【答案】D21、師將南京當地的白局藝術引入學校并開設相關課程.通過學唱和編創新曲等方式指導學生學習當地音樂文化”,這一課程的性質是()。A.基礎課程B.專業課程C.校本課程D.國家課程【答案】C22、巴赫創作了下列哪部作品()A.《猶大·馬卡白》B.《異乎尋常》C.《平均律鋼琴曲集》D.《水上音樂》【答案】C23、下列對我國近代音樂家事跡的描述,正確的是()。A.曾志態在20世紀20年代創作了多部兒童歌舞劇,并創辦了兒童文化周刊《小朋友》B.冼星海的音樂創作鮮明地貫穿著愛國、抗日、反帝、反封建等革命斗爭的主題C.黃自于1927年組建了中國第一所專業高等音樂教育機構——國立音樂學院D.賀綠汀用西方音樂理論體系和比較音樂學觀點對中國傳統音樂歷史進行研究【答案】B24、佛羅倫薩梅第奇家族的鼎力資助促進了歌劇的興起。下列哪部作品是巴洛克早期歌劇的代表作?A.《唐璜》B.《費岱里奧》C.《奧菲歐》D.《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答案】C25、火邪致病A.傳染性強B.易傷津液C.易傷陰位D.易傷津耗氣E.易襲陽位【答案】D26、下列不屬于清商樂伴奏樂器的是()。A.琵琶B.箜篌C.節D.云鑼【答案】D27、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逐步養成欣賞音樂的良好習慣。這屬于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中的()。A.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B.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C.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D.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增強集體主義精神【答案】C28、以bB為低音的增三和弦可能存在于下列()調式中。A.g自然小調B.g和聲小調C.d自然小調D.D自然大調【答案】B29、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被稱為“爵士樂之父”,對于爵士樂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0世紀風靡美國的爵士樂起源于()。A.南美洲音樂B.蘇格蘭音樂C.非洲音樂D.澳洲土著人音樂【答案】C30、()是指對音樂藝術聽覺特性、表現形式、表現要素、表現手段及獨特美感的體驗、感悟、理解和把握。A.文化理解B.審美感知C.音樂欣賞D.藝術表現【答案】B31、傳統的音樂教學,尤其是在帶有課桌椅座位的課堂形式中,教師往往因為怕動起來影響課堂秩序,而要求學生像其他學科那樣正襟危坐,這樣學生參與、體驗、表現音樂的機會就會受到限制。這限制了學生的哪種體驗?()A.內心體驗B.行為體驗C.音響體驗D.情感體驗【答案】B32、下列屬于實踐性音樂教學方法的是()A.欣賞法B.律動法C.演示法D.參觀法【答案】B33、《胡桃夾子》中的《俄羅斯舞曲——特列帕克》屬于()。A.歌劇B.芭蕾舞劇C.音樂劇D.清唱劇【答案】B34、音樂鑒賞課上,小明沒有回答出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在小明的“學生成長記錄表”上記錄:“該名學生不能回答出規定問題,音樂知識匱乏。”這名教師違背了音樂課程評價原則中的()原則。A.指向性B.科學性C.可操作性D.發展性【答案】D35、下列選項中關于巴洛克時期音樂風格特點的描述錯誤的是()A.在對位法上,復調音樂達到全盛B.在和聲上,數字低音的使用,導致了和聲學的誕生C.在和聲上,調性終止式代替了正格終止式D.在調性上,大小調取代了中古調式【答案】C36、管弦樂前奏曲《牧神午后》是法國作曲家()的作品。A.拉威爾B.德彪西C.比才D.柏遼茲【答案】B37、多利亞調式和弗里幾亞調式是()民間音樂旋律構成的基礎。A.墨西哥B.菲律賓C.西班牙D.日本【答案】C38、多媒體教學設備對于音樂教學來說,就像一把雙刃劍,如果運用恰當,便能提高教學效益,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而反之,如果運用不當、喧賓奪主,也會沖淡音樂教學本身,甚至影響和降低音樂教學質量。根據多媒體的選擇與使用原則,下列選項中說法正確的是()。A.多媒體設備越先高級、越先進,音樂教學效果越好B.教學媒體不但要選擇合適,而且要使用得當,才能發揮教學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C.網絡信息技術與音樂教學無關D.沒有多媒體,音樂教學質量不可能提高【答案】B39、流行于康、藏地區,多用牛角琴或二胡領舞伴奏的歌舞音樂是()A.堆諧B.囊瑪C.弦子D.熱巴舞【答案】C40、“人類的情感是音樂來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體動作表現出來的,在人的身體中包括發展感受和分析音樂與情感的各種能力。因此,音樂學習的起點不是鋼琴、長笛等樂器,而是人的體態活動。”這是哪位音樂教育家的觀點?()A.達爾克羅茲B.奧爾夫C.鈴木鎮一D.柯達伊【答案】A41、處方直接寫藥名,藥師調配時需調配醋炙品的是A.補骨脂B.益智仁C.穿山甲D.延胡索E.鐘乳石【答案】D42、乳香在其儲存過程中最易出現A.腐爛B.潮解C.粘連D.泛油E.發霉【答案】C43、普通高中演奏模塊中培養學生演奏技能的正確方法是()A.增加演奏實踐機會B.使用專業的練習曲C.識譜唱歌D.加強識譜聽音練習【答案】A44、在欣賞《春節序曲》時,下列哪個活動體現了學生對音樂的體驗與實踐()A.聽音樂想象秧歌表演的動作B.觀看秧歌表演視頻C.哼唱主題模仿秧歌表演D.討論觀看秧歌表演的感受【答案】C45、提示音樂開始的指揮動作稱為起拍,分為準備狀態、()、起唱三個步驟。A.預備B.開始C.預示拍D.收拍【答案】C46、張老師對待音樂教學工作非常認真,備一節課需要花費三四天的時間,教案內容豐富,教學過程完整,但她上課時總是無法調動學生的情緒,課堂的效果不甚理想,學生們都在說:“太沒意思了,我不需要這個,因為根本用不到的”“我都聽不懂的”。張老師覺得自己的努力付諸東流。