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規劃案例_第1頁
投資理財規劃案例_第2頁
投資理財規劃案例_第3頁
投資理財規劃案例_第4頁
投資理財規劃案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33高收入“負”翁楊尚文的投資理財規劃案例現年33歲的楊尚文是一位銀行基層干部,非常喜歡投資,一心希望通過成功的投資早日實現自己千萬富翁的夢想,炒股炒匯炒房投資實業樣樣參與,但由于他過于激進,又未掌握科學的投資技巧,以致股票投資、房產投資、實業投資相繼失敗,長期過度負債投資導致自已多年積蓄竟成“負”翁。理財師在計算楊先生的各項投資資產的財務指標后,分離出生活資產與保障資產,從多個方面對楊先生進行了投資偏好、風險承受態度、風險承受能力的綜合測試,確定他的投資風格,并依此采用風險管理優先策略、組合投資策略、多元化投資策略、階梯資產配置策略、杠桿投資策略、定期定額投資策略、兩基金分離法投資策略等,再重新分配他的投資資產,力求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獲得最大回報,幫助楊先生徹底改變當前不合理的投資結構,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運用科學的投資技巧,使投資收益由負轉正,讓他早日從一位高收入的“負”翁變成真正的中產階級富翁。【案例背景簡介】楊尚文現年33歲,是上海一家股份制銀行的基層行長,2005年每月基本工資6500元,根據業績每季度有15000元獎金,到年底有3萬元年終獎,而且楊尚文還持有內部職工股5萬股,年終分紅2萬元。楊尚文有一件至今仍十分悲痛的投資事件,2001年自己所在銀行為了發展個人貸款業務,鼓勵員工購買住房,為員工提供比基準利率低30%的優惠利率。于是,楊尚文就向本行申請了一筆50萬元的內部員工貸款,采用20年期等額本息還款法還貸。貸到款后,由于當時正逢中國股市大熱,之前楊將自己的積蓄20萬元全部投入股市,很快增長到24萬元,凈賺20%。楊心想股市賺錢這么容易,股票一個漲停板就頂自己辛辛苦苦做一年的,現在手中有一大筆員工貸款,反正又不急著結婚買新房,何不將這筆錢買股票再賺一點,也好讓自己早日成為百萬富翁昵?于是,頭腦發熱的楊將剛貸到手的50萬元一股腦全部投進了股市,原指望這筆投資能變成100萬就撤出來。果然市值一度漲到90萬,但是楊認為離100萬的投資目標只有一步之遙,就不愿撒手賣出,結果碰上了牛市的崩潰,很快將所有的利潤全部吐了回去,但他還是不愿從股市中撒手,總想等反彈再出,結果這一等就是長達四年的熊市,慘烈的熊市使楊成為千千萬萬大閘蟹中的一員。到2004年底時,楊的總市值僅剩一半,這時股市已到了1300點的政策鐵底。楊以為反正虧大了,就捂到底吧,只要沒賣就不算虧,再守他個兩三年就不信本錢回不來,再說幾年的熊市都熬過來了,眼看著牛市來了,無論如何也不能割肉在地板上,于是楊繼續持股等待牛市的到來。誰知,2005年大盤一度跌破1000點,市值最低時僅剩20萬元,直到下半年因為實施股權分置改革才回到25萬元。這一輪熊市讓楊尚文十分受傷,不僅本金損失慘重,而且還要背負沉重的利息,幾年下來,不僅當初賺回貸款本金的愿望沒實現,相反差不多虧掉了整個貸款本金。除了投資A股外,楊尚文還在2002年國家政策允許國內居民投資B股市場引發B股大漲的熱潮中,將一年多的積蓄換成16萬港幣買進一只股價4元的B股4萬股,很快市值漲到20萬港幣,但是楊又犯了與A股相同的錯誤,聽信朋友的話,以為該股肯定能上到6元,就準備到6元時再賣出,誰知這只股票-到5元就開始漫長的綿綿下跌之路,到2005年年中最低時只有1.1元,到年底才隨著大勢反彈回到1.3元,又把楊這兩年的積蓄打了水漂。2003年底,楊尚文在與一位房地產開發商客戶溝通過程中,聽說某處房產位置很好,小區設計得也十分漂亮,房價每平方米10000元。楊到樓盤實地一看,確實很喜歡,于是就買了一套81平方米的兩房一廳,在本行辦理了八成二十年貸款,采用等額本息還款法還貸。然后他又投入10萬元進行裝修,本來想自己住,但是一想一個人住太浪費,就以月租4000元租出,而自己則租住一套月租為1000元的單身公寓,現加上每個月支出的物業管理費、水電煤氣費、電視電話費、清潔衛生費差不多2000元,每月租金收入結余2000元。2004年中,在越炒越熱的房地產熱潮中,受到朋友的攛掇,楊又看中了一套公寓型房產,一咬牙向經商的大哥借了20萬元,又買了一套40平方米的一房一廳公寓,每平方米17400元,并向一家銀行申請了七成二十年貸款,采用遞減還款法還貸,然后自己將手中全部積蓄5萬元投入進行裝修,準備先出租,等房價漲到25000元以上再賣出去,誰知炒房的多,租房的少,公寓連一個月2000元都租不出去,后來勉強以每個月1500元租了出去,即使這樣每年總有三個月空置期,讓楊很是頭疼。2005年初,楊行長的一位表兄找到他,稱自己準備投資50萬元開一家數碼沖印店,市場行情十分看好,不出三年就可以將本錢全部收回來,每個月至少可以凈賺l萬元,極力勸說他投資入股合伙辦一家數碼沖印店。楊被表哥說得有些動心,加上自己現在還貸壓力太大,每個月工資交貸款月供都不夠,如果沖印店能有穩定的現金流收入就可以緩解自己緊張的月供資金壓力了。于是,楊尚文一狠心,將2004年底好不容易積蓄的10萬元錢(這筆錢本來打算還給大哥)全部投到表兄的沖印店中。2005年3月,沖印店開張了,但是由于地點不好,生意一直十分慘淡,每個月的收入剛夠交房租、水電、人工、稅務什么的,能勉強維持經營就不錯了,哪里有什么分紅,而這些設備五六年就要折舊完,如果以后的業務沒有好轉的話,幾年后楊尚文的這筆投資就算又泡湯了。2005年底,楊尚文終于與相戀多年的女友準備拉埋天窗步入圍城了,但是與未婚妻一盤算,發現自己完全是一個高收入的負翁!五年前就希望靠股票跑步成為百萬富翁的夢想不但徹底破滅,甚至以自己這么高的收入幾年下來卻是負債累累,每個月都被月供壓得喘不過氣來,股票投資和實業投資失敗的雙重打擊甚至讓楊這個一向自信的人感到十分低落。唯一讓他感到安慰的是自己投資的第一套房產升值了不少,房價從購買時每平方米10000元最高漲到20000元,到年底跌到14000元還是賺了不少。第二套公寓由于買遲了一些,買的價又高,雖然一度漲到了每平方米20000元,但是當時楊覺得還未漲到25000元的心理價位就沒有出手,沒想到下半年樓市大跌,現在每平方米只有13000元,不僅沒賺到錢,還虧了不少。與此同時,根據國家政策規定,楊尚文幾年前從自己銀行申請的員工貸款,從2005年開始不能再享受比正常貸款利率低30%的內部員工特殊優惠待遇了,只能享受與房貸一樣比正常貸款利率低10%的普通優惠貸款利率。這樣,楊尚文的月供壓力又一下子驟增,同時背負三筆貸款月供款,讓他實在是無法承受,現在眼看著2006年初要與未婚妻結婚,雖說多了未婚妻的收入,但是81平方米的房子就得收回來自住,這樣又少了一筆月租收入,豈不是雪上加霜!