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臨床護理服務全過程14項實施指引_第1頁
醫院臨床護理服務全過程14項實施指引_第2頁
醫院臨床護理服務全過程14項實施指引_第3頁
醫院臨床護理服務全過程14項實施指引_第4頁
醫院臨床護理服務全過程14項實施指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護理服務全過程14項實施指引(2014年11月修訂)目的:規范我院臨床護理服務全過程的實施,保障護理安全,提升護理質量。重點環節實施指引(一)入院患者護理:包括入院前、中、后護理重點入院前:獲取患者信息,根據病情,合理安排(1)獲取患者信息:患者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疾病診斷、主訴、體征、特殊需求(2)甄別不同病情、病種和專科需求(3)妥善安排病房與床單位:①安全、便捷、舒適②病重--監護室、搶救室和靠近護士站病房:設施、藥品③特殊需求--老年、消瘦、肢體活動功能障礙——氣墊床④脊柱手術和損傷——硬板床⑤特殊病人——傳染病隔離病房⑥根據病情和生活自理需要準備設施及物品、進餐、行走、睡眠等入院時:核對患者身份,做好病情和相關資料交接(1)核對患者身份。建立手腕帶,核對手腕帶信息姓名床號住院號(2)病情交接①交接(報告)病情②通過11項初步評估項目,明確初步診斷、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數據的異常結果,治療處理過程、疾病高風險、護理高風險等(3)相關資料交接:患者病歷資料及貴重物品,送至病床3、入院后及時準確處置(1)測量生命體征,危重病人優先緊急處理(2)通知管床醫師診治,準確執行診療(3)做好病情觀察評估及告知①做好首次護理評估。圍繞《臨床護理基本原則》12項內容②護理高危風險的評估及預防(壓瘡、跌倒、DVT等)③完成入院告知:基本情況及入院指導幫助其盡快熟悉環境(4)根據評估初步制定護理計劃及護囑(5)準確記錄及交接班(二)協助醫生檢查1、安排患者各種實驗室檢查、采集標本、聯系預約特殊檢查,跟進檢查、檢驗或影像學結果,及時報告醫生(1)協助醫生落實醫學檢查①醫學檢查項目包含功能檢查、影像學檢查及醫學檢驗學檢查②確保患者準確、及時、安全完成各項醫學檢查。ⅰ檢查前:評估病情;做好正確的檢查前準備;做好預約;告知正確的體位;告知風險及預防ⅱ檢查時:為患者提供保暖、私密性好、安全的環境;協助正確的體位;告知風險及防護。ⅲ檢查后:及時追蹤檢查結果;異常和危急值報告;處理及記錄(2)協助醫生落實標本采集①依據《標本采集原則》及第四章P108-141進行采集②包含血液、糞便、尿、呼吸道培養(痰、鼻咽)標本的采集③確保患者準確、及時、安全完成各項標本采集ⅰ采集前準備:患者-禁食、空腹準備ⅱ準確正確合適的標本容器ⅲ采集時,做好雙人核對:醫囑、標本容器及標識;患者身份:核對手腕帶信息,姓名床號住院號ⅳ協助患者取安全、合適、舒適臥位ⅴ正確選擇標本采集的最佳時機。大部分晨起;微生物檢查最好在抗生素使用前ⅵ正確留取標本④安全、及時運送標本ⅰ三大原則:1)唯一識別原則——可掃描自動識別的條形碼“腕帶”2)生物安全原則——可以反復消毒的專用容器運送標本3)及時送檢原則——采集后標上時間及時送檢。確保標本采集后能立即送檢,做好1h內送檢,最長不超過2h⑤檢查后及時跟進各項檢查結果⑥接到異常結果回報時,按照臨床危急值報告制度及處理流程處理,與醫生反饋和溝通(3)與醫生反饋和溝通。發現患者和檢驗存在的高危風險,有懷疑的、不確定的項目隨時與醫生溝通反饋2、熟悉掌握危急值報告項目及處理3、觀察患者身體活動能力和自理能力,按照首次護理單的護理項目,做好觀察、測量、評估和記錄(三)嚴密觀察病情、動態監護患者1、病情的觀察圍繞11項評估重點。