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緒言……………1TOC\o"1-5"\h\z\o"CurrentDocument"工程位置及交通概況 1\o"CurrentDocument"工程概況 1本階段工程地質勘測任務 2\o"CurrentDocument"勘測目的 2\o"CurrentDocument"主要任務 2工程地質勘測過程及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3\o"CurrentDocument"勘測過程 3\o"CurrentDocument"勘測工作量 4勘測質量簡述 4\o"CurrentDocument"區域地質概況 4\o"CurrentDocument"自然地理 4\o"CurrentDocument"地層巖性 5構造與地震 5\o"CurrentDocument"地質構造 5\o"CurrentDocument"地震 7\o"CurrentDocument"水文地質 7\o"CurrentDocument"擋水回水區工程地質 8擋水回水區地質概況 8\o"CurrentDocument"地形地貌 8\o"CurrentDocument"地層巖性 8\o"CurrentDocument"地質構造 10\o"CurrentDocument"水文地質 103.2擋水回水區工程地質問題與評價 10\o"CurrentDocument"擋水回水區滲漏問題 10\o"CurrentDocument"岸坡穩定 10\o"CurrentDocument"擋水回水區誘發地震 11\o"CurrentDocument"壩址區工程地質 11壩址區地質概況 11\o"CurrentDocument"地形地貌 11\o"CurrentDocument"地層巖性 12\o"CurrentDocument"地質構造 13\o"CurrentDocument"水文地質 14工程地質評價 14\o"CurrentDocument"地基土物理力學性質指標 14\o"CurrentDocument"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 15\o"CurrentDocument"地基地震液化可能性 16\o"CurrentDocument"壩基基礎方案 16壩址主要工程地質問題與評價 16\o"CurrentDocument"壩基巖體完整性與分類 16滲流控制 17\o"CurrentDocument"壩下游沖刷 17\o"CurrentDocument"廠房地基工程地質 17廠房地質概況 17\o"CurrentDocument"地形地貌 17\o"CurrentDocument"地層巖性 17\o"CurrentDocument"水文地質 19工程地質評價 19\o"CurrentDocument"地基土物理力學性質指標 19地基地震液化可能性 20\o"CurrentDocument"地基基礎方案 21\o"CurrentDocument"輸水隧洞工程地質 21\o"CurrentDocument"概述 21地質條件概況 21\o"CurrentDocument"地形地貌 21地層巖性 22\o"CurrentDocument"地質構造 23\o"CurrentDocument"巖體完整性與分類 24\o"CurrentDocument"水文地質 24\o"CurrentDocument"天然建筑材料 25\o"CurrentDocument"砂卵礫料 25\o"CurrentDocument"塊石料 25\o"CurrentDocument"結論與建議 251緒言本院承擔了某水電站可行性研究階段工程地質勘察任務,提供工程樞紐建筑物地基工程地質資料.現已完成內外業任務,編制本報告和有關成果圖件資料供審查.工程位置及交通概況擬建工程位于寶雞市陳倉區拓石鎮境內,壩址位于距某村委會約2千米渭河上游,廠房距壩址約200米,位于310國道(陜西省與甘肅省交界牛背山段)以北,交通便利.工程概況工程樞紐構筑物主要包括:攔河壩位于渭河某村段上游約2千米,初擬壩高8.5米.擋水回水區擋水回水區蓄水位高程初定751.5米,總擋水回水容約76萬米3.發電廠房發電廠房位于某村310國道北側,電站總裝機(2X2000+1600kw).輸水隧洞本電站采用隧洞引水發電,輸水隧洞從擋水回水區右岸山體進洞,從山體東側出洞,洞長88米.本階段工程地質勘測任務勘測目的本工程在可行性研究之前未做過針對性的地質工作,本階段遵照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工程地質勘察規范要求,為工程樞紐建筑地基作工程地質評價,提供本階段所需的工程地質參數.主要任務本階段主要任務為:區域地質:以收集區域地質資料為主,作局部地表查勘,補充修正原有資料,作區域地質條件評價.擋水回水區:對擋水回水區進行工程地質踏勘,重點調查淹沒線以下的水文地質條件,對擋水回水區地質條件作出評價.壩址:壩址投入必要的勘探工作量,并作出壩址工程地質剖面,查明壩址區工程地質條件,對壩址地基工程地質條件作出評價,提供設計所需工程地質參數.廠房:在廠房區布置鉆孔4個,以查明地層分布、覆蓋層厚度和地層承載力等工程地質參數.輸水隧洞:以地表查勘為主要手段,分析洞線所經山體有無較大規模斷裂、軟弱夾層及其他對圍巖工程地質條件有較大影響的不利結構及其組合巖溶等.天然建筑材料:對工程區附近砂礫料、塊石料進行初步評價.取樣試驗:壩址區基巖取巖樣進行抗壓分析,壩址區、廠房區取擾動樣進行顆粒分析.本次勘測主要執行如下規范:1、 《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SL55-2005);2、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GB50487-2008);3、 《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DL5073-2000);4、 《水利水電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規程》(試行)(SDJ17-78);5、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資料整編規程》(SL567-2012);6、 《水利水電工程鉆探規程》(DL5013-92);7、 《水利水電工程鉆孔抽水試驗規程》(SL320-2005);8、 《工程巖體分級標準》(GB/T50218-2014).工程地質勘測過程及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勘測過程資料搜集和現場踏勘,編制《工程地質勘測大綱》于2015年5月25至5月27日進行.勘測外業工作:所有外業工作于2015年5月28日至6月6日進行.報告編寫工作:全部內業資料整理與報告編寫于2015年6月19日完成,并提交成果資料