楊尚文雖然是銀行基層管理干部,但對理財的了解卻非常有限,因此,迫切需要理財師幫他調整目前的財務狀況。他眼前的心愿主要有三個:一是讓自己盡快轉“負翁”為正,以免作為一個高收入銀行干部居然是“負”翁,實在是臉上無光;二是通過財務手段化解目前月供的沉重壓力,要不然,正常生活都被沉重的還貸壓力打亂了,每個月都要費盡心思東挪西湊應付銀行貸款月供;三是2006年初要與女友結婚,又要花一大筆錢,需要提前規劃結婚的費用以及結婚后的家庭財務開支;四是楊尚文是一個非常喜歡投資,甚至投資風格比較激進冒險的人,他非常崇信富爸爸的格言,相信只有通過投資才能實現自己的百萬富翁夢想,雖然這幾年自己的投資損失較大,但是他認為主要是自己的投資理念、技巧與方法不對所致。因此,希望能調整自己的投資理念,重新分配自己的投資資產,并改進投資技巧,使自己能借助投資早日成為真正的富翁。由于2006年上半年要與未婚妻組成新的家庭,所以理財規劃時必須將未婚妻的收支情況列入。楊尚文的未婚妻黃潔雅現年28歲,是一家外資輪船公司的市場經理,稅后月工資約6000元,再加上稅后年終獎約有3萬元。由于黃是一個很在乎生活品質的人,自住單身公寓每月綜合開支約需2000元,在衣服、化妝品、運動、娛樂上又支出3000元,每個月工資只剩下1000元,再加上年終獎攢起來,至2003年底時才攢了9萬元。不過黃潔雅比較會投資,她2004年初將這筆錢全部投入到易方達策略成長基金,到年底見基金收益遠遠高于存款,于是她又一股腦將2004年的年終獎以及每個月收入的節余款全部買了同一只基金,由于這三年來該基金年均回報高達12%,黃的基金凈值到2005年底已經是一筆不小的資產,相比男朋友楊尚文自己炒股又勞神又虧錢,黃沽雅深為自己的投資選擇自豪,更是拿此笑話了男友N次,害得楊只好表態結婚后全部資產全部上交給黃,由黃負責打理投資。第一部分楊尚文的基本財務狀況一、楊尚文目前每月貸款還本付息額以2006年1月為基準日期,計算這個月楊尚文要付的貸款月供額,他共有三筆銀行貸款需要按月供款,分別月供額為:(一).內部員工貸款月供額2001年銀行個人消費貸款正常年利率是5.6%,房貸利率下調一成為5.04%,到2004年上調刮率后正常貸款利率為5.9%,房貸利率為5.31%,2005年再次上調利率后正常貸款利率為6.12%,而房貸利率則為5.508%。相對應地,楊的內部員工貸款利率在2006年前均下浮三成,故其員工貸款利率2004年前是3.92%,到2005年為4.13%,而到2006年開始只能享受的房貸利率則為5.508%。因此,楊尚文的內部員工貸款在2001年1月到2004年12月期間的月供為3009元(SET:ENDN=20×12I%=3.92PV=500000PMT=?P/Y=12C/Y=12),到2004年底楊的內部員工貸款余額為428642元(SET:ENDPM1=1PM2=48N=20×12I%=3.92PV=500000PMT=-3009P/Y=12C/Y=12BAL=?)。2005年楊的員工貸款月供調高至到3055元(SET:ENDN=16×12I%=4.13PV=428642PMT=?FV=OP/Y=12C/Y=12),到2005年底員工貸款余額為409328元(SET:ENDPM1=1PM2=12N=16×12I%=4.13PV=428642PMT=-3055FV=OP/Y=12C/Y=12BAL=?)。故2006年楊的員工貸款月供額將增為3346元(SET:ENDN=15×12I%=5.508PV=409328PMT=?FV=0P/Y=12C/Y=可見,由于利率大幅提高,雖然楊的員工貸款余額減少了,但是2006年他的員工貸款月供卻比2005年增加了300元,負擔明顯加重。(二).第一套房產的貸款月供額計算楊的第一套房產是2003年底購買的,而國家最近一次調整房貸利率是在2004年3月17日,故在2004年楊的此套房產貸款利率仍按5.04%計,到2005年則上調到5.31%,到2006年進一步調高到5.508%。故該房貸2004年的月供款為4291元(SET:ENDN=20×12I%=5.04PV=10000×81×80%=648000PMT=?FV=OP/Y=12C/Y=12),到2004年底的貸款余額為628728元(SET:ENDPM1=IPM2=12N=20×12%=5.04PV=648000PMT=-4291FV=0P/Y=12C/Y=12BAL=?),故2005年的月供為4384元(SET:ENDN=19×12I%=5.31PV=628728PMT=?FV=OP/Y=12C/Y=12),2005年年底的貸款余額為609027元(SET:ENDPM1=1PM2=12N=19×12I%=5.04PV=628728PMT=-4384FV=OP/Y=12C/Y=12BAL=?),這筆房貸到2006年的月供為4451元(SET:ENDN=18×12I%=5.508PV=609027PMT=?FV=OP/Y=12C/(三).第二套房產的貸款月供額計算由于楊的第二套住房于2004年年中購買,是在國家調高利率之后,故楊尚文須按新利率還貸,但是由于這套房產楊采取的是遞減還款法,即楊在2006年的月供款計算為:第一步:房貸總額為17400×40×70%=487200元;第二步:每個月固定還本額為487200/240--2030元;第三步:到2005年底,該筆房貸的余額為487200—2030×18=450660元;第四步:2006年1月的月供額為2030+450660×5.508%/12=4099元。綜上所述,楊三筆貸款在2006年1月的合計供款額為3346+4451+4099=11896元。二、楊尚文的月均收支情況(一).楊的稅后工薪收入楊尚文的年度收入包括:月度基本工資6500元,全年78000元;季度獎共60000元、年終獎30000元和股份分紅20000元,合計稅前收入188000元。根據上海社保條例規定,楊尚文每月須按繳費工資最高限額6099元的11%繳納社保養老費、醫保費與失業保險費合計671元,故他2006年月工資應稅額為(6500-671-1600)×15%-25=509.35元,全年工資應交稅6112元。季度獎建議與年終獎合并發放,一次性領取90000元后按國家稅務總局規定均分為每月7500元所在稅率區問,故獎金應稅額為90000×20%-375=17625元。而股份分紅20000元按20%稅率應稅4000元。故楊全年各項個人所得收入應稅合計:6112+17625+4000=27737元。全年稅后收入6500×12+60000+30000+20000-27737-671×12=152211元,平均下來每個月稅后收入為12684元。(二).楊的稅后房租收入第一套房產房租的應稅額為4000×(1-20%)×10%=320元,第二套房產租金的應稅額為1500×(1-20%)×10%=120元,故兩套房產每個月合計應稅額為440元。兩套房產稅后房租收入為4000+1500-440=5060元。(三).楊的稅后月均收入為12684+5060=17744元。