根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該教師的授課方式主要違背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哪一基本理念?()A.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B.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C.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D.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答案】A47、巴洛克時期歷經()年。A.100B.120C.150D.200【答案】C48、下列屬于變化音程的有()。A.減七度B.減五度C.增四度D.純八度【答案】A49、男性患者,52歲,因“類風濕性關節炎”,口服雷公藤片3次/日,每次2片,用藥35天后,患者出現小便色黃,皮膚瘙癢,全身皮膚進行性黃染,遂入院治療。實驗室檢查:尿常規:尿膽原(+)、膽紅素(+++);肝功能:谷草轉氨酶581U/L、以谷丙轉氨酶353U/L、谷氨酰轉肽酶942U/L、總膽紅素267.3μmol/L,直接膽紅素161μmol/L、間接膽紅素106.3μmol/L、甲、乙、兩、丁、戊型肝炎病毒學標志均呈陰性。肝穿病理檢查提示膽汁淤積型肝炎。A.淋證B.癃閉C.痹證D.胸痹E.乳癖【答案】C50、下列關于元雜劇的描述有誤的是()。A.結構通常為一本四折B.每折由相同宮調的若干曲牌組成C.采用五聲音階D.表演由曲、賓白、科組成【答案】C大題(共10題)一、案例:放學時,林老師經過音樂教室,聽到里面傳來了琴聲與歌聲。但此時并非音樂教室開放的時間,于是他走了進去,發現是幾個音樂特長生看到音樂教室門沒鎖就溜進去了,林老師感到他們是因為對音樂的喜愛才這樣做,就決定給他們一把鑰匙允許他們放學后在音樂教室練習。但慢慢來玩的人越來越多。以至于一些樂器和教學設備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接下來該怎么辦林老師陷入了沉思……問題:根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的基本理念,分析林老師教學中的優點與不足之處,并針對不足之處提出改進建議。【答案】(1)這是一個問題案例,對案例中林老師的做法要一分為二地看待。(2)首先,林老師經過音樂教室的時候發現特長生在教室里練習唱歌和彈琴,認為學生是因為熱愛音樂才進去練習。這種想法做到了關注學生,為學生著想,是關心學生的真實表現,做到了新課標理念中的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其次,林老師在這種想法的驅動下把鑰匙交給學生,讓學生有課下自主學習的機會,也體現了林老師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在林老師把鑰匙教給學生后,并沒有考慮周全,沒有提醒自己的學生要有秩序有紀律地練習,也沒有教育學生要愛護學校的公共設施,導致人員出入混亂,練習效果不佳,鋼琴等很多教學設備也遭到損壞。(3)林老師應該及時提醒學生音樂教室真正的用途,并制止學生在教室中隨意地破壞公共設施。教師可以采取制定規則的辦法,讓學生有紀律的在音樂教室中高效率地學習。二、閱讀案例,回答問題王老師在教授音樂《英雄凱旋歌》時先邀請學生欣賞歐洲先后出現的音樂風格流派,接著聆聽歌曲感受情緒力度,并一句一句地引導學生進行學唱,但是發現學生在演唱“勝利的歌聲到處傳揚”這一句時,臨時變音記號一直唱不準,于是讓學生跟著自己一遍遍反復跟唱.但效果甚微,許多學生也出現了不耐煩的情緒。于是她說:“最后聽我演唱一遍,這次誰再唱不準,給我站到講臺上唱準為止。”問題:根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基本理念,對上面的案例中教師教學進行分析。并給出合理性改進建議。(15分)【答案】該案例是一個不合理的案例。不足之處有以下幾點:(1)《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提出興趣是音樂學習的根本動力和終身喜歡音樂的必要前提。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設置豐富的教學活動。在導入環節老師采用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堂的展開奠定了基礎,但是學生出現了唱不準的情況時.沒有進行針對性地解決.而是一遍又一遍機械地重復,耗盡了學生的興趣,卻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而王老師此時也出現了厭煩情緒,沒有對學生進行鼓勵和幫助,也就沒有達到學唱歌曲的目的。(2)《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到,歌唱是中小學生最喜歡和最易于接受的內容,要求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各種演唱活動.養成良好的唱歌習慣。因此老師的正確引導就十分必要。同時課標中也提到音樂課程要遵循“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的基本理念,而單調的、機械的、重復的演唱方式沒有體現出鼓勵學生進行音樂創造.不能激發學生的創造興趣,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建議該教師豐富課堂教學環節,活躍課堂氣氛。比如分成音樂小組進行演唱,讓學生自己成為小老師,不僅能快速地解決難題,還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活躍課堂氣氛。(3)在演唱過程中老師也要注意評價方式。太過單一、枯燥,對于唱不準的學生,甚至帶有一定“威脅”意味的評價語不應在課堂中出現.