生命體征及其循環、呼吸、神經、感覺功能,電解質/酸堿/體液平衡,進食、排泄、營養狀態,皮膚黏膜,患者精神、認知、心理狀態和自理能力等2、掌握觀察病情的時機及方法(1)時機:利用一切與病人接觸時間交接班、巡視病人、跟醫生查房、執行治療、輸液、補接液、發藥、健康教育、通知檢查、喂食、生活護理等病情觀察的方法:責任護士通知詢問、聽、看、問、觸摸、測量等手段,結合評估工具獲知病人異常情況及護理問題;包括:①癥狀和監護設備的觀察②T、P、R、BP、SpO2等測量③傾聽患者的主訴;聽診、體格檢查④量表評估⑤查閱病歷資料(體溫單、醫療、護理記錄、病程記錄)查閱檢驗結果和醫技檢查結果⑥交接班⑦(醫護)查房3、對患者的病情觀察和監護要做到及時、量化和動態(1)及時——在越短的時間內觀察出存在問題,患者的安全越有保障,滿意度越高,多個病人時判斷輕重緩急,優先處理(2)量化——如體溫36.3°、呼吸16次/分,不要描述為發熱、呼吸平順等;難以量化--用評估量表,如疼痛評分3分等(3)動態——注重發展趨勢,如出血量、尿量、活動能力、瞳孔變化等4、責任人護士管理一組病人時,要熟悉每個病人病情和觀察重點(1)本組病人病種;特殊病人:病重、新入院、高齡病人(2)手術病人;高風險病人:如跌倒、特殊治療病人(3)保留特殊管道的病人5、通過跟醫生查房,及時了解病人病情及診療計劃動態變化,及時發現和調整觀察重點(1)醫護共管一組病人,盡量避免護士所管的病人有幾個醫生在管(2)查房前評估所管病人,確定病重病人、危重、新收、特殊病人(3)通過關注病人以下情況的變化,調整觀察重點=1\*GB3①最新的診療計劃、更新、完善護理計劃=2\*GB3②異常檢查/檢驗結果病情發展③與醫生溝通護理問題、潛在風險④適時向醫生溝通患者日常狀況,作醫患間溝通橋梁(四)準確執行診療計劃和醫囑確保療效和安全1、執行藥物治療/特殊治療技術前(1)審核醫囑;根據病情和藥物的作用①了解患者的疾病診斷及病原體、感染情況②掌握各類藥物的作用機理③抗菌素使用原則(抗菌素的級別、使用指征)、依據藥典、藥物說明書(用法、劑量、配伍禁忌、副作用、不良反應)等(2)評估患者:了解應用特殊治療技術的目的①評估患者的病情能否耐受治療,做好物品準備②掌握特殊治療的適應癥、禁忌癥、并發癥2、執行藥物治療/特殊治療技術時(1)正確執行醫囑(2)落實床邊雙人核對患者身份(3)執行藥物治療時①配藥前詢問過敏史②正確配藥(配藥前、中、后“三查九對”-床號、姓名、病案號、藥名、時間、劑量、濃度、用法、藥物質量;雙人核對藥物名稱、劑量等)③落實床邊雙人核對藥物、二種方式患者身份識別(姓名+住院號;輸血治療時:核對患者血型、交叉配血結果)④靜脈給藥時:根據藥物性質選擇合適的給藥途徑,按時給藥(4)執行治療技術時①評估患者的病情;采取舒適的臥位②準確實施治療項目③落實手衛生3、執行藥物治療/治療技術后(1)執行藥物治療后①觀察藥物的作用及患者的反應ⅰ觀察有無輸血反應/過敏反應ⅱ治療效果(癥狀有無緩解、生命體征、實驗室指標、影像學結果)ⅲ患者有無不良反應(發生不良反應按照規定上報告)②觀察有無細菌耐藥性發生(2)執行特殊治療技術后①保持治療(如管道引流)等項目的準確落實②動態觀察治療(如管道引流)等項目的效果③不良事件(如管道引流、非計劃性拔管等)(五)提出護理診斷增強治療成效1、通過專業觀察和評估,提出護理問題,經分析和判斷,作出護理診斷(1)第一步、明確患者的健康問題:責任護士通過觀察和評估病人的生命體征、各系統臟器功能、內環境、進食/營養、排泄、皮膚粘膜、精神、認知、心里狀態及生活自理能力共11項內容(2)第二步、分析造成健康問題的原因:從癥狀、體征、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評估結果、陽性數據等(3)第三步、作出判斷,形成護理診斷:健康問題(P)、造成健康問題的原因(E)、支持原因的癥狀/體征/實驗室陽性數據(即證據)(S)2、由醫、護、患三方共同處理/應對患者的健康問題,提出措施。(1)正確執行診療。