然后再看楊的月度凈支出額:①三筆貸款月供合計11896元;②個人住房房租及雜費2000元;③個人日常生活開支2000元;④贍養父母及應酬娛樂支出月均1500元。兩相加減,可見楊尚文以如此高的收入,每月凈結余僅為348元!三、楊尚文的內部員工貸款投資股票的真實回報率計算楊尚文總共投資70萬元本金(20萬積蓄加50萬貸款)進入股市,四年后(2005年底)市值為25萬元,按內部員工貸款部分50萬元占投資時總市值75萬(其中5萬是自有積蓄炒股的前期盈利)計算,他的這筆員工貸款實際最后市值應為166667元,楊的貸款投資股票虧損高達333333元,虧損率達66.67%,也就是虧損2/3!但這里還有一個資金成本的問題,由于是貸款炒股,他在忍受股票縮水的同時,還得支付貸款利息,故其成本要加上這四年支付的利息,根據上述員工貸款的計算可知:楊在2001年到2004年三年間共付給銀行本.93009×12×3=108324元,2005年共付給銀行的月供為3055×12=36660元,四年間總共付給銀行144984元。而到2005年底他的員工貸款余額還有409328元,也就是說,他四年供款中已還清的本金為500000-409328=90672元。可見,在楊的總供款中支付的利息為144984-90672=54312元。總之,楊的股票投資總成本是554312元,現值為166667元,實際損失387645元,虧損率高達70%!而另一項B股投資則損失同樣很慘重,總投資16萬港幣,目前市值僅為40000×1.3=52000元,損失108000元,虧損率為67.5%,與A股差不多。四、楊尚文目前真實的凈資產值計算可見,楊尚文這幾年的全部積蓄都用于了投資,基本上沒有什么積蓄,還欠了一屁股債務:①員工貸款余額409328元;②第一套房產貸款余額609027元;③第二套房產貸款余額450660元;④借大哥的欠款20萬元。合計債務為1669015元。他到2005年的全部資產值為:①第一套房產現值81×14000=1134000元;②第二套房產現值40×13000=520000元;③國內A股股票現值250000元;④國內B股股票現值52000港元,折合人民幣54080元;⑤投資沖印店的10萬元基本上回收無望,即使楊現在想轉讓,估計這筆資產也要大幅縮水,如果再過兩年轉手,估計就只有送人的份,假設到目前該項資產值5萬元。合計總資產為2008080元。兩相加減,得楊目前的凈資產為339065元。以楊多年辛苦打拼,正常而言他這五年至少可以積蓄80萬元,再加上2000年前投入到股市的20萬積蓄,即使不投資,楊尚文靠儲蓄就能成為百萬富翁。而如今,金融凈資產幾乎為零,全部凈資產也不過30萬。通過對楊尚文的資產負債情況與現金流狀況分析,基本可以認為,楊之所以成為一位高收入貧者,根本原因就在于過度投資,而且投資水平低,導致多數投資失敗(包括A股、B股、公寓、沖印店),不僅使家庭資產縮水,而且嚴重影響到家庭現金流和日常收支情況,使還貸資金占了家庭總支出的大半,成為一個給銀行打工的高收入貧困者。但是,楊又非常熱衷于投資,總認為要發財不可能靠打工只能靠投資,這種觀念并不錯。因此,對于楊來說,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轉變以往錯誤的投資觀念,掌握科學的投資策略與技巧,合理地配置投資資產,在控制投資風險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投資回報率,這才是理財師要幫楊尚文解決的核心問題。五、未婚妻的投資資產黃潔雅2003年投資9萬元購買的年均回報為12%的易方達股票基金,到2005年底就增值為90000×(1+12%)×(1+12%)=112896元,2004年底的年終獎投資該基金后到2005年底增值為30000×(1+12%)=33600元,再加上2004年與2005年每月定期定額投資1000元到該基金,到2005年底積累為26973元(SET:ENDN=12I%=12PV=0PMT=-1000FV=?P/Y=12C/Y=12),可知黃到2005年底投資易方達基金全部份額的現值為112896+33600+26973=173469元,差不多是楊尚文全部凈資產的一半!第二部分投資策略選擇一、風險管理優先策略做財務計劃時需要首先考慮的因素是風險而非收益,風險是指相對于某個期望結果可能發生的變動情況,在特定的時間內、特定的客觀情況下,某種收益或者損失發生的不確定性。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主要風險有人身風險、財產風險和責任風險。為了躲避這些風險,或者減少這些風險帶來的損失,必須對風險進行管理,而人們管理這些風險的方法主要有風險控制、風險回避、風險分散、風險保留、風險轉移五種。不同的人對于不同的風險可以采取不同的風險管理技術,其中最重要的風險管理技術就是風險轉移,而保險是風險轉移的主要工具。一般來說,對個人財務狀況有重大影響的風險有如下幾種:一是夫婦中一人或兩人同時過早地離開人世,不能照顧未成年的子女;二是夫婦倆都很長壽,以至于沒有足夠的積蓄來維持養老開支;三是沒有退休之前,出現某些意外而喪失勞動能力,無法保證正常的生活品質。因此保險規劃是考慮在客戶去世或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結合其財務狀況來進行保險產品選擇:一是收入保障保險,保障最基本的生活費用和貸款償還;二是意外事故和重大疾病保障保險;三是財產保障保險,例如房產發生損失,需要很高的重置成本,應及時購買相應財產保險;四是投資風險規避,投資過程中必然會因政策、利率、通脹等多方因素造成入市風險,可以通過分散投資和審慎地選擇資產和監控投資收益來防范。二、組合投資策略由于市場處于不斷變化中,投資者應該定期地調整資產配置方案,防止投資過度集中于某項資產,通過組合投資的方式有效防范投資風險,降低非系統風險因素的影響。提高價值被低估資產的投資份額,可以降低投資組合中價值高估資產的風險,同時也會提高長期的投資收益。在做組合投資時,首先要做的是決定組合的種類構成,例如股票、債券、貨幣市場基金三類資產在組合中的基本比例關系。一旦作出資產分配決策,就確定應當持有何種比例的投資資產,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散股票組合:一種是增長型股票,它的價格會隨著公司資產或收益的增加而快速增長;另一種是被低估的股票,它的股價相對于公司資產或收益而言是比較低的。三、多元化投資策略任何合理的長期投資組合都必須是分散化和多元化的,而跨資產類別的多元化投資組合,可以在降低風險的同時提高長期收益。如果投資組合過于集中于某個資產類別,風險就會增加。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中應包括的主要資產類別有固定收益債券、股票和實物投資等,在每項資產類別中,資金應當進一步分散,對投資產品進行精心選擇,希望達到的投資配置既可通過一系列專業投資來實現,其中每一項專業投資都集中于某一特定資產類,又可以通過分散的多元化投資來規避風險。