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務人員個人防護指引(一)醫務人員個人防護應遵循《醫院隔離技術規》( WS/T311-2009)和《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國衛辦醫函〔2020)65號)的要求。(二)醫療機構應進行個人防護全員培訓,提高防護意識,熟練掌握新冠肺炎防治基本知識、方法與技能。規范消毒、隔離和防護工作;儲備質量合格、數量充足的防護物資。(三)降低醫務人員暴露風險。發熱門診、隔離留觀區、隔離病區設置三區兩通道及緩沖間,有條件的可設置負壓病房;普通病區設置過渡病房(室),收治待排查患者。(四)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應當標準預防措施,嚴格落實《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要求,做好診區、病區(房)的通風管理,根據診療護理操作中可能的暴露風險選擇適當的防護用品,具體如下: 1.可能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戴清潔手套,脫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血液、體液、分泌物等噴濺時,戴護目鏡/防護面屏、穿防滲隔離衣。3.可能出現呼吸道暴露時,戴醫用外科口罩。(五)在嚴格落實標準預防的基礎上,根據接診患者疾病的傳播途徑,參照《醫院隔離技術規》 (WS/T311)選擇強化接觸傳播、飛沫傳播和/或空氣傳播的感染防控,嚴格落實戴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戴乳膠手套等隔離要求。(六)在新冠肺炎流行中高風險地區,按照接觸新冠肺炎風險,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增加飛沫隔離、接觸隔離的防護措施。在為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患者進行產生氣溶膠的操作時,增加空氣隔離防護措施。根據不同工作崗位暴露風險的差異,根據有關文件要求選擇防護用品,并根據風險評估適當調整,做到以下防護: 1.一級防護:預檢分診點,普通急診留觀區,門診,普通病區,重癥監護病房,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區,醫務人員醫學觀察區,隔離病區的潛在污染區工作人員,以及進行普通患者手術,非新冠患者的影像檢查與病理檢查,發熱門診及隔離病區外的安保、保潔、醫療廢物轉運等工作人員;一級防護用品主要包括: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工作服、一次性乳膠手套或丁腈手套等。 2.二級防護:發熱門診及隔離病區內,隔離重癥病區,疑似及確診患者影像檢查及檢驗,消毒供應中心對新冠病區物品回收、清點及清洗時,疑似及確診患者轉運、陪檢、尸體處置時,為疑似或確診患者手術,新冠核酸檢測時采用二級防護措施。二級防護主要防護用品: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一次性工作帽、穿防滲隔離衣或防護服、一次性乳膠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3.三級防護: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在為疑似或確診患者實施可產生氣溶膠操作、手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可采用三級防護;為疑似或確診患者實施尸體解剖時采用三級防護。三級防護主要防護用品:正壓頭套或全面防護型呼吸防護器、穿防滲隔離衣或防護服、一次性乳膠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七)正確使用防護用品,醫務人員使用的防護用品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準。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隔離衣等防護用品被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污染時應當及時更換。(八)按《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要求實施手衛生,戴手套前應當洗手,脫去手套或隔離服后應當立即流動水洗手。(九)醫務人員進入隔離病區(二級防護)穿脫防護用品的流程。 1.醫務人員進入隔離病區穿戴防護用品程序醫務人員通過員工專用通道進入清潔區,有條件的可以更換刷手衣褲、換工作鞋襪,認真洗手后依次戴一次性帽子、醫用防護口罩、穿防護服、一次性隔離衣、戴護目鏡或防護面屏、手套( 2副)、鞋套。2.醫務人員離開隔離病區脫摘防護用品程序(1)醫務人員離開污染區,進入第一脫摘區,手衛生后,依次脫摘防護面屏或護目鏡、一次性隔離衣、鞋套、外層手套分置于專用容器中,之后手衛生。(2)在第二脫摘區脫去醫用防護服、內層手套、靴套,手衛生后,脫去醫用防護口罩、一次性帽子,手衛生后,換醫用外科口罩進入清潔區。( 3)每次接觸患者后立即進行手的清洗和消毒。(4)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服或者隔離衣等防護用品被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污染時應當立即更換。(5)下班前應當進行個人衛生處置,并注意呼吸道與黏膜的防護。(十)嚴格執行銳器傷防范措施。患者使用后的醫療器械、器具應當按照《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要求進行清潔與消毒。