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檢驗室如何提高痰涂片檢查陽性率_第1頁
基層檢驗室如何提高痰涂片檢查陽性率_第2頁
基層檢驗室如何提高痰涂片檢查陽性率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層檢驗室如何提高痰涂片檢查陽性率

淋巴結是一種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發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很高。痰涂片檢查特異性強、報告及時、操作簡單,是診斷肺結核的金標準,是基層結核病防治工作中發現傳染源、確定診斷和化療、考核療效及評價防治效果的主要手段。本文對自本中心實施結核病控制策略(DOTS)以來,2001年-2008年間6726例肺結核病人的痰檢情況和具體操作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總結,對影響痰涂片檢查陽性率的因素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基層檢驗室應如何提高痰涂片檢查陽性率的具體做法。1數據來源和方法1.1數據來源所有統計資料來自新昌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實驗室2001年-2008年痰檢結果登記簿,涂片結果均通過地區參比實驗室室間質控。1.2晨痰給藥,持續增加初診病人取痰標本3份:即時痰、夜間痰、晨痰。隨訪病人取痰標本2份:清晨痰、夜間痰。必要時初診病人加送2份晨痰,隨訪病人加送1份晨痰。方法均采用直接厚涂片萋-尼氏抗酸染色法。抗酸染色液由浙江省結防所參比實驗室統一提供,在有效期內使用。具體操作和報告方式2001年-2003年根據“浙江省結核病防治培訓教材”,2004年-2008年根據《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痰涂片鏡檢質量保證手冊》。1.3統計處理數據輸入計算機,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陽性率比較采用卡方檢驗。2結果2.1涂片陽性率2001年-2008年共檢測病人6726例,標本14954張,其中陽性2152張,涂片陽性率合計為14.39%。其中2001年到2005年涂片陽性率從11.77%逐年提高到16.56%。2006年、2007年因為已治愈的隨訪病人增多,導致總的標本數增加,陽性率相對降低,2008年與2005年相仿。其中~1+包括結果1-8條/300視野和1+,其構成比2001年-2008年逐年提升,顯示出抗酸桿菌陽性檢出率在逐年提升,見表1。2.23份,2份,2份,2份,3份,3份6726例病人共檢測標本14954份,其中陽性2152份。結果顯示膿性痰陽性率>血性痰陽性率>黏液痰陽性率>水樣痰陽性率(χ2=148.72,P<0.01),與有關文獻資料報道相仿,見表2。2.3陽性0.2份,6726例病人共檢測標本14954份,其中陽性2152份。結果顯示晨痰陽性率>夜間痰陽性率>即時痰陽性率(χ2=157.80,P<0.01),與有關文獻資料報道一致,見表3。2.4查痰次數陽性率6726例病人其中陽性例數1056人。結果顯示查痰次數陽性率3次以上者>3次者>2次者>1次者(χ2=65.36,P<0.01),與有關文獻資料報道一致,見表4。2.5研究視野分布本實驗隨機抽取標本300例,每例標本分別觀察100視野、200視野、300視野,結果顯示觀察300視野陽性率>觀察200視野>觀察100視野(χ2=6.88,P<0.05),與有關文獻資料報道一致,見表5。3陽性檢出率提高本中心作為全縣結核病定點診治和歸口管理單位,中心領導對結核病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高度重視,根據上級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專門成立結核病實驗室。有專職人員對結核病人進行痰標本驗收和檢驗,并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實行獎罰制度,建立和健全實驗室質量控制制度,嚴格按照《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痰涂片鏡檢質量保證手冊》操作,在操作技術上加以規范,盡量減少誤差,使8年間結核桿菌的檢出率逐年提升,結果見表1。表2結果顯示合格的痰標本對提高痰涂片陽性檢出率是至關重要的。首先需要病人的配合,臨床醫生應使其充分了解標本質量的重要性,示范并指導其掌握從肺部深處咳痰的方法。痰標本的數量和質量都必須達標,通常5000~10000條菌/ml,才能夠得到陽性結果,所以痰液容量不能太少,約需3ml~5ml。干酪樣痰、血痰、膿痰、黏液痰以下呼吸道分泌物為主,很多是直接來自病灶,為合格痰標本,陽性檢出率高。唾液等水樣痰來自上呼吸道,以口腔分泌物為主,檢出率低,為不合格標本,所以對其決不可敷衍應付,在常規檢驗的同時,應指導患者正確咳痰后重新送檢,表4結果也顯示出多次送檢能提高陽性檢出率。表3結果則顯示出三種不同時間收集的標本晨痰陽性率最高。所以如可疑病人痰液較少,可把規定的三次痰標本(即時痰、夜間痰、晨痰)均定為晨痰,并連續三天送檢,必要時初診病人加送2份晨痰,隨訪病人加送1份晨痰,將會進一步提高陽性檢出率。從表5結果可見鏡檢是提高陽性率的重要環節,務必非常細心和耐心。鏡檢者對抗酸桿菌的染色、形態、大小等應有切實的了解,做好的片子及時鏡檢,使用100×油鏡進行觀察,淡蘭色背景下抗酸桿菌呈粉紅色。初治病人的痰菌菌體細長微彎,散在分布,容易辨認。隨訪病人有效治療后,菌體可能會有所變異呈粗短分枝狀排列,或常聚集成簇,有時呈頓號或碎片狀,著色較淡,應注意辨認。涂片內如有較多膿細胞及網狀肺部細胞時,應仔細辨別,以免漏檢。整張片子從左到右橫向仔細觀察每個視野并折轉三到五次,需達到300個視野以上才能提高陽性檢出率。若仍未找到抗酸桿菌,這時不要停止,不妨對涂片的邊緣觀察一遍,或者再按縱向折轉的線路仔細觀察一遍,很有可能在此發現抗酸桿菌。對于難以確認的片子要反復看,多人看,必要時重留標本,努力做到準確無誤。每張片子閱讀時間不少于5min,決不能草草了事。連續讀10張后休息20min再讀,不可因張數多影響讀片質量。同時應每天由復核者抽取片子的20%進行復核,每年參與室間質控2次以上。此外,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還可以結合臨床其他輔助檢查,與臨床醫生及時有效地溝通,了解患者的其他檢查結果:比如患者結核菌素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