四、平均投資策略建立一個常規的儲蓄計劃,每月投入一定資金購買投資基金,是資產增值計劃的重要方式,這種平均交易方式可降低在整個儲蓄計劃期間購買投資基金的交易成本。投資基金為普通投資者提供許多有利條件,主要是比個人直接投資更廣泛和多元化。投資基金集中了個人投資的資金,因此在投資方向上有更多的資產配置可以選擇,而且專業人員提供的日常經營管理可以迅速發現投資機會并以更低的成本快速交易。分散化的投資基金通常投資于多個市場,每個基金經理資產配置的原則各不相同,這取決于資產配置的種類、每一類資產中的特殊限制和單個基金經理對調整資產配置的經驗等。五、階梯資產配置策略階梯資產配置是指依據欲達成的理財目標,以資產的風險最低與報酬最佳的原則,將資金有效率地分配在不同類型資產上,構建能達到增強投資組合報酬與控制風險的資產投資組合。根據金融市場不同趨勢狀沉,以投資計劃的時限及可承受的風險來配置資產。雖然每人的資產狀況都不盡相同,但資產配置的觀念卻能適用不同的個人與家庭,因為資產配置主要是依據個別資產狀況與理財目標,事做好風險規劃工作,并透過不同金融產品與資產配置策略,達到規避風險、創造利潤以及規劃未來的效果。資產配置之所以能對投資組合的風險與報酬造成一定影響,在于其可以利用各種資產類劇,各自不同的報酬率及風險特性,以及彼此價格起伏的相關性,來降低投資組合的整體投資風險。透過資產配置投資除了可以降低投資組合的下跌風險,更可穩健增強投資組合的報酬率。著名學者博林森指出:長期而言,投資組合的報酬有93.6%決定于投資者如何進行資產配置,選股策略僅貢獻了4.2%,買賣時機更只占了1.7%。對于擁有資金并準備進行理財的投資者來說,如何選擇投資標的物與買進賣出時點的掌握固然重要,但如何決定最合適的資產配置才是穩健獲利核心之所在。維持最適當的資產投資組合,必須經過完整縝密的資產配置流程,內容包含投資目標規劃、資產類別選擇、資產配置策略與比例配置、定期檢視與動態分析調整等四大步驟。投資者欲建構一組最合適的資產配置,只要依照上述四大步驟建立規律性的投資循環,便可有效率的建立及維持資產配置最適化,進而達成中長期投資理財目標。六、足球投資策略理財的第一步是買保險,既可大幅減輕心理壓力和焦慮,又可確保自己不因意外和疾病陷入個人財務危機;理財的第二步是開源節流。開源首先要大幅提升自己的賺錢能力,除了專業實力外,必須十八般武藝樣樣俱全,并具備全方位的人脈資源,以期在危急時刻找得到支持的人力;節流首要是杜絕浪費,對自己的每筆開支登記并定期檢查反省;理財第三步是全面厘清調整優化自己的資產結構,力爭早曰達到財務自由。如果客戶的理財組合只有一名守門員(社保和意外險),9名后衛(銀行存款)和一名前鋒(股票),這樣的鐵桶陣資金運用效率極其低下,想靠偶爾的一次長傳沖吊達成財務自由是很難的,如果連守門員都沒有了,當然既沒有保障和安全感,也沒有達成財務自由的可能。比如用1352型投資理財法進行綜合理財:首先將2/11比例的資產投向高度靈活、風險高、收益高的股票。鑒于股票市場歷經三年熊市之后開始復蘇,未來比較樂觀,適度增加投資,可以考慮買進漲幅不大且具有中長期投資價值的藍籌股;其次以5/11比例的資產投向風險適中、利潤適中,進可攻退可守變現容易的投資品種,以傘型開放式基金為佳,可以方便在不同類型的基金中轉換并節省費用;再次以3/11比例的資產投向安全可靠、保證收益、低風險的投資品種,如銀行存款、國債、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萬能壽險、分紅型壽險等;最后以1/11比例的資產購買適當的保障型商業保險,確保理財組合平衡及個人財務安全。以上組合基本能達成一個攻守平衡的優化投資組合結構,年均收益可達7%~8%,長期堅持下來即可實現財務自由。七、科學節稅策略目前中國工薪階層幾乎沒有什么可以節稅的辦法,因為所得稅都是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這并不是說在高額的所得稅面前我們一籌莫展,尤其是像楊這樣的高薪人士,只要用人單位配合,仍有一些合理的節稅辦法可以加以運用。如公司提供交通工具,子女教育費用報銷,每年兩次的全家免費旅游等福利,這些項目對于楊來說即使企業不支出,本人也要支出,這樣就可以降低應納稅額。相同數額的工資、薪金所得與勞務報酬所得所適用的稅率不同,因此某些情況下將工資、薪金所得與勞務報酬所得分開,而在有些情況下將工資、薪金所得合并就會節約稅收,因而對其間的相互轉化,主要是利用兩者之問的區別,將雇傭變成非雇傭,或將非雇傭變通成雇傭都能減輕稅收負擔。八、早期儲備策略中國現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退休生活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現在人們大多靠社會養老保險和自己的一點積蓄養老,以及有能力、有道德子女的贍養,既不足夠又不可靠。年輕時收入高,不抓緊時問提早準備退休所需費用,老了可能就只能過沒有尊嚴與質量的退休生活。很多人想等子女獨立后再儲蓄養老資金,但那時候離退休已經很近了,短時間很難儲夠充足的養老所需費用。而年輕時早早儲備一點退休費用,也許并不需要大額投入,就可以依靠時間的魔力與投資的復效,通過滾動式累積增值,將幾十年工作期問儲備的小額養老金累積成一筆巨額退休基金,保障自己過一個有尊嚴的老年生活。九、富爸爸投資創富策略工資收入和投資收益是個人收入的兩大來源。中國老百姓有節儉的美德,儲蓄率達40%,全世界最高,但儲蓄利率通常較低,能對抗通脹率就已不錯。美國個人儲蓄率平均為8%,是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那為什么美國人比中國人富足很多呢,除了美國、人的工作效率比我們高、工資水平高之外,他們的投資意識強是重要原因。除工資收入之外,他們持有很多的投資基金,美國平均每兩個人就有一個人投資基金,甚至很多人負債投資。從30年代基金問世以來,基金幾乎是美國家庭最主要的理財工具,這并不表明美國人不懂得直接投資,美國人信任專家,他們將大部分的時間致力于工作,理財就交由專家來處理。在中國,雖然開放式基金也是這三年才發展起來,但取得的投資業績也十分可觀,許多基金年均回報在10%以上,只要堅持長線投資,定能分享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豐厚利潤。十、杠桿投資策略杠桿的原理,就像伽利略說的:只要給我一根足夠長的杠桿和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把地球撬起來。杠桿投資就是可以做到投資很少,收益無窮,其原理就是借錢投資,只要收益率高于借貸成本就能有額外收益,這種投資組合就像是一塊凸境,能起放大作用,放大倍數就是杠桿系數,能讓你的利潤成倍、幾十倍、上百倍的增加。當然,如果你的投資決策錯誤,那么一樣可以導致你同比例的損失。