違背了“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的理念;因而,要求我們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告訴學生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正,而不是一遍遍無聊乏味地重復。同時也可以自評、互評及他評相結合.聽取不同的意見活躍課堂氛圍,使課程更好地進行。三、音樂鑒賞課中,老師在進行“音樂長河里的珍珠——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這一單元的教學時,首先請同學欣賞了維瓦爾第《四季》第一曲“春”的第一樂章,并和學生一起探討了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特征,接著又讓學生去欣賞同一時期的作曲家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第六曲。學生聽著聽著就睡著了,老師拿起黑板擦在講臺猛敲了幾下,大聲說道:“你們這群樂盲,讓你們聽音樂,你們怎么都睡覺!上課不準睡覺這個常識都不知道嗎”有個調皮的學生,小聲嘀咕道:“這音樂聽著太舒服了,讓人容易睡覺。”問題: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基本理念,對上面的案例中老師的行為進行分析,并簡述該如何處理這種情況。【答案】(1)這個案例是一個問題案例。本節課是鑒賞課,從案例中我們會發現老師非常投入地教學,引導大家去欣賞音樂之美,在課前進行了精心的準備。這位老師剛開始也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探討的方式,讓學生對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有一定的興趣。但是在欣賞過程中,面對學生睡著了的現象,老師用了不恰當的語言對學生們進行了批評,不符合課程標準中的“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興趣愛好”。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應該進行引導,應該尊重每個學生。在面對學生因為欣賞音樂而睡著的現象,作為老師,應該問一下大家睡著的理由。面對學生說音樂聽著太舒服了,教師要進行課中反思,及時調整自己的授課方式。聲色俱厲地批評,勢必不能緩解課堂局面。(2)在音樂鑒賞教學中,針對高中生的思維水平,教師要設計具有思想性和探究性的活動,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和相關文化現象進行積極地探究與思考,啟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設計的問題不僅要引發學生對作品的情緒情感、音樂形象的思考,還要對音樂的藝術特征、時代特征、美學思想等有所感悟和體驗。音樂鑒賞課固然以聆聽為主,但在此基礎上,還要與歌唱、演奏、創作、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表演等模塊協同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音樂劇、舞臺劇、小品等多種方式表達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四、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基本理念,對教學設計中的展開階段進行分析、評價。【課題名稱】《音樂主題的寫作》【教學對象】高二選修“創作”模塊的學生【教學內容】創作一段音樂主題【主要目標】通過欣賞、分析兩段音樂主題,學會音樂主題的寫作。(其他目標略)【教學過程片段】1.導入階段(略)2.展開階段:新課教學(1)欣賞《馬賽曲》和《懂你》兩首作品的A段主題,引導學生從下面幾個方面聆聽:A.歌詞內容B.旋律特點C.節奏特點D.節拍特點E.結構特點(2)通過討論、分析樂譜,掌握進行曲、抒情歌曲兩種體裁主題的寫作特點。①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答案】(1)突出音樂學科特點和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教學設計中的展開階段突出了音樂學科的特點,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引導學生對歌詞內容、旋律特點、節奏特點、節拍特點、結構特點多次聆聽,后來通過討論分析,掌握進行曲、抒情歌曲兩種體裁主題的寫作特點等,足以說明進行曲與抒情歌曲所表現的不同的美感。(2)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造意識在布置寫作任務的環節,教師引導學生選擇不同的創作形式,參與實踐活動,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在活動中還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并進行音樂創作的初步嘗試。高中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的藝術實踐過程,在藝術實踐過程中,學生才能獲得音樂審美體驗和學習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基本途徑。(3)沒有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高中生的自尊心很強.教師在評價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只是在學生互評的基礎上提醒學生要注意的地方,這樣很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梁。教師要愛護和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建立民主、平等、交流互動的師生關系。教學中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給出積極實用的評價建議,進而充分發掘學生的音樂潛能。