勘測工作量勘測工作量詳見表1.4.2.表1.4.2某水電站工程地質勘察工作量匯總表項 目工作量備 注地質測繪壩址地質剖面1條實測廠區地質剖面4條實測壩址鉆孔柱狀圖3副實測輸水隧洞地質剖面1條實測原位測試標準貫入試驗14點次實測重型圓錐動力觸探11.5米實測波速測試2孔40米實測鉆 探7孔/195.6米室內試驗顆粒分析50件巖石飽和抗壓10組水質簡分析2組勘測質量簡述本次勘測在充分利用已有資料的基礎之上,按規范進行,各項成果能滿足可行性研究階段的需要.區域地質概況自然地理本區屬中低山地貌,山高坡陡,嶺谷縱橫,區內海拔高程740?1000米,相對高差200?300米.區內水系發育,主要河流為渭河.該區屬大陸性暖溫帶山區氣候,冬春干旱,夏秋濕潤.氣候垂直變化和區域性差異大,年平均氣溫10.9?13°C,年最高氣溫37.3?41.4°C,年最低氣溫T7.0?-15.5C.11月至次年3月為冰凍期.年降雨量500?600米米,多集中于7?9月間.區內植被發育,以草叢及灌木為主.地層巖性工作區河谷區為第四系沖、洪積層覆蓋外,地表大部分為新生代沉積地層.其下部三疊紀微風化花崗巖單斜地層,地質構造發育.現根據沿河出露地層由新至老詳述如下:全新世(Q4)砂卵礫石:區內全新世地層主要沖積及洪積物(Q1apl).分布于項目區內(包括河漫灘堆積物),巖性以砂礫卵石為主,4粗顆粒成分主要為花崗巖、閃長巖、石英巖等,砂質充填,密實度較好.一般可見厚6.9?27.3米.全新世(Q4)殘坡積物:主要為植物腐殖物、黃土、粘土等.三疊紀(nrT2bB)微風化花崗巖:多呈中厚?巨厚層出露,較完整,塊狀構造,結晶斑狀結構.以巖基產出,與地層巖體呈侵入接觸.以中細粒結構為主.主要礦物斜長石、鉀長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構造與地震地質構造本區處北秦嶺造山帶(西段),處北祁連—北秦嶺構造帶內,區域上為我國南北向構造帶和東西向構造帶交匯處,大地構造位置十分特
殊.自元古代以來,經歷了多次裂陷和收縮拼合的地質構造作用,不同期次、不同層次和不同性質構造形跡的疊加與改造是區內變形構造的顯著特點,見圖2.3.1.14jO陸塊天水西秦嶺植程帶松播Y-童醛造帶/ft川賀蘭F1—B^@二_廿六斗]盤a14jO陸塊天水西秦嶺植程帶松播Y-童醛造帶/ft川賀蘭F1—B^@二_廿六斗]盤aX構1浩w*o誨1I工作二當~、空鯉蘿構造竜州Jr?Q安廐即護7農南案齡■狗邂帶圖2.3.1大地構造位置分布示意圖拓石—寶雞斷裂為西秦嶺北緣斷裂帶北支,沿渭河谷地呈EW向分布,斜切北秦嶺構造帶,為右旋張扭性斷裂,區域稱為天水—寶雞走滑剪切帶,為北祁連造山帶與北秦嶺造山帶的分界斷裂.區域上長大于100千米,寬2?千米,目前大部分為新生代所覆蓋,主要由眼球狀黑云母斜長質糜棱巖以及眼球狀長英質糜棱巖、花崗質糜棱巖和鈣質糜棱巖等組成,韌性剪切變形非常強烈,平面上以右行走滑剪切運動為主,先期曾有過左行走滑剪切運動.渭河斷裂西段分布于拓石—寶雞一帶,近東西向展布,向東被渭河盆地黃土覆蓋,基巖山區出露長約55千米.東溝趙家灣斷裂為秦嶺山前斷裂的西延部分,呈東西向展布,長度大于22千米,斷面傾向北北東,傾角70~80°,斷層帶寬20-30米,帶內發育碎裂巖及構造角礫巖,為右行平移正斷層.地震根據中國地震局頒布的《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18306-2001),附錄A《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附錄B《中國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區劃圖》,并結合《四川、甘肅、陜西部分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1:100萬)和《四川、甘肅、陜西部分地區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區劃圖》(1:100萬),本項目區地震動峰加速度為0.15g,相當于地震基本烈度訓度區.工程區特征周期分區為0.40s.水文地質區內雨量充沛,地表徑流量較大,地下水賦存形式主要為:松散層中的孔隙水,基巖裂隙水.(1)第四系松散層中的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河漫灘和殘坡積層、洪積層、崩積層中,水位受大氣降水、河流水位及地形影響,埋深多在1?9米.(2)基巖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基巖裂隙中,多呈脈狀,分布不均,受大氣降水、河流水位和孔隙水的補給影響.擋水回水區工程地質擋水回水區地質概況地形地貌擋水回水區除近壩段河谷較寬(100?120米左右),兩岸坡陡立,多為基巖裸露,山頂高程在800?1000米之間,為中高山區,植被較好.該段河谷多呈“U”型,谷底寬50?100米平坦開闊.地層巖性根據勘探資料,在勘探深度內的擋水回水區地層主要由第四紀全新世(Q)耕土、中砂、含漂石卵石、卵石以及三疊紀(T)微風化花4崗等組成,根據現場觀察及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共劃分為6個工程地質層,地基土的分布情況詳見工程地質剖面圖,現分層描述如下:第①層一耕土(Q2米):褐色,稍濕,松散多孔.主要由粉質黏土組成,l4含大量植物根系及砂粒.本層分布孔1號附近場地,層厚0.5米,層底埋深0.5米,層底標高750.82米.第②層一中砂(Q2ai):黃褐色,稍濕,松散,具液化性.砂質均勻,純4凈,分選性好,級配不良.砂粒礦物成分主要為石英、長石.本層分布孔1號附近場地,層厚2.3米,層底埋深2.8米,層底標高748.52米第③層一含漂石卵石(Q2aP】):雜色,濕?飽和,中密?密實.卵石4含量為50?70%,粒徑以20?50米米為主,50?80米米次之,最大粒徑400米米.卵石成分主要為花崗巖、閃長巖等,分選性差,級配良好,卵石呈橢圓狀?次圓狀.本層分布全場地,層厚6.9?11.3米,層底埋深6.9?11.3米,層底標高736.54?741.52米.第④層一卵石(Q2apl):雜色,濕?飽和,中密?密實.卵石含量為450?60%,粒徑以20?40米米為主,40?60米米次之,最大粒徑180米米.