杠桿投資是一項高風險的投資,主要是如何控制風險,即杠桿系數,使風險在自己能力承受范圍之內,比如貸款買房也算是一項杠桿投資,但這些投資活動并不都是冒險,通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十一、定期定額投資策略定期定額投資就是利用長時間的定期投資,利用平均成本法在累積報酬的同時攤平投入的成本,降低投資時點錯誤的風險。而所謂平均成本法,是一種平均分攤成本的投資法則,每期分批進場、不需考慮市場行情如何波動以及購買的時點,分散投資時點,采取漲時買少、跌時買多的逢高減碼、逢低加碼策略。不僅可掌握市場上的每個投資時點,更不會錯過每次獲利的好時機。定期定額投資的好處是負擔不重,而且投資報酬率不低,適合一般上班族做購屋、子女教育金、退休金等中長期理財目標,相較于活期或定期存款而言,更是一種穩定且報酬率更高的理財方式。十二、兩基金分離法投資策略通常許多市民面對成百上千種特色各異的開放式基金,不知買哪個好,或者不管三七二十一買一大堆各式各樣的基金,或者賭博式選擇一只基金全數買入,這些做法都不科學,通常進行開放式基金投資遵循兩步選擇策略。首先是資產在不同類型基金間的分配選擇:市面上的各種開放式基金主要分為債券型基金、股債平衡型基金、指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為了分散風險、組合投資,通常在決策投資一筆金融資產進行基金投資時,要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風險態度、風險能力將資產按不同比例進行組合,例如一位穩健偏進取型投資者可以選擇30%投資股票型基金、20%投資指數型基金、20%投資股票平衡型基金、20%投資于債券型基金、10%投資于貨幣型基金。然后是具體的基金產品選擇:在同一類型的基金中,也有數百種不同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品種。在選擇具體的產品時要遵循兩基金分離法原則,就是不要選擇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不同類型基金產品,最好是選擇兩家市場上比較優秀的基金公司組合投資,以規避單一基金公司的系統性風險。具體的基金品種則要選擇具有五星級資質的基金,如果該基金被降級,則將組合中的該基金品種轉換成另一個五星級的同類型基金。第三部分投資規劃的基本技巧一、楊尚文投資失敗的原因分析楊尚文之所以出現嚴重的投資損失并影響到正常的家庭生活,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①缺乏正確的投資理念;②缺乏專業、科學的投資技巧;③投資時只想著回報,沒有考慮風險;④投資過于激進,沒有進行組合投資;⑤沒有遵守嚴格的投資紀律。投資的本質并不是追求最高的回報,而是實現回報、風險、成本與時問四個維度的完美結合。因此,進行投資規劃時要考慮以下因素:①如何根據自己能承受的風險度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②如何通過不同的投資組合實現在最低風險程度下的最高收益;③如何將投資組合與自己在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需求有機結合。因此,要科學合理地打理自己的資產,進行投資組合,必須掌握正確的投資理念和科學的投資技巧。二、投資規劃的基本步驟第一步,確定自己可接受的投資工具;第二步,依照投資工具算出投資組合的效率前緣;第三步,依照自己的風險屬性選擇哪個風險組合作為核心組合;第四步,依照自己對市場的判斷決定是否做周邊組合調整;第五步,判斷景氣位置與投資工具的走勢調整周邊組合;第六步,執行現階段資產配置的方案;第七步,定期調整或定率調整投資組合。三、投資規劃的具體流程第一步進行規劃前置,包括投資者風險屬性自我評估、財務狀況與未來現金流量分析,明確可行的理財目標,預定投資時間、投資金額及標的。第二步進行各目標核心配置。包括確定自己可以容忍的本金損失幅度,以股市、債券或是貨幣為主要資產配置類型,搜集股市、債券、貨幣各年期的投資績效,算出股市、債券、貨幣各年期平均報酬與標準差,根據可忍受本金損失率及投資組合的平均報酬率模型測算出各理財目標最適當的核心組合。第三步進行整體資產配置。包括就各長短期目標的資產配置,以預期報酬率為折現值換算現值目標額、以每個目標的現值為權數,將各理財目標在貨幣、債券與股票三大工具中的比重加權平均,得出資產對三種投資工具整體配置比率。第四步選擇投資標的。找尋與資產組合指針市場關聯度趨近于l者,如投資國內股市以ETF為主,海外股市則投資全球型基金,國內外投資比視規劃投資組合時的權數而定。第五步定期跟蹤檢察。每半年,最長一年檢視一次投資組合,檢視的方式從步驟一開始至步驟四,而非就現有之組合作加減碼調整,如果績效超前則減碼金額以持盈保本,如果績效落后則補足金額以達預定投資目標金額。四、投資規劃的組合方法運用三組合投資法分配家庭現在與未來的投資資產,即根據人生理財目標建立保本儲蓄組合、理財目標投資組合與閑錢投機組合,并按目標與工具配置法,愈接近現在的目標流動性需求愈高,愈不能冒風險以先資產后儲蓄的方式分配資源,如二年內的目標配置在貨幣資產,三到十年目標配置在債券資產,十年以上目標配置在股票資產。因此,以理財目標配置資產的步驟為:①緊急預備金,三個月的支出額配置在活存;②短期目標需求,兩年內目標額配置在定存;③中期目標需求,五年內目標配置在短期債券;④中長目標需求,6~20年目標配置在平衡基金;⑤長期目標需求,20年以上目標配置在股票;⑥購屋目標需求,可投資不動產證券化工具;⑦子女教育目標,可買教育年金確保屆時需求;⑧退休目標,可買退休年金以保障活得太老的風險。五、進行資產配置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六個方面:一是風險承受度(安全性考慮);二是理財目標期限(流動性考慮);三是家庭負擔(決策彈性考慮);四是市場景氣判斷(獲利性考慮);五是可投資工具(投資門檻與規模經濟考慮);六是投資工具的相關性(分散風險考慮)。六、投資行為的風險管理策略(1)分散投資。資產配置決定九成投資績效,不同的經濟環境有各自擅長的投資工具,掌握景氣循環難度高,應規劃多元化資產配置。(2)100法則。100一年齡=風險性資產的投資比例,應該隨著年齡的提高而逐年降低少險性資產投資比例,或根據痛苦承受度決定比例。(3)創建知識基礎:就風險性資產的投資,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周期,搜集相關信息,作為判斷市場整體風險高低的依據。(4)創建投資策略:當判斷市場風險走高,應分批降低風險性資產投資,若市場風險走低,可分批提高風險性資產投資。(5)檢討投資組合及策略:沒有懶人投資法,當個人生涯情況發生變化或市場趨勢明顯轉變時,隨時檢討并調整投資組合策略。