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以房養老”政策探析目錄TOC\o"1-2"\h\u10017“以房養老”政策探析 131594一、老齡化大潮來襲,傳統的家庭養老遭遇現實難題
123998二、“以房養老”為何在中國遭冷遇
230181三、“以房養老”是政府在轉嫁責任嗎? 36650四、中國人未來該如何養老
3在養老金面臨極大缺口的情況下,討論“以房養老”,難免令人有逃避責任的猜測。如今,房子的用處可是不小。除了居住和投資外,現在又多了一項功能——養老。有一套房子比有一個兒子還管用,老了以后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可以按月領取一定數額養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務?!秶鴦赵宏P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發布后,“以房養老”這一新型的養老方式進入人們視野。不過,目前來看,絕大多數人對此不看好。這一在國外已成熟運行多年的養老方式,是否在中國有些“水土不服”?
案例描述:“以房養老”也被稱為“住房反向抵押貸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將自己的產權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數額的養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務的一種養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銀行或者保險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權,這種養老方式被視為完善養老保障機制的一項重要補充。2013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引發輿論廣泛關注,按計劃“以房養老”政策會于2014年上半年試行推廣。
對于國務院發布的《意見》,許多網友紛紛進行了“吐槽”,并對此辦法表達了自己的不安與擔憂,質疑者擔心,政府會不會借“以房養老”來推卸基本養老責任?沒錢沒房的老人今后又該如何養老?
一、老齡化大潮來襲,傳統的家庭養老遭遇現實難題
“以房養老”源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美國,在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國被普遍推廣,成為老年人養老的重要選擇之一。而在中國,從2003年起陸續有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提出“以房養老”的概念,從2007年起就有上海、南京、遼寧等地自發出臺過“以房養老”的相關措施,只是由于缺乏完善的體制管理,一直未能真正成形。前不久,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金融機構要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也就是“以房養老”。具體操作辦法和實施計劃,有望明年一季度出臺。這意味著“以房養老”將從民間探索正式上升到國家推動。
國家推動“以房養老”的背景,是我國已經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普遍的“421”家庭結構使得傳統的家庭養老壓力增大。而目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覆蓋面還比較小,保障水平也不高,依靠社會保障體系解決養老問題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需要拓展多種渠道解決養老問題。
從政策設計來看,“以房養老”可以有效提高老人的晚年物質生活質量,尤其是空巢老人,可以進駐環境優美、設施完備、服務優質的老年公寓,得到全面而專業的照顧。既有利于減輕政府、社會、老人及其子女的養老負擔,還能有效盤活房屋資源,可謂“一舉多得”。
但這項“看上去很美”的政策,試點的結果卻是少人問津。就在《意見》出臺后,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進行的一項有12萬多人參與的調查發現,87.6%的受訪者感覺“以房養老”不可行。上海民政部門調查則顯示,高達90%的老人擬將房產留給子孫,愿意倒按揭的不到10%。二、“以房養老”為何在中國遭冷遇
“以房養老”能將老人的未來資產價值提前變現,提高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為何不受歡迎呢?
對于老人來說,最大的障礙來自觀念。我國絕大多數老人愿意將房產留給子女。這種做法緣于一種家庭功能的觀念,幾千年流傳下來的觀念不可能輕易被一種新型的養老模式顛覆。若老人生前便將房產抵押以換取較為寬裕的晚年生活,不僅老人心中不安,兒女們也難免心生嫌隙。
“以房養老”作為舶來品,在國外之所以流行,與高遺產稅有關。人們在“以房養老”和“留房產給子女但要繳納大筆稅金”之間較容易作出選擇。但在我國現行稅制下,人們沒有動力。
對金融機構來說,“以房養老”的最大障礙來自70年的房屋產權,這也是中外政策環境最大的差異。多名金融界人士認為,雖然2007年出臺的《物權法》已經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但“自動”并不意味著“無償”。如果70年產權到期后,抵押房屋要有償續期,那么續期費用將是一個巨大的未知風險。如果續期費用太高,金融機構很可能會無利可圖,甚至虧本。
而且,“以房養老”政策只解決了錢的問題,但我國正面臨養老產業不發達,養老院床位匱乏等問題,相關配套政策的落實還有待觀察。
另外,老人對“以房養老”機構不信任,不敢輕易把房產抵押出去。相比較而言,“租房養老”更易為市場接受。據悉,現在已有不少老人把自己現有住房出租,大部分租金作為老年公寓的生活費用,余款零用,有大的花銷才動用退休工資,這既可以對“養兒防老”進行補充,也是對家庭房產資源價值的最好利用。
看來,“以房養老”短期內不會成為主流養老方式。真正要靠房養老的,除了一部分鰥寡孤獨者,就是子女比較富裕,不需要繼承房產;或子女無力贍養的老年人。
專家指出,要真正走出“以房養老”的困境,還需要考慮到中國的實際國情,進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在操作層面上不斷完善。
三、“以房養老”是政府在轉嫁責任嗎?“以房養老”剛提出就不受國民待見,如今上升到國家政策層面,更是引發民眾的不安和焦慮。在養老金面臨極大缺口的情況下,討論“以房養老”,難免令人有政府逃避責任的猜測。另外,對于無房的老人而言,如果要“以房養老”,就必須先買一套房。所以有人擔憂,“以房養老”實際上是鼓勵居民購買投資性住房,將進一步推高我國本就居高不下的房地產價格。如果把以房養老作為一項社會保障政策,必然會使我國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更加困難,而且會導致我國社會收入分配不公現象更加嚴重。
