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的干預效果研究_第1頁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的干預效果研究_第2頁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的干預效果研究_第3頁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的干預效果研究_第4頁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的干預效果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I西安交通大學網絡教育學院論文PAGEII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的干預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討延續性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病人中的應用效果,能夠幫助人們具備高血壓預防和治療的基本知識,盡可能降低患病幾率,為已患病患者提供治療建議。方法:本文隨機選擇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病人80人為研究對象,兩組病人在住院時候采用的護理方式是一致的,對照組在病人出院時候進行規范性的出院指導,而觀察組則采取延續性護理。觀察兩組病人的ADL量表評分、GCS評分。結果:經過6個月的護理干預之后,觀察組的病人,也就是采用了延續性護理的病人的生活質量評分與格拉斯哥昏迷指數評分結果全部都有了明顯的提升,而且統計學顯示本次對比研究結果是具有意義的(P<0.05)。結論:高血壓腦出血的病人在出院之后繼續采用延續性護理的方式進行較為規范的護理,因為長時間的護理知識的普及,高血壓腦出血病人對于疾病的了解,疾病護理的重要性的了解程度都明顯提高,對于病人的病情的進一步穩定與恢復有較大的幫助,而且還可以幫助病人建立較好的自我護理習慣,對于執行醫生與護理的醫療護理方案的執行度明顯的提高。因此,延續性性護理模式可以在高血壓腦出血病人的臨床治療中采用,并且可以推廣至其他疾病的護理。關鍵詞:延續性護理;高血壓腦出血;生活質量論文類型:應用研究目錄TOC\o"1-3"\h\u摘要 I1緒論 11.1背景及意義 11.2研究目的及目標 11.3關鍵詞及定義 11.4文獻回顧 22研究設計 32.1研究對象 32.2研究方法 32.2.1對照組護理干預 32.2.2觀察組護理干預 52.3研究指標 52.4數據處理方法 63研究結果 73.1兩組病人ADL量表評分對比結果 73.2兩組病人GCS評分效果對比 74討論 95推論及建議 105.1推論 105.2建議 10致謝 11參考文獻 12PAGEPAGEI1緒論1.1背景及意義高血壓腦出血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一般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腦部的血管出現意外損傷、破裂、出血,進而引起腦部組織的缺血、缺氧,甚至引起腦部的血管阻塞等癥狀[1]。一般高血壓腦出血最大的威脅就是一旦發病會影響大腦神經功能,出血會壓迫腦部的神經、其他血管,出現被壓迫的神經、血管所管轄的肢體、感覺障礙,常見的有偏癱、意識喪失等[2]。因此,如果發現病人出現以上癥狀,并且確診為腦出血之后,需要立即手術治療。研究發現,長期的高血壓是誘發高血壓腦出血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3]。所以,普及高血壓腦出血的基本常識,提高廣大群眾的警惕性,加強患血壓水平的控制,進行具有針對性的、預防性的護理,化解病人的病情變化,降低腦出血的損傷率。我國的學者有很多的報道了延續性護理的概念及護理療效,指出了延續性護理這一新型護理理念的重要性,不僅可以幫助病人繼續專業性的護理,還可以降低疾病復發的概率。延續性護理包括很多方面,對病人的出院的護理具有有效的指導意義。因此,討論延續性性護理模式可以在高血壓腦出血病人的臨床應用,具有現實意義。我國的學者有很多的報道了延續性護理的概念及護理療效,指出了延續性護理這一新型護理理念的重要性,不僅可以幫助病人繼續專業性的護理,還可以降低疾病復發的概率[4]。延續性護理包括很多方面,對病人的出院的護理具有有效的指導意義[5]。本文探究延續性護理干預高血壓腦出血病人中的作用效果分析。1.2研究目的及目標本文首先是通過在網絡上,在各個專門的學術性資料網站進行資料檢索,并且通過百度等進行資料收集。然后在學校的圖書館中進行校園網絡聯網查詢,并且參考一些紙質版的教材、參考資料等。將可以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然后按照這篇文章寫作的目的按照寫作要求進行論文的框架性的整理與內容填充。本文在進行案例資料的整理時候,采用的主要是問卷調查法,然后將收集到的數據按照統計學進行數據分析。