卵石成分主要為花崗巖、閃長巖等,分選性差,級配良好,卵石呈橢圓狀?次圓狀.本層分布全場地,層厚6.9?8.0米,層底埋深16.7?19.3米,層底標高723.90?734.62米.第⑤層一含漂石卵石(Q2aP】):雜色,濕?飽和,中密.卵石含量為465%,粒徑以20?50米米為主,50?80米米次之,最大粒徑600米米.卵石成分主要為花崗巖、閃長巖等,分選性差,級配良好,卵石呈橢圓狀?次圓狀.本層分布全場地,層厚8.0?8.8米,層底埋深25.5?27.3米,層底標高725.82?715.90米.第⑥層一微風化花崗巖(nrT2bB):淺紅色,塊狀構造,結晶斑狀結構,以中細粒結構為主,與地層巖體呈侵入接觸,主要礦物斜長石、鉀長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野外勘探期間未揭穿本層底板,最大揭露厚度為18.1米.地質構造本區位于秦嶺褶皺系北秦嶺加里東褶皺帶的西北緣.工作區位于拓石—寶雞斷裂(渭河斷裂)南側約8公里處,位于東溝趙家灣斷裂北側3公里處.擋水回水區右岸山體基巖節理較為發育,節理面北傾,傾角陡;節理總體產狀:30°?50°Z60。?85°.左岸及和盆覆蓋層為第四紀沖洪積物.水文地質地下水賦存形式主要有兩類:松散層中的孔隙水,基巖裂隙水.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河床灘地,洼地等第四系的沖洪積物地層中,水位受大氣降水及河流水位影響較大.基巖裂隙水主要賦存于兩岸基巖層間和節理裂隙中,水量貧乏.3.2擋水回水區工程地質問題與評價擋水回水區滲漏問題擋水回水區山巒疊嶂,右岸山體多為花崗巖出露,左岸和河盆覆蓋層為第四系沖洪積卵礫石,且埋深較大7?28米,第②層一含漂石卵石層的滲透系數k=120米/d,呈強透水性,可采取混凝土面板或防滲土工膜進行防滲處理.岸坡穩定河谷兩岸多為花崗巖山體出露,坡角40°?80°,無大規模的失穩地段,岸邊總體穩定性較好.在近壩地段左岸岸坡為第四系中粗砂;松散未膠結,厚2?7米之間.擋水回水區蓄水后,浸沒線附近有塌滑的可能,對擋水回水區雖然影響不大,但塌滑入擋水回水區產生的涌浪將對大壩有一定影響,應予以重視.擋水回水區誘發地震本區位于秦嶺褶皺系北秦嶺加里東褶皺帶的西北緣.工作區位于拓石—寶雞斷裂(渭河斷裂)南側約8公里處,位于東溝趙家灣斷裂北側3公里處.擋水回水區蓄水高度不超過8.5米,不會誘發構造地震.壩址區工程地質壩址區地質概況地形地貌壩軸線位于寶天高速某大橋渭河下游200米處.河流總體流向:壩軸線上游南東~北西向(SE30°),壩軸線下游南西?北東向(SW30°).該段河谷多呈“U”型,谷底寬50?100米壩軸線上游50米谷底平坦開闊.壩肩右岸為花崗巖基巖出露,塊狀構造,巖石較完整,坡度80°山頂高程828米,左岸壩肩軸線部位為山前高漫灘,表層為0?7.0米為中粗砂,2.8?25.5米為含漂石卵石,以下為微風化花崗巖,坡度70°,高漫灘頂高程753米.河床內以第四紀卵礫石沖洪積物覆蓋層為主,厚度6.9?27.3米,以下為微風化花崗巖.地層巖性根據勘探資料,在勘探深度內的壩址地層主要由第四紀全新世(Q)耕土、中砂、含漂石卵石、卵石以及三疊紀(T)微風化花崗等組4成,根據現場觀察及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共劃分為6個工程地質層,地基土的分布情況詳見工程地質剖面圖,現分層描述如下:第①層一耕土(Q2米):褐色,稍濕,松散多孔.主要由粉質黏土組成,l4含大量植物根系及砂粒.本層分布孔1號附近場地,層厚0.5米,層底埋深0.5米,層底標高750.82米.第②層一中砂(Q2al):黃褐色,稍濕,松散,具液化性.砂質均勻,純4凈,分選性好,級配不良.砂粒礦物成分主要為石英、長石.本層分布孔1號附近場地,層厚2.3米,層底埋深2.8米,層底標高748.52米.第③層一含漂石卵石(Q2apl):雜色,濕?飽和,中密?密實.卵石4含量為50?70%,粒徑以20?50米米為主,50?80米米次之,最大粒徑400米米.卵石成分主要為花崗巖、閃長巖等,分選性差,級配良好,卵石呈橢圓狀?次圓狀.本層分布全場地,層厚6.9?11.3米,層底埋深6.9?11.3米,層底標高736.54?741.52米.第④層一卵石(Q2apl):雜色,濕?飽和,中密?密實.卵石含量為50?460%,粒徑以20?40米米為主,40?60米米次之,最大粒徑180米米.卵石成分主要為花崗巖、閃長巖等,分選性差,級配良好,卵石呈橢圓狀?次圓狀.本層分布全場地,層厚6.9?8.0米,層底埋深16.7?19.3米,層底標高723.90?734.62米.第⑤層一含漂石卵石?am):雜色,濕?飽和,中密.卵石含量為465%,粒徑以20?50米米為主,50?80米米次之,最大粒徑600米米.卵石成分主要為花崗巖、閃長巖等,分選性差,級配良好,卵石呈橢圓狀?次圓狀.本層分布全場地,層厚8.0?8.8米,層底埋深25.5?27.3米,層底標高725.82?715.90米.第⑥層一微風化花崗巖(nrT2bB):淺紅色,塊狀構造,結晶斑狀結構,以中細粒結構為主,與地層巖體呈侵入接觸,主要礦物斜長石、鉀長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野外勘探期間未揭穿本層底板,最大揭露厚度為18.1米.地質構造壩址右岸出露基巖節理較發育,節理面北傾30°?50°Z60。?85°.壩址左側及中間河床部分為第四紀沖洪積物深厚覆蓋層,覆蓋層下為微風化花崗巖.水文地質壩址地下水為松散層孔隙水和基巖裂隙水.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沖洪積地層中,以潛水形式存在,受大氣降水及河水水位影響明顯,排泄途徑為蒸發和向下游低洼處排泄.壩段內基巖主要為花崗巖,透水性或賦水性較差.勘察期間實測地下水位埋深 1.00?8.90米,高程742.42?742.44米.地下水位年變化幅度1.0?3.0米.對地下水取樣進行水質簡分析,壩址區地下水化學類型與河水一致,對鋼筋混凝土一般具微腐蝕性.試驗結果見附表2.工程地質評價地基土物理力學性質指標㈠室內試驗本次勘察壩址區共采取14件擾動樣及10件巖石樣進行了室內土工試驗,試驗結果見附表1-1、附表1-2.巖石樣飽和單軸抗壓試驗結果統計見表4.2.1-1.表4.2.1-1巖石樣飽和單軸抗壓試驗結果統計表樣品編號取樣位置飽和單軸抗壓強度(米Pa)平均值(米Pa)標準差變異系數標準值咪Pa)1-1228.00-28.3050.656.66.910.1252.61-1331.00-31.3046.71-1434.00-34.3047.52-4&00-8.3060.12-510.00-10.3055.32-613.00-13.3061.62-716.00-16.3057.82-819.00-19.3068.52-921.00-21.3062.02-1024.00-24.3056.3㈡巖土原位測試a標準貫入、重型圓錐動力觸探試驗為了查明地基土的力學性能,現場進行了標準貫入試驗和重型圓錐動力觸探試驗,試驗結果見附表3及附表4,并對現場實測擊數及經桿長修正后擊數進行了分層統計,其統計結果見表4.2.1-2.