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員是怎樣煉成的PLDG_第1頁
中國航天員是怎樣煉成的PLDG_第2頁
中國航天員是怎樣煉成的PLDG_第3頁
中國航天員是怎樣煉成的PLDG_第4頁
中國航天員是怎樣煉成的PLDG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航天員是怎樣煉成的?圖文:騰訊“視界”

音樂:航天員之歌

幻燈制作:李樹山E-mail文化傳播網手動翻頁每逢神舟飛船發射,中國航天員們氣宇軒昂地走出問天閣,向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匯報準備好進行新一次載人航天任務時,都標志著他們長久以來的艱苦努力得到了認可。2003年的神舟五號載著楊利偉升空以來,我國先后已有7名宇航員成功登上太空。你可知道,航天員們在幕后經歷了怎樣的艱苦訓練?本片將向大家進行詳細介紹。

神舟十號是神舟系列飛船在神九定型后的首艘量產型飛船,將實施首次應用性飛行任務,肩負著為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支持的天地往返運輸使命。所以可預計在不久的未來,當神舟飛船投入量產,國產空間站開工建設后,未來批次的航天員梯隊會出現任務專家型的航天員。圖為神九任務時落選的女航天員王亞平。中國現役航天員均出自1998和2009年的兩批航天員選拔中。空軍的招飛要求就以嚴格而著稱,中國航天員的選拔更是在飛行員里稱得上嚴苛,航天員在身體素質上無可挑剔。圖為隨神九升空的航天員劉洋測試心肺功能。

心理輔導教員正在對劉洋進行訓練。載人航天任務需要航天員在一個幾立方米內的狹窄空間里長時間執行較高強度的任務,心理壓力可想而知,為此宇航員們必須擁有一顆堅定的心。

航天員在一個連接在振動臺的椅子內進行測驗,飛船起飛時的環境接近戰斗機的彈射跳傘,人體要在此過程中承受相當于幾倍于體重的G力。所以航天員會呈現出蜷成一團的姿勢,把對脊椎的傷害減到最小。

中國航天員在舉行水池內進行模擬失重環境的艙外作業訓練。水池訓練在各航天大國都很普遍,這是地面可提供的最接近太空的環境。

中國航天訓練水池全景,左下角兩臺太空服正在整備,還有多名潛水員正在做下水的準備工作。這個水池面積很大,未來應該容納得下尺寸更大的未來空間站訓練模型。

載人航天是一個做好一萬,以備萬一的職業,哪怕再低的可能性,航天員也要進行萬全的準備。假如飛船返回艙落在救援無法迅速抵達的位置,航天員就得靠自己,圖為沙漠中的求生訓練。

神舟返回艙人員搜救的演練。身著厚重太空服的航天員想自行爬出狹窄的返回艙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搜救人員備有專業器材,方便航天員出艙。

目前的歷次神舟飛船返回從未出現過偏離預定著陸區過遠的情況,每次我們看到的航天員出艙也都是在專業人員和器材協助下進行的。圖中的航天員就正在練習在沒有救援人員的情況下自行離開返回艙。狹窄的返回艙高度超過2米,外表也缺少可攀附的突出物,自行出艙確實有難度。

神九任務組航天員們正在接受生存裝備使用培訓。萬一落難野外,這個小包裹里面的裝備將是航天員們安全脫險的有力支撐。

海上著陸時,航天員身穿的是沉重且不方便活動的太空服,所以橡皮舟的設計形狀比較特殊,這只橡皮舟還可以向水中釋放染料,為救援飛機指明方位。

當救援飛機抵達時,漂浮在海上的航天員使用這種發煙筒向飛機發射求救信號,依靠鮮艷的紅色煙霧為其標定所處的位置。

劉洋在借助一架米171的絞盤訓練吊籃救生。神九設有海上緊急著陸區,遇到意外時返回艙可能濺落水面,航天員得學習在海上如何使用救援器材。

身在野外吃什么是個大問題。萬一遇險,隨身攜帶的緊急口糧不足,就得就地取材解決吃喝問題。航天員們得學習哪些野生動植物是可以食用的,哪些不行。這些標本就是供航天員作為參照之用。

航天員教員對航天員們講解醫監生化檢測設備的使用。地面控制部門必須實時掌握航天員任務期間的生理指標,所以航天員們有義務對自身的健康狀況負責。

遇到任務組成員受傷,需要接受緊急治療時,多半方圓幾百公里內是找不到任何能施以援手的人的,航天員們得自己靠自己,因此學習急救技能也是航天員的必修課。

神舟飛船的仿真模擬器,中國航天員們在此接受搭乘神舟飛船的適應訓練,學會如何掌控這個龐然大物。

神舟飛船模擬器內,航天員正在進行仿真機測試。神舟飛船的操作界面與俄羅斯聯盟飛船相似,宇航員的操作余地很小,主要負責監視各項參數是否正常,以及一些微調作業,主要的控制由地面測控部門負責。

神九任務的兩名航天員借助簡易模擬器練習與天宮一號進行交會對接。神舟飛船完全有能力實施自動對接,訓練人工對接主要目的是增加一重保險。手控交會對接系統結構很簡單,僅有兩枚主要操縱桿。但航天員還是需要經過大量練習,確保萬無一失。假如火箭在發射塔上遭遇重大險情,航天員要在最短時間內逃離飛船進行避險自救。發射塔上設有應急逃生滑梯,可把航天員直接送往地下掩體,熟悉逃生路線可以有備無患。

中國航天員的太空食品,種類繁多,由于使用環境在無重力的太空下使用,為防止食物碎屑四濺,,內容物被封裝在塑膠袋中,一份為一餐定量。

部分太空食品的拆包狀態。非罐頭類食物都經過了低溫真空脫水處理,食用時需要注水加熱,可以保持原有的食物口感。

這個小盒子就是中國航天員所使用的食品加熱器,為了節省空間造得體積小巧,但剛好容得下袋裝的太空食品。

在飛船里,幾立方米的空間里要塞進三個航天員和他們的生活物資,物資的合理捆扎固定非常有必要,要確保這些瓶瓶罐罐占用的空間最小化,還不會在劇烈的顛簸中意外松脫。

“水是寶貴的,一滴都不能浪費”,這句話在太空同樣適用。在宇宙中,航天員的生活用水必須循環過濾使用,圖為景海鵬正在操作冷凝水收集設備。

景海鵬正在練習更換太空廢物收集系統除臭裝置尿液儲箱。照片右側桌面上的設備就是中國航天員所使用的太空馬桶。

空間站模擬艙內的任務訓練。這個模擬艙完全重現真正在軌的天宮一號,連艙壁上懸掛的中國結都一樣。

劉洋在檢修天宮一號模擬艙里的設備。身在太空,地面的技師愛莫能助,空間站遇到故障只能靠航天員自力更生解決。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航天員公寓“問天閣”的臥室門,航天員飛上太空前的最后一夜在此度過,當年的航天員們紛紛在門的內側簽名留念。

進入飛船的時刻終于來臨,所學的一切即將真槍實彈地派上用場。一次新的航天任務就此完成漫長的準備,終于要付諸實施。航天員之歌詞曲:林輝演唱:用歌傾訴

那一刻我遨游在太空,偉大祖國伴我同行

實現了,世世代代飛天之夢

蒼穹無垠的星空,是我追求不懈的使命

啊!祖國啊祖國,征服太空

祖國啊祖國,莊嚴神圣

凱旋的我把天音帶回祖國

那是唱給大地母親的歌

那一刻我漫步在太空,五星紅旗凝聚了世界的眼睛

實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