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2024年高考歷史模擬卷06(全國卷老教材)(考試版)_第1頁
備戰2024年高考歷史模擬卷06(全國卷老教材)(考試版)_第2頁
備戰2024年高考歷史模擬卷06(全國卷老教材)(考試版)_第3頁
備戰2024年高考歷史模擬卷06(全國卷老教材)(考試版)_第4頁
備戰2024年高考歷史模擬卷06(全國卷老教材)(考試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贏在高考·黃金8卷】備戰2024年高考歷史模擬卷(全國卷專用)黃金卷06·全國卷老教材(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第I卷(選擇題)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的。1.就宗法制的社會功能《禮記》曰:“自仁率親,等而上之至于祖。自義率祖,順而下之至于禰。是故,人道親親也,親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廟嚴。”這表明宗法制A.孕育了家國一體的情懷 B.擺脫了神權政治的影響C.確立了國人的倫理觀念 D.具有一定的強制約束力2.下表為漢高祖到武帝初期中央和地方高級官僚中軍功集團所占比例表(單位:%)。由此可知,在此期間高祖時期呂后、惠帝時期文帝時期景帝時期武帝初期三公九卿10090624627王國相10086291817郡太守88604006A.軍功制被察舉制取代 B.中央集權得到了加強C.郡國并行制走向廢止 D.社會階層流動性降低3.北宋時期,寒食后第三日謂之“清明”,此日各處集市都有賣稠餳、麥糕、乳酪之類的小食。八月十五謂之“中秋”,中秋節盛賣新酒,酒樓前多掛“醉仙”錦旗以招引顧客。此時螯蟹、石榴、榅勃、孛萄為應季食品,集市上隨處可見。這折射出宋代A.貿易流通的形式多樣化 B.政府放松商業的管控C.農村集貿市場日益興盛 D.商人的市場意識突出4.歷史學者許紀霖認為,清朝成功地將原本難以和平共存的農耕民族與草原民族整合進同一個帝國秩序之中,中央政權的權力范圍第一次有效地深入到北方的森林、草原和西部的高原、盆地,形成前所未有的大一統天下。這主要歸功于清廷A.“康乾盛世”輻射影響 B.君主專制的高度強化C.因俗而治、雙軌并行 D.因地制宜、分類施策5.如圖出自英國人伯納德于1845年倫敦出版的《復仇神號親歷記》,其被收納進中國近代史學者張海鵬編著的《簡明中國近代史圖集》,并配以文字:英軍占領廣州期間到鄉下劫掠的情形。該圖片A.為侵略者記載史料價值較低 B.作者意在抨擊西方殖民侵略C.直觀地再現了歷史事件原貌 D.有助于厘清歷史事件的性質6.五四運動前,李大釗把“再造中華”的期望雖落到民眾身上,但仍認為“拯教國群,是在君子。”1919年后,他認識到,現在“勞力者階級需要聯合起來,成為橫的組織”塑造“勞工神圣”的新倫理,“以反抗勞心者階級”。李大釗的思想轉變A.形成了中國民主革命新道路 B.使中國民主革命進入到新階段C.創新了馬克思主義傳播方式 D.為探索國家出路提供了新方案7.20世紀50年代,一首歌曲《老司機》唱遍城鄉:“五十歲的老司機,我笑臉揚,拉起了手風琴,我們嘮嘮家常,想當年我十八歲學會了開汽車呀,擺弄那外國車呀,我是個老內行啊,可就是呀沒見過呀,中國車呀,啥模樣啊,盼星星盼月亮,盼的那國產汽車真的出了廠,喲嚯嚯……”這首飽含激情的歌曲A.體現出“雙百方針”的創作精神 B.推動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順利開展C.激發人民投身經濟建設的熱情 D.反映工人階級在建設中的關鍵作用8.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逐漸成為周邊大多數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國,特別是同周邊經濟體的經貿聯系日益深厚,中國周邊經濟體對中國依賴度加深,域外大國(主要是美國)對該地區的操縱程度逐步削弱。據此可知,改革開放以來中國A.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快 B.推動了國際經濟新秩序形成C.形成了全方位開放的新格局 D.在地緣戰略中的主動性增強9.《十二銅表法》規定:“禁止在城市內焚燒尸體和埋葬尸體。即使在城外火化尸體,也必須距建筑至少60步遠。”“當一條公共道路被泛濫的河水或其他災害毀壞時,離該道路最近的土地所有權人有義務提供通行的道路。”這表明羅馬法A.