表4.2.1-2標準貫入試驗及重型圓錐動力觸探試驗結果統計表土層編號試驗類型數量實 測 值修 正 值范圍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范圍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第②層標準貫入試驗25?76.05.0?6.96.0第③層重型圓錐動力觸探試驗3012?4524.88.830.3511.2?27.018.53.990.22第④層1019?5031.310.40.3311.6?21.514.93.250.22第⑤層1025?4835.67.310.2112.0?17.614.61.760.12b.波速測試勘察中在擬壩址區孔1號、孔3號中進行了單孔檢層法剪切波速測試,深度20.0米(測試結果見附件7).場地土層在20米深度內的平均剪切波速值(v)分別為374米/s、495米/s,平均值為434.5米/s.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根據現場觀察、原位測試結果和巖石樣飽和單軸抗壓試驗結果,按照有關規范計算,并結合地區建筑經驗,綜合確定地基土的承載力特征值及變形模量見表4.2.2.表4.2.2地基土的承載力特征值及變形模量地層名稱承載力特征值f.(KPa)變形模量E(米Pa)飽和單軸抗壓強度(米Pa)第②層一中砂ak120o11第③層含漂石卵石35042第④層卵石35042第⑤層含漂石卵石40045第⑥層微風化花崗巖1050052.64.2.3地基地震液化可能性初步設計壩頂標高751.500米,故場地最高水位751.500米,根據《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查規范》(GB50487-2008)附錄P,本場地內分布的第②層—中砂屬飽和砂土,需進行液化判別.計算結果見表4.2.3.表4.2.3地基土液化性計算表孔號層號標貫起始深度咪)標準貫入基準N0標貫實測擊數臨界標校正標判別結果貫擊數貫擊數1②2.386&62.0液化故第②層—中砂屬液化土層壩基基礎方案依據業主要求、設計單位設計方案及地層分布與承載力特性,建議壩基以第③層—含漂石卵石作為天然地基持力層.壩址主要工程地質問題與評價壩基巖體完整性與分類壩址兩岸坡腳及河床基巖為寶雞二長花崗巖(nrT2B),與地層巖體呈侵入接觸,中細粒花崗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斜長石、鉀長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巖體結構面主要為節理面,一般結合較好,巖石節理較為發育.巖體分類屬II類為主.滲流控制壩址右側山體為花崗巖出露,左側和河床中部為為第四系沖洪積卵礫石,且埋深較大6.9?27.3米,第②層一含漂石卵石層的滲透系數k=120米/d,呈強透水性,可采取帷幕防滲措施對壩基面以下卵礫石層進行防滲處理.壩基在作好帷幕防滲的同時,還應采取適當的排水措施.壩下游沖刷在壩頂溢流溢洪道泄流所形成的沖刷坑部位,河床中砂卵石層,抗沖刷能力相對較差.仍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防止溯源淘刷而破壞壩腳.廠房地基工程地質廠房地質概況地形地貌廠房處地形較平坦,尾水排向壩址下游500米處渭河河道,河谷平坦,谷底寬度50米,近廠址段高程743米.地層巖性根據勘探資料,廠房區地層主要由第四紀全新世(Q4)雜填土、中粗砂、圓礫及卵石等組成,根據現場觀察及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共劃分為6個工程地質層,地基土的分布情況詳見工程地質剖面圖,現分層描述如下:第①層一雜填土(Q2米):雜色,地面0?20厘米為混凝土地面,以下l4由粉質黏土,卵礫石組成.本層分布全場地,層厚1.0?1.2米,層底埋深1.0?1.2米,層底標高745.08?747.53米.第②層一中粗砂(Q2al):黃褐色,稍濕,松散,具液化性.砂質均勻,4純凈,分選性好,級配不良.砂粒礦物成分主要為石英、長石.本層分布全場地,層厚3.7?4.5米,層底埋深4.7?5.5米,層底標高741.38?743.73米.第③層一卵石(Q2apl):雜色,濕?飽和,中密?密實,局部稍密.卵4石含量約50?55%,粒徑以20?40米米為主,40?60米米次之,中粗砂充填.分選性差,級配良好.卵石成份主要為花崗巖、閃長巖等.本層分布全場地,層厚4.4?5.2米,層底埋深9.4?10.7米,層底標高736.58?739.03米.第④層一中粗砂(Qlal):黃褐色,飽和,松散?稍密,具液化性.砂4質均勻,純凈,分選性好,級配不良.砂粒礦物成分主要為石英、長石.本層分布全場地,層厚3.6?5.4米,層底埋深14.3?14.8米,層底標高731.28?734.11米.第⑤層一圓礫(Qlapl):雜色,飽和,中密?密實,局部稍密.卵石含4量約50?55%,粒徑以2?10米米為主,10?20米米次之,最大50米米,中粗砂充填.分選性差,級配良好.礫石成份主要為花崗巖、閃長巖等,磨圓度較好,呈次圓狀?圓狀.本層分布全場地,層厚7.0?8.2米,層底埋深21.7?22.5米,層底標高724.13?726.83米.第⑥層一卵石(Qiapi):雜色,飽和,中密?密實.卵石含量約50?455%,粒徑以20?40米米為主,40?60米米次之,最大80米米,中粗砂充填.分選性差,級配良好.卵礫石成份主要為花崗巖、閃長巖等,磨圓度較好,呈次圓狀?圓狀.本層分布全場地,勘察期間鉆孔未揭穿本層底板,最大揭露厚度3.3米.水文地質地下水活動主要為第四紀沖洪積物孔隙水.孔隙水分布于沖洪積河床、河漫灘的中粗砂、卵礫石中的潛水,水位受大氣降水和河水位控制.勘察期間實測地下水位埋深4.70?7.00米,高程741.38?741.53米.地下水位年變化幅度1.0?3.0米.工程地質評價地基土物理力學性質指標㈠室內試驗本次勘察廠房區共采取36件擾動樣進行了室內土工試驗,試驗結果見附表2.㈡巖土原位測試為了查明廠房區地基土的力學性能,現場進行了標準貫入試驗和重型圓錐動力觸探試驗,試驗結果見附表5及附表6,并對現場實測擊數及經桿長修正后擊數進行了分層統計,其統計結果見表5.2.1.