延續性護理不僅可以幫助病人繼續專業性的護理,還可以降低疾病復發的概率,可以在臨床實踐中進行推廣。因此,延續性性護理模式可以在高血壓腦出血病人的臨床治療中采用,并且可以推廣至其他疾病的護理。高血壓腦出血病人延續性護理臨床護理效果,能夠幫助高血壓腦出血病人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病率,提高生活質量,為病人提供有效的治療、護理提供參考。1.3關鍵詞及定義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延續性護理定義:(1)高血壓腦出血: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一般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腦部的血管出現意外損傷、破裂、出血,進而引起腦部組織的缺血、缺氧,甚至引起腦部的血管阻塞等癥狀[6]。(2)延續性護理延續性護理具體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于病人的個人信息技醫療記錄的延續性管理,第二部分是將病人的之歌醫療治療與護理的過程,跨越時間和地點從出院為止向后延續,第三部分護患關系的的延續,一般來說如果病人出院則護患之間的關系則自動停止,這一研究方法則將其延續[7]。1.4文獻回顧對于護理效果的實踐研究:例如,吳小莉[8](2018)等采用便利抽樣法,對比分析了綜合性的高血壓病人的治療效果與其他單一的治療效果之間的差異性。因為綜合性護理考慮問題更加的全面,在護理過程中也就更加具有優勢。萬琴,王丹[9](2018)都指出了要想提高綜合性胡護理的效果與評價,一定要加強對于醫護人員的培訓,提高醫護人員的專業護理水平的同時,也要提高與患者溝通的技巧與安全保護意識。2研究設計2.1研究對象本文隨機選擇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病人80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全部都是已經在醫院確診符合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診斷標準,進行住院治療的病人。(2)隨機抽取,病人都是第一次發病,出血的時間都在二小時內。(3)全部都是神志清醒,能夠完全進行主動自主行為的病人,并且自愿接受護理對比研究。排除標準:(1)排除具有嚴重器質性損的病人。(2)排除非高血壓導致的出血,排除意識不清,不能自主護理的病人。(3)排除不遵照醫生、護士治療與護理方案執行的病人,以及同意本次研究的病人。采用數字隨機分配的原則將80名高血壓腦出血病人分為兩組,對照組(n=40)和觀察組(n=40)。其中,對照組有男性病人25,女性病人15;年齡全部都在38-75歲,平均年齡為(55.5±8.9)歲。觀察組有男性病人26,女性病人14;年齡全部都在38-75歲,平均年齡為(56.0±8.2)歲。兩組病人的一般資料對比具有科學性(P>0.05),可以進行本次研究。2.2研究方法兩組病人在住院時候采用的護理方式是一致的,對照組在病人出院時候進行規范性的出院指導,而觀察組則采取延續性護理。具體如下:2.2.1對照組護理干預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加強晨間護理和巡房,每日定時服用藥物,低鹽飲食,進行適量的運動,每天定時監測血壓。記錄血壓值和其他的調查指標,必要時進行心理疏導。(1)成立術后康復護理小組,強化護理理念。成立由患者的主治醫師與護理人員組成的術后康復護理小組。實時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觀察患者的血壓變化,并發癥的恢復情況等。①開展優質康復護理的第一步是轉變觀念。護理人員要做就是創新護理觀念,轉變傳統的護理模式,開展優質康復護理服務,旨在控制患者的病情發展和住院時間,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護理部定期開展優質康復護理培訓和講座,定期抽查神經外科的護理人員關于優質康復護理的掌握情況,營造濃厚的優質康復護理環境氛圍。每周組織全體護理人員觀看優質康復護理的規范操作流程與注意事項,并將優質康復護理的內容加入到護士考核內容中,全面強化優質康復護理理念。②實行人性化護理,責任制護理,每位病人的責任護士要詳細的調查患者的病情,與患者的主管醫生和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現病史,是否合并了其他的嚴重并發癥,用藥情況,曾經做過的檢查和治療的結果。根據患者的病情、治療情況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③護理人員要嚴格的要求自己,嚴格按照優質康復護理的措施進行護理。護理人員要統一著裝,佩戴名牌。在于患者交流時要面帶微笑,主動起立,使用禮貌用語,說話聲音要柔和,表達語氣要親切,走路、關門等動作要輕緩。對于行動不便的患者,服務要周到。護理人員要注意表達方式和表達態度,讓患者感到對他們的尊重和關心。(2)加強健康宣教護理。