五、閱讀案例,回答問題。在一次《愛我中華》的音樂課上,李老師首先播放了56個民族的紀錄片,然后講解了56個民族類別、風俗文化、服飾特點、民族舞蹈特點等相關知識,并帶領學生做游戲,請同學們分別飾演不同民族的人民。組織學生畫畫,然后進行小結作業,學生們玩得不亦樂乎。最后,在歡樂的氣氛下結束了這一節音樂課。問題:請依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李老師教學中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改進意見。【答案】材料中的老師有可取之處也有不足之處,總體來說這是一個問題案例。優點:教師播放了56個民族的紀錄片,然后講解了56個民族類別、風俗文化、服飾特點、民族舞蹈特點等相關知識,豐富了課堂知識,調動了學生們對學習的興趣.缺點:整節課沒有體現新課標中“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這一教育理念.這一理念要求教師要把握音樂課的基本任務——教唱,在整節課中老師沒有讓學生唱,反而把一節音樂課上成了地理課或者民族藝術課,沒有把握住學科綜合的度,從而導致喧賓奪主。建議:(1)要根據音樂課程新理念設置合理的教學設計,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前提下幫助學生了解知識.提高音樂審美能力.(2)從音樂主體出發講解知識,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定位,知道自己學的是什么.從而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如在新課教授的環節,首先讓學生至少聽兩遍以上,然后進行發聲練習,讓學生用體會正確的發聲方式,最后教師彈鋼琴,學生小聲跟唱,再練習兩遍以上。這樣才能體現出音樂課學唱的特點.讓學生學會用圓潤的嗓音歌唱。(3)就是將更多的音樂元素融人課堂教學,使課堂更加豐富。如可以將原課堂教學中的播放56個民族的紀錄片、講解56個民族類別、風俗文化、服飾特點、民族舞蹈特點等環節,改為播放少數民族音樂音頻.講解56個民族不同的音樂風格、特點等。六、依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對象:八年級學生教學內容:欣賞《梁山伯與祝英臺》要求:(1)設定教學目標。(2)設定教學重難點。(3)針對教學目標與重難點,設定具體的教學環節和過程。【答案】《梁山伯與祝英臺》一、教學目標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熟悉民間故事,發揮想象,感受音樂中不同的音樂情感;能夠體驗音樂情感的變化,并能簡單地描述或用其他形式表現出來。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欣賞辨別,找出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的音樂素材與越劇之間的聯系;初步認識奏鳴曲式的結構。3.知識與技能目標: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簡單表述樂曲中不同段落的音樂要素的變化。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感受音樂中不同的音樂情感。2.教學難點:表述樂曲中不同段落的音樂要素的變化。三、教學用具多媒體。四、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播放《梁山伯與祝英臺》的舞蹈視頻。老師設置問題:這是一首有關什么故事的舞蹈故事的內容大家了解嗎除了舞蹈之外你七、初三(1)班音樂課上,李老師在進行歌曲《丹頂鶴的故事》教學。老師在給學生聽了朱哲琴的演唱錄音后,問:“歌曲蘊含著怎樣的情感?”全班鴉雀無聲,沒有人回答。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內涵,他邊范唱,邊分析歌詞,同時在黑板上依次板書關鍵詞:小河、蘆葦坡、白云落淚、風兒訴說。剛寫到這里,突然有一個男生指著學習委員劉白云說:“這不是說你嗎?干嘛哭啊?”全班哄堂大笑。老師瞪著學生說:“該回答的不回答,不該回答亂回答!我希望同學們不要學習他的言行。”問題:依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李老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7分),并針對問題提出改進建議。(8分)【答案】(1)問題這是一個問題案例。雖然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通過示范、聆聽情感體現音樂審美性的特點,但依舊有行為存在不妥之處。第一,該教師的行為違背了《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基本理念。案例中,教師在簡單播放音頻后,便直接提問學生歌曲的感情如何,學生沒有進人狀態,未對問題作出反饋時,卻又直接開展教學,將范唱、講解歌詞和板書關鍵詞全都擠在一起,使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該教師的教學缺乏引導性,既沒有合理引導學生聽賞歌曲,也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該教師的行為違背了《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的基本理念。在音樂課程中,教師應使每一位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并使他們從中受益,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得到提高并使他們終身喜愛音樂。案例中的教師在學生調侃學習委員時,并沒有及時對擾亂課堂秩序的學生進行合理引導,而是嚴厲地批評了他,這種行為對學生缺乏尊重,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