表5.2.1標準貫入試驗及重型圓錐動力觸探試驗結果統計表土層編號試驗類型數量實測值修正值范圍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范圍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第②層標準貫入試驗66?97.21.170.165.9?8.67.01.010.14第④層67?1110.01.500.155.7?8.8&01.100.14第③層重型圓錐動力觸探試驗2013?2522.96.700.2911.4?24.517.74.380.25第⑤層3016?3523.25.140.2210.0?15.612.11.500.12第⑥層1523?1434.77.470.2211.5?17.814.41.810.13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根據現場觀察、原位測試結果,按照有關規范計算,并結合地區建筑經驗,綜合確定地基土的承載力特征值及變形模量見表5.2.2.表5.2.2地基土的承載力特征值及變形模量地層名稱承載力特征值fk(KPa)變形模量E(米Pa)第②層一中粗砂ak120u11第③層卵石30040第④層一中粗砂13012第⑤層一圓礫28035第⑥層卵石30040地基地震液化可能性勘察期間實測地下水位埋深4.70?7.00米,高程741.38?741.53米.地下水位年變化幅度1.0?3.0米.根據《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查規范》(GB50487-2008)附錄P,本場地內分布的第②層一中粗砂、第④層一中粗砂屬飽和砂土,需進行液化判別,液化計算水位定為744.00米.計算結果見表5.2.3.表5.2.3地基土液化性計算表孔號層號標貫起始深度(米)標準貫入基準N0標貫實測擊數臨界標校正標判別結果貫擊數貫擊數4號22.80867.522.7液化4號24.0088&484.2液化4號45.008109.287.2液化4號412.008119.28&3液化4號414.008119.28&6液化7號410.80877.684.5液化7號412.008107.686.7液化7號413.008117.687.6液化地基基礎方案依據業主要求、設計單位設計方案及地層分布與承載力特性,建議廠房發電機組以第⑤層—圓礫作為天然地基持力層.輸水隧洞工程地質概述擋水回水區至電站發電輸水洞位置,選擇右岸進洞,全長88米.為調查清楚區內的巖漿巖的礦物成分、含量及組合、結構構造、原生及次生構造、侵入期次及各期次接觸關系,在外力作用下產生的變形,如褶皺、斷裂、節理、劈理,基本查明區內工程地質條件,進行了某水電站輸水隧洞地質剖面測繪.地質條件概況地形地貌該洞位于構造剝蝕山體中,洞線所經山體山坡陡峻,山坡下部基巖出露良好,多懸崖陡壁,上部稍平緩.覆蓋層發育地段植被尚好.地層巖性寶雞二長花崗巖(nrT2B)主要分布在秦嶺造山帶北部一帶,地質年代為中生代三疊紀中期,(U-Pb)同位素年齡為231米a;該巖體以巖基產出,形態以橢圓狀為主,其次為不規則狀,與石炭系草涼驛組呈侵入接觸.巖體內葉理構造及球狀風化發育,局部葉理則形成穹窿構造.從早—晚,具有由細粒—中粒—粗粒結構;斑晶由少至多的演化特征.巖石類型間為脈動接觸.并見晚期斑狀二長花崗巖穿插于早、中期細—中粒二長花崗巖中.在主巖體中心地帶,空間上具有不完全套疊式分布特征.同時在巖體內部發育地層捕虜體,殘留體及暗色包體.剖面測制區地質特征①第四系第四系沖洪積物分布于項目區內(剖面0-1導線的0-10米),巖性以砂礫卵石為主,粗顆粒成分主要為花崗巖、閃長巖、石英巖等,砂質充填,密實度較好,一般可見厚6.9?27.3米.第四系殘坡積物分布于項目區內(剖面2-5導中),主要為植物腐殖物、黃土、粘土等,約有1-2米厚.②巖漿巖本次剖面測區主要巖性為二長花崗巖,屬于寶雞二長花崗巖體(nrTzB).淺灰-淺肉紅色中粒斑狀黑云角閃花崗巖為淺灰-淺肉紅色,中粒結構、斑狀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鉀長石30%±,斜長石15%±,石英20%±,角閃石為15%±,黑云母為15%±,其他礦物成分為5%±.巖石表層局部見有風化現象,整體較為完整,見有兩組節理發育.肉紅色中粒斑狀黑云二長花崗巖為肉紅色,中粒結構、斑狀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鉀長石30%±,斜長石25%±,石英25%±,黑云母10%±,角閃石5%±,其他礦物成分為5%±.巖石較為完整,未見有風化現象,有兩組節理發育.肉紅色中粒斑狀黑云二長花崗巖與淺灰-淺肉紅色中粒斑狀黑云角閃花崗巖呈脈動接觸.花崗巖脈花崗巖脈寬為15-25公分,呈脈動接觸穿插在黑云角閃花崗巖中,并被斷層f錯斷.2地質構造剖面測制區處于秦嶺褶皺系北秦嶺加里東褶皺帶的西北緣.工作區位于拓石—寶雞斷裂(渭河斷裂)南側約8公里處,位于東溝趙家灣斷裂北側3公里處.剖面基巖中節理較為發育,并有小斷裂出現.節理花崗巖區見有兩組節理發育,第一組節理產狀為45°Z85°,每米范圍內發育有1-2條;第二組節理產狀為270°Z5°,每兩米范圍內發育1-2條.節理結構面平直光滑,傾角較陡,有一定延展性,各組節理裂隙互有切割,破壞巖體的完整性,對巖石力學強度及局部穩定性有一定影響,不影響巖體穩定性,但降低巖石強度.斷裂在導1的210°方位6-8米處見有斷層f和f,f寬為2-5公分,121斷面較為平整,斷距較小,產狀為35°Z85°;f破碎帶寬為5-10公2分,主要為碎裂狀的花崗巖,斷距約1米,明顯把巖石中的花崗巖脈切斷,產狀為5°Z80°.巖體完整性與分類基巖為寶雞二長花崗巖(nrTzB),與地層巖體呈侵入接觸,巖體結構面主要為節理面,一般結合較好,巖石節理較為發育.巖體分類屬II類為主.水文地質隧洞圍巖為花崗巖,節理裂隙較為發育,但隧洞在水位以上,基巖裂隙水主要賦存于兩岸基巖層間和節理裂隙中,水量貧乏.天然建筑材料砂卵礫料本工程發電廠址附近分布有沖洪積砂礫卵石,且有一定厚度,卵礫石成份主要為花崗巖、閃長巖等,磨圓度較好,呈次圓狀?圓狀,且廠房基坑開挖較深,故建議就近取材.7.2塊石料工作區處北秦嶺造山帶(西段),處北祁連—北秦嶺構造帶內,是典型的山區流水侵蝕地貌,塊石料資源豐富,故可考慮就近取材.場地花崗巖(nrT2B)以巖基產出,與地層巖體呈侵入接觸,具有強度高、結構致密、表面風化層厚度小、儲量豐富等特點.開采條件較好,只要滿足環保與開采安全等方面的問題即可選用.據所取巖石樣分析,場地微風化花崗巖飽和單軸抗壓強度為52.6米Pa.結論與建議(1)工程區所處區域根據中國地震局頒布的《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18306-2001),震動峰加速度為0.15g,相當于地震基本烈度訓度區.工程區特征周期分區為0.40s.(2)擋水回水區右岸山體多為花崗巖出露,左岸和河盆為第四系沖洪積卵礫石,且埋深較大7?28米,呈強透水性,可采取混凝土面板或防滲土工膜進行防滲處理.河谷兩岸多為花崗巖山體出露,坡角40°?80°,無大規模的失穩地段,岸邊總體穩定性較好.在近壩地段左岸岸坡為第四系中粗砂;松散未膠結,厚2?7米之間.擋水回水區蓄水后,浸沒線附近有塌滑的可能,對擋水回水區雖然影響不大,但塌滑入擋水回水區產生的涌浪將對大壩有一定影響,應予以重視.(3)壩址右側山體為花崗巖出露,壩址左側與河床中部為第四系沖洪積砂卵礫石,且埋深較大6.9?27.3米,呈強透水性,應采帷幕防滲等方法進行防滲處理.建議廠房發電機組以第⑤層一圓礫作為天然地基持力層.輸水發電隧洞所經地層為花崗巖(nrT2B),巖石力學條件總體較好.隧洞軸線節理裂隙較為發育,但隧洞位于地下位以上,基巖裂隙水水量貧乏.附件:工程施工現場應急預案及安全保證措施一、編制原則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原則。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所造成的損失作為首要任務。