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處置指引(一)預防是職業暴露的最佳處置方式,目前主要是物理預防措施,包括社交距離佩戴口罩、咳嗽禮儀、手衛生、環境清潔與消毒、通風及負壓病房、早期發現和隔離患者。新冠肺炎尚缺乏暴露前預防措施(如疫苗)和暴露后預防措施(如預防性使用藥物和血清抗體阻斷發病等)。(二) 醫療機構應當制訂新冠病毒感染職業暴露報告制度及處置預案。(三) I(三)根據暴露風險評估選擇恰當的處置方式。呼吸道暴露風竺最高,血液體液暴露及皮膚暴露風險較低,蛀體液暴露須同時考慮經血傳播疾病風險。^■7四)呼吸道暴露處m^^H^^^^^^^^^^^^^^^^^^^^^^H常見呼吸道暴露:缺乏呼吸道防護措施、呼吸道防護措施破壞時(如口罩脫落)、使用無效呼吸道防護措施(如不符合規范要求的口罩)時與新冠肺炎患者或無癥狀感染者密切接觸;新冠病毒環境污染的手接觸口鼻或眼結膜等。B2.呼吸道暴露后的處置措施(1)發生呼吸道暴露后應盡快脫離暴露現場或立即佩戴合格口罩脫離暴露現場。(2)脫離暴露現場后盡快報告有關部門(常為醫院感染管理部門),仍未佩戴口罩者"戴合格口罩。■(3)有關部門(常為醫院感染管理部門)接到報告后及時評估暴露風險。若暴露源患者被確定為新冠病毒感染者則感染風險較高;暴露時所處環境為隔離病房、發熱門診或隔離留觀室,且有新冠病毒感染者存在時感染風險較高,否則風險較低一^^^^M^^^^S(4)有關部門及時為高風險暴露者指定隔離地點實施單間隔離,暴露者應佩戴口罩。(5)高風險暴露者單間隔離14天,禁止離開隔離區。期間若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病例或尺感染者,則轉送至定點醫療機構。■(6)暴露源患者診斷尚未明確的應盡快明確診斷。若暴露源患者排除新冠病毒感染,f?可解除隔離。■(五)血液體液暴露時的緊急處置發生血液體液噴濺污染皮膚時,即刻至潛在污染區用清水徹底清洗干凈,用75%乙醇或碘伏擦拭消毒,再用清水清洗干凈。護目鏡或防護面屏或口罩被污染時,即刻至潛在污染區及時更換;污染眼部時,即刻至潛在污染區用清水徹底清洗干凈。防護服、隔離衣、手套等也染時,及時至緩沖間更換一^^^^^^^^^^^^^^^^^^^^^^M發生針刺傷時,先就近脫去手套,從近心端向遠心端輕柔擠壓受傷手指擠出受傷部位血液,流動水沖洗,75%乙醇或碘伏消毒刺傷部位,戴清潔手套,然后按血液體液暴露常規處理。手術部(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手術部(室)感染防控要點(1)術前篩查非急診手術的患者:應在術前進行體溫監測、流行病學史問詢和健康碼識別,并在術前完成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急診手術患者:應根據病情進行相應處理,不能因為等待核酸檢測采樣或檢測結果而延誤治療。若病情緊急而不能在術前完成新冠肺炎排查,則按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進行手術及處置,待病情許可時盡快完成新冠肺炎排查。(2)手術安排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或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的手術應盡可能安排在負壓手術間進行。若無負壓手術間,應將患者安置于具有獨立凈化機組且空間相對獨立的手術間,術中關閉層流通風系統且增加手術間的排風,或將患者安置于配有空氣消毒設備且空間相對獨立的手術間,并關閉中央空調。不能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全麻患者的復蘇應安排在手術間內進行。(3)為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或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進行急診手術時,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和安全操作原則,限制手術間內人員數量及頻繁的開關門,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工作。固定一名護士在手術間外進行物品傳遞工作;使用后的可復用器械、器具的清洗與消毒遵循“清潔與消毒指引”執行;終末處理要點如下:空氣消毒:空氣凈化系統自凈時間至少 30分鐘,宜適當延長自凈時間;無空氣凈化系統的手術間應使用空氣消毒機進行消毒。排(回)風口清潔消毒:空氣消毒后,操作人員按要求做好個人防護,先更換排(回)風口過濾網,再用1000mg/L含氯消毒劑或75%乙醇消毒劑擦拭消毒排(回)風口內表面,換下的過濾網按醫療廢物處置。物體表面清潔消毒:使用 1000mg/L含氯消毒劑進行物體表面、地面消毒,作用30分鐘。使用后的手術單、床罩等織物建議按《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處置;手術中產生的廢棄人體組織應置于雙層黃色醫療廢物袋,分層封扎,做好標識,按病理性廢物處置;產生的醫療廢物均應采用雙層黃色醫療廢物袋,分層封扎,做好標識,按感染性醫療廢物處置。( 4)工作人員防護要求為非新冠肺炎疑似或確診患者進行擇期和限期手術時:手術相關人員穿洗手衣、戴一次性工作帽、戴醫用外科口罩、戴乳膠手套、戴護目鏡/防護面罩(若有體液噴濺風險時),術者穿無菌手術衣。為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進行手術時:手術相關人員穿洗手衣、戴一次性工作帽、戴醫用防護口罩(或正壓頭套)、戴護目鏡 /防護面罩、戴乳膠手套;術者穿防護服,外穿無菌手術衣;非術者穿防護服。