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課+全民族浴血奮戰與抗日戰爭的勝利+同步練習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1頁
第23課+全民族浴血奮戰與抗日戰爭的勝利+同步練習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2頁
第23課+全民族浴血奮戰與抗日戰爭的勝利+同步練習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3頁
第23課+全民族浴血奮戰與抗日戰爭的勝利+同步練習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4頁
第23課+全民族浴血奮戰與抗日戰爭的勝利+同步練習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3課全民族浴血奮戰與抗日戰爭的勝利同步練習1.1941年4月,晉察冀核心區北岳區黨委對《晉察冀日報》在游擊區、敵占區與敵占據點的發行作出規定:“由地委指定各該附近的縣區,單獨定出具體計劃,并吸引游擊區、敵占區士紳為‘特別訂戶’(自由交報費)以擴大爭取其他階層人士?!边@一規定(

)A.有利于提高報刊的發行量 B.有利于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C.有利于激發群眾抗戰熱情 D.有利于指導根據地的軍民抗戰2.據某學者統計,十四年的抗日戰爭,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從“反蔣抗日”“逼蔣抗日”到“聯蔣抗日”的政治策略方針的轉變中,以宣言、通電、決議等多種形式,正式發表抗日主張290次。該學者旨在說明A.宣傳是實現全民族抗戰的有效手段 B.中國共產黨是抗戰的中流砥柱C.國共兩黨揭開了由對峙到合作序幕 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的艱難3.1942年朱自清在《論轟炸》中寫道:“敵機的轟炸是可怕的,也是可恨的;但是也未嘗不是可喜的。這是第一回,每一個中國人都覺得自己有了一個民族,有了一個國家?!逼湟庠趶娬{A.侵略戰爭的殘酷B.日本的軍事優勢C.民族意識的高漲D.輿論宣傳的重要4.聶榮臻曾經夸贊某次大規模戰役:“是一個主動的進攻戰役,使日軍在華北的主要鐵路、公路受到廣泛破壞,井陘煤礦被徹底破壞,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囚籠政策’、‘治安肅正’、‘以戰養戰’等陰謀計劃?!贝舜未笠幠鹨壑傅氖牵ǎ〢.平型關大捷 B.徐州會戰 C.武漢會戰 D.百團大戰5.七七事變爆發時,日本臺灣軍司令部在一份報告中寫道,“一部分(臺灣)本島人中間由于民族的偏見,受宣傳的迷惑,反國家的或反軍隊的言論和行動在各地流傳”。對此正確的解釋是A.島內尚存中華民族認同 B.日本奴化教育宣告失敗C.臺灣輿論擺脫日本控制 D.殖民當局醞釀武力鎮壓6.如表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布的戰爭指導方針。與此相關的戰事()以主力集中華東,迅速掃蕩浙滬敵海軍根據地,阻止后續敵軍之登陸,或乘機殲滅之,并以最小限兵力守備沿海各要地。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十九日A.取得了全面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 B.粉碎了日軍迅速滅亡中國的計劃C.標志著抗日戰爭進入到相持階段 D.提升了華北敵后抗戰必勝的信心7.下表為敵后戰場抗擊侵華日軍情況(單位:千人)統計。這表明(

)年份敵后戰場抗敵人數侵華日軍總數占侵華日軍比重(%)193840068058%193954086062%194047080058%194146061075%194233255063%194335060058%194446873064%1945759108969%A.中國抗戰決定了反法西斯戰爭走向B.國共兩個抗日戰場協同作戰C.中國共產黨是抗戰勝利的中流砥柱D.中共抗戰力量得到較大發展8.在中共七大上,毛澤東做了《論聯合政府》的報告,明確指出:“資本主義某種程度的發展代替了外國和本國封建的壓迫,不但是進步,而且有利于資產階級。”該報告內容A.根植于近代中國的特殊國情 B.指明了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C.指引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方向 D.批評了黨內右傾機會主義錯誤9.毛澤東指出:“(百團大戰是)敵我相持階段中一次更大規模的反掃蕩的戰役反攻……在敵我相持階段發動大規模反掃蕩戰役反攻有正確性和戰例的示范性?!睋?,百團大戰的突出特點是A.大規模的戰略反攻 B.游擊戰和防御戰結合C.主動出擊的進攻性 D.國共雙方的密切合作10.圖2是1938年一份漫畫刊物的封面漫畫。漫畫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是