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原則。在本項目部領導統一組織下,發揮各職能部門作用,逐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建立完善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3、依靠科學,依法規范原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發揮專業技術人員作用,依照行業安全生產法規,規范應急救援工作。4、預防為主,防止結合原則。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基本方針,堅持突發事件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重點做好預防、預測、預警、預報和常態下風險評估、應急準備、應急隊伍建設、應急演練等項工作。確保應急預案的科學性、權威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二、編制目的1、應急預案應針對那些可能造成企業、系統人員死亡或嚴重傷害、設備和環境受到嚴重破壞的突發性災害,如觸電事故、泥石流災害、火災、環境破壞等。2、應急預案是對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補充,應急預案應以完善的預防措施為基礎,體現“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3、應急預案應以努力保護人身安全、防止人員傷害為第一目的,同時兼顧設備和環境的防護,盡量減少災害的損失程度。4、應急預案應結合實際,措施明確具體,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5、應急預案應經常檢查修訂,以保證先進科學的防災、減災設備和措施被采用。三、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1、應急組織機構為加強安全領導,進行系統化、網絡化管理,項目部成立應急預案管理領導小組,項目經理任組長,項目總工程師、常務副經理、安全總監、項目副經理為副組長,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安全環保部安全員、各施工隊專職安全員、施工隊隊長為組員,負責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2、應急領導小組職責負責重、特大事故的現場應急搶險救援指揮,對施工現場突發性情況進行技術、資金和設備支持,在施工現場發生重特大事故時以最快的時間達到現場,分析緊急狀態和確定風險事故級別,負責分部和有關地方管理部門、組織、機構聯絡和報告事故情況,制定搶險救援的方案措施,領導現場應急搶險救援工作,確定緊急狀態的解除,協助事故原因的調查和處理工作。在上級和有關地方部門進入的情況下,參與制定搶險救援方案措施,做好應急搶險救援配合工作。四、應急預案的基本要求1、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后,施工現場應急處理措施一般規定當發生事故時,負傷人員或者最先發現事故的人,應立即報告項目經理或專項安全負責人,并應馬上組織人力現場搶救傷害者,根據傷情需要,協助醫務人員運送傷者到醫院或撥打“120”,請求協助搶救。事故發生后,各級人員應保鎮靜及冷靜,切實負起本身責任,主動控制局面。要有組織、有指揮和結合實際進行妥善處理。第一時間進行“救死扶傷”,采取措施救護受傷(害)人員,對必須在現場進行緊急搶救的,應采取應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進行施救。否則必須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車將傷者送到就近醫院進行搶救。同時應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擴大。認真保護事故現場及善后工作。凡與事故有關的物體、痕跡、狀態不得破壞,并劃出保護區禁止閑人進入。因搶救受傷(害)人員,以及疏導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某些物體時,必須做好現場標記、拍照、錄像或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2、發生火警、火災事故時,施工現場應急處理措施一般規定。應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燒的物質,積極搶救傷者及使用施工現場所有消防器材進行滅火自救工作。迅速準確地撥打119報警。在撥打119時,做到鎮靜撥號,說清火災單位的名稱、地址、電話號碼、燃燒部位、燃燒物質的性能等。報警后,派專人到約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隊。在消防部門到達前,對易燃、易爆的物質采取正確有效的隔離。根據火場情況,機動靈活地選擇滅火工具。在撲救現場,應行動統一,如火勢擴大,一般撲救不可能時,應及時組織撤退撲救人員,避免不必要的傷亡。3、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訊工具按規定時間內將事故情況進行層級上報。4、發生事故層級上報時限。輕傷事故,應在24小時內報告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部門和基層工會組織。重傷事故,一般情況下,事故單位應在24小時內報上級主管單位,由上級主管單位分XX市有關部門。對涉外有影響的,事故單位應在事故發生后4小時內如實報上級主管單位。重傷3人或死亡1至2人的事故,事故單位應在事故發生后4小時內如實報上級主管單位,由上級主管單位分XX市有關部門。死亡3人以上重大、特別重大死亡事故應在事故發生后2小時XX市人民政府,同時報上級主管單XX市勞動行政部門、工會組織、公安部門。發生急性中毒、中署事故,除報上級主管單XX公司安質部、辦公室)外,應同時XX市衛生行政部門。發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災事故,除報報上級主管單XX公司質安部、辦公室)外,應同時XX市公安部門。5、防止違章和事故的安全規定未經三級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復工換崗的人員未經崗位安全教育,不得進入施工現場的工作崗位進行操作。不正確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過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準進入施工現場。嚴禁赤腳或穿高跟鞋、拖鞋進入施工現場。嚴禁酒后及帶小孩進入施工現場。不得到禁止煙火的地方吸煙、動火。不得攀登腳手架。特種作業人員、機械操作工未經專門安全培訓,無有效專業上崗操作證,不得上崗操作。腳手架及所有機械設施設備和現澆混凝土模板支撐,搭設安裝后,未經驗收合格,不得使用。電源開關箱不準一閘、一漏電、一箱多用。未經指派批準,未經作業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無安全防護設施,不得盲目操作。不得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對違章作業的指令有權拒絕,并有責作制止他人違章作業。對各種安全檢查防護裝置、防護設施及警告、安全標志等不得隨意拆除和有意挪動。五、高處墜落事故的預防及其應急救援預案橋梁施工過程中,高處作業的機會比較多,經常在四邊臨空的高處進行作業,施工條件差,危險因素多。