在護理觀察的基礎上正確執行醫囑(2)專業的護理照顧和幫助(3)潛在并發癥和護理問題的觀察和防范(4)康復訓練與病人家屬的配合(5)患者自我護理的逐漸介入3、在診療中帶著護理診斷和問題關注治療風險和副作用,減輕治療過程給患者帶來的不良影響(1)關注治療風險和副作用,運用PDCA評估病情變化的趨勢,不斷修正護理診斷(2)實施專業和科學的護理措施,協同診療,增強治療成效(3)病情變化的趨勢包括:治療效果、副作用、誤差、心里和社會影響(六)危重癥患者個體化護理計劃(護理重點)1、管床責任護士明確患者的診斷和健康問題;通過觀察和評估病人的生命體征、各系統臟器功能、內環境、進食/營養、排泄、皮膚粘膜、精神、認知、心里狀態機生活自理能力共11項內容評估,明確護理診斷和問題,確立“護理重點”2、在診療護理的全過程要圍繞“護理重點”為病人提供服務和護理,護理重點體現在“六方面”(1)首次護理記錄單——表達形式基礎護理、專科護理、病人安全護理(2)護理記錄單——病情和專科項目的觀察、危急值觀察、特殊治療處置的觀察和效果(3)護囑——重要護理措施——有時間、劑量、用法(4)ADL評估——生活護理(5)專科護理單——解決病人安全(壓瘡、跌倒、高危藥物外滲、防脫管等;專科治療方法)(6)臨床路徑3、疑難危重和惡性腫瘤患者的護理計劃的表達(1)在首次護理記錄單、護理記錄單、護囑、ADL評估、專科護理單基礎上(2)涉及跨專科和疑難重癥時進行護理會診(3)修訂護囑(七)責任組長或專科護士對計劃(護理重點)評價和核準-1、評價時機——每班2、評價方式(1)組長/專科護士的查房(2)臨床跟進病人/詢問病人(3)隨機抽問責任護士3、評價內容(1)護理記錄單——專科觀察重點根據病情動態、修改護囑——會診(2)危重病人——疑難危重和惡性腫瘤患者——護理會診——修訂護囑(3)病人護理效果4、評價反饋(1)新增護囑或停止護囑項目(2)增加觀察項目(3)專科單的啟用——如病人出現疼痛,啟用疼痛評估單;出現壓瘡,啟用壓瘡護理單等(八)規范特殊藥物和治療,改善患者結局1、責任護士要了解特殊藥物的分類(1)了解特殊藥物①高危藥物-高/低滲、毒麻藥物、精神類、放射類、細胞毒性類等②血液/生物制品-血細胞、血漿、血小板、丙球、白蛋白、凝血因子等③抗生素④腫瘤藥物⑤抗凝/溶栓藥物⑥貴重藥物⑦激素⑧靜脈營養(2)特殊藥物使用中影響患者結局的相關因素①時機--什么時候使用,療效最好--如溶栓藥,盡可能2小時內用上②方法--選擇合適的入藥途徑,保證療效--如胰島素采用皮下注射③時間--應用多長時間,達到最佳療效--如甘露醇30分鐘內輸注完畢④保存--采用怎樣保存方法,保證療效--如硝普鈉采用避光保存注射,避免光化降解、減低藥效、增加毒性⑤藥物療效觀察,并發癥預防ⅰ觀察時機--如胰島素注射后30分鐘內觀察,嗎啡注射后立即或數分鐘內觀察ⅱ觀察手段--通過肉眼、詢問、借助儀器/檢查/檢驗--如肺部借助X光線ⅲ觀察重點--如麻醉/精神藥--觀察意識、呼吸、行為等(3)正確執行特殊治療。了解特殊治療的項目、方法、目的、注意事項、護理措施等①介入治療②溶栓治療③化學治療④腸外營養治療康復理療呼吸治療(九)立足病情和自理能力的生活護理1、評估工具(1)專業的觀察判斷能力(2)生活活動能力評定量表(ADL)《臨床護理技術規范》第二版P822、自理能力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估:(1)基本生活活動能力(BADL)評估①自理活動:進食、穿衣、如廁、沐浴、衛生、口腔衛生②功能性移動:床上活動、轉移、行走、上下樓梯(2)輔助生活活動能力(IADL)評估①復雜或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②家庭、工作、社區中的一切活動③評估重點ⅰ評估時機:在患者不同狀態下評估自理能力(起居-床上活動、穿衣、如廁、洗漱、修飾;進餐-進食能力;活動-行走、轉移)ⅱ病情、康復進展、社會支持ⅲ病人的自我照護能力ⅳ患者的自理能動性ⅴ患者學習、接受能力3、運用生活活動能力(BADL)量表進行自理能力評估(1)目的:患者需要幫助部分,責任護士明確患者需求(2)內容:大便、小便、如廁、修飾、進食、轉移、活動、穿衣、上下樓梯、洗澡(3)評分結果:滿分100分:完全自理>60分:基本自理40-60分:需要幫助20-40分:需要很大幫助<20分:完全依賴4、根據專業的評估為患者提供個體化生活護理(1)責任人:責任護士(2)原則:因人、因病、因時而異①制定幫助和自理活動計劃-哪些需要給予幫助,幫助多少,如何幫助②安排落實幫助計劃:責任護士自己做?