圖2《抗戰漫畫》A.國統區腐敗 B.國家需要你 C.過儉樸生活 D.打過長江去11.1940年9月國民政府頒布了《忠烈祠設立及保管辦法》與《抗敵殉難忠烈官民祠祀及建立紀念坊碑辦法大綱》,在重慶、云南、湖南等地為抗戰烈士建造忠烈祠和紀念碑,每年舉行“國殤”之祭。這些舉措的目的是(

)A.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B.加強對意識形態控制C.振奮國人抗戰精神 D.維護國民黨一黨專政12.1940年,由于戰爭局勢的發展和國民政府對陜甘寧邊區的態度發生改變,邊區財政陷入窘境。毛澤東在《論政策》中指出“在中國目前的情況下,八小時工作制還難以普遍推行……勞資間在訂立契約后,工人必須遵守勞動紀律,必須使資本家有利可圖,”這一指示()A.打擊了日寇對根據地的侵略 B.促進了民族資本力量的壯大C.推動了中共與國民黨的斗爭 D.適應了民族戰爭的客觀需求13.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英勇抗戰,下面戰役中屬于敵后戰場的是A.淞滬會戰 B.平型關大捷 C.臺兒莊戰役 D.百團大戰14.臺兒莊戰役后,路透社稱:“英人心理,漸漸轉變,都認為最后勝利當屬于中國?!狈▏忾L在國聯發表演說,呼吁各國援助中國抗戰。材料表明該戰役(

)A.粉碎了日軍“三個月亡華”企圖 B.標志著抗戰進入相持階段C.是中國抗日戰爭取得的首次勝利 D.有利于中國爭取外部援助15.抗日老兵張業輝回憶:“當我們從印度受訓結束開赴戰場,已有成千上萬名日軍叫囂兩個月內打通防線,消滅聯軍。史迪威、潘裕坤、博得諾三位將軍精誠合作……,最終成功保住了連接東南亞的交通線?!睆垬I輝回憶的這場戰役展現出A.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的抗日斗志 B.反法西斯聯盟的聯合抗日精神C.共產黨在敵后戰場的艱苦斗爭 D.日本帝國主義軍隊的不堪一擊16.陜甘寧邊區和敵后根據地的金融和外貿是由政府經營和管制的,是建立在農業和手工業基礎上的公私混合性質的初始的市場經濟。政府放手讓經濟沿著市場遵循等價交換等基本經濟規律發展,以法律制度保障經濟行為主體的人權、財產、物權。這反映出(

)A.新民主主義經濟理論得到實踐 B.革命統一戰線得到鞏固和擴大C.黨的工作重心逐漸實現了轉移 D.社會主義改造在根據地的試行17.1940年8月26日,中國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致電朱德:“頑寇陸續增兵,企圖掃蕩華北。截斷我西北國際交通,兄等抽調勁旅,事以迎頭襲擊,粉碎其陰謀毒計,至深佩慰?!痹撾娢淖C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事斗爭(

)A.策應了遠征軍赴緬作戰的行動 B.支持了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敵C.配合了國民黨徐州會戰的進行 D.打通了海外援華的物資通道18.1941年1月,為妥善解決“皖南事變”,中國共產黨提出:“我們決定在政治上、軍事上、組織上采取必要步驟。在政治上全面揭破蔣之陰謀(但暫時不提蔣名字),……惟仍取防御姿態。”中國共產黨這一做法A.極大地配合了正面戰場的抗戰 B.配合了北方百團大戰的進行C.有力地支援了太平洋戰場作戰 D.順應了抗日民族戰爭的需要19.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材料一