多年來,高墜傷亡事故占全部事故的比例較高,這種事情對社會影響較大,要作為安全預防等大事來工作。要避免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必須加強監控管理。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預防高處墜落的技術知識教育,使他們熟悉操作時必須使用的工具和防護用具。同進,在技術上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1、防止高處墜落事故的基本要求以預防墜落事故為目標,對于恐怕要發生墜落事故等事故的特定危險施工,在施工前制定防范措施,并應在日常安全檢查中加以確認。凡身體不適合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要按規定進行體檢和定期體檢。嚴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作業人員嚴禁互相打鬧,以免失足發生墜落危險。不得攀爬腳手架。進行懸空作業時,應有牢靠的立足點并正確系掛安全帶。作業層上部周邊、基坑周邊等,必須設置1.2m高且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的臨時護欄,護欄圍密目式安全網。各種架子搭好后,項目安全負責人必須與架子工和使用的班組共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方準上架操作。2、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急預案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馬上組織挽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尺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出現顱腦損傷時,必須維持呼吸道暢通。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往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中,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發現傷者手足骨折者,不要盲目搬動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的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子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腱側下肢縛在一起。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底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般傷口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作成軟件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2.5.3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紗布棉墊。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是真實性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六、物體打擊事故的預防及其應急救援預案物體打擊傷害是建筑行業常見事故的四大傷害的其中一種,特別在施工周期短,勞動力、施工機具、物料投入較多,交叉作業時常有出現。這就要求在高處作業的人員對機械運行、物料轉接、工具的存放過程中,都必須確保安全,防止物體墜落傷人的事故發生。1、 防止物體打擊事故的基本要求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按規定佩戴安全帽。應在規定的安全通道內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規定通道位置行走。安全通道上方應搭設雙層防護棚,防護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墜落物穿透。臨時設施的蓋頂不得使用石棉瓦作蓋頂。1.4邊長小于或等于250mm的預留洞口必須用堅實的蓋板封閉,用砂漿固定。作業過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須放在工具袋內,物料傳遞不準往下或向上亂拋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應堆放平穩,不得堆在臨邊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礙通行。高空安裝起重設備或垂直運輸機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傷人。吊運一切物料都必須由持有上崗證人員進行綁碼,散料應用吊籃裝置好后才能起吊。1.8拆除或拆卸作業要在設置警戒區域、有專職安全人員監護的條件下進行。1.9高處拆除作業時,對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時清理和運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亂放或向下丟棄。2、 發生物體打擊的應急預案當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顱腦損傷、胸部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應馬上組織挽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認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尺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出現顱腦損傷時,必須維持呼吸道暢通。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往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七、觸電事故的預防及其應急救援預案觸電事故與其他事故比較,其特點是事故的預兆性不直觀、不明顯,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當流經人體的電流小于10mA時,人體不會產生危險的病理生理效應;但當流經人體的電流大于10mA時,人體將會產生危險的病理生理效應,并隨著電流的增大、時間的增長將會產生心室纖維性顫動,乃至人體窒息(“假死”),在瞬間或在兩三分鐘內就會奪去人的生命。因此,在保護設施不完備的情況下,人體觸電傷害得極易發生的。所以,施工中做好好感防工作,發生觸電事故時要正確處理,搶救傷者。1、防止觸電傷害的基本安全要求根椐安全用電“裝得安全、拆得徹底、用得正確、修得及時”的基本要求,為防止發生觸電事故,在日常施工(生產)用電中要嚴格執行有關用電的安全要求。用電應制定獨立的施工組織設計,并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蓋有企業的法人公章。必須按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敷設,竣工后辦理驗收手續。