踐行自然法的精神 B.極力維護私有財產C.對個人權利的輕視 D.注重規范公共道德10.有學者研究發現,17世紀英國革命時期,王黨和議會兩個陣營在社會結構方面沒有太大區別,即雙方隊伍中都有貴族,有鄉紳,也有富商和小商人,還有小土地所有者和手工工匠,又有佃農,甚至各社會集團在兩個陣營中所占的比例也大體相當。這一發現有助于A.整體認識英國革命和政體建設 B.說明商人的政治要求最激進C.顛覆史學界對英國革命的認識 D.論證經濟基礎決定政治訴求11.19世紀末,德國爆發了大規模的婦女運動,婦女為爭取自身權益進行了大規模的抗爭;但在20世紀初期,德國的婦女運動退守到非常傳統的層面,女權主義者更多地在強調婦女應對家庭、國家負有責任。這一轉變源于當時A.經濟發展消解婦女政治訴求 B.民主改革提升婦女地位C.國際局勢緊張推動矛盾轉移 D.民族主義情緒有所緩解12.2021年5月18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非洲經濟體融資峰會致辭并表示,中方全面落實工十國集團緩債倡議,愿繼續同國際社會一道,按照“共同行動、公平負擔"的原則,幫助緩解非洲國家債務負擔。這反映出中國A.構建均衡發展大國關系框架 B.具有合作共贏的大國擔當C.對區域集團倡議的積極響應 D.在全球治理中起主導作用第Ⅱ卷(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共52分。第13~14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15~17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相傳黃帝與炎帝族相爭相匯,組合成炎黃聯盟,繼而戰勝并融會蚩尤族。炎、黃兩族胄裔(子孫后代)的夏人、商人、周人相繼建立王朝,并與黃河中下游其他各部族相互融合,形成“華夏”族。與華夏對稱的“夷”,從大、從弓,意為持大弓之人,本指東方(今山東、江蘇一帶)諸族,后演為中原華夏之外諸少數民族的統稱。材料二十六國北朝時期,匈奴、鮮卑、氏、羌等少數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權后,不同程度上都面臨著如何處理族群關系的考驗。天興元年(398年),鮮卑貴族拓跋珪正式建立北魏王朝,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同年“用崔宏議,自謂黃帝之后,以土德王”。遷都洛陽后,孝文帝積極推進改革,改拓跋鮮卑姓氏為漢姓,并將隨魏南遷的鮮卑人改為洛陽戶籍。太和十六年(492年),文帝“詔祀唐堯于平陽,虞舜于廣寧,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陽”。——摘編自馬溢澳《拓跋鮮卑的“中國”認同》(1)根據材料一,指出先秦時期華夏族界域的演變趨勢,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影響其演變的相關因素。(15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北魏拓跋鮮卑統治者強化“中國認同”的措施。(10分)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下表為世界近現代部分思想潮流的相關敘述思想潮流內容世界形勢人文主義強調人的價值,提倡積極的冒險精神地理大發現,西方開啟早期殖民擴張進程社會達爾文主義自然選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帝國主義國家瓜分世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確立新殖民主義發達國家在承認發展中國家政治獨立的基礎上,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控制、干涉與掠奪經濟全球化,廣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國際局勢緩和與動蕩并存——依據展文婕《試析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及其歷史影響》、梁童心《社會達爾文主義》、孫迎輝《新殖民主義問題淺析》等編制從上表材料中信息得出一個觀點,并結合世界史的史實對其進行闡釋。(要求:緊扣材料,結論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晰)15.