為此,民政部9月22日通過其官網公開回應稱,“以房養老”只是通過完善投融資政策促進養老服務的舉措之一,而且是試點性舉措,希望社會及媒體對國務院有關意見全面理解,勿以偏概全。對于輿論擔憂的沒錢沒房低收入者今后如何養老問題,民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政府將完善公共財政支持政策。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等多名專家也表示,“以房養老”從本質上講是一種金融服務工具和產品,是一種市場行為,是一種自愿的、可選擇的、補充的養老方式,不是一項養老政策,不代表政府轉嫁責任,與基本養老制度和財政兜底也并不沖突。
不過,民眾的擔心并非完全沒有道理。房子對于中國人意味著太多太多,當很多人說買房不值租房值的時候,“以房養老”的模式無疑又給了公眾當頭一棒。而且,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由于雙軌制、歷史欠賬、計劃生育導致的人口結構和老齡化趨勢的加快等原因,中國官方建立的養老金體系基本無法滿足國人的基本養老需求。如果不能明確“以房養老”的性質,則只會打擊民眾對主流養老體系的信心。
四、中國人未來該如何養老
就在公眾仍對“以房養老”試點有頗多疑慮和擔憂的同時,山東、陜西、北京等地近日相繼傳出消息,將很快啟動“以房養老”或“以房助老”試點。
與民眾意見不同的是,許多專家看好“以房養老”,認為在我國目前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養老服務業發展滯后的情況下,開展“以房養老”試點不失為一種有意義的探索,既為老年人在居家養老、社會養老、國家幫扶、社區服務等選項外增加了新選擇,也有利于滿足一部分老年人個性化的需求。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陳秋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老年人群體結構發生變化,參與機構逐步成熟,“住房養老金”市場將逐步走向軌道,規模將繼續擴大。陳秋林的分析,現在進入老齡階段是上個世紀誕生,三四十年的人群,數量和規模都不大,他們不是很多,但是孩子們多了,基本的養老金問題由家庭的孩子出生。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50歲以后主要養老金人口60歲甚至70歲后,他們的財產比較多,但是從家庭成員中,尤其是從小孩子那里得到幫助的人很少,那么你需要從社會金融尋求幫助的機構,以便將房地產轉換成現金以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從世界范圍來看,“以房養老”的確是個提高養老保障水平的途徑,中國是一個養老問題突出的國家,應該在這方面做一些嘗試和探索。試點即是探索,具有摸著石頭過河的意義。隨著制度設計的完善和人們觀念的變化,“以房養老”未來或許會成為許多老人的養老選擇。
其實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以房養老”操作起來有多難,而在于我們需不需要“以房養老”,能不能“以房養老”。中國的養老問題,歸根到底還是一個體制性的問題,如果社會福利足以支持大多數人的養老需求,“以房養老”只是養老方案的一個補充,就不會引起人們如此大的爭議了。參考文獻:[1]熊景維,鐘漲寶,李奧奇.保障替代、代際契約與信息引致:“以房養老”參與意愿的影響因素——基于武漢市中老年人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J].人口研究,2017,(01):46-58.[2]張浩.城鎮居民以房養老意愿及影響因素分析[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3]汪莉莉.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城市以房養老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安徽大學,2015.[4]張淼.完善我國以房養老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5.[5]洪娜,盛壘.西方“以房養老”的發展特點與中國的路徑選擇[J].經濟體制改革,2014,(05):157-161.[6]廖巍.“以房養老”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H型鋼自動焊接生產線設備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D-泛醇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48針插件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1,4-二氨基蒽醌數據監測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高爾夫球鞋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裝配式鉑電阻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聚氨酯地坪材料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竹制座墊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熱鍋爐用管狀電熱元件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洗護產品瓶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催乳師職業資格培訓課件
- 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行業應用案例研究報告
- 2025年高考云南卷歷史高考真題(無答案)
- 2025-2030中國輔助生殖技術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中醫茶飲培訓課件模板
- (湖北省高考卷)2024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高考物化生+政史地真題試卷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人教PEP英語六年級下學期期末模擬試卷(含答案含聽力原文無音頻)
- GSK質量管理體系介紹培訓課件
- 學生宿舍改造設計方案
- 出國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國樂器網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