學生?護工?家屬?怎么做?③評價患者需求是否滿足:別人做-指導、監督和管理:是否掌握要領?護理結局④根據患者的治療、康復進展調整生活護理方案⑤反饋:醫生、護士交班(十)關注安全、療效和心理的全程健康指導1、抓住開展健康教育的開展關鍵時點(1)住院前:門急診時及時解答患者的疑問,如病因、治病方法、治療的過程、治療的好處和風險等(2)入院時:指導方向位置、飲食安排、開飯時間、探視規則和應急呼叫等(3)重大檢查、治療、手術前后:指導需要做的準備,如禁食禁飲的時間、抽血化驗、備皮、體位、麻醉方式、患者可能發生的癥狀、體現及應對的方法(4)出院前:指導患者家庭治療、定時隨訪、功能鍛煉等事項(5)出院后:定期電話隨訪、提供電話咨詢2、落實護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1)入院教育:包括主管醫護人員、環境、生活指導、探視制度、衛生制度、住院規則等(2)疾病介紹:包括疾病的病因、誘發因素、主要表現、預后等(3)心理指導:了解、評估病人的心理狀況、心理需求(4)行為指導:了解病人的行為習慣,指導病人掌握一定的自我護理或促進健康的行為方法(5)飲食指導:了解病人的飲食習慣,根據病情進行指導(6)作息指導:包括活動與疾病的關系、活動的量、頻率、時間、范圍等(7)用藥指導:所用藥物的作用、用藥途徑、注意事項,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指導遵醫囑按時用藥(8)特殊指導:重大檢查、特殊治療、手術的前后進行相應的教育指導(9)出院指導:預防疾病的再發措施、按時服藥,定期復診,不適隨診3、運用多種形式進行行之有效的健康指導:有目標、有計劃、有檢查、有反饋(1)抓住病人的注意力:最關心、最擔心、最需要解決的問題(2)充分利用時間:所有觸病人的機會(3)強化教育:反復指導4、評估是健康教育的基礎,要運用護理程序實施健康教育(1)評估:發現確定健康教育問題(2)計劃:制訂健康教育相關措施,與病人共同制定預期目標(3)實施:落實健康教育相關措施(4)評價:三個層次進行效果評價①識記:患者知道要做什么②理解:患者知道為什么這樣做,該怎樣做③運用:患者能夠按要求去做(十一)督導患者康復訓練1、專業的評估:責任護士在11項內容的觀察和評估基礎上,重點關注(1)病人的生命體征(2)睡眠疼痛及用藥(3)進食/營養(4)患者本體感覺和肌力(5)BADL各系統臟器功能、內環境、排泄、皮膚黏膜、精神、認知、心理狀態及生活自理能力2、溝通解釋: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說明康復訓練的目的,取得患者及家屬配合3、制定計劃:依據評估和專科疾病特點制定具體的康復訓練計劃。康復訓練的原則:趁早、量化、個體化4、患者的康復活動包括(1)床上活動(2)關節活動度的訓練(3)肌力訓練(4)步行訓練5、明確功能鍛煉的方法、劑量(1)非術科的患者如腦卒中肢體康復過程分為臥床期、坐位期、離床期、步行期和恢復期的訓練(2)術科的患者如腹部離床活動康復過程分為臥床期、坐位期、離床期、步行期的訓練(3)劑量量化原則:次數、范圍、方式、順序、程度(十二)以患者感受為主導改善服務1、落實管床責任制,床邊工作制,踐行患者至上(1)責任護士了解自己所分管病人的感受和需求。尤其對患者所關注的止痛、疾病恢復時間、費用等隨時掌握溝通;甄別有特殊需求的患者(2)在分管病人全過程將自己所制定的護理措施與患者溝通,達成共識2、與患者建立良好信任關系(1)初次見面留下美好印象:對特殊人群注意應用尊稱,盡量用患者喜歡的稱呼。