[歷史一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在中國歷史上,禁酒和發明酒一樣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大禹王時期就曾因人們嗜酒而下令禁酒,周公時為防人們因嗜酒而“傷德敗性”特作酒誥以禁酒。但酒已成為人們宴客娛樂的必需品,故禁而不止。漢朝初年,國家開始推行壟斷酒類買賣的榷酒制度,同時因酒耗民食,政府也往往在荒年之時或災荒地區推行禁酒政策,后世多效行之。清代乾隆年間實行大規模、持續性酒禁,酒禁推行過程中爭議不斷,推行成效也未達預期。乾隆二年(1739年)五月,針對生齒日繁民食日艱的嚴重局面,乾隆專門諭令直隸等江北五省“燒鍋(開設作坊造酒)之事當永行禁止”,違禁私造之人及賄縱官員“從重治罪”,對失察地方官“嚴加處分”。然而此議一出,立即遭到刑部尚書孫嘉滄的上疏反對。孫嘉滄認為“燒酒之禁”不僅會造成老百姓轉向耗費細糧的黃酒造賣,使得釀造燒酒的高粱等粗糧閑置而釀造黃酒的細糧吃緊,影響民生,還會導致官吏索賄枉法而加重百姓負擔。孫嘉滄主張燒酒之禁“宜于數歲而不宜于豐歲”“禁于成災之地而各地不必通行”。五省督撫意見雖有分歧,但基本上都反對“一概禁絕”,主張嚴禁大規模作曲販賣,杜絕大規模造酒。(在“嚴禁”和“寬禁”的爭議中),在皇帝的反復諭令和不斷督察下,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實施了“寬禁”,并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犯禁處罰條規,然而禁酒的效果卻并不理想。除少數地區執行比較嚴格外,大部分地區則是時緊時松,陽奉陰違。“因利之所在,人所必趨”“五省之民,執此業者不可勝計”“雖經嚴禁,終莫能斷絕也”。乾隆十六年(1751年),嚴禁政策有所松弛。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部分地區恢復了燒鍋稅。——摘編自陸連營《淺議清代乾隆年間的禁酒政策》和牛貫杰、王江《論清代燒鍋政策的演變》(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王朝頒布禁酒令的諸多考量因素。(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乾隆時期禁酒成效未達預期的原因。(9分)16.[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15分)材料羅斯福在1940年12月29日對整個國家發表了廣播講話。他說道,“這不是一次關于戰爭的爐邊談話”,“這是一次關乎國家安全的談話”,這是對美國外交詞典中的中心術語比較早的使用。羅斯福認為:“軸心國不僅承認,而且聲明在它們的政治理念與我們的政治理念之間,并不存在最終的和平”,“如果不列顛淪陷了,軸心國就將控制歐洲大陸、亞洲、非洲、澳大利亞和公海,它們將處于一個更為有利的地位,能夠運用更強大的軍事力量和海洋資源來對抗西半球”,“我們屹立在那里,守衛著大西洋,英國是我們的鄰居。沒有條約,沒有不成文的協議,只是兩個同樣熱愛自由的民族之間的自然而然的合作”,“難道有人相信,當自由的英國是我們最強有力的大西洋上的海上鄰國的時候,我們還需要害怕對美洲大陸的任何攻擊嗎?”——摘編自戴維·雷諾茲《大英帝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羅斯福發表“爐邊談話”的背景。(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羅斯福“爐邊談話”的特點及其影響。(9分)17.[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5分)材料1901年1月5日,鄧恩銘出生在貴州省。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鄧恩銘投身于洶涌澎湃的學生運動,到濟南城內外進行宣傳講演。五四運動后,鄧恩銘如饑似渴地閱讀《新青年》《每周評論》等。鄧恩銘參與討論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和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1922年初,鄧恩銘與王盡美等以中共代表的身份赴莫斯科參加遠東各國共產黨和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