清潔與消毒指引01環境物體表面清潔與消毒遵循原則嚴格遵循《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15982-2012)《普通物體表面消毒劑通用要求》(GB27952-2020)《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WS/T367-2016)《醫療機構環境表面清潔與消毒管理規范》(WS/T512-2012)《關于全面精準開展環境衛生和消毒工作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 2020〕195號)等文件要求。感染防控要點(1) 加強日常環境物體表面清潔和消毒工作,消除污染的環境物體表面的傳播隱患。(2) 按照單元化操作的原則,強化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與消毒。(3) 嚴格執行醫院環境清潔與消毒制度,有明顯污染的情況下,應先去污,再實施消毒;消毒可選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或采用同等殺滅微生物效果的消毒劑。(4) 物體表面擦拭宜采用有效消毒濕巾,也可使用超細纖維抹布;地面清潔消毒宜使用超細纖維地布;清潔工具做到分區使用(如采用機械熱力清洗消毒的可統一使用),保持清潔工具清潔與干燥,宜集中機械熱力清洗、消毒與干燥。使用過的或污染的保潔工具未經有效復用處理,不得用于下一個患者區域或診療環境,防止發生病原微生物交叉污染。(5) 預防消毒與隨時消毒相結合。醫療區域預防消毒至少 1次/天,中高風險區域至少2次/天;有明顯污染隨時消毒。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應增加消毒頻次。終末清潔與消毒(1) 患者一旦出院或轉科,應立即對病房或患者區域進行環境終末清潔與消毒工作,有效阻斷病原微生物傳播。(2) 應有序實施以“床單元”為單位的終末清潔與消毒工作,從醫用織物到環境物體表面,先清潔、后消毒,從上到下,從相對清潔物體表面到污染物體表面,清除所有污染與垃圾。可搬離的醫療設備與家具,應在原地實施有效清潔與消毒后,方可搬離。(3) 消毒可選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或采用同等殺滅微生物效果的消毒劑;有明顯污染時先去污染再消毒。(4) 必要時可采取強化的終末消毒措施,即可以在上述清潔與消毒措施基礎上,采用過氧化氫汽(氣)化/霧化消毒,或紫外線輻照設備消毒,或采用同等殺滅微生物效果的消毒方法,按產品的使用說明進行消毒。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患者接觸物體表面、地面的清潔與消毒(1) 發現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患者時,在患者離開該環境后,應對患者所處周圍環境的物體表面、地面進行清潔與消毒,消毒可選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至少作用30分鐘,或采用同等殺滅微生物效果的消毒劑。如為留觀病房則每日消毒不得少于2次。(2) 有可見污染物時,應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清除污染物,再用 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劑等進行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或使用具有吸附消毒一次性完成的消毒物品。(3) 保持環境清潔、整齊。注意事項(1) 遵循“五要、六不”原則。“五要”,即:隔離病區要進行定期消毒和終末消毒;醫院人員密集場所的環境物體表面要增加消毒頻次;高頻接觸的門把手、電梯按鈕等要加強清潔消毒;垃圾、糞便和污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黑白高線攝像機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銅箔網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輸送機護欄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苧麻服裝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組合電磁茶盤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石材幕墻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漂白印細斑馬紋短毛絨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水轉移貼花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木藝燈飾配件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推車式內窺鏡顯像儀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4年鹽城市大豐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真題
- 2025年6月浙江省高考技術試卷真題
- 2024年山西煙草專賣局考試真題試卷及答案
- 有機化學(上)(中國藥科大學)知到智慧樹期末考試答案題庫2025年中國藥科大學
- 重癥肌無力課件
- 廣州外語學校小升初數學試題
- 2024內蒙古煤炭地質勘查(集團)一一七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信訪工作法治化培訓講座
- 露天礦山新進員工安全培訓
- 主播助理合同范本
- 四川省2024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一批調檔線(理科)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