一切線路敷設必須按技術規程進行,按規范保持安全距離,距離不足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隔離防護。非電工嚴禁接拆電氣線路、插頭、插座、電氣設備、電燈等。根椐不同的環境,正確選用相應額定值的安全電壓作為供電電壓。安全電壓必須由雙繞組變壓器降壓獲得。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其他設施之間、工作人員與帶電體之間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距離不足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隔離防護。在有觸電危險的處所或容易產生誤判斷、誤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現場,設置醒目的文字或圖形標志,提醒人們識別、警惕危險因素。采取適當的絕緣防護措施將帶電導體封護或隔壁起來,使電氣設備及線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觸電。采用適當的保護接地措施,將電氣裝置中平時不帶電,但可能因絕緣損壞而帶上危險的對地電壓的外露導電部分(設備的金屬外殼或金屬結構)與大地作電氣連接,減輕觸電的危險。施工現場供電必須采用TN-S或TT的四相五線的保護接零系統,把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區分開,通過保護接零作為防止間接觸電的安全技術措施,同一工地不能同時存在TN-S或TT兩個供電系統。注意事項有:在同一臺變壓器供電的系統中,不得將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零,而將另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地;采用保護接零的系統,總電房配電柜兩側做重復接地,配電箱(二級)及開關箱(三級)均應做重復接地。其工作接地裝置必須可靠,接地電阻值W4Q;所有振動設備的重復接地必須有兩個接地點;保護接零必須有靈敏可靠的短路保護裝置配合;電動設備和機具實行一機一閘一漏電一保護,嚴禁一閘多機,閘刀開關選用合格的熔絲,嚴禁用銅絲或鐵絲代替保險熔絲。按規定選用合格的漏電保護裝置并定期進行檢查;1.9.6電源線必須通過漏電開關,開關箱漏電開關控制電源線長度才30m。2、發生觸電事故的應急預案觸電急救的要點是動作迅速,救護得法,切不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要貫徹“迅速、就地、正確、堅持”的觸電急救八字方針。發現有人觸電,首先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然后根椐觸電者的具體癥狀進行對癥施救。脫離電源的基本方法有;將出事附近電源開關刀拉掉、或將電源插頭拔掉,以切斷電源;用干燥的絕緣木棒、竹竿、布帶等物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剝離或者將觸電者剝離電源;必要時可用絕緣工具(如帶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木柄斧頭以及鋤頭)切斷電源線;救護人員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纏干燥的衣服、圍巾、帽子等絕緣物品拖拽觸電者,使之脫離電源;如果觸電者由于痙攣手指緊握導線纏繞在身上,救護人員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地絕緣來隔斷入地電源,然后再采取其他辦法把電源切斷;如果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導線,且尚未確證線路無電之前,救護人員不可進入斷線落地點8—10米的范圍內,以防止跨步電壓觸電。進入該范圍的救護人員應穿上絕緣靴或臨時雙腳并攏跳躍地接近觸電者。觸電者脫離帶電導線后應迅速將其帶至8—10米以外立即開始觸電急救。只有在確證線路已經無電,才可在觸電者離開觸電導線后就地急救。在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時應注意的事項:未采取絕緣措施前,救護人員不得直接觸及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的衣服;嚴禁救護人員直接用手推、拉和觸摸觸電者;救護人員不得采用金屬或其他絕緣性能較差的物體(如潮濕木棒、布帶等)作為救護工具;在拉拽觸電者脫離電源的過程中,救護人員宜用單手操作,這樣對救護人比較安全;當觸電者位于高位時,應采取措施預防觸電者在脫離電源后墜地摔傷或摔死(電擊二次傷害);夜間發生觸電事故時,應考慮切斷電源后的臨時照明問題,以利救護。觸電者未失去知覺的救護措施:應認觸電者在比較干燥、通風暖和的地方靜臥休息,并派人嚴密觀察,同時請醫生前來或送往醫院診治。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搶救措施:應使其舒適地平臥著,解開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圍人,保持空氣流通,冷天應注意保暖,同時請醫生前來或送往醫院診治。若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或心跳停止,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擠壓。對“假死”者的急救措施:當判定觸電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就地搶救,方法如下:通暢氣道。第一,清除口中異物。使觸電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開其領扣、圍巾、緊身衣和褲帶。若發現觸電者口內有食物、假牙、血塊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迅速用一只手指或兩只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從口中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入。第二,采用仰頭抬頰法暢通氣道。操作時,救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船務合作協議書
- 美國公司協議書
- 舞臺服務協議書
- 房子免裝修出租協議書
- 無盈利店鋪轉讓協議書
- 美股談判協議書
- 船舶退伙協議書
- 承包地合同補償協議書
- 妻子和公公調解協議書
- 財產確權協議書
- 年產10噸功能益生菌凍干粉的工廠設計改
- 張克非《公共關系學》(修訂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拔牙術的禁忌癥
- 清潔能源 氫能
- 項目每日情況報告
- 專業知識二湯以恒口訣(完整版)
- GA/T 1133-2014基于視頻圖像的車輛行駛速度技術鑒定
- XX項目不動產權籍調查技術設計書
- 檢驗科三基測試試題與答案
- 三調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和三大地類對應甄選
- 中國醫院質量安全管理 第4-6部分:醫療管理 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管理 T∕CHAS 10-4-6-2018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