第四部分楊尚文的投資規劃本案例的主要任務是為楊進行專業、科學的投資規劃,因此,對于其他專項規劃不作詳細設計,但是投資規劃并不是孤立的,因為:其一用于投資規劃的資產必須是保障家庭正常生活之外的可投資閑錢;其二是投資規劃的資產組合必須與家庭重大規劃目標相結合,用于不同生活目標的資產選擇與組合會不同;其三是投資規劃的風險評價必須與個人的性格及生活目標相結合。進行科學的投資規劃,并不是將主要精力集中在為客戶選擇收益最高的投資工具與產品上,然后將所有的錢投入以獲得最大的收益。對于楊尚文來說,要進行投資規劃,首先第一步要將現有的所有資產負債進行清理調整,并通過開源節流增收節支,增加可用于投資的資產;第二步要從現在的資產中預留一部分生活資產以保障家庭的正常生活品質,如房子、車子、生活費、還貸月供等,絕不能過著苦日子將所有的錢拿去投資;第三步是撥出一筆錢用于保障家庭正常的生活后,還要再撥出一筆錢建立家庭的保障體系,包括準備必要的生活儲備金、意外儲備金,購買齊全和足額的各種保險產品;第四步是把這兩部分資產預留后,可將閑余的資產以及現金流中結余的部分拿來進行投資,這時要清晰界定楊目前能用于投資的資產,以及未來每個月現金流中能用于投資的部分;第五步,明確可投資的資產與可投資的現金流后,也不是將所有可投資的資產投入到高收益的股票中,而是要根據楊尚文的人生目標,分別投資不同比例的資產用于家庭長期理財目標、中期理財目標和短期理財目標,并以此為基礎建立家庭投資體系中的儲蓄組合、投資組合與投機組合;第六步,對現有資產及現金流按不同比例配置到不同期限、不同功能的投資組合后,對不同的投資組合進行具體的投資工具、產品與證券選擇。在進行產品選擇前,理財師必須通過多種方式調查了解客戶的投資偏好、風險態度與風險能力,為客戶從成千上萬種紛繁復雜的投資產品中選擇最適合客戶的產品。具體步驟如下:一、調整楊尚文的資產負債,并開源節流增收節支在給楊進行投資專項規劃前,要界定兩個問題:一是楊目前可用于投資的資產;二是楊每年可用于投資的現金流。而要想通過投資獲得較多的收益,就必須盡可能增加可投資資產。此外,由于楊與黃2006年初結婚,理財師將兩人的財務報表合并考慮。目前楊的主要資產為大房1134000元、公寓520000元、A股250000元、B股54080元、沖印店50000元,再加上2005年年終獎與分紅的稅后收入46000元,合計2054080元。而負債則包括員工貸款余額409328元、公寓貸款余額450660元、大房貸款余額609027元、個人欠款200000元。對此,理財師建議將現有的資產負債進行如下調整:一是將沖印店的投資虧損套現,反正是賺不到錢,與其幾年就折舊完,還不如現在退出收回部分本金;二是將賺錢的兩房一廳賣出,還清銀行貸款余額后還可套現1134000—609027=524973元,而兩人可暫住公寓,對于二人世界來說,在一套40平方米的公寓生活是沒有什么問題的,等將來有了小孩再買大房;三是將黃潔雅的投資資產納入整體投資規劃,包括她的基金173469元和年終獎30000元。經過調整后,楊與黃的合并資產為:公寓520000元、A股250000元、B股54080元、沖印店50000元,2005年年終獎與分紅的稅后收入46000元,黃潔雅的基金173469元、黃的稅后年終獎30000元、大房賣出后的套現款524973,合計1648522元。同時,兩人的負債也從1669015元減少為1059988元。與此同時,兩人的家庭現金流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由于楊將大房套現、公寓自住,每個月少了5060元的稅后房租收入,所以楊的月均稅后現金流收入減為12684元,同時黃與楊共同生活,可以將黃的收入合并報表,而黃每個月的稅后收入為8500元,故兩人相加稅后月均可支配收入為21184元。綜上所述,楊尚文與黃潔雅共同生活后,合并的家庭資產包括兩塊:一是目前所擁有的可使用的1648522元資產(不計負債);二是未來收入中的現金流,每個月21184元。二、設計家庭生活標準,從總資產中預留生活資產雖然兩人可支配的資產包括165萬的現有資產和未來每月2萬余元的現金流收入,但是這筆資產并不能全部用來進行投資,而必須先從中撥出部分資產與收入保障家庭基本生活所需。假設楊與黃婚后繼續保持目前的高品質生活,而且根據兩人的愿望,今年他們要買一臺10萬元左右的經濟型中檔車用于休閑度假、旅游運動、交友娛樂,則他們必須從資產中撥出10萬購車款和2萬元辦理新車上牌、保險、養路費等支出。同時要將公寓用于自住,計劃支出597元進行再裝修,以及購買一些家用電器,再支出2萬元用于結婚旅游及給黃沽雅買鉆戒,2萬元用于年內楊尚文進行在職研究生學習費用,扣除以上幾項后1648522元可支配資產就剩余918522元。另一方面,楊與黃月均21184元未來現金流收入要扣除以下各項生活支出:員工貸款月供款3346元、公寓貸款月供款4099元、汽車月均養車費1500元、家庭生活雜費(包括物業管理費、水電費、通訊費、生活費等)2000元、黃個人的月均支出(包括購物、美容、娛樂、旅游)2000元、楊個人的月均支出(包括運動、娛樂、旅游等)1500元,合計14445元,則他們的月均現金流收入剩余6739元。三、設計家庭保障體系,從總資產中預留保障資產預留了必要的生活資產后,楊還必須準備一筆6個月家庭支出的生活儲備金,即14445×6=86670元;再預留一筆家庭意外儲備金,約為可支配資產的10%;即91852元。再加上兩人申請信用卡的5萬元信用額度,則可為他們提供228522元的現金儲備保障,足以應對各種家庭潛在的風險。但扣除了這筆保障資產后,楊的可投資資產就減為918522-86670-91852=740000元。除了家庭現金保障和兩人單位已經為他們購買的社會保險和企業年金等保障外,他們還需要支出一筆保障金購買部分商業保險,主要是意外保險和重疾保險,以補充社保在個人意外及重大疾病方面保障的不足,建議他們兩人每年各支出10000元購買保額為20萬元的康寧險,再各支出500元購買保額為50萬元的一年期定期意外險,這樣他們每年要支出21000元的商業保險費用,平攤到每個月為1750元,這樣他們可以用于投資的月均現金流就減為6739-1750=4989元。四、明確家庭規劃目標,確定總資產中可投資資產的種類與額度首先,將可投資的資產進行分類,包括可投資的實物資產與金融資產,進一步分類用于不同生活目標的長期投資資產、中期投資資產、短期投資資產以及風險型投機資產。其次,明確楊尚文家庭的理財目標包括:①建立家庭保險保障:②準備家庭應急儲備金;③準備一年內買車資金;④準備五年內買一套三房兩廳的大房及生小孩和接父母養老所需資金;⑤準備一年內的結婚旅游費用;⑥準備今年讀在職研究生的學費;⑦準備父母贍養金;⑧準備未來寶寶的教育費用;⑨準備兩人的退休費用。其中保險保障和買車、再教育、結婚旅游是一年內短期需要支出費用的理財項目,換房、生小孩是五年內中期要安排費用的理財項目,父母贍養、子女教育、夫妻倆退休是長期支出費用的理財項目。