秦滅六國之后,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實現了“諸夏”的統一,又取閩越地,置閩中郡。秦始皇三十三年,略取嶺南越地,置桂林、南海、象郡;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44縣,又渡河取高闕、陽山北假中(今黃河以北內蒙地區)。這樣,秦始皇便在我國相當大的地區實現了政治統一。這一統一,包含了南方百越系統和苗瑤系統的民族、西方部分氐羌系統民族、北方部分阿爾泰系統的民族以及東北部分少數民族。因此秦的統一是我們這個多民族國家形成的重要標志?!幾晕酞毥 吨袊褡尻P系史綱要》材料二

元朝對邊疆的控制在以前朝代的基礎上更為強化。漠北設宣慰司都元帥府,后升為嶺北行省。這一地區沒有州、縣建置,實際基層行政單位仍然是蒙古社會中傳統的千戶、百戶組織。元廷大批簽發內地軍民前往漠北屯田,并在一部分蒙古牧民當中傳授耕作技術,使得漠北地區農業生產取得突出成就?!颇系貐^設置行省,多用土官任職,可世襲。第一任行省長官在云南“教民播種,為陂池以備水旱,創建孔子廟……由是文風稍興”。吐蕃作為單獨的大行政區,由中央宣政院直接統轄,元朝皇帝信奉吐蕃喇嘛教,尊喇嘛教薩斯迦派僧侶為帝師,吐蕃官員皆由宣政院或帝師薦舉,皇帝予以任命。——摘編自袁行霈《中華文明史》第三卷材料三

抗日戰爭期間,民族危亡激發群眾強烈的民族主義意識。中國共產黨從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的大局出發,超越意識形態、階級立場與黨派利益,推動國共合作,建立起以國共兩黨為主體,包括中國各民族、各民主黨派、各愛國軍隊、各階層愛國人士及海外華僑廣泛參加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此外,中國共產黨還進行了制度上的創新,如抗日民主政權的“三三制原則”,團結了各抗日階級,又如1941年后在陜甘寧邊區建立5個回民自治鄉和1個蒙民自治區保障了“各族人民的聯合團結,有利于集中中華各民族的力量對日作戰”?!幾灾旖鸫骸犊箲饸v史遺產與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構》(1)依據材料一,概括秦朝加強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具體措施。(2)依據材料二概括元代邊疆治理的特點,分析元代邊疆治理措施的積極影響。(3)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轉折點,依據材料三概括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為民族復興所做出的貢獻。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軍在豐島海面對中國北洋艦隊發動突然襲擊,挑起了戰爭。到1895年3月止,歷時八個月。對中國來說,這是一場反侵略的正義戰爭。但是,由于清政府內部分化,奉行一套投降妥協的外交、軍事政策,加之帝國主義列強縱容日本等原因,以中國的慘敗結束了這場戰爭。——摘編自《甲午中日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材料二發生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中日戰爭,嚴格講,是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軍占領沈陽開始的。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中國全國性抗日戰爭爆發。中國各黨派和社會力量迅速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全民抗戰成為中國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氣象。中國共產黨主導的敵后戰場和中國國民黨主導的正面戰場所形成的合力,粉碎了日本滅亡中國的夢想。中國共產黨從民族大義出發,堅持統一戰線,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來自東方特別是中國的民主力量與西方的民主力量走到一起后,世界民主力量對法西斯國家的協同作戰加速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摘編自魏宏運《抗日戰爭是近代中國第一次贏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慘敗的原因。(2)根據材料一、二,說明第二次中日戰爭相對于甲午中日戰爭的特點。參考答案:1.B2.B3.C4.D5.A6.B7.C8.A9.C10.B11.C12.D13.D14.D15.B16.A17.B18.D19.(1)措施:廢除分封制度,實行郡縣制,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擊退北方匈奴進攻、征服南方越族等地區,將少數民族地區納入到疆域范圍內。(2)特點:在邊疆地區設置行省,推行行省制;對吐蕃地區由中央宣政院進行管理。影響:中央加強對邊疆地區的有效管理;促進了邊疆地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