熱情主動了解患者/家屬對醫院的信任度(2)溝通中多選用商量傾聽口吻、從對方反饋內容中能聽出言外之意(3)進行治療與護理時:從患者居住地、職業、個體特點、家庭成員、社會關系、經濟等方面了解情況(4)尋找患者感興趣的話題,評估患者的健康行為3、解決所管病人當前最影響病人感受的因素和問題4、關注為患者所提供的設施齊備完好、便捷、能否滿足患者需求:工作中保護病人因素,協助解決急需的生活需求5、讓病人了解獲取幫助的方法:介紹疾病治療過程及預后,使病人心中有數6、繼續與病人建立友好關系:取得病人認同將健康教育、功能鍛煉內容滲透到與病人溝通中7、貼心服務,為患者解憂愁:跟醫療查房,落實反饋病人最關心的問題(十三)落實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1、落實手衛生(1)含洗手、衛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2)總原則:“五個”關鍵環節,“二前三后”、“七步”洗手法,“內外夾弓大立腕”,洗手時間15s。(3)衛生手消毒。手消毒劑:先洗手,再用手消毒劑①明顯血液、體液分泌物污染;手部證實或懷疑形成孢子微生物污染時,應先洗手②檢查結果:細菌菌落總數≤10cfu/cm2(4)外科手消毒:不同患者手術之間、手套破損或手被污染時①先洗手后消毒②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③外科手消毒效果:細菌菌落總數≤5cfu/cm22、落實無菌技術。含無菌手套使用術、無菌盤布置術、無菌持物鉗使用術(1)總原則:戴手套時雙手始終保持在腰以上(2)使用期限:無菌盤有效期限不超過4h、開啟的無菌包有效期為24h、無菌持物鉗保持無菌:干式保存不超過4h。3、落實標準預防技術(1)認定所有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可能帶有感染源(2)含醫務人員防護、患者防護、標準預防術①標準預防術包括:手衛生、選用手套、口罩、隔離衣/防護服、護目鏡或防護面罩、鞋套等②總原則:可能接觸患者體液、血液的診療護理操作時必須戴手套③可能發生血液、體液飛濺時,戴防滲透口罩、防護眼鏡或面罩,穿隔離衣等④針頭不能重新套上針頭套,直接放入銳器盒⑤感染性疾病或疑似感染性疾病患者按指定路線進入病區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病情允許時在傳染期戴口罩(3)標準預防技術①口罩使用;完全覆蓋口、鼻、下巴,彌合實驗,持續應用6-8h②手套使用:采血、輸液等可能發生針刺傷時戴清潔乳膠手套③傾倒引流液、更換被血液體液污染的床單時戴一次性薄膜手套4、落實隔離技術(1)包括接觸、空氣、飛沫、血液等傳播隔離(2)總原則:根據隔離種類分室安置患者,同種病原患者可同住一室①限制患者活動范圍②接觸傳播:手衛生;可能污染工作服時穿隔離衣,如MDRO、腸道感染等③空氣傳播:進入確診或可疑患者飛濺,戴醫用防護口罩,如肺結核、水痘等④飛沫傳播:與患者近距離(1m以內)接觸,戴帽子、醫用防護口罩,如流感、病毒性腮腺炎等⑤血液傳播:接觸患者血液體液戴手套,防止針刺傷,如乙肝、丙肝、梅毒、HIV5、落實醫療廢物的分類、放置與處理(1)嚴格遵守《臨床護理技術規范》第二版P497第六節正確進行醫療廢物分類、放置與處理(2)醫療廢物分五類:感染性、損傷性、病理性、化學性、藥物性廢物(3)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產生的廢物按感染性醫療廢物處理,用雙層黃色膠袋包裝6、醫院感染防控技術貫穿在病人入院到出院全過程:在評估的基礎上抓住重點環節(1)門急診:評估病人:普通病人體查后執行手衛生,發熱、肺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