故根據楊的不同時期理財需要進行投資資產的組合管理。中期理財規劃中,楊計劃幾年后生寶寶,計劃支出生產費用5萬元,為此還要換一套120平方米的大房子,假設5年后房價每平方米18000元,而且自住公寓也漲到同一價位,則屆時楊換購新房需支出216萬元,自住公寓價值72萬元,欠銀行貸款額為487200-2030×66=353220元,故屆時賣出公寓還清欠款后可套現366780元,則五年后楊換購新房還需1793220元,加上生寶寶的5萬元,他必須準備一筆1843220元的基金。在長期理財規劃中,楊要在二十年后為父母準備一筆50萬元的贍養費用、二十年后給小孩準備一筆100萬元的高等教育及出國留學費用、二十年后為自己與太太準備一筆200萬元的退休費用,三項合計須準備總額高達350萬元的長期儲備金。五、根據家庭不同時期理財任務進行三組合資產分配根據楊與黃的人生規劃目標,將他們的可投資資產分為三個組合:(一)儲蓄組合,主要包括兩部分理財需求,即家庭保障需求和短期財務需求,投資組合以安全性、流動性為主要目標,前者要準備家庭生活儲備86670元、應急儲備金94852元、保險費支出21000元,這筆錢應以活期儲蓄存款和貨幣型開放式基金為主要投資方式;后者包括結婚旅游費2萬元、年內買車費12萬元、年內在職教育費2萬元,合計16萬元,該項短期需求則適合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或購買一年期短期債券。(2)投資組合,主要的目的是為中長期的理財目標準備資金:其一是5年后要準備的184萬元生寶寶換房基金,根據計劃屆時購買一套216萬房子,假設屆時楊申請五成二十年期貸款,則首付款為1080000元,加上辦理房產證的契稅64800元,合計需支出首期款1144800元,月供款為7576元(SET:ENDN=240I%=5.739PV=1080000PMT=?FV=OP/Y=12C/Y=12)。而所需的1144800元首期款,屆時可賣出公寓還清貸款余額的套現款366780元,尚需778020元,再加上生子所需5萬元,楊尚文須準備828020元應對5年后生子換房所需。因此,要準備這筆5年后所需費用,則需從現有的可投資資產中撥一筆費用作為初始投資,又需要從未來的月度現金流收入中撥出一筆進行定期定額投資,假設將每月可投資收入4989元中撥出1533元投入到一只年均回報為7.378%的指數型基金中,則他需要同時從現有資產中撥出496487元進行初始投資(SET:ENDN=60I%=7.378PV=?PMT=-1533FV=828020P/Y=12C/Y=12)。其二是20年后為父母準備的50萬贍養金。建議楊尚文從現金流中每月撥出500元投入到一個年均回報為6%的平衡式基金,要想屆時擁有50萬贍養金,則楊現在須同時從可投資資產中撥出81258元作為初始投資投入到該基金中(SET:ENDN=240I%=6PV=?PMT=-500FV=500000P/Y=12C/Y=12)。其三是20年后為子女準備的100萬教育基金。建議楊從現金流中每月撥出1000元投入到一個年均回報為10%的股票型投資基金,要想屆時擁有100萬元教育費,則楊現在需從可投資資產中撥出32837元作為初始投資投入到該教育基金中(SET:ENDN=240I%=10PV=?PMT=-1000FV=1000000P/Y=12C/Y=12)。其四是為自己夫妻倆準備的20年后所需的200萬退休基金。經過前三項長期規劃后,楊可投資的現金流4989元撥出三項定期定額投資支出1533+500+1000元后還剩余1956元,建議他將這筆剩余的現金流20年持續定期定額投資于一個年均回報為9%的股票型基金,而楊目前定期定額投資于房屋基金的1533元八年后就可以轉投入退休基金,故楊前八年每月投入1956元到該退休基金,同時從投資資產中撥出剩余的29418元作為初始投入,8年后基金積累為333834元(SET:ENDN=96I%=9PV=-29418PMT=-1956FV=?P/Y=12C/Y=12),之后每月可投入該基金的收入增為1533+1956=3489元,以333834元積累值為其后12年投資期的初始投入,3489元作為定期定額投入,N20年后楊可擁有2067362元的退休基金(SET:ENDN=144I%=10PV=-333834PMT=-3489FV=?P/Y=12C/Y=這些投資由于是長期投資,安全性有一定的保障,對流動性要求不高,主要是要求較高的收益率,應投資于收益率較高、安全性較好的開放式基金。(3)投機組合。根據前面的計算,楊尚文夫婦目前可用于投資的存量資產為740000元,每年可用于投資的增量資產為5533元,其中增量資產作為定期定額投資用于長期投資組合,可投資存量資產扣除撥入住房基金、教育基金、贍養基金和退休基金的初始投資496487+81258+32837+29418=640000元后,還剩余10萬元可投資資產用于投機組合,主要是投資風險大、收益高的品種,如股票、外匯、期貨等,當然,對于楊來說主要是用于投資股票。這也意味著楊尚文目前304080元股票資產(AB股市值折人民幣合計)中只能留下10萬元繼續持有,其余股票資產則必須套現用于各項基金的初始投資。六、對楊尚文進行投資偏好與風險態度測試評估測定楊尚文的投資風格與偏好、風險態度與能力,主要有兩種方式,首先是由客戶填寫下列問卷,根據得分判斷楊先生的投資風格,這是一種根據楊先生自己主觀判斷得出的主觀結論;其次是根據楊先生的各項具體情況測出其客觀的風險承受能力,最后測出其風險承受態度。根據這幾個指標的測評,可以基本上判定楊尚文的投資屬性,從而根據測評的楊尚文的投資風險偏好定位,設計楊尚文在投資中的各項要素。1.投資風險偏好測試卷之1(1)你的好朋友會用下列哪個句子來形容你?A.能夠承受很大的風險B.經詳細分析后愿承受風險C.一個小心謹慎的人D.不愿承受風險(2)假設你參加了一個電視游戲節目,獲獎了,可選擇以下其中一項,你會選擇:A.當場獲得1000元現金B.有50%的機會贏取3000元現金C.有25%的機會贏取8000元現金D.有5%的機會贏取50000元現金(3)你剛剛有足夠的儲蓄實行自己一直夢寐以求的旅行,但是在出發前三個星期,你忽然被解雇。你會:A.選擇另一個比較普通的旅程B.取消旅行C.依照原定計劃,因為你需要充足的休息來準備尋找新的工作D.延長旅行,因為這次旅行可能成為你最后一次豪華旅行(4)如果你突然有20000元可用于投資,你會:A.將它存入銀行定期存款B.投資債券或債券基金C.投資期貨D.投資股票或股票基金(5)對于“風險”一詞,你第一個感覺是:A.損失B.不明朗C.機會D.興奮(6)專家估計金銀、珠寶和房屋等實物資產的價格會上升,而債券的價格會下跌,但他們認為政府債券比較安全。如你現時持有大量政府債券,你會:A.債券賣掉,然后把得來的資金投資到實物資產,并向別人借錢來投資實物資產B.債券賣掉,然后把得來的資金一半投資到貨幣市場,另一半投資到實物資產C.債券賣掉,然后把所有的資金投資到實物資產D.繼續持有債券(7)以下四個選擇,你比較喜歡哪一種:A.