加強護理宣教和健康教育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十分重要,不僅可以督促患者按時、按量完成護理計劃表的內容,還可以增加患者對綜合護理的意義的理解,提高醫囑依從性,提高患者的治療積極性。因此,對待患者態度要和藹,要有耐心,鼓勵他們。為病人制定一個短期目標(例如出院的時候康復到什么程度)及遠期目標(例如生活功能、精神損傷完全恢復等),通過目標的達成來股利病人,給他們信息的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的護理自律性,增加恢復完全術后的信心[10]。每周進行一次健康宣教,講解康復護理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闡述術后病人康復過程中護理的重要性和康復訓練和護理的具體要求。組織患者進行討論,每次大概半小時到一小時。健康教育的內容涉及高血壓腦出血的基礎知識、防病控病知識、用藥知識、飲食營養管理、癥狀識別與管理、生活方式指導、心理指導等。(3)康復護理:①肢體康復訓練。術后1周內即開始對患者進行肢體康復訓練。例如,在術后第一天幫助患者擺正肢體姿勢,術后第2、3天輔助患者的患側肢體進行小幅度運動,對發生病變的患者進行按摩以加快血液循環來促進患側肢體功能回復。術后第3天,如果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正全部都在正常范圍內,則可以實施肢體被動運動康復訓練。術后第2周內是患者術后病情相對穩定時期。如果患者血壓平穩,意識清醒,則可以在第1周對患側肢體按摩和被動運動的基礎上,實施適度的肢體主動運動。術后第3周是患者病情穩定時期,則可以給予患者實施電針、腦反射、肢體綜合練習等康復護理。②其他康復訓練。天定時進行動手能力、行走能力、語言交流能力、認知能力和生活訓練等各個方面的康復護理工作。術后第2天,協助患者進行吞咽和語言功能練習,患者取健側臥位,將床頭抬高200,用注射器抽取少量的溫開水,將水注入口腔的健側,觀察患者吞咽情況,當患者可以自主進行吞咽時,護理人員或患者家屬則可以用該方法喂水,使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練習。當患者發生尿失禁時,應指導其按時排尿。患者出現便秘時,幫助患者做床邊的活動,有助于腸蠕動。(4)飲食護理:通過規范的飲食護理來提高機體的營養供應是十分重要的。根據患者的病情發展來制定合理的飲食結構和飲食方案,戒煙,戒酒,少食多餐,清淡飲食,均衡營養。合理的分配碳水化合物、糖類、脂肪、蛋白質等的攝入量。給予高蛋白、高礦物質的飲食,少食用油炸食物,提高硫酸鋅的飲食量。均衡飲食,注意新鮮果蔬的搭配。機體的抵抗力增強,皮膚的組織修復提高,除了可以提供機體的營養,還可以促進潰瘍的愈合。(5)心理康復護理[11]。術后因為各種原因受到限制之后,病人的心態往往會發生轉變,會產生嚴重的心理負擔,影響恢復效果。所以,要每周進行一次心理疏導,打開他們的心扉,助理他們能夠完全康復的信心。耐心觀察在康復護理過程中他們的心理變化,一旦發現異常,及時疏導。(6)出院隨訪:在住院期間,病人的病程記錄和用藥情況、治療效果都有專門的記錄,根據這些記錄制定好出院隨訪計劃。由醫生和護士組成專門的隨訪團隊,按照責任制分派需要隨訪的人員,防治遺漏。一般在病人出院的一個月、三個月、半年的時候,通過電話的方式對于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和其他指標進行回訪,將各項指標的數據記錄下來,根據病人病情控制情況為病人調整治療方法,督促病人及家屬自行進行血壓監督,幫助病人養成專業的護理模式。同時,傳授一些生活小常識,讓病人及家屬共同努力,如果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及時向醫護人員咨詢。2.2.2觀察組護理干預觀察組在病人出院之后采用持續護理,具體護理內容如下:(1)成立繼續護理小組,為病人制定一份詳細、合理的護理計劃。所有團隊成員都要充分的理解并掌握延續護理的主要內容,了解電話訪問、家庭訪問、健康教育程序、心理咨詢等方面的具體護理操作規范及注意事項。定期對高血壓腦出血病人進行相關的護理指導,包括常見的家庭護理、藥物防治、并發癥預防等[12]。(2)持續護理干預措施:將出院前病人住院期間進行的綜合性的護理模式進行院外延續,方式有很多,包括電話指導、網絡平臺包括微信、QQ等不同的方式的聯系、家庭訪視等,將這些方式進行綜合性的整理與運用[13]。與病人保持密切的聯系。具體的隨訪內容包括詳細介紹高血壓腦出血形成的原因,如何發展,可能發生的并發癥,護理注意事項等,將醫院護理的各個方面繼續進行護理指導。幫助病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14]。(3)活動交流[15]:定期為病人進行門診會診活動,為病人和醫生、護理人員搭建一個面對面交流總結病人病情的機會,對延續護理中出現的困惑進行一一的答疑。隨時跟進病人的康復過程。(4)評價與指導[16]: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病人進行調查。從對病人進行高血壓腦出血相關知識的問題提問,對于一些護理常識及需要注意的要點進行重點檢查,通過病人的回答進行評分。