好的情況下會賺取200元,最差情況下損失0元B.好的情況下會賺取800元,最差情況下損失200元C.好的情況下會賺取2600元,最差情況下損失800元D.好的情況下會賺取4800元,最差情況下損失2400元(8)若你繼承了10萬元遺產,你必須把所有遺產投資于以下其中1項,你會選擇投資:A.一些保值的投資品,如金銀B.一個擁有股票和債券的基金C.一個擁有15只藍籌股票的基金D.一個儲蓄賬戶或貨幣基金(9)如果擁有2萬元投資,你會選擇下列哪種組合?(其中,低風險投資包括債券或債券基金、中風險投資包括股票或股票基金、高風險投資包括期貨或期權。)A.低風險占60%,中風險占30%,高風險占10%B.低風險占30%,中風險占40%,高風險占30%C.低風險占10%,中風險占40%,高風險占50%D.低風險占5%,中風險占35%,高風險占60%(10)你的好朋友和鄰居同一位知名的地質學家組成一個探尋金礦的研究小組,一旦探尋成功,回報可高達50至100倍;但如果失敗,你將血本無歸。你朋友估計這項計劃的成功率約為20%。假設你有足夠的資金,你是否會投資?A.會,少量參與B.不會C.會,將手頭的閑錢都投入D.會,盡量籌集資金全額投入(11)長期來說,如果與股票市場整體的表現相比,你希望看到的投資:A.與股市保持同步增長B.略微超過股市整體的增長C.顯著超過股市的整體增長D.極大超過股市整體的增長(12)根據你以往的投資經驗,當有相當多資金被分配到高風險的股票或是其他不確定收益的項目中時,你通常:A.非常焦慮B.很擔心C.有點擔心D.完全放心(13)請描述一下你選擇投資的最主要原因是:A.增加目前的收入B.應付通貨膨脹的壓力C.實現資本增值D.實現資本增值和未來收入的增加(14)假設你的工作收入可選擇固定薪水和傭金提成,或者兩者的混合,你會如何選擇?A.全部是固定薪水B.主要是固定薪水:C,固定薪水和傭金提成各占一半D.主要是傭金提成(15)你是否有過投資股票、基金和債券的經歷?A.沒有B,有,但是少于3年C.有,在3~5年之間D.有,超過5年了(16)當你做出了一個較大的投資決定之后,你通常的感受是?A.有點樂觀B.有點悲觀C.非常悲觀D.十分樂觀(17)百貨公司正在打折銷售,滿5000元才會有折扣,你會;A.完全不動心B.視有沒有合適的產品而定C.趕快去買D.趕快湊夠5000元,才能享受優惠(18)如果有人給你內幕消息,某只股票即將大漲,你會:A.哪有這么好的事情,才不上當B.先分析股票走勢圖,再看是否值得買C.趕緊先買一些D,趕快湊錢買,等待暴漲的刺激(19)如果朋友向你借錢,你會;A.先問借錢動機,再考慮自己是否方便B.通常不會借錢給他C.有的話就借D.即便手頭不寬裕也會幫他想辦法(20)你希望多長時間你的投資開始贏利?換句話說,你的投資期限一般是多長?A.少于1年B.在1年至4年之間C.在4年至6年之問D.在6年以上(21)你認為自己的投資運氣如何?A.很差B.還不錯C.普通D.非常好(22)你是否有做過投資決策的經驗?A.從來沒有B.偶爾C.經常D.總是(23)當你要做一個金額很大的投資決策,你會?A.謹慎考慮評估,選擇損失最小的方案B.請教專家,請其以專家角度替你做決定C.請信任的人代為決定D.多方考慮,遲疑不決(24)當你買進的股票在一個月后上漲50%,你會如何處理?A.加碼買進B.繼續持有C.賣掉一半D.全部賣掉(25)當你買進的股票在一個月后下跌20%,你會如何處理?A.全部賣掉B.賣掉一半C.繼續持有D.加碼買進(26)若預期通脹將更嚴重,你是否會將定期存款轉成保值性較好的黃金、房地產?A.不會,繼續保有定期存款B.將定期存款取出,50%買黃金,50%投資共同基金C.將定期存款取出并且貸款,所有錢投資黃金D.將定期存款取出,全部買黃金(27)你有參與過賭注在一萬元以上的打賭或賭博經驗嗎?A.很多次B.數次C.一兩次D.從來沒有(28)你在拉斯韋加斯賭博已輸掉500美金,你還愿意花多少錢把輸掉的錢贏回來?A.不玩了B.100美金C.300美金D.500美金以上(29)若你服務的公司(預計四年后上市)有增資需要,員工可優先認購,所認購之股票須等公司上市后才能出售,屆時獲利將達數倍,期間公司不發放股利,你會認購多少?A.不認購B.認購一個月的薪水額C.認購三個月的薪水額D.認購六個月的薪水額(30)若你有一個屢獲發明獎的兄弟想將最近的一個發明商品化,需要親友投資。據說該構想若有重要突破,則獲利可達數十倍,否則全部投資泡湯,成功率約20%,你會:A.不投資B.投資一個月薪水C.投資三個月薪水D.投資六個月薪水風險承受能力計分表序號ABCD序號ABCD143215123421234642313213471234412438143291234201234102134211234111234221234121234234321132134244321141234251234151234264312163214274321171234281234181234291234192134301234客戶投資偏好類型和風險承受能力評得分下限得分上限非常進取型90120溫和進取型7090一般5070溫和保守型4050非常保守型30402.投資風險偏好測試卷之2(1)您的年齡是:A.60歲以上(1分)B.51~60歲(2分)C.41~50歲(3分)D.30~40歲(4分)E.30歲以下(5分)(2)您平均每月支出約占總收入的比例為:A.100%(1分)B.71%~100%(2分)C.51%~70%(3分)D.31%~50%(4分)E.0~30%(5分)(3)您需要供養人口的數量為:A.四人以上(1分)B.三人(2分)C.二人(3分)D.一人(4分)E.一人吃飽,全家不餓(5分)(4)您的投資品種中哪類所占比重最大:A.銀行存款(1分)B.保險(2分)C.房地產(3分)D.債券(4分)E.股票或股票型基金(5分)(5)在選擇投資對象時,您更傾向于下列哪類投資品種:A.平均投資收益率為3%,最好的情況是896,最壞的情況是1%(2分)B.平均投資收益率為6%,最好情況是15%,最壞情況是一3%(4分)C.平均投資收益率為9%,最好情況是25%,最壞情況是一12%(6分)D.平均投資收益率為12%,最好情況是33%,最壞情況是一20%(8分)E.平均投資收益率20%,最好情況是50%,最壞情況是一30%(10分)(6)您對投資價值波動的感覺是:A.對任何波動都難以接受B.能夠接受輕微波動,關心資產保值多于增值C.盡管會擔心投資價值的劇烈波動,但是能夠承受投資虧損D.潛意識里追求高收益,同時能坦然承受投資虧損(7)假如股市大跌25%,您持有的某股票也是同樣跌幅,您會怎樣處理該項投資?A.全部賣掉,斷腕止損B.賣出大半,保存實力C.賣出小半,冷觀態勢D.按兵不動,等待反轉E.追加投資,攤平成本(8)看表演時舞臺上的催眠師征求自愿者上臺合作,您會上嗎?A.免談B.我可能加以考慮C.如果有人鼓勵,我會試試D.我絕對會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