然后根據病人的知識了解面進行具有側重性的護理指導。2.3研究指標自行設計本研究需要發放的調查問卷,將問卷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高血壓腦出血病人的基本資料。第二部分為生活質量評分量表(ADL),主要包括病人自身的軀體性的身體運動指標以及使用其他工具的能力的情況,這一評分的指數指標越高,病人預后效果越好,指數水平越低,病人預后生活能力越差[17]。第三部分為格拉斯哥昏迷指數評分(GCS),主要是為了評價病人的康復情況,包括病人對自己肢體的控制能力、認知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評價[18]。在病人入院治療的時候就首先對病人進行一般信息的收集和ADL量表評分統計。在病人出院經過對比護理研究的6個月后,進行ADL量表、GCS評分的統計。由研究者到各病人到醫院復診,不方便的直接到病人的家中或者電話回訪,向病人及家屬說明本次研究的意義及問卷填寫注意事項,并告知在填寫問卷的時候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填寫。共向高血壓腦出血病人發放了80份的調查問卷,全部回收。2.4數據處理方法應用軟件SPSS20.0,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以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3研究結果3.1兩組病人ADL量表評分對比結果經過半年的對比護理研究,統計兩組病人在關于ADL量表中的軀體、工具性生活能力量的回復情況的評分結果,具體如下,表1兩組病人ADL量表評分對比結果()組別例數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404.82±1.266.31±1.05觀察組404.99±2.018.82±1.92t值4.7163.123P值1.0360.034有上述數據可知,在治療前,兩組病人的ADL量表評分對比沒有明顯的差異。治療后,觀察組的病人的生活質量各個維度的評分的平均值是明顯高于對照組的,這說明延續性護理組的病人的護理方案對于疾病康復效果更加明顯。3.2兩組病人GCS評分效果對比兩組病人GCS評分對比結果見表2,表2兩組病人護理效果的對比結果()項目觀察組(n=40)對照組(n=40)t值P值控制能力8.31±2.265.62±2.1415.010.01認知能力16.41±2.4713.25±2.5619.970.002轉移能力12.45±0.3610.16±0.3123.820.001交流能力16.63±0.5210.34±0.4716.190.004行動能力9.45±0.365.16±0.3132.4560.021生活自理能力27.63±0.5225.34±0.472.3150.013總分86.21±6.7973.34±5.1714.5480.005由上述統計數據可知,經過半年的護理之后,兩組病人的恢復效果,也就是GCS評分結果的差異性較為明顯,觀察組的各項指標都較好。這與觀察組的病人長時間的護理知識的普及,高血壓腦出血病人對于疾病的了解,疾病護理的重要性的了解程度都明顯提高,對于病人的病情的進一步穩定與恢復有較大的幫助,而且還可以幫助病人建立較好的自我護理習慣,對于執行醫生與護理的醫療護理方案的執行度明顯的提高。雖然常規的出院指導也有一定的干預作用,但是因為指導具有間斷性,效果不如規范性的延續性護理的護理效果。而且,觀察組的病人,也就是采用了延續性護理的病人的生活質量評分與格拉斯哥昏迷指數評分結果全部都有了明顯的提升,而且統計學顯示本次對比研究結果是具有意義的(P<0.05)。4討論延續性護理是對于常規護理的延展,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是對于“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的強化,對于需要進行持續性的病人的綜合干預效果十分明顯。不僅可以提高病人的護理依從性,進而提高延續性護理的效果,尤其是對于很多自制力不高的病人效果十分的明顯;而且可以充分的調動醫護人員的主動性,拉近護患之間的關系,為病人提供更加全面的后續護理指導,可以及時的掌握病人的恢復情況,并且對于突發事件作出最快的回應。延續性護理是由醫院住院護理向家庭護理的轉化的一個過渡階段的有效的護理方式,對于病人的預后轉歸療效很好。研究表明,普及高血壓腦出血的基本常識,在病人出院之后繼續進行嚴格的護理,第一是關于病人信息的延續,第二是關于管理的延續,第三是關于關系的延續,護理效果較好。本文隨機選擇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病人進行對比研究,經過6個月的護理干預之后,觀察組的病人,也就是采用了延續性護理的病人的生活質量評分與格拉斯哥昏迷指數評分結果全部都有了明顯的提升,而且統計學顯示本次對比研究結果是具有意義的(P<0.05)。這一研究結果與周潔[19]等的研究結果一致。田甜[20]的研究表明,病人在出院之后繼續采用延續性護理的方式進行較為規范的護理,因為長時間的護理知識的普及,高血壓腦出血病人對于疾病的了解,疾病護理的重要性的了解程度都明顯提高,對于病人的病情的進一步穩定與恢復有較大的幫助,而且還可以幫助病人建立較好的自我護理習慣,對于執行醫生與護理的醫療護理方案的執行度明顯的提高。綜上所述,延續性護理不僅可以幫助病人繼續專業性的護理,還可以降低疾病復發的概率,可以在臨床實踐中進行推廣。因此,延續性性護理模式可以在高血壓腦出血病人的臨床治療中采用,并且可以推廣至其他疾病的護理。5推論及建議5.1推論高血壓腦出血在我國的發生率比較高,而且致殘率和致死率極高。其中,高血壓腦出血的預防和治療除了通過一般的護理措施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患者的血壓,術后生活能力和精神損傷回復的護理。而研究表明,普及高血壓腦出血的基本常識,提高廣大群眾的警惕性,加強患血壓水平的控制,加強術后護理,是降低發病率,減少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的重要保障。總而言之,采用延續性護理,可以提高患者遵醫囑行為,營造一個舒適、向上的環境,提高患者持之以恒的信心,增加了醫患雙方的滿意度。可以說,通過延續性護理干預,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出院后仍然能夠堅持規范的護理,實行科學的動態護理干預,因而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從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推廣。5.2建議高血壓腦出血的病人在出院之后繼續采用延續性護理的方式進行較為規范的護理,因為長時間的護理知識的普及,高血壓腦出血病人對于疾病的了解,疾病護理的重要性的了解程度都明顯提高,對于病人的病情的進一步穩定與恢復有較大的幫助,而且還可以幫助病人建立較好的自我護理習慣,對于執行醫生與護理的醫療護理方案的執行度明顯的提高。因此,延續性性護理模式可以在高血壓腦出血病人的臨床治療中采用,并且可以推廣至其他疾病的護理。研究不足:(1)受研究條件的限制,采用方便抽樣,對我院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主要照顧者進行了調查,可能研究樣本代表性和樣本量存在不足。下一步的研究中應擴大研究范圍,增加樣本量。(2)研究設計的局限性。由于主要照顧者的文化水平、性別、年齡等以及患者的年齡、籍貫、文化水平等可能會影響主要照顧者的需求,因此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有必要對主要照顧者的需求進行影響因素分析,從而在今后的延續性護理中有針對性、重點突出的進行護理指導。(3)受課題時間和其他研究條件的限制,本課題對比研究觀察指標還存在一定的限制,而且也沒有評價構建的指標體系的實際效果。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我們將聯合不同等級的醫院對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患者進行出院后的居家延續性護理指導,驗證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延續性護理指標體系的實用性及有效性,并通過隨訪進一步完善指標體系的內容。致謝從開始進入課題到論文的順利完成,一直都離不開老師、同學、朋友給我熱情的幫助,在這里請接受我誠摯的謝意!我要非常感謝我的老師。他為人隨和熱情,治學嚴謹細心。在閑聊中他總是能像知心朋友一樣鼓勵我,在論文的寫作和措辭等方面他也總會以“專業標準”嚴格要求我,從選題、定題開始,一直到最后論文的反復修改、潤色,老師始終認真負責地給予我深刻而細致地指導,幫助我開拓研究思路,精心點撥、熱忱鼓勵。正是老師的無私幫助與熱忱鼓勵,我的畢業論文才能夠得以順利完成,感謝老師。參考文獻[1]高晶.高血壓腦出血應用延續性護理對病人生活能力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9(06):223-224.[2]夏雨.延續性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病人生活能力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03):102.[3]張翠平.延續性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病人的作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04):152+158.[4]張榮華.延續性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術后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01):92-93.[5]賀婷.延